如何区分比喻、比拟、借代_第1页
如何区分比喻、比拟、借代_第2页
如何区分比喻、比拟、借代_第3页
如何区分比喻、比拟、借代_第4页
如何区分比喻、比拟、借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区分“比喻、比拟、借代”壹“比喻、比拟、借代”的定义贰如何区分“比喻与比拟”叁如何区分“借喻与借代”肆小试牛刀|比喻|壹一、比喻(一)比喻的定义“比喻的构成必须具有两个条件:一个是本体和喻体应当是不同的东西,有质的差异;另一个是两者之间又有某种相似点。”——王希杰在《汉语修辞学》比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二)比喻的种类比喻的主要种类分三类:明喻,暗喻,借喻。例1(明喻):“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例2(暗喻):“十个血淋淋的手指肿成了大熊掌。”例3(借喻):“卷起千堆雪。”“千树万树梨花开。”|比拟|贰二、比拟(一)比拟的定义比拟分拟人和拟物两种。拟人即把生物或无生物当作人来描写,给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让它们具有人的声情笑貌。这种人格化的方法,可以把没有生命的东西写得栩栩如生,也可以把有生命的东西写得可爱可憎,引起读者的共鸣。如:1沟仿佛在那儿说:我臭,你敢把我怎样了?我淹死你的孩子,你敢把我怎样了?政府一修沟哪,丁四可仿佛也说了话:你鬼,你淹死我的孩子,我填平了你这个兔崽子!(老舍《龙须沟》)2多少万年以来,祁连山是悄悄地成长了,壮大了。它默默地创造着岩石,飞泉,水川和雪线创造石森林,草场和花朵。(李若冰《祁连雪纷纷》)拟物分为三类:人当作物来写,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抽象当作具体来写(1)人当作物例如:五婶、张木匠、小飞蛾三个人都要动身了,小飞蛾说:“艾艾!你不去看看你姥姥!”艾艾说:“我不去!初三不是才去过了吗?”张木匠说:“不去就不去吧!好好给我看家!不要到外边飞去!”(赵树理《登记》)(2)甲事物当作乙事物例如:冲锋号在西北的高山上吹起了,它撕裂了白色的云传播开来。(魏巍《雁宿崖战斗小景》)(3)抽象当作具体例如: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牵一串儿时的梦。

|借代|叁三、借代(一)借代的定义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第一次明确地将借代定义为“所说事物纵然同其他事物没有类似点,假使中间还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时,作者也可借那关系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所说的事物。如此借代的,名叫借代辞。”借代是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分为部分代整体、具体代抽象、特征代本身等。可以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使语言简练、含蓄。

(二)借代的类型①特征代本体:花白胡子不作声了(本体:一个长着花白胡子的人)②专名代泛称:人民群众中有许多诸葛亮(本体:足智多谋的人)③具体代抽象: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本体:武装力量)④部分代整体: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本体:群众的财产)⑤结果代原因: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本体:笑)⑥产地代本体:你怎么不把龙井沏上(本体:龙井产的茶)⑦牌号代本体:他一天抽一盒阿诗玛(本体:名字是阿诗玛的香烟)⑧人名代著作:我们要多读点鲁迅(本体:鲁迅写的作品)|如何区分“比喻与比拟”|肆四、如何区分比喻和比拟王希杰在《汉语修辞学》中说:“比喻的构成必须具有两个条件:一个是本体和喻体应当是不同的东西,有质的差异;另一个是两者之间又有某种相似点。”可见,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具有异质性和相似性。陈望道这样说过:“以上两种辞法(拟人和拟物),都是发生在情感饱满、物我交融的时候。”据此可知,比拟中的本体与拟体具有相融性,即本体与拟体已合二为一,本体完全演变成了拟体。(一)从表达重点看,比喻重在“喻”,比拟重在“拟”。比喻即比方,它十分注意并着重突出事物的相似点,用容易明白的事物来说明不易明白的事物;比拟重在“拟”,即模拟,它干脆把甲当作乙来描述,对于事物的相似点,已不着重突出了。

例1,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例2,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分析:例1是比喻,在“美”这点上,春天和小姑娘是完全相似的,作者借小姑娘的形象,目的是突出春天的无穷魅力。例2是比拟,作者把房屋直接当作人来描写,只是为了显示其雨中的状态,至于它与人之间的相似之处,并不是作者关注和表现的重点。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而比拟却是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者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比拟最重要的标志。(二)从表达形式看,喻体往往是名词,比拟成分往往是动词或形容词。比喻中的喻体往往是以名词性词语的身份出现的,表示一种实体事物;比拟中起比拟作用的成分一般是描述性的,往往是由动词或动词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充当的。例3,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例4,月亮躲在云层里。例5,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分析:例3是比喻,喻体“火”、“霞”、“雪”,都是名词;例4和例5都是比拟,“躲”、“红起来了”,分别是动词、形容词短语。

练习:请判断下面的句子是比喻还是比拟1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2真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3孩子呵着冻得通红,像紫牙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起来塑雪罗汉。4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5这鞋一到红军的脚上,那就成了“量天尺”了。6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7有时,可恨的乌云硬要来玷污它,它躲藏,抗争,冲破云中,这样的时侯,地上的花儿也当它手舞足蹈呢。|如何区分“借喻与借代”|伍五、如何区分借喻和借代(一)借喻有相似性,借代有相关性。借喻的本体和客体之间具有相似性,借代的本体和客体之间具有相关性。例如:①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这里的“厚障壁”和“隔阂”都说明不能互通,中间有障碍,两者有相似性。而与“隔阂”相关的事物可能是“金钱、服装、打架等”,所以原文中的“厚障壁”和“隔阂”无相关性,则可断定这是借喻修辞。“厚障壁”是借来比喻我和闰土之间已形成的“隔阂”。②使人大为吃惊的是,过滤嘴竟跑在最前面。(《卖蟹》)“过滤嘴”是小说中人物手里的小道具,和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有关,说明这个人吸的烟有“过滤嘴”,不能说这个人和“过滤嘴”具有相似性,所以这里是借代修辞。(二)借喻一般可以转化为比喻句,借代则不行。

借喻因为是“喻”,一般可以补进“本体”和“喻词”。借代则没有可比物,无法这样补进。所以能转换成明喻的是借喻,不能转换成明喻的肯定不是借喻。例如:①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我们的血肉,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国际歌》)这里我们可以改写为“压迫剥削无产阶级的资产阶级统治者像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我们的血肉,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所以是借喻。②先生给现洋钱,袁世凯,不行吗?(《多收了三五斗》)“袁世凯”是银元上的标志,用以代替银元,这是以标志代本体。我们尝试改为“先生给像袁世凯一样的银元,不行吗?”显然这样改不妥当,所以这里就不是借喻。

(三)借喻可描写,借代只指代借喻一般可以对未出现的本体起描写作用。借代却只能起指代的作用,其指代用的词大多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不能起描写作用。

例如:①敌人躲在乌龟壳里不敢出来。这句中用“乌龟壳”比喻碉堡,说明碉堡像乌龟壳一样坚硬,敌人躲在碉堡里不敢出来,像乌龟头缩进乌龟壳不敢出来一样,这里有一种描写成分,所以是借喻。②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江山”来代替“祖国”这个整体,不能说江山是对祖国的描写,“江山”只是用来代替“祖国”这个名词性短语,所以说这里是借代修辞。练习:请判断下面的句子是借喻还是借代。1百年积弱叹华岁,八载干戈仗延安。2满天里张着灰色的幔,看不见太阳。3一群红领巾向公园走去。4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柳永《望海潮》)5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6烟尘犯雪岭,鼓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