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中复习测试选择题本测试计29小题,共58分您的姓名:[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您的部门:[单选题]*○11班○12班○13班1.2020年12月13日,当天的天气阴,正确表示的天气符号是
(
)[单选题]*
A
B
C(正确答案)
D2.根据经纬度,可判断南京位于()[单选题]*A.南半球B.西半球C.低纬度D.北温带(正确答案)3.下列关于南京气候描述正确的是()[单选题]*A.全年高温多雨B.夏季高温少雨C.冬季寒冷干燥D.降水量最多的月份为7月(正确答案)4.图中()[单选题]*A.南回归线经过的大陆两侧气温相同B.南极圈以南地区气温均低于-10℃C.南温带与南寒带相比,等温线更稀疏(正确答案)D.南半球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升高5.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主要影响因素为()[单选题]*A.纬度位置B.海陆分布(正确答案)C.地形D.人类活动6.甲气候类型主要集中分布在()[单选题]*A.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或大陆内部地区B.亚欧大陆的西部地区C.赤道附近地区(正确答案)D.两极地区7.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单选题]*A.海陆因素B.纬度因素(正确答案)C.地形因素D.人为因素8.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分析某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速度(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单选题]*A.甲国B.乙国(正确答案)C.丙国D.丁国9.丁国最可能位于()[单选题]*A.欧洲(正确答案)B.亚洲C.南美洲D.非洲10.如图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玉兔号”月球车,其设计寿命只有三个月,但这只顽强的“小兔”在972天超期服役后“光荣退休”。中国成为世界第三个掌握月球软着陆的国家,这说明()[单选题]*A.中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B.中国部分领域已经超过许多发达国家(正确答案)C.中国航天业发展虽快,但永远不能超过发达国家D.中国仍然在所有领域都不如发达国家11.该地的气候特征是()[单选题]*A.全年低温多雨B.全年高温少雨(正确答案)C.夏季高温多雨D.冬季寒冷干燥12.该地的气候类型是()[单选题]*A.热带季风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正确答案)C.热带雨林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13.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
①北半球②南半球③中低纬地区④中高纬地区⑤海拔500米以下地区⑥海拔2000米以下地区[单选题]*A.①③⑤(正确答案)B.①④⑥C.②③⑤D.②④⑥14.世界人口分布的差异表现为()[单选题]*A.热量越充足地区人口越多B.温带平原地区人口相对稠密(正确答案)C.陆地面积越小人口越稀疏D.气候寒冷地区无人定居15.该大洲()[单选题]*A.全部位于北半球,东半球B.与北美洲相接,与欧洲相邻C.东西跨寒、温、热三带D.位于大陆东部,濒临三大洋(正确答案)16.有关框图解释合理的是()[单选题]*A.跨经度和纬度范围最广,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B.中部多高大山脉、高原,四周多中低山地、丘陵和平原(正确答案)C.气候类型齐全,且季风气候最典型D.受地形影响,河流都呈辐射状流向四周入海17.图3表现了该大洲某地区人们的生活习俗。该习俗所在地区(图2中序号)及当地环境要素特点是()[单选题]*A.①地,地表崎岖,水上运输繁忙B.②地,盆地为主,养殖水域面积广C.③地,气温低、日照弱,民居开窗较多D.④地,外流河(湖),船是传统交通工具(正确答案)18.读亚洲地形、河流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A.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B.亚洲河流从中部向四周分流C.图中流入甲大洋的河流均有凌汛现象(正确答案)D.甲是太平洋,乙是北冰洋,丙是印度洋19.从图中纬度可以看出,日本大部分位于()[单选题]*A.低纬度B.中纬度(正确答案)C.中高纬度D.高纬度20.观察图中日本工业城市分布,可以看出日本工业
主要分布在()[单选题]*A.内陆地区B.日本海沿岸C.北方沿海D.太平洋沿岸(正确答案)21.导致日本工业如此布局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单选题]*A.矿产丰富B.水能丰富C.地形平坦D.海运便利(正确答案)22.下列有关中南半岛山河表述正确的是()[单选题]*A.河流均为内流河B.山环水绕,山河南北纵列C.河流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正确答案)D.地势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分布23.中南半岛的城市()[单选题]*A.大多沿河流分布(正确答案)B.集中沿海洋分布C.大多分布在中纬度地区D.大多集中分布在北部山地24.前往缅甸首都内比都旅游,其见闻可信的是()[单选题]*A.通用语言为汉语B.参观著名的高山滑雪C.饭桌上以大米饭为主食(正确答案)D.许多人在基督教堂做礼拜25.根据图上信息判断,下列有关东南亚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单选题]*A.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B.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C.大部分属于热带地区D.地形以平原为主(正确答案)26.东南亚产量及出口量居世界前列的物产是()[单选题]*A.天然橡胶、苹果B.小麦、椰子C.油棕、玉米D.水稻、天然橡胶(正确答案)27.东南亚国家中,与中国相邻的是()[单选题]*A.越南、泰国、缅甸B.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C.缅甸、老挝、越南(正确答案)D.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28.印度粮食生产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单选题]*A.小麦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的地区B.水稻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下的地区C.水稻主要分布在恒河中下游平原和半岛沿海平原(正确答案)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6 Section A (2a~2e)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2024年河北承德热力集团外县区及外埠地区招聘3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广西南宁市江南区维罗中学中考联考语文试卷
-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教学设计-2.2.2 图形、图像的加工方法-
- 2025年惠州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12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同步教学教学设计专辑(统编版必修上册)
- 15小虾(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 2025年吉林省松原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5年广东金融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完美版
- 第五单元 透镜及其应用(大单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24)
- 诊所校验现场审核表
- DL-T 572-2021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PDF解密
- 2024年高考生物考前信息必刷卷02(全国卷新教材)(含答案与解析)
- JB-T 14509-2023 反渗透海水淡化设备技术规范
- GB/T 14799-2024土工合成材料有效孔径的测定干筛法
- 2024年03月辽宁朝阳市事业单位定向招考聘用退役士兵100人笔试历年(2016-2023年)真题荟萃带答案解析
- 茶叶运营方案
- 改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结题报告
- 软件监理报告
- 中国常见食物营养成分表
- 09J202-1 坡屋面建筑构造(一)-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