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6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教学案例《体积单位》_第1页
B6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教学案例《体积单位》_第2页
B6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教学案例《体积单位》_第3页
B6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教学案例《体积单位》_第4页
B6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教学案例《体积单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B6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教学案例《体积单位》一、 作用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体积单位》为例,解读微能力点B6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感受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大小,能将它们的大小在学生的脑海里形成表象,建立量感。因此设计了让学生找出并展示生活中接近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事物、利用萝卜块切出1立方厘的大小和利用米尺去搭出1立方米空间的框架。在建立好1个体积单位大小观念之后,利用它们去估和量物体的体积,因此设计了去测量橡皮、口罩盒和奶箱等物体的体积。让学生感受体积单位存在的意义。同时也是对培养量感的进一步延伸。可是在全班展示交流这一环节中,我发现对于小的物体大部分学生看的不清楚、学生展示的过程无法很好的呈现、好的作品无法保留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采用了微能力点中的B6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利用希沃白板5,在学生展示讲解时进行同步投屏。在学生介绍自己创作的作品时以照片的形式上传到大屏幕上。这样不仅便于学生讲解和展示,而且有助于生生之间互相交流,达到全员参与课堂活动,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实现深度学习。二、 方案设计1、能力点描述B6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是“学法指导”维度下10个微能力点之一,应用于混合学习环境。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支持课堂内外的讨论、辩论、成果展示等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拓展展示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实时展示与分享过程性学习成果•实现基于成果的批判性思考和深度互动•推动过程性成果的沉淀与积累2、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体积单位》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主题中的内容。体积单位是学生学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的基础上学习的,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各部分名称都有一定的认识。并且学生已经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教学重点:了解常用体积单位的实际意义。教学难点:能正确选择使用体积单位并能估计一些常见物体的体积。教学环节:通过复习长度和面积的测量方法引出体积单位及概念。学生了解了体积单位之后,则对体积单位进行量感的建立。认识1立方厘米。通过“看”、“摸”、“想”、“切”、“找”、“估”、“量”等活动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来辨识1立方厘米,建立并巩固1立方厘米的大小表象。其中在“切”这一活动中,让学生利用萝卜块切出1立方厘米的大小出来。在“找”这一活动中,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哪些物体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在“量,,这一活动中,让学生利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学具去测量橡皮的体积,看长能摆几个宽能摆几个。并引导学生总结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一个物体中有几个1立方厘米,那么它的体积就是几立方厘米。认识1立方分米。通过让学生经历“看”、"摸”、“找”、“量”等活动建立并巩固1立方分米的大小表象。其中在“量”这一环节则是让学生利用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学具去测量奶箱的体积,加深对1立方分米的理解。认识1立方米。对较大体积单位量感的建立不是太容易,因此设计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去搭1立方米的空间,并让学生进去体验空间大小。只有亲身经历才能对1立方米的认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总结、梳理和测量有关的思维导图。打通了小学阶段所学测量单位在学习方法和思路方面的联系,使学生掌握同一类知识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结构化、系统化的学习能力。三、所选技术及使用目的在展示过程中,为了便于学生讲解,问题质疑和互相交流,我就借助了希沃白板5中拍照传屏的功能和同屏功能,展示学生创作的作品和讲解方法。不仅让在场的所有学生直观清楚的看到展示的过程,而且也让学生都参与课堂活动,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实现了深度学习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四、技术工具的使用移动授课前提:是一体机和移动终端都必须联有网络。并且在希沃白板5和希沃白板移动端都登录同一个账号。打开“希沃白板5中的课件”,点击“开始授课”。打开希沃白板移动端找到对应课件,点击“移动授课”。在希沃白板移动端中的批注模式里点“拍照”或“传屏”。照片需点击“上传”。优点:在授课过程中,老师可以使用希沃白板APP及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拍照,照片可以通过手机直接上传到大屏上,老师可以对学生的作片品给予及时的评价,也利于小组展示交流。如果想要对不同学生的作品进行对比讲解,也可以一次性选择多张图片上传。三、实录片段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38-39页内容。学情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的基础上学习的,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各部分名称都有一定的认识。并且已经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概念。体积单位是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一种延伸,都是对物体的一种测量,那么就都要确定度量单位,因此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时,要看这个物体中有多少个体积单位。教学目标: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对体积单位的大小形成一个明确的表象。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猜测、验证、想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量感,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了解常用体积单位的实际意义。教学难点:能正确选择使用体积单位并能估计一些常见物体的体积。教学用具:教学课件、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教具、萝卜块、小刀、橡皮、奶盒、奶箱、软尺、直尺等。教学片段:片段一:认识1立方厘米(1)切1立方厘米并举例师:能想象出来,接下来利用桌面上的萝卜块制作一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想想该怎么制作?师:制作之前谁能给大家读一读活动要求。生读制作要求。师:现在有想法了吗?活动开始。师:小心使用小刀,注意安全。制作完成的同学,整理好自己的桌面°师:把你们的的作品举起来让大家欣赏一下。老师发现某同学制作的很标准,你能说说你的制作过程吗?生:介绍自己的制作方法。师:不错的方法,那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也是1立方厘米。生:一颗花生米、骰子、玻璃球等。师:看来你们都很善于观察生活。B6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微能力点的应用:通过应用投屏技术功能,实时同步学生的制作1立方厘米、实物举例、测量橡皮体积的过程。来辨识1立方厘米,再次巩固1立方厘米的大小表象。解决1立方厘米很小,不易被全班学生观察的问题。这样不仅能记录制作的整个过程还能起到放大的作用,便于学生之间的展示和交流。(2)估一估、量一量师:通过“切”和“找”,相信大家对1立方厘米的大小有了深刻的印象,那你们能目测一下老师手中这块橡皮的体积吗?你们的桌面上也有一块同样大的橡皮。生:6立方厘米。师:是吗?利用1立方厘米去测量一下验证你们的答案。师:有结果了吗?谁能给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测量的?生1:直接摆出来你的方法很直观。生2:利用1个去测量的。片段二:认识1立方米搭一搭感受1立方米并举例师:那要搭一个1立方米的正方体需要几条这样的软尺?生:12条。师:只有4条你能吗?接下来同样利用自学单和学具,小组合作完成探究活动。师:大家基本上都搭出来了,哪个小组愿意跟大家讲解一下你们是怎么搭的?班级优化大师点到的小组来给大家介绍,其他小组回到自己的座位。生:上台展示。师:讲解的怎么样?掌声送给他们。老师也记录了其他小组的作品。看来你们不仅善于观察而且还善于创造。B6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微能力点的应用:通过希沃白板的倒计时功能和拍照投屏技术,以照片形式记录学生的作品,体验方法的多样性,拓宽学生的思维。四、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感受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大小。为了更好的建立表象,在认识1立方厘米的学习中,我通过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让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对1立方厘米的表象进行建立。但学生的认知不能总停留在具体当中,需要有抽象的培养。因此在认识1立方分米和认识1立方米的环节上我放手给学生,感知的方式也由具体变的抽象。如:先让学生在1米的长度之上去想象1立方米的大小,再通过软尺去搭成具体的空间,然后通过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