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女娲造人》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1页
第21课《女娲造人》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1课《女娲造人》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3页
第21课《女娲造人》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4页
第21课《女娲造人》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女娲造人袁珂教学目标O1复述故事大意,把握女娲形象。02了解神话特点,发挥想象创作。整体感知,提炼概括Part01本单元学习要求是快速阅读,速度是每分钟不少于400字。本文是一篇1000字左右的自读课文,我们争取在两分半钟内快速浏览课文并回答以下三个问题。浏览课文,回答问题1.女娲为何造人?2.女娲如何造人?3.女娲如何让人类绵延?复述故事尝试从女娲的角度来复述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200字左右。(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示例:天地开辟之后,宇宙间有了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以及鸟兽虫鱼,却单单没有人类。有一天,女娲觉得很孤独,就随手把黄泥揉成团,照着自己的模样捏了一个娃娃样的小东西。这个小家伙一落地就活了,并且会开口喊妈妈。女娲听了后开心极了,给它取名为“人”。她想造更多的人,但是日夜劳作让她疲惫不堪。后来她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就是把枯藤蘸上泥浆将泥点甩落,这样一来,大地上很快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后来女娲为了让人类不断地绵延下去,就让那些小人分成男女,并将她们婚配,让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理解文意,把握形象Part02女娲是一个女神,所以她的所作所为难免显示出神奇的特点。结合课文说说她的神通广大表现在哪里。第15自然段——把枯藤蘸上泥浆甩落后就变成很多小人。第2自然段——女娲一天能够变化70次;第5~8自然段——她用黄泥团捏成的小人一落地便会开口喊“妈妈”;神通广大、抟土成人神性女娲虽然是一个女神,但她却具有普通人常见的喜怒哀乐,我们到文中找寻一下,女娲的哪些表现跟普通人很相似呢?第2自然段——“感到非常孤独”;第4自然段——“在池水边笑”以及“假装生气”;第9自然段——听见孩子喊“妈妈”后满心欢喜,眉开眼笑;第14自然——她也会因劳累而“疲倦不堪”。喜怒哀乐、与人相似人性对比阅读,探索发现Part03比较阅读对照《风俗通》里的记载,看看课文主要增添了哪些内容,哪里最能见出作者的想象力;又做了怎样的删减,为何要这样处理。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做人。务剧,力不暇供,乃引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人也。比较阅读对照《风俗通》里的记载,看看课文主要增添了哪些内容,哪里最能见出作者的想象力;又做了怎样的删减,为何要这样处理。两文比较,我们发现课文增加了环境描写和女娲的形象刻画,对女娲的神态、心理、动作等描写最能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这些想象虽然天马行空,但都是合乎情理的生活细节。文学作品要有正确而鲜明的思想倾向,人生而平等,怎能一出生就分出富贵贫贱呢。经过比较,我们发现两则神话故事都用到了想象的手法,这正是神话故事的一大亮点,人类的童年时期,对自然界许多现象还缺乏科学的认识,就想象出各种解释,由此便产生了神话。课文删掉了人类富贵贫贱的分类。这是为什么呢?比较阅读了解神话神话:由人民集体口头创作,表现对自然力量的崇拜、斗争及对理想追求的虚构故事,属民间文学的范畴,具有较高的哲学性、艺术性。语言朗读以课文5~8自然段为例,感受课文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的语言。这几段不仅写出了女娲造人的过程,还写出了人造出来后获得生命的欢庆场面,读起来让人产生一种新生命诞生后的惊喜之情,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对于这些离奇的情节,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呢?语言朗读以课文5~8自然段为例,感受课文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的语言。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样的小东西。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在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到地面,马上就活了起来,并且一开口就喊:“妈妈!”接着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欢乐。语言朗读以课文5~8自然段为例,感受课文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的语言。“揉团”这个动词突出了女娲造人的方式,用拖音来加以强调;而“第一个”这三个字强调了这个娃娃的地位,突出了女娲的智慧,我们可以重读来加以强调;“说也奇怪”意味着接下来将有离奇的事情发生,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将“刚”“马上”“并且”这几个副词重读来表现这些情节的不可思议。而“妈妈”这一声喊叫则表明第一个人获得生命的那种惊喜,我们可以用昂扬的语调来表现。发挥想象,自由创作自由创作我国民间故事集《山海经》中有一则神话故事叫《精卫填海》,阅读材料,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把它扩写成500字左右的一则神话故事。自由创作附:《精卫填海》“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名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湮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山海经·北山经》翻译:山里有种鸟,样子像乌鸦,长着花斑脑袋,有白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