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创新课件_第1页
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创新课件_第2页
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创新课件_第3页
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创新课件_第4页
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创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改与课堂教学创新2013.10.28江西师大附中毛宗致新课改与课堂教学创新2013.10.28江西师大附中毛11.义务教育新课程的实施步入新的阶段●2001年秋,全国38个实验区开始进行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实验。●2002年秋,义务教育的新课程实验区扩大到500个,实验规模达到全国县(区)总数的20%。●2003年秋,义务教育的新课程实验区扩大到1642个,实验规模达到全国县(区)总数的57%。●2004年秋,全国大多数县(区)义务教育都已实施新课程。至今,初中基本上完成了新课程各年段的循环。前言:新课改的进程(1)义务教育新课程扩大规模实验的工作己完成1.义务教育新课程的实施步入新的阶段●200121.义务教育新课程的实施步入新的阶段(2)社会各界人士关心新课程,新课标着手修订(1)义务教育新课程扩大规模实验的工作己完成前言:新课改的进程1.义务教育新课程的实施步入新的阶段(2)社会各界人士关心新31.义务教育新课程的实施步入新的阶段(3)2007年4月,教育部正式启动了义务教育课标的修订工作,于2007年底完成。2008年初颁布。(2)社会各界人士关心新课程,新课标着手修订(1)义务教育新课程扩大规模实验的工作己完成前言:新课改的进程(4)2012年1月教育部又重新修改了义务教育课标,根据新课标修订的教材于2012年秋开始实施新课标。1.义务教育新课程的实施步入新的阶段(3)2007年4月,42.全国已基本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前言:新课改的进程第一批(2007年):山东、广东、海南、宁夏─4省第二批(2008年):增加江苏─5省笫三批(2009年):增加福建、浙江、天津、安徽、辽宁

─10省第四批(2010年):增加北京、吉林、陕西、湖南、黑龙江─15省第五批(2011年):增加江西、山西、河南、新疆─19省第六批(2012年):增加河北、湖北、内蒙、云南─23省第七批(2013年):增加甘肃、青海、四川、重庆、贵州、西藏─29省第八批(2014年):增加广西─30省

国家考试中心命制的单科试题。

国家考试中心命制的理综试题。2.全国已基本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前言:新课改的进程第一批(253.新课程的进程对我们的步伐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深刻认识、妥善处理实施新课程时遇到的一些矛盾前言:新课改的进程3.新课程的进程对我们的步伐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深刻认识、6一、处理好转变教学行为和课程目标的关系1.课程目标需要师生通过一定的行为来实现,教师恰当的教学行为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条件。——设计教学行为的重要性2.教育理念是看不见的,教学行为是看得见的,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育理念的反映,因此我们常常通过对教学行为的观察来分析其教育理念。——观察教学行为的重要性一、处理好转变教学行为和课程目标的关系1.课程目标需73.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恰当,其衡量标准是看他能不能实现相关的课程目标,而不是这种行为方式的本身。——例:“网络教学”是否有必要?一、处理好转变教学行为和课程目标的关系3.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恰当,其衡量标准是看他能不能实现相关8(1)从知识与技能目标思考网络教学的必要性●为获得基本、系统的知识让学生通过输入关键词搜索有关学习的信息。推荐相关网站使学生收集信息的目标更为集中。学校建立自己的学习网站,把有关信息都转在自己的网站中。挑选有效的文件,系统地建立各种大小专题的网页。把最有代表性的文件集中起来形成一个最佳文件系统。把最佳文件进行编辑加工浓缩使之最适合学生阅读。这就是教材●单纯从获得基本、系统知识的角度看,没有必要让学生上网“网络教学”方式是否有必要?(1)从知识与技能目标思考网络教学的必要性●为获得基本、系统9(1)从知识与技能目标思考网络教学的必要性●为获得基本、系统的知识×让学生通过输入关键词搜索有关学习的信息。推荐相关网站使学生收集信息的目标更为集中。学校建立自己的学习网站,把有关信息都转在自己的网站中。挑选有效的文件,系统地建立各种大小专题的网页。把最有代表性的文件集中起来形成一个最佳文件系统。把最佳文件进行编辑加工浓缩使之最适合学生阅读。●单纯从获得基本、系统知识的角度看,没有必要让学生上网“网络教学”方式是否有必要?●为满足不同学生课外获取有关知识的需要

√这就是教材(1)从知识与技能目标思考网络教学的必要性●为获得基本、系统10(1)从知识与技能目标思考网络教学的必要性“网络教学”方式是否有必要?●为满足不同学生课外获取有关知识的需要√●为实时反馈、处理学习的信息√(2)从过程和情感目标思考网络教学的必要性√●为获得基本、系统的知识×(1)从知识与技能目标思考网络教学的必要性“网络教学”方式是113.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恰当,其衡量标准是看他能不能实现相关的课程目标,而不是这种行为方式的本身。——例:“网络教学”是否有必要?4.不同的课程目标需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实现,从而需要有不同的教学行为,因此,当我们根据课程目标对某种教学行为进行评价时,就需要有全面的课程目标的视角。——例:“体温表”两种引入方式哪种好?一、处理好转变教学行为和课程目标的关系3.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恰当,其衡量标准是看他能不能实现相关12脱离课程目标来评价教学行为是没有意义的。行为是教学活动的形式,我们需要的是和课程目标相统一的教学形式,而不是不考虑目标的形式主义。只要能实现课程目标,我们的教学行为都应该是合理的;如果我们仅仅追求某种行为的方式而忽视课程目标,就非常可能犯形式主义错误。因此,在构思新课程下教师的教学行为时,必须对课程目标心中有数,特别是“过程”目标和“情感”目标。一、处理好转变教学行为和课程目标的关系脱离课程目标来评价教学行为是没有意义的。行为是教学活动的形式131.“过程”和“结果”的含义是什么?二、处理好过程和结果的关系学生自主经历的某种学习活动(例如观察、实验、调查、思考、解释、分析、概括、交流等)。物理课程中所说的“过程”,是指:所谓“结果”,通常是指:学生在知识上的收获。1.“过程”和“结果”的含义是什么?二、处理好过程和结果的关142.为什么要“重过程”?二、处理好过程和结果的关系(2)在具体过程中学生能获得相关体验,增强相关的意识。意识是很难通过灌输来达到增强目的的。(4)学生的能力是在相关行为中提高的,学生经历某一过程的行为为培养和发展相应能力创造了条件。(3)方法,通常表现为解决问题的程序。理解某个方法不等于能掌握、运用这个方法。掌握和运用需要通过一定的过程来实现。(1)在具体过程中能理解知识、掌握相关的技能。2.为什么要“重过程”?二、处理好过程和结果的关系(153.“过程”和“结果”有什么关系?旅游时,当我们沿着不同的路径到达某游览目的地,路线不同,收获也不同,经历这些路程,往往就是目的,而不只是为了到达某一个最终地点。(过程的本身就是目标,而不仅是手段。)二、处理好过程和结果的关系“过程”和“结果”的关系就好像路程和位置。3.“过程”和“结果”有什么关系?旅游时,当我们沿着不同的路163.“过程”和“结果”有什么关系?二、处理好过程和结果的关系经历某一学习“过程”的目的,不仅仅是落实在知识结论上。学习“过程”对学生获得体验、增强意识、掌握方法、发展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后者恰恰是学生解决问题的重要素质。3.“过程”和“结果”有什么关系?二、处理好过程和结果的关系17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条内容标准:“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本条内容标准只有过程要求(实验探究),没有结果要求(不要求掌握磁场跟电流的方向关系)。如果要有结果要求,《标准》的陈述应该是这样:“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了解通电螺线管电流方向和外部磁场方向的关系。”只有过程要求而没有结果要求的课怎样上?△一个体现过程目标的示例二、处理好过程和结果的关系4.怎样认识“过程也是学习目标”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条内容标准:本条内容标准只有过18把通电螺线管看做一个磁体,根据你的实验结果,在这两个图上分别标出螺线管的N极和S极。S

NN

S蚂蚁沿着电流方向绕螺线管爬行,说“N极就在我的左边。”猴子用右手把一个大螺线管夹在腋下,说:“如果电流沿着我右臂所指的方向,N极就在我的前方。”你能想出类似的语言来描述通电螺线管电流方向跟N极位置的关系吗?让学生经历从物理现象概括出物理规律的过程,但可以不记住结论。把通电螺线管看做一个磁体,根据你的实验结果,在这两个图上分别195.不要只看到过程的形式,更要关注过程的本质一测力计下悬吊一个砝码,置于电梯中。当电梯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时,可以看到测力计的示数明显大于砝码的重力。对此,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认识?

(例如: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一个考查“提出问题”要素的试题二、处理好过程和结果的关系5.不要只看到过程的形式,更要关注过程的本质一测力计下悬吊一20(例如: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一个考查“提出问题”要素的试题二、处理好过程和结果的关系△一段关于“提出问题”的教学设计△“提出问题能力”的本质是什么?5.不要只看到过程的形式,更要关注过程的本质(例如: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一个考查“提出问题”要21《标准》关于提出问题的基本能力要求:△能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从物理学的角度明确地表述这些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表述这个问题发现值得探究的物理问题发现一个现象

对现象质疑形成疑问创造创造表达抽象、概括提炼为科学问题表述这个疑问《标准》关于提出问题的基本能力要求:△能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22一测力计下悬吊一个砝码,置于电梯中。当电梯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时,可以看到测力计的示数明显大于砝码的重力。对此,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认识?

本题没有让学生经历在问题情境下发现某一现象或事实的过程,更没有对客观现象、事实通过质疑形成疑问,客观上起到了让学生“自己编题自己解答”的作用。学生对本题的回答,无非是提出关于超重的问题,并且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来分析产出超重的原因。这些都是他们学过的知识,而不是他们发现的疑问。以上只是套用了“提出问题”的形式,实质上没有体现“提出问题”的基本能力要求。试题:(考查“提出问题”要素)一测力计下悬吊一个砝码,置于电梯中。当电梯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231.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的必要性●不同学校和师生在地域、城乡、层次、特点上的差别●教材只在总体上把握三维目标●教材是一种单向传递信息的方式,不具有交互性三、处理好教材和教学的关系——教学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再创造1.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的必要性●不同学校和师生在地域、城乡、24“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实验的设计“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实验的设计25(1)学生在实验的通常表现:(2)教学过程的改进设计:无悬念、漫不经心。△“知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过程”:“等效代替”方法的应用。△“情感”:激发学习热情;引发学生进行质疑;养成认真、仔细的实验习惯;培养严谨、求实的态度。——把三维目标融在一起“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实验的设计(1)学生在实验的通常表现:(2)教学过程的改进设计:无悬念261.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的必要性●不同学校和师生在地域、城乡、层次、特点上的差别●教材只在总体上把握三维目标●教材是一种单向传递信息的方式,不具有交互性2.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的思路●以知识为线索,体现知识逐步深入的逻辑性●构思教学活动,创设教学过程

例:“自由落体运动”的课堂教学设计三、处理好教材和教学的关系——教学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再创造1.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的必要性●不同学校和师生在地域、城乡、27知识线索教学活动设计是否重的物体下落得一定快?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原因定义: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具有什么规律?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实验探讨:学生活动分析:重物体不一定下落快学生猜想影响下落快慢的原因演示:牛顿管实验教师总结演示:光电门自动收集数据分析图象,得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估算3秒内下落的位移探究性游戏——人的反应时间测定同时不同重同重不同时演示:计算机绘制s-t2图像研读各城市重力加速度表提出问题知识线索教学活动设计是否重的物体下落得一定快?影响物体下落快28几个困惑的问题:●新课程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但高考采用的是纸笔测验方式,怎么处理这个矛盾?●新课程重视过程,但高考是按答题结果来判分的。怎么办?●新课程重视情感目标,但纸笔测验是难以评价学生真实的情感和价值观表现的,怎么处理这个矛盾?四、处理好贯彻新课程理念和提高高考成绩的关系几个困惑的问题:●新课程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但高考采用的是纸29——实施新课程和提高高考成绩并不矛盾

1.独立思考是学生自主解题的基本条件,学生在新课程中养成的自主学习能力为自主解题奠定了良好基础。以下作进一步的具体分析:影响考试结果的因素竞技状态学习水平具体知识答题素质解题表达审题求解审视答案概念和规律思路和方法(思路和方法)四、处理好贯彻新课程理念和提高高考成绩的关系——实施新课程和提高高考成绩并不矛盾1.独立思考是学生302.实施新课程有利于从根本因素上提高学生高考的成绩解题审题求解审视答案(思路和方法)

实践意识来自于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审题时发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实现由“表述”到“条件”的转化,需要有实践意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习惯有利于消除思维定势而防止审题时的粗心,新课程中对具体问题逐步探究的过程,易于养成这种良好思维习惯。新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强调了掌握程序性知识重要性的。讲方法并不见得能让学生会用这个方法。学生运用这个方法的前提是具有使用该方法的意识。意识来自于学生经历的相关过程。审视答案,主要是审视答案的合理性和多解性。审视所需要的实践能力和严谨的思维,都跟学生是否经历过相应的过程有关。——实施新课程和提高高考成绩并不矛盾四、处理好贯彻新课程理念和提高高考成绩的关系2.实施新课程有利于从根本因素上提高学生高考的成绩解题审题求312.实施新课程有利于从根本因素上提高学生高考的成绩解题审题求解审视答案(思路和方法)

实践意识来自于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审题时发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实现由“表述”到“条件”的转化,需要有实践意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习惯有利于消除思维定势而防止审题时的粗心,新课程中对具体问题逐步探究的过程,易于养成这种良好思维习惯。新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强调了掌握程序性知识重要性的。讲方法并不见得能让学生会用这个方法。学生运用这个方法的前提是具有使用该方法的意识。意识来自于学生经历的相关过程。审视答案,主要是审视答案的合理性和多解性。审视所需要的实践能力和严谨的思维,都跟学生是否经历过相应的过程有关。——实施新课程和提高高考成绩并不矛盾四、处理好贯彻新课程理念和提高高考成绩的关系2.实施新课程有利于从根本因素上提高学生高考的成绩解题审题求32要测量一个准确弹簧秤内弹簧的劲度,说出至少需要的器材。题目

学生对本题失误的主要原因不是知识问题,而是缺乏把题目和实践进行联系的意识。2.实施新课程有利于从根本因素上提高学生高考的成绩——实施新课程和提高高考成绩并不矛盾四、处理好贯彻新课程理念和提高高考成绩的关系要测量一个准确弹簧秤内弹簧的劲度,说出至少需要的器33课程标准跟教学大纲的不同:●教学大纲只关注学习的结果,所呈现的只有结果性目标。而课程标准不仅关注学习结果,同时关注学习过程,其内容标准用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两方面要求来呈现。高考的成绩并不只是由结果性目标决定的,体验性目标对提高学生高考的成绩具有重要作用。例:“经历匀变速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课程标准跟教学大纲的不同:●教学大纲只关注学习的结果,所呈现34五、处理好阶段性目标和终结性目标的关系1.正确把握新课的教学目标——站在整体目标的高度上来审视一节课的目标“力的分解”这节课的目标是什么?(1)、理解力的分解的概念,强化“等效替代”的物理思想。(2)、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3)、初步掌握一般情况下力的分解要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分力的方向。(4)、会用作图法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分力。(5)、尝试运用力的分解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物理问题,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6)、能区别矢量和标量,知道三角形定则,了解三角形定则与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质是一样的。五、处理好阶段性目标和终结性目标的关系1.正确把握新课352.避免对高考要求的“一步到位”(1)高考要求不可能“一步到位”●达到高考水平,需要各方面积累,不可能立即到位

知识

分析问题的能力(心智技能水平)

其他素质:工具(语言、数学、作图)、实践体验、转化意识(2)“一步到位”将会妨碍新课教学目标的落实音乐、体育都表明:“一步到位”是一种非常业余的做法。五、处理好阶段性目标和终结性目标的关系2.避免对高考要求的“一步到位”(1)高考要求不可能“一步到363.不同教学阶段习题教学目标的设计主要目标理解对知识的全面理解知识和情景的转化综合多知识点联合解决问题基本素质审题、表达、审视答案等基本能力新课高考(一)高考(二)高考(三)☆☆☆☆☆☆☆☆☆☆☆○☆☆☆☆●不少老师反思:高考前两个月做的都是无用功,反映了习题教学目的无序所带来的后果。●目的的有序性是教育科学化的前提,只有分步侧重才能达到能力的“全面”和“深化”。五、处理好阶段性目标和终结性目标的关系3.不同教学阶段习题教学目标的设计主要目标理解综合基37六、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我们不能否认五、六年来新课改的成绩,也不能否认五、六十年来教育改革的进步;我们需要用新课程的理念来反思过去教育中弊端,也需要用新课程的视角来认识以往教育中的优点。六、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我们不能否认五、六年来新课改38谢谢大家谢谢大家39新课改与课堂教学创新2013.10.28江西师大附中毛宗致新课改与课堂教学创新2013.10.28江西师大附中毛401.义务教育新课程的实施步入新的阶段●2001年秋,全国38个实验区开始进行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实验。●2002年秋,义务教育的新课程实验区扩大到500个,实验规模达到全国县(区)总数的20%。●2003年秋,义务教育的新课程实验区扩大到1642个,实验规模达到全国县(区)总数的57%。●2004年秋,全国大多数县(区)义务教育都已实施新课程。至今,初中基本上完成了新课程各年段的循环。前言:新课改的进程(1)义务教育新课程扩大规模实验的工作己完成1.义务教育新课程的实施步入新的阶段●2001411.义务教育新课程的实施步入新的阶段(2)社会各界人士关心新课程,新课标着手修订(1)义务教育新课程扩大规模实验的工作己完成前言:新课改的进程1.义务教育新课程的实施步入新的阶段(2)社会各界人士关心新421.义务教育新课程的实施步入新的阶段(3)2007年4月,教育部正式启动了义务教育课标的修订工作,于2007年底完成。2008年初颁布。(2)社会各界人士关心新课程,新课标着手修订(1)义务教育新课程扩大规模实验的工作己完成前言:新课改的进程(4)2012年1月教育部又重新修改了义务教育课标,根据新课标修订的教材于2012年秋开始实施新课标。1.义务教育新课程的实施步入新的阶段(3)2007年4月,432.全国已基本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前言:新课改的进程第一批(2007年):山东、广东、海南、宁夏─4省第二批(2008年):增加江苏─5省笫三批(2009年):增加福建、浙江、天津、安徽、辽宁

─10省第四批(2010年):增加北京、吉林、陕西、湖南、黑龙江─15省第五批(2011年):增加江西、山西、河南、新疆─19省第六批(2012年):增加河北、湖北、内蒙、云南─23省第七批(2013年):增加甘肃、青海、四川、重庆、贵州、西藏─29省第八批(2014年):增加广西─30省

国家考试中心命制的单科试题。

国家考试中心命制的理综试题。2.全国已基本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前言:新课改的进程第一批(2443.新课程的进程对我们的步伐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深刻认识、妥善处理实施新课程时遇到的一些矛盾前言:新课改的进程3.新课程的进程对我们的步伐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深刻认识、45一、处理好转变教学行为和课程目标的关系1.课程目标需要师生通过一定的行为来实现,教师恰当的教学行为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条件。——设计教学行为的重要性2.教育理念是看不见的,教学行为是看得见的,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育理念的反映,因此我们常常通过对教学行为的观察来分析其教育理念。——观察教学行为的重要性一、处理好转变教学行为和课程目标的关系1.课程目标需463.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恰当,其衡量标准是看他能不能实现相关的课程目标,而不是这种行为方式的本身。——例:“网络教学”是否有必要?一、处理好转变教学行为和课程目标的关系3.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恰当,其衡量标准是看他能不能实现相关47(1)从知识与技能目标思考网络教学的必要性●为获得基本、系统的知识让学生通过输入关键词搜索有关学习的信息。推荐相关网站使学生收集信息的目标更为集中。学校建立自己的学习网站,把有关信息都转在自己的网站中。挑选有效的文件,系统地建立各种大小专题的网页。把最有代表性的文件集中起来形成一个最佳文件系统。把最佳文件进行编辑加工浓缩使之最适合学生阅读。这就是教材●单纯从获得基本、系统知识的角度看,没有必要让学生上网“网络教学”方式是否有必要?(1)从知识与技能目标思考网络教学的必要性●为获得基本、系统48(1)从知识与技能目标思考网络教学的必要性●为获得基本、系统的知识×让学生通过输入关键词搜索有关学习的信息。推荐相关网站使学生收集信息的目标更为集中。学校建立自己的学习网站,把有关信息都转在自己的网站中。挑选有效的文件,系统地建立各种大小专题的网页。把最有代表性的文件集中起来形成一个最佳文件系统。把最佳文件进行编辑加工浓缩使之最适合学生阅读。●单纯从获得基本、系统知识的角度看,没有必要让学生上网“网络教学”方式是否有必要?●为满足不同学生课外获取有关知识的需要

√这就是教材(1)从知识与技能目标思考网络教学的必要性●为获得基本、系统49(1)从知识与技能目标思考网络教学的必要性“网络教学”方式是否有必要?●为满足不同学生课外获取有关知识的需要√●为实时反馈、处理学习的信息√(2)从过程和情感目标思考网络教学的必要性√●为获得基本、系统的知识×(1)从知识与技能目标思考网络教学的必要性“网络教学”方式是503.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恰当,其衡量标准是看他能不能实现相关的课程目标,而不是这种行为方式的本身。——例:“网络教学”是否有必要?4.不同的课程目标需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实现,从而需要有不同的教学行为,因此,当我们根据课程目标对某种教学行为进行评价时,就需要有全面的课程目标的视角。——例:“体温表”两种引入方式哪种好?一、处理好转变教学行为和课程目标的关系3.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恰当,其衡量标准是看他能不能实现相关51脱离课程目标来评价教学行为是没有意义的。行为是教学活动的形式,我们需要的是和课程目标相统一的教学形式,而不是不考虑目标的形式主义。只要能实现课程目标,我们的教学行为都应该是合理的;如果我们仅仅追求某种行为的方式而忽视课程目标,就非常可能犯形式主义错误。因此,在构思新课程下教师的教学行为时,必须对课程目标心中有数,特别是“过程”目标和“情感”目标。一、处理好转变教学行为和课程目标的关系脱离课程目标来评价教学行为是没有意义的。行为是教学活动的形式521.“过程”和“结果”的含义是什么?二、处理好过程和结果的关系学生自主经历的某种学习活动(例如观察、实验、调查、思考、解释、分析、概括、交流等)。物理课程中所说的“过程”,是指:所谓“结果”,通常是指:学生在知识上的收获。1.“过程”和“结果”的含义是什么?二、处理好过程和结果的关532.为什么要“重过程”?二、处理好过程和结果的关系(2)在具体过程中学生能获得相关体验,增强相关的意识。意识是很难通过灌输来达到增强目的的。(4)学生的能力是在相关行为中提高的,学生经历某一过程的行为为培养和发展相应能力创造了条件。(3)方法,通常表现为解决问题的程序。理解某个方法不等于能掌握、运用这个方法。掌握和运用需要通过一定的过程来实现。(1)在具体过程中能理解知识、掌握相关的技能。2.为什么要“重过程”?二、处理好过程和结果的关系(543.“过程”和“结果”有什么关系?旅游时,当我们沿着不同的路径到达某游览目的地,路线不同,收获也不同,经历这些路程,往往就是目的,而不只是为了到达某一个最终地点。(过程的本身就是目标,而不仅是手段。)二、处理好过程和结果的关系“过程”和“结果”的关系就好像路程和位置。3.“过程”和“结果”有什么关系?旅游时,当我们沿着不同的路553.“过程”和“结果”有什么关系?二、处理好过程和结果的关系经历某一学习“过程”的目的,不仅仅是落实在知识结论上。学习“过程”对学生获得体验、增强意识、掌握方法、发展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后者恰恰是学生解决问题的重要素质。3.“过程”和“结果”有什么关系?二、处理好过程和结果的关系56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条内容标准:“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本条内容标准只有过程要求(实验探究),没有结果要求(不要求掌握磁场跟电流的方向关系)。如果要有结果要求,《标准》的陈述应该是这样:“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了解通电螺线管电流方向和外部磁场方向的关系。”只有过程要求而没有结果要求的课怎样上?△一个体现过程目标的示例二、处理好过程和结果的关系4.怎样认识“过程也是学习目标”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条内容标准:本条内容标准只有过57把通电螺线管看做一个磁体,根据你的实验结果,在这两个图上分别标出螺线管的N极和S极。S

NN

S蚂蚁沿着电流方向绕螺线管爬行,说“N极就在我的左边。”猴子用右手把一个大螺线管夹在腋下,说:“如果电流沿着我右臂所指的方向,N极就在我的前方。”你能想出类似的语言来描述通电螺线管电流方向跟N极位置的关系吗?让学生经历从物理现象概括出物理规律的过程,但可以不记住结论。把通电螺线管看做一个磁体,根据你的实验结果,在这两个图上分别585.不要只看到过程的形式,更要关注过程的本质一测力计下悬吊一个砝码,置于电梯中。当电梯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时,可以看到测力计的示数明显大于砝码的重力。对此,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认识?

(例如: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一个考查“提出问题”要素的试题二、处理好过程和结果的关系5.不要只看到过程的形式,更要关注过程的本质一测力计下悬吊一59(例如: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一个考查“提出问题”要素的试题二、处理好过程和结果的关系△一段关于“提出问题”的教学设计△“提出问题能力”的本质是什么?5.不要只看到过程的形式,更要关注过程的本质(例如: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一个考查“提出问题”要60《标准》关于提出问题的基本能力要求:△能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从物理学的角度明确地表述这些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表述这个问题发现值得探究的物理问题发现一个现象

对现象质疑形成疑问创造创造表达抽象、概括提炼为科学问题表述这个疑问《标准》关于提出问题的基本能力要求:△能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61一测力计下悬吊一个砝码,置于电梯中。当电梯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时,可以看到测力计的示数明显大于砝码的重力。对此,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认识?

本题没有让学生经历在问题情境下发现某一现象或事实的过程,更没有对客观现象、事实通过质疑形成疑问,客观上起到了让学生“自己编题自己解答”的作用。学生对本题的回答,无非是提出关于超重的问题,并且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来分析产出超重的原因。这些都是他们学过的知识,而不是他们发现的疑问。以上只是套用了“提出问题”的形式,实质上没有体现“提出问题”的基本能力要求。试题:(考查“提出问题”要素)一测力计下悬吊一个砝码,置于电梯中。当电梯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621.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的必要性●不同学校和师生在地域、城乡、层次、特点上的差别●教材只在总体上把握三维目标●教材是一种单向传递信息的方式,不具有交互性三、处理好教材和教学的关系——教学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再创造1.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的必要性●不同学校和师生在地域、城乡、63“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实验的设计“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实验的设计64(1)学生在实验的通常表现:(2)教学过程的改进设计:无悬念、漫不经心。△“知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过程”:“等效代替”方法的应用。△“情感”:激发学习热情;引发学生进行质疑;养成认真、仔细的实验习惯;培养严谨、求实的态度。——把三维目标融在一起“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实验的设计(1)学生在实验的通常表现:(2)教学过程的改进设计:无悬念651.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的必要性●不同学校和师生在地域、城乡、层次、特点上的差别●教材只在总体上把握三维目标●教材是一种单向传递信息的方式,不具有交互性2.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的思路●以知识为线索,体现知识逐步深入的逻辑性●构思教学活动,创设教学过程

例:“自由落体运动”的课堂教学设计三、处理好教材和教学的关系——教学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再创造1.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的必要性●不同学校和师生在地域、城乡、66知识线索教学活动设计是否重的物体下落得一定快?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原因定义: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具有什么规律?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实验探讨:学生活动分析:重物体不一定下落快学生猜想影响下落快慢的原因演示:牛顿管实验教师总结演示:光电门自动收集数据分析图象,得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估算3秒内下落的位移探究性游戏——人的反应时间测定同时不同重同重不同时演示:计算机绘制s-t2图像研读各城市重力加速度表提出问题知识线索教学活动设计是否重的物体下落得一定快?影响物体下落快67几个困惑的问题:●新课程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但高考采用的是纸笔测验方式,怎么处理这个矛盾?●新课程重视过程,但高考是按答题结果来判分的。怎么办?●新课程重视情感目标,但纸笔测验是难以评价学生真实的情感和价值观表现的,怎么处理这个矛盾?四、处理好贯彻新课程理念和提高高考成绩的关系几个困惑的问题:●新课程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但高考采用的是纸68——实施新课程和提高高考成绩并不矛盾

1.独立思考是学生自主解题的基本条件,学生在新课程中养成的自主学习能力为自主解题奠定了良好基础。以下作进一步的具体分析:影响考试结果的因素竞技状态学习水平具体知识答题素质解题表达审题求解审视答案概念和规律思路和方法(思路和方法)四、处理好贯彻新课程理念和提高高考成绩的关系——实施新课程和提高高考成绩并不矛盾1.独立思考是学生692.实施新课程有利于从根本因素上提高学生高考的成绩解题审题求解审视答案(思路和方法)

实践意识来自于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审题时发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实现由“表述”到“条件”的转化,需要有实践意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习惯有利于消除思维定势而防止审题时的粗心,新课程中对具体问题逐步探究的过程,易于养成这种良好思维习惯。新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强调了掌握程序性知识重要性的。讲方法并不见得能让学生会用这个方法。学生运用这个方法的前提是具有使用该方法的意识。意识来自于学生经历的相关过程。审视答案,主要是审视答案的合理性和多解性。审视所需要的实践能力和严谨的思维,都跟学生是否经历过相应的过程有关。——实施新课程和提高高考成绩并不矛盾四、处理好贯彻新课程理念和提高高考成绩的关系2.实施新课程有利于从根本因素上提高学生高考的成绩解题审题求702.实施新课程有利于从根本因素上提高学生高考的成绩解题审题求解审视答案(思路和方法)

实践意识来自于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审题时发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实现由“表述”到“条件”的转化,需要有实践意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习惯有利于消除思维定势而防止审题时的粗心,新课程中对具体问题逐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