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第一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第一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第一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第一轮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

2.关于南极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极大陆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四大洋包围

B.南极大陆终年在极地高压的控制下,气候寒冷、干燥

C.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多的大洲

D.南极洲是世界上唯一没有环境问题的大洲

3.第

17

4.以下关于华沙条约组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为对付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成立的

B.是一个军事政治集团

C.成立时包括欧洲和亚洲所有社会主义国家

D.比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晚成立六年

5.2019年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开幕式于8月30日20时(北京时间)在北京水立方体育馆举行。8月31日至9月15日,比赛分别在中国的北京、广州、南京、上海、武汉、深圳、佛山、东莞这八座城市举行。据此完成21~23题。举办城市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A.京B.苏C.鄂D.粤

6.以下关于华沙条约组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为对付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成立的

B.是一个军事政治集团

C.成立时包括欧洲和亚洲所有社会主义国家

D.比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晚成立六年

7.关于东南亚丰富的物产及其主要出口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南亚著名的矿产锡和石油,均以印度尼西亚出口最多

B.马来西亚是油棕的最大产地

C.菲律宾是稻米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

D.盛产椰子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

8.科举制始创于隋代,而在科举考试中实行八股取士始于()

A.唐代B.宋代C.明代D.清代

9.下列对"独联体"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在苏联原加盟共和国独立基础上成立的

B.它是苏联全民公决的产物

C.它的成立直接导致了"八一九"事件

D.它的组成仿效了前南斯拉夫地区的做法

10.下列城市既是河港又是海港的是

A.烟台、青岛B.上海、广州C.秦皇岛、武汉D.大连、哈尔滨11.历史上对某次历史事件做出了这样的评价:它“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大大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推动了整个战争形势的转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这个历史事件是()A.A.莫斯科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墨索里尼垮台

D.雅尔塔会议

12.我国北方用“温室大棚”能够反季节种菜,原因是改变了下面条件中的()

A.热量B.水分C.土壤D.光照

13.13.1641年,英国议会通过《大抗议书》时在位的英王是()

a.查理一世

b.查理二世

c.詹姆士二世

d.威廉三世

14.

15.德国工业布局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A.高新技术产业趋于平衡B.轻工业由分散趋于集中C.新兴工业主要集中于南部地区D.“煤铁复合型”产业东移16.通过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是()A.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7.第

9

18.下列现象,哪些不是人为原因引起的()A.A.水库大坝附近的土壤次生盐碱化

B.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出现空洞

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

D.我国东南丘陵地区的“红色沙漠”

19.第

7

20.关于台湾地形、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是沿海平原,由浊水溪、淡水河等河流冲积而成

B.台湾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是温带季风气候

C.东北部的火烧寮是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

D.与同纬度大陆相比,台湾夏季气温高,冬季气温低

二、简答题(2题)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北京四季分明,秋色尤佳(图9)。金秋时节,银杏叶黄,黄栌染红,令人感怀。因为华北春秋多大风,公园和景区在入秋后都要及时清扫林下落叶和荒草。这也让一些游客觉得遗憾。(1)简述北京的气候特点。(6分)(2)指出北京森林景观的季节差异,并说明原因。(6分)(3)有人建议园林管理部门在入秋后合理保留落叶和荒草。你是否赞成,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22.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各举一例说明。三、图表题(2题)23.读“钢铁工业生产与废弃物回收模式图”

(1)读图说出钢铁工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带来的污染:()、()、()(2)从工业布局类型看,德国的鲁尔工业区属于()型;我国上海的宝山钢铁工业属于()型。(3)目前钢铁工业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措施有(选填符合题意的三个选项的序号)。()①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率②减少排放废弃物并进行无害化处理③进行废弃物再利用④大幅度增加钢铁替代品(4)可持续发展包括()、()、()的可持续发展。24.读沿40°N亚欧大陆的1月和7月气温变化曲线图及各地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降水量比B地少的原因是什么?(2)图中各地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原因是什么?(3)C地所在的半球是()(填东或西)半球。B地所在的国家是(),其发展工业有利的自然条件和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什么?四、非选择题(5题)25.读黄河干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

(1)用“II”符号标出黄河上、中、下游段的分界;用阴影符号标出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的位置。

(2)写出图中标号所示内容:

A、B、C、D。

(3)由图可见,黄河各段具有优势的能源分别是:上游;中游;下游。

(4)黄河是我国历史上的一害河,中游的灾害主要是;下游的灾害主要是。

(5)针对黄河各河段特点,对黄河进行综合治理和利用:上游;中游;下游。

26.

27.试评价秦始皇的功过。

2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3分)

(1)将下列环境污染的代表字母填入图中:

A.工业“三废”B.建筑施工

C.汽车D.居民炉灶

E.生活垃圾F.生活污水

(2)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各代表何种治理污染措施?

29.试述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五、问答题(2题)30.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它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承认农民(雇农包括在内)是抗日与生产的基本力量。故党的政策是扶助农民,战轻地主的封建剥削……

(二)承认地主的大多数是有抗日要求的,一部分开明绅士并是赞成民主改革的。故党的政策仅是扶助农民减轻封建剥削,而不是消灭封建剥削,更不是打击赞成民主改革的开明绅士。

——《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

材料二

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土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1950年)

(1)材料一中的“扶助农民减轻封建剥削”指的是什么土地政策?这一土地政策的实行有什么成效?

(2)依据材料二说明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为什么说这是一次“最彻底的改革”?

参考答案

1.D

2.B本题考查南极洲的位置特点、气候以及生态环境等知识点。南极大陆被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包围;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南极附近出现了“南极臭氧层空间”的环境问题。

3.C

4.C华沙条约组织成立时,虽然亚洲已有了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但并没有加入该组织。这是需要记忆的历史事实。

5.D本题考查我国的行政区划。由题意知,广州、深圳、佛山、东莞都属于广东省,其简称是粤。

6.C华沙条约组织成立时,虽然亚洲已有了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但并没有加入该组织。这是需要记忆的历史事实。

7.B本题考查东南亚富饶的物产等知识点。马来西亚锡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首位,马来西亚油棕的产量和出口量也占世界首位;东南亚盛产椰子的国家是菲律宾;泰国和缅甸是稻米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

8.C本题是对中国古代科举制发展过程中重要转变问题的知识点进行考查,即要求考生准确回答科举制中考八股文开始于哪个朝代。问题并不复杂,但是需要考生准确了解有关科举考试的各个知识点。尤其是对明清科举考试与加强中央集权的关系等问题要有所了解;也就是说,明清时期开始八股取士,是为了统一知识分子的思想,从而强化中央集权。如果了解了这一层历史背景,就会很容易选择C项。本题虽然看似简单,但考生并不一定容易得分。原因是,有些考生对唐代科举制印象深刻,往往会错误地选择A项唐代;也有的考生会错误地认为科举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因此可能会选择D项清代;极少数考生如果对整个科举制知识掌握得不牢靠,也会随意地选择B项宋代。为了防止对类似的涉及多个朝代的制度类考题出现选择错误,考生要在复习时全面归纳和整理知识点,比如把科举制的创立、进士科的出现、八股考试的确立以及对历史的影响等内容集中起来记忆,就会事半功倍,防止误选。

9.A本题首先要明确"独联体"是苏联解体过程中的最后环节,B、C两项都是在最后解体之前发生的,这样可以先从时间上进行一轮排除。从历史进程上看,D项中前南斯拉夫地区因分立而解体,之后是不同民族、地区和国家的战争,没有组成过涵盖所有原国家、地区的联合体。

10.B本题考查我国重要的海港和河港等知识点。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广州位于珠江入海口,两个港口既是海港,又是河港。

11.B从题干信息排除C、D项,雅尔塔会议是在战争后期召开的.故排除;A项是抵挡住了德国的一个战略方向的攻势,所以只有B项符合题意.

12.A本题考查了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及解决途径。我国北方地区由于纬度相对较高,所以热量欠缺,熟制只能达到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采取“温室大棚”的方式可有效减少热量的散失,达到反季节种菜的效果。应注意的是大棚只能杜绝空气流动,但不能达到增强光照的作用。

13.A

14.A

15.C

16.A

17.C

18.C本题是对环境问题的考查.环境问题的产生,有许多是由自然原因形成的,如台风就是一种自然灾害.

19.B

20.C本题考查我国台湾地区的地形、气候等知识点。浊水溪、淡水河流经台湾西部平原;台湾南部是热带季风气候,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海洋影响,与同纬度大陆相比,台湾冬季气温较高,夏季气温较低。21.(1)北京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6分)(2)春秋季节森林景观多落叶,夏季枝繁叶茂。(2分)原因:春季气温回升快,昼夜温差大,干旱多风沙;入秋后,北方冷空气开始入侵,降温迅速,枯枝落叶多;夏季气温高,降水集中,雨热同期,利于树木生长。(4分)(3)赞成,合理保留落叶和荒草可以作为自然景观的一部分,供人们欣赏;而且落叶和荒草可以当作养料给土壤提供营养。或不赞成,保留落叶和荒草会给城市环卫工作加重负担;破坏城市景观,易形成脏、乱、差现象。(言之有理即可)(6分)22.(1)电力和石油等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发电机、电灯的发明(2)内燃机的发明及其在交通运输方面的应用。汽车、飞机的发明(3)通讯事业的发展。电话、电报的发明(4)化学工业的建立。炸药的发明23.(1)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土壤污染)(2)煤铁复合体临海(3)①②③(4)经济社会生态本题以钢铁工业生产为背景,考查有关工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工业生产会产生“三废”,就钢铁工业来讲,主要会产生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同时也会产生噪声污染和土壤污染等。工业布局有三种类型,即“煤铁复合体型”“临海型”和“临空型”。德国的鲁尔区、美国的五大湖区均属“煤铁复合体型”;我国上海的宝钢属于“临海型”;一些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属于“临空型”,如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硅岛’,等。24.(1)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2)CC位于大陆西岸,受海洋影响大。(3)东日本有利的自然条件:多优良港湾。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科技发达,劳动力资源丰富。根据题设,该题考查亚欧大陆的气温、降水等相关知识,结合图中所给的气温、降水的时空分布,分析解答相关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A地位于大陆的内部,距海远,海洋上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而使当地降水量少。2.根据1月和7月气温变化曲线,可计算出各地的气温年较差,得出C地的气温年较差最小,其影响因素是C地位于大陆西岸,在40°N地区受盛行西风的影响,由于海洋的调节作用,气温年较差小。3.东、西半球的划分,20°W以东至160°E为东半球,C地在此范围内。据经纬度可判断B地属于曰本,日本是亚欧大陆东岸的岛国,发展经济的优势是多优良海港,技术先进,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

25.(1)略

(2)龙羊峡水库青铜峡水库神府一东胜煤田胜利油田

(3)水能煤炭石油

(4)水土流失“地上河”泛滥

(5)进行水能梯级开发水土保持,加固大堤开展水沙综合利用

26.

27.秦始皇的功:(1)灭六国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候割据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2)为建立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政治上,确立皇权至高无上,确立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有利有于国家的统一,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济上,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便利了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国家统一;文化上,统一文字,促进了各地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军事上,派兵出击匈奴,修筑长城,保护了中原农业生产的发展,派兵攻打越族,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秦始皇说过:(1)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2)把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加在劳动人民的头上,实行“族诛”等严酷的法律,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他死后不久农民起义爆发了,秦朝短命而亡。

28.(1)略

(2)甲:合理堆放、深埋和进行综合利用乙:回收利用,逐步利用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丙:控制噪声源,植树造林丁:综合利用、处理,改善下水道,加强监测

29.英国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开始。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1765年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手摇的珍妮纺纱机,1769年钟表匠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1779年工人克隆普顿发明骡机,这三个发明提高了纺纱的速度和质量;1785年工程师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把织布速度提高了40倍。1785年,徒工出身的机械师瓦特发明了复动式蒸汽机,为纺织机器提供了方便、实用、大功率的动力;蒸汽动力的使用是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新的运输工具也被发明出来,1807年美国发明家富尔顿发明了汽船,提高了水上运输能力;1814年英国煤矿工人出身的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1825年试车成功,19世纪30年代英国开始了大规模的铁路建设。到19世纪4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