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王与尚韵书风介绍课件_第1页
二王与尚韵书风介绍课件_第2页
二王与尚韵书风介绍课件_第3页
二王与尚韵书风介绍课件_第4页
二王与尚韵书风介绍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王与尚韵书风两晋书法世家中,王氏家族书法艺术成就最高,书法名家最多,特别是出现了王羲之和王献之。二王书法开启唐宋诸代书法先河,成为晋以后中国书法的正宗。(一)王羲之及其书法成就(二)王献之及其书法成就一王羲之及其书法成就(一)王羲之的家世及生平

(二)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三)王羲之对后世书法的主要贡献

(一)家世及生平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人,生于西晋太安二年,卒于东晋升平王五年。出自名门世家,祖父王正,官尚书郎;父亲王旷,字世宏,西晋末年任丹阳太守。伯父王敦、王导、叔父王廙俱为东晋重臣。王羲之23岁时始出仕,起家为秘书郎。在此之前,即其二十岁时,王氏家族的境遇因其伯父王敦举兵反晋而遭遇了一次重大变故。王敦以清君侧为由,从武昌大兵逼京,因朝中有尽诛王氏之族议论,伯父王导只得率王氏弟子20余人每天早晨诣台等候治罪。这次几近阶下囚的经历对羲之刺激巨大,“王与马,共天下”的时代终成过眼烟云,政治的残酷使得王羲之对仕途较为淡漠,始终没有多大的进取心。永和七年(351),出任会稽内史,军位右军将军,故后世称其为王右军,这是他一生所任的最后官职。任职期间,羲之广结名士,如道士许恂、高僧支遁。永和九年,写下了千古绝唱——《兰亭序》。王羲之入仕不迷仕,耻于在扬州刺史王述部下供职,称病辞职,在父母墓前发誓弃官绝禄,并作《告誓文》铭志,从此优游林下,不问政事,专攻书法,而成为中国书法史上彪炳千秋的“书圣”。

逸闻趣事

“东床坦腹”黄庭换鹅为老妪题扇聪明+名师+勤奋=千古书家聪明+名师+勤奋=千古书家羲之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七岁开始学习书法,12岁时,在父亲王旷的枕中发现前代《笔说》著作,就偷出来阅读,爱不释手。王旷发现后问:“你为什么偷看我秘藏的《笔说》?”王羲之笑而不答,母亲就说:“你还年幼,不一定看得懂。”王旷告诉儿子:“等你长大后,我传授给你。”而王羲之却急不可待,跪下请求说:“现在就传授吧,倘使等我长大成人,恐怕会阻碍我少年时才智的发展。”王旷十分惊奇于儿子这一番话,就将《笔说》给了儿子,又面授机宜,传授《笔说》要点。王羲之尽心领会,进步飞快。王羲之拜著名女书法家卫夫人为师,卫夫人笔法传自钟繇,而钟繇又上承蔡邕法脉。她将钟繇笔法传授给王羲之。王羲之既秉承家学,又得名师指授,自是书法突飞猛进。就在王羲之得到《笔说》之后,有一天,卫夫人检查王羲之的习作,大吃一惊,便对太常王策说:“这孩子准是看到了用笔的要决,近来发现他的书法已经达到成年人的水平。”不得不因此感叹:“这孩子一定会淹没我的书名。”卫夫人是王羲之早年学习书法时,对王影响最大的人。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这样自述游历学书的经过:余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比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繇、梁鹄书;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遂成书耳。据唐张怀瓘《书断》载,其第七子献之曾劝父改体,献之对父亲说:古之章草未能宏逸,未若稿行之间,大人宜改题。”王羲之草书多取法张芝,楷书得力于钟繇,但他没有作简单的摹拟,而是增损古法,融汇古今,加以变化发展,一变汉魏朴质端庄书风,创造出妍美流便的今体,形成清朗俊逸、独特新颖的风格。

评价南朝宋人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称王羲之“博精群法,特善草隶,古今莫二。”袁昂《古今书评》评云:“王右军书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唐太宗专门作《王羲之传论》大加称赞。元代赵孟頫《跋定武兰亭》“右军人品甚高,故书入神品。奴隶小夫,乳臭之子,朝学执笔,暮已夸其能,薄俗可鄙,可鄙。”(二)王羲之书法作品楷书:《乐毅论》、《黄庭经》等。行书:《姨母帖》、《兰亭序》、《丧乱帖》、《孔侍中帖》等.草书:《十七帖》、《初月帖》、《远宦帖》、《上虞帖》等。王羲之楷书王羲之楷书在钟繇楷书基础上,将钟繇楷书的结字易扁为方,使得楷书结字更为紧凑合理,并去除钟繇小楷中残存的隶书笔法,如长线条的横画,将掠笔的隶书意味更之以撇法等。笔法上则大量运用“一拓直下法”,横、竖起笔清晰可见,收笔一改魏晋楷书的重按。总之,反折的运用、点画的呼应、钩挑的纯熟都鲜明地表明其技法上的完善。同时技法之精熟也导致了情感的投入与意境的追求。这正说明其楷书由技入情,表达了丰富的内涵。最终使得王羲之的楷书成为百代典范。《黄庭经》小楷,原本为黄素绢本,在宋代曾摹刻上石,有拓本流传。此帖其法极严,其气亦逸,结字紧密,变化生动,有秀美之意态。《东方朔画赞》《乐毅论》笔画灵动,横有仰抑,竖每多变,撇捺缓急;结构上或大或小,或正或侧,或收或缩;分布则重纵行,不拘横行。从整体上言,在静穆中见气韵,显生机。在王羲之的正书中,智永认为〈乐毅论〉最佳,后人多半认同

行书在王羲之书法中,对后世文人流派影响至大的是其行书。他青年时期曾从叔父王廙学习行书,《姨母帖》是王羲之新体书风未形成前的行书代表作。帖中留有隶书遗意,洋溢着古拙的气息,横画取平势,方折多塌肩,字不相连,字形也较方,与钟繇时代的风气接近,反映了此时王羲之对前人书法的继承。《姨母帖》释文:臣十代再从伯祖晋右军将军羲之书

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顿首顿首。顷遘

姨母哀,哀痛摧剥,情不自胜,奈何奈何!因反惨塞,不次。王羲之顿首顿首。

王羲之成熟时期的行书代表作有《兰亭序》《丧乱帖》《孔侍中帖》《得示帖》

》《二谢帖》《快雪时晴帖》等,这些行书在用笔上,一改《姨母帖》中以中锋运笔为主的笔法,从草书与新体草书中加以借鉴,中锋、侧锋并用,而归于中锋。在交替运用中,中、侧锋转换混融无迹,糅合成一个完整的运笔过程。这些作品中,点画之间的顾盼、使转翻折、牵丝映带等都十分丰富,大大拓展了书法的笔法内涵。在结字上,能“敧斜反正”、长短、大小、俯仰、开合、方圆等变化在其行署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在章法上,突破了隶书体系的横势而吸收草书的章法,以连贯的气势形成纵势,表现出行书的节奏美。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兰亭序》。《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居住在山阴的一些文人来到兰亭举行“修禊”。大家即兴写下了许多诗篇。王羲之趁酒酣耳热之时,趁兴为众贤所写的诗作序,用蚕茧纸鼠须笔,一气呵成,写下了《兰亭序》书文俱绝的千古名迹,全文共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势纵横,变幻无穷,如有神助,文中20多个“之”都变转悉异,无一相同。在章法、结构、用笔上都达到行书艺术的高峰。赵孟頫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丧乱帖》

《丧乱·二谢·得示帖》笔法精妙,结体多欹侧取姿,有奇宕潇洒之致,是王羲之所创造的最新体势的典型作品。此帖用笔已脱尽隶体,结体全失平正,以欹侧取势。其挥洒自如之态,更觉老练畅达,无一丝造作。前二行有雄强、浓郁之美,后六行是另一种惨淡之美,可看出王羲之情感的变化,此帖由行入草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随着草的成份逐步加大,到了最后两行已不见行书的踪影,全部是草书了。但观此帖,却显得和谐统一,有自然渠成之感,恰如庾肩吾所言:“或横牵竖掣,或浓点轻拂,或将放而更流,或因挑而还置,敏思藏于胸中,巧态发于毫铦。……烟花落纸,将动风采,带字欲飞,凝神化之所为。”王羲之草书王羲之初期的草书,以张芝为基础,曾博得庾翼激赏,可见基础之深,后转向今草。羲之草书,多为尺牍,不假修饰,字形随势生发,技法与才情被高度融合在一起,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用笔以中锋为主,侧笔取妍,姿媚横生,字势的飞动又转为通篇章法的通活,显示了草书前所未有的面貌。在书法史上开创了草书风格的新局面。唐代孙过庭、张旭、怀素都受其重要影响。代表作《十七帖》、《初月帖》、《远宦帖》、《上虞帖》等。《十七帖》因卷首有“十七”二字而得名。此帖为一组书信,据考证是写给他朋友益州刺史周抚的。书写时间从永和三年到升平五年(公元347-361年),时间长达十四年之久,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书法发展的重要资料。宋黄伯思说:“此帖逸少书中龙也”。朱熹说“玩其笔意,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与法缚,不求法脱。所谓一一从自己胸襟中流出者。”“笔法古质浑然,有篆籀遗意”。《初月帖》此帖为《唐摹万岁通天帖》之二。王羲之父名“正”,为避父讳,“正月”书为“初月”。此帖是王羲之留存至今最好的书帖之一。此帖用笔、结字和章法都有章草的遗意。释文:初月十二日,山阴羲之报。近欲遣此书,停行无人,不办遣信。昨至此,且得去月十六日书,虽速为慰,过嘱。卿佳不?吾顷患殊劣殊劣。方陟道忧悴,力不具。羲之报。

(三)王羲之对后世书法的主要贡献:其一是创制新体,将楷书、行书、今草推向完全成熟的阶段,最终完成了书体演变归结的重任。其二极大地丰富了笔法内容,自觉地大量运用侧锋,即中即侧,即侧即中,中锋为干,侧笔取妍,中国书法笔法系统在他手上集大成,故后世赵孟颊叹曰“用笔千古不易”,即从羲之始。其三,在综合笔法、结字、章法诸方面的优势后,开创了自己的风格体系,将中国书法在静态美的领域外别开一动态美世界,由正至欹,由含蕴至纵逸,似大江大河,容量至大,成为后世文人书法取之不尽的宝藏,仰止为叹的高山。二、王献之及其书法成就当年大书法家郗鉴把爱女郗璇嫁给了书圣王羲之,这对书法夫妻精心培养出一个百代称雄的大家王献之.父子先后连璧,光耀书坛.并称“二王”,完成了一场新体书法的革命,将汉魏之际兴盛的楷书、行书、草书体系推进到新妍的境界,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了最为光辉的一笔。

(一)王献之生平逸事(二)献之书技杰出的原因(三)王献之的书法作品

(四)王献之的对后世书法的贡献王献之生平逸事王献之(344—386)字子敬,小字官奴,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书令,书法史常称“王大令”。起家州主簿,后为秘书郎。初娶郗昙女郗道茂为妻,后尚新安公主,与郗氏离异。其女神爱立为皇后,追赠献之为侍中,特进光禄大夫。献之精工诸体,尤以行草著名,在继承王羲之、张芝书风的基础上,进一步变革先前朴拙的书风,所创“破体”,独树一帜,自成一家,与父齐名,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继往开来的巨大贡献。献之很自负。据南朝宋人虞龢《论书表》载,朝廷重臣谢安也是一代书法名家,擅长书法,王献之每写出得意的书法就送给谢安欣赏,自以为必定会受到赞赏。谁知谢安对献之故意装出不屑—顾的样子,每次总是在献之的作品上写上批语退还给献之。有一次,谢安特意问献之:“你的书法比起你父亲来怎么样?”王献之回答:“故当胜。”谢安说:“社会舆论可不是这样啊!”工献之就反驳说:“时人那得知!”献之还曾给晋简文帝十几张书法,并在后面题道:“下官此书甚合作,愿聊存之。”王献之好主动为人作书,但“人有求书,罕能得者,虽权贵所逼,了不介怀”。378年,朝廷新造了一座太极殿,谢安打算请王献之题殿上的匾额,以此作为万世之宝,但又觉得难以开口,于是,就拐弯抹角地对王献之讲起三国魏人韦诞书凌云台匾额一事。曹魏時宮殿楼馆的匾額,都是韦诞的手迹。魏明帝造一座凌雲台,错误地先將台匾钉在上面,沒有題书。明帝让人用笼子盛韦诞,再用辘轳摇牵绳索将他带到台上钉匾的地方去書題署。凌雲台很高,离地约十五丈。韋誕危惧万分,告誡子孙:再也不要这样研习大楷了。王献之一听就明白了谢安的用意,他断然拒绝。因为在他心目中,书法是向世人显示修养显示风流的雅事,上殿题榜,则是被人役使,是将自己混同于工匠。于是他就以韦诞此事喻自己题榜有损德政,“韋誕是魏国大臣,怎么会有这样的事?如果真有这样的事,便可知魏国不长久了。”这句话让谢安无言以对,也不敢强求王献之题书了。东晋南朝时,其书法为时人所爱,名声一度高过王羲之人们想方设法得到王献之的书法。有一个年轻人善动脑筋,故意缝制了一条特别洁白的纱裓(gé),也就是长衣的下襟。穿着去拜访王献之,王献之便撩起他的白纱裓写起字来,正楷、草书各体都有,两只袖子和袖口绲边差不多都写遍了。这时,年轻人察觉到旁边的人有抢夺的意图,急忙抽回纱裓就逃。果然,那些人为了得到王献之的书法,纷纷追上来,等跑到门外,衣服已被扯得四分五裂,年轻人身上仅只剩下一只袖子了。羊欣是王献之的外甥,十五六岁时,书法就已出名。王献之知道后,就跑到羊欣的书房,想看看这位书法才子。正好羊欣穿着白绢新衣在睡午觉,王献之有个嗜好,见到洁白好绢就手痒,于是就在他的裾幅和衣带上写满了字,羊欣醒后一看,喜不胜喜,就把这当作宝贝收藏起来,后来将它献给了朝廷。唐代对王献之的贬抑人为地压制了他的书名到了唐代,唐太宗一开始也是学习王献之的,并说:“自晋、唐以来从大令问津以迄于成者,代不乏人。”后来,唐太宗极力吹捧起王羲之,肆意诽谤起王献之。用“枯树”、“饿隶”来贬抑王献之书法,皇上这么一说,臣下自然效尤,孙过庭《书谱》就明显褒奖王羲之,而贬抑王献之。这是王献之身后一场劫难,许多书迹得不到宝藏,因而书迹传世甚少,仅有《鸭头丸帖》、《送梨帖》、《中秋帖》、《地黄汤帖》、《十二月帖》等摹本传世。到了宋代,才出现了王献之的知音,米芾《书史》对王献之《十二月帖》推许备至:“大令《十二月》运笔如火筋画灰,连属无端末,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天下子敬第一帖也。”黄庭坚《山谷题跋》称赞云:“大令草法,殊迫伯英,淳古少可恨,弥觉成就耳。所以中间论书者.以右军草入能品,大令草入神品也。余尝以右军父子草书比之文章,右军似左氏,大令似庄周。”(二)献之书技杰出的原因自幼有书法天赋王羲之的精心栽培王献之的创新意识自幼有书法天赋王献之秉承家学,七八岁时学书就十分专注,有一次,王献之在练习书法,王羲之悄悄走过来,从他的背后突然抽他手中的笔,却没能拔掉,王羲之赞叹地说:“这孩子的书法,日后定能出大名。”王献之书法确有天赋,有一天,王献之出外溜挞,看见北馆新粉刷过的墙壁很白,就随手操起一把刷帚,沾上泥浆在墙壁上写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大字,围观的人多得像赶集一样,惊赞不已,成为一大新闻。后来,王羲之路过,看见后停足不前,情不自禁啧啧称赞,就问人这是谁写的?有人回答说:“是你家七郎!”王羲之后来在给亲戚的信中,还专门称赞王献之很有本领,飞白书大有意趣。王羲之的精心栽培对于这个才气勃发的小儿子,王羲之钟爱有加,亲授爱子,专门写了《乐毅论》,亲自书丹刻石,作为家学范碑,给儿子王献之传习之用,一方面开导儿子悟性,一方面弘扬家学书风。唐代韦续《墨薮》曾记载着王羲之《笔阵图》教授王献之时所说的一段话:予告子敬,吾察汝书性过人,仍未闲规矩,父不亲教,自古有之,今书《乐毅论》一本,及《笔势论》一篇,贻尔之心,勿播于外,缄之秘之,不可示诸知友。穷研篆籀,省功而易成,纂集精专,形彰而势显。存意学之者,两月即见功成;大无灵性者,百日亦乱其本。此之笔论,可谓家宝家珍,学之秘之,世有名誉。笔削久矣,始克有成,研精覃思,考诸规矩,存其要略。吾作此本初成之时,有丹阳僧求吾不复与,后同学张伯英欲求见之,吾云失矣。王献之的创新意识献之不负父望,殚精竭虑,闭门研习,对书法艺术有精深独到见解.日出一语,便令其父大惊。据唐代张怀瓘《书议》载,王献之根据自已研究古今书法所得出的体会,劝其父改变书体:子敬年十五六岁时,尝白于其父云:“古之章草未能宏逸,今穷伪略之理,极草纵之致,不若藁草之间,于往法固殊,大人宜改体;且法既不定,事贵变通,然古法亦局而执。以这样岁数的少年,能有如此高超的见识,建议父亲开创行草一体,这种不拘古法敢于变通的精神,确实十分惊人:工羲之也正是从王献之的话中,茅塞顿开,开始变法,创出新体,而跃登“书圣”宝座的。(三)王献之的书法成就王献之因其突出的创造力创制出逸气纵横、优游俊逸的新体行草书。以笔法为核心作为突破口,纯粹以风格上的改造完成了文人书法流派质的飞跃,从而开启了后世文人的书法流派以风格变化为主的沿革史。献之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的书体是楷书和行草书。楷书代表作《洛神赋》王献之所写的小楷《洛神赋》,其字迹在北宋时只残存中间九行,贾似道又得4行,合起13行刻于玉石上,故世称《玉版十三行》。石板现存北京首都博物馆。是王献之小楷代表作,被誉为“小楷极则”。张怀瓘《书断》:“能极小真书,可谓穷微入圣,筋骨紧密,不减于父”。《广川书跋》云“子敬《洛神赋》,字法端劲,是书家所难,偏旁自见,不相映带,分为主客,趣向整严,非善书不能”。《洛神赋》体势秀逸,笔致洒脱,笔法不再带有隶意,字形也由横势变为纵势,已是完全成熟的楷书之作。《廿九日帖》此帖在书体上楷、行、草书混杂,分外谐调,有寄情翰墨,自由抒怀之风尚。《十二月帖》是王献之的草书代表作。原为宋米芾所藏,亦见於宋曹之格所刻《宝晋斋法帖》第一卷中。据明董其昌考,《十二月帖》与《淳化阁法帖》中的王献之《庆至法》原为一帖,后被割裂,因此文意不通.此帖书法,张怀瓘称”一笔书”,即“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应当说,此贴已肇其端,但还不甚明显,至唐张旭、怀素才真正写出一笔的草书。而张怀瓘评王献之书法,“非草非行,流便於草,开张於行,草又处其中间”“挺然秀出,务於简易。”因而创造出一种优游骏神的新体,改变了古质的旧体貌,取得了与王羲之书法并驾齐躯的地位。第一行由行楷书起,渐为行草,第二行以下则字多联属,唐张怀瓘称王献之能一笔书,即“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3)《鸭头丸帖》绢本,系王献之给友人的便札。真迹现存于上海博物馆。用笔开拓跌宕,情驰神纵,俊迈秀逸,骨肉停匀,风神盖世,是一件“煊赫有名之迹”。(四)王献之的对后世书法的贡献创造了一种流美飘逸的”破体”------行草体.

.创造了”一笔书”.开启了后世文人书法流派以风格变化为主的沿革史。1)王献之创”破体”所谓‘破体’(又称‘大令体’),就是打破楷书、行书、草书的界限,以行书为主,偏于楷的为‘行楷’,偏于草的为‘行草’。这种书体,既有楷书的工稳,又有草书的流畅,书写者可以有自己的偏好,亦可发挥自己的特长,给书写者留有极大的驰骋艺术才能的天地。唐代张怀瓘《书议》:子敬才高识远,行草之外,更开一门,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行,草又处其中间,无藉因循,宁拘制则,挺然秀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