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教育厅高校师德规范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1页
湖南省教育厅高校师德规范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2页
湖南省教育厅高校师德规范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3页
湖南省教育厅高校师德规范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4页
湖南省教育厅高校师德规范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改革伦理问题与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劳凯声第1页

1.制订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必要性

第2页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指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是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生力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事业发展“最主要基础工作”。其中,加强师德建设,培养高尚师德,既是学生成长需要,也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首要任务。怎样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总书记从高校教师根本任务和职业责任角度提出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总要求,并从高等学校担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使命高度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出了明确要求:“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薄名利、自尊自律”;高校教师要“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第3页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师德建设是高等学校全方面推行社会职责、发挥社会功效时代要求。当代高等学校担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使命对高等学校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职业道德要求。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师德建设就是要以提升教师职业理想、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着力处理高等学校师德建设中突出问题,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不停提升师德水平,造就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为人民服务、让社会满意高等学校教师队伍,为实现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社会经济功效,培养更多优异人才做出新、更大贡献。

第4页为全方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我国高校教师职业伦理道德现实状况及问题,总结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经验、找准问题、分析成因、形成对策,为制订《中国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供现实依据,受教育部人事司委托,课题组对全国高校师德现实状况和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该调查量表将教师职业道德划分为教学道德、人际关系道德、学术道德和社会服务道德四个基本维度构,以此为基础建构了一个相关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行为三级指标体系。第5页当前高校师德存在主要问题(1)当前师德现实状况主要存在问题当前高等学校中师德主要问题分别是:“重科研,轻教学”(57.8%),“名利思想严重,缺乏贡献精神”(53.3%),“育人思想淡薄,敷衍教学”(47.6%)。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三个选择百分比较高问题都包括到高校基本功效即“人才培养”,将矛头对准是教师“教书育人”角色失调。另外,“社会责任感淡薄,缺乏学者应有良知”,“团体合作精神不强”,“创新精神不强”,“学术行为失范”,“对学生冷漠,缺乏爱心”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第6页当前高校师德存在主要问题(2)对高校师德问题产生原因分析对于高校师德问题产生原因,

73.8%被调查者认为“社会不良风气”是主要原因,同时,“教师个人思想道德涵养不足”也是主要原因(53.1%)。另外,“师德评价机制不健全”、“学校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法律约束机制”等管理体制机制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高校师德问题产生。第7页

2.1985年以来我国高等学校体制改革

第8页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是一个以计划经济为主社会,在这一社会体制下,对社会控制与调整主要靠一个超经济政治体制。这一机制运行主要动力是人治,它使社会各个领域都被置于政府之下,政府过分强化造成了社会自主力量萎缩,教育领域情况也基本如此。所以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教育体制改革要处理基本问题就是怎样形成一个既利于政府进行统筹管理,又能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参加办学主动性,学校又有较大办学自主权这么一个新型关系。这意味着政府必须转变职能,实施简政放权,这势必会使教育领域内部社会关系发生质变。第9页我们能够对中国高等学校体制改革作以下分阶段描述:以1985年最高决议层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为标志,意味着改革开端。一直到1995年,期间组成了教育体制改革第一个阶段,即“前十年”。1995年到是教育改革第二阶段,即“后十年”。“后十年”标志是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这是最高决议层相关教育改革第二部文件,即使公布于1993年,但它实质性影响是在1995年之后表达出来。“前十年”和“后十年”组成了中国教育体制改革两个十年,在改革上含有不一样特点。第10页至今是教育体制改革第三个阶段。在这一阶段,改革中出现矛盾开始暴发,形成了一系列改革新问题,改革重点以及改革路径有了新改变,出现了与之前改革不一样许多复杂情况,我称之为“后改革时代”。后改革时代并没有终止改革,甚至还要继续坚持先前改革还未实现改革目标,但这一改革阶段所要面正确问题,大都属于改革所引发问题,是因为旧社会运行模式与新社会关系格局之间矛盾和冲突所产生问题。这些问题就其性质而言,既不一样于中国历史上问题,也不一样于其它国家问题,而有着自己特点。就此而言,我们能够把后改革时代看成是对改革改革。第11页

3.简政放权: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基本目标

第12页

始于1985年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其重点就是经过“简政放权”重构国家与教育、政府与公立学校关系。20世纪90年代,因为市场经济影响,传统政府与公立高等学校关系开始分化,形成了政府、市场、高等学校三者之间关系,“简政放权”改革目标有了新含义。

“简政放权”改革目标在20世纪90年代“建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教育体制”过程中又有了新含义,即除了由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放权以及政府向高等校放权这两个向度放权之外,政府还面临着与市场权力再分配,相当一部分在计划经济时代属于政府管辖范围权力和事务开始逐步向市场转移。第13页

1993年出台《纲要》在教育体制改革目标方面除继续强调“处理政府与高等学校、中央与地方、国家教委与中央各业务部门之间关系,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体制”外,值得注意是提出了“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相适应教育体制”,这是1985年《决定》中没有内容。我们能够由此判断,从1985年到1993年8年期间,教育体制改革中放权目标并未完全实现,这不但是因为政府与公立学校之间关系还未能完全理顺,而且是因为出现了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新原因,使这一关系变得愈加复杂。所以,以《纲要》为依据,1995年成了中国教育体制改革转折年。第14页教育改革1995年:公立学校法人地位确实立

第三十一条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具备法人条件,自同意设置或者登记注册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

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受民事权利,负担民事责任。

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中国有资产属于国家全部。

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兴办校办产业独立负担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15页教育改革1995年:自由交易关系在公立学校出现

一些人愿意出钱办学校,一些人愿意出钱上学校,在办学者和上学者之间组成了一个新型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者或其家长是这场贸易消费者,因而有权选择和取得满意教育服务。这就在学校、教师与学生或其家长之间形成了一个全新权利与义务关系。第16页教育改革1995年:市场机制在公立学校中利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教育规模、速度、质量和效益都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因而面临严峻挑战。许多人认为,在学校中引进市场经济力量能够改变公共教育体制缺点。市场资源配置方式和管理方式是可供选择另外一个学校运行方式。

这是一个相关公立学校改革新思绪。1995年,在公立学校中集中地出现了一批新办学形式,不一样程度地把公立学校与市场联络在了一起。

第17页

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构成高等教育体制主体公立高等学校,近年来已经获得了相当大办学自主权,从而具有了一种非政府和非企业组织特征。高等学校向社会所提供教育产品正在发生某种变化,在一定条件下被转化为私人物品或准私人物品,经过市场途径来向社会提供。教育改革发展实践证明,这一变化是双向:一方面,公立高等学校办学主动性提高,绩效意识增强,平民百姓所以有了更多教育机会。但其次,由于市场化、民营化影响,公立高等学校公共性质正遭遇挑战。公立高等学校功能蜕变问题,公共教育资源流失问题,弱势群体国民待遇问题等等,都有加剧趋势。 第18页

4.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伦理问题

第19页

1.商业文化腐蚀问题教育市场化、民营化改革正在促成一个新教育资源分配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产生。它强调知识学习过程中可选择性,表达学习者本位思想,包含着“用户第一主义”新理念,从而造成从消费角度来重新解释关于学校中知识传授意义,并深入影响教育者和学习者行为。知识经济一个经典特征就是知识快速产出,它带来一个主要改变就是教育消费者对知识快速转换需求,并要求学校知识传输必须满足学习者消费需要,依据知识快速转换而不停清理出有用知识并以一个规模化和批量化形式来传输知识,方便满足学习者消费需要。第20页2.教育机会分配公平问题就社会公平问题而言,市场导向教育改革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增强教育制度灵活性、多样性、自主性,扩大了学习者选择权,满足不一样消费者不一样需求,提高学校办学绩效责任意识和效率,培植一种崇尚竞争、不停进取市场精神。它还可以大大缓解国家投资教育沉重负担。但其次,它却带来了如前所述许多弊端尤其是加重了社会不公平现象,扩大了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差距。市场导向教育改革会导致某种程度社会分化,并有可能将那些因社会和地理位置原因被边缘化群体排除在竞争和择校新机制之外。第21页3.教育腐败问题在改革过程中,腐败往往会以改革伴生物形式出现,以至于被许多人认为是改革必须付出代价。所以,如何建立一种有效机制来防范改革当中有可能出现各种腐败现象,这是当前教育体制改革中突出问题。由于中国市场经济还未发育成熟,许多规则缺乏可操作性,在这种情况下,改革能否遏制腐败就是一个大问题。其次,现行教育政策和法律对如何防止败德行为尚缺乏有效预见和准备,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一些人有可能会为了某些经济目而背离教育基本价值取向,变公共教育资源为私人资源,变公益为私益,其结果是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加大了腐败风险。第22页

4.坚守教育公益性问题公益性是当代教育一个基本特征。教育公益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像商品一样完全经过市场来提供,这就造成在当代国家中政府所提供教育越来越含有举足轻重意义。普通而言,市场不能有效提供或者根本不能提供公共物品必须由市场以外资源配置机制来提供,这种机制就是当代社会中公共选择。所谓公共选择就是由社会某种共同体做出决议,这种共同体能够是政治共同体,也能够是社团及其它非营利性组织,其中政府和各种非营利性组织选择是公共选择基本形式。公共选择功效在于取代私人之间市场交易,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第23页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历经30余年时间,今日之公立学校已非昨日之公立学校,一个多元化公立学校办学体制已然形成。与此同时,公立学校正面对改革中出现一系列矛盾和问题,能够说,公立学校正站在一个前承历史、后启未来十字路口。就公立高等学校而言,改革未来发展既要坚持20多年来改革所取得结果,又要表达公立高等学校本身机构特征。所以,既要维护20多年来简政放权改革所形成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性,又要坚持公立高等学校为不特定大多数人服务公益性质,这就是未来公立高等学校在改革与发展中必须面正确两大问题,也是改革深入深化关键。第24页

5.学术自由与高等学校教师学术道德

第25页学术自由是当代大学一个关键价值,在当代大学制度中含有非常主要地位。《国家中长久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尊重学术自由,营造宽松学术环境列为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一项主要内容,这是学术自由第一次被写进我国官方文件,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构建当代大学制度含有主要意义。学术自由从来是一个被人们普遍珍视问题。西文大学一词来自拉丁语universitas,意为做学问师徒共同体,其最初组织形式“先生大学”和“学生大学”本身就含有一个学术自治、自主和自由内涵,但在最初几百年间,教会和国家对大学及其师生学术活动组成了某种实际控制,从而使学术自由成为一个备受争议问题。第26页伴随十九世纪研究性大学兴起,言论自由理念逐步蔚成主潮,尤其在德国,学术自由逐步成为大学一面旗帜。力倡学术自由威廉•洪堡把大学界定为“探究博大精深学术”共同体,以学术自由为当代大学制度奠定了基调,其影响之深,甚至跨越了国界。然而在德国,尽管学术自由被写进了国家基本法,并被列为任何修宪行为都不能撼动条款。但在当代“官僚制度”侵蚀下,推行学术自由并非一件易事。在这一时期,研究型大学观念传到了美洲,学术自由在美洲大学里得到了深入扩展。美国大学采取了校院系三级组织结构,而不是德式讲座制,其目标就是给不一样学科以及同一学科内全部教师以同等权利和发展机会,真正实施学术自由。第27页20世纪初,美国大学教授协会(AAUP)突破了学术自由传统制度定义,将其界说为在教室和试验室内各个方面自由。发生于19阿根廷科尔多瓦大学改革运动又使学术自由定义得到了深入扩大,这一改革认定未经学术共同体允许,市政当局不得进入大学校园,这一要求使“大学自治”成为一个与“学术自由”并列问题,并在整个大学共同体中得到了普遍认同。至此学术自由成为一个确定理念并成为大学文化主要标志。第28页我国高等学校学术权力能够从我国1982年宪法中找到依据。宪法第四十七条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它文化活动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它文化事业公民有益于人民创造性工作,给予勉励和帮助。”这能够看作是学术自由宪法表示。另外,高等教育法第十条要求:“国家依法保障高等学校中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它文化活动自由。”这一要求把宪法要求一项公民权利扩展到了高等学校。

所以在立法上,高等学校学术权力已经取得了确定法律形式。第29页但在实践中,因为高等学校学术权力并没有与其它办学权力作出明确区分,以致许多人把这项权力与政府下放其它办学权力等量齐观,认为经过政府放权就可使高等学校取得学术上权力。高等学校办学实践证实这是行不通,因为学术权力并不是行政权力,一项行政能够干预权力是不能成其为真正学术权力。还有些人主张经过“私法自治”为高等学校建立一个自由地进行学术活动环境,这也是行不通。因为学术活动学术责任从根本上说不是利己,而是一个社会担当。而“私法自治”基础是共意性,是不一样利益之间一个契约。所以“学术自由”不能希冀经过“私法自治”来实现,而应经过“基本权利”来确保。第30页

学术自由要求享受这一自由权利人在行使这一自由权利同时应推行对应责任,即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探究知识、讨论问题同时,都应秉持严格学术态度,恪守学术规范。为了能做到这一点,高等学校应该形成一个学术上自律机制,即由学术自由产生学术秩序,由学术秩序规范学术结果,由学术结果必定学术自由。假如未经足够训练和学术同行认可人利用学术上这一自由权利,出现严重学术失范和造假,则应经过有效同行评议制度来加以约束。所以学术自由应该是一个有限自由,应严格把握进入学术自由门槛,预防这一权利滥用,不然就有可能埋没真正创造性。第31页

6.高等实施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若干问题

第32页从理论上来说,处理机制和保障救助机制应该是高等学校落实和实施职业道德规范必要内容。没有处理机制职业道德规范势必是不完整;而仅有处理机制没有对应救助机制职业道德规范必定是残缺。没有对应处理机制,职业道德规范就无法得到有效实施;没有对应救助机制,职业道德规范实施就会出现偏差,进而损害职业道德规范本身价值和意义。因为现行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已经有条文要求过于粗陋,可操作性不强,往往使实践中出现相关高校教师违反职业伦理规范行为处理缺乏依据,造成在实施中出现问题,引发争议。第33页

高等学校应该为教师参加培训、开展科学研究和进行学术交流提供便利条件。高等学校应该对教师、管理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及其它专业技术人员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和工作实绩进行考评,考评结果作为聘用或者解聘、晋升、奖励或者处罚依据。

——《高等教育法》第五十一条第34页

国家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中国公民凡恪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含有良好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要求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能够取得教师资格。

——《教师法》第十条第35页

学校或者其它教育机构应该对教师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考评。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考评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教师法》第二十二条第36页

处理机制

处理应该从广义了解,不但包含惩戒,也应该包含奖励。这么有利于从正反两个方面促进高校教师恪守职业伦理规范。对高校教师处理决定类型要依据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结合当前高校对教师人事处理决定实践,同时借鉴域外有益制度及经验。综合来看,提议对高校教师违反专业伦理规范处理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与普通公民道德相关但与高校教师职业相关普通师德规范,一类是与高校教师专业性直接相关学术道德规范。处理决定详细种类能够针对违反规范性质不一样分别加以要求。第37页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处理机制应该包含处理类型和处理主体。惩戒是处理类型关键内容。惩戒应包含两种情形:(1)违反普通师德处理。包含撤消教师资格、吊销教师资格证书、解聘、不再续聘、停聘、暂时停顿上课、警告、禁止晋升等。(2)违反学术道德处理。包含解聘、不再续聘、停聘、警告、禁止晋升、禁止项目申报、警告等。处理主体既包含主管高校教育行政部门,又包含教师所在高校。标准上高校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规范行为应由高校进行处理,仅在必要时方由教育行政部门处理。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行为处理,应该视所违反规范种类有所区分,如对违反普通师德行为处理处理主体与违反学术道德处理处理主体应有所不一样。第38页所谓必要时由教育行政部门处理,主要是指需要撤消教师资格等情形,而解聘、解聘等处理决定标准上依然应该由高校进行。另外,假如高校教师违反职业伦理规范情节严重,已经组成刑事责任,还可能由相关机构追究其刑事责任,但这并非高校教师处理决定主体重点。为此,在职业伦理规范中有必要要求不一样处理主体之间关系,即不一样主体处理权限不一样。即使在高校内部也有必要成立对应组织机构作出处理决定,这既是高校教师处理机制内容,也属于高校教师处理保障机制内容。第39页

保障机制

保障既包含在对教师恪守职业伦理规范情形进行处理决定时保障,也包含教师待遇等对教师职业保障;既包含对教师做出处理决定前保障,也包含对教师做出处理决定后救助保障;对教师做出处理决定保障既包含组织保障,也包含程序保障。保障包含普通保障和专门保障。普通保障主要是指对高校教师地位和待遇普通性保障,与专业伦理规范关系不大;专门保障是指与专业伦理规范直接相关保障,包含事前保障和事后保障。职业伦理规范强调重点应该主要是事前保障,即指处理决定事前保障,事后保障可归入救助机制中。第40页组织保障主要是指高校内部处理教师机构。高等学校内部应该设置专门惩戒机构,惩戒机构人员组成应该含有代表性,不能仅限于高等学校行政部门人员,应该还有教师代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