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2学年度上学期高三一轮复习化学单元验收试题(10)【新人教】命题范围: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第Ⅰ卷为选择题,共64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36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可用到的原子量:H1C12N14O16Na23Mg24S32K39Fe56Mn5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C.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分子间的碰撞为有效碰撞 D.加入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2.增大压强对下列反应的速率无影响的是 () A.CO2(g)+Ca(OH)2=CaCO3↓+H2O B.H2+I2(g)2HI C.NaCl+AgNO3=AgCl↓+NaNO3 D.N2+3H22NH33.反应4A(s)+3B(g)2C(g)+D(g),经2min,B的浓度减少0.6mol/L。对此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 ( 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mol·(L·min)-1 B.分别用B、C、D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比值是3:2:1 C.在2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mol·(L·min)-1 D.在这2min内用B和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都是逐渐减小的4.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实验反应温度/℃Na2S2O3溶液稀H2SO4H2OV/mLc/(mol·L-1)V/mLc/(mol·L-1)V/mLA2550.1100.15B2550.250.210C3550.1100.15D3550.250.2105.进行如下实验,在A锥形瓶中放入10g块状CaCO3,在B锥形瓶中放入5g粉末状CaCO3,分别加入50mL2mol/L盐酸。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 ()6.下列情况下,反应速率相同的是 () A.等体积0.1mol·L-1HCl和0.1mol·L-1CH3COOH分别与等体积0.2mol·L-1NaOH溶液反应 B.等质量锌粒和锌粉分别与等量1mol·L-1HCl反应 C.等体积等浓度HCl和HNO3分别与等质量的Na2CO3粉末反应 D.等体积0.2mol·L-1HCl和0.1mol·L-1H2SO4与相同的石灰石反应7.在一定温度下的某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建立下列化学平衡:C(s)+H2O(g)CO(g)+H2(g)不能确定上述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v正(CO)=v逆(H2O) C.生成nmolCO的同时生成nmolH2 D.1mol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molH—O键8.升高温度,下列数据不一定同时增大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v B.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Ka C.化学平衡常数K D.水的离子积常数KW9.对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NO的同时,消耗xmol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大容器的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是2v正(NH3)=3v正(H2O)10.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物质的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不能说明反应A(s)+2B(g)C(g)+D(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B的物质的量浓度 D.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11.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08mol/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1∶c2=3∶1 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 C.X、Y的转化率相等 D.c1的取值范围为0.04mol/L<c1<0.14mol/L12.某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密闭反应器中充入0.10molSO3,当反应器中的气体压强不再变化时测得SO3的转化率为20%,则该温度下反应2SO2(g)+O2(g)2SO3(g)的平衡常数为() A.3.2×103 B.1.6×103 C.8.0×10213.化学平衡常数K的数值大小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在常温下,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的数值如下: 2NO(g)N2(g)+O2(g)K1=1×1030 2H2(g)+O2(g)2H2O(g)K2=2×1081 2CO2(g)2CO(g)+O2(g)K3=4×10-9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NO分解产生O2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1=c(N2)·c(O2) B.常温下,水分解产生O2,此时平衡常数的数值约为5×10-80 C.常温下,NO、H2O、CO2三种化合物分解放出O2的倾向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H2O>CO2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4.某温度下,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和2molB进行如下反应:3A(g)+2B(g)4C(s)+2D(g),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mol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eq\f(c4(C)c2(D),c3(A)c2(B)) B.此时,B的平衡转化率是40% C.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增加B,平衡向右移动,B的平衡转化率增大15.某温度下,将2molA和3molB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A(g)+B(g)C(g)+D(g),5min后达到平衡.已知该温度下其平衡常数K=1,若温度不变时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10倍,A的转化率不发生变化,则 () A.a=3 B.a=2 C.B的转化率为40% D.B的转化率为60%16.将CoCl2溶解于盐酸中可以形成CoCleq\o\al(2-,4),在溶液中存在下面的化学平衡: Co2+(aq)+4Cl-(aq)CoCleq\o\al(2-,4)(aq)ΔH>0粉红色蓝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eq\f(c(CoCl\o\al(2-,4)),c(Co2+)·c4(Cl-)) C.将盛有CoCl2和盐酸混合液的试管置于热水中,试管内溶液为红色 D.增大Cl-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2+、Cl-浓度都减小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6分)17.(9分)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T/℃70080083010001200K0.60.91.01.7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为________反应(填“吸热”“放热”). (2)能判断该反应是否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c.v正(H2)=v逆(H2O)d.c(CO2)=c(CO) (3)某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CO2和1molH2充分反应达平衡时,CO平衡浓度为0.25mol/L,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 (4)若在(3)所处的温度下,在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CO2和3molH2充分反应达平衡时,H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a.等于1.0mol b.大于1.0molc.大于0.5mol d.无法确定18.9分)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时间(s)012345n(NO)(mol)0.0200.0100.0080.0070.0070.007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已知:K300℃>K350℃,则该反应是________热反应. (2)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________.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a.v(NO2)=2v(O2)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v逆(NO)=2v正(O2)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4)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_.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b.适当升高温度c.增大O2的浓度d.选择高效催化剂19.(9分)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L的密闭容器中,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催化剂为Cu2O/ZnO):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各题: (1)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升高温度,K值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500℃时,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_用(nB、tB表示)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处于E点的体系的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下列有关该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氢气的浓度减少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c.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加d.重新平衡时n(H2)/n(CH3OH)增大 (4)据研究,反应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为Cu2O,反应体系中含少量CO2有利于维持催化剂Cu2O的量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0.(9分)已知化学反应①:Fe(s)+CO2(g)FeO(s)+CO(g),其平衡常数为K1;化学反应②:Fe(s)+H2O(g)FeO(s)+H2(g),其平衡常数为K2,在温度973K和1173K情况下,K1、K2的值分别如下:温度K1K973K1.472.381173K2.151.67 请填空: (1)通过表格中的数值可以推断:反应①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现有反应③:CO2(g)+H2(g)CO(g)+H2O(g),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的数学表达式:K3=________. (3)根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K1、K2与K3之间的关系式________,据此关系式及上表数据,也能推断出反应③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4)要使反应③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A.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B.扩大反应容器的容积C.升高温度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E.设法减小平衡体系中的CO的浓度 (5)图甲、乙分别表示反应③在t1时刻达到平衡,在t2时刻因改变某个条件而发生变化的情况:①图甲中t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图乙中t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2345678BCBDCCCC910111213141516AACACBCB17.解析:(1)根据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2)化学平衡状态可根据等速标志和浓度不变标志确定. (3)CO2(g)+H2(g)CO(g)+H2O(g) 开始(mol/L)0.50.500 平衡(mol/L)0.250.250.250.25 所以K=1,由表可知,温度830℃ (4)830℃时,K=1,由此可知,加入2molCO2和3molH2,氢气相对过量,达平衡时H2的物质量大于 答案:(1)吸热(2)bc(3)830(4)b18.解析:(1)由于K300℃>K350 (2)由于NO2的变化量与NO的变化量相等,是O2变化量的2倍,但曲线的变化方向相反,由此可确定b线是NO2的变化曲线.v(O2)=eq\f(1,2)v(NO)=eq\f(1,2)×eq\fmol-mol,2L×2s) =1.5×10-3mol/(L·s) (3)化学平衡状态是各成分的含量保持不变的状态,原理是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a.v(NO2)、v(O2)没有说明是正反应速率还是逆反应速率,因此不能判断.b.容器压强不变说明容器内各气体物质的总分子数不变,由于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等的反应,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由v逆(NO)=2v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西华澳商贸职业学院《临床检验仪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济南护理职业学院《嵌入式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临床免疫学检验课件 第3章 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学习资料
- 西安海棠职业学院《隶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硬笔书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级学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五版资金监管委托协议样本
- 二零二五全新美食城档口出租协议
- 二零二五版学生托人接送免责协议书范文
- 游戏开发回顾与展望
- 产品QC工程图 (质量保证工程图)Excel表格
- 人民医院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人才队伍建设五年规划
- 电气平行检验用表
- GB∕T 14527-2021 复合阻尼隔振器和复合阻尼器
- 一年级语文下册课件-21 小壁虎借尾巴24-部编版(15张PPT)
- 患者随访率低原因分析以及对策
- DB32∕T 2349-2013 杨树一元立木材积表
- 首届上海科技期刊编辑技能大赛试题
- 隧道二衬、仰拱施工方案
- Q∕GDW 12106.4-2021 物联管理平台技术和功能规范 第4部分:边缘物联代理与物联管理平台交互协议规范
- 中国癫痫诊疗指南-癫痫持续状态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