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虞美人》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虞美人》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虞美人》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虞美人》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法】缪塞虞美人1.虞美人: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等。2.初咏项羽的宠姬虞美人而得名。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邦军队围于垓下,虞姬拔剑自刎。相传在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3.唐无名氏根据项羽和虞姬的悲剧故事写了一首《虞美人》,词牌名便源于此。词牌来源——虞美人虞美人在古代寓意着生离死别、悲歌。

“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李煜(937—978),字重光,自号“钟峰隐者”、“莲峰居士”。五代时南唐的最后一个君主,史称南唐后主。李煜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王国维道:“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知人论世——李煜宋太祖开宝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送到汴京,被囚禁在一座小楼里,被封为违命侯。962年继位,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谏臣不恤国政。相传李煜于七月七日42岁生日当晚,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虞美人》词,宋太宗闻知而命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将他毒死。本词是李煜的绝笔之作。知人论世——背景初读悟情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亡国之痛故国之思了:终止

砌:台阶君:我

几多:多少请输入文字描述这里问题探究——小组合作二、小组内自由提问,思考如何写“愁”,先组内解疑答惑。讨论结束后迅速回答相关问题。(提示:从意象、关键词句、手法入手,把握“愁情”的写法。)抒情技巧:(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二)间接抒情1、借景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触景生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抒哀情)2、借物抒情

3、借史抒情

4、借事抒情表现手法之修辞手法:(一)9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反复(二)其他常见修辞手法对比、引用;双关、反语;顶真、通感;用典、互文、叠字请输入文字描述这里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意象:春花,

秋月,“生命与希望”月色清辉洁白姣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野旷天地树,江清月近人。满目青山,载月明归。请输入文字描述这里1、“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作者为何思考“何时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①乐景写哀情。(手法)②因为他此时此刻内心非常痛苦,度日如年。春花秋月总是和最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但一个被囚禁的亡国之君,要忍受无尽的屈辱,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只是意味着这种屈辱生活的延续罢了,所以他问何时才是尽头呢?③暗含了处在幽禁中的亡国之君内心无比的悲痛与酸楚。2、“往事”具体指的是什么?物质上:锦衣玉食、后宫佳丽、一国之君的尊荣富贵的生活精神上:欢乐、尊严、自由,生存的安全感与满足感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春花秋月:漫长的被俘虏的痛苦生活往事:短暂的幸福对比之一虚实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1、“又东风”可以改为“起东风”吗?为什么?“又”:①东风一年一次,一个“又”字道出了囚居的时间长。②季节的变化引起作者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时光流逝

生命消逝

美梦难再明确:“东风”:季节更替,与开头句照应;故国吹来的风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2、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词人表达的感情相同吗?答:不相同。“春花秋月”:时间漫长,是囚徒生活的煎熬;“月明中”:回首故国,只有恨、痛与思念!

饱含着李煜无限凄楚之情。小楼、东风:永恒不变的景故国不堪回首:短暂无常的情对比之二虚实雕栏玉砌:指雕花栏杆和玉石台阶,代指故国宫殿。朱颜:指宫女红润的面容;词人的容颜;国家的容颜。朱颜

(经历风吹雨打)地位

(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心情(尊荣显贵到忍辱蒙羞)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1、“雕栏玉砌”;“改”的只有“朱颜”吗?客观事物永恒不变,人生世事无常。在对比之三改请输入文字描述这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据说北宋两位大诗人王安石与黄庭坚有一次论词对话,王问:“李后主词何处最佳?”黄答:“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请问此句好在何处?(提示:手法、效果、情感)①运用设问、比喻、夸张的手法,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的愁思为有形的江水。(明手法)②以水喻愁。在内容上:显示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形象生动写出了愁之多;又像春水之昼夜不停,长流不息,无穷无尽,写出了愁之绵长。在结构上:巧妙地呼应了“春花”“东风”等点明季节的词语,前后照应,结构严谨。(析效果)③用代表故土的长江喻愁,含有怀念故国之情,亡国之恨,情感更为深沉。(表情感)5.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3.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2.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长度重量深度广、乱、密共同点:化抽象的愁为可观可感的实物,生动形象。巩固扩展下列诗句分别写出“愁”的什么特点?共同点是什么?4.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粗细学习小结愁思所在:故国之思、亡国之恨愁情表达:以乐景衬哀情;对比;比喻、设问、夸张;虚实结合;学习小结整首词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抒发了作为一位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情感真挚。同时,这首词也反映了所有充满愁思的人们共通的感情。因此具有的高度的概括性和代表性,这也正是这首词的杰出艺术成就所在。1、知人论世:平时多了解名家大家的生平,对历史史实也要知晓一二;2、披文入情:抓住诗歌的情感(“词眼”或者题材),在情的熏陶、冲击、融会之中,如身临其境,方能“沿波讨源”,领会诗歌的意境;3、抓意象:客观的“象”,主观的“意”,二者的联系是什么?寓“意”之“象”;4、明手法:常见的写景的手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