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宇林劳务派遣公司招考2名劳务派遣人员524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版_第1页
2022年10月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宇林劳务派遣公司招考2名劳务派遣人员524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版_第2页
2022年10月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宇林劳务派遣公司招考2名劳务派遣人员524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版_第3页
2022年10月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宇林劳务派遣公司招考2名劳务派遣人员524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版_第4页
2022年10月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宇林劳务派遣公司招考2名劳务派遣人员524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米宝宝科技2022年10月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宇林劳务派遣公司招考2名劳务派遣人员524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题目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一卷一.综合能力拔高-押题卷(共100题)1.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对旅游_________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此前到此一游、_________的旅游方式已逐渐被深度体验、注重文化与互动的旅游方式所替代。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发展方式_________,并成为热点。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质量浮光掠影脱颖而出

B.环境浅尝辄止蔚然成风

C.品质走马观花应运而生

D.生态蜻蜓点水蔚为大观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先看第三空,此处句意为在这种背景下,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发展方式自然而然地出现并成为热点,所填词语应表达出现之意,据此排除A、B、D。第三步,验证其余两空。先看第三空,文意为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对旅游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发展方式出现并成为热点。所填词语应表达出现之意。“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成为一种风气。“蔚为大观”指丰富多彩,成为盛大的景象(多指文物等)。三词均不含有出现之意,排除A、B、D。“应运而生”指随着某种形势而产生,符合文意。

验证其余两空,“对旅游品质的要求”表述恰当。“走马观花”指粗略地观察一下,与“到此一游”对应恰当。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三空。根据“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发展方式……”可知,文段要表达的意思应该是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发展方式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所填词要表示顺应时机而产生之意。C项“应运而生”指随着某种形势而产生,符合语境。A项“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侧重显露,没有“产生”的意思,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B项“蔚然成风”形容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风气,侧重流行,应该是先产生,而不能一开始就流行,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D项“蔚为大观”指丰富多彩,成为盛大的景象,语义不符,排除D项。答案锁定C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和第二空。“品质”指物品的质量,照应“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符合语境。“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可以和“到此一游”构成并列关系,而且和后文的“深度体验”构成反向照应,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可从第三空入手,根据“这种背景下”指代前文,前文指出近年来人们的旅游方式“已逐渐被深度体验、注重文化与互动的旅游方式所替代”,故横线处应体现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发展方式”随着人们的需要开始兴起。C项“应运而生”指随着某种形势而产生,符合文意,保留。

A项“脱颖而出”本意指锥尖透过布袋显露出来,也指人的本领全部显露出来,体现不出“开始兴起”的含义,与文意不符,排除;

B项“蔚然成风”指事物盛极一时,成为风气,体现不出“开始兴起”的含义,与文意不符,排除;

D项“蔚为大观”指事物美好而繁多,多指文物、盛大的景象等,与“发展方式”搭配不当,排除。

第一空,代入验证,“旅游品质的要求”搭配恰当,保留。

第二空,代入验证,横线处与“到此一游”构成并列,“走马观花”指粗略地观察一下,与“到此一游”语义相近,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在文旅融合中讲好民俗故事》2.连续犯是指行为人基于数个同一的犯罪故意,连续多次实施数个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态。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构成连续犯的是:

A.甲在半年的时间内每天给被害人服下含有微量毒物的牛奶,致被害人死亡

B.乙于某天傍晚抢劫了被害人王某,当晚将犯罪所得全部挥霍后,又抢劫了被害人李某

C.丙尾随被害人回家欲实施抢劫,见其独自居住,又将其强奸

D.丁受他人教唆杀死被害人老刘,因行凶过程被老刘的儿子小刘目睹,丁又将小刘杀死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基于数个同一的犯罪故意;

②连续多次实施数个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

③触犯同一罪名。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每天给被害人服用有毒的牛奶,其犯罪故意只有一个,即“毒杀被害人”,不是“数个同一的犯罪故意”,不符合定义;

B项:乙某抢劫了王某又抢劫了李某,是实施了两次抢劫并触犯了同一罪名“抢劫罪”,符合定义;

C项:丙先抢劫了被害人,后又将其强奸,两次行为触犯的罪名分别为抢劫罪、强奸罪,不是“触犯同一罪名”,不符合定义;

D项:丁某先是受他人教唆杀害老刘,但后来是因被小刘目睹而故意杀害小刘,两次犯罪故意不同,不符合“基于数个同一的犯罪故意”,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选项。

3.作者认为亚文化:

A.是抚慰失落情绪的精神鸦片

B.相对于正统文化稍显不体面

C.应运而生并有利于社会多元

D.离经叛道可能造成混乱局面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找到作者论述关于“亚文化”的信息。根据首句“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严肃文化与亚文化之间的界沟全线崩溃,自下而上的亚文化完成了对自上而下的正统文化的‘逆袭’,茁壮地成长起来”可知,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并且由于最后一段中的“反文化运动中不被上流阶层所接受的生活,体现的是个性:人生的目的不再是沿着社会阶级的阶梯向上爬,而是目标的自主选择和人的自我实现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创造一个全新的、多样化的社会”可知,亚文化有利于社会的多元化。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符合作者观点。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B项和D项:“精神鸦片”“稍显不体面”“造成混乱局面”均为消极倾向的表述,文段中作者并不认为亚文化是消极的。

4.研究表明,当前的汽车尾气处理技术已经比以往提升了不少,尾气排放量的污染物几乎全在探测水平之下。但有环保组织依然在设法消除世界上所有的汽车,他们说:“一切都是因为汽车,汽车污染了空气,损害了我们的肺。”

以下信息如果为真,最能对环保组织的行为进行解释的是:

A.汽车尾气处理技术的提升是环保组织多年来不断努力的结果

B.根据环保部门绘制的近30年的空气污染图,在这段时间里,汽车行驶里程增加了170%,但空气污染程度下降了54%

C.随着全球汽车需求量的不断增大,汽车厂商在马不停蹄地生产各类汽车,而每辆汽车的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废气

D.汽车检测中心的数据显示,保养不当的废旧汽车产生的尾气含有大量污染物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题干矛盾。

题干的矛盾之处在于,尾气排放量的污染物几乎全在探测水平之下,而环保组织仍然坚持汽车污染了空气,也即除了尾气污染,还存在其他方式的空气污染。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B、D都仅就尾气污染以及一些尾气排放的特殊情况作出了说明,没有涉及到其他污染源,不能解释矛盾;

C项很好地解释了对题干的分析,除了尾气污染,还存在制造过程的废气污染。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解释”,确定为原因解释。

第二步,分析题干。

题干现象为:尽管当前的汽车尾气排放量的污染物几乎全在探测水平之下,但环保组织依然在设法消除世界上所有的汽车。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汽车尾气处理技术的提升是环保组织多年来不断努力的结果,无法解释,排除;

B项:汽车行驶里程增加,空气污染程度下降,说明不用消除世界上所有的汽车来保护环境,无法解释,排除;

C项:说明即使尾气不会造成大气污染,但汽车需求量增大,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气会污染环境,所以环保组织才会设法消除世界上所有的汽车,可以解释;

D项:废旧汽车产生大量污染物,可以报废不使用,不能解释,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题干要求选择最能对环保组织的行为进行解释的一项,首先确定环保组织的行为是什么,即设法消除汽车,原因是汽车污染空气。而实际上汽车尾气处理技术已经提升了,尾气污染在探测水平之下。题干中的矛盾是,汽车尾气中有害物质大幅度的降低,但环保组织坚持认为汽车是空气污染的原因。

A项,汽车尾气处理技术的提升原因,无法解释题干矛盾。

B项,环保部门绘制的空气污染图,只能说明尾气处理技术的效果,无法解释题干矛盾。

C项,说明汽车产生的空气污染不仅仅是尾气污染,汽车制造过程也会产生空气污染,很好地解释了题干中的矛盾。

D项,汽车检测中心的数据,只说明了废旧汽车尾气有污染,也无法解释题干矛盾。

故本题选C。5.革命老区是全国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时事政治。

贫困地区是全国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故表述错误。6.一般认为,签名效应是指当人们在纸上写上自己名字时,大脑中的自我意识会加强,此时看到喜欢的东西,更容易把物品和自己联系起来,产生“这个东西真适合我”等想法,从而激发购买欲望。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现象不可用签名效应解释的是:

A.中介公司要求租客在看房前签订《看房协议书》

B.填会员表时,签名可以提醒自己,是否需要这个服务

C.签信用卡时,可以提醒自己反复考虑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签名

D.快递公司坚持“先签字后验货”的做法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当人们在纸上写上自己名字时;

②大脑中的自我意识会加强,此时看到喜欢的东西,更容易把物品和自己联系起来;

③从而激发购买欲望。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租客签订《看房协议书》符合“当人们在纸上写上自己名字时”,有利于使租客产生想要租住的愿望,可以“激发购买欲望”,符合定义;

B项:因为“当人们在纸上写上自己名字时,大脑中的自我意识会加强,此时看到喜欢的东西,更容易把物品和自己联系起来”,所以签名可以提醒自己慎重考虑是否需要这个服务,符合定义;

C项:因为“当人们在纸上写上自己名字时,大脑中的自我意识会加强,此时看到喜欢的东西,更容易把物品和自己联系起来”,从而产生购买欲,所以签信用卡时需提醒自己反复考虑一下,符合定义;

D项:签收快递说明已经购买货物了,与“激发购买欲望”无关,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

7.裂变思维是指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不受已知的或现成的方式、规则和范畴的约束,从一个问题的中心点向外辐射发散,进行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活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情形体现了裂变思维的是:

A.某公司研究人员设计制作了一种多功能文具盒,里面装有学生平时所用的大部分文具

B.某屠宰场将牛肉分为肥肉和瘦肉,并分为牛腩、牛腱子、牛百叶、牛舌等出售

C.沙蚕在涨潮时,从沙滩里钻出来,在海水中觅食,落潮时就钻入沙滩里,某人在落潮时模仿海水涨潮的声音,捕捉到大量沙蚕

D.潮汐时间每天向后推迟48分钟,雀鲷鹭则每天推迟约50分钟到海边觅食,因此它们总是海滩上的第一批食客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思考和解决问题不受已知的或现成的方式、规则和范畴的约束”、“思维从问题中心点向外辐射发散”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多功能的文具盒的功能依旧是装文具,不属于“思考和解决问题不受已知的或现成的方式、规则和范畴的约束”,同时这种文具盒只是装的文具多,不属于“思维从问题中心点向外辐射发散”,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屠宰场这种屠宰方式是依照市场的买卖习惯而制定,不属于“思考和解决问题不受已知的或现成的方式、规则和范畴的约束”,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某人在捕捉沙蚕时,不是根据已知的技术或者手段去进行捕捞,而是在发现了沙蚕的习性后,通过模仿海水涨潮的声音,吸引沙蚕出洞而进行捕捉,属于“思考和解决问题不受已知的或现成的方式、规则和范畴的约束”、“思维从问题中心点向外辐射发散”,符合定义,当选;

D项:思维是人所特有的认识能力,而雀鲷鹭是鸟类,主体不符合,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不受已知的或现成的方式、规则和范畴的约束;

②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活动。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将牛肉分为多个部分进行出售,是按照顾客的需求和市场需求的划分,不属于“不受已知的或现成的方式、规则和范畴的约束”,不符合定义;

B项:多功能文具盒与普通文具盒相比,只是在功能上进行改良,是根据学生使用文具的频率所设计的,不属于“不受已知的或现成的方式、规则和范畴的约束”,不符合定义;

C项:雀鲷鹭一直根据潮汐时间的变化,来确定自己的觅食时间,不属于“不受已知的或现成的方式、规则和范畴的约束”,不符合定义;

D项:某人没有根据现有的方法来抓捕沙蚕,而是在了解了沙蚕听潮水声音出来觅食的习性后,模仿潮水的声音来诱捕沙蚕,属于“不受已知的或现成的方式、规则和范畴的约束”和“多方向的思维活动”,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题干给出了裂变思维的定义,首先分析其定义的要点,结合要点与各选项对比,选择能够体现裂变思维的一项。裂变思维的定义要点:①思考和解决问题时不受已知或现成的方式、规则等约束;②进行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活动。

A项,文具盒依旧只有装文具一种功能,未体现要点①②。

B项,只是常规的分割方式,不符合裂变思维的定义。

C项,某人没有根据一般的方式去海水里捕捉,而是采取新方法创造机会,符合定义。

D项,是根据常规的思维安排时间,也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8.有研究调查了大学生食用泡菜、酸奶等发酵食品的情况和他们的社交焦虑症发病率,发现食用发酵食品可以显著减少社会焦虑症的发生,可能原因在于发酵食品中含有能够促进消化吸收和改善肠道环境的益生菌,通过改善消化功能来促进情绪健康。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研究结论?

A.社会焦虑的发病与个性、性别、年龄等也有关系

B.不少情绪健康的大学生从来不吃泡菜、酸奶等发酵食品

C.某国大学生的泡菜消费量和社会焦虑症发病率均全球第一

D.不少出现考试焦虑或社交焦虑的学生都不同程度存在腹泻症状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质疑题干结论的一项,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到论据和论点。题干根据发酵食品对消化系统的作用得出食用发酵食品可以减少社会焦虑症的发生。要质疑该结论,可以补充论据说明发酵食品并不能起到这一作用。题干研究的结论:食用发酵食品可以显著减少社会焦虑症的发生。

A项,社会焦虑的发病和其他因素有关并不能排除食用发酵食品的作用,无法质疑题干结论,排除。

B项,说的是情绪健康的大学生的情况,与食用发酵食品是否能减少社会焦虑症的发生无关,不能质疑题干结论,排除。

C项,以某国的数据指出泡菜消费量高的同时社会焦虑症发病率也高,说明食用发酵食品并不能减少社会焦虑症的发生,质疑了题干的结论。

D项,存在腹泻症状并不一定是食用发酵食品导致的,无法说明食用发酵食品对社会焦虑症的作用,不能质疑题干结论,排除。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质疑”,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食用发酵食品可以显著减少社交焦虑症状的发生。

论据:①通过研究调查大学生食用泡菜、酸奶等发酵食品的情况和他们的社交焦虑症发病率,得到结论;

②可能原因在于发酵食品中含有能够促进消化吸收和改善肠道环境的益生菌,通过改善消化功能来促进情绪健康。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社交焦虑的发病与个性、性别、年龄等也有关系,但是并不能说明发酵食品是否与社交焦虑有关系,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无关选项。情绪健康的大学生不吃发酵食品,无法说明发酵食品对促进情绪健康是否有作用,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增加反向论据。大学生的泡菜消费量和社交焦虑症发病率均为全球第一,则说明经常吃泡菜的大学生并没有减少社交焦虑症状,具有削弱作用。

D项:无关选项。考试焦虑或社交焦虑出现的症状与论点食用发酵食品可以显著减少社交焦虑症状的发生无必然联系,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

论点:食用发酵食品可以显著减少社交焦虑症状的发生。

论据:可能原因在于发酵食品中含有能够促进消化吸收和改善肠道环境的益生菌,通过改善消化功能来促进情绪健康。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社交焦虑的发病与个性、性别、年龄等也有关系,为他因削弱,保留;

B项:情绪健康的大学生从来不吃泡菜、酸奶等发酵食品,但并不能说明吃泡菜、酸奶等发酵食品的人情绪就不健康,无关选项,排除;

C项:泡菜属于发酵食品,泡菜消费量和社交焦虑症均为第一,说明食用泡菜不能减少社交焦虑症状的发生,举反例削弱题干中的论点——食用发酵食品可以显著减少社交焦虑症状,保留;

D项:题干讨论的是食用发酵食品可以减少社交焦虑的症状,并未提到是否存在腹泻症状,与题干论点无关,排除。

对比A、C两项,他因削弱是力度最弱的削弱方式,而举反例可以更直接的削弱论点,因此择优选择C项。

故正确答案为C。9.在WORD打印对话框的页码范围栏里输入了打印页码2-6,10-15表示:

A.第2页,第6页,第10页,第15页

B.第2页至第6页,第10页,第15页

C.第2页,第6页,第10页至第15页

D.第2页至第6页,第10页至第15页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计算机网络知识。

第二步,在word文档打印对话框中,中间用杠表示连续打印,用逗号表示单独打印。因此,输入了打印页码2-6,10-15表示打印第2页至第6页,第10页至第15页。

D项说法正确,ABC项属于干扰项,排除。

因此,选择D选项。

10.并蒂莲∶鸳鸯

A.松树∶仙鹤

B.夜来香∶蝙蝠

C.何首乌∶画眉

D.牡丹∶孔雀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并蒂莲”和“鸳鸯”都象征爱情。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松树”和“仙鹤”都象征长寿,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B项:“夜来香”没有象征义,“蝙蝠”象征福气,排除;

C项:“何首乌”没有象征义,“画眉”象征自由,排除;

D项:“牡丹”象征富贵,但“孔雀”象征吉祥,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11.古代中国对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称谓,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二十弱冠

B.三十而立

C.五十知天命

D.六十古稀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正确,古时汉族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

B项正确,三十而立是指人在三十岁前后建立自己人生稳定的价值观,做事做人的原则,如孔子三十立于礼。

C项正确,五十知天命是古人的形容人到了五十的事情,大雅的叙述方法。

D项错误,古人称60岁为花甲之年,70岁为古稀之年。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12.计算机软件作为商品,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A.软件磁盘本身

B.软件的有用性

C.购买软件的货币

D.应用软件的计算机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商品与货币知识。

第二步,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里的劳动是指抽象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劳动。抽象劳动并非实体肉眼可见的劳动,不能独立于实体性质劳动之外单独存在,必须依附于一个有形的东西才能表现出来,这个有形的东西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物质承担者也称为载体,作为载体,它必须是有形的,使用价值满足这一条件。有用性即使用价值。

因此,选择B选项。

13.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

B.B

C.C

D.D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元素组成不同,且无明显属性规律,优先考虑数量规律。观察发现,题干面数量特征明显,优先考虑数面,依次为2、3、4,则“?”处应该填入有5个面的图形。A项是5个,B项是4个,C项是4个,D项是3个,只有A项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A。14.普及文化批评常识,形成文化批评的风气,这是网上网下的共同任务。虽然大众批评与专业批评似乎相互隔膜,但专业批评如果能有效介入网络,包括通过主流媒体引领网络,将会大大提高大众批评的文化含量,或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随意性和情绪化。在当下,如何保证专业批评的文化纯正,维护其专业性和理性的支撑,从而构建一个开放、自由、理性的批评空间,并影响网络批评环境,已经成为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是:(

)。

A.大众批评与专业批评无法真正地消除隔膜

B.如果专业批评不通过主流媒体引领网络,大众批评的文化含量将无法提高

C.构建一个开放、自由、理性的批评空间有助于保证专业批评的文化纯正

D.专业批评有可能通过有效介入媒体,最大限度地避免大众批评的随意性和情绪化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

文段一开始就提出要“普及文化批评常识,形成文化批评的风气”的任务。紧接着指出专业批评可以通过网络来帮助大众批评。最后点明,当下我们要认真思考,如何保证专业批评的纯正从而构建更好的批评环境并影响网络批评。从文段中得知,“专业批评如果能有效介入网络,包括通过主流媒体引领网络,将会大大提高大众批评的文化含量,或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随意性和情绪化”,D项是对这一句话的准确理解。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项,“大众批评与专业批评似乎相互“隔膜”,但是专业批评如果可以介入网络,就可以消除隔膜,提高大众批评的文化含量,可见二者的隔膜并不是无法消除的。

B项,文段中“专业批评如果能有效介入网络,包括通过主流媒体引领网络,将会大大提高大众批评的文化含量”,说明“专业批评通过主流媒体引领网络”,是“提高大众批评文化含量”的充分条件,但是该项将前者看做是后者的必要条件,是对原文的错误理解,该项是强干扰项。

C项,文段阐述的是“如何保证专业批评的文化纯正,维护其专业性和理性的支撑,从而构建一个开放、自由、理性的批评空间”,可见,保证专业批评的文化纯正,有助于构建开放自由理性的批评环境,该项将二者关系进行了倒置,是不正确的。

第三步:再次标注答案

故正确答案为D。15.给这篇文章加上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名人书信与综艺创新

B.文化与娱乐如何实现平衡

C.在书信中与文化重逢

D.“鱼雁传书”,回归当下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章。第一段通过“《见字如面》”的节目,并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和好评,肯定了用书信引出历史的节目形式。第二、三段谈到书信曾经是重要的沟通载体,虽然现在书信被及时信息所取代,但是过于轻易的表达反而失去了昔日的庄重,从而肯定了书信的重要作用。第四段谈到一些被公开的书信都与历史和文化相关,观众看到的不仅仅是书信,更是那个故事和文化。第五段通过书信与快餐式网络文学做对比,突出书信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第六段和第七段通过“《见字如面》”的佳绩,强调了通过书信的形式汲取文化内涵,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方式。综合文段来看,文章通过“《见字如面》”的节目,肯定了以书信的形式汲取文化的作用,故主旨为书信和文化之间的关系。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符合文章主旨,适合作为文章标题。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综艺创新”非文段重点。B项:“如何实现平衡”无中生有。D项:引用了文章中的一句话,表意不明确。

16.李某和张某在库尔勒市签订货车买卖合同,约定在乌鲁木齐市交货,但未约定价格。在履约时遇货车价格上涨,两人对价格有异议相持不下,这时货车价格应当按照(

)。

A.合同签订时库尔勒市的市场价格

B.合同签订时乌鲁木齐市的市场价格

C.合同履行时库尔勒市的市场价格

D.合同履行时乌鲁木齐市的市场价格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法典。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一条第二项规定:“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本案中,李某和张某约定的履行地在乌鲁木齐市,未约定价格。故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乌鲁木齐市)的市场价格履行。

故正确答案为B。17.我们常说:无知者无畏。这是一种贬义的说法。但是,有时候,正是由于不知道面临着怎样的境况,我们才会无畏地去面对生活,也相信自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但是,一旦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处境,我们反而会被自己的心灵限制住,而无法成功战胜那些本来可以克服的困难。任何时候,都不要被自己内心的恐惧震慑,这才是我们成功的开始。

下列说法与这段文字不相符的是:

A.无知者未必无畏

B.恐惧来自我们的内心

C.清楚自己的处境不一定是好事

D.战胜内心恐惧才可能取得成功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但是,有时候,正是由于不知道面临着怎样的境况……才会……”,可知作者是赞同“无知者无畏”的,A项曲解文意,错误。B项对应“都不要被自己内心的恐惧震慑”,符合文意,正确。C项对应“一旦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处境,我们反而会被自己的心灵限制住”,符合文意,正确。D项对应“不要被自己内心的恐惧震慑,这才是我们成功的开始”,符合文意,正确。

因此,选择A选项。

18.下列建筑名称与古代天文相关的是(

)。

A.文渊阁

B.中和殿

C.坤宁宫

D.紫禁城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常识。

A项错误,文渊阁之名始于明代,意喻尽贮古今载籍。清乾隆四十一年文渊阁建成,用于专贮《四库全书》。

B项错误,中和殿殿名取自《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之意。

C项错误,坤宁宫的名字和儒家经典《易经》有关,《周易》说,“乾”象征“天”,代表“男”;“坤”象征“地”,代表“女”。

D项正确,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皇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

故正确答案为D。19.有一个容器中有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7.5克,取10克50%浓度的盐酸溶液与之混合。待混合完全后取10克该混合溶液与20克62%浓度的盐酸溶液再次混合,所得最终混合溶液的浓度为53%。请问,该容器中原7.5克盐酸溶液的浓度是:

A.10%

B.15%

C.20%

D.25%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本题考查溶液问题,属于溶液混合,用方程法解题。

第二步,设原7.5克盐溶液的浓度为x,根据题意可得

×10+20×62%=30×53%,解得x=15%。

因此,选择B选项。

解法二:

第一步,本题考查溶液问题,属于溶液混合,用十字交叉法解题。

第二步,依据题意,设10克混合后溶液的浓度为x,取10克混合后溶液与20克62%浓度的盐酸溶液再次混合,所得最终混合溶液的浓度为53%,可用十字交叉法:

可得,9%∶(53%-x)=10∶20,解得x=35%。

第三步,设原7.5克盐酸溶液的浓度为y,浓度为35%的溶液是由7.5克浓度为y的盐酸溶液与10克50%浓度的盐酸溶液混合而成,再次用十字交叉法:

可得,15%∶(35%-y)=7.5∶10,解得y=15%。

因此,选择B选项。

20.,1,9,243,(

A.19683

B.19785

C.19827

D.19869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较快且相邻两项之间有明显的倍数关系,优先考虑做商。

第二步,做商如图所示:

商数列是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下一项为27×3=81,则所求项为243×81=19683(也可用尾数法,尾数为3)。

因此,选择A选项。

解法二:数列出现,优先考虑负幂次。幂次化指数形式如下:

底数数列是3的常数数列,指数数列变化趋势平缓,考虑做差,做差如图所示:

差数列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3+1=4,所求项指数为5+4=9,所求项为(也可用尾数法,尾数为3)。

因此,选择A选项。21.以下有关“白色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白色农业的技术支柱是绿植技术工程

B.白色农业是以微生物为主的农业模式

C.白色农业是指容易造成白色污染的农业

D.塑料大棚种植蔬菜是白色农业的典型应用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知识。

第二步,白色农业是指微生物资源产业化的工业型新农业,包括高科技生物工程的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白色农业生产环境高度洁净,生产过程不存在污染,其产品安全、无毒副作用,加之人们在工厂车间穿戴白色工作服帽从事劳动生产,故形象化地称之为“白色农业”。白色农业是以微生物为主的农业模式。B项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白色农业的主要技术支柱是微生物发酵工程,“绿植技术工程”说法错误。A项错误。

C项:白色污染是对废塑料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包装袋、农用地膜、一次性餐具、塑料瓶等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给生态环境和景观造成的污染。与白色农业无关。C项错误。

D项:白色农业主要包括以下6个产业:①微生物饲料;②微生物肥料;③微生物食品;④微生物农药;⑤微生物能源;⑥微生物环境保护剂。塑料大棚种植蔬菜不是白色农业的典型应用。D项错误。

22.发现和发表了世界上第一份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罗蒙诺索夫

B.法拉第

C.拉瓦锡

D.门捷列夫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2019年是门捷列夫发明的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联合国大会宣布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故正确答案为D。23.日常生活中,人们制作酸奶、泡菜离不开(

)。

A.乳酸菌

B.醋酸杆菌

C.酵母

D.大肠杆菌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的;泡菜也需要经过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因此制作酸奶、泡菜都需要乳酸菌。

故正确答案为A。24.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所给图形中黑色区域的大小明显不同,考虑黑色区域面积

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

第一段三幅图形均有大圆,大圆中的黑色区域面积逐渐增大。第二段图形中均有矩形外框,矩形内部黑色区域面积逐渐增大,按照此规律,只有C项符合。

因此,选择C选项。

25.触景生情是指受到某些情景的触动而产生某种情感;触景伤情是指受到某些情景的触动,而产生某种悲伤的情感。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诗句符合触景伤情定义的有:

①老去风光不属身,黄金莫惜买青春

②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③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

④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⑤杨柳共春旗一色,落花与芝盖齐飞

⑥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⑦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⑧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A.0个

B.1个

C.2个

D.3个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题干定义触景生情和触景伤情都是一种感情波动,分析两者之间的区别和特点,再结合选项比较即可解题。触景生情定义的关键信息为:受到某些情景的触动而产生某种情感。

触景伤情定义的关键信息为:受到情景的触动;产生某种悲伤的情感。

①“老去风光不属身,黄金莫惜买青春”指当你老去时,虚名并不属于你。该诗句是抒发作者劝说人们要做有意义的事,不涉及悲伤情感。

②“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指人生命运起伏早有定论,天意使然,又怎么可以埋怨上天没有给人好的前程,连东风也要使人分离。该诗句借助断线风筝感叹人生命运起伏,涉及悲伤情感。

③“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指二月份葛岭花开,来往的游客都在谈论神仙的事情,该诗句没有体现作者的悲伤情感。

④“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指那座令人伤心的桥下,春水依然碧绿,当年这里我曾经见到她美丽的侧影惊鸿一现,触发了诗人悲伤情感。

⑤“杨柳共春旗一色,落花与芝盖齐飞”指杨树、柳树和青旗的颜色一样,散落的花瓣和伞盖在风中飞舞,该诗句没有体现作者的悲伤情感。

⑥“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指的是墙里佳人的笑声慢慢越变越小,墙外的行人再也听不见了。多情的行人得不到回应,不由感到沮丧,为佳人的无情所懊恼。该诗句抒发了作者为情感伤的情绪,涉及悲伤情感。

⑦“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指的是真诚地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该诗句体现了作者的惜别情感,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⑧“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指最不能挽留的事情是花朵凋谢、容颜老去,表达了作者对岁月蹉跎催人老的感慨和无奈之情,而不是悲伤情绪。

综上所述,①③⑤⑦⑧未体现定义的关键信息;②④⑥均是因为身处不同的场景而产生悲伤的感情。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多定义,考查“触景伤情”,其关键信息如下:

①受到某些情景的触动;

②产生某种悲伤的情感。

第三步,辨析例证。

①指当你老去时,虚名并不属于你,该诗句是抒发作者劝说人们要做有意义的事,不涉及“悲伤的情感”,不符合定义;

②指一个人孤孤单单随风飘摇,无法选择自己的归宿,就像一只断线的风筝一样,充满“悲伤的情感”,符合定义;

③指二月份葛岭花开,来往的游客都在谈论神仙的事情,没有体现作者“悲伤的情感”,不符合定义;

④指那座令人伤心的桥下,春水依然碧绿,当年这里我曾经见到她美丽的侧影惊鸿一现,触发了诗人“悲伤的情感”,符合定义;

⑤华林园中缤纷的落花与皇帝、嫔妃、国戚、近臣们的无数乘华丽的伞盖一同飞扬,园中的绿杨垂柳与龙车凤辇及侍卫马队上飘动着的旗帜浑成一色,不涉及“悲伤的情感”,不符合定义;

⑥指墙内佳人的笑声逐渐变小,墙外的行人再也听不见了,多情的行人得不到回应,不由感到沮丧,为佳人的无情所懊恼,表现了一种“悲伤的情感”,符合定义;

⑦指再干了这杯酒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表达了诗人惜别的情绪,而不是“悲伤的情感”,不符合定义;

⑧指最不能挽留的事情是花朵凋谢、容颜老去,表达了作者对岁月蹉跎催人老的感慨和无奈之情,而不是“悲伤的情感”,不符合定义。

综上所述,②④⑥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受到某些情景的触动,而产生某种悲伤的情感。

第二步:逐一分析各个诗句。

①作者雍陶的《劝行乐》意思是当你老去的时候,虚名不属于你自己,这里青春指的是时间,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没有描写具体的景物,且后半句也只是劝人要爱护时间,不符合定义,排除;

②此诗句是《红楼梦》里探春命运的写照,远离家人远嫁他乡,亲情被割断,一个人孤孤单单天水飘摇,无法选择自己的归宿,就像一只风筝一样,充满悲伤情怀,用“风筝”之景描写探春命运,符合定义;

③这是袁玫的《湖上杂诗》意思是二月份葛岭花开了,来来往往的游客都在谈论神仙的事情,具体描写了景物,没有体现作者的悲伤情感,不符合定义,排除;

④这是陆游七十五岁时重游沈园(在今浙江绍兴)写下的悼亡诗《沈园》,意思是那座令人伤心的桥下,春水依然碧绿,当年这里我曾经见到她美丽的侧影惊鸿一现,作者看到情景触发了悲伤情感,符合定义;

⑤这是庾信的《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王勃仿照本句写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是描写环境的上乘之作,讲究一个意境,没有体现悲伤的情感,不符合定义,排除;

⑥苏轼的《蝶恋花》墙里佳人的笑声慢慢越变越小,墙外的行人再也听不见了。多情的行人得不到回应,不由感到沮丧,为佳人的无情所懊恼,表现了悲伤的情感,符合定义;

⑦唐朝大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再干了这杯酒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这两句诗是诗人在一位朋友要去安西时所作的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依依惜别的神情,依依惜别不能等同于悲伤,不符合定义;

⑧王国维的一首词《蝶恋花》人逐渐老去,照镜子的时候已找不到年轻时候的脸庞;花谢了,纷纷从树枝上掉落下来,这些才最是人世间所不可挽回的自然规律的表现。这句话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于岁月蹉跎催人老的感慨和无奈之情,表达的并非悲伤之情,不符合定义。

综上,诗句②④⑥符合定义触景伤情的定义,即符合触景伤情定义的诗句有3个。

故正确答案为D。26.俗话说“绣花要得手绵巧,打铁还需自身硬”。

下列与该俗语哲学道理相同的是:

A.身正不怕影子斜

B.师博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C.水大漫不过船

D.有理不在声高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知识。

第二步,根据内外因关系原理,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位的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题干中“绣花要得手绵巧,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含义是,想要绣花绣得好看,手必须要灵活灵巧;炼铁要用到的榔头自身必须是硬的,如果它自身不硬,怎能打出坚硬的铁呢。体现了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指师傅只起着引导作用,学业或技艺上的钻研与提高,还得靠学子自身的努力。体现了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与题干相符。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身正不怕影子斜,意指一个人只有身子站得正,影子才不会斜。通常用来比喻只要为人做事走得正、行得端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与题意不符合。A项错误。

C项:水大漫不过船,意指水涨船高,体现的哲学道理是物质世界客观规律具有客观实在性,不会随意改变,与题意不符合。C项错误。

D项:有理不在声高,意指客观事物规律不受人为主观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体现的哲学原理是真理的客观性,与题意不符合。D项错误。

27.近年来,滴滴顺风车等网约车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多的便捷。但是近日网约车连续出现女孩坐车被杀事件,引起了人民对外网约车安全的思考。从哲学上看这说明: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矛盾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D.事物的新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参考答案:AB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A项:网约车给人们出行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引起了人民对外网约车安全的思考。这体现了矛盾是普遍存在的。A项正确。

B项: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同一属性又称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两种相反而又相辅相成的基本关系或基本属性。网约车的便捷性和危险性为一对矛盾,最初的便捷性转化为危险性,说明矛盾可以相互转化。B项正确。

D项: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网约车作为一种新事物,初期深受人们的欢迎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但网约车连续出现女孩坐车被杀事件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D项正确。

因此,选择ABD选项。

C项:矛盾的不平衡性,指构成事物的多种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干中只说了网约车便捷性和危险性这一矛盾的对立面,并未体现矛盾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C项错误。

28.《流浪地球》的持续热映让刘慈欣的作品再度受到大众________,人们的目光也逐渐________到中国科幻文学作品上来。

依次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青睐

聚集

B.瞩目

聚焦

C.热捧

汇集

D.追捧

凝聚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持续热映”可知,刘慈欣的作品是热点,大众对其很感兴趣。A项“青睐”指重视,看得起,强调对人的欣赏,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B项“瞩目”指注视,注目,符合文意。C项“热捧”指的是热烈的追捧,并且带有一定的冲动性和盲目性,符合文意。D项“追捧”指追逐捧场,符合文意。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搭配对象是“目光”。B项“聚焦”指比喻视线、注意力等集中于某处,与“目光”搭配合适。C项“汇集”指聚集,与“目光”搭配不当,排除C项。D项“凝聚”指聚集,积聚,与“目光”搭配不当,排除D项。

因此,选择B选项。

29.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题干每一个小正方形都缺少一部分,应将缺少的部分补全。

第二步,找规律。

A项,第一行右侧图形与题干不同,排除;B、C项,第二行左、右图形均与题干不同,排除。

因此,选择D选项。30.2015年4月21日,中国又有三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同步挂牌,标志着我国自贸区建设正式迎来“2.0”时代。下列不属于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是:

A.广东

B.福建

C.天津

D.重庆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时事热点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截止至2015年4月21日,我国共有四处自由贸易试验区,分别是上海、广东、天津、福建。所以没有重庆市,重庆市是2017年3月成为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

因此,选择D选项。

从2013年9月至2019年8月,中国已经分多批次批准了18个自贸试验区,分别是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海南、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和黑龙江。

31.根据2021年3月1日开始实施《刑法修正案(十一)》,不高于(

)周岁的人不管实施各种社会危险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

A.10

B.14

C.12

D.8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刑法。

根据《刑法》第十七条第一款、第二款和第三款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故,根据2021年3月1日开始实施《刑法修正案(十一)》,不高于12周岁的人不管实施各种社会危险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

故正确答案为C。32.事业的成败往往不只取决于人才的________,还在于人才的有效使用。世上只有________的人,而没有无用的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使用人才。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多寡失意

B.得失错位

C.优劣失败

D.高低误用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所填词语的含义。第二步,第一空,结合此处修饰的词语“人才”,排除与其搭配不当的选项。第三步,第二空,结合句意及词语含义,排除与句意不符的选项。由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第一空,存在高低差异的是才学,“人才”与“高低”搭配不当,排除D。

第二空,句子讲的都是如何使用人才的问题,即应当使他们各得其宜,因此填入“失意”“失败”均不恰当,排除A、C。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文段中“不只……还……”可知,其逻辑应为“不只要有人才,还要有效使用人才”。A项“多寡”和B项“得失”符合这一逻辑,且与“人才”搭配恰当。C项“优劣”用于语境中是矛盾的,因为“人才”本就是优秀的,不存在“劣”,排除C项。D项“高低”多用于形容能力和水平,不用于形容“人才”,排除D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没有无用的人……如何使用人才”可知,空中体现“使用不当”之意。A项“失意”指不如意、不得志,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B项“错位”指离开原来的或应有的位置,能够体现“使用不当”之意。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实词的最佳语境搭配。第一空,根据关联词“不只……还……”可知为递进的逻辑关系,横线处后面一句说到,“还在于人才的有效使用”,那么有效使用人才的前提是得“拥有人才”,所以排除C、D两项。第二空,根据“只有……而没有……”可知,第二空应选择和“无用”相对的词,根据语境,文段的意思为世上没有无用之人,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地使用人才,所以此处的意思是世界上只有没有被正确使用的人,故用B项“错位”最合适;“失意”和“失败”都是针对人才自身的形容,与人才的使用无关。

故正确答案为B。3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客观实在性

B.运动性

C.规律性

D.可知性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知识。

第二步,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因此,选择A选项。

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性是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既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自然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它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构成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34.专家们认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必须

,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

A.变革

B.改变

C.改革

D.变动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近义实词辨析与填空。

搭配“教学方式”,A项“变革”指的是改变事物的本质(多指社会制度);B项“改变”指的是事物变得和原来不一样;C项“改革”指的是改掉旧的不合理的部分使之更加合理、完善;D项“变动”指的是变动、更改。“变革”、“改变”和“变动”三项,都不能指明变化的方向是指向好的方面,根据文意“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说明应选“改革”。

故正确答案为C。35.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人体生理反应的节奏跟昼夜交替一致,一旦这个节奏被破坏,人们免疫系统的抗病能力就会降低。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观点的是:

A.坐飞机到不同时区易产生头疼反胃等时差综合症

B.熬夜易使胃酸分泌过多而诱发胃溃疡病症

C.长跑运动后立即大量饮水容易破坏体内代谢平衡而致病

D.免疫系统先天缺陷病人,即使正常饮食患病概率也很高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人体生理反应的节奏跟昼夜交替一致,一旦这个节奏被破坏,人们免疫系统的抗病能力就会降低。

论据:无。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增加论据。到不同时区说明节奏被破坏,头疼反胃体现了免疫系统的抗病能力降低,具有加强作用。

B项:无关选项。熬夜说明节奏被破坏,但胃溃疡病症是由胃酸分泌过多诱发的,并非免疫系统的抗病能力低导致的,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无关选项。长跑运动后立即大量饮水容易破坏体内代谢平衡而致病,不能说明时间节奏被破坏,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增加反向论据。“正常饮食”说明时间节奏没破坏,“患病概率也很高”说明人的抗病能力降低了,即使没破坏节奏,人的抗病性也降低了,具有削弱作用。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削弱题干论断的选项,需明确题干的论点和论据。题干的论点和论据都较为明显,抓住“人体生理反应的节奏打破”和“人免疫系统的抗病能力降低”之间的关系,再结合选项比较即可解题。题干论点:人体生理反应的节奏跟昼夜交替一致,一旦这个节奏被破坏,人们免疫系统的抗病能力就会降低。

A项,时差说明节奏被破坏,产生头疼反胃说明人的抗病能力降低,加强了题干观点。

B项,熬夜说明节奏被破坏,诱发胃溃疡说明人的抗病能力降低,加强了题干观点。

C项,长跑运动后立即大量饮水说明节奏被破坏,破坏体内代谢平衡而致病说明人的抗病能力降低,加强了题干观点。

D项,指出即使人的生理反应节奏不被破坏,因为有免疫系统先天缺陷,患病概率也很高,即免疫系统的抗病能力也会降低,削弱了题干的观点。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人体的生理反应一旦被破坏,免疫力就会下降。论据:人体生理反应的节奏与昼夜交替一致。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坐飞机到不同时区易产生头疼反胃等时差综合症。到不同时区会导致昼夜变化,继而引发人体生理反应发生变化,导致免疫力下降产生综合症,说明不遵守昼夜交替节奏,就会引发病症,加强了题干论证,排除;B项,说明人体生理反应与昼夜交替的节奏一致,若不遵守交替节奏,便会引发病症,加强了题干论证,排除;C项,说明在特殊条件下“运动后”,运动对“代谢平衡”的影响,与人体新陈代谢无关,排除;D项,免疫系统先天缺陷病人并非没有遵守昼夜交替节奏,即没有打乱人体的生理反应。说明人体的生理反应没被破坏,免疫力也下降了,削弱了题干论证,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36.下面“鹿”的字体依次是:

A.隶书——楷书——行书——小篆——草书

B.草书——隶书——楷书——小篆——行书

C.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D.行书——草书——小篆——隶书——楷书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历史知识。

第二步,由第1个字形可知,该字体比较繁琐,故判断为小篆。由第2个字形可知,该字体横画长,竖画扁,蚕头雁尾,可知该字形为隶书。第3个字形字正方圆,接近于现在的通行用体,可知该字体为楷体。第4个字体可看出该字体比较凌乱,笔划连绵,故判断为草书。第5个字体介于规范和凌乱之间,故判断为行书。C项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①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公元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特点:长方形;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平衡对称;上紧下松。其字体优美、笔画复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

②隶书: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磔”。隶书始创于秦朝,传说程邈作隶,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上承篆书传统,下开魏晋、南北朝,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③楷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字体端正,就是现代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④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其结构简省、笔画连绵、潦草。

⑤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写得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得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下图以“虎”、“象”、“鹿”、“鸟”四字为例,分别展现了“汉字七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风采。

37.关于古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古琴通常以桐木为琴材

B.“高山流水”的故事与该乐器有关

C.“竹林七贤”中的阮咸善弹古琴

D.“目送归鸿,手挥五弦”说的是古琴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常识。

A项正确,古琴琴材通常以桐木为主,面桐底梓最为常见,此外尚有栒木、漆木、松木、荔枝木、伽陀罗木、杉木、楸木等皆可做为琴材。

B项正确,《高山流水》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此曲原是古琴曲,现多为古筝弹奏。

C项错误,“竹林七贤”的阮咸善弹琵琶,故后世以“阮咸”名古琵琶,或简称“阮”。

D项正确,“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中“五弦”说的是古琴,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是汉文化中的瑰宝。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38.有氧运动能提高心肺功能,能减肥、降血脂、降糖,更能优化人体的自主神经调节,如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调节。从原理上讲,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调节是健康的重要保障,很多心脑血管药物研究都是围绕神经系统调节机制展开的。

如果下列各项均为真实,那么哪一项最能支持上述观点?

A.有氧运动能优化人体的迷走神经调节

B.有氧运动对身体健康有重要作用

C.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调节是健康的重要保障

D.很多心脑血管药物与神经系统调节机制有关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加强”,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有氧运动能提高心肺功能,能减肥、降血脂、降糖,更能优化人体的自主神经调节,如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调节。

论据:从原理上讲,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调节是健康的重要保障,很多心脑血管药物研究都是围绕神经系统调节机制展开的。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加强论点。直接重复表述论点,具有加强作用。

B项:不明确项。有氧运动对身体健康有重要作用,但这个作用与“提高心肺功能,能减肥、降血脂、降糖,更能优化人体的自主神经调节”有什么关系不明确,不具有加强作用。

C项:无关选项。强调自主神经调节的平衡作用,与论点有氧运动的作用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无关选项。心血管药物与神经系统调节机制有关,但论点是讨论有氧运动的作用,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39.钱钟书绝对不敢以大师自居。他从不侧身大师之列。他不开宗立派,不传授弟子,《谈艺录》和《管锥编》是他的读书心得,供会心的读者阅读欣赏。他偶尔听到入耳的称许,会惊喜又惊奇。

这段文字以“钱钟书绝对不敢以大师自居”起笔,旨在说明钱钟书:

A.孤芳自赏

B.不拘小节

C.特立独行

D.标新立异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说钱钟书的特点,就是不以大师自居,不开宗立派,不传授弟子。之后以他的书为例,说偶尔听到有人称赞他的书会很惊喜。说明钱钟书是一个非常纯粹不世俗的人,同时也是一个与众不同、品行高洁的人,即“特立独行”。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特立独行”形容人的志行高洁,不同流俗,是对文段重点的概括。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观察提问方式和选项可知,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主旨的把握和成语的理解。首先需要考生快速辨析备选项的词义,然后分析文段的论述重点,选择与文意最契合的一项。“不拘小节”意为不为小事所约束,多指不注意生活小事。“孤芳自赏”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标新立异”通常指提出新的主张、见解或创造出新奇的样式。“特立独行”形容人的志行高洁,不随波逐流。由“不以大师自居”“不开宗立派”“不传授弟子”可知钱钟书为人与众不同。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首先辨析选项中成语的基本含义。A项错误,“孤芳自赏”意指自认为是独放的香花而自我欣赏,比喻自命清高。语义偏贬,与文段中对钱钟书先生的褒扬之意不符,故排除;B项错误,“不拘小节”意为不为生活中的小事情所约束;现多指不注意生活中的小事情,文段中并未提及小事,“不开宗立派”“不传授弟子”都不可称之为小事,故亦可排除;C项正确,“特立独行”指立身行事不同于常人,总是显得很独特;泛指与众不同,亦形容人志向高洁,不同流俗,词义为褒扬。文段中提到钱钟书先生学术造诣很高却不以大师自居,低调行事,恰好体现其与他人的不同之处及其高洁的品格,与文意相符;D项错误,“标新立异”指提出新颖奇特的见解、主张,借以显示与众不同。文段中钱钟书先生并未提出新的观点,也并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40.《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初次见到王熙凤时,第一笔描述的是王熙凤的朗朗笑声,可谓“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在物理上可用以下哪种原理进行解释?

A.声波的直线传播

B.声波的衍射效应

C.声波的反射效应

D.声波的折射效应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声波的特性。

第二步,声波的衍射效应是指声波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部分声波会绕至障碍物背后并继续向前传播的一种现象。又称声绕射。在生活中的表示是,即便我们的视线被物体挡住,也依旧能听到物体背后的声音。故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体现了声的衍射。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A项错误,光是直线传播的,而声音不是;

B项正确,衍射现象是指波在传播时,如果被一个大小接近于或小于波长的物体阻挡,就绕过这个物体,继续进行。“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因为两者之间受到某种物体阻挡,因此“未见其人”,但声音可以绕过物体进行,所以“先闻其声”;

C、D两项错误,当声波从一种媒质入射到声学特性不同的另一种媒质时,会发生折射或者反射的现象。题干不涉及两种不同介质。

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本题可以采用类比法和可能性推理法解题。题目中说的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说的是声音的传播,考生可以类比光的传播知识来推理,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显然与声音越过障碍物传播不同,故可以推测B项正确。“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属于声波的衍射效应。声波的衍射效应是指声波在传播时,如果被一个大小接近于或小于波长的物体阻挡,就绕过这个物体,继续进行。故本题选B。41.“他的诗歌读不完”,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A.他爱读诗歌,读起来没完没了

B.他不爱读诗歌,读起来总是半途而废

C.他是诗人,作品多得读不完

D.他收藏的诗歌很多,读也读不完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句子。“他的诗歌”可以指他创作的诗歌也可以指他收藏的诗歌;“读不完”可以指数量很多也可以指不断延续下去。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C项和D项都是“他的诗歌读不完”这句话所能包含的意思,理解正确。B项“不爱读诗歌”“半途而废”无法推出,理解错误。

因此,选择B选项。42.甲向首饰店购买钻石戒指二枚,标签标明该钻戒为天然钻石,买回后即被人告知实为人造钻石。甲遂多次与首饰店交涉,历时一年零六个月,未果。现甲欲以欺诈为由诉请法院撤销该买卖关系,其主张能否得到支持?

A.不可以,因已超过行使撤销权的一年除斥期间

B.可以,因首饰店主观上存在欺诈故意

C.可以,因未过两年诉讼时效

D.可以,因双方系重大误解订立合同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合同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甲在受欺诈的情形下,购买了首饰店的钻石,甲应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欺诈之日起一年之内行使撤销权,甲在历时一年零六个月后,请求法院撤销该买卖关系,已过撤销权行使的期间,其主张不能得到支持。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故意欺诈的除斥期间是一年,一年已过,不能得到支持。B项错误。

C项:故意欺诈的除斥期间是一年,不是两年,不能得到支持。C项错误。

D项:该合同不是重大误解订立,而是欺诈消费者订立的合同。D项错误。

43.非营利组织是指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它的目标通常是支持或处理个人关心或者公众关注的议题或事件。非营利组织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涉及艺术、慈善、教育、政治、宗教、学术、环保等领域。非营利组织的运作并不是为了产生利益,这一点通常被视为这类组织的主要特性。

依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非营利组织的是:

A.少林寺

B.希望工程基金会

C.民办高校

D.中国民间组织管理局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

②涉及艺术、慈善、教育、政治、宗教、学术、环保等领域。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少林寺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历史建筑群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属于“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涉及“宗教领域”,符合定义;

B项:希望工程,资助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继续完成学业,属于“不以营利为目的”,涉及“慈善领域”,符合定义;

C项:民办高校是民办企业,并非“不以营利为目的”,不符合定义;

D项:中国民间组织管理局是中国管理社会组织,属于“不以营利为目的”,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44.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对选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针对性地分析、审理和讨论,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案例教学法的是:

A.为讲解什么是“正当防卫”,赵老师给出真实案件,把学生分为辩方律师与控方律师进行分析、辩论

B.为教授无土栽培技术,李老师以“无土栽培番茄”为例进行逐步演示,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并完成栽培过程书面报告

C.为讲解“包产到户”,张老师组织学生到小岗村进行实地考察,与当地农民座谈、讨论、分析“包产到户”的必要性

D.为传授网线制作的技巧,刘老师播放了一段事先录制好的网线制作视频,供大家观察、讨论和学习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选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针对性地分析、审理和讨论”、“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赵老师为讲解“正当防卫”,给出了真实案例,体现了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学生分组进行分析、辩论,符合学生对案例进行针对性分析、审理、讨论,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符合定义,当选;

B项:李老师在教授中自己进行逐步演示,是老师在分析案例,学生直接动手操作,没有体现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审理和讨论,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张老师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并不是典型案例,学生也没有对案例进行针对性分析,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刘老师播放了事先录制好的网线制作视频,只是为了教授制作技巧,并不是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学生也没有进行针对性的讨论、分析,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解题思路:题干定义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教学方法,分析其主体、客体和特点,再结合选项比较即可解题。案例教学法的定义要点:①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对选定典型案例,进行针对性地分析、审理和讨论;②学生做出判断和评价。

A项,真实案件属于典型案例,把学生分为辩方律师与控方律师属于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辩论属于学生做出判断和评价,符合定义。

B项,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并完成栽培过程书面报告没有涉及分析、审理和讨论,不符合要点①。

C项,与当地农民座谈,没有体现学生对典型案例进行针对性地分析、审理和讨论,不符合要点①。

D项,观看网线制作视频,没有体现学生的判断与评价,不符合要点②。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在教师的指导下;

②由学生对选定的典型案例进行针对性地分析、审理和讨论;

③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真实案件属于“选定的典型案例”,把学生分为控辩双方进行分析和辩论体现了“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案例进行针对性地分析、审理和讨论”,并且在辩论过程中也会体现出“学生自己的判断和评价”,符合定义;

B项:学生动手操作并完成书面报告,是按照老师的演示进行操作和客观的记录,没有体现出“分析、审理和讨论”,不符合定义;

C项:实地考察并不是典型案例,该座谈会是学生与农民之间的交流,并非“学生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