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课件_第1页
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课件_第2页
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课件_第3页
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课件_第4页
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

关键词:城镇化,问题,成因,对策城镇化历史进程自建国以来,中国城镇化的推进大体可分三阶段:1950~1977年为波浪起伏时期,城镇化率平均每年提高0.25个百分点;1978~1995为稳步推进时期,城镇化率平均每年提高0.64个百分点;1996~2010年为快速推进时期,城镇化率平均每年提高1.38个百分点。相比较而言,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推进的速度在逐步加速。分时期看,自“九五”计划来,中国城镇化推进的平均速度已经出现下降的趋势。“九五”时期的中国城镇化率平均每年提高1.44个百分点,“十五”时期平均每年为1.35个百分点,“十一五”时期平均每年为1.34个百分点(按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城镇化率为49.68%,比上年增加3.09个百分点),其中前四年平均每年提高幅度为0.9个百分点。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国仍将处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时期,但幅度将会有所减缓。即未来中国的城镇化将处于减速而不是加速时期。根据我们的预测,未来中国的城镇化率预计年均提高幅度将保持在0.8~1个百分点左右,很难再现“九五”和“十五”时期增幅。据此估计,到2030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预计将达到65%左右。这一估计比联合国的预测略高一些。据联合国在《世界城市化展望》中预测,到2030年中国城市化率为61.9%。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也快速推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大约18%增长到2006年的大约44%,28年提高26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93个百分点。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呈现加速推进的态势,从1997年到2006年的10年间,城镇化率从30.5%提高到44%,年均提高1.35个百分点,相当于每年平均有约1700万人口从农村转向城市。2010年更是达到了惊人的47.5%。尽管如此,我国城镇化依然面临一些问题和矛盾,制约着城镇化进程的健康发展。造成这些问题和矛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现实的原因,也有历史的原因;既有政策的原因,也有国情特点的原因。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结构性矛盾突出、城镇承载力不强、城市运行欠佳、城市特色不强、社会矛盾较多、城乡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和矛盾。分析其成因,除发展阶段和国情特点等方面的因素外,最根本的问题还在于体制方面存在弊端,特别是规划体制、人口迁移体制、土地制度、财政体制、治理和管理考核政策的不完善,造成的主要问题可总结为以下四条:(一)“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问题近几年来,一些地方打着“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旗号,盲目拉大城市框架,滥占耕地、乱设开发区,不断扩大城市面积。部分地区在“经营城市”的理念下,大肆追求土地增值的收益,进一步助长了多占耕地和不合理拆迁的行为。失地农民增多和一些地方后续社会保障跟不上,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另一方面,促进农民工在城市落户的制度仍未建立,导致“土地城镇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若按此模式继续推进城镇化,失地农民的数量还会大量增加,农村人口人均占有耕地资源的数量将进一步减少。农村人口的减少慢于农村耕地的减少,不仅危及国家的粮食安全,而且势必进一步加剧解决“三农”问题的难度。(二)空间规划和城市规划问题一些城市布局结构不合理,相邻城市之间发展不够协调,不利于形成分工明确、布局科学的城镇体系和空间格局。还有一些城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扩大城市规模,不考虑当地资源环境承载条件,提出超越发展阶段的人口、经济、城区面积等指标,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部分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功能过度集中于中心区,不同程度地存在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交通拥挤和环境恶化等问题。城市规划和管理脱节,市政工程缺乏统筹规划和建设,综合管理能力滞后,影响城市运行效率,一些城市“城中村”和“城市贫民区”问题比较突出。通常所说的“城中村”,仅指在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位于城区边缘农村被划入城区,在区域上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但在土地权属、户籍、行政管理体制上仍然保留着农村模式的村落。(三)农民工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目前,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人数已超过1亿人,但大部分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岗位不稳定,流动性很强,农民工社会保障滞后的问题也很突出,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纳入保障范围的工作刚刚起步,养老保险尚未纳入统一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范围。很多录用农民工的企业都没有按国家有关规定为其录用的农民工提供法定的保险。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对广大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欠帐,虽然降低了目前的企业运营和城市发展成本,但是将构成对未来社会保障体系的巨大压力。(四)城镇化的多头管理问题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不同的政府部门从各自的职责范围和自身利益角度出发对城镇化的过程进行管理,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现象非常普遍。城镇化的进程涉及许多领域,但在统一市场的框架内,具有区域整体性的特征,部门分割、地区分割的管理模式不符合城镇化这一特征的要求,不利于统一的城镇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各项政策在实施中难以形成合力,影响城镇化进程健康高效地发展。如何理解质量提高型城镇化1.城市的本质内涵是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而不是为了机器或汽车来建设城市。2.知识经济时代,城市的竞争力突出表现在城市吸引人才的能力和宜居等方面,城市的独特宜人风貌、社会安定、服务功能的高质量等已经成为人才迁居的首选因素。3.先行国家在城市化中期阶段都出现过城市美化运动。如将城市建成纪念性的空间,在市区建设环城绿道、中心绿地、纪念性广场等等,这些都是欧洲推行城市美化运动的一些成功经验。美国在上个世纪推行从上到下的城市整体美化运动,如芝加哥市通过结合原有工业区、城市中心区的改造,并借助举办世界博览会的契机进行城市美化运动。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推出“再造社区魅力”运动,重新恢复社区里被填的河道、湖泊和园林绿地以及一些古建筑,达到重塑社区魅力的目的。相应的对策改革开放后,我国走的是一条外延式的快速城镇化发展道路,偏重于城市的发展必然导致了重城轻乡的公共财政投入结构,农村的劳动力和资金等要素不断流入城镇。农民工将劳动奉献给城镇而自身并没有成为城镇的主人。这种没有充分吸纳新居住群体的城镇化必然引发一系列问题。解决城镇化问题的关键是农民工镇民化或市民化,以此为基础实现城镇化内敛式转型。城镇化内敛式转型需要发挥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的机制,提高城镇产业聚集和人口与就业吸纳能力,丰富城镇化内涵。(二)、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小城镇建设必须要有雄厚的经济依托。资金紧缺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功能不完备,是制约农村城镇化发展步伐的重要因素。要积极稳步地发展小城镇,必须解决资金问题。而要解决小城镇发展中的资金障碍不可单纯依靠政府投资,而应建立起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小城镇建设的多渠道投入机制。在小城镇建设中,既要政府增加必要的投资,建立新型的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从制度上为城镇的发展提供资金,增强城镇自我发展能力同时也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开拓资金筹集渠道,充分发挥民间资金的优势,建成后项目的管理权和收益权同时交给投资方,以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回报。(三)推动规模生产和集约经营城镇要依托特色产业,形成生产要素聚集,增强带动周边地区的能力。传统的农业已不适应目前经济高速发展的趋势,必须有步骤地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变。最重要的还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二、三产业,认真选准启动项目,精心培育支柱产业,增强小城镇建设的经济基础。必须努力创造条件,把有条件的企业吸引到小城镇周围,使之适当集中,连片发展。规模生产和集约经营一方面要求人口集中居住,从而带来城市化效应,另一方面会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将一部分农业劳动力从农业中排挤出来。这部分从农业中游离出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必然要在农业以外的行业去寻求新的就业机会。(五)、加强城镇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以可持续发展为准则,在推进农村城镇化中加大环境治理和环保力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积极开发本区域土地后备资源。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控制污染企业的规模和布局,减少废物排放,采用低能耗的先进工艺和技术,提高能耗效率,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同时要注意保护好文物古迹以及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文化与自然景观,使小城镇发展成为自然、经济、社会和谐统一的社会体系。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城镇化问题的解读和解决方法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期间,新型城镇化也成为大家热议的焦点之一。展望未来,新型城镇化在释放经济增长潜力方面将依然发挥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我国实际的城镇化率还很低,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一些与我国发展阶段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左右的平均水平。在未来20-25年里,中国的城镇化还将处于相对较快发展的阶段。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效率还比较低下,随着农业机器的普及,规模化和现代化还将继续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进一步释放农村过剩劳动力,农村人口还将继续向城市迁移。其次,如果说过去城镇化是主要解决了扩大投资、满足外需的任务,那么未来的城镇化将是新型城镇化,它的核心任务是“扩大内需的战略性作用”。可以认为,新型城镇化将会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实现职业上从农业到非农业、地域上从农村到城镇、身份上从农民到市民的转换。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和户籍人口城镇化存在很大的不一致。2011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1%,人口规模为6.9亿人,但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35%,人口规模为4.6亿,两者差距达到2.3亿。新型城镇化着力方向方向一:土地流转试点新型城镇化将启幕农村新一轮改革,土地流转乃大势所趋。为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用地“瓶颈”,土地配置市场化、农村土地资本化,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为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并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这项举措将使被征地农民的利益得到保护。”经济学家顾海波说,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方向二:户籍或成突破口记者获悉,一些地方正在试图打破城乡户籍藩篱,户籍改革逐步推进正在成为城镇化改革的一大方向,正如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那样,因此城镇化决不是一哄而上。“打破户籍肯定是未来城镇化改革的方向,但具体操作问题十分复杂,各省差异很大,只有逐步试点逐步推开。”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表示,2020年若要达到50%以上的人口城镇化水平,关键在于以农民工市民化为重点的相关改革到位。方向三:实施“城市群”战略十八大之前,对于城镇化建设,十六大提出了“走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