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通史体例)课件_第1页
中国古代史(通史体例)课件_第2页
中国古代史(通史体例)课件_第3页
中国古代史(通史体例)课件_第4页
中国古代史(通史体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史(通史体例)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1.经济⑴农业:耕作方式(生产技术):刀耕火种(2.P5)⑵手工业:纺织业:纺织技术萌芽;纺织面料:麻、葛、丝;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2.P13)冶金业:冶铜业出现(2.P15)陶瓷业:制陶业出现(彩陶、黑陶)(2.P17)2.思想文化⑴汉字起源:刻画符号(3.P34)⑵绘画起源:陶器上的图形、岩画(3.P34)夏朝(BC2070—BC1600)1.政治“家天下”制度(世袭制度)开始(1.P5)⑴农业:⑵手工业:纺织业:纺织面料:麻、葛、丝冶金业:冶铜业陶瓷业:制陶业2.经济商朝(BC1600—BC1046)1.政治一切政治事物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1.P6)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耕作方式(生产技术):刀耕火种西周(BC1046—BC771)1.政治分封制(概念、目的、权利和义务、对象、影响)宗法制(概念、内容、实质、等级关系、影响)(1.P6—7)⑴农业:2.经济土地制度:井田制(国家土地所有制)(2.P7)⑵手工业:冶金业:冶铜业(礼制象征、铸造工艺水平高)(2.P15)⑶商业:商业进一步发展(2.P19)3.思想文化⑴科技:⑶文学:耕作方式(生产技术):刀耕火种⑵绘画:帛画、漆画、壁画、画像石和画像砖(3.P35)火药发明的准备:在冶金中使用木炭(3.P30)《诗经》(3.P41—42)春秋战国(BC770—BC476—BC221)1.政治分封制(崩溃)(1.P6—7)⑴农业:2.经济③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2.P7)⑵手工业:冶金业:冶铁业(春秋晚期出现、战国中期后普及)炼钢和淬火工艺发展(2.P15—16)④水利工程:都江堰(李冰、成都平原、秦国)、郑国渠(郑国、关中、秦国)(2.P9)②经营方式: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逐步形成(2.P4)①耕作方式(生产技术):铁犁牛耕出现(2.P5)⑶商业:出现了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2.P19)出现了称作“市井”的商业区(2.P22)⑷商业政策:重农抑商(概念、时间范围、抑商表现、影响)(2.P25—26)3.思想文化⑵科技:⑸文学:⑴思想:①百家争鸣(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3.P4—8)②孔子(政治主张、教育思想、历史地位和影响)(4.P20—24)②火药发明的准备:(3.P30)①司南(战国、《韩非子》)(3.P29)⑶文字:小篆(秦代)(3.P35)《离骚》(3.P42)⑷绘画:帛画、漆画、壁画、画像石和画像砖(3.P35)秦朝(BC221—BC206)1.政治秦的统一(灭六国+疆域拓展)(时间、过程、影响)(1.P8—9,4.P4—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三公的名称、职能)、郡县(道)制(机构设置、影响、与分封制的比较)(1.P9—11,4.P5)⑴商业:2.经济商品买卖明码标价(2.P21)⑵经济政策:重农抑商;统一货币、度量衡(4.P6)⑶交通建设:直道、驰道、五尺道、人工渠道(1.P9,4.P6)3.思想文化⑴思想:焚书坑儒(3.P10,4.P6)⑵文字:统一文字:小篆(3.P34,4.P6),隶书(3.P34)4.其他暴政:焚书坑儒、严刑酷法、滥用民力(徭役和兵役)(4.P6)②纺织业:纺织技术相当发达(《说文解字》、马王堆汉墓、丝绸之路)(2.P13—14)③冶铁业:铁业官营制度(汉武帝),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风方式变化:水排(东汉、杜诗)(2.P16)④陶瓷业:出现青瓷器(东汉末期)(2.P17)⑶商业:商运活跃,“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形成以繁荣的“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的商业中心(2.P19,21—22)3.思想文化⑴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化大一统、影响)(3.P11—12)⑵教育:太学(时间、概念、影响)(3.P12—13)⑶科技:①造纸术:发明:西汉早期,书写用纸;改进:东汉蔡伦,蔡侯纸;影响(3.P28—29)3.思想文化⑴思想:古代中国第二次思想活跃时期(玄学的产生、道教和佛教的广泛传播)(3.P15,21)⑵科技:火药:东晋葛洪《抱朴子·仙药》中已经提到“火药”(3.P30)⑶书法:行书盛行,王羲之(书圣)(3.P35)⑷绘画:中国画的艺术形式逐渐成熟(魏晋南北朝—隋唐),中国画的概况(3.P35—36)隋唐(581—618—907)⑴中央官制:1.政治三省六部制(三省职能、权力分散)(1.P14)⑵地方行政制度:道州县三级制(1.P16)③水利:设置渠堰使,负责水利工程的管理;灌溉工具:立井水车(北方),高转筒车(长江流域)(2.P10)⑵手工业:①纺织业:官营纺织业规模大,私营纺织作坊兴起(2.P14)②陶瓷业:制瓷业成为独立的产生部门;陶器:唐三彩;瓷器:越窑青瓷,邢窑、江西景德镇和四川大邑白瓷,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2.P16)⑶商业:商船规模宏大,陆路商运发达;草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夜市比较繁荣;始现店铺林立的常设商业区;出现了长安、洛阳、扬州、杭州、湖州等商业都会(2.P19—23)3.思想文化⑴科技:①火药:火药用于军事(火药箭、火炮,时间)(3.P30)⑵书法:楷书: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狂草:怀素、张旭(3.P35)⑶绘画:文人画(鼻祖:王维,特点:画中有诗)(3.P36)②印刷术:雕版印刷(《金刚经》)(3.P31)⑷文学:唐诗(李白、杜甫)(3.P43—44)宋朝(960—1127—1276)⑴中央官制:1.政治增设参知政事,分散相权(二府三司三衙)(1.P14)⑵地方行政制度:路州县三级制(1.P16)⑴农业:2.经济水利:对热心兴修水利的州县官员有明确的奖赏制度;灌溉工具:水转翻车(2.P10)⑵手工业:①纺织业: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等地区,丝织工艺水平有新的提高(2.P15)③陶瓷业:制瓷业:名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等)(2.P17)其他:棉花种植推广到闽、粤等地区(2.P15)②冶金业:冶铁业:燃料:煤(北宋)(2.P16)⑶商业:海外商运发展迅速;“市”突破了时空限制;形成了繁荣的商业街;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都市商业繁荣(汴京):大小店铺连绵不断,有夜市、晓市和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2.P20—23)3.思想文化⑵科技:⑴思想:①理学:①指南针:②心学:指南鱼、指南龟(《武经总要》、《梦溪笔谈》、《事林光记》),应用于方向测定(航海)(《萍洲可谈》、《梦梁录》),西传: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后再传入欧洲(3.P29)②火药:火药用于军事(火药箭、火炮,时间),石普、《武经总要》(3.P30)陆九渊(心学开创者,主要主张)(3.P18)程颢、程颐(理学开创者,主要主张)朱熹(理学集大成者,主要主张)(3.P17—18)⑶书法:行书: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北宋四大书法家)(3.P35)⑷文学:宋词:婉约派(柳永、李清照),豪放派(苏轼、辛弃疾)(3.P44—45)元朝(1271—1368)1.政治⑴中央官制:一省二院(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1.P17)⑵地方行政制度:行省制(3个地方单位,节制表现,影响),省路府州县五级制(1.P16—17)商业:海外商运发展迅速(2.P20)2.经济③印刷术:毕升:活字印刷术(3.P31)⑵手工业:①纺织业:纺织手工作坊或工场集中了大量雇工,纺织业发达地区出现了自由劳动力市场(2.P15)⑶商业:会馆和商帮(晋商、徽商),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2.P20;22)⑷经济政策:“海禁”政策(概念、影响)(2.P27—28)⑸其他:资本主义萌芽(原因、时间:明中后期、地点:江南地区、表现、缓慢发展原因)(2.P28—29)3.思想文化⑴思想:①心学: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主要主张)(3.P18—19)②李贽(主要主张)③明清之际:古代中国第三个思想活跃时期(3.P18—19)代表人物(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及主要主张影响⑵科技:①指南针:为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3.P29)②火药:创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火器(早期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3.P30—31)③印刷术:铜活字得到较多应用,西传:由波斯传到西方(3.P32)⑶书法:文征明、董其昌(3.P35)水利:康雍乾三朝重视河防、海塘及各地水利事业;灌溉工具:风力水车(2.P10)⑴农业:2.经济⑵手工业:陶瓷业:制瓷业:粉彩瓷器(发明:康熙,登峰造极:雍正)(2.P18)⑶商业:会馆和商帮(晋商、徽商),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商业都会:苏州,名镇:吴江盛泽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2.P20,22—23)⑷经济政策:“海禁”政策(闭关锁国政策)(概念、影响)(2.P27—28)3.思想文化⑴思想:明清之际:古代中国第三个思想活跃时期(3.P18—19)代表人物(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及主要主张影响⑸其他:资本主义萌芽(表现、缓慢发展原因)(2.P28—29)⑵科技:印刷术:使用铜活字印刷的最大一部书:《古今图书集成》(3.P32)⑶戏曲:京剧:(起源、形成、特点、地位)(3.P32)⑷文学:小说:原因,代表作:《儒林外史》、《红楼梦》、《聊斋志异》、清末四大谴责小说(3.P45—46)专题一随堂练习7⑴主题: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最有价值:长沙出土的铁锄⑵联系:铁农具的使用为小农经济的产生创造了条件⑶观点:春秋战国时期首先是社会的转型时期,生产力发展,社会经济获得长足进步,分封制崩溃,郡县制逐渐形成;另一方面,诸侯争霸,战乱不断,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是,进步和发展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特征。原因:第一手材料;实物史料专题二随堂练习7⑴特点:“市”为政府所设置,设在都邑中,设置官吏管理,有一定范围,交易有时间限制。⑵变化: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⑶思想追求:肯定了“理”的绝对性和神圣性,要求人们以“三纲五常”这一套封建伦理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这样天下就会太平。⑷加强控制:省界犬牙交错,无险可依,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设置机构,加强监察;行省行使权力时中央节制及采用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专题三随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