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期末复习资料》刑法案例分析方法课件_第1页
《刑法期末复习资料》刑法案例分析方法课件_第2页
《刑法期末复习资料》刑法案例分析方法课件_第3页
《刑法期末复习资料》刑法案例分析方法课件_第4页
《刑法期末复习资料》刑法案例分析方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刑法案例分析刑法案例分析1目录一、什么是刑法适用?为什么需要统一的刑法适用方法?二、准备工作:如何处理案件事实并寻找刑法规范?三、涵摄法:如何将案件事实与刑法规范结合在一起?目录2一、什么是刑法适用?为什么需要统一的刑法适用方法?(一)什么是刑法适用:将抽象的刑法规范适用于具体案件事实的过程(“翻译”)案例:A与B不合,于是将B价值5000元的iphone5手机从理教4楼扔到楼下,手机被摔的稀巴烂。问题:A将B的手机摔坏的行为是否构成刑法第375条规定的故意毁坏财物罪?一、什么是刑法适用?为什么需要统一的刑法适用方法?3(二)为什么需要统一的刑法适用方法

法治与法律的确定(法安定性)(二)为什么需要统一的刑法适用方法4二、准备工作:如何处理案件事实并寻找刑法规范重要提醒:不要假定事实或者改变案例已经给出的事实!!!二、准备工作:如何处理案件事实并寻找刑法规范5(一)处理案件事实的若干规则单个行为人(1)原则:按照时间顺序排列(2)例外重罪优先于轻罪故意犯罪优先于过失犯罪既遂犯罪优先于未遂犯罪作为犯罪优先于不作为犯罪(一)处理案件事实的若干规则单个行为人6案例案例:A对邻居B经常呼朋唤友、山吃海喝的吵闹行为非常不满,于是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潜入B的房子,将熟睡中的B暴揍一顿,把B打成脑震荡。问题:A因为暴揍B并造成其脑震荡,可能构成了刑法第234条的故意伤害罪A因为夜间潜入B的房子,可能构成了刑法第245条的非法侵入住宅罪案例案例:A对邻居B经常呼朋唤友、山吃海喝的吵闹行为非常不满72.多个行为人(共同犯罪)预先审查:多个行为人构成刑法第25条的共同犯罪吗?(1)单独分析法:存在明显的正犯与共犯区分的情况下原则:主犯优先于从犯(或者实行犯优先于组织犯、教唆犯、帮助犯、胁从犯)(2)共同分析法:没有明显的正犯与共犯区分的情况2.多个行为人(共同犯罪)预先审查:多个行为人构成刑法8单独分析法案例:A教唆B到故宫盗窃价值100万的清代挂钟一座。问题:预先审查:A和B构成刑法第25条的共同犯罪吗?B因为实施了盗窃故宫挂钟的行为,可能构成了刑法第264条和刑法第26条的盗窃罪的主犯A因为实施了教唆B盗窃故宫挂钟的行为,可能构成了刑法第264条和刑法第29条的盗窃罪的教唆犯。单独分析法案例:A教唆B到故宫盗窃价值100万的清代挂钟一座9共同分析法案例:A和B共同实施抢劫行人C的犯罪,其中A负责用暴力制服C,而B则负责从C手腕上拿走其价值不菲的卡帝尔手表。预先审查:A和B构成刑法第25条的共同犯罪吗?问题:A和B因为实施了抢劫C的行为,可能构成了刑法第263条和刑法第25条的抢劫罪的共同犯罪。共同分析法案例:A和B共同实施抢劫行人C的犯罪,其中A负责用10(二)制定案例分析框架案例:A对邻居B经常呼朋唤友、山吃海喝的吵闹行为非常不满,于是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潜入B的房子,将熟睡中的B暴揍一顿,把B打成脑震荡。问题:1.A因为暴揍B并造成其脑震荡,可能构成了刑法第234条的故意伤害罪2.A因为夜间潜入B的房子,可能构成了刑法第245条的非法侵入住宅罪(二)制定案例分析框架案例:A对邻居B经常呼朋唤友、山吃海喝111.A因为暴揍B并造成其脑震荡,可能构成了刑法第234条的故意伤害罪A.构成要件符合性a.客观的构成要件i)行为主体ii)伤害行为iii)伤害结果iv)行为对象v)伤害行为与伤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与客观归责vi)客观附随情状b.主观的构成要件:伤害故意i)认识因素Ii)意志因素iii)构成要件错误iv)特殊的主观构成要件c.混合的构成要件:罪量B.违法性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其他正当化事由C.罪责a.责任能力b.不法意识与禁止错误c.期待可能性1.A因为暴揍B并造成其脑震荡,可能构成了刑法第234条的122.A因为夜间潜入B的房子,可能构成了刑法第245条的非法侵入住宅罪A.构成要件符合性a.客观的构成要件i)行为主体ii)侵入行为iii)侵入结果iv)行为对象v)侵入行为与侵入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与客观归责vi)客观附随情状b.主观的构成要件:侵入故意i)认识因素Ii)意志因素iii)构成要件错误iv)特殊的主观构成要件c.混合的构成要件:罪量B.违法性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其他正当化事由C.罪责a.责任能力b.不法意识与禁止错误c.期待可能性2.A因为夜间潜入B的房子,可能构成了刑法第245条的非法133.竞合本案中故意伤害罪与非法侵入住宅罪之间的竞合关系是什么?3.竞合14三、涵摄法:如何将案件事实与刑法规范结合在一起?(一)涵摄法就是逻辑的三段论在案例分析法中的运用。(二)重要提示:请不要遗漏涵摄法的每个步骤。三、涵摄法:如何将案件事实与刑法规范结合在一起?(一)涵摄法15(三)涵摄法的主要步骤第一步:总起句:需要审查什么问题/什么要件?第二步:定义:法律规定的定义;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判例以及学术上的定义;定义存在各种学说的时候如何处理第三步:涵摄:将案件事实与定义进行比较第四步:结论:说明比较的结果,须与总起句呼应。(三)涵摄法的主要步骤第一步:总起句:需要审查什么问题/什么16实例规定:对于任何骑自行车不戴头盔的人都应当处以绕北大五四操场跑十圈的处罚案例:甲是一名北大2013级法律硕士,今天从万柳骑滑板车到北大理教来听课,但没有戴头盔。实例17涵摄法操作方式第一步:总起句:需要审查什么问题/什么要件?第二步:定义:法律规定的定义;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判例以及学术上的定义;定义存在各种学说的时候如何处理第三步:涵摄:将案件事实与定义进行比较第四步:结论:说明比较的结果,须与总起句呼应。涵摄法操作方式第一步:总起句:需要审查什么问题/什么要件?18实例

甲和他的哥哥乙到一个露天酒吧喝酒,由于露天酒吧很挤,所以他们只好与看上去很凶的丙拼桌,丙因为要和甲、乙共用一个桌子,本来就已经怒火中烧,再加上乙喝醉之后开始和甲喋喋不休起来,于是丙变得特别生气,冲着乙的脸一记重拳,当场打掉了乙的一颗大门牙。由于乙并没有因此停止吵嚷,于是丙开始掐乙的脖子。甲为了让丙放开他的哥哥,使哥哥免受伤害,于是抄起桌上的酒瓶打了丙的头,丙后来因为轻微脑震荡而就医。甲动手之后,丙怕吃亏而放开乙,并离开了酒吧。晚上很晚了,甲和乙也离开就酒吧,乙眼尖,发现在马路对面等公交车的正是仇人丙,为了报复丙,乙拿起路边的一块砖头向其砸过去,碰巧丙正好转身,没有被砸中。可是,丙旁边等车的老太太丁不幸被打中,并当场被砸死。请问甲、乙、丙的刑事责任如何?实例甲和他的哥哥乙到一个露天酒吧喝酒,由于19一、丙殴打乙并掐其脖子的行为,可能构成刑法第234条第1款的故意伤害罪A.构成要件符合性a.客观的构成要件i)行为主体ii)伤害行为iii)伤害结果iv)行为对象v)伤害行为与伤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与客观归责vi)客观附随情状b.主观的构成要件:伤害故意i)认识因素Ii)意志因素iii)构成要件错误iv)特殊的主观构成要件c.混合的构成要件:罪量B.违法性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其他正当化事由C.罪责a.责任能力b.不法意识与禁止错误c.期待可能性一、丙殴打乙并掐其脖子的行为,可能构成刑法第234条第1款的20二、甲用酒瓶打丙的头,可能构成刑法第234条第1款的故意伤害罪A.构成要件符合性a.客观的构成要件i)行为主体ii)伤害行为iii)伤害结果iv)行为对象v)伤害行为与伤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与客观归责vi)客观附随情状b.主观的构成要件:伤害故意i)认识因素Ii)意志因素iii)构成要件错误iv)特殊的主观构成要件c.混合的构成要件:罪量B.违法性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其他正当化事由C.罪责a.责任能力b.不法意识与禁止错误c.期待可能性二、甲用酒瓶打丙的头,可能构成刑法第234条第1款的故意伤害21三(1)、乙用砖头砸丙的行为,可能构成刑法第234条第1款和刑法第23条的故意伤害罪(未遂)预先审查:结果是否发生?构成要件符合性(1)客观的构成要件(2)主观的构成要件(3)混合的构成要件2.违法性3.罪责三(1)、乙用砖头砸丙的行为,可能构成刑法第234条第1款和22三(2)、乙用砖头砸到丁的行为,可能构成刑法第233条的过失致人死亡罪预先审查:过失致人死亡是否为刑法明文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符合性(1)客观的构成要件(结果、主体、违反客观的注意义务、客体、因果关系与客观归责)(2)主观的构成要件(轻率或疏忽)2.违法性(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等)3.罪责(责任能力、个人的结果避免可能性与结果预见可能性、不法意识)三(2)、乙用砖头砸到丁的行为,可能构成刑法第233条的过失23三(3)、乙的竞合问题三(3)、乙的竞合问题24四、最终结论四、最终结论25刑法案例分析刑法案例分析26目录一、什么是刑法适用?为什么需要统一的刑法适用方法?二、准备工作:如何处理案件事实并寻找刑法规范?三、涵摄法:如何将案件事实与刑法规范结合在一起?目录27一、什么是刑法适用?为什么需要统一的刑法适用方法?(一)什么是刑法适用:将抽象的刑法规范适用于具体案件事实的过程(“翻译”)案例:A与B不合,于是将B价值5000元的iphone5手机从理教4楼扔到楼下,手机被摔的稀巴烂。问题:A将B的手机摔坏的行为是否构成刑法第375条规定的故意毁坏财物罪?一、什么是刑法适用?为什么需要统一的刑法适用方法?28(二)为什么需要统一的刑法适用方法

法治与法律的确定(法安定性)(二)为什么需要统一的刑法适用方法29二、准备工作:如何处理案件事实并寻找刑法规范重要提醒:不要假定事实或者改变案例已经给出的事实!!!二、准备工作:如何处理案件事实并寻找刑法规范30(一)处理案件事实的若干规则单个行为人(1)原则:按照时间顺序排列(2)例外重罪优先于轻罪故意犯罪优先于过失犯罪既遂犯罪优先于未遂犯罪作为犯罪优先于不作为犯罪(一)处理案件事实的若干规则单个行为人31案例案例:A对邻居B经常呼朋唤友、山吃海喝的吵闹行为非常不满,于是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潜入B的房子,将熟睡中的B暴揍一顿,把B打成脑震荡。问题:A因为暴揍B并造成其脑震荡,可能构成了刑法第234条的故意伤害罪A因为夜间潜入B的房子,可能构成了刑法第245条的非法侵入住宅罪案例案例:A对邻居B经常呼朋唤友、山吃海喝的吵闹行为非常不满322.多个行为人(共同犯罪)预先审查:多个行为人构成刑法第25条的共同犯罪吗?(1)单独分析法:存在明显的正犯与共犯区分的情况下原则:主犯优先于从犯(或者实行犯优先于组织犯、教唆犯、帮助犯、胁从犯)(2)共同分析法:没有明显的正犯与共犯区分的情况2.多个行为人(共同犯罪)预先审查:多个行为人构成刑法33单独分析法案例:A教唆B到故宫盗窃价值100万的清代挂钟一座。问题:预先审查:A和B构成刑法第25条的共同犯罪吗?B因为实施了盗窃故宫挂钟的行为,可能构成了刑法第264条和刑法第26条的盗窃罪的主犯A因为实施了教唆B盗窃故宫挂钟的行为,可能构成了刑法第264条和刑法第29条的盗窃罪的教唆犯。单独分析法案例:A教唆B到故宫盗窃价值100万的清代挂钟一座34共同分析法案例:A和B共同实施抢劫行人C的犯罪,其中A负责用暴力制服C,而B则负责从C手腕上拿走其价值不菲的卡帝尔手表。预先审查:A和B构成刑法第25条的共同犯罪吗?问题:A和B因为实施了抢劫C的行为,可能构成了刑法第263条和刑法第25条的抢劫罪的共同犯罪。共同分析法案例:A和B共同实施抢劫行人C的犯罪,其中A负责用35(二)制定案例分析框架案例:A对邻居B经常呼朋唤友、山吃海喝的吵闹行为非常不满,于是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潜入B的房子,将熟睡中的B暴揍一顿,把B打成脑震荡。问题:1.A因为暴揍B并造成其脑震荡,可能构成了刑法第234条的故意伤害罪2.A因为夜间潜入B的房子,可能构成了刑法第245条的非法侵入住宅罪(二)制定案例分析框架案例:A对邻居B经常呼朋唤友、山吃海喝361.A因为暴揍B并造成其脑震荡,可能构成了刑法第234条的故意伤害罪A.构成要件符合性a.客观的构成要件i)行为主体ii)伤害行为iii)伤害结果iv)行为对象v)伤害行为与伤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与客观归责vi)客观附随情状b.主观的构成要件:伤害故意i)认识因素Ii)意志因素iii)构成要件错误iv)特殊的主观构成要件c.混合的构成要件:罪量B.违法性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其他正当化事由C.罪责a.责任能力b.不法意识与禁止错误c.期待可能性1.A因为暴揍B并造成其脑震荡,可能构成了刑法第234条的372.A因为夜间潜入B的房子,可能构成了刑法第245条的非法侵入住宅罪A.构成要件符合性a.客观的构成要件i)行为主体ii)侵入行为iii)侵入结果iv)行为对象v)侵入行为与侵入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与客观归责vi)客观附随情状b.主观的构成要件:侵入故意i)认识因素Ii)意志因素iii)构成要件错误iv)特殊的主观构成要件c.混合的构成要件:罪量B.违法性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其他正当化事由C.罪责a.责任能力b.不法意识与禁止错误c.期待可能性2.A因为夜间潜入B的房子,可能构成了刑法第245条的非法383.竞合本案中故意伤害罪与非法侵入住宅罪之间的竞合关系是什么?3.竞合39三、涵摄法:如何将案件事实与刑法规范结合在一起?(一)涵摄法就是逻辑的三段论在案例分析法中的运用。(二)重要提示:请不要遗漏涵摄法的每个步骤。三、涵摄法:如何将案件事实与刑法规范结合在一起?(一)涵摄法40(三)涵摄法的主要步骤第一步:总起句:需要审查什么问题/什么要件?第二步:定义:法律规定的定义;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判例以及学术上的定义;定义存在各种学说的时候如何处理第三步:涵摄:将案件事实与定义进行比较第四步:结论:说明比较的结果,须与总起句呼应。(三)涵摄法的主要步骤第一步:总起句:需要审查什么问题/什么41实例规定:对于任何骑自行车不戴头盔的人都应当处以绕北大五四操场跑十圈的处罚案例:甲是一名北大2013级法律硕士,今天从万柳骑滑板车到北大理教来听课,但没有戴头盔。实例42涵摄法操作方式第一步:总起句:需要审查什么问题/什么要件?第二步:定义:法律规定的定义;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判例以及学术上的定义;定义存在各种学说的时候如何处理第三步:涵摄:将案件事实与定义进行比较第四步:结论:说明比较的结果,须与总起句呼应。涵摄法操作方式第一步:总起句:需要审查什么问题/什么要件?43实例

甲和他的哥哥乙到一个露天酒吧喝酒,由于露天酒吧很挤,所以他们只好与看上去很凶的丙拼桌,丙因为要和甲、乙共用一个桌子,本来就已经怒火中烧,再加上乙喝醉之后开始和甲喋喋不休起来,于是丙变得特别生气,冲着乙的脸一记重拳,当场打掉了乙的一颗大门牙。由于乙并没有因此停止吵嚷,于是丙开始掐乙的脖子。甲为了让丙放开他的哥哥,使哥哥免受伤害,于是抄起桌上的酒瓶打了丙的头,丙后来因为轻微脑震荡而就医。甲动手之后,丙怕吃亏而放开乙,并离开了酒吧。晚上很晚了,甲和乙也离开就酒吧,乙眼尖,发现在马路对面等公交车的正是仇人丙,为了报复丙,乙拿起路边的一块砖头向其砸过去,碰巧丙正好转身,没有被砸中。可是,丙旁边等车的老太太丁不幸被打中,并当场被砸死。请问甲、乙、丙的刑事责任如何?实例甲和他的哥哥乙到一个露天酒吧喝酒,由于44一、丙殴打乙并掐其脖子的行为,可能构成刑法第234条第1款的故意伤害罪A.构成要件符合性a.客观的构成要件i)行为主体ii)伤害行为iii)伤害结果iv)行为对象v)伤害行为与伤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与客观归责vi)客观附随情状b.主观的构成要件:伤害故意i)认识因素Ii)意志因素iii)构成要件错误iv)特殊的主观构成要件c.混合的构成要件:罪量B.违法性a.正当防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