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粮仓为何沦为了“场面活”
邓苗苗
“吃什么〞,如今可能是人们每天都会产生的疑问。都说“民以食为天〞,而对于国家来说,保证粮食安全、操纵粮食价格,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重大事件诸如战乱、天灾、疫情之下,假如粮食供给不上,可是会出大问题的。大瑞还是场面活?
康熙五十六年(1717),被后人戏谑为“奏折狂魔〞的直隶总督赵弘燮,又一次上奏说些家长里短,顺便拍皇帝马屁。他提到邻居院子里长出一枝灵芝,是由于当今圣上厚德爱民远超尧舜而现世。然而,康熙帝只是冷淡地回复说,以前帝王们喜好的景星、庆云、芝草之类的东西,他都不认为是祥瑞,“所为瑞者,年谷丰产。民有吃的,就是大瑞〞。
仓廪丰富、百姓有粮是大瑞不假,但是粮食生产的季节性,注定了其供给的波动性。为了解决这个长期存在的矛盾,粮食的仓储制度、常平仓的建立应运而生,并早早形成了仓廪系统。
从人们期待粮仓发挥的作用来看,实为有利国计民生的制度。但从古至今,有不少人却不这么认为。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侍御史马周上疏称:“国之兴亡,不由蓄积多少,唯在百姓苦乐。〞马周并非无病呻吟,而是对隋朝灭亡的慨叹。隋开皇十四年(594)的一场大旱引起了饥荒,百姓苦不堪言。而此时仓库据说是“满溢〞,朝廷却不许开仓放粮,对此,唐太宗留下了“隋文不怜百姓而惜仓库〞的评价。
尽管仓廪系统的关键作用,让统治者们不得不多花些精力在这上面,防止官员们中饱私囊。但长期以来,油水颇多的仓廪系统腐败屡禁不止,花招也层出不穷。到了封建晚期的清朝,包括常平仓在内的仓廪系统的运转已经变得更加腐朽不堪,部分研究这段历史的学者甚至认为它“既不能成为清政府操纵乡村的有效工具,又不能在灾荒时期为民众提供救济的保证〞,只是“帝国的场面活〞罢了。
要说仓廪系统一点用也没有难免失之偏颇,但清朝的仓廪腐败,确实让人心惊,从嘉庆十四年(1809)的一场大案中,便可见一斑。
嘉庆十四年五月二十三日,一封密奏揭开了这桩惊天舞弊案的幕布。虽然奏折中只是提到通州粮库中漕粮白米亏损,有胥吏从中谋利,但嘉庆皇帝敏锐地觉察到这背后生怕不是小问题。他接连派出几批大臣前往通州,如接力赛一般对此案进行调查。从五月二十四日到六月二十二日,紧锣密鼓的调查终究终止了,奉旨查案的大臣们得出一个惊人的数字——通州西仓亏短7万3千余石,中仓亏短6万7千余石。而这些数字,与一个叫高添凤的人脱不了干系。
原通州西仓书吏高添凤是这场仓廪舞弊案的核心人物,他在自己役满后,采用让家人轮番接充补缺的方式,将西仓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长达十余年。然而面对详尽的调查数据,他只承认自己私吞了三四万石,并称其他亏短只是正常的腐坏损耗。无论他的辩白真假与否,如此大的亏短已足以让嘉庆帝震怒。在严苛的审讯下,高添凤所使的花招被一一披露出来,这个帝国巨蠹将千百年来仓廪贪腐的手段用到极致。手段极致的仓廪贪腐
充实粮仓依靠的是强大的漕运系统,以高添凤为首的舞弊团体一开始就从漕运下手,开启了侵吞钱粮的第一步。简单来说,每当运粮船抵达通州卸粮时,高添凤就会派人向船户索取钱财,否则就对船上的粮食百般挑剔。船户们为了顺利交付,往往也会乖乖交钱。终究,若是高添凤对粮食挑三拣四,损失很有可能比那笔贿赂钱多得多。另外,在放米的过程中,高添凤等人也百般钻营。譬如,依照户部规定,放米应先放陈米,再放新米,利用这一点,高添凤向领米人索要贿赂,新米每石收两百文至五百文不等。
除了钱以外,粮食也是高添凤等人的目标。清政府每年都发给宗室大臣米票和俸票,可到通仓领取禄米和俸米。为了节省时间和人力,宗室大臣往往把票卖给米局,再就近购粮,而米局则凭票领米。高添凤指使自己人开了米局,并在西仓米票上做好记号,凡是自己米局的人拿着有记号的米票来领米,则每张票多出米两三升,并通过米局贩卖。而原本规定使用一次即作废的米票,在高添凤等人的运作中,还可以再次被用来领取好米,这种做法被他们称为“走黑档〞。到了后来,干脆就直接伪造米票,冒领好米。更为胆大包天的是,高添凤等人还在每年运输至京仓的米中做手脚,“私将白米一千六百石顶数领出,售卖贵价,另用贱价买土米一千六百石,运交京仓〞……真是四处挖空心思,四处下手揩油,令人瞠目结舌。
案件水落石出后,嘉庆帝怒火冲天,不仅将高添凤等人处斩,严肃处理其他涉案人员,同时还开始追究监视仓场的仓场侍郎的责任。终究,以高添凤为首的腐败集团一手遮天,盘踞通仓这么多年,竟没有一名仓场侍郎发现或者揭穿,就算没有沆瀣一气,也难逃渎职之责。为此,嘉庆帝下令彻查。最终,自嘉庆三年以来,历任仓场侍郎不是被降级、降职,就是被革职留任。此外,他们还被要求分赔这些亏短的白米。即便是已经去世的官员,也要由其家人代为赔补。
在清朝的吏治中,大量官员亏空并未被重罚,而是要求赔补,只要能按时赔补完,还有可能不被問罪。嘉庆帝的祖父雍正帝在位期间,有地方官员赔补亏空时,表示当地百姓乐意代赔。对此,雍正帝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会展产品合同范本
- 出口种子销售合同范本
- 转卖音响合同范本
- 劳务外包合同范例
- 中介委托租房电子合同范本
- 凯伦股合同范本
- 养牛合伙合同范本
- 北海吊车出租合同范本
- 公司中途入股合同范本
- 产品服务合同范例
- 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2024年公安机关理论考试题库500道【综合卷】
- (高清版)TDT 1048-2016 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技术规范
- 市场调研与咨询行业的市场调研方法创新培训
- 2024年人工智能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
- 29.4常见肿瘤标志物讲解
- 华为企业大学培训体系
- 2024年四川成都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学生奖励兑换券模板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班会教案
- 第2章导游(课件)《导游业务》(第五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