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应急知识培训培训课件_第1页
卫生应急知识培训培训课件_第2页
卫生应急知识培训培训课件_第3页
卫生应急知识培训培训课件_第4页
卫生应急知识培训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卫生应急知识培训卫生应急知识培训1什么是突发事件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分类)什么是突发事件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如何报告?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要同时进行网络直报,直报的信息由指定的专业机构审核后进入国家数据库。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采用最快的通讯方式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报送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的专业机构,应对信息进行审核,确定真实性,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同时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如何报告?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如何报告?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尽快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现场调查,如确认为实际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根据不同的级别,及时组织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如尚未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由专业防治机构密切跟踪事态发展,随时报告事态变化情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如何报告?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责任报告人和责任报告单位包括哪些?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机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和检验检疫机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环境保护监测机构、教育机构等有关单位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责任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卫生人员、个体开业医生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责任报告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责任报告人和责任报告单位包括哪些?县级以上各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几级根据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1)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势。(3)涉及多个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4)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并有扩散趋势,或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重新流行。(5)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6)周边以及与我国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特大传染病疫情,并出现输入性病例,严重危及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事件。(7)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几级根据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可分为几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分为:紧急医学救援类、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类、突发中毒事件处置类、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可分为几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如何发布,发布的内容包括哪些?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向社会发布突发事件的信息。必要时,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向社会发布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信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如何发布,发布的内容包括哪些?国务院卫生8.终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应具备哪些条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的终止需符合以下条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末例传染病病例发生后经过最长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终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应具备哪些条件?突发公共卫生事9相关部门工作职责人民政府应急部门:①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②物资、人员和社区动员;③疫区划定和封锁;④限制/停止贸易、集会或大规模社交活动,停工、停业、停课;⑤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等紧急措施;⑥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和设备;⑦交通卫生检疫;⑧正确引导舆论,维护社会稳定。相关部门工作职责人民政府应急部门:10卫生行政部门应急部门①组织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与处理;②应急接种与预防服药;③督导检查与事件评估;④制订技术标准和规范;⑤普及卫生知识,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卫生行政部门应急部门①组织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11医疗机构应急部门①病人接诊、收治和转运工作;②协助疾控机构人员开展标本的采集、流行病学调查工作;③院内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和院感控制工作。医疗机构应急部门①病人接诊、收治和转运工作;12卫生监督应急部门①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开展对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各项措施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②围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开展环境卫生、职业卫生等的卫生监督和执法稽查;③协助卫生行政部门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调查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中的违法行为卫生监督应急部门①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开展对医疗机构、疾13疾控机构应急部门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监测与预警;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③开展实验室检测;④制订技术标准和规范;⑤开展技术培训。疾控机构应急部门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监测与预警;14街镇及村(社区)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四十条的规定:传染病暴发、流行时,街道、乡镇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组织力量,团结协作,群防群治,协助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和报告、人员的分散隔离、公共卫生措施的落实工作,向居民、村民宣传传染病防治的相关知识。街镇及村(社区)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四十条的规15卫生应急知识常用应急电话:110:治安报警;120:医疗救护;119:火灾报警;122:交通事故;12320:卫生热线。举报或投诉可疑传染病、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咨询传染病、慢性病等有关防病与保健知识;了解公共卫生法律、法规与政策。卫生应急知识常用应急电话:16呼吸道传染病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麻疹等,防控措施主要包括:勤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不随地吐痰,勤洗手;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高抗病能力;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流行季节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当发生传染病时,应主动与健康人隔离,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防止传染他人;儿童按时完成预防接种,一般人群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接种呼吸道传染病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17消化道传染病预防消化道传染病包括霍乱、菌痢、伤寒、甲/戊肝、感染性腹泻等,防控措施包括: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随地大小便;不吃不洁、生或半生食物,生吃瓜果蔬菜要彻底洗净;食用及选购新鲜食品和水产品,不吃异常及变质的食物;生熟食品分开保存和加工;妥善保管食物,防蝇防尘,剩余食物要冷藏,隔餐食物应彻底加热后再食用;患者及时进行隔离治疗;采取免疫措施,进行预防接种。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经消化道传播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它发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典型症状是剧烈腹泻,大便呈米泔水样,无腹痛,不发烧消化道传染病预防消化道传染病包括霍乱、菌痢、伤寒、甲/戊肝、18食物中毒应急处理食物中毒通常指吃了含有有毒物质或变质食物后,感觉肠胃不舒服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心慌、无力、头昏或烦躁等症状,共同进餐的人常常出现相同的症状。发生食物中毒后,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喝下大量洁净水,稀释毒素;应及时用筷子或手指伸向喉咙深处刺激咽喉壁、舌根进行催吐。在中毒者意识不清时,需由他人帮助催吐;病人必须立即送往医院抢救,不要自行乱服药物;了解与病人一同进餐的人有无异常,并告知医生;应尽可能留取食物样本,或者保留呕吐物和排泄物,供化验用。食物中毒应急处理食物中毒通常指吃了含有有毒物质或变质食物后,19误食农药或其他有毒化学品处理神志清醒者可口服清水400—500毫升,然后催吐,反复多次,直到吐出的液体无特殊气味为止;对昏迷的病人,应立即送医院洗胃。对神志清楚的中毒病人,需用筷子或手指刺激舌根催吐;昏迷病人出现频繁呕吐时,救护者要将他的头放低,使其口部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引起窒息;病人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的抢救,待心跳恢复后,再送医院治疗;经初步处理后,及时将中毒者送医院进一步治疗;病人和周围人应尽可能为医务人员提供引起中毒的农药或其他有毒化学品名称、剂型、浓度等,以便争取时间进行抢救误食农药或其他有毒化学品处理神志清醒者可口服清水400—5020病死禽畜处理病死的家畜、家禽多数是因患了某种传染病而死亡的或可能因吃了被污染剧毒农药的食料而中毒死亡,人如果吃了这种死畜禽,有可能发生传染病或中毒,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对于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处置。发现病死畜禽、死因不明的畜禽后,要向当地动物检疫部门报告,严禁出场、转让、出售、抛弃,也不得宰杀、剥食,应在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的地方销毁,焚烧后深埋。病死禽畜处理病死的家畜、家禽多数是因患了某种传染病而死亡的或21毒气、化学品泄漏逃生方法发生泄漏,现场作业人员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撤离时要弄清楚毒气的流向,往上风侧撤离,不可顺着毒气流动的方向走,也不可迎毒气而上;应立即用手帕、衣物等物品捂住口鼻,如有水最好把衣物浸湿后,捂住口鼻,保护呼吸道;发生大量泄漏时,不要慌乱,不要拥挤,要听从指挥,特别是人员较多时,更不能慌乱,也不要大喊大叫,要镇静、沉着,有秩序地撤离;当发生毒气泄漏时,若没有穿戴防护服,决不能进入事故现场救人。因为这样不但救不了别人,自己也会被伤害。毒气、化学品泄漏逃生方法发生泄漏,现场作业人员应迅速撤离泄漏22卫生应急知识培训培训课件23放射性事故应急处理留在屋里或迅速躲进屋里,最好是到地下室,并关闭门窗和其他通风系统,等到可以安全离开时再出去;远离事故区域,如果可能,最好停留在上风方向;如身体受到污染,应尽快脱掉被污染衣服,用肥皂彻底清洗全身;不吃喝被污染的食物和水;如身体受到污染,应大量饮水,以便某些放射性物质尽快排泄出体外;不要恐慌、混乱,要听从专业人员指挥。放射性事故应急处理留在屋里或迅速躲进屋里,最好是到地下室,并24火灾逃生自救火灾刚发生时,可趁火势尚小,用灭火器等在第一时间灭火,同时要及时报警;火势难以控制时要迅速逃生,保持镇静、不盲目行动,火势不大时,要披上浸湿的衣服向外冲;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离开房间后一定要随手紧关房门,使火焰、浓烟控制在一定的空间内;火灾逃生自救火灾刚发生时,可趁火势尚小,用灭火器等在第一时间25火灾逃生自救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要用浸湿的被褥、衣服等堵塞门窗缝,并用水降温;火灾时不可乘坐电梯,不要盲目跳楼,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下楼通道被火封住时,楼层不高的,可利用绳子或把床单、台布等撕成布条结成绳索,牢系在窗栏杆、阳台栏杆上,再用衣角、毛巾等护住手心,顺绳滑下;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可靠近窗户或阳台呼救,用打手电筒、挥舞动衣物、呼叫等方式向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火灾逃生自救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要用浸湿的被26洪水逃生1.洪水到来时,要就近跑到高处暂时暂避;2.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3.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没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4.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洪水逃生1.洪水到来时,要就近跑到高处暂时暂避;27洪水逃生5.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6.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7.一旦溺水,立即屏住呼吸,踢掉双鞋,然后放松肢体,当你感觉开始上浮时,尽可能地保持仰位,使头部后仰,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吸时尽量用嘴吸气、用鼻呼气,以防呛水。洪水逃生5.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28地震避险及自救互救1.抓紧时间紧急避险。2.选择合适避震空间。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桌子或床下,或卫生间、厨房、储藏室等狭小空间,也可选择坚固的家具旁。3.做好自我保护。身体尽量蜷曲缩小,双手抱头;抓紧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尽可能找个枕头、坐垫、书包,脸盆或厚书本等护住头、颈部,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吸入;住楼房的千万不要跳楼地震避险及自救互救1.抓紧时间紧急避险。29地震避险及自救互救4.在室外遇到地震,可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双手保护头部,在高大建筑物高度二倍距离外避震,以免房屋倒塌被砸着。5.地震时如果被埋压,不要乱叫,保持体力,用敲击声求救;救出地震中被埋压的人员后不能立即喂以大量食物和水;一时无法救出被埋压者,应设法先暴露其头部,清除口鼻尘土;地震中如果长时间断水断粮,可以保存自己的尿液解渴。地震避险及自救互救4.在室外遇到地震,可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30应急管理利万家、预防为主靠大家学好应急知识、提高自救互助能力

谢谢大家!

卫生应急知识培训培训课件31卫生应急知识培训卫生应急知识培训32什么是突发事件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分类)什么是突发事件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3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如何报告?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要同时进行网络直报,直报的信息由指定的专业机构审核后进入国家数据库。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采用最快的通讯方式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报送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的专业机构,应对信息进行审核,确定真实性,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同时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如何报告?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3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如何报告?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尽快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现场调查,如确认为实际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根据不同的级别,及时组织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如尚未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由专业防治机构密切跟踪事态发展,随时报告事态变化情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如何报告?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3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责任报告人和责任报告单位包括哪些?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机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和检验检疫机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环境保护监测机构、教育机构等有关单位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责任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卫生人员、个体开业医生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责任报告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责任报告人和责任报告单位包括哪些?县级以上各3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几级根据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1)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势。(3)涉及多个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4)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并有扩散趋势,或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重新流行。(5)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6)周边以及与我国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特大传染病疫情,并出现输入性病例,严重危及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事件。(7)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几级根据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3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可分为几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分为:紧急医学救援类、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类、突发中毒事件处置类、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可分为几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3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如何发布,发布的内容包括哪些?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向社会发布突发事件的信息。必要时,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向社会发布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信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如何发布,发布的内容包括哪些?国务院卫生39.终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应具备哪些条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的终止需符合以下条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末例传染病病例发生后经过最长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终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应具备哪些条件?突发公共卫生事40相关部门工作职责人民政府应急部门:①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②物资、人员和社区动员;③疫区划定和封锁;④限制/停止贸易、集会或大规模社交活动,停工、停业、停课;⑤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等紧急措施;⑥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和设备;⑦交通卫生检疫;⑧正确引导舆论,维护社会稳定。相关部门工作职责人民政府应急部门:41卫生行政部门应急部门①组织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与处理;②应急接种与预防服药;③督导检查与事件评估;④制订技术标准和规范;⑤普及卫生知识,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卫生行政部门应急部门①组织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42医疗机构应急部门①病人接诊、收治和转运工作;②协助疾控机构人员开展标本的采集、流行病学调查工作;③院内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和院感控制工作。医疗机构应急部门①病人接诊、收治和转运工作;43卫生监督应急部门①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开展对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各项措施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②围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开展环境卫生、职业卫生等的卫生监督和执法稽查;③协助卫生行政部门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调查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中的违法行为卫生监督应急部门①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开展对医疗机构、疾44疾控机构应急部门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监测与预警;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③开展实验室检测;④制订技术标准和规范;⑤开展技术培训。疾控机构应急部门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监测与预警;45街镇及村(社区)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四十条的规定:传染病暴发、流行时,街道、乡镇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组织力量,团结协作,群防群治,协助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和报告、人员的分散隔离、公共卫生措施的落实工作,向居民、村民宣传传染病防治的相关知识。街镇及村(社区)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四十条的规46卫生应急知识常用应急电话:110:治安报警;120:医疗救护;119:火灾报警;122:交通事故;12320:卫生热线。举报或投诉可疑传染病、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咨询传染病、慢性病等有关防病与保健知识;了解公共卫生法律、法规与政策。卫生应急知识常用应急电话:47呼吸道传染病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麻疹等,防控措施主要包括:勤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不随地吐痰,勤洗手;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高抗病能力;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流行季节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当发生传染病时,应主动与健康人隔离,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防止传染他人;儿童按时完成预防接种,一般人群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接种呼吸道传染病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48消化道传染病预防消化道传染病包括霍乱、菌痢、伤寒、甲/戊肝、感染性腹泻等,防控措施包括: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随地大小便;不吃不洁、生或半生食物,生吃瓜果蔬菜要彻底洗净;食用及选购新鲜食品和水产品,不吃异常及变质的食物;生熟食品分开保存和加工;妥善保管食物,防蝇防尘,剩余食物要冷藏,隔餐食物应彻底加热后再食用;患者及时进行隔离治疗;采取免疫措施,进行预防接种。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经消化道传播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它发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典型症状是剧烈腹泻,大便呈米泔水样,无腹痛,不发烧消化道传染病预防消化道传染病包括霍乱、菌痢、伤寒、甲/戊肝、49食物中毒应急处理食物中毒通常指吃了含有有毒物质或变质食物后,感觉肠胃不舒服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心慌、无力、头昏或烦躁等症状,共同进餐的人常常出现相同的症状。发生食物中毒后,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喝下大量洁净水,稀释毒素;应及时用筷子或手指伸向喉咙深处刺激咽喉壁、舌根进行催吐。在中毒者意识不清时,需由他人帮助催吐;病人必须立即送往医院抢救,不要自行乱服药物;了解与病人一同进餐的人有无异常,并告知医生;应尽可能留取食物样本,或者保留呕吐物和排泄物,供化验用。食物中毒应急处理食物中毒通常指吃了含有有毒物质或变质食物后,50误食农药或其他有毒化学品处理神志清醒者可口服清水400—500毫升,然后催吐,反复多次,直到吐出的液体无特殊气味为止;对昏迷的病人,应立即送医院洗胃。对神志清楚的中毒病人,需用筷子或手指刺激舌根催吐;昏迷病人出现频繁呕吐时,救护者要将他的头放低,使其口部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引起窒息;病人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的抢救,待心跳恢复后,再送医院治疗;经初步处理后,及时将中毒者送医院进一步治疗;病人和周围人应尽可能为医务人员提供引起中毒的农药或其他有毒化学品名称、剂型、浓度等,以便争取时间进行抢救误食农药或其他有毒化学品处理神志清醒者可口服清水400—5051病死禽畜处理病死的家畜、家禽多数是因患了某种传染病而死亡的或可能因吃了被污染剧毒农药的食料而中毒死亡,人如果吃了这种死畜禽,有可能发生传染病或中毒,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对于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处置。发现病死畜禽、死因不明的畜禽后,要向当地动物检疫部门报告,严禁出场、转让、出售、抛弃,也不得宰杀、剥食,应在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的地方销毁,焚烧后深埋。病死禽畜处理病死的家畜、家禽多数是因患了某种传染病而死亡的或52毒气、化学品泄漏逃生方法发生泄漏,现场作业人员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撤离时要弄清楚毒气的流向,往上风侧撤离,不可顺着毒气流动的方向走,也不可迎毒气而上;应立即用手帕、衣物等物品捂住口鼻,如有水最好把衣物浸湿后,捂住口鼻,保护呼吸道;发生大量泄漏时,不要慌乱,不要拥挤,要听从指挥,特别是人员较多时,更不能慌乱,也不要大喊大叫,要镇静、沉着,有秩序地撤离;当发生毒气泄漏时,若没有穿戴防护服,决不能进入事故现场救人。因为这样不但救不了别人,自己也会被伤害。毒气、化学品泄漏逃生方法发生泄漏,现场作业人员应迅速撤离泄漏53卫生应急知识培训培训课件54放射性事故应急处理留在屋里或迅速躲进屋里,最好是到地下室,并关闭门窗和其他通风系统,等到可以安全离开时再出去;远离事故区域,如果可能,最好停留在上风方向;如身体受到污染,应尽快脱掉被污染衣服,用肥皂彻底清洗全身;不吃喝被污染的食物和水;如身体受到污染,应大量饮水,以便某些放射性物质尽快排泄出体外;不要恐慌、混乱,要听从专业人员指挥。放射性事故应急处理留在屋里或迅速躲进屋里,最好是到地下室,并55火灾逃生自救火灾刚发生时,可趁火势尚小,用灭火器等在第一时间灭火,同时要及时报警;火势难以控制时要迅速逃生,保持镇静、不盲目行动,火势不大时,要披上浸湿的衣服向外冲;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离开房间后一定要随手紧关房门,使火焰、浓烟控制在一定的空间内;火灾逃生自救火灾刚发生时,可趁火势尚小,用灭火器等在第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