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新闻传播史-四章-通讯社的兴起与发展课件_第1页
中外新闻传播史-四章-通讯社的兴起与发展课件_第2页
中外新闻传播史-四章-通讯社的兴起与发展课件_第3页
中外新闻传播史-四章-通讯社的兴起与发展课件_第4页
中外新闻传播史-四章-通讯社的兴起与发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通讯社的兴起与发展1外国新闻传播史第四章通讯社的兴起与发展1外国新闻传播史第四章通讯社的兴起与发展通讯社NewsServiceNewsAgencies2外国新闻传播史第四章通讯社的兴起与发展通讯社2外国新闻传播史第四章通讯社的兴起与发展第一节通讯社的历史前提第二节西方四大通讯社的由来第三节“联环同盟”及其解体第四节通讯社的发展第五节近代通讯社的类型分析3外国新闻传播史第四章通讯社的兴起与发展第一节通讯社的历史前提3外国新第一节通讯社的历史前提一、通讯社的性质二、通讯社的历史前提4外国新闻传播史第一节通讯社的历史前提一、通讯社的性质4外国新闻传播史一、通讯社的性质1、特殊媒体:消息工厂和批发商2、与新闻受众的间接关系3、延伸了一般媒体的信息搜集手段4、增强了各种媒体的共同性特征5外国新闻传播史一、通讯社的性质1、特殊媒体:消息工厂和批发商5二、通讯社的历史前提

1、工业革命、市场化、城市化进程2、通讯技术革命:电报3、大众化报纸的兴起与发展

6外国新闻传播史二、通讯社的历史前提1、工业革命、市场化、城市化进程三、通讯社的发展以国家实力为前提1、通讯社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通讯社是国家软实力的具体表现3、国家的强盛是通讯社发展的前提4、例外的情形:日本、德国7外国新闻传播史三、通讯社的发展以国家实力为前提1、通讯社是国家综合实力的第二节西方四大通讯社的由来一、哈瓦斯通讯社二、沃尔夫通讯社三、路透社四、美国联合通讯社8外国新闻传播史第二节西方四大通讯社的由来一、哈瓦斯通讯社8外国新闻传播一、哈瓦斯通讯社1、从哈瓦斯社到法新社

1835年,哈瓦斯社成立(L’AgencyHavas)。其创办者夏尔·哈瓦斯(CharlesHavas,1783-1858)主要业务是翻译外国报刊。1840年利用信鸽传递新闻。1857年办理报纸广告业务。世界通讯社之父法国人——哈瓦斯9外国新闻传播史一、哈瓦斯通讯社1、从哈瓦斯社到法新社世界通讯社之父法国人巴尔扎克对哈瓦斯社的评价“一般人都认为巴黎有好多家报纸,但是说老实话,严格点说,全巴黎只有一家报纸,那就是曾在卢梭大街开过银行的哈瓦斯先生经营的‘哈瓦斯通讯社’编发的新闻稿。这家通讯社的办事处座落在邮局前面,因此,世界各地的报纸都会很快就到了哈瓦斯的手里,换言之,哈瓦斯先生比巴黎的任何人都要最先获知世界各地的消息。从这个意义上说,除外交机关外,哈瓦斯无所不知,无事不晓。”

——1840年于《巴黎杂志》法新社网站主页10外国新闻传播史巴尔扎克对哈瓦斯社的评价法新社网站主页10外国新闻传播史法新社1859年,哈瓦斯社与路透社、沃尔夫社签订了新闻的协议;1860年发展国际电报通讯业务;1870年,与路透社、沃尔夫社签订三边四新协定(连环同盟);1879年,巴黎银行家爱兰奇接受该社,哈瓦斯社由此改为股份有限公司。20世纪初,不断接受本国政府、甚至俄国政府的资助。虽然是民营的通讯社,但多少具有了半官方的性质。11外国新闻传播史法新社1859年,哈瓦斯社与路透社、沃尔夫社签订了新闻的协议1921年哈瓦斯社合并了“通用广告社”,控制了法国报界广告收入的80%。1940年,德国军队占领巴黎,哈瓦斯被德军接管。同年12月,维希政府将哈瓦斯社改组为三个机构。同时,该社一些爱国员工在国内外建立了四家反德通讯社。1944年,法国光复,在战时四家反德通讯社的基础上,建立了官方的法新社。该社的社址、设备均来自原哈瓦斯社。1957年,法国国会通过章程规定:法新社为“独立的公共企业”。现为世界五大通讯社之一。具有半官方性质。一很高的专业水准。12外国新闻传播史12外国新闻传播史二、沃尔夫社(WolffTelegraphBureau)沃尔夫其人(WolffTelegraphBureau)哈瓦斯社译员,1848年创办柏林《国家日报》,1849年创办沃尔夫通讯社50年代,沃尔夫社成为德国报界新闻的主要提供者1865年,沃尔夫引退,沃尔夫社改组为股份公司,但仍沿用沃尔夫的名称沃尔夫社的创立者:贝恩哈德·沃尔夫13外国新闻传播史二、沃尔夫社(WolffTelegraphBureau)沃尔夫社演变1870年,沃尔夫参加三社四新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终止海外新闻业务。战后,沃尔夫降格为国内通讯社1933年,德国法西斯上台,政府接管了沃尔夫社,并将其改组为德国通讯社1945年德国战败,德国通讯社解散战后德国被战胜国分别占领。1946年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通讯社(AND);该社为原民主德国的国家通讯社。1949年,在英美法三国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新闻社(DPA)。德新社目前为德国最大的通讯社,属于股份公司性质的通讯社14外国新闻传播史沃尔夫社演变1870年,沃尔夫参加三社四新协定1945年德国三、路透社(Reuters)路透社办公大楼路透社网站主页15外国新闻传播史三、路透社(Reuters)路透社办公大楼路透社网站路透社保罗·朱利叶斯·路透(PaulJuliusRuter,1816-1899)路透早年的生涯德籍犹太人、银行职员、书店,哈瓦斯社译员1850年亚琛建立办事处,经营通讯业务,使用信鸽传递信息路透社首任社长路透、第二任社长罗德雷·琼斯16外国新闻传播史路透社保罗·朱利叶斯·路透(PaulJuliusRute路透社路透社1851年创办于伦敦1858年,取得伦敦报界的支持。《广知晨报》。1859年以后致力于海外业务的拓展。南北战争、林肯遇刺、普法关系。六、七十年代开拓中近东、远东新闻市场,并将触角延伸到澳洲、南美上图为路透社2004年年度照片17外国新闻传播史路透社路透社1851年创办于伦敦上图为路透社2004年年度照路透社1871年,路透封为英国男爵。1899年去世。其子赫伯特继续主持。1915年,赫伯特自杀。同年,路透社开普敦分社社长琼斯主持社务。1916年,路透社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18外国新闻传播史路透社1871年,路透封为英国男爵。1899年去世。其子赫伯路透社1941年,琼斯引退,路透社再次改组,由报业主联合会和英国报联社共同拥有股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路透社吸收澳大利亚联合新闻社、新西兰新闻社入股,并达成信用协议:路透社不得为任何利益集团或派别控制路透社的宗旨公正、独立、自由1984年,路透社向社会公众出售部分普通股票,但这并不影响四家拥有优先股的集体股东的所有权路透社在经营上十分成功。多元化经营,特别是金融证卷信息服务。19外国新闻传播史路透社1941年,琼斯引退,路透社再次改组,由报业主联合会和四、美国联合通讯社(AP)1848年,太阳报等成立联合采访部1849年,港口新闻社1857年,港口新闻社与另一家通讯社合并成立纽约新闻联合社1870年与欧洲三大通讯社签定合作协议纽约新闻联合社的内部矛盾:新老会员待遇

美联社1986年对挑战者号失事的报道20外国新闻传播史四、美国联合通讯社(AP)1848年,太阳报等成立联合美联社1882年纽约新闻联合社分裂1892年芝加哥西部联合新闻社宣布成立独立公司,改名美国联合通讯社(AP)1900年,美联社改组,迁总部于纽约,确立全国通讯社地位21外国新闻传播史美联社1882年纽约新闻联合社分裂21外国新闻传播史美联社1912年,美联社宣布不受三边四社协定的约束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国力上升,美联社迅速发展,1940年会员报纸1400家美联社网站主页22外国新闻传播史美联社1912年,美联社宣布不受三边四社协定的约束美联社网续上美联社的性质

合作组织,会员均摊费用,非赢利性社务由社员大会产生的董事会主持,董事会任命社长。经费由会员以股款的方式分担。国内90%的报纸为该社订户,电台订户6000多家,海外订户8500多家。1994年,收入3.7亿美元。23外国新闻传播史续上美联社的性质23外国新闻传播史第三节“联环同盟”及其解体一、联环同盟及其对世界的划分二、联环同盟的解体24外国新闻传播史第三节“联环同盟”及其解体一、联环同盟及其对世界的划分2一、联环同盟及其对世界的划分1870年,哈瓦斯通讯社、沃尔夫社、路透社和美联社四家通讯社共同达成了一项协议,即联环同盟(RingCombination),把世界划分为四大势力范围。联环同盟对世界通讯市场的瓜分,是这样安排的:

25外国新闻传播史一、联环同盟及其对世界的划分1870年,哈瓦斯通讯社、沃尔夫哈瓦斯社:包括法国及其属地,以及瑞士、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比利时、罗马尼亚、土耳其、埃及(与路透社共享)、拉丁美洲等。

路透社:包括英国及其属地、中东、远东、非洲大部及巴尔干半岛、东印度及南美一部分。沃尔夫社:包括德国及其属地、斯堪的那维亚、奥地利、匈牙利、俄国等地。

纽约新闻联合社:包括美国及中美洲一部分。作为该协议的第四个参加者,纽约新闻联合社的势力范围最小。26外国新闻传播史哈瓦斯社:包括法国及其属地,以及瑞士、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二、联环同盟的解体联环同盟的签订,虽然缓和了欧洲和美洲四大通讯社的激烈冲突,却没有也不能消除通讯社之间的竞争。尤其是欧洲的三大通讯社,竞争一直没有中断。1907年美国合众社(UnitedPressAssociation)的诞生。这家新的通讯社不受上述协定的制约,一开始便努力向拉丁美洲、远东及欧洲发展。1909年,赫斯特又创立了国际社(InternationalNewsService),该社和合众社一样,向哈瓦斯社、路透社、沃尔夫社、美联社的势力范围进军。在这种形势下,美联社只有选择退出联环同盟。

27外国新闻传播史二、联环同盟的解体联环同盟的签订,虽然缓和了欧洲和美洲四大通第四节通讯社的发展一、合众国际社二、俄通社-塔斯(TASS)三、日本共同社(Kyodo)四、中国新华社五、意大利安莎社六、中国新闻社28外国新闻传播史第四节通讯社的发展一、合众国际社28外国新闻传播史一、合众国际社合众社爱德华·斯克里普斯其人作为报人的斯克里普斯1907年,创办合众社合众社的特点:商业性、竞争性、服务地方大众化报纸、不受三边四社协议约束29外国新闻传播史一、合众国际社合众社29外国新闻传播史国际社赫斯特与国际社1909年国际社的创办国际社的特点商业性、个人事业、高度的竞争力30外国新闻传播史国际社赫斯特与国际社30外国新闻传播史合众国际社的演变1958年合众社与国际社合并,由斯克里普斯报团控制1982年,出售给美国新闻传播公司1985年又被墨西哥报人马里奥·拉尼亚所收购1988年,又被世界新闻电讯集团公司所收购1992年,又出卖给中东广播中心2000年,再次被韩国集团的世界新闻集团收购上图为合众国际社网站主页31外国新闻传播史合众国际社的演变1958年合众社与国际社合并,由斯克里普斯报二、俄通社-塔斯社(TASS)

俄通社·塔斯网站主页社32外国新闻传播史二、俄通社-塔斯社(TASS)俄通社·塔斯网站主页社塔斯社的由来1904年,沙皇政府创办圣彼得堡电报电报通讯社;1914年该社改名为彼得格勒通讯社;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接管彼得格勒通讯社,作为中央通讯机构,并将其迁往莫斯科;1918年苏维埃政府以彼得格勒通讯社为基础,组建俄罗斯电讯社,简称罗斯塔;33外国新闻传播史塔斯社的由来1904年,沙皇政府创办圣彼得堡电报电报通讯社;续上1925年,苏联政府以罗斯塔为基础,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电讯社,简称塔斯社(TASS),该社为前苏联国家通讯社;卫国战争前塔斯社成为国际通讯社;1971年塔斯社被定为中央政府部级机构,社长由苏联部长会议任命;1991年苏联解体后,塔斯社为俄罗斯接受,改称为俄通社-塔斯社34外国新闻传播史续上1925年,苏联政府以罗斯塔为基础,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三、共同社(Kyodo)日本共同通讯社网站主页35外国新闻传播史三、共同社(Kyodo)日35外国新闻传播史共同社的由来日本通讯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共同社由来于同盟社同盟社成立于1936年,由电报通讯社、联合新闻社组建而成;政府、军方主导合并,目的在协助军方的战争宣传1901年,电报通讯社;1914年,国际通讯社,该社于1926年改组为联合新闻社1945国策通讯社同盟社解散36外国新闻传播史共同社的由来日本通讯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36外国新闻共同社的发展共同社在同盟社的基础上建立共同社的性质全国报社、广播电台采取合作形式组织的、以收发新闻为目的的共同组织;非赢利性质;费用由加盟会员承担。共同社与政府的关系:半官方性质总社位于东京。每天发稿约60万字37外国新闻传播史共同社的发展共同社在同盟社的基础上建立37外国新闻传播史四、新华社红中社创办人王观澜新华通讯社大楼新华社最初社址:瑞金叶坪38外国新闻传播史四、新华社红中社创办人王观澜新华通讯社大楼新华社最初社址:瑞新华社的前身红中社1931年11月7日红色中华通讯社的成立于江西瑞金叶坪,与红色中华报为同一机构1934年,随红军长征1937年,红色中华社改名为新华社,是中共中央对内对外宣传的主要喉舌红中社创办的《红色中华报》39外国新闻传播史新华社的前身红中社1931年11月7日红色中华通讯社的成立于新华社中共中央、毛泽东一直关注、亲自领导新华社的工作;前中央最高领导人博古担任新华社长杨尚昆也曾经担任该社社长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为其撰稿下图为毛泽东为新华社撰写的文章40外国新闻传播史新华社中共中央、毛泽东一直关注、亲自领导新华社的工作;下图为新华社延安时期,新华社与解放日报地位同等重要,同属党中央直接领导作为党中央的耳目喉舌,传播党的方针政策,属于笔竿子,是思想战线的主力军上图为1946年中共中央关于新华社管理的规定41外国新闻传播史新华社延安时期,新华社与解放日报地位同等重要,同属党中央直接新华社改革开放时代国家通讯社的性质部级单位,与人民日报相当随着国力上升,向国际通讯社发展面临的挑战:

国内的公信力问题国际上意识形态色彩邓小平一九七八年视察新华社42外国新闻传播史新华社改革开放时代邓小平一九七八年视察新华社42外国新闻传播中国最大的新闻集团主要关联事业新华每日电讯、参考消息、经济参考、瞭望、环球、半月谈、中国记者、中国年鉴、农村大世界、证卷投资新华出版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新闻发展公司、中国广告联合公司、环球公共关系公司新闻研究所、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等43外国新闻传播史中国最大的新闻集团主要关联事业43外国新闻传播史新华社新华社社长郭超人、穆青、田聪明、廖承志44外国新闻传播史新华社新华社社长郭超人、穆青、田聪明、廖承志44外国新闻传播五、安莎社安莎社网站主页45外国新闻传播史五、安莎社安莎社网站主页45外国新闻传播史安莎社的由来1853年,意大利撒丁王国记者史蒂芬在国王的支持下,创办史蒂芬电讯社1890年,史蒂芬社与德国沃尔夫社签订合作协议1922年墨索里尼执政后,史蒂芬社被改组为国家通讯社1935年,史蒂芬社的经费由政府承担,完全置于法西斯的控制下墨索里尼死亡后,史蒂芬社解体46外国新闻传播史安莎社的由来1853年,意大利撒丁王国记者史蒂芬在国王的支持安莎社1945年,意大利12家主要报纸联合组成全国报业联合社(ANSA),简称安莎社安莎社的性质:非官方、非盈利、合作社形式1949年,政府开始向安莎社提供补贴,并享有任命社长等人的权利,半官方性质比较有影响的国际通讯社,在七十多个国家设置分社47外国新闻传播史安莎社1945年,意大利12家主要报纸联合组成全国报业联合社六、中国新闻社48外国新闻传播史六、中国新闻社48外国新闻传播史中国新闻社1952年,中国新闻社成立文革期间,中国新闻社一度并入新华社1978年恢复建制以来,发展迅速在国内各省市自治区及香港、澳门、美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泰国设有分社总社北京,员工近500人上图为中国新闻社在北京的地址49外国新闻传播史中国新闻社1952年,中国新闻社成立上图为中国新闻社在北京的中国新闻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对全世界174个通讯社进行等级划分,中国新闻社被定为B级中国新闻社的特点:半官方性质、面向海外华人华侨报纸,政治地位不及新华社,但在海外口碑不错上图为中国新闻社总编辑郭招金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的采访50外国新闻传播史中国新闻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对全世界174个通讯社进行等级第五节、近代通讯社的类型分析

一、通讯社的规模等级二、通讯社的经营形式三、主要的通讯社协作组织51外国新闻传播史第五节、近代通讯社的类型分析

一、通讯社的规模等级51外国新一、通讯社的等级规模1、世界性通讯社上面介绍的十大通讯社2、国家性通讯社A、全国性的B、面向国内某一地区的C、专业性的52外国新闻传播史一、通讯社的等级规模1、世界性通讯社52外国新闻传播史二、通讯社的经营形式1、私人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