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练习_第1页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练习_第2页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练习_第3页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练习_第4页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单选题1.汉武帝诏曰:“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此举的意图是()A.施恩于诸侯子弟B.缓和皇帝与诸侯王的矛盾C.满足诸侯子弟获得爵位的要求D.削弱诸侯王的力量【解析】由“与子弟邑”“使有列位”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汉武帝的“推恩令”,即允许诸侯再分封列侯,从而削弱王国实力,故选D项。A项是表现,C项是借口,均排除。B项中的“缓和”与事实不符,排除。【答案】D2.唐太宗曾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三省六部制的实施能够()A.提高行政效率B.避免决策失误C.加强中央集权D.强化君主专制【解析】本题提供的材料,旨在说明门下省通过对中书省草拟政令的驳回,能够有效地纠正中央决策的“差失”,这样做能够保证最高决策的“至当”。因此,B项正确。【答案】B3.宋太祖削夺地方兵权、财权,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其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 B.减轻地方财政开支C.减轻地方军费开支 D.提高地方行政效率【解析】北宋初年,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措施把地方权力收归中央,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答案】A4.“早期汉代统治者基本上延续了秦代的政治制度,但汉高祖作了对中央集权统治来说引人注目也可能是必要的一个退步。”这一“退步”是指()A.郡国并行B.建立中朝C.设置刺史D.颁“推恩令”【解析】B、C、D三项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政策,不符合题意;A项郡国并行制是汉高祖实行的,造成西汉初期的王国问题,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是历史的“退步”。所以答案为A项。【答案】A5.下图反映了北宋哪一方面的政治改革措施()A.在地方设置节度使B.加强中央集权C.分割宰相职权D.改革科举制度【解析】漫画反映了北宋把地方的兵权、财权收归中央,以加强中央集权。【答案】B6.史学家把元朝的行省称之为“流动的中央政府”。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行省制有利于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行省不是地方管理机构C.行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D.行省长官具有很大独立性【解析】材料中“流动的中央政府”是指元代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便于及时有效地处理地方政务,所以行省制有利于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答案】A7.唐朝某中央机构的职能为:“凡百司奏抄(文书),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该机构是()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御史台【解析】注意关键词“审定”“驳正违失”。唐朝三省六部制下,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封驳审议。【答案】C8.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但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的实质是()A.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B.国家行政事务日益增多C.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控制日益严重D.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加强【解析】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直突出。皇帝为加强皇权而不断削弱相权,方式之一就是分散相权。丞相人数越多,权力越分散,对皇权的威胁就越小。D项符合题意。【答案】D9.《二十四孝·江革负母》载:“汉江革……遭世乱,负母逃难,数遇贼,欲劫去。革辄泣告有老母在,贼不忍杀……母终,哀泣庐墓,寝不除服。后举孝廉,迁谏议大夫。”材料反映出江革“迁谏议大夫”主要是因为其()A.为儒家弟子B.德才兼备C.行为符合当时的选官标准D.荫袭父职【解析】材料中江革因为孝敬母亲被举荐为“孝廉”,授予官职。这反映了当时实行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选拔人才重视德行,故选C项。【答案】C10.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九品中正制为基础选拔官吏,逐渐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其中“品”主要是指()A.品评官的职位等级B.品评士人的家世等级C.划分士人优劣的等级D.授予士人官职的等级【解析】九品原指划分人才优劣的九个等级,后来成为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工具,所以“品”也就成为品评士人的家世等级,故选B项。【答案】B11.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该学者所谓“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A.公平竞争B.以文治国C.分科考试D.学而优则仕【解析】科举制度是以公开竞争为核心的官吏人才选拔制度,公平竞争、唯才是举的思想成为重要的理念。“以文治国”属于治国理念,“分科考试”属于考试组织形式,“学而优则仕”具有不合理性。【答案】A12.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通判等官职的朝代是()A.汉朝 B.唐朝C.宋朝 D.明朝【解析】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并设置参知政事分割宰相权力,设通判监督地方长官,故选C项。【答案】C13.中国古代不少统治者强调以“孝”治国,特别强调这一标准选拔官吏的制度是()A.禅让制 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解析】察举制是汉代的选官制度,举孝廉是时人做官的主要途径,故B项符合题意。禅让制体现的标准是德,九品中正制体现的标准是门第,科举制体现的标准是学识,排除A、C、D三项。【答案】B14.西汉汉武帝削弱相权的重要举措是()A.建立“中朝”B.设置刺史C.设立“外朝”D.设立六部【解析】汉武帝为加强皇权,任用身边的侍从等参与国家大事,形成“中朝”的决策机构;而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演化为执行机构,称为“外朝”。从而判定A项正确,同时排除了C项;B项设置刺史的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D项是在唐朝。【答案】A15.在唐朝有资格参与议决朝政的有()①门下省长官②三省长官③参知政事④六部长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三省包括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即②包含①,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分掌决政、议政、行政三权;唐太宗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便于宰相合议军国大事。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开始只有三省长官,后来又增加了一些官员,以“参知政事”等名义参决朝政,这些人也是宰相。【答案】A16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最能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B.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C.降低将帅地位、分离将兵关系D.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解析】北宋建立后,没有出现朝代频繁更替的现象,是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结果。A、C、D三项都仅涉及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某一个方面,而B项则全面地概括了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答案】B17.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官僚的监察、控制而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察举制B.设置刺史C.取消封国D.创设御史大夫【解析】本题选自上海高考试题,旨在考查对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认识。解答本题,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教材的有关内容。汉武帝时期,将全国分为13个州,设刺史代表中央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答案】B18.隋、唐、北宋的地方政治制度基本上属于()A.州、县两级制B.道(或路)、州、县三级制C.州、郡、县三级制D.路、府、州、县四级制【解析】隋朝的地方行政机构实行州县两级制,唐朝和北宋都是在州县两级制的基础上将地方行政机构完善化。本题题干的本意是问隋、唐、北宋三朝地方政治制度的相似点,B、C、D三项都不符合隋朝,故本题答案为A。【答案】A19.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王朝,吸取前朝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教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地方管理以加强中央集权。这个王朝和它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汉朝分封诸侯国B.宋朝大力削弱地方权力C.唐朝增设节度使D.元朝实行行省制度【解析】本题看似无从下手,实则考查教材基础知识。元朝为有效地吸取宋朝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教训,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拥有大权,“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这种制度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国家的统一。【答案】D20.唐朝时广泛存在着“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和“焚香礼进士,嗔目得明经”的社会现象。上述现象表明()A.明经科是科举考试最重要的科目B.进士科在唐朝最为受人重视C.明经和进士是科举考试两大科目D.考中进士可以直接成为官员【解析】解答材料式选择题,首先要读懂材料。“三十老明经”,说明考中明经科较为容易;“五十少进士”,说明考中进士是非常困难的。“嗔目”有些不屑一顾的意思,“焚香”表明了对进士的重视。以上信息表明,唐朝时进士科很难考中,进士科最受当时的人重视。【答案】B二、非选择题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中,尚书省的长官尚书令地位最高,权最重,常遭皇帝疑忌,故自南北朝后期以来,有时付诸阙如。唐太宗在即位前曾任尚书令,此后尚书令官名虽存但不实授,地位较低的左、右仆射成为尚书省的长官。唐初……因三省长官地位显赫,朝廷不轻易授人……皇帝往往指定自己信任的和品级较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官员要例加“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名号,说明他们也是宰相。——高等院校文科教材《中国古代史》(1)据史料,概括指出唐朝统治者解决皇权和相权矛盾的举措。(2)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举措的历史作用。(3)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中国皇权和相权矛盾的认识。【答案】(1)设三省分散相权;任用品级、地位较低的官员担任宰相。(2)分散相权,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皇权;由品级较低的官员担任宰相,能防止大权旁落。(3)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是封建中央政府内部的一对基本矛盾;相权的调整、宰相的任用都服从和服务于皇权的需要。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武帝即位后的第一年,就诏令中央和地方的主要行政长官向朝廷举荐道德学问优异又有议政能力的人。材料二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