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课同步检测人教版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_第1页
分课同步检测人教版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_第2页
分课同步检测人教版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_第3页
分课同步检测人教版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_第4页
分课同步检测人教版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单项选择题 1.在近代史学大师王国维看来,周革殷命是一次非常重要的鼎革,“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下列从制度文化的角度历数殷周鼎革的“剧变”的有()①封邦建国②加强中央集权③嫡长子继承制④世袭制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③D.②④2.据《史记》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周与鲁的关系是()A.父子B.兄弟C.平等D.大宗与小宗3.(2022年广东广州六中高一期末)我国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科举制4.(2022年广东广州六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阅读周朝分封制的规定与周天子的实力表格,从中不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土地1000千亩150千亩100千亩60千亩军队六军三军三军一军 A.分封制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进行 B.分封制确保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 C.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D.分封制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进行5.蒋家媳妇蒋方智怡计划将两蒋(蒋介石和蒋经国)移灵至浙江奉化安葬的消息曾在台湾引起轩然大波。中国有句古语:叶落归根,认祖归宗。蒋方智怡这种文化情结源于中国古代的()A.分封制B.宗法制C.禅让制D.王位世袭制6.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A.周王B.鲁国国君C.鲁国的大夫D.鲁国的士7.我国的汉字姓氏中,有许多起源于封地、封国的名称,如齐、韩、赵、秦等姓氏。与这种现象直接相关的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和礼乐制C.郡县制D.察举制8.史书记载,西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是根据()A.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B.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C.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D.禅让制的尚贤原则9.(2022年广东中山一中测试)西周时期,我国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实行宗法制和分封制,然而血缘纽带在几代之后就会松弛和疏远,这在政治上带来的最主要的不利影响是()A.使世卿世禄的贵族特权自生自灭B.权力世袭制度渐渐地消亡C.中央和地方的政治隶属关系失控D.贵族普遍转化成为庶人二、非选择题10.阅读下列两幅图片: 请回答:(1)两幅图片反映了西周实行的哪两种制度?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2)这两种制度在西周前期分别起到怎样的积极作用?(3)这两种制度为什么不能起到长期巩固西周统治的作用?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材料二《孟子·告子》:“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材料三“宗法制是对奴隶主贵族阶级的继承法,也是继统法。这种继统法,必须首先严格区别嫡庶关系。”“由于西周奴隶制国家体制是与宗法制关系密切联系在一起,所以各奴隶主贵族十分重视‘宗子’的特殊地位,十分注意树立牢固的‘尊祖’观念……西周时期,从政治上讲,一国无二君;从宗法上讲,一庙无二祭主……这就成了维护宗法制度的基本信条。”——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西周分封制的特点。(2)结合材料三,归纳西周宗法制对社会的影响,并分析西周宗法制的实质。(3)对于当今社会存在着种种寻根和祭祖活动,你怎么看待?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单项选择题1.皇帝制度创立于秦朝,关于这项制度的说法错误的 是()A.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个人的意志B.“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成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定律C.历代官僚体制虽有变化,但都以维护王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准则D.“法令出一”即是说皇帝的决策往往要得到群臣的一致同意2.(2022年广东茂名一模文综)“……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其中体现的政治思想是()A.“天人合一”B.皇权至上C.皇位世袭D.“天人感应”3.法国著名学者雷奈·格鲁塞的《东方的文明》写道:“秦代在历史上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周时已有的中国的力量,由它一个最有生气的成分聚合、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符合上述观点的是()A.中央集权制度形成B.实现了国家统一C.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D.创立三公九卿制4.(2022年广东广州六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C.修长城D.统一文字5.毛泽东善读史书,对嬴政很是赞赏,他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对此正确的理解是()A.秦使分封制寿终正寝B.秦推行郡县制影响重大C.皇帝制被后世采用D.三公九卿制得以延续6.皇帝主要通过奏事、朝议、刺察等形式掌握全国的军政信息,控制和指挥着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转。秦朝时期能够参加朝议的官员不包括()A.丞相B.太尉C.九卿D.郡守7.秦始皇在中央机构中设置太尉一职,但又虚设其位,从未任命任何人担任。主要是由于()A.皇帝直接掌管全国政务,有利于全国政令统一B.秦始皇德高望重,无需建立监督机构C.缺乏可以委以重任的将领D.秦始皇要亲自掌握兵权,以便加强对全国的控制8.下列关于秦朝中央官制的表述,正确的是()①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③秦始皇建立三公九卿制的目的是为了减轻自己负担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材料二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史记》材料三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相议……秦王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为“朕”的建议。材料四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材料五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春秋战国时,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据载,秦朝的传国玉玺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请回答:(1)指出材料一主张的实质内容。(2)材料二反对的理由是什么?“安宁之术”主要指什么?(3)比较分封制,材料二中的“安宁之术”对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影响?(4)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和材料五,指出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材料二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三知封建之弊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制度相比于以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2)柳宗元对秦制度的基本态度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概括顾炎武对两种政治制度的评价。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单项选择题1.(2022年广东揭阳一模文综)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A.宗法制B.三公九卿制C.皇帝制D.郡国并行制2.下列关于元朝行省制度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行省制度是元朝鉴于唐朝藩镇割据局面,为进一步加强皇权而实行的B.河北、山西、山东由中央直接管辖C.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D.行省制度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3.唐太宗时中书省的长官,为挫败突厥贵族对内地的侵扰,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诏令,接下来应该做的是()A.交唐太宗裁定 B.交门下省审议C.交枢密院出兵 D.交尚书省执行4.下图是秦朝与唐朝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B.唐代以分权而得以集权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5.“群士慕向,异人并出。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倪宽;……文章则司马迁、相如;滑稽则东方朔、枚皋;……奉使则张骞、苏武;将帅则卫青、霍去病;受遗(托孤)则霍光、金日磾。其余不可胜纪!”与上述人才兴盛有关的制度是()A.推恩令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6.(2022年广东茂名二模文综)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制度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说法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A.“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B.“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C.“立嫡以长不以贤”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7.隋唐时期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A.拓宽了管理选拔途径B.扩大了统治基础C.君主控制了用人权D.实现了选贤任能8.唐朝诗人刘禹锡在《乌衣巷》中写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和这句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唐朝的教育平民化B.唐朝的科举沉重打击了士族的势力C.唐朝的社会经济繁荣,造就了人的心态自豪D.藩镇割据导致民不聊生,鸡犬不宁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材料一汉初诸臣,惟张良出身最贵……其余陈平、王陵、陆贾……等皆白徒(农民)……一时人才皆出其中,致身将相,前此所未有也。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赵翼《廿二史札记》材料二西汉一代之制:凡为相者,就爵而言,必封侯……丞相为百官之长,位高而权重。……西汉前半期“常以列侯为丞相”。——《中国宰相制度》材料三武帝元封年间,名臣文武欲尽。汉兴功臣受封者百余人……子孙骄溢,忘其先……至太初(前2世纪末)百余年间,见侯五,余皆坐法殒命亡国。……武帝以后,宰相之材不能不取于列侯之外。——《中国宰相制度》材料四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书》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言“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指的是什么?(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说明汉武帝选任丞相的渠道及原因。(3)材料三、材料四叙述的汉代中央官制的变化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撰奉行而已。——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古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回答,如果唐朝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一大型工程,该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如何?(2)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有哪些?作者对此有什么看法?(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元朝实行行省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单项选择题1.(2022届安徽巢湖槐林中学高一第一次月考)某一历史著作有这样的叙述:“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以其中的一人咨询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以后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其他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文中所指的制度是()A.三省制B.行省制C.内阁制D.军机处2.清朝前期,中央机构发生过多次重大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A.“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B.“率循祖制,咸复旧章”,废内阁,恢复内三院C.选调翰林院学士入南书房当值,“非崇班贵檩、上所亲信者不得入”D.“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3.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制、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A.君主专制B.中央集权C.监察权力D.对农民的控制4.在中国古代史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下,存在着两对基本矛盾,它们是()①行政权与司法权的矛盾②中央与地方的矛盾③军权与财权的矛盾④君权与相权的矛盾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5.赵翼《檐曝杂记》中说:“则军机大臣面承后撰拟进呈;发出即封入纸函,……其迟速,皆由军机司员判明于函外。……自有廷寄之例,始密且速矣。”这则材料体现的“军机处”的特点是()A.行政效率高B.机构健全C.人员复杂D.制约皇权6.学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大禹》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C.《论隋唐三省六部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7.关于设立军机处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A.加强了君主专制B.提高了决策的民主性C.巩固了中央集权D.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8.下列各项中,揭示明清两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本质特征的是()A.官僚机构不断膨胀B.皇帝专权达到顶峰C.地方势力不断扩大D.君臣关系变成主奴关系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史记》材料二材料三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材料四(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己。……成祖即位,特简解络、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明史》卷72《职官志》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时期已经建立了哪些制度?(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与秦相比,唐朝相权有何特点?(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指出明太祖废除丞相的原因是什么?(4)结合以上材料归纳,中国古代皇权和相权的关系发生怎样的变化?从根本上看,古代政治制度具有什么演变趋势?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断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材料二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请回答:(1)唐太宗与明太祖在制度设置上的看法有何不同?(2)唐太宗认为“稳便”的途径是什么?明太祖认为“稳当”的方法是什么?(3)根据材料,你认为唐太宗与明太祖的看法从根本上说是否矛盾?第1课1.C4.D解析: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内容,且在表格中也未反映出嫡长子继承制的信息。5.B6.B解析:侯在自己的封疆内相对于卿来说是大宗,因此在鲁国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鲁国国君。7.A8.B解析:虽然太子痴愚,但根据“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原则,晋武帝并没有更换太子。这反映的是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9.C解析:本题考查宗法制和分封制带来的不利影响。从题干中的信息“血缘纽带在几代之后就会松弛和疏远”和所学可知,西周末年,分封的贵族势力逐渐强大,使周天子的权威受到挑战,削弱了周天子的实力。10.(1)图一反映的是宗法制,图二反映的是分封制。关系: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宗法制维系了分封制,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2)积极作用:分封制巩固了周朝的统治,扩大了疆域;宗法制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3)原因:诸侯和卿大夫在自己的封地内有相当大的权力和独立性,便利了其势力的增长。随着诸侯与周王、卿大夫与诸侯等力量对比的变化,旧的统治秩序就难以维持,分封制和宗法制必然受到破坏。11.(1)特点:按不同等级进行不同的分封;诸侯对周天子有朝觐的义务,如不遵守则要被惩处乃至讨伐。(2)影响:巩固了西周奴隶主贵族之间不同的等级,有力地维护了西周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实质:以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3)看法:有利于中华民族内部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增强。第2课1.D4.B解析:从秦始皇的话中,反映了他认为分封制导致天下战乱的观点,故他废分封,设郡县。5.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秦朝政治制度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百代都行秦政制”是指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推行郡县制,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项。6.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中央和地方官制。郡守是秦地方政治制度——郡县制度下面郡的最高行政长官,无法参加朝议。7.D解析:太尉是执掌全国军务的军事长官。A、B两项不涉及军事,可直接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秦始皇不任命任何人担任太尉一职,实际上是自己亲自掌握兵权。故选D项。8.A9.(1)实质内容:设置王国,实行分封制。(2)理由:分封诸侯将重蹈春秋战国时的纷争局面。“安宁之术”指推行郡县制。(3)影响:废分封,行郡县,是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秦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4)基本特征: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本质: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10.(1)变化:天子由诸侯之长变为诸侯之君(或君臣之名分确定)。影响:加强了对地方控制,巩固了周王室统治;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维护了西周较长时间的强盛。(2)态度:肯定郡县制有利于秦朝的统一。(3)顾炎武反对恢复分封制,认为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分封制的弊端在于容易导致地方权力的过大和国家分裂;肯定了郡县制代替分封制的历史进步,同时也指出郡县制的弊端在于中央权力过大,影响地方的建设;应该在郡县制中加入地方分权的因素。第3课1.D2.A4.B解析:唐代通过分割宰相权力、削弱相权而保证皇权的独尊。两图相比较,最能说明这一点。5.B解析:题干中所提到的历史人物均是两汉时期的,当时实行的相关制度是察举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