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疟疾概述疟疾是由按蚊叮咬传播疟原虫引起的寄生原虫病。间日疟和卵形疟隔日发作,常有复发;三日疟每三日发作一次;恶性疟发热不规则,常无复发,严重者可导致脑型疟疾。概述疟原虫→人血→肝细胞内寄生繁殖→红细胞内繁殖→红细胞成批破裂→间歇性寒战、高热、大汗后缓解。潜伏期
间日疟及卵形疟为13—15天三日疟24—30天恶性疟7一12天恶性疟疾脑型疟疾:恶性疟严重的临床类型,偶见于间日疟临床表现:发热,头痛,意识障碍病因:受染红细胞堵塞脑微血管低血糖:进食不足、疟原虫消耗细胞因子恶性疟疾肾功衰竭:高疟原虫血症阻塞微血管溶血肺水肿:高疟原虫血症阻塞微血管腹痛:肠道微血管阻塞贫血:大量红细胞破坏输血型疟疾潜伏期:7-10天主要为间日疟临床表现与蚊传疟疾相同无肝内繁殖阶段,不产生迟发型裂殖体无复发溶血尿毒综合征
亦称黑尿热发生原因:为大量的红细胞在血管内溶解破坏加之疟原虫本身及其释放的毒素造成的直接微血管病变所致,抗疟药物(如奎宁及伯氨喹)亦可诱发.临床表现:寒战、腰痛、酱油色尿等急性血管内溶血症状,严重者出现中度以上贫血、黄疸,甚至发生急性肾功衰竭.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到过疟疾流行区(输入性疟疾)近期有无输血史临床表现:间歇性寒战、高热与大量出汗贫血、脾大脑型疟在疟疾发作数日后出现神志改变溶血尿毒综合征实验室检查病例定义应该简单/明了稳定标准化在所有报告水平上均可应用暴露临床标本疾病
阳性标本感染就医报告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以临床为基础的监测以社区为基础的监测血清学测量病例报告输入性疟疾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输入性疟疾防治工作的通知,卫发明电〔2009〕233号一、高度重视输入性疟疾防治工作二、不断提高各级医务人员诊治水平三、切实保障信息沟通顺畅运转鉴别诊断与发热疾病鉴别:病原学的确定伤寒败血症钩端螺旋体胆系感染尿路感染脑型疟疾与神经系统疾病鉴别中毒性菌痢流行性乙型脑炎河南疟疾发病趋势通过长期监测,采取消灭传染源和传播媒介并重的措施后,我省疟疾防治效果成效显著。监测在疟疾防治中的作用政府和社会力量在疟疾控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机构是实施对策的主体通过监测调整防控策略提升防治效果监测最终是消除监测的定义
连续地、系统地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形成信息,将信息发送给那些需要知道这些信息的人员和机构,以便制定、实施、评价和调整公共卫生策略和措施。监测是“公共卫生的神经系统”,通过提供信息,提高公共卫生活动效率和效果。医疗保健系统公共卫生机构数据信息决策干预反馈报告评价分析及解释监测系统早期警告信息项目指标管理数据健康指标流行病反应控制行动资源配置卫生政策流行病情报卫生系统监测健康状态监测项目监测监测
不同的目的,不同的数据,不同的方法缺少环节,导致信息无效卫生保健系统公共卫生权威数据信息决策行动反馈报告评价分析和
解释缺失只有数据没有行动病原体疟原虫是疟疾的病原体。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间日疟原虫(p.v)恶性疟原虫(p.f)三日疟原虫(p.m)卵形疟原虫(p.o)以上四种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中国90%以上为间日疟。传播途径疟疾的传播途经:
1.蚊虫叮咬
2.输血
3.母婴传播传染源疟疾患者和带疟原虫者(血液含成熟配子体)传播媒介中国主要传播疟疾的按蚊:中华按蚊微小按蚊大劣按蚊嗜人按蚊传播媒介伊蚊按蚊库蚊蚊的成虫蚊类的生活史
根据蚊类的生活史的区别可以简单区分按蚊、库蚊和伊蚊这三个不同的属。交配:群舞吸血:雌性成蚊嗜人血,嗜动物血内食性,外食性成虫栖息地:黑暗,避风,潮湿家栖性,野栖性生态习性生活史人疟原虫生活史,都需要人(中间宿主)和雌性按蚊(终宿主)做宿主,并经历世代交替。1.在人体内发育肝细胞内为裂体增殖,称红细胞外期(红外期)在红细胞内发育包括红细胞内裂体增殖期(红内期)和配子体形成。2.在蚊体内发育在蚊胃腔内进行有性生殖,即配子生殖期在蚊胃壁进行的无性生殖,即孢子增殖期LifeCycle
肝细胞内的发育迟发型:间日疟卵型疟红细胞内的发育在蚊体内的发育阶段
生活史两阶段无性生殖(人体内)有性生殖(蚊体内)两宿主中间宿主(人)终宿主(蚊)疟原虫的生活史应明确以下9点:当疟原虫在人体肝细胞和红细胞内增殖时,临床上无明显表现.迟发型子孢子在肝细胞内的发育是复发的根源.间日疟和卵形疟有复发,恶性疟和三日疟无复发.红细胞破坏,大量裂殖子、疟色素及代谢产物释放入血,引起疟疾发作.疟原虫的生活史应明确以下9点:周期性发作:一部分裂殖子再侵入红细胞内增殖后再释放入血.裂殖子经3-6代增殖后发育成雌雄配子体时,具有传染性.人为中间宿主,蚊为终宿主.肝细胞内期:复发、潜伏期有关.RBC内期:周期性发作有关.易感人群一、人群对疟原虫普遍易感二、最容易患疟疾的人为:儿童孕妇低疟区到高疟区的流动人员。流行区分布
疟疾主要流行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大部分国家以及东南亚、中南美洲等热带国家或地区。非洲国家最为严重。中国疟疾流行主要发生在云南边境、海南以及中部的安徽、湖北、河南等省,少数恶性疟仅在云南和海南的局部地区流行。流行区分布1958年脾肿率疟原虫率传疟媒介和气候地形何琦冯兰洲北纬32°以北地区北纬25°~32°地区北纬25°以南地区西北地区流行区分布通过40年来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实践现在普遍认为我国疟区南北分界线,应以恶性疟地方性流行区的最北缘或嗜人按蚊和微小按蚊分布的最北缘作为划分指征鉴于上述指征均出现在北纬33°线左右,33°线又是动物区系东洋区的北界因此以北纬33°作为分界线比32°更为适宜。流行区分布20世纪80年代后,曾以主要媒介按蚊的种类将我国划分为以中华按蚊为媒介的疟区以嗜人按蚊为主要媒介的疟区以微小按蚊为主要媒介的疟区以大劣按蚊为主要媒介的疟区以米赛按蚊、萨氏按蚊为主要媒介的疟区。流行区分布根据当前我国各地的疟疾流行现状在卫生部新近发布的《2006~2015年全国疟疾防治规划》《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中将我国疟区划分为高传播地区、疫情不稳定地区和疫情基本控制地区。河南属疫情不稳定地区中国疟疾分布图<1/万>1/万
>10/万>100/万临床表现典型发作:发冷:数分钟至2小时。发热:2小时至4小时。出汗:2小时至4小时。间歇:不同疟原虫间歇时间不等。恶性疟为36-48小时,间日疟、卵形疟为48小时,三日疟72小时。
潜伏期
潜伏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疟原虫种、株的生物学特性。此外,尚与患者的免疫状况、感染疟原虫的数量、感染途径、服药等因素有关。
潜伏期
疟疾的潜伏期一般为9天~30天。恶性疟的潜伏期较短,三日疟者较长。间日疟原虫由于存在不同生物学特性的虫株,因而表现在潜伏期的长短上相差甚大,短者约12
天,长者数月,甚至1年以上。重症疟疾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凡在罹患疟疾时,出现脑型
疟,严重贫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或肺水肿,低血糖,
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循环衰竭,重度酸中毒,超高热,
多发性惊厥,异常出血倾向和出血,高原虫血症等项中的
一项或数项,应视为重症疟疾。脑型疟在重症疟疾中,脑型疟最为常见,预后亦凶险。目前认为,所谓脑型疟是指在排除其他可能原因后,具有高死亡率的疟疾昏迷综合征。绝大部分脑型疟由恶性疟发展而成,以儿童,特别是幼儿及无免疫力的患者为多见。脑型疟1)昏迷:是脑型疟最明确的症状,患者常始感剧烈头痛、呕吐,继而谵妄、昏迷。约有70%的昏迷患者始于癫痫样发作。少部分儿童在昏迷过程中出现持续性偏瘫,可在数天内恢复,但亦可能造成较长时间的肢体功能障碍。脑型疟2)惊厥:在患儿中,约有80%出现惊厥,在成人患者中较低,约为20%。3)去皮层僵直:部分患儿可出现去皮层或去脑僵直状态,尤其是持续存在时,往往为预后不良的指征;时可见角弓反张,可能与颅内压升高有关。治疗治疗原则:
及时全程足量恶性疟的治疗(选用以下一种疗法)(1)青蒿琥酯:口服总剂量800mg。分7天服,每天1次,每次100mg,首剂加倍(2)双氢青蒿素:口服总剂量480mg。分7天服,每天1次,每次60mg,首剂加倍。
以上2种药物因是单制剂,为避免抗性产生WHO不提倡使用。中国目前仍使用较多,使用时需加服伯氨喹来减少复燃率(口服总剂量45mg,分2天服,每次22.5mg。)再燃与复发
疟疾初发作停止后,在无再度感染的情况下,由于体内残存的红内期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又大量增殖又引起疟疾发作,称为再燃。4种疟疾均有再燃。疟疾初发后,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已被消灭,未经蚊媒传播感染,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潜隐期,又出现疟疾发作,称为复发。间日疟和卵形疟才有复发。恶性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都不引起复发,只有再燃;而间日疟和卵形疟则既有再燃,又有复发。恶性疟的治疗
(3)蒿甲醚加苯芴醇:蒿甲醚总剂量480mg,苯芴醇总剂量2880mg(每片含蒿甲醚20mg和苯芴醇120mg),即0h、8h、24h、36h、48h、60h各口服4片,
(4)青蒿琥酯片加阿莫地喹片:口服总剂量青蒿琥酯和阿莫地喹各12片,每天服青蒿琥酯片和阿莫地喹片各4片,连服3天。
恶性疟的治疗(5)青蒿琥酯加甲氟喹:青蒿琥酯总量600mg,甲氟喹总量1500mg(青蒿琥酯每片含50mg,甲氟喹每片含250mg),青蒿琥酯连服3天,每次4片。甲氟喹第2天服4片,第3天服2片。(6)青蒿琥酯加磺胺多辛加乙胺嘧:青蒿琥酯总量600mg(青蒿琥酯每片50mg),连服3天,每次4片。磺胺多辛加乙胺嘧啶总剂量1500mg/75mg,(磺胺多辛加乙胺嘧啶每片含500mg+25mg),第1天服用3片即可。以上为WHO推荐的治疗方案(ACT)。恶性疟的治疗
(7)双氢青蒿素加哌喹片剂:口服总剂量8片(每片含双氢青蒿素40mg,磷酸哌喹320mg),首剂2片,首剂后6~8小时
、24小时
、32小时各
2片。(该药正在向WHO申报认证中)。
重症疟疾的治疗(选用以下一种疗法)
(1)蒿甲醚:每天肌注1次,每次80mg,连续3~5天,首剂加倍。(2)青蒿琥酯:每天静脉注射1次,每次60mg,连续3~5天,首剂加倍。上述两种疗法,待患者病情缓解后,应改用口服剂型完成所需的疗程。
重症疟疾的对症处理
应尽快控制高热和抽搐,促进病人清醒。同时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并发症,对症治疗。
间日疟的治疗氯喹加服伯氨喹8天疗法:磷酸氯喹:口服总剂量1.2g。首日顿服0.6g或2次分服,第2、3天,各服0.3g。磷酸伯氨喹:口服总剂量180mg(基质)。在服氯喹的第1天加服伯氨喹,每天加服1次,每次22.5mg,连服8天。对上年患间日疟的病人春季要进行一次抗复发治疗:方法同上。青蒿素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古人已有对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描述。WHO在对全世界抗疟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后,认为单方青蒿素的使用容易使疟原虫产生耐药性,提出了停止使用单方青蒿素,改用复方青蒿素的建议。我国的生产的青蒿素全为单方青蒿素,复方青蒿素的专利已转让给瑞士诺华,复方蒿甲醚制剂。60年代,我国支援越战时,感染疟疾人数较多,胡志明主席请求中国政府代为研究寻找能替代氯喹治疗疟疾的新药。周总理直接参与,国务院专门成立“5.23”办公室。
屠呦呦,药学专家。1971年首先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1972年又分离出新型结构的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1979年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2011年9月23日,81岁的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
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以疟疾发病率为依据,并结合当地的主要传播媒介特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防治原则媒介种类划分疟区不同策略媒介控制的地位流行程度划分疟区不同策略传染源控制发病率为依据:措施不完全以《规划》中的“区”为依据流行程度变化策略措施调整防治原则传染源控制措施
媒介控制措施
人群防护措施
流动人口疟疾防治措施
突发疫情处理
病例发现疫情报告病例治疗休止期治疗
化学防制生物防制环境治理
应急预案
边境地区大型工程建设区域
防止蚊虫叮咬预防服药
疟疾的预防
目前还没有可应用的有效疟疾疫苗,预防疟疾主要是个体防护、预防服药。(1)健康教育:加强防疟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个人防护意识,改变户外露宿的习惯。(2)减少人蚊接触:防蚊措施
处理蚊帐:
应用杀虫剂浸泡。浸泡蚊帐应一盆一帐,即根据蚊帐的面料和面积,取已配制好的浸帐液倒入盆中,将蚊帐浸入揉搓,使所有帐面均匀湿透,达到倒入的药液吸干,而拎起蚊帐不向下滴水的“湿而不滴”的程度。然后挂在阴凉通风处阴干使用。防蚊措施
室内滞留喷洒:
是将具有持效作用的杀虫剂,喷洒于室内墙面,使停息的蚊虫接触药物而被杀死。
自我防护:安装纱门纱窗、蚊香熏蚊、涂抹驱蚊剂,含杀虫剂的线网带在头和肩部,从事野外作业穿长袖衣裤,防止蚊子叮咬。
常用的杀虫剂及蚊帐常用的杀虫剂有5%溴氰菊酯悬浮剂,使用剂量为15~25mg/m2;氯氰菊酯悬浮剂,使用剂量一般为20mg/m2;氟氯氰菊酯,使用剂量为20~30mg/m2;高效氟氯氰菊酯,使用剂量为15~20mg/m2。药物处理蚊帐一般有效时间为2~3个月。目前,市场上有一种长效蚊帐,效期为3~5年。控制媒介目的1.切断媒介传播疟疾环节2.杜绝感染,制止疟疾发生和流行。
流行病学
为了掌握疟疾的分布、流行程度、影响流行的因素和流行规律病原及媒介的种类,为制定防治规划和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在防治过程中,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掌握流行动态,了解各种影响流行因素的变动情况,评价防治规划及措施的效果,及时对防治规划或措施进行补充或修订。流行病学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免疫力不持久各型疟疾间无交叉免疫性反复多次感染,再感染时症状轻流行病学流行特征地区性:热带和亚热带>温带流行分布: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卵形疟季节性:夏秋季一、自然及社会因素调查
二、感染情况调查
三、血清学调查
四、按蚊调查五、暴发流行调查流行病学调查主要内容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1.地理
2.气候3.农业生产2.社会、经济状况
1.人口3.居民习俗
4.卫生组织情况
5.疟疾流行史
自然及社会因素调查
感染情况调查主要内容(一)发病率(二)疟疾死亡率和病死率(三)疟史率(四)居民原虫率(五)年带虫发病率(六)新生儿感染率血清学调查
主要内容(一)调查方法
包括调查的种类、地点、对象、样本和时间(二)调查资料的计算常用的指标:1.抗体阳性率
2.抗体平均滴度(三)调查结果分析
1.感染过程抗体的变化
2.按年龄组统计分析
3.阳性几何平均滴度按蚊调查(一)按蚊种调查(二)密度调查(三)生态习性调查(四)媒介能量调查调查目的了解按蚊的种类、生态习性和传疟作用,判定传疟媒介,为制定疟疾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并对媒介防制措施的效果做出正确评价。调查内容暴发流行调查(一)暴发流行概念(二)调查目的(三)调查步骤核实诊断确定暴发流行是否存在程度、虫种和范围调查媒介调查传播来源调查其它因素调查采取控制措施1.组织准备
2.现场调查3.总结报告暴发的概念根据《疟疾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预案》,凡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视为疟疾突发疫情,应启动应急处理工作:(一)近3年无疟疾病例发生的乡(镇),1个月内同一行政村发现5例及以上当地感染的疟疾病例,或发现输入性恶性疟继发病例;
(二)近3年有疟疾病例发生的乡(镇),1个月内同一行政村发现10例及以上当地感染的疟疾病例,或发现2例及以上恶性疟死亡病例。突发疫情应急处理按《疟疾突发疫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学影像学习题库及答案
- 安全生产应知应会知识习题库含答案
- “君子自强不息”综合性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 2024四川长虹民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招聘调度专员岗位测试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47
- 2024四川二滩建设咨询有限公司应届生招聘5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第八单元第2课时《摸球游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2024中铝润滑科技有限公司面向中铝集团内部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湖南体育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一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教学设计 (2份打包)
-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3版)解读
- 通用级聚苯乙烯简介介绍
- 《反窃电技术》课件
- 1.1原子结构-12课时课件高二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 如何让孩子积极参与家务劳动
- 2023年污水处理行业洞察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预测分析报告(修订版)
- 小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单
- 人卫版急诊与灾难医学之呼吸困难教学课件
- 厨房油烟净化设备日常保养与维护
- 拓扑数据分析理论
- (完整版)200210号文-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