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二章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课件_第1页
必修二第二章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课件_第2页
必修二第二章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课件_第3页
必修二第二章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课件_第4页
必修二第二章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十年前的长沙城现代的长沙城城市化过程与特点中国城市人口的变化图年份城市人口数量城市人口比重1949年2002年1980年0.55亿1.98亿5.10亿11%20%39%1.概念一、城市化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的过程

材料:麓山村位于长沙市岳麓区,南北西几乎全被湖南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包围。30年前的麓山村有11个村民小组3000多名村民,改革开放后长沙城市发展迅速,除桃子湖组和象鼻嘴组两个村民小组外,其余9个村民小组所辖地域全部变成了城市,9个小组的2500多失地农民全部变成了城市居民,曾经种地的农民现在也变成了以出租房屋和经商为生。归纳出城市化有哪些具体的表现?1.概念2.表现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最主要的标志)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一、城市化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的过程美国、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总结: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反过来说城市化是社会进步和经济

发展的重要表现四、城市化特点(城市化的地区差异)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征相同吗?各有什么特点?

部分国家城市化水平日本美国英国法国荷兰79%75%90%76%90%尼日利亚印度尼西亚印度斯里兰卡土库曼斯坦45%42%28%23%37%观察:上组五个国家和下组五个国家的城市化有何不同?思考:出现这种区别的原因是什么?年份1960年1980年2000年世界人口(亿)304560发达国家总人口(亿)101215城市人口(亿)5811比例(%)506772发展中国家总人口(亿)203345城市人口(亿)3620比例(%)152044当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比较表2、1960年-2000年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哪个更快?1、2000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哪个更多?城市化水平哪个更高?城市化特点原因起步早工业化早城市化水平高新技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大量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起步晚,发展快二战后纷纷独立,独立后民族经济发展,人口迅速增长

城市化水平低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城市发展不合理城市经济崎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逆城市化现象时间: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发生空间: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含义:与城市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表现: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

大城市中心区萎缩;结果: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数量增多。

是指城市市区人口尤其是大城市市区人口郊区化、大城市外围卫星城镇布局分散化的城市化模式。所谓“逆”并不是指城市人口的农村化,更不是指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农村化,而是指城市市区人口向郊区迁移,大城市人口向卫星城迁移的倾向。造成逆城市化的原因主要有大城市城区人口过于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地价房租昂贵、生活质量下降,引起人口向环境优美、地价房租便宜的郊区或卫星城迁移;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城区人口的外迁交通,通讯的现代化大大缩短了城市与郊区的时空距离等。实际上,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反向运动,而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更高层次的城市化。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的原因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的具体表现1、一部分商业和制造业向城市外缘移动在城外建立卫星城和新工业区,缓解城中心的压力2、市区范围扩大,城市边缘地带发展快3、出现高水平的大都市连绵带4、注重高质量的人居环境,城市绿化率较高,注意保护文化遗产德国绿化

又称过度城市化、超前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速度,城市化主要是依靠传统的第三产业来推动,甚至是无工业化的城市化,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少数大中城市,城市人口过度增长,城市建设的步伐赶不上人口城市化速度,城市不能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必要的生活条件,农村人口迁移之后没有实现相应的职业转换,造成严重的“城市病”。一、虚假(过度)城市化发展中国家的几种城市化模式墨西哥巴西棚户区

是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滞后的原因主要是政府为了避免城乡对立和“城市病”的发生,采取种种措施来限制城市化的发展,例如实行城乡分离的户籍管理制度,严重限制了城市人口的增长,结果不仅使城市的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而且还引发了诸如工业乡土化、农业副业化,离农人口“两栖化”和城镇发展无序化等“农村病”现象。这是一种违背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规律的城市化模式。二、滞后城市化印度

孟加拉国沉思:我们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城市化?城市化模式四、同步城市化

这是指城市化的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水平趋于一致的城市化模式。这里的一致主要指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发达国家在城市化加速时期,这种相关性表现得相当明显。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曲线几乎是两条平行上升的曲线,应该指出的是,由于农村人口只有迁居到城市后,才能在城市就业,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的地域迁移先于职业转换是一种较普遍的现象,基本上属于同步城市化模式。美国西欧为提高城市化水平,就要迅速拉大现有大中城市的框架,刺激新兴城市的产生,彻底改革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和城市福利保障制度,改革土地制度,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在这些城市和新兴城市中安身立命,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民“失业”队伍。在有可能迅速膨胀的城镇、县城,加大规划力度,严格功能区的设定,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行政区要严格区分,吸引分散的乡镇企业在这些地区相对集中,使这些县镇迅速地向新兴城市过渡。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消化,“农村病”才能逐渐地得到医治,农业产业化,农业规模经营、集约化经营才有实现的可能,农村劳动生产率才能够大幅度地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农村才有可能实现。思考:你觉得我们在城市化过程中除了以上措施外,还要做哪些努力呢?发达国家城市化中哪些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呢?郊区化逆城市化人口迁移方向中心城区向郊区城市向乡村、小城镇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减少乡村人口数量减少增加郊区化与逆城市化相同点由于城市问题的产生而出现是与城市化过程相伴的现象不同点中心城区城市郊区乡村或小城镇郊区化逆城市化以上“农村病”的根源,是中国城市化的严重滞后据统计,1952年,我国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2.46%,1992年为27.63,40年间只提高了15个百分点。而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从28%上升到45%.其中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城市化水平从16.2%,上升到37%,提高了21个百分点。1952年,非农部门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是42%,非农业劳动力比重为16.5%,到1992年二者的比重为70.8%和41.5%.40年间,产值比重增加了28.8个百分点,非农业劳动力比重增加了25个百分点,而城市人口比重只增加了15个百分点,非农业劳动力比重与城市人口的比重差距却扩大了14个百分点,充分说明了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巨大差距。严酷的事实摆在我们的面前,依靠农业的产出,根本无法保证九亿农民的生存,即使加上乡镇企业可以容纳的农民,中国的农村至多能够解决七亿农民的就业问题,剩余的两亿农民,就成了所谓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其实说白了,就是两个亿的农村“失业大军”,两个亿呀!多么可怕的一个数字,除了8000万在城市中朝不保夕的民工之外,还有一个多亿闲窝在贫穷的农村。于是农村盛行着迷信,巫婆神汉走俏乡里。于是农村盗匪猖獗,偷牛盗马,打架斗殴,我目击过几个偷盗专业村,一个上千人的村,竟敢有80%的年青人靠盗窃为生。于是农村买卖婚姻,遗弃女婴,拐卖人口,人被做为一种商品进行交换,为了给儿子娶个媳妇,农民不得不采用换亲的方式,卖掉自己的亲生女儿。更有甚者,成千上万,毫无地位的农村女孩,失学后沦为娼妓、歌女、舞女,“笑贫不笑娼”竟然成为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的一种风气。离农人口的“两栖化”中国有近两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常年在城市打工的有8000万农民,由于城市户籍制度的限制,打工一族的农民无法在城市安身,只能在城乡之间过着“两栖”生活,酿成了大规模人口无序的流动,身心分离的打工农民,成了社会中的一种最不安的因素,找不到工作的人,就成了城市中的流民,成为犯罪率极高的一类人群,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直接危及社会的稳定。史学家分析“大批的流民的出现是大规模社会混乱的前兆”。中国大批离农人口的“两栖化”是一个极其危险的隐患。农业的副业化

中国人多地少的现状,决定了农业的高投入、低产出的局面,微薄的农业收入逼迫农民弃农从工,弃民从商,减少对土地的投入、从而造成地力下降,甚至于撩荒,本来不多的土地,又处于被间置的危险。大批的农民,尤其是城市周边的农民,仅仅将农业做为一种副业,一种补助式的收入。播种、收获时务农,80%以上的时间从事其它行业,农作物的生长期管理,减少到最低水平,对农业人力、物力投入的大幅度减少,必然造成农业减产的恶性循环。而我国农作物产品价格,已远远高于国际上的平均水平,依靠提高粮食价格刺激农民重视农业生产的道路又走不通,副业化使农业生产潜伏着严重的危机乡镇企业的分散化、乡土化乡镇企业在无序的状态下起步,“乡、村、组、联户、个体”五个轮子一起转的政策,使乡镇企业“村村开花,户户点火”,导致了土地浪费,污染严重,布局分散,基础设施不完善等种种弊端。有些地方,甚至造成了农村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由于人材、资金、管理多方面的原因,相当一批乡镇企业竞争能力不强,乡镇企业的总体水平和他承担的农村工业化的历史重任,极不相称。小城镇发展的无序化中国的小城镇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而是拘泥于固有的行政区划,一阵风似的改乡建镇。1949年中国的建制镇只有2000个,发展到1999年有19184个,2000年猛增到20312个,一年间中国就增加了1128个建制镇,而这些所谓的城镇大部分人口分散,配套设施差,工业基础薄弱,有些甚至丝毫没有城镇的轮廓,这些盲目、无序的小城镇,必然给城镇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