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化学总复习:100道实验探究题汇编(含解析)_第1页
2016届高考化学总复习:100道实验探究题汇编(含解析)_第2页
2016届高考化学总复习:100道实验探究题汇编(含解析)_第3页
2016届高考化学总复习:100道实验探究题汇编(含解析)_第4页
2016届高考化学总复习:100道实验探究题汇编(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届高考化学100道实验探究题汇编(含解析)第I卷(选择题)1•为探究溴乙烷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发生的是水解反应还是消去反应,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设计如下三个实验方案:甲: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溴水,若溶液颜色很快褪去,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乙: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稀硝酸中和NaOH然后再滴入AgNO溶液,若有浅黄色沉淀生成,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丙: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酸性KMnO溶液,若溶液颜色变浅,则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则有关上述实验方案叙述()甲正确B.乙正确C.丙正确D.上述实验方案都不正确【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反应混合液中存在氢氧化钠,溴与氢氧化钠反应而褪色,不能说明发生了消去反应,甲错误;B、溴乙烷发生水解反应也会有此现象,不能说明说明发生了消去反应,乙错误;C、反应混合液中的醇也可以使酸性KMnO溶液颜色变浅,不能说明说明发生了消去反应,丙错误,答案选D。考点:考查对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实验的判断我们学习化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下列家庭小实验不合理的是()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检验真皮衣料用淀粉和水检验食盐中的碘元素用食用碱(NazCO)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用食醋除去热水壶中的水垢【答案】B【解析】食盐中的碘元素以KIO3的形式存在,用淀粉和水不能直接检验。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索镁粉与溴水反应的机理,做了如下四组实验:将镁粉投入冷水中,未见任何现象;将镁粉放入溴水中,观察到只是开始时产生极少量的气泡,但溴水的颜色逐渐褪去;将镁粉放入液溴中,未观察到任何明显现象;向含足量镁粉的液溴中滴加几滴水,观察到溴的红棕色很快褪去。则下列关于镁与溴水的反应机理论述中正确的是()镁粉只直接与溴水中的溴反应镁粉只与溴水中的酸反应产生极少量的气泡是由于镁粉与水反应得到镁粉在水的催化下与溴发生反应【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①镁不易与冷水反应。②和当水中放入溴时镁粉缓慢发生反应,溴逐渐消耗。③镁与液溴不反应。④镁粉和滴加几滴水液溴,瞬速反应,溴很快消耗完全。综上所述镁与溴水的反应机理是:镁粉在水的催化下与溴发生反应。现象为:D。考点:考查镁与溴水的反应机理论的知识。下列各项实验操作正确的是()使C2H5Br和NaOH溶液混合后水解,取上层清液,滴加AgNO3溶液检验溴元素为增强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性,可用盐酸将高锰酸钾溶液酸化将苯与溴水混合后,再加铁粉,即可制得溴苯在测定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时,氢氧化钠溶液应过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C2H5Br和NaOH溶液混合后水解,因为CzHfcBr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上层清液不能用来检验溴元素,要取下层清液,故A错误;B盐酸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故为增强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性,不可用盐酸将高锰酸钾溶液酸化,一般加入的是硫酸,故B错误;C中,应该是将苯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在加热制备溴苯,故C错误;D中为了减小误差,在测定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时,氢氧化钠溶液应过量,故D正确。考点:化学实验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的一些常见的实验,这是实验均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常常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本题难度中等。•下列实验装置是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装置①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结束若将反应后②的试管取下,在通风橱中加热,会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溶液呈红色③中石蕊溶液变红色为确认CuSO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溶液颜色【答案】D【解析】铜和浓硫酸反应生成SC2、硫酸铜和水。SO溶于水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显红色,所以选项ABC都是正确的。D不正确,应该是把试管中的溶液倒入水中,因为试管中还含有浓硫酸,答案选Do第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评卷人得分、填空题(题型注释)(即铁和碳的合金)(即铁和碳的合金)进行了[探究一](1)将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放入冷浓硫酸中,10分钟后移入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观察,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⑵称取碳素钢6.0g放入15.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混合气体丫。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之外还可能含有Fe2+。若要确认其中的Fe2*,应选用(选填序号)。A.KSCN溶液和氯水B.铁粉和KSCN溶液C.浓氨水D.酸性KMnO溶液乙同学取560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SO+Br2+2fO=2HB片HSQ反应,然后加入足量BaCb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4.66g。由此推知气体Y中SQ2的体积分数为。[探究二]根据上述实验中SQ体积分数的分析,丙同学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有Q和Q两种气体,其中Q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0.0893g•L—1。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装置(假设有关气体完全反应)。CKMnO4CKMnO4TOC\o"1-5"\h\z⑶装置B中试剂的作用是。(4)分析Y气体中的Q气体是如何生成的(用化学方程式表示)。(5)已知洗气瓶M中盛装澄清石灰水,为确认Q的存在,需在装置中添加洗气瓶M于(填序号)。A.A之前B.A—B间B—C间D.C—D间⑹如果气体Y中含有Q,预计实验现象应是。【答案】(1)铁被钝化(2)①D②0.80(3)检验SQ是否除尽⑷C+2H2SQ(浓)CO4+2SQf+2H2Q⑸C⑹D中的固体由黑变红、E中的固体由白变蓝【解析】(1)由于在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钝化,从而在铁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所以不再和CuSQ溶液反应。⑵①Fe2+具有还原性,可以被KMnQH+)氧化,从而溶液褪色,据此可以鉴别,答案选D。

4.66g?7(BaS0t)==0.02mol.??(史J=0.02mol233g*mol'■■■■■-,ii:,所以SO的体积分数为22.4L■inol'6025wl'"⑶M=0.0893g・L「1X22.4L•mol「1=2.0g•mol「l所以Q为H。由于C能被浓H2SO氧化成CO,所以Q应为CO。检验H2用CuQ而检验CO气体需用澄清石灰水,在验证CQ之前,须除尽SQ气体,所以A装置用来除去SQ,B装置用来检验是否除尽,M装置应放在B、C之间。若有H2,CuQ应由黑变红,CuSQ由白变蓝。•铁在冷的浓硫酸中能发生钝化。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将一定量的铁与浓硫酸加热时,观察到铁完全溶解,并产生大量气体。实验室现有下列试剂:0.01mol/L酸性KMnQ溶液、0.1mol/LKI溶液、3%h2C2溶液、淀粉溶液、蒸馏水。请你协助他们探究所得溶液和气体的成分。【提出猜想】I.所得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可能含有Fe?+和Fe时中的一种或两种;n.所得气体中可能含有中的一种或两种。实验操作预期现象结论验证猜想I步骤①:取少量0.01mol/L酸性KMnQ溶液,滴入所得溶液步骤②:含有Fe3验证猜想n将所得气体通入如下装置含有两种气体【问题讨论】有同学提出,若另外选用KSCN溶液,则仅利用KSCN^HzQ两种溶液即可完成猜想I的所有探究,判断该方法是否正确并进行评价:【答案】【提出猜想】n.SQ、H2溶液紫红色褪去含有Fe^(或溶液紫红色不褪去,不含Fe2+)另取少量所得溶液,滴加KI-淀粉溶液溶液变为蓝色甲中KMnQ溶液褪色,乙中KMnQ溶液颜色不变,试管中收集到气体【问题讨论】不正确,若溶液中含有Fe3*,则无法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解析】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三点:(1)明确实验的目的是验证溶液和气体的成分;(2)根据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Fe2,铁过量)、Fe3+或两者的混合物,选择合适的试剂进行检验;(3)根据气体的可能成分SQ和H选择合适的试剂进行检验。铁与浓硫酸加热时,产生的金属离子可能有Fe2*(铁过量)、Fe3+,产生的气体可能有Hz(铁过量)、SQ。Fe2*可以使酸性KMnQ溶液褪色,Fe3*具有氧化性,可把I「氧化成丨2可使KI-淀粉溶液变为蓝色;SO可以使酸性KMnO溶液褪色,并被其吸收。.某同学对C12与KI溶液的反应进行了实验探究。反应装置如下:r1*F-i-——■■F■■■■rJKI濬液濬液通入氯气一段时间,KI溶液变为黄色。继续通入氯气一段时间后,溶液黄色褪去,变为无色。继续通入氯气,最后溶液变为浅黄绿色。(1)已知I2+I3「,丨2、丨3「在水中均呈黄色。为确定黄色溶液的成分,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实验现象a取2~3mL黄色溶液,加入足量CCI4,振荡静置。CCI4层呈紫红色,水层显浅黄色。b取2~3mL饱和碘水,加入足量CCI4,振荡静置。CCI4层呈紫红色,水层几近无色。TOC\o"1-5"\h\z实验b的目的是。根据实验a中,水层中含有的粒子有。实验a中水溶液颜色变浅的原因是。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在实验a、b的基础上,需补充一个实验,该实验为。(2)通入氯气,溶液由黄色变为无色,是因为氯气将I2氧化。已知1molCI2可氧化0.2molI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根据上述实验,请预测向淀粉-KI溶液中持续通入氯气,可能观察到的现象为。【答案】(1[①对比实验,证明实验a中水层显浅黄色是因为存在I2+「1I3「平衡,不是单一的12浓度降低所导致的。(2分)I2、I「、丨3「、C「、K+(可不写H2OH+、OH)(2分)由于萃取使水溶液中丨2浓度降低,同时I2+I「一I3「平衡逆向向移动,丨3「浓度也TOC\o"1-5"\h\z降低,导致水溶液颜色变浅。(2分)取2~3mLKI溶液,滴加少量的氯水(或通入少量氯气,或加入少量碘单质),再加入足量CCI4,振荡静置,观察到水层是否为黄色。(2分)【或取少量实验a的水层溶液滴加AgNO溶液,观察是否有黄色沉淀生成。或取少量实验a的水层溶液淀粉溶液,观察是否变蓝。】(2)I2+5CI2+6H2O10HCI+2HIO3(2分)(3)溶液先变蓝后褪色(1分)【解析】试题分析:(1)①实验b的目的是对比实验,证明实验a中水层显浅黄色是因为存在12+II3「平衡,不是单一的I2浓度降低所导致的。根据实验a中,取2~3mL黄色溶液,加入足量CCI4,振荡静置。因为KI+Cl2——2KCl+12,水层中,含有含有Cl_、K+,水层显浅黄色,说明存在12+II3_,对可逆反应|2、I、I3均存在;实验a中水溶液颜色变浅的原因是由于萃取使水溶液中丨2浓度降低,同时I2+1「1|3「平衡逆向向移动,|3「浓度也降低,导致水溶液颜色变浅。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在实验a、b的基础上,需补充检验I或12的实验,所以答案是取2~3mLKI溶液,滴加少量的氯水(或通入少量氯气,或加入少量碘单质),再加入足量CCI4,振荡静置,观察到水层是否为黄色。(或取少量实验a的水层溶液滴加AgNG溶液,观察是否有黄色沉淀生成。或取少量实验a的水层溶液淀粉溶液,观察是否变蓝。)已知1molCl2可氧化.2molI2,知CI2和12的系数比是5: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特点,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判断出I2变为+5价,配平得I2+5CI2+6fO10HCI+2H103;向淀粉-KI溶液中持续通入氯气,可能观察到的现象为溶液先变蓝,I2+5Cl2+6H.O10HCI+2HIO3所以后褪色;考点:考查探究实验和实验方案的设计。9•为证明Fe3^有较强的氧化性,甲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Cu片放入0.5mol/LFe(NO)3溶液中,观察到Cu片逐渐溶解,溶液由黄色变为蓝绿色,由此甲同学得到Fe3+M有较强氧化性的结论。乙同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Fe(NO3)3溶液具有酸性,在此酸性条件下NO-也能氧化Cu”,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已知:水解反应平衡常数(K)Fe3+3H2O、Fe(OH)3+3H-47.9X10Fe2++2H2O、、Fe(OH)2+2H+3.2X10-102++Cu+2H2O■:―°Cu(OH)2+2H-73.2X10请回答:(1)稀硝酸和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请利用所提供的试剂,帮助乙同学完成实验方案设计。试剂:0.5mol/LFe(NO3)3溶液、Cu片、精密pH试纸(0.5〜5.0)、硝酸钠溶液、稀盐酸。(3)丙同学分别实施了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方案,并在实验过程中用pH计监测溶液pH的变化,实验记录如下。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甲冋学的实验方案溶液逐渐变成蓝绿色,pH略有上升乙冋学的实验方案无明显现象,pH没有明显变化。TOC\o"1-5"\h\z据实验现象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导致实验过程中溶液pH略有上升的可能原因是。解释乙同学的实验现象。(4)请你设计更简便可行的实验方案,帮助甲同学达到实验目的:。【答案】(1)3Cu+8HNO3=3Cu(NO3)2+2N0f+4H2O(2分)测定硝酸铁溶液的pH,再用硝酸钠溶液和稀盐酸配制成与硝酸铁溶液PH相同、硝酸根离子浓度相同的溶液,将铜片加入到该溶液中,观察二者是否反应。(3分)①Cu+2Fe3+=Cu2++2Fe2+(2分)Fe3+变为82+和Fe2+,水解能力下降(2分)在此酸性条件下NO-不能氧化Cu。(2分)将铜片放入0.5moI/L氯化铁溶液中(2分)【解析】试题分析:(1)稀硝酸和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Cu(NO)2+2NOT+4fO乙同学认为Fe(NQ)3溶液具中的NO-也能氧化Cu,据此设计对照实验,配制pH与Fe(NQ)3溶液相同但只含NG-不能氧化CuNO不含Fe3+的溶液即可,将铜放入该溶液中,观察二者是否反应①根据丙同学的实验证明甲同学的结论是正确的,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u+2Fe3+=Cu2++2Fe丹②根据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知Fe3+水解程度最大,溶液的pH略有上升,说明Fe3+变为Cu2+和Fe2+浓度减小,水解能力下降③乙同学的实验现象说明在Fe(NQ)3溶液的酸性条件下,NG-不能氧化Cu甲同学的实验中,NG-造成干扰,将原溶液中的NG-换成其他易溶盐的酸根离子即可证明考点:考查铜与硝酸的反应,铁离子的氧化性,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设计实验的能力•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如下实验:在常温下,取两片质量相等、外形和组成相同且表面经过砂纸打磨完全去掉氧化膜的铝片,分别加入盛有相同体积、H+浓度相同的稀硫酸和稀盐酸的两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发现铝片在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反应速率比在稀硫酸中的快。查阅相关资料后得知:化学反应速率主要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决定,其次是外界因素的影响。写出以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假设①SQ2—对铝与『的反应有抑制作用;假设②请设计实验对上述假设进行验证:②。如果上述假设都成立,要使上述稀硫酸与铝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加快,可以采取的措施有:【答案】(1)2AI+6H+=2Al3++3H4(2)CI「对铝与{的反应有促进作用(3)①向上述稀硫酸中加入少量氯化钠、氯化钾等可溶性氯化物,如果能加快反应速率,则假设②成立②向上述稀盐酸中加入少量硫酸钠、硫酸钾等可溶性硫酸盐,如果反应速率减小,则假设①成立①加入可溶性氯化物②增加J浓度③加热④将铝片换成铝丝【解析】(1)金属与酸反应的实质是金属与溶液中的1反应。(2)本题的难点是如何提出问题。稀硫酸中含有『和sq2—,稀盐酸中含有『和C「。依题意信息知,外形和组成均相同的铝与等浓度的酸反应,接触面积相同,{浓度相同,反应在相同温度下进行,说明二者的温度、浓度、接触面积都相同,不同的是溶液中所含阴离子不同,联想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可能是阴离子对反应的影响不同。(3)针对提出的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设计方案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切入。(4)改变条件加快反应,要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切入:温度、浓度、催化剂和固液反应接触面积。•亚铁是血红蛋白重要组成成分,起着向人体组织传送Q的作用,如果缺铁就可能出现缺铁性贫血,但是摄入过量的铁也有害。下面是一种常见补药品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该药品含Fe2+33%-36%不溶于水但能溶于人体中的胃酸:与VC(维生素C)同服可增加本品吸收。(一)甲同学设计了以下下实验检测该补铁药品中是否含有卩62+并探究Vc的作用:(1)加入新制氯水后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TOC\o"1-5"\h\z3+2+Fe+SCN右士[Fe(SCN)]。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变为淡红色,说明溶液中有少量Fe3+。该离子存在的原因可能是(填编号)。药品中的铁本来就应该以三价铁的形式存在在制药过程中生成少量三价铁药品储存过程中有少量三价铁生成(3)药品说明书中“与Vc同服可增加本品吸收”请说明理由(二)乙同学采用在酸性条件下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的方法测定该药品是否合格,2++_卄2-反应原理为5Fe8H'Mn。门沁•Mn•4出0。准确称量上述药品10.00g,将其全部溶于试剂2中,配制成1000mL溶液,取出20.00mL,用0.0200mol/L的KMnO溶液滴定,用去KMnO溶液12.00mL。该实验中的试剂2与甲同学设计的实验中的试剂1都可以是(填序号)。A.蒸馏水B.稀盐酸C.稀硫酸D.稀硝酸本实验滴定过程中操作滴定管的图示正确的是(填编号)。请通过计算,说明该药品含“铁”量是否合格(写出主要计算过程)?2+3+【答案】(1)2FeC"2Fe2CK(2)bc)Fe2+在人体血红蛋白中起传送Q的作用,Fe3^有此功能,服用V可防止药品中的卩62+被氧化成Fe3+(或答人体只能吸收Fe2+,Fe2+在人体血红蛋白中起传送O的作用,服用U可防止药品中的Fe2+被氧化成Fe3+)(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给分)。C(5)A(6)n(Fe2)=0.0200mol/L12.0010‘L5(1000mL/20.00mL^0.0600molm(Fe2)=0.0600mol56g/mol=3.36g含“铁”量为:3・36g"O.OOg100%=33.6%,该药品含“铁”量合格。(分步适当给分)【解析】试题分析:(一)(1)根据题给信息和流程图知,加入新制氯水后溶液变血红色,Fe2+被氧化成Fe3+,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Cl2+2Fe2+=2Fe3++2Cl-、Fe3++SCN'亠[Fe(SCN)]2+;(2)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变为淡红色,说明溶液中有少量Fe3+。A.根据题给信息知药品中的铁应该以二价铁的形式存在,错误;B.二价铁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制药过程中可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少量三价铁,正确;C.二价铁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药品储存过程中可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少量三价铁,正确,选BC由题给信息知,Vc具有还原性,Fe2+在人体血红蛋白中起传送Q的作用,Fe3+没有此功能,服用Vc可防止药品中的F/被氧化成Fe3+(或答人体只能吸收Fe2+,Fe2+在人体血红蛋白中起传送Q的作用,服用Vc可防止药品中的Fe2+被氧化成Fe3+);(二)(4)根据题给信息知,该药片可溶于酸,而盐酸可与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Fe2+氧化成Fe3+,故选用稀硫酸,选C;(5)本实验滴定过程中用到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应用酸式滴定管盛装,滴定时应左手控制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操作滴定管的图示正确的是A;(6)根据题给化学方程式得关系式:5Fe2+——MnO—,则n(Fe2)=0.0200mol/L12.0010‘L5(1000mL/20.00mL)=0.0600mol2+含“铁”量为m(Fe)=0.0600mol56g/mol=3.36g含“铁”量为3.36g/_2丰一NH4HCONH4+HCO_2丰一NH4HCONH4+HCO+Ba+2OHI=BaC°J+NH•H2O+H2O(各2分,共4分)①向其中加入足量的Ba(°H)2溶液;(2分)若开始有白色沉淀生成,最终无沉淀生成,则C为AICI3;若自始至终有白色沉淀生成,则C为MgCb(各1分,共2分)(或:①向其中加入溶液NHHC°;②若既有气体又有白色沉淀生成,则C为AlCl3;③若无任何现象,则C为MgCb。(其它方法正确也给分)【解析】试题分析:(1)0.1mol/LA溶液的pHv1,这说明A应该是二元强酸,所以A是硫酸。将B溶液分别与其它四种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这说明B中含有OH和Ba2+,即B是氢氧化钡,且一定不存在硝酸铵或氯化铵。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铁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就、氧化还原滴定及关系式法计算,考查阅读材料接受信息的能力、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现有A、B、CDE五种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它们由如下离子组成(各种离子不重复)。阳离子++2+2+3+H、NH、Mg、Ba、Al阴离子2-°H、Cl、HC°、N°、SQ已知:①0.1mol/LA溶液的pH<1;②将B溶液分别与其它四种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③C溶液AgN°3溶液‘白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稀HN°3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B。(2)写出“C溶液AgN°溶液》白色沉淀”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稀HNO3D、E两种物质中必有一种是,写出将少量该物质的溶液滴加到B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请你设计实验确定C及另一种未知物各是什么物质。(只许在A〜E中选择检验试齐U)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取适量C的溶液于试管中,①预期现象和结论1:②;预期现象和结论2:③;。【答案】(14分)(1)A:H2SOB:Ba(°H)2(2)Ag++AgClJ(各2分,共6分)

C溶液人专尸03溶液,白色沉淀,说明c中含有氯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g+稀HNO3+Cl=AgCIJ。又因为HC(O和Al3+不能大量共存,又一定不存在硝酸铵或氯化铵,所以DE两种物质中必有一种是NHHCQ则将少量该物质的溶液滴加到B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J+HC0+Ba2++20H=BaCOJ+NH•H20+H20,根据以上分析可知,C是氯化铝或氯化镁,而另外一种物质是硝酸镁或硝酸铝。因此可以根据氢氧化铝的两性进行检验,所以要检验C的成分,正确的操作应该是①向其中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②若开始有白色沉淀生成,最终无沉淀生成,则C为AICI3;③若自始至终有白色沉淀生成,则C为MgCb。(或:①向其中加入溶液NHHCO;②若既有气体又有白色沉淀生成,则C为AICI3;③若无任何现象,则C为MgC2。)考点:考查离子的共存、检验、鉴别以及实验方案的设计点评:该题综合性强,难度较大,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高,学生不易得分。试题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和检验对同时,侧重对学生答题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总结和运用。•某氯化亚铁和氯化铁的混合物。现要测定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I•请根据上面流程,回答以下问题:TOC\o"1-5"\h\z操作I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外,还必须有。(填仪器名称)请写出加入氯水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将沉淀物加热、灼烧,冷却至室温,用天平称量其质量为big,再次加热并冷却至室温称量其质量为b2g,若bi—b2=0.3g,则接下来还应进行的操作是;蒸发皿质量是Wg,蒸发皿与加热后固体总质量是W2g,则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n.有同学提出,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测定:酸性条件存亍酸性条件存亍KMnCU滴定“选择的还原剂是否能用铁(填“是”或“否”),原因是:若滴定用掉cmoI?L-1KMnO溶液bmL,则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答案】(11分)1.(1)250mL容量瓶(1分)(2)2Fe2++CI2=2Fe3++2CI(2分)再次加热冷却并称量,直至两次质量差小于0.1g(1分)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120(W2-W1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120(W2-W1)160aX00%(2分)n.(1)否(1分)如果用铁做还原剂,自身的氧化产物是Fe2+;且会与过量的硫酸反应生成Fe2+,干扰铁元素的测定(2分,答出一个原因即给2分)(2)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型竺%(2分)a【解析】试题分析::1、(1)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需要的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一定规格的容量瓶,所以还需要的仪器有250mL容量瓶。2+氯水具有强氧化性,能把亚铁离子氧化生成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Cl2=2Fe3++2CI「。为了减少误差,需再次加热冷却并称量,直至两次质量差小于0.1g;因铁元素质量守恒,即红棕色固体中的铁就是样品中铁,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为1120W2—W1)池0%160a°n.(1)还原剂不能用铁,因为铁会和过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再用高锰酸钾滴定,多消耗氧化剂产生误差,干扰原混合物的铁元素的测定。设铁元素质量分数为x,则依据反应5Fe2++MnQ「+8H+=Mn++5Fe3++4H2O可知5Fe2+〜5Fe3+〜KMnQ5X561aXxX25.000.001bc250.0则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x=280bC%a考点:考查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测定的实验探究和有关判断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试题针对性强,主要是考查学生实验分析,实验数据的计算应用,同时考查了实验知识的分析判断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能力。•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FeCl3溶液做“腐蚀液”,制作印刷电路板,其反应原理是:2FeCl3+Cu=2FeCb+CuCl2。【实验探究】通过《化学1》的学习,知道了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为离子反应。离子反应可TOC\o"1-5"\h\z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请写出2FeCI3+Cu=2FeCb+Cu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若要溶解电路板上3.2g的铜,则至少需要FeCl3物质的量为mol。使用后失效的“腐蚀液”为废液,验证废液中是否存在Fe3+的试剂是,加入该试剂后,若出现现象,说明废液中还存在Fe3+。废液中的CuCl2可通过加入足量的,反应后转化成铜且能使所得溶液中含有单一溶质。回收Cu后的废液,通入足量的Cl2,可以重新获得FeCl3溶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结论】利用FeCb溶液做印刷电路板的“腐蚀液”,不仅废液中的铜可以得到回收,经过处理后的废液还可以重新使用。【知识拓展】铁元素是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虽然人体中通常只含有3〜5g铁元素,但铁元素在人体中却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体缺铁会引起疾病。【答案】(13分)(1)2Fe3++Cu=2Fe2++Cu2+[2分](2)0.1[2分]KSCN溶液(或NaOH溶液),溶液呈(血)红色(或红褐色沉淀)[每空2分(其它合理答案均得分)]铁粉[2分](5)2FeCl2+Cl2=2FeCb[2分](6)贫血[1分]【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Cu=2Fe*+Cu+。(2)3.2g铜的物质的量是3.2g十64g/mol=0.05mol,则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至少需要FeCl3物质的量为0.05molX2=O.lmol。(3)检验铁离子的方法是KSCN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实验现象是溶液呈(血)红色(或红褐色沉淀)。(4)铁的金属性强于铜的,所以废液中的CuCb可通过加入足量的铁粉,反应后转化成铜且能使所得溶液中含有单一溶质。(5)氯气具有氧化性,能把氯化亚铁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Cl2+Cl2=2FeCl3。(6)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疾病。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铁离子的检验、金属的回收以及铁兀素对人体健康的关系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考点,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探究Cl2、SQ同时通入H2O中发生的反应,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填空:(1)D装置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仪器的作用是。(2)为验证通入D装置中的气体是Cl2还是SQ过量,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了以下试剂:a氯化铁稀溶液b氯化亚铁溶液c硫氰化钾溶液d苯酚溶液e品红溶液f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Cl2过量:取适量D中溶液滴加至盛有(选填一个符号)试剂的试管内,再TOC\o"1-5"\h\z加入(选填一个符号)试剂,发生的现象是:;若选用上述试剂中的一种再结合必要的操作就可以验证通入D装置中的气体是Cl2过量还是SQ过量,该试剂是(选填一个符号)。必要的操作和结论是。+—2一【答案】(共12分)(1)Cl2+SQ+2HQ=4H+2Cl+SQ(2分);防倒吸(2分);(2)①b(1分);c(或d)(1分);溶液呈红色(或紫色)(2分);②e(2分);品红褪色,加热不复原,说明氯气过量;品红褪色,加热又复原,说明二氧化硫过量。(2分)【解析】试题分析:(1)氯气具有氧化性,能把SQ氧化生成硫酸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SQ+2H2Q=4H++2Cl—+S&一。由于SQ易溶于水,也易与水反应,且溶解度较大会发生倒吸,则F装置的作用是防止倒吸。(2)①若Cl2过量,则所得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把亚铁离子氧化生成铁离子,据此可以通过检验铁离子来检验氯气是否过量,即答案选b、c或do②因氯气和二氧化硫都具有漂白性,则选择品红来检验是Cl2过量还是SQ过量,即答案选e。若品红褪色,加热不复原,说明氯气过量;品红褪色,加热又复原,说明二氧化硫过量。考点:考查氯气、二氧化氯的性质探究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和题型,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试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该题的关键是明确物质的性质及发生的化学反应,并能灵活运用即可。•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实验序号金属质量/g金属状态c(H2SQ)-1/mol•LV(H2SO)/mL溶液温度/c金属消失的时间/S反应前反应后10.10丝0.550203450020.10粉末0.55020355030.10丝0.750203625040.10丝0.850203520050.10粉末0.85020362560.10丝1.050203512570.10丝1.05035505080.10丝1.150203410090.10丝1.150204440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实验4和5表明对反应速率有影响;,反应速率越快,能表明这一规律另一组实验是(填实验序号)。在前4次实验中,能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填实验序号)。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其实验序号是。⑷实验中,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约15C)相近,推测其原因:【答案】(8分每空1分)(1)固体表面积固体表面积越大实验1和2实验1、3、4(3)温度实验6和7(4)反应物的量相同,放出热量相同【解析】试题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1、固体颗粒的大小,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固体颗粒越小,反应物的表面积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固体颗粒越小,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越小,化学反应速率降低;2、反应物的浓度,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降低;3、反应物的温度,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升高反应物的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降低反应物的温度,反应速率降低。观察实验4和5,金属和稀硫酸的量相同,金属的状态不同,可知固体的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金属的状态就应该相同,或者为丝状,或者为粉末,因此答案为:1、3、4、6、8或2、5。本实验中,反应温度也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如实验6和7。由于反应物的量相同,放出热量相同,所以实验中,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约15C)相近。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探究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侧重考查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归纳以及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该类试题通过陌生情景考查化学反应速、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浓度)、学生对图表的观察、分析以及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整理、归纳等方面的思维能力,难度较大。解决该类试题应注意:①认真审题,明确实验目的,理解直接测量与实验目的间的逻辑和数学关系;②理解控制变量的思想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中的运用。•用脱脂棉包住约0.2g过氧化钠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往脱脂棉上滴水,可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1)由上述实验现象所得出的有关过氧化钠跟水反应的结论是:第一,有氧气生成;TOC\o"1-5"\h\z第二,。过氧化钠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上述结论。用以验证第一条结论的实验方法是:。用以验证第二条结论的实验方法及现象是:。(3)实验(2)中往试管内加水至固体完全溶解且不再有气泡生成后,取出试管,往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变红;振荡后,红色褪去。为探究此现象,该小组同学查阅有关资料得知:NqQ与H2O反应可生成H2O2,H2O2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NaaQ和足量H2O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有H2O2存在。现有Na2S溶液、KI溶液、红色布条等,请从中选择试剂,加以验证(只要求列出实验所用的试剂及观察到的现象)。TOC\o"1-5"\h\z试剂:。现象:。【答案】(1)第二,是放热反应(1分)2Na2Q+2H2O====4NaOH+O(2分)(2)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导管口p处,木条复燃(2分)将导管q浸入水中,反应过程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2分)(3)NaaS溶液(1分)溶液变浑浊(2分)(或者:红色布条布条褪色)【解析】试题分析:(1)物质燃烧有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二是有氧气等助燃物质存在。由此进行分析可得出:该反应是放热反应。(2)本小题实质上是考查氧气的检验、气密性检查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的应用。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导管口处,木条复燃。将导管浸入水中,反应过程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3)本题中已给出信息,即fQ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所以只要验证反应充分后此溶液仍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就可证明有H2O2,所以可选Na2S溶液验证其具有强氧化性,或选红色布条,布条褪色验证其具有漂白性。考点:过氧化钠的性质点评:本题属于性质实验的考查,首先要先理解题意,然后观察实验装置,并分析每一个实验装置的设计意图,再结合实际的化学反应来对现象进行推测。•(12分)某学习小组为证明并观察铜与稀HNO反应的产物是NQ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你根据他们的思路,回答有关的问题。(一)实验仪器:大试管、玻璃导管、橡皮塞、烧杯、棉花、注射器。(二)实验药品:铜丝、稀硝酸、碳酸钙颗粒、烧碱溶液。(三)实验原理: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①。(四)实验步骤:1、按右图所示连接好装置,检验装置的②;2、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固体药品(填化学,然后向试管中倒入过量的稀硝酸,并迅速塞紧带铜丝和导管的橡皮塞;3、让试管中的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用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团封住导管口;4、将铜丝向下移动插入试管液体中,使之与稀硝酸反应;5、把注射器的针孔插入试管口的橡皮塞中,缓慢向试管内推入空气。(五)实验讨论:1、实验步骤②的目的是(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结合文字说明)TOC\o"1-5"\h\z;2、实验步骤⑤的目的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结合文字说明)。(六)实验评价:该装置的优点是(任写一个即可)⑥;有同学提出:增加右图所示装置,在步骤②完成后,当有明显现象再撤去该装置,并继续步骤③的“用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团封住导管口”。请评价他的做法⑦【答案】①3Cu+8H++2NO「=3Cif++2NOT+4f0(2分)②气密性(1分)③CaCO(1分)CaCO+2H+=Ca2++CQf+H2O(2分),利用CO排出试管中的空气,防止Q与NO反应(1分)2NO+02=2NO2(1分),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证明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0(1分)使用可抽动的铜丝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开始和结束,节约药品用量,减少污染气体的产生。(或使用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团封住导管口,可防止NC和NO气体逸出污染大气。)(2分)通过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准确判断试管内无空气后,才进行步骤④,使得出的结论更科学。(1分)【解析】①硝酸是氧化性酸,能和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为3Cu+8H++2NO「=3Cu+2NOT+4H2Q制气装置连接好后,首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由于装置中含有空气,会氧化生成的NQ从而干扰实验,所以需要先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可以利用硝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的CQ来实现,即加入的固体药品是碳酸钙,反应的方程式为CaCO+2H=Ca+CO4+H2Q由于NO极易被氧化生成红棕色NO,所以目的是证明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的,方程式为2NO+O2=2NO2。评价实验可以从操作的难易程度、尾气的处理、实验现象等考虑。根据装置及实验过程可知,优点是使用可抽动的铜丝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开始和结束,节约药品用量,减少污染气体的产生。(或使用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团封住导管口,可防止NO和NO气体逸

出污染大气。)由于在排空气时,无法判断是否完全排尽,所以通过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来准确判断试管内无空气后,才进行步骤④,使得出的结论更科学。.(6分)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在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mLH2O2溶液,并测量收集VmL气体所需的时间,实验记录如下:实验序号H2O实验序号H2O2溶液浓H2O2溶液温度催化剂所用时间度20C①5%②度20C①5%②5%40C③10%20C④5%20C2滴1mol/LFeCI3t12滴1moI/LFeCI3t22滴1mol/LFeCI3t3不使用t4请回答: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实验①②是研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实验测得t,t3,原因是实验①④的测定过程如下图,曲线a对应的实验序号是(填“①”或20022002(2分,写MnO?或催化剂或不写条件不扣分)温度(1分)在其他条件相同时(1分),实验③的反应物浓度大于实验①的反应物浓度,所以实验③的反应速率大于实验①的反应速率(1分)©(1分)解析】(1)过氧化氢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方程式为FeC32H2O232H2OO2。实验①②中只有温度是不同的,实验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①③中只有反应物的浓度是不同放热,所以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实验③的反应物浓度大于实验①的反应物浓度,所以实验③的反应速率大于实验①的反应速率,所用时间就少。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所用根据图像可知,曲线不是实验①的。

.(16分)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和比较SO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图3)。图3(1)①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出现的现象是:TOC\o"1-5"\h\zB:,D:。②停止通气后,再给B、D两个试管分别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D:。(2)另一个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SQ和氯水都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后的漂白性肯定会更强,他们将制得的SQ和Cl2按1:1同时通入到品红溶液中,结果发现褪色效果并不像想象那样。请你分析该现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装置E中用MnQ和浓盐酸反应制得Cl2,若反应生成的Cl2体积为2.24L(标准状况),则被氧化的HCI为mol。(4)实验结束后,有同学认为装置C中可能含有SQ2:SQ2:C「、QH等阴离子,请填写检验其中SQ2「和SQ2「的实验报告。限选试剂:2mol•LHCl;1mol•LH2SQ;Imol•LBaCh;Imol•LMgCb一1一1mol•LHNQ;0.1mol•LAgNQ;新制饱和氯水。编号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①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入至过量,证明待测液中含S&一。步骤②在步骤①的溶液中滴入少量证明待测液中含SQ2一。【答案】(第(4)小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1)©B:品红溶液褪色,D:品红溶液褪色。②B:褪色的品红又恢复为红色,D:无明显现象。(2)Cl2+SQ+2H2Q=2HCl+H2SC4(3)0.2(4)编号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①-12mol•LHCl有汽泡产生步骤②-1lmol•LBaCl2有白色沉淀生成【解析】(1)①SQ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氯水具有强氧化性,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②由于SQ的漂白性是可逆的,所以加热能使品红溶液恢复红色。但氯水的漂白性是氧化导致的,是不可逆的,加热不能恢复红色。(2)由于SQ还具有还原性,而氯气具有氧化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氢和

硫酸,方程式为CI2+SO+2fO=2HCI+H2SQ。2.24L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物质的量是O.lmol,根据氯原子守恒可知,被氧化的氯化氢是0.2mol。SQ2「的检验可用盐酸,反应中生成SQ气体。SQ2「的检验用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11分)I.(1)0.02mol•L-1的HCN溶液与0.02mol•L-1NaCN溶液等体积混合,已知该混合溶液中c(Na+)>c(CN-),用“〉、<、=”符号填空溶液中c(QH-)c(H+)②c(HCN)c(CN-)常温下,向Al2(SQ4)3溶液中滴入Ba(QH)2溶液至Al3+刚好完全沉淀时,溶液pH7,(填“〉、<、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n.依据氧化还原反应:MnQ+5Fe2++8H+=M6++5Fe3++4HQ,欲采用滴定的方法测定FeSQ的质量分数,实验步骤如下:称量FeSQ样品,配成100mL待测溶液;取一定体积待测液置于锥形瓶中,并加入一定量的硫酸;将标准浓度的KMnQ溶液装入滴定管中,调节液面至amL处;滴定待测液至滴定终点时,滴定管的液面读数bmL;重复滴定2〜3次。如何知道滴定到达终点?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的是—__盛标准溶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就装液滴定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待测液润洗读取标准液读数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到终点后俯视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未排除,滴定后气泡消失TOC\o"1-5"\h\z下列每种量器的数量不限,在上述实验中,必须..使用的有;托盘天平B.量筒C.碱式滴定管D.酸式滴定管【答案】(共11分)1.(1)①>(1分)②>(1分)=(1分)2Al3++3SQ2-+3Ba2++6QH=3BaSQJ+2Al(QH)3J(2分)n.(1)滴入最后一滴KMnQ溶液由浅绿色变为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2分)C(2分)(2)AD(2分)【解析】I.(1)根据电荷守恒c(Na+)+c(H+)=c(CN-)+c(QH-)可知,当c(Na+)>c(CN-)时,c(H+)vc(QH-),即溶液显碱性,这说明HCN的电离程度小于NaCN的水解程度,所以c(HCN)>c(CN-)。(2)Al3+刚好完全沉淀时,此时硫酸铝和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3,则此时也恰好生成硫酸钡沉淀,即方程式为2AI3++3SQ2-+3Ba2++6QH=3BaSQ4+2Al(QH)3J,所以溶液显中性。n.(1)由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显紫红色,所以不需要指示剂。即当滴入最后一滴KMnQ溶液由浅绿色变为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时,反应即达到滴定终点。A相当于稀释,所以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锥形瓶不需要标准液润洗,所以选项B不影响。滴定到终点后俯视,则读数偏小,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D相当于消耗的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答案选Co(2)由于需要称量硫酸亚铁的质量,A必须有。稀释高锰酸钾溶液必须用酸式滴定管,评卷人得分22.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因此D必须有。选项B可以不用,C不需要。答案选AD22.某研究小组为探究三、实验题(题型注释)SQ和Fe(NQ)3溶液的反应的实验。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已知:1.0mol/L的Fe(NQ)3溶液的pH=1:“&■(LA:“&■(LA3so请回答:TOC\o"1-5"\h\z装置A中用于添加浓硫酸的仪器名称为。实验前鼓入N2的目的是。装置B中产生了白色沉淀—,说明SQ具有性。分析B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观点1:SQ与Fe3+反应;观点2:在酸性条件下SQ与NQ-反应;若观点1正确,除产生沉淀外,还应观察到的现象是。按观点2,装置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有人认为,如将装置B中的Fe(NQ)3溶液替换为等体积的下列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也可验证观点2是否正确。此时应选择的最佳试剂是(填序号)。1mol/L稀硝酸1.5mol/LFe(NO3)2溶液6.0mol/LNaNO3溶液和0.2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的溶液3.0mol/LNaNO3溶液和0.1mol/L硫酸等体积混合的溶液【答案】(1)分液漏斗排净装置中的空气,防止溶液中的SQ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干扰实验。BaSQ还原①静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由棕黄色变成浅绿色3SQ+2NQ-+3Ba+2HbQ=3BaSQ^+2NQT+4H③C【解析】(2)反应前在通入2,排除装置A中的空气,防止对实验干扰;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白色沉淀是BaSQ,则说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分析各个观点,观点1是Fe3+把二氧化硫氧化,反应原理是,2Fe3++SQ+Bs2++2H2Q=2Fe++BaSQ+4F+;Fe(NQ)3中含有Fe3+,A错;NQ?在酸性条件下有氧化性,B错;选Co.某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甲乙甲乙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黑色和红色交替的现象,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在不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该乙醇催化反应是反应。(填吸热或放热)(2)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甲的作用是;乙的作用

(3)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试管a中收集到的主要有机生成物是。写名称)若要检验试管a中能收集的该物质,进行的操作为。(4)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有。(写结构简式)要除去该物质,可向混合液中加入(填写序号)。再通过(填试验操作名称)即可除去。A.水B.苯C.碳酸氢钠溶液D.四氯化碳【答案】(1)Cu+O亠2CuOCHCHOH+CuZ^CHCHO+Cu+O;放热;(2)加热乙醇,便于乙醇的挥发;冷却,便于乙醛的收集;(3)乙醛;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煮沸若有砖红色沉淀,证明产物是乙醛;(4)CHCOOHC;蒸馏。【解析】试题分析:(1)在加热Cu丝时发生反应Cu+Q^2CuO当把热的Cu丝遇到乙醇蒸气时发生反应:CHCHOH+Cu^LCHCHO+Cu+2O在不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该乙醇催化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就足够后面发生反应需要消耗的能量。(2)甲的水浴加热作用是产生乙醇蒸气,便于乙醇的挥发;而乙用的是冷水浴。目的是冷却降温,便于乙醛的收集。(3)由(1)的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试管a中收集到的主要有机生成物是乙醛。若要检验试管a中能收集的该物质,可以利用醛基的性质进行的操作是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煮沸若有砖红色沉淀产生,证明产物是乙醛;(4)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有酸性物质。在该该反应中产生的酸性物质只有乙酸CHCOOH为除去乙酸。可以利用乙酸不同与乙醛的性质:有酸性,而且酸性比碳酸强,乙酸能跟碳酸盐发生反应消耗,同时生成的碳酸不温度,会分解,以气体的形式扩散。从而达到除杂的目的。反应的方程式为:NaHCOCHCOOHCH3COONa+O+CQf。选项为C。反应后的溶液为CHCOON和乙醛的混合溶液。乙酸钠是离子化合物,熔沸点高,而乙醛的沸点较低,所以再通过蒸馏就可以除去乙酸钠,得到纯净的乙醛。考点:考查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原理、实验操作方法、产物的检验、杂质的除去的知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某些气体的制备、性质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有省略)。请按要求填空:I探究氯气与氨气的反应(1)为制取干燥氨气,可将装置C与(填装置编号)连接;装置C中的烧瓶内固体宜选用。a.碱石灰b.氯化钙c.五氧化二磷d.生石灰(2)装置A、E、E连接可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则两个E装置内的药品依次(3)装置F可用于探究氯气与氨气(已知氯气与氨气可发生反应:3C12+2NH=Na+6HC1)的反应。实验时打开弹簧夹1、3,关闭2,先向烧瓶中通入,然后关闭1、3,打开2,向烧瓶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另一种气体。实验一段时间后烧瓶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定该固体中的阳离TOC\o"1-5"\h\z子。n探究某些物质的性质利用装置A、E,可设计实验比较和BL的还原性强弱,能证明结论的实验现象是。若利用装置A、E进行乙烯与溴水反应的实验,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将装置B、C分别与F相连后,进行H2S与SQ反应的实验。F的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的烧杯所起的作用【答案】(1)D;ad饱和食盐水;浓硫酸氯气;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浓NaQH溶液,并且加热,在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所产生的气体,如果试纸变蓝,则证明该固体是铵盐,含有NH+。装置E中的NaBr溶液变成橙红色CH=CH+Br2=CHBr—CHBrSQ+2HS=3&+2H2Q吸收尾气【解析】(1)制取氨气可用加热浓氨水,用碱石灰干燥,但不能用五氧化磷及氯化钙干燥,氨气会与氯化钙反应;制取干燥的氯气,先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I,再用浓硫酸干燥;向烧瓶中先通入氯气,然后再通入氨气,因氯气有颜色,用利于观察。一开始先通入NH,由于弹簧夹3打开,容易形成喷泉。证明NH+存在,切记实验设计的环节。利用氧化性Cl2置换Br2来说明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某些资料认为:NONO不能与NaaO反应。某小组学生提出质疑,他们从理论上分析过氧化钠和二氧化氮都有氧化性,根据化合价升降原则提出假设:假设I.过氧化钠氧化二氧化氮假设n.二氧化氮氧化过氧化钠小组甲同学设计实验如下:TOC\o"1-5"\h\z试管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待试管B中收集满气体,向试管B中加入适量Na2Q粉末,塞紧塞子,轻轻振荡试管内粉末,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再将余烬木条迅速伸进试管内,看见木条复燃。甲同学认为假设n正确;乙同学认为该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为达到实验目的,在A、B之间增加一个装置,该装置的作用是。乙同学用改进后装置,重复了甲同学的实验操作,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余烬木条未复燃。得出结论:假设I正确。NQ和NetQ反应的方程式是。丙同学认为NO易与Q发生反应,应更易被NetQ氧化。查阅资料:①2NO+NaQ=2NaNQ6NaNG+3HSQ=3Na2S04+2HNQ+4NQT+2HzQ酸性条件下,NO或NQ-都能与MnQ「反应生成NQ-和MrT丙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探究NC与Na2O的反应。TOC\o"1-5"\h\z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F装置的作用是。在反应前,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目的是。充分反应后,检验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实验是。【答案】(1)①Cu+4HNC(浓)=Cu(N03)2+2NCf+2H0(2分)②除去生成NQ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2分):③Na2Q+2NO=2NaNO(2分)(2)①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色,有无色气泡产生(2分);吸收未反应的NO(2分)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出(2分)取D装置中产物少许,加入稀盐酸,若产生无色气体,遇到空气变为红棕色,产物是亚硝酸钠,反之为硝酸钠。(2分)【解析】试题分析:(1)①试管A中反应CU+4HNQ浓)=Cu(NO)2+2NOf+2H2QHO容易与NatQ反应,为达到实验目的,故在A、B之间增加一个干燥装置。乙同学用改进后装置,重复了甲同学的实验操作,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余烬木条未复燃,证明没有O2生成。即NatQ+2NO=2NaNO。(2)①B中观察到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色,有无色气泡产生;F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NO在反应前,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N2,目的是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出,防止Q氧化NO充分反应后,检验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实验:取D装置中产物少许,加入稀盐酸,若产生无色气体,遇到空气变为红棕色,产物是亚硝酸钠,反之为硝酸钠。考点:化学实验。对NONO能否与NqQ反应进行探究和评价。TOC\o"1-5"\h\z•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下列装置(铁架台等支撑仪器略)探究氧化铁与乙醇的反应,并检验反应产物。(1)为快速得到乙醇气体,可采取的方法是;若实验时小试管中的溶液已经开始发生倒吸,你采取的措施是(填写编号);a•取下小试管b•移去酒精灯c•将导管从乳胶管中取下d•以上都可以(2)盛Cu(OH)2悬浊液的试管中出现的现象为。(3)如图实验,观察到红色的Fe2O3全部变为黑色固体(M),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为了检验M的组成,进行下列实验。M能被磁铁吸引;加入足量稀硫酸,振荡,固体全部溶解,未观察到有气体生成;经检验溶液中有Fe2^HFe3+,检验该溶液中的Fe2+的方法是;关于M中铁元素价态的判断正确的是_L填写编号)。a.一定有+3价和+2价铁,无0价铁

b.一定有+3价、+2价和0价铁c.一定有+3价和0价铁,无+2价铁d•一定有+3和+2价铁,可能有0价铁若M的成份可表达为F®OY,用CO还原法定量测定其化学组成。称取agM样品进行定量测定,实验装置和步骤如下:组装仪器;②点燃酒精灯;③加入试剂;④打开分液漏斗活塞;⑤检查气密性;⑥停止加热;⑦关闭分液漏斗活塞;⑧”。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写编号)a.①⑤④③②⑥⑦⑧b.①③⑤④②⑦⑥⑧c.①⑤③④②⑥⑦⑧d.①③⑤②④⑥⑦⑧若实验中每步反应都进行完全,反应后M样品质量减小bg,则FexOy中—=y【答案】(1)在烧杯中加入热水(对烧杯加热)c;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在Fe.Cu与浓HN0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探究实验1中溶液A呈绿色而不是蓝色的原因。(1)甲认为溶液呈绿色是由Cu2+M子浓度较大引起的。乙根据实验记录,认为此观点^HFe3+溶液中检验Fe2+.Cu与浓HN0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探究实验1中溶液A呈绿色而不是蓝色的原因。(1)甲认为溶液呈绿色是由Cu2+M子浓度较大引起的。乙根据实验记录,认为此观点c;(5)(5)2a-b7b【解析】试题分析:(1)快速得到乙醇气体,可采取的方法是在烧杯中加入80C的热水给烧瓶加热(或烧杯热水并加热),若实验时小试管中的溶液已经开始发生倒吸,应采取的措施是将导管从乳胶管中取下;(2)盛Cu(OH)2悬浊液的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在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力口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紫红色褪去,则说明有Fe2+(或向溶液中加入&[Fe(CN)6],若产生蓝色沉淀,则说明有Fe2+)。M能被磁铁吸引,说明可能是单质Fe或FesQ,加入足量稀硫酸,振荡,固体全部溶解,未观察到有气体生成,不可能全部为Fe,证明一定含有F&O,稀硫酸溶解得到Fe2+和尸03+溶液,若有少量的3+2+Fe单质,能与Fe反应生成Fe,故选d;(5)M样品质量ag与CO减小bg,减小的是O的质量,余下的是Fe的质量,则FexO中仝=(a-b)/56=2(a-byb/167b考点:化学实验的设计与评价。.某小组对Cu与浓HNO的反应进行研究。记录如下:r药品1现彖实验1L尾T0.64gCu片(0.01mol)和20.0mL浓HNOjOi片涓失.得到绿邑濬放買较长时间厉得到蓝色洛p"B液Br不正确,乙的依据是。乙认为溶液呈绿色是由溶解的NQ引起的。进行实验2:先将NQ通入B中,再鼓入N2。结果证实假设成立。则以上两步操作对应的现象分别是、。为深入研究,丙查阅资料,有如下信息:.溶有NQ的、浓HNQ呈黄色;水或稀HNQ中通少量NQ溶液呈无色。.NQ溶于水,会发生反应2NQ+HQ=HNQ+HN(2HNQ是弱酸,只能稳定存在于冷、稀的溶液中,否则易分解。.NO2能与Cu2+反应:Cif+(蓝色)+4NQ-——Cu(NQ)f(绿色)据此,丙进一步假设:可能是A中剩余的浓HNQ溶解了NQ得到的黄色溶液与Cu(NQ)2的蓝色溶液混合而形成的绿色;可能是A中生成了Cu(NQ))4使溶液呈绿色。丙进行如下实验:操作现象实脸3i•配制与溶酒A的瑕H+)相同的HNQ語淞,取空広通入NO:气体溶液呈黄色ii.再加mol(XNO由固体搅捋室完全渚舸洛液变対绿辿iii.加水稀释溶液立即变蓝实验4L向20.0tbLO.5mot/LCufNOj),蓝色稱液中通人少fiNOi溶嵌里绿色ii.加入稀H;SO4有无色气体放出,1辿空吒变红掠色*洛液很怏变为蓝色TOC\o"1-5"\h\z亚硝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请用平衡原理解释加入稀HSQ后绿色溶液变蓝的原因:。根据实验得出结论:实验I中溶液A呈绿色的主要原因是,请依据实验现象阐述理由:。【答案】I、CU+4HNQ浓)=Cu(NQ3)2+2NQf+2H2Q(2分)n、(1)溶液A和溶液B中,c(Cu2+)基本相同;(2分)溶液由蓝变绿,(1分)溶液由绿变蓝,(1分)有红棕色气体逸出(1分)①3HNQ=HNQ+2NCT+H2Q(2分)加入稀硫酸,抑制HNQ的电离,并使HNQ分解,降低c(NQ-),造成Cu2++4NQ、一Cu(NQ)42-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绿色变蓝色;(2分)A中剩余浓硝酸溶解了NQ得到黄色溶液与Cu(NQ)2蓝色溶液混合而形成的绿色;(2分)实验4中加稀硫酸,溶液变为蓝色,说明酸性较强的A溶液中NQ-不能大量存在,因此,A溶液中绿色的Cu(NO)42-不能大量存在,Cu2+和NQ-反应生成Cu(NQ)42-不是使溶液呈绿色的主要原因。(2分)【解析】试题分析:I、Cu与浓HN0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4HNQ浓)=Cu(NQ)2+2NQf+2HQ;n、(1)铜片完全溶解后,溶液A和溶液B中,c(Cu2+)基本相同;(2)乙认为溶液呈绿色是由溶解的NQ引起的,当将NQ通入B中时溶液应由蓝变绿,再通入氮气,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逸出,溶液又由绿变回蓝色;(3)①HNQ中氮元素为+3价,分解时应发生歧化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HNG=HNa2NQT+H2Q②从化学平衡移动角度分析。HNQ是弱酸,只能稳定存在于冷、稀的溶液中,否则易分解。加入稀硫酸,抑制HNQ的电离,并促使HNQ分解,降低c(NQ-),造成Cu2++4

NO:一Cu(NO)42-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绿色变蓝色;由实验3得溶液呈绿色的主要原因是A中剩余浓硝酸溶解了NO得到黄色溶液与Cu(NQ)2蓝色溶液混合而形成的绿色;实验4中加稀硫酸,溶液变为蓝色,说明酸性较强的A溶液中NO-不能大量存在,因此,A溶液中绿色的Cu(NO)42-不能大量存在,Cu2+和NO-反应生成Cu(NO)42-不是使溶液呈绿色的主要原因。考点: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平衡理论的应用.铁触媒(铁的氧化物)是合成氨工业的催化剂。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案研究铁触媒的组成。7.S4耳铁雌h渚液A|②適人足城Ch溶液B③in执密丸④稀释至250mL11计算铁元器的含址1⑤则某科标准溶液滴定FP議度■・r方案一:用下列实验方法测定铁触媒的含铁量,确定其组成。步骤④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若通入C12不足量,溶液B中还含有会影响测定结果。若通入Cl2过量且加热煮沸不充分,溶液B中可能含有CI2。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Cl2,完成下列实验报告。限选试剂:0.1molL-1酸性KMnO溶液、紫色石蕊试液、淀粉-KI溶液、0.1molL-1KSCN溶液、品红稀溶液实验操作实验现象与结论取适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振荡,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若溶液,则溶液B中含CI2;若溶液,则溶液B中不含CI2。方案二:用下列装置测定铁触媒的含铁量,确定其组成。TOC\o"1-5"\h\z干燥管C的作用是。称取15.2g铁触媒进行上述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得干燥管B增重Il.Og,则该铁触媒的化学式可表示为。【答案】250mL容量瓶(2分)FeCL或者FeSQ或者Fe2+(2分)3)2-3滴紫色石蕊试液(或者是品红溶液)(2分)溶液显红色后,红色褪去。(品红溶液只需要答红色褪去)(2分)溶液不褪色(2分)防止空气中的CQ和水蒸气进入B中(2分)Fe4Q或2FeO-FezQ或FeO-FesO4(其他合理答案均可)(3分)【解析】试题分析:⑴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要用到的仪器一定要有容量瓶,并且要指明规格。在此题中,必需说明是250mL容量瓶。⑵如若氯气不足,则溶液A中的二价铁离子就会氧化不完全,影响后续实验。⑶可以使用紫色石蕊试液来检验。⑷防止空气中

的二扣化碳和水蒸汽进入B中,影响实验结果。⑸干燥管B增加的质量是二氧化碳的质量,二氧化碳是一氧化碳结合一个氧原子生成的,因此铁触媒中的氧元素的质量就等于干燥管中增加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由此可以计算:n(0)=11g/44g/mol=0.25mol,那么15.2g铁触媒中铁的物质的量就可以用下列的方式来进行计算:152-0.25152-0.2516'靳0|;所以56n(O)0.2moln(Fe)0.25mol考点:溶液的配制,氯气的检验,以及简单的计算。.实验室测定含碘废液中I「的含量以及碘的回收过程如下:I.含碘废液中I-含量的测定用移液管量取25.00mL废液于250mL锥形瓶中,分别加入5mL2mol•L-1H2SO和10mL20%NH4Fe(SQ)2•12”O溶液,摇匀。小火加热蒸发至碘完全升华,取下锥形瓶冷却后,加入10mL2mol•L一"“SO,加入几滴二苯胺磺酸钠(用作指示剂),用0.0250mol•L标准KaC^O溶液进行滴定至终点。重复3次,数据记录如下表:(已知反应:①2Fe+2I=2Fe+丨2②6Fe+C^O-+14H=6Fe+2Cr+7fO)次数123滴定体积(mL)19.6019.6519.55n.碘的回收取250mL含碘废液于烧杯中加入按上述计算所需的N@S2Q溶液,并将CuSO饱和溶液在不断搅拌下滴加到废液中,加热至70C左右完全反应(已知:2I一+2Cif++2S2O2-=2CulJ+S4O62-)。过滤,得到的沉淀按图1进行操作。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从分液漏斗中逐滴加入浓硝酸(注意滴液的速度)完全反应后,通过减压过滤,得到粗碘固体产品和抽滤液。然后按图2进行粗碘的提纯。l£lCll【駅胆机喘时惡比l£lCll【駅胆机喘时惡比回答下列问题:用移液管量取废液时,将移液管竖直放入稍倾斜的锥形瓶中,接着的操作是,数秒后,取出移液管。⑵在盛有废液的锥形瓶中先加入5mL2mol•L-1HSQ的目的是根据滴定有关数据,该废液中I一含量是g-L一。在滴定过程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低的是。终点读数时俯视读数,滴定前平视读数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滴定管未用标准K2Cr2O溶液润洗盛标准&C「2O7溶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在图1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按图2装置进行粗碘提纯,采用的分离方法是,a、b为冷凝水进出口,其中(选填a或b)接水龙头进水。最终得到较高纯度的单质碘。【答案】(1)管尖与锥形瓶内壁接触,松开食指使溶液全部流出抑制Fe3+水解14.94(14.93〜14.95均可给分)A2Cul+8HNO=2Cu(NO)2+4NQf+I2+4fO⑸升华法a【解析】(1)使用移液管时,应使管尖与锥形瓶内壁接触,然后松开食指使溶液全部流出。⑵加入稀硫酸是为了抑制Fe3+的水解。(3)由反应①、②可得出如下关系式:6IJ-任宀池士齐-亠,小宀—斗站、,19.60ml+19.65ml+19.55ml““C「2O,滴疋消耗标准液K2Cr2O7溶液的体积V==19.603mL则:c(I)X0.0250L=6X0.0250mol•LX0.01960L,解得c(I)=0.1176mol•L_1,则废液中1_的含量为0.1176mol•L_1X127g•mol_1~14.94g•L_1。A项,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滴定前平视读数,会造成标准液体积偏小而导致测定结果偏低;B项,对测定结果无影响;C项,标准液被稀释,造成滴定时所用体积偏大而使测定结果偏高;D项,标准液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使标准液读取体积偏大,使测定结果偏高。故选A。(4)CuI中Cu+和I_均可被浓HNO氧化,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可写出:2CuI+8HNO=2Cu(NO)2+4NOT+I2+4fO。(5)图2是利用升华法提纯碘,冷凝水应从a口进,使碘蒸气更易凝结为固体碘。•某实验小组同学探究铜与硝酸的反应。用浓硝酸和水按照不同体积比配成不同浓度的硝酸溶液,各取10mL硝酸溶液分别与铜片反应,实验记录如下:序号浓硝酸与水的体积比实验现象I1:1反应速率快,溶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