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怀感事寄梅圣俞1_第1页
书怀感事寄梅圣俞1_第2页
书怀感事寄梅圣俞1_第3页
书怀感事寄梅圣俞1_第4页
书怀感事寄梅圣俞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怀感事寄梅圣俞1作者:[宋]欧阳修打印相别始一岁,幽忧有百端。乃知一世中,少乐多悲患。每忆少年日,未知人世艰。颠狂无所阂2,落魄去羁牵3。三月入洛阳4,春深花未残。龙门翠郁郁,伊水清潺潺。逢君伊水畔,一见已开颜。不暇谒大尹5,相携步香山。自兹惬所适6,便若投山猿7。幕府足8文士,相公9方好贤。希深好风骨,迥出1°风尘间。师鲁I】心磊落,高谈羲与轩12o子渐口若讷13,诵书坐千言。彦国14善饮酒,百盏颜未丹。几道15事闲远,风流如谢安16o子聪作参军17,长跨破虎鞫18o子野乃秃翁19,戏弄时脱冠。次公才旷奇2。,王霸驰笔端21。圣俞善吟哦22,共嘲为周仙23。惟予号达老24,醉必如张颠25。洛阳古郡邑,万户美风烟。荒凉见宫阙,表里壮河山。相将26日无事,上马若鸿翩。出门尽垂柳,信步即名园。嫩律筠27粉暗,:录池萍锦28翻%残花落酒面,飞絮拂归鞍。寻尽水与竹,忽去嵩峰颠29。青苍缘万仞3。,杳霭望三川31。花草窥涧窦32,崎岖寻石泉。君吟倚树立,我醉欹云眠33。子聪疑日近,谓若手可攀。共题三醉石34,留在八仙坛。水云心已倦,归坐正杯盘。飞琼35始十八,妖妙犹双环。寒篁暖凤嘴始十八,妖妙犹双环。寒篁暖凤嘴36始十八,妖妙犹双环。寒篁暖凤嘴36,银甲调雁弦37。自制白云曲,始始十八,妖妙犹双环。寒篁暖凤嘴36,银甲调雁弦37。自制白云曲,始堂榴花好,点缀裙腰鲜。插花云髻39上,展簟40绿阴前。乐事不可极,酣歌变为叹。诏书走东下,丞相忽南迁41。送之伊水头,相顾泪潸潸42。腊月相公去,君随赴春官43。送君白马寺,独入东上门。故府谁同在?新年独未还。当时作此语,闻者已依然44。注释:1梅圣俞(1002—1060):名尧臣,圣俞是他的字。他是宣城(今属安徽)人。一生仕途不利,累举进土不第,中年才得“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欧阳修写这首诗之前,欧、梅二人曾同在洛阳钱惟演的西京留守幕府中任职。2无所阂(hC):无可阻挡。阂,阻隔。3落魄:同“落拓”,指不拘小节。羁(jT)牵:原指马笼头和缰绳,引申为世俗的束缚和牵绊。4三月入洛阳:指仁宗天圣九年(1031)三月,欧阳修到达洛阳就任西京留守推官。5大尹:州府长官。此处指钱惟演。6自兹惬所适:从此感到心满意快。惬,满足。适,快意。7便若投山猿:就像笼子里的猿猴被放回山。投,放。8幕府:地方军政长官的官署;这里指西京留守、兼判河南府钱惟演的府署。足:众多。9相公:指钱惟演。钱当时还有一个“同平章事”(同宰相)的官号,宋代凡加有此官号的地方军政长官叫“使相”,因此又称钱惟演为“相公”O10希深:姓谢名绛,字希深,时任河南府通判,后官至知制诰、知邓州军事,于宝元二年(1039)病死,终年四十五岁。迥出:远出。11师鲁:姓尹名洙,字师鲁,时为河南府户曹参军。12高谈羲与轩:喜欢谈论远古的传说和历史。羲与轩,伏羲氏与轩辕氏。13子渐:姓尹名源,字子渐,是尹洙的亲兄,时知河阳县,也有文名。讷:语言迟钝,不善讲话。14彦国:姓富名弼,字彦国,时为河阳签判,后来升迁很快,官至宰相。15几道:姓王名复,字几道,当时是一位秀才。16谢安:字安石,东晋政治家,年四十余才出仕,官至宰相。这两句是说王几道像谢安尚未出仕时那样闲逸风流。17子聪作参军:杨子聪,生卒未详,时任河南府户曹参军。18长跨破虎鞫(jiGn):作者《送杨子聪户曹序》说,杨子聪“常衣青衫,骑破虎葬,出入府门下”。由此可见此人也是个不拘小节的人。马鞍。19子野:姓张名先,字子野,时为河南府法曹参军。秃翁:因脱发败顶,得了个“秃翁”的称号。20次公:指孙延仲,时任河南府判官。旷奇:阔大奇崛。21"王霸"句:是说孙延仲喜作政论文章。王霸,指王道与霸道。22吟哦:指作诗。23阂仙:神仙。阂,闵苑,仙人所居之境。24达老:当时洛阳幕府文土结为诗社,大家都起了号,如梅圣俞号“懿老”,尹洙号“辩老”,杨子聪号“俊老”,张先号“默老”等等,欧阳修自号“达老”。25张颠:即张旭,唐代书法家。传说他常常醉后作草书,每次都挥笔大叫,以头浸到墨水里,然后直接用头发书草字,因此天下称为张颠。26相将:相随。27绎(tub):竹笋上一片一片的皮。筠(yun):竹的青皮,这里指竹子。28深(1口):清澈。锦:指鱼;鱼的别称叫锦鳞。29嵩峰颠:嵩山顶上。30缘:攀援。万仞:极言其高。仞,古代长度单位,七尺或八尺为一仞。31杳霭:远处的云气。三川:指黄河、洛水、伊川。32窦:山洞。33欹云眼:侧着身子唾在云朵上面。34三醉石:石名,在嵩山八仙坛上。石名为欧阳修所起。据作者《嵩山十二首•三醉石》诗序,作者与梅尧臣、杨子聪三人同游嵩山,坐在此石上饮酒至醉,叫梅尧臣写了三个“醉”字在石上,然后三人又在石上各题其姓名而刻之。35飞琼:传说中王母的侍儿。此处代指侑酒的歌女。36“寒篁”句:指歌女吹笙。篁,当作簧,指笙上的簧管。凤嘴,笙的吹奏口。37“银甲”句:指歌女弹筝。银甲,银制的假指甲,用以拨弦。雁弦,筝的弦柱排列似雁行,故其柱称雁柱,其弦叫雁弦。38白云曲:古曲名,此处用作作者所作歌词的代称。黄金船:一种船形的大酒杯。39云髻:高高的发髻。40簟(didn):竹席。41“诏书”二句:指仁宗明道二年(1033)五月钱惟演因事得罪,被罢“同平章事”(同宰相),贬到随州去当崇信军节度使。钱原有同平章事的官号,故称“丞相”;随州在汴京和洛阳的南面,故谓“南迁”。42送之:送钱惟演。潸(shdn)潸:不断地流泪的样子。43随:随后,接着;指送别钱惟演之后。赴春官:指梅尧臣入京参加礼部会考。春官,礼部的别称。44依然:同依依;依恋不舍。赏析:这首叙事抒情的五言长诗作于仁宗景祐元年(1034),它是青年欧阳修怀念知心朋友梅尧臣的一篇忆旧之作,所忆写的主要内容是一年前他在洛阳与梅的相识及他们与一群青年朋友的愉快交游。全诗可分为三大段。开头四句为第一段,这是全诗的一个总帽,它点明题目中“感事”的内容是“幽忧”,正是与友人分别的相思之苦,使他感到人生在世“少乐多悲患”——这也就是本篇写作的缘由。从“每忆少年日”到“展簟绿阴前”这七十六句是第二大段,它是全诗的主要部分,意在回忆过去,极写一年前青年朋友们相聚时的无穷乐事,以此回应第一段中的“乐”字。这一大段又可分为四个层次:开头,写与朋友初交初聚的经过;其次,回忆对每位朋友的印象;第三,写探幽访胜之兴;第四,写歌舞宴乐之欢。如此层层铺叙,步步推进,将西京留守府的青年才子们的赏心乐事渲染得淋漓尽致。这里有意以乐景衬哀情一极力渲染往昔“相聚”之乐,正是为了反衬而今“相离”之悲。第三大段从“乐事不可及”到全诗结束,共十四句,写“酣歌变为叹”,抒发友朋离散后的苦闷心情,也就是作者在为洛阳之会的另一位友人张先所写的《张子野墓志铭》中说的:“知世之贤豪不常聚,而交游之难得为可惜也。”这是一首以叙事为主,兼带抒情、议论的长诗,它描绘了宋仁宗时期一批朝气蓬勃、奋发向上、豪放飘逸、充满自信的青年文学家的群体形象,展示了那一时期文人荟萃的历史生活画卷,对后人了解当时的文化特征和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