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新)课件_第1页
第六章-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新)课件_第2页
第六章-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新)课件_第3页
第六章-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新)课件_第4页
第六章-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叶绿体与光合作用●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与起源1、为什么说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内的两种产能细胞器?2、试比较线粒体与叶绿体在基本结构方面的异同。3、试比较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与叶绿体的光合磷酸化的异同点。

4、如何证明线粒体的电子传递和磷酸化作用是由两个不同结构系统来实现的?

5、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的化学渗透假说的主要论点是什么?有哪些证据?

6、为什么说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7、简述线粒体与叶绿体的内共生起源学说和非共生起源学说的主要论点及其实验证据。

8、线粒体与细胞凋亡有何关系?它是如何参与并启动细胞进入死亡程序的?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高效的产生ATP的精密装置。尽管它们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但却有着相似的基本结构,而且以类似的方式合成ATP。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者,也是细胞内能量的获得、转换、储存和利用等环节的联系纽带。1)基本结构的相同点: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形态、大小、数量与分布常因细胞种类、生理功能及生理状况不同而有较大差别。两者均具有封闭的两层单位膜,内膜向内折叠,并演化为极大扩增的内膜特化结构系统。2)不同点:线粒体外膜(outermembrane)含孔蛋白(porin),通透性较高;内膜(innermembrane)高度不通透性,向内折叠形成嵴(cristae);含有与能量转换相关的蛋白;膜间隙(intermembranespace)含许多可溶性酶、底物及辅助因子;基质(matrix)含三羧酸循环酶系、线粒体基因,表达酶系等以及线粒体DNA,RNA,核糖体。叶绿体内膜并不向内折叠成嵴;内膜不含电子传递链;除了膜间隙、基质外,还有类囊体;捕光系统、电子传递链和ATP合成酶都位于类囊体膜上。2)不同点: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是在内膜上进行的一个形成ATP的过程。它是在电子从NADH或FADH2经过电子传递链传递给的过程中发生的。每一个NADH被氧化产生3个ATP分子,而每一FADH2被氧化产生2个ATP分子,电子最终被O2接收而生成H2O。即:1对电子的3次穿膜传递,将基质中的3对H+抽提到膜间隙中,每2个H+穿过F1-F0ATP酶,生成1个ATP分子。叶绿体的光合磷酸化是在类囊体膜上进行的,是由光引起的光化学反应,其产物是ATP和NADPH;碳同化(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合NADPH的化学能,使CO2还原合成糖。光合作用的电子传递是在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中进行的,这两个光系统互相配合,利用所吸收的光能把1对电子从H2O传递给NADP+。即:1对电子的2次穿膜传递,在基质中摄取3个H+,在类囊体腔中产生4个H+,每3个H+穿过CF1-CF0ATP酶,生成1个ATP分子。用胰蛋白酶或尿素处理亚线粒体小泡,则小泡外面的颗粒解离,无颗粒的小泡只能进行电子传递,而不能使ADP磷酸化生成ATP。将颗粒重新装配到无颗粒的小泡上时,则有颗粒的小泡又恢复了电子传递和磷酸化相偶联的能力。化学渗透假说主要论点:电子传递链各组分在线粒体内膜中不对称分布,当高能电子沿其传递时,所释放的能量将H+从基质泵到膜间隙,形成H+电化学梯度。在这个梯度驱使下,H+穿过ATP合成酶回到基质,同时合成ATP,电化学梯度中蕴藏的能量储存到ATP高能磷酸键。实验证据:质子动力势乃ATP合成的动力;膜应具有完整性;电子传递与ATP合成是两件相关而又不同的事件。1)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有环状的DNA,都拥有合成蛋白质的整套装置;

2)两者的DNA都能进行复制,但复制仍受核基因组的控制。mtDNA是由核DNA编码、在细胞质中合成的。组成叶绿体的各种蛋白质成分是由核DNA和叶绿体DNA分别编码,只有少部分蛋白质是由叶绿体DNA编码的;

3)线粒体、叶绿体的生长和增殖是受核基因组和其本身的基因组两套遗传系统的共同控制,因而,它们被称为是半自主性的细胞器。1)内共生起源学说论点:叶绿体起源于细胞内共生的蓝藻,其祖先是原核生物的蓝细菌(Cyanobacteria),即蓝藻;线粒体的祖先-原线粒体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主要论据:⑴基因组在大小、形态和结构方面与细菌相似;⑵有自己完整的蛋白质合成系统,能独立合成蛋白质,蛋白质合成机制有很多类似细菌而不同于真核生物。⑶两层被膜有不同的进化来源,外膜与细胞的内膜系统相似,内膜与细菌质膜相似。⑷以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与细菌的繁殖方式相同。⑸能在异源细胞内长期生存,说明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的自主性与共生性的特征。⑹线粒体的祖先很可能来自反硝化副球菌或紫色非硫光合细菌。⑺发现介于胞内共生蓝藻与叶绿体之间的结构--蓝小体,其特征在很多方面可作为原始蓝藻向叶绿体演化的佐证。2)非共生起源学说论点:真核细胞的前身是一个进化上比较高等的好氧细菌。解释了真核细胞核被膜的形成与演化的渐进过程。⑴实验证据不多⑵无法解释为何线粒体、叶绿体与细菌在DNA分子结构和蛋白质合成性能上有那么多相似之处⑶对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酶、RNA酶和核糖体的来源也很难解释。⑷真核细胞的细胞核能否起源于细菌的核区?1)线粒体与细胞凋亡有何关系:线粒体作为起始凋亡的主开关,可以开启内膜上的非特异性通道-线粒体通透性转变孔,在调控细胞凋亡中还具有重要作用。

2)死亡信号诱导下,线粒体过量摄取钙离子,降低了线粒体的产能,加剧了其氧化压力,使线粒体通透性转变孔(mtPTP)开启;PT孔的开启解除了内膜的氢离子浓度梯度,导致呼吸链解偶联,同时,基质空间扩张,外膜胀破。膜间隙中细胞色素c、凋亡诱导因子(AIF)被释放;细胞色素c是切冬梅的激活蛋白,从而激活切冬梅的蛋白降解途径,引起细胞结构的破坏;AIF释放后进入细胞核,使染色质凝缩并造成DNA的大规模片断化,进而使细胞死亡。合作探究式自我导向学习安排顺序课

题学习小组汇报时间1阐述线粒体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孙昀剑小组第7周2从光合作用的原理的角度考虑,人类如何提高太阳能利用率?何洪富小组第7周3细胞信号转导的过程。林锦怡小组第10周4举例说明哪些人类疾病是因信号传递通路异常引起。朱浩杰小组第10周5细胞重构与动物克隆。魏夏瑜小组第13周合作探究式自我导向学习安排顺序课

题学习小组汇报时间6细胞重编码的分子机制及研究进展黎释文小组第13周7癌症的发生分子机制及研究进展罗靖小组第14周8人类干细胞研究现状及原理。林琼男小组第14周9细胞衰老死亡的调控是如何进行的?季键夫小组第15周●问题1:被动与主动运输的特点比较

●问题2:如何理解“被动运输是减少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差别,而主动运输则是努力创造差别,维持生命的活力”?

第六章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叶绿体与光合作用●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与起源线粒体的研究历史●1894,Altaman首次发现,命名为bioblast;●1898,vonBenda提出mitochondrion;●1900,Michaelis发现线粒体具有氧化作用;●1948,Green;1949,Kennedy和Lehninger分别发现三羧酸循环和脂肪酸氧化是在线粒体内完成的。线粒体的研究历史●20世纪50年代,揭示了线粒体的超微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1963年,在鸡卵母细胞中发现线粒体DNA并分离到完整的线粒体DNA(mtDNA);●1981年,发表了完整的人mtDNA序列;●1987年,提出mtDNA突变可引起人类的疾病。Nature:线粒体是复杂生命进化的关键

整整七十年来,科学家们推断细胞核的进化是复杂生命的关键所在。而目前Lane与Martin等在《Nature》发表的一项论文则揭示:实际上线粒体才是象细胞核这样的复杂创新事物的生育与发展的根基,这是因为线粒体在细胞中承担着能量工厂的使命。第一节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线粒体的形态结构●线粒体的化学组成及酶的定位●氧化磷酸化●线粒体与疾病:如克山病一、线粒体的形态结构●线粒体的形态、大小、数量与分布

形态:线状、粒状或杆状。

大小:直径0.5~1μm,长1.5~3.0μm;胰外分泌细胞中可达10~20μm,称巨线粒体。

数目:肝细胞约1300个线粒体,占细胞体积的20%;人类红细胞无线粒体。

分布:小肠上皮细胞——集中于顶部;肝细胞——均匀分布。●问题:红细胞无线粒体,其膜上钠钾泵所需能量来自哪里?

●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外膜(outermembrane):含孔蛋白(porin),通透性较高,标志酶为单胺氧化酶。◆内膜(innermembrane):高度不通透性,向内折叠形成嵴(cristae),含有与能量转换相关的蛋白,标志酶为细胞色素C氧化酶。◆膜间隙(intermembranespace):含许多可溶性酶、底物及辅助因子,标志酶为腺苷酸激酶。◆基质(matrix):含三羧酸循环酶系、线粒体基因表达酶系等以及线粒体DNA、RNA、核糖体,标志酶为苹果酸脱氢酶。

·执行氧化反应的电子传递链·ATP合成酶 ·线粒体内膜转运蛋白二、线粒体的化学组成及酶的定位●线粒体组分分离方法●线粒体的化学组成●线粒体酶的定位线粒体的化学组成◆蛋白质(线粒体干重的65~70%)◆脂类(线粒体干重的25~30%):·磷脂占3/4以上,外膜主要是卵磷脂,内膜主要是心磷脂。 ·线粒体脂类和蛋白质的比值:0.3:1(内膜);1:1(外膜)三、氧化磷酸化 线粒体主要功能是进行氧化磷酸化,合成ATP,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直接能量;与细胞中氧自由基的生成、细胞凋亡、细胞的信号转导、细胞内多种离子的跨膜转运及电解质稳态平衡的调控有关。 ●氧化磷酸化(oxidativephosphorylation)的分子基础 ●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制—化学渗透假说(ChemiosmoticHypothesis,Mithchell,1961) ●质子动力势的其他作用 ●线粒体能量转换过程略图氧化磷酸化的分子基础

◆氧化磷酸化过程实际上是能量转换过程,即有机分子中储藏的能量高能电子质子动力势ATP◆氧化(电子传递、消耗氧,放能)与磷酸化(ADP+Pi,储能)同时进行,密切偶连,分别由两个不同的结构体系执行 ◆电子传递链(electron-transportchain)的四种复合物,组成两种呼吸链:NADH呼吸链,FADH2呼吸链 ●在电子传递过程中,有几点需要说明 ◆ATP合成酶(ATPsynthase)(磷酸化的分子基础)电子传递链的四种复合物(哺乳类)◆复合物Ⅰ:NADH-CoQ还原酶复合物(既是电子传递体又是质子移位体)组成:含42个蛋白亚基,至少6个Fe-S中心和1个黄素蛋白。作用:催化NADH氧化,从中获得2高能电子辅酶Q;泵出4H+◆复合物Ⅱ:琥珀酸脱氢酶复合物(是电子传递体而非质子移位体)组成:含FAD辅基,2Fe-S中心,作用:催化2低能电子FADFe-S辅酶Q(无H+泵出)◆复合物Ⅲ:细胞色素bc1复合物(既是电子传递体又是质子移位体)组成:包括1cytc1、1cytb、1Fe-S蛋白作用:催化电子从UQH2cytc;泵出4H+(2个来自UQ,2个来自基质)◆复合物Ⅳ:细胞色素C氧化酶(既是电子传递体又是质子移位体)组成:二聚体,每一单体含13个亚基,

三维构象,cyta,cyta3,Cu,Fe

作用:催化电子从cytc分子O2形成水,2H+泵出,2H+参与形成水在电子传递过程中,有几点需要说明◆四种类型电子载体:黄素蛋白、细胞色素(含血红素辅基)、Fe-S中心、辅酶Q。前三种与蛋白质结合,辅酶Q为脂溶性醌。◆电子传递起始于NADH脱氢酶催化NADH氧化,形成高能电子(能量转化),终止于O2形成水。◆电子传递方向按氧化还原电势递增的方向传递(NAD+/NAD最低,H2O/O2最高)◆高能电子释放的能量驱动线粒体内膜三大复合物(H+-泵)将H+从基质侧泵到膜间隙,形成跨线粒体内膜H+梯度(能量转化)◆电子传递链各组分在膜上不对称分布ATP合成酶(磷酸化的分子基础)◆分子结构◆线粒体ATP合成系统的解离与重建实验证明电子传递与ATP合成是由两个不同的结构体系执行,F1颗粒具有ATP酶活性◆工作特点:可逆性复合酶,即既能利用质子电化学梯度储存的能量合成ATP,又能水解ATP将质子从基质泵到膜间隙◆ATP合成机制—BindingChangeMechanism(Boyer1979)◆亚单位相对于亚单位旋转的直接实验证据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制—化学渗透假说◆化学渗透假说内容:电子传递链各组分在线粒体内膜中不对称分布,当高能电子沿其传递时,所释放的能量将H+从基质泵到膜间隙,形成H+电化学梯度。在这个梯度驱使下,H+穿过ATP合成酶回到基质,同时合成ATP,电化学梯度中蕴藏的能量储存到ATP高能磷酸键。◆质子动力势(protonmotiveforce)◆支持化学渗透假说的实验证据。该实验表明:·质子动力势乃ATP合成的动力·膜应具有完整性·电子传递与ATP合成是两件相关而又不同的事件质子动力势的其他作用◆物质转运◆产热:冬眠动物与新生儿的BrownFatCell线粒体产生大量热量第二节叶绿体与光合作用●叶绿体(Chloroplast)的形态结构●叶绿体的功能—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一、叶绿体(Chloroplast)的形态结构●叶绿体与线粒体形态结构比较 叶绿体内膜并不向内折叠成嵴;内膜不含电 子传递链;除了膜间隙、基质外,还有类囊体; 捕光系统、电子传递链和ATP合成酶都位于类囊体 膜上。●叶绿体超微结构

二、叶绿体的功能—光合作用 (photosynthesis)

Photosynthesis:(1)光合电子传递反应—光反应(LightReaction) (2)碳固定反应—暗反应(DarkReaction)●光反应●暗反应(碳固定)●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关系图光反应 在类囊体膜上由光引起的光化学反应,通过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分子吸收、传递光能,水光解,并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生成高能电子),进而通过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将电能转换为活跃化学能,形成ATP和NADPH并放出O2的过程。包括原初反应、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原初反应(primaryreaction) ·光能的吸收、传递与转换,形成高能电子 (由光系统复合物完成,光合作用单位的概念)◆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需说明以下几点:①最初电子供体是H2O,最终电子受体是NADP+。②电子传递链中唯一的H+-pump是cytb6f复合物。类囊体腔的质子浓度比叶绿体基质高,该浓度梯度产生的原因归于: H2O光解、cytb6f的H+-pump、NADPH的形成。ATP、NADPH在叶绿体基质中形成。③电子沿光合电子传递链传递时,分为非循环式光合磷酸化和循环式光合磷酸化两条通路。循环式传递的高能电子在PSⅠ被光能激发后经cytb6f复合物回到PSⅠ。结果是不裂解H2O、 产生O2,不形成NADPH,只产生H+跨膜梯度,合成ATP。暗反应(碳固定)

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使CO2还原为糖类等有机物,即将活跃的化学能最后转换为稳定的化学能,积存于有机物中。这一过程不直接需要光(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卡尔文循环(Calvincycle)(C3途径)◆C4途径或Hatch-Slack循环◆景天科酸代谢途径第三节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半自主性细胞器的概念: 自身含有遗传表达系统(自主性);但编码 的遗传信息十分有限,其RNA转录、蛋白质翻译、自身构建和功能发挥等必须依赖核基因组编码的遗传信息(自主性有限)。●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蛋白质合成●线粒体和叶绿体蛋白质的运送与组装一、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mtDNA/ctDNA形状、数量、大小

●mtDNA和ctDNA均以半保留方式进行自我复制●mtDNA复制的时间主要在细胞周期的S期及G2期,DNA先复制,随后线粒体分裂。ctDNA复制的时间在G1期。复制仍受核控制。mtDNA/ctDNA形状、数量、大小◆双链环状(除绿藻mtDNA,草履虫mtDNA)◆mtDNA大小在动物中变化不大,但在植物中变化较大,高等植物:120kbp~200kbp;◆人mtDNA:16,569bp,37个基因(编码12S,16SrRNA;22种tRNA;13种多肽:NADH脱氢酶7个亚基,cytb-c1复合物中1个cytb,细胞色素C氧化酶3个亚基,ATP合成酶2个Fo亚基)二、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蛋白质合成●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蛋白质的种类十分有限●线粒体或叶绿体蛋白质合成体系对核基因组具有依赖性(7-4)●不同来源的线粒体基因,其表达产物既有共性,也存在差异●参加叶绿体组成的蛋白质来源有3种情况:

◆由ctDNA编码,在叶绿体核糖体上合成;

◆由核DNA编码,在细胞质核糖体上合成;

◆由核DNA编码,在叶绿体核糖体上合成。三、线粒体和叶绿体蛋白质的运送与组装●线粒体蛋白质的运送与组装 ◆定位于线粒体基质的蛋白质的运送 ◆定位于线粒体内膜或膜间隙的蛋白质运送 ●叶绿体蛋白质的运送及组装第四节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与起源●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起源一、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线粒体的增殖:由原来的线粒体分裂或出芽而来。 ●叶绿体的发育和增殖◆个体发育:由前质体(proplastid)分化而来。 ◆增殖:分裂增殖二、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起源●内共生起源学说(endosymbiosishypothesis) ●非共生起源学说内共生起源学说◆叶绿体起源于细胞内共生的蓝藻: Mereschkowsky,1905年◆Margulis,1970年:线粒体的祖先-原线粒体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叶绿体的祖先是原核生物的蓝细菌(Cyanobacteria),即蓝藻。◆内共生起源学说的主要论据:◆不足之处内共生起源学说的主要论据◆基因组在大小、形态和结构方面与细菌相似。◆有自己完整的蛋白质合成系统,能独立合成蛋白质,蛋白质合成机制有很多类似细菌而不同于真核生物。◆两层被膜有不同的进化来源,外膜与细胞的内膜系统相似,内膜与细菌质膜相似。◆以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与细菌的繁殖方式相同。◆能在异源细胞内长期生存,说明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的自主性与共生性的特征。◆线粒体的祖先很可能来自反硝化副球菌或紫色非硫光合细菌。◆发现介于胞内共生蓝藻与叶绿体之间的结构--蓝小体,其特征在很多方面可作为原始蓝藻向叶绿体演化的佐证。不足之处◆从进化角度,如何解释在代谢上明显占优势的共生体反而将大量的遗传信息转移到宿主细胞中?◆不能解释细胞核是如何进化来的,即原核细胞如何演化为真核细胞?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因组中存在内含子,而真细菌原 核生物基因组中不存在内含子,如果同意内共生起源学说的观点,那么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组中的内含子 从何发生?非共生起源学说◆主要内容:真核细胞的前身是一个进化上比较高等的好氧细菌。◆成功之处:解释了真核细胞核被膜的形成与演化的渐进过程。 ◆不足之处不足之处◆实验证据不多◆无法解释为何线粒体、叶绿体与细菌在DNA分子结构和蛋白质合成性能上有那么多相似之处◆对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酶、RNA酶和核糖体的来源也很难解释。◆真核细胞的细胞核能否起源于细菌的核区?Mitochondriadistributedinskeletalmuscle线粒体主要酶的分布

糖酵解(胞质)

丙酮酸(胞质)乙酰辅酶A(内膜)Kreb’s循环(基质)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内膜与基粒

)α与β亚基均具核苷酸结合位点,β亚基结合位点具催化ATP

合成与水解活性。(2)γε结合一起形成转子;ε亚基具抑制酶水解ATP活性,同时可堵塞H+通道,减少H+泄漏。a亚基、b亚基二聚体与δ亚基组成定子。酵母线粒体主要酶复合物的生物合成外膜内膜基质(内室)膜间腔(外室)线粒体超微结构:外膜内膜基质(内室)膜间腔(外室)LamellarcristaeTubularcristae糖蛋白质脂肪酵解

乙酰辅酶A生成

三羧酸循环

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

TransportofelectronsfromNADHTransportofelectronsfromFADH21979年Boyer提出构象耦联假说。其要点如下:1.ATP酶利用质子动力势,催化ATP合成。2.F1有3个催化位点,催化位点有3种构象。3.质子通过F0时,引起c亚基构成的环旋转,带动γ亚基旋转,γ亚基端部高度不对称,引起β亚基3个催化位点构象的周期性变化(L、T、O),不断将ADP和Pi加合在一起,形成ATP。质子动力势形成:电子传递形成H+浓度差质子动力势形成:电子传递形成膜电位质子动力势驱动ATP形成线粒体与疾病线粒体缺少某些酶,氧化磷酸化、呼吸链障碍1.线粒体肌病(遗传病)线粒体遗传病的特点克山病-地方性心脏病肿瘤线粒体与衰老线粒体与疾病治疗成分应用细胞色素C缺氧急救和辅助药。如CO中毒、新生儿窒息、高山缺氧、肺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