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质灾害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67debfa138c1e50f06f6ee08ae2758a/767debfa138c1e50f06f6ee08ae2758a1.gif)
![海洋地质灾害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67debfa138c1e50f06f6ee08ae2758a/767debfa138c1e50f06f6ee08ae2758a2.gif)
![海洋地质灾害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67debfa138c1e50f06f6ee08ae2758a/767debfa138c1e50f06f6ee08ae2758a3.gif)
![海洋地质灾害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67debfa138c1e50f06f6ee08ae2758a/767debfa138c1e50f06f6ee08ae2758a4.gif)
![海洋地质灾害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67debfa138c1e50f06f6ee08ae2758a/767debfa138c1e50f06f6ee08ae2758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洋地质灾害研究小组环境海洋学海洋地质灾害小组汇报人:张天然海洋地质灾害概述海洋地质小组成员分工情况资料整合:张天然、文梅第一小组组长:文梅第二小组组长:张雪第三小组组长:翟桂林第四小组组长:张亚昆成员:张超莹、杨慧敬、刘花、刘茹、张琳研究内容:海洋地质灾害基本概念和分类成员:张丽萍、申宇、朱磊、王丽艳、卫宝立研究内容:国内外发生的海洋地质灾害成员:胡秀芳、于雅琼、韩雪、马景刚、黄敏研究内容:海洋地质灾害探测方法成员:吴召富、张明全、张天然、张亚楠研究内容:海洋地质灾害研究发展趋势海洋地质灾害汇报提纲地球科学—海洋学—海洋地质学—海洋地质灾害海洋地质灾害概念国内外发生的海洋地质灾害海洋地质灾害探测方法海洋地质灾害研究发展趋势提纲一、海洋地质灾害概念1.1什么是海洋地质灾害?
“灾害”(Hazard)“地质灾害”(GeologicalHazards)自然或人为环境中,对人类生命、财产或活动等社会功能的那种严重的破坏,它引起普遍的人类、物质或环境损失,这些损失超出了受影响社会只利用它本身的资源加以应付的能力。由于地质作用使地质自然环境恶化,并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毁损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严重破坏的事件。一、海洋地质灾害概念1.1什么是海洋地质灾害?海洋地质灾害
定义:在海洋中发生的地质灾害—由于地质作用使自然环境恶化,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毁损及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严重破坏的事件。研究范围:海岸带地质灾害、中国管辖海域的地质灾害及部分深海和大洋。
海洋地质灾害研究小组发生、发展和分布的规律和特点。一、海洋地质灾害概念内动力地质条件:地震火山新构造运动外动力地质条件海平面上升、海水入侵、滑塌、软土层其他海底不稳定性海底陡坎、侵蚀沟、海底浅层气。人为地质条件沿海的不合理开发造成的污染和破坏;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地面下沉等分类原则:主要考虑致灾的动力条件1.2海洋地质灾害分类一、海洋地质灾害概念1.2海洋地质灾害分类结合地理环境因素考虑,可进一步分类一、海洋地质灾害概念1.3海洋地质灾害性质(1)成因的复杂性:①地质内动力成因—地震、火山②地质外动力成因—滑塌、塌陷③人为因素造成—挖沙、筑堤、围海引起的冲刷、淤积、海侵④多种因素促成—海平面上升海洋地质灾害研究小组一、海洋地质灾害概念(2)发生的阶段性:活动有阶段性——孕育、能量储存时期即为应变聚集、释放季节性、年际性—受台风、寒潮季节性影响;大洋环流、大气环流年际性影响。(3)重现与复发性:地震带中地震多发,火山带内火山常复发。(4)继发与并发性:多种灾害先后或同时发生,如太平洋两侧的火山、地震、海啸等。(5)灾害的必发性和减灾的可能性必发性:自然规律使然,必然发生、迟早会发生。可减性:监测、预报、防灾、救助、恢复。海洋地质灾害研究小组二、国内外发生的海洋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的发生概况危害较大的地质灾害事件著名的海洋地质发生区域1.海洋地震3.海底滑坡2.海底火山4.海岸侵蚀5.海水入侵频发的海洋地质灾害二、国内外发生的海洋地质灾害2.1海洋地震
环太平洋地震带浅源大地震最多,深海海沟的分布也最广泛,据统计,世界上约85%的地震海啸发生在这里。
我国沿海地带地震
发生频度分布特点:北部沿海高于南部沿海。
渤海盆地是华北著名地震带,地震发生频率玻其他地区高,而且烈度强,危害大。海洋地质灾害研究小组1969年渤海湾发生7.4级大地震,造成10人死亡,353人受伤,倒塌房屋4万多间,总经济损失约5000万元以上。广东、福建、台湾、江苏、山东和河北沿海,虽然地震频度不高,但曾多次发生破坏性地震。二、国内外发生的海洋地质灾害历史上曾发生的重大地震海啸海洋地质灾害研究小组时间地点震级危害1498年9月日本东海道8.6死亡41000人1896年6月日本三陆外海7.6死亡27122人,伤9316人1988年12月墨西哥海峡7.5死亡85000人1933年3月日本三陆外海8.3死亡3008人,伤1152人1946年4月阿留中海底7.3夏威夷死亡159人1960年5月智利蒙特港外海8.9智利死909人,夏威夷死61人,日本死119人1964年3月阿拉斯加湾8.4阿拉斯加死130人,加拿大、美国死15人2004年12月印度洋泰国、印尼、马尔代夫、马来西亚等共死伤22万人二、国内外发生的海洋地质灾害2.2海底火山海底活火山主要分布在大洋中脊和太平洋周边区域。1883年8月,印尼喀拉喀托火山岩浆喷口倒塌,海啸浪高40余米,死3万多人。我国近海暂时未发现有海底火山存在。海洋地质灾害研究小组二、国内外发生的海洋地质灾害2.3海底滑坡1929年11月,加拿大东部纽芬兰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7.2级地震,海底液态沉积物受到震动影响发生倾泻,引发海啸,造成27人丧生。我国浙闽沿海,如杭州湾、长江口沿岸,也有许多近岸海底滑坡发生,它主要是由于工程设计和施工不当以及大潮波浪作用引起的。
海洋地质灾害研究小组
二、国内外发生的海洋地质灾害2.4海岸侵蚀世界上有70%淤泥质海岸遭受侵蚀。我国目前几乎所有的开敞的淤泥质海岸和70%左右的砂质海岸都遭受侵蚀。2006~2009年龙口—烟台海域海岸侵蚀示意图三、海洋地质灾害探测方法-单道地震、多道地震、浅地层剖面测量、旁侧声纳扫描、单波束水深测量、多波束水深测量和海底地震勘探技术电导仪法回声测深仪、旁侧扫描声呐、地层剖面仪1、海洋地震及次生灾害的调查方法2、海水入侵的监测3、近岸工程的海洋地质灾害现象及其探测方法二、国内外发生的海洋地质灾害2.5海水入侵我国东部沿海,从南方的北海市到东北的大连市,特别是北方沿海经济区,如环渤海经济区的山东、河北和辽宁沿海都有不同程度的海水入侵现象。海洋地质灾害研究小组莱州湾海水水入侵面积已达2500平方公里,入侵最远距离达45公里。辽东湾北部及两侧滨海地区海水入侵的面积已超过4000平方公里,其中严重入侵区的面积为1500平方公里。盘锦地区海水入侵最远距离达68公里。三、海洋地质灾害探测方法3.1海洋地震及次生灾害的调查方法地震调查技术方法
定义:通过观测和研究地震波在地下岩石中的传播特性,以实现地质勘探目标的一种物探方法。海洋地质灾害研究小组
原理:是利用人工震源(如高压气枪、电火花、声学换能器等)快速地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向海水释放能量,获取并记录不同岩性的岩层反射波或折射波,经过室内处理后,气象水文海洋仪器Mar.2009可以得到时间剖面、深度剖面、构造图、等厚图等,通过分析解释,可以得到海底的地层结构、深层断裂分布以及各种潜在的地质灾害因素资料,从而达到海洋油气远景评价等多种地质目的。
三、海洋地质灾害探测方法3.1海洋地震及次生灾害的调查方法(1)单道地震浅水单道地震:浅水单道在工程地质调查中有着重要作用。深水单道地震:目前我国主要深水单道地震调查设备为DelphSeismic数字记录系统,以GI枪或大容量电火花作为震源。(2)浅层剖面测量地层结构:海底下地层的分布、厚度和沉积相等;构造情况:断层分布、规模、断层性质,洼陷与隆起等;地质灾害因素:断层、埋藏古河道、浅层气、底劈等;基岩埋藏深度(3)单道地震海底地貌和海底障碍物调查海洋地质灾害研究小组3.1海洋地震及次生灾害的调查方法(4)单波束水深测量根据调查海域测量深水的变化,控制换能器发射不同频率的单波束波场,接收海底传递回来的单波束反射波,通过仪器计算水深的方法(5)多波束水深测量是一种条幅式的水深测量技术,即系统每发射一次可同时计算。对水下地形地貌进行大范围全覆盖地测量及实时声纳图像显示,结合实时GPS定位,可以迅速获得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和DTM数字高程图,其测量结果可以精确地反映细微的地形变化和目标物情况。(6)海底地震勘探技术将检波器直接放置在海底的地震观测系统
其探测和观测结果可以用于研究海洋地壳和地幔的速度结构及板块俯冲带、海沟、海槽演化的动力学特征,也可以用于研究天然地震的地震层析成像以及地震活动性和地震预报等。
三、海洋地质灾害探测方法海洋地质灾害研究小组三、海洋地质灾害探测方法3.2海水入侵的监测
原理:水样电导率的变化与其所含化学成分及其矿化度有密切关系,当它们的浓度较低时,电导率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因此,该指标常用于推测水中离子的总浓度或含盐量。海洋地质灾害研究小组利用电阻率法监测咸淡水界面的运移是研究海水入侵的一种重要技术方法。因此,依据电导率与电阻率之间的关系,有效测定水中的电导率便可确定海、咸水入侵的变化规律。三、海洋地质灾害探测方法3.3近岸工程的海洋地质灾害现象及其探测方法海洋地质灾害研究小组四、海洋地质灾害研究发展动态1、高新技术的应用2、深海地质灾害的研究3、海洋地质灾害的非线性科学研究4、海洋地质灾害的定量研究海洋地质灾害研究小组四、海洋地质灾害研究发展动态1、高新技术的应用深潜技术海洋地质灾害研究小组可直接观察、拍摄海洋地质活动四、海洋地质灾害研究发展动态1、高新技术的应用广域差分GPS定位系统(WADGPS)多次偏移和滤波的图像信息处理技术水下无人遥感摄影技术海洋地质灾害研究小组四、海洋地质灾害研究发展动态2、深海地质灾害的研究大洋中存在丰富的多金属结核矿产资源。人类对大洋矿产资源开发时,需要作有关矿区工程地质评价和地质灾害区划,以及深海采矿所造成的人类地质作用引起的灾难预测等。海洋地质灾害研究小组世界上最大的海底有线局域网——加拿大海王星”提供生态系统、水柱变化、地质变化等信息。主要是用于监测地震动力学现象。四、海洋地质灾害研究发展动态“恐怖的海底坑洞”卡内基海脊几千个大大小小的坑洞,整体面积竟然达到了50万平方千米。这些坑洞的掏挖者是由浮游植物和海水共同组建的联合阵容。在海水中释放出60万亿吨的碳酸盐,这其中就有7.2万亿吨的碳元素,这个数字占到了海洋中碳元素总储量的20%。海洋地质灾害研究小组Where?Who?How?四、海洋地质灾害研究发展动态3、海洋地质灾害的非线性科学研究
引入混沌动力学、分型理论、突变理论等非线性科学理论,研究海洋地质灾害的非线性机制,为定量研究打下基础。4、海洋地质灾害的定量研究在长期定量观测的基础上,采用模糊数学等数学方法,建立海洋地质灾害的数学模型,对海洋地质灾害进行定量评定和预测。海洋地质灾害研究小组海洋地质灾害的形成、发展非常复杂,海洋地质灾害的评价和防治是项复杂的工程,涉及的科学门类较多,需要许多学科、交叉学科共同协作。参考文献1洪海粟,周建钰.海洋地质灾害的类型、特征与研究趋势[J].海洋地质动态,1998:07.2高亚峰,中国与加拿大海洋地质灾害类型之比较研究[J].海洋信息,2007:03.3董月娥,左书华.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快中子增殖堆及配套产品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分级设备地矿勘测设备:钻探机合作协议书
- 可穿戴设备电池寿命测试规程
- 2025年镁质瓷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治疗精神障碍药项目合作计划书
- 阿凡达观后感生态与文明的思考
-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合同
- 三字经经典解读与传承
- FDU-PB-22-生命科学试剂-MCE
- 消费者行为学教案-消费群体与消费者行为教案
- 创伤失血性休克中国急诊专家共识
- 小区监控改造方案
- 环保设备设施风险分析评价记录及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 建设施工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清单
- GA/T 2016-2023公安视频图像信息系统运维管理规范
- 第1课+古代亚非(教学设计)【中职专用】《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老年人误吸的预防
- 血糖监测(操作)课件
- 学校管理者的五堂必修课
- 2024年高三政治练习题及答案:认识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