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力量联调联战工作机制建设实施方案_第1页
应急救援力量联调联战工作机制建设实施方案_第2页
应急救援力量联调联战工作机制建设实施方案_第3页
应急救援力量联调联战工作机制建设实施方案_第4页
应急救援力量联调联战工作机制建设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应急救援力量联调联战工作机制建设实施方案为有效整合各类应急救援力量和资源,加强联调联战工作机制建设,全面提升全区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处置能力和水平,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应急救援力量联调联战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政办字〔2020)15号)《市应急救援力量联调联战工作机制建设实施方案》(政办字〔2020)98号),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一、 建设目标按照“专常结合、协同应对,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科学研判、准确把握”的原则,有效整合政府、企业、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救援专家四类力量资源O2020年11月底前,实现区应急管理部门、消防救援队伍同各类应急救援力量互联互通,依托区消防救援大队指挥中心建成上下互联、左右衔接的统一应急救援作战指挥平台。通过建立健全指挥调度、日常联勤、应急联动机制和联动保障措施,力争2020年年底前构建完成“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区应急管理局统筹协调,区消防救援大队主调主战,各方应急救援力量密切协同”的应急救援联调联战指挥体系。二、 应急救援力量组成全区应急救援力量主要由政府、企业、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和应急救援专家组成。(一)政府应急救援力量。包含应急、消防、工业和信息化、公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市场监管、海事、渔业、气象等部门(单位)所属应急救援力量,包括依托政府有关部门(单位)成立的应急救援中心。(二) 企业应急救援力量。包含电力、铁路、供水、燃气、高速公路、地铁、市政、冶金、危化品、商业、能源、通信运营商等行业领域的应急救援力量,各类企业专兼职救援队、工程机械队、微型消防站等。(三) 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包含具有注册资质的公益救援队、志愿组织、青年志愿者协会等民间救援组织。(四) 应急救援专家。包含区应急管理专家库相关人员、有关部门专业人员、相关企事业单位技术专家、科研院校教授学者等。三、建设内容(一)完善指挥调度机制。L明确职责分工。完善突发事件信息接报处置规程,构建“平战结合、统一指挥、权威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区应急管理局负责统筹全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协调指挥全区应急救援力量应对敏感及较大以上灾害事故,联系军队救援力量参加应急救援工作;区消防救援大队负责指导全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敏感及较大以上灾害事故发生时,按照区应急管理局要求调度指挥全区应急救援力量开展现场处置;各有关部门负责本部门、本行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能力建设和灾害事故第一时间现场处置;发生灾害事故的单位,负责组织本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和工作人员立即开展自救互救,同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灾害事故信息。各镇街、功能区应急管理部门、消防救援队伍参照相同模式,分工负责辖区内的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和灾害事故救援工作。2.优化力量调度。调用各类应急救援力量开展救援时,由区消防救援大队拟定调用方案,报区应急管理局同意后,直接向应急救援力量下达出动指令,同时向行业主管部门报备;汛期等特殊时期,须由应急部门商行业主管部门同意后,下达出动指令。应急救援力量跨区域增援时,由属地应急部门向上级应急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由上级消防救援队伍具体实施。区应急管理局、区消防救援大队结合实际,于11月底前制定完成区级应急救援力量调动编成,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制定地震和地质灾害、非煤矿山事故、危化和工贸事故、火灾、道路交通事故、洪涝灾害、森林火灾等7大类灾害事故类的应急力量调度编成。3.现场指挥处置。在区委、区政府未组织建立现场指挥机构时,由区消防救援大队负责在现场指挥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并及时向区应急管理局报告情况或请求支援。应急部门负责实时汇总信息,滚动研判灾情,及时协调各有关应急救援力量支援和保障抢险救灾行动。区委、区政府组织建立现场指挥部后,各应急救援力量按照现场指挥机构指令行动。(二)加强日常联勤机制。1.加强平台搭建。区应急管理局、区消防救援大队根据联调联战机制建设需求,进一步完善区应急指挥中心、区消防救援大队指挥中心功能设置,实现区应急管理局与区消防救援大队、各类应急救援力量互联互通,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衔接的“一呼百应''调度指挥网络。区消防救援大队指挥中心建设全区统一的作战指挥平台,指导各类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应急指挥值班室,及时将人员、装备、物资等应急力量基础数据台账录入平台并定期更新维护,满足统一、精准、快速调用的需要。2.加强值班值守。各应急救援力量要建立完善应急响应制度,实现24小时应急值守或保持通讯畅通,做好按照调度指令开展行动的准备。区消防救援大队指挥中心每月调度1次各应急救援力量值班值守情况,重要节点、敏感时期加密调度频次。3.加强应急演练。区应急管理局、区消防救援大队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各应急救援力量开展桌面推演、专项演练和综合演练,提高协同作战能力。探索建立与社会应急救援队伍的联训机制,逐步向社会应急力量开放训练场地和训练设施,分类指导应急救援力量开展专业训练。区应急管理局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多部门联合参加的综合性应急救援演练。各有关部门按照工作职责,负责本部门、本行业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指导督促做好各类应急预案编制、评审、公布、备案和演练工作。(三)强化应急联动机制。L强化信息共享。灾害事故发生后,事发地有关部门(单位)在向区委、区政府报送信息的同时,及时抄报区应急管理局和区消防救援大队。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气象、水文、地震等部门(单位)要及时通报预警和灾情研判信息。区应急管理局和区消防救援大队接到信息后,及时向有关部门和联动应急救援力量推送,督促指导做好应急准备。2.强化响应协同。应急部门、灾害事故主责部门和消防救援队伍要做到信息实时共享、灾情联合研判、应急响应同时启动。灾害事故发生后,消防救援队伍和专业救援队伍第一时间开展先期处置,并根据救援需要按程序就近、就快调动其他应急救援力量。各应急救援力量接到调度指令后,迅速进行增援,并按照现场指挥部要求开展工作。应急救援专家按指令做好辅助决策和技术支撑。3.强化救援总结。灾害事故处置结束,参与救援的区消防救援大队要及时总结应急救援力量联调联战处置工作经验,查找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并报送区应急管理局。四、联动保障措施(一)管理体系保障。按照分级管理原则,由区、镇街政府按照原保障渠道对各级政府应急救援力量予以保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吸引、动员社会资本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企业和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区、镇街政府应建立应急救援补偿制度,落实《省灾害事故应急救援补偿办法(试行)》(鲁应急发〔2020)13号)有关规定,对没有责任单位或责任单位确实无力承担的,经审核后给予应急救援队伍适当的资金补偿。(二) 交通运输保障。公安、交通运输部门和市政工程等单位根据各自职责,通过实行交通管制、开辟应急通道、恢复被毁道路等措施,为执行应急救援任务的车辆创造快速通行条件。(三) 物资装备保障。区应急管理局依据应急救援需求,建立应急救援物资储备机制;应急救援力量组建单位按规定配备专业救援器材和设备,为救援人员提供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装备。根据灾害事故救援需要,及时调拨应急储备装备,紧急协调调用抢险救援所需的大型机械、专业设备和防护装备,尽快投入灾害事故抢险救援和综合保障。(四) 人员待遇保障。有关部门(单位)要为应急救援人员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定期组织体检并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对在抢险救援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对在业务训练、演练、抢险救援中受伤致残、牺牲的抢险人员,按规定落实评残、评烈等相关待遇。五、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建立联调联战工作机制的重要性,安排专人负责,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严格工作时限,明确任务分工,切实抓紧抓好抓实。各级要建立应急救援联调联战联席会议制度,应急部门每年至少组织召开1次应急救援力量联席会议,研究应急救援联调联战工作建设,建立健全信息会商研判、预警通报和信息共享机制,统筹推进联调联战机制建设,及时研究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困难。各应急救援队伍要强化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主动与应急部门和消防救援队伍对接,积极参加联合训练、演练等活动,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确保关键时刻应急通信联得通、应急队伍拉得出、应急装备调得动。(二) 加快建设进度。各有关部门要对行业应急救援力量进行摸底,建立基础数据台账,并报区应急管理局和区消防救援大队备案。在此基础上,通过建成的全省消防救援作战指挥平台,持续录入全区基础数据台账。11月底前,实现区应急部门、消防救援队伍同应急救援力量互联互通,确保应急救援力量接入比例达到80%以上。(三) 强化督导考核。区应急管理局和区消防救援大队将建立健全应急救援联调联战工作督导检查制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