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展变化和顺境逆境有一次,汉武帝到上林苑游玩,看见一棵好树,问东方朔叫什么名字,东方朔随口答道:“叫善哉!”武帝让人记下这棵树。过了几年武帝又问这棵树叫什么名字,东方朔随口答道:“叫瞿所!”武帝有些不高兴地说“你欺骗我已经很久了。同一棵树,为什么前后名字不一样?”东方朔答辩道:“马,大的时候叫马,小的时候叫驹;鸡,大的时候叫鸡,小的时候叫雏;牛,大的时候叫牛,小的时候叫犊;人,刚生下不久叫儿,年纪大了称老人;这棵树以前叫善哉,现在叫瞿所,长少生死,万物成败,难道是固定不变的吗?”武帝心悦诚服地笑了。东方朔的论辩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想一想《祖孙三“带”》
一、事物是变化发展的第五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
地球是如何形成的?地球的诞生
原始地球是什么时候诞生的?按照科学界流传比较广的看法,原始地球大概在太阳系形成约5000万年后诞生。
科学家认为,太阳系是从一团巨大的星云演化而来的,这一星云中的物质在引力的作用下聚集成不同的团块,最大的团块形成了太阳,其他比较大的团块则形成了包括地球在内的行星。据认为,当形成地球的物质团块聚集了地球现在质量的64%时,就可以认为原始地球诞生了。生命起源于原始地球上的无机物,这些无机物在原始地球的自然条件作用下,从无机到有机、由简单到复杂,通过一系列化学进化过程,成为原始生命体。人类的出现是自然界的一次巨大飞跃。地球诞生时就有人类吗?自然界是不断发展的。找时间
“看时间”说的是咱们中国的老百姓六十年代时看时间是看天上,太阳快要落山时也就快收工回家了。到了七十年代是看墙上,墙上挂着个巨大笨重的挂钟很了不得。八十年代看腕上,手表开始普遍起来了。九十年代就看腰上,一个BP机挂在腰上成了多少人炫耀的资本。到了现在,BP机全被淘汰了,人们看时间都是往口袋里一掏,小巧玲珑的手机出来了。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
据医学史料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的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兴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最终解决输血问题,这充分说明了人的认识是变化发展的。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是发展的
“有材料估计,近三十年来,人类创造的知识总和大概等于过去两千多年来的总和。预计到2003年,人类知识比1995年要翻一番;到2010年,很多方面的知识将出现爆炸性的突破和发展;到2020年,知识将比1995年增加3到4倍;而2050年时人们所动用的科技知识中,20世纪末的知识可能只占1%,即99%的科技知识是新总结出来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的1、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Q:计算机的更新换代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计算机的更新换代说明了事物发展是永无止境的,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是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的过程。2、发展的含义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1、整个世界都是变化发展的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人类社会人的认识自然界都是变化发展的2、发展的含义发展就是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3、对发展的理解⑴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比较运动、变化和发展)发展与运动、变化的关系:运动变化发展辨析题:发展是运动(变化),运动(变化)是发展。不同点原始人的石刀、石斧生产工具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传统手工工具近代机器工具机器人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人类社会生产工具的进步。参考答案:(1)唯物辩证法从事物的前进性和方向性出发理解发展。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它揭示了各种运动变化包含的前进和上升的趋向性。(2)材料中四幅图说明了生产工具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传统手工工具代替原始人的石刀、石斧,近代机器工具代替传统手工工具,机器人代替近代机器工具等都表明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袁世凯称帝倒退下降的变化前进上升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旧经济特区“三个代表”思想毛孩电脑算命SARS病毒⑵要明确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准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的东西。旧事物:那些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正在日趋灭亡的东西。是否符合客观规律
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
有没有远大的发展前途根本标准:(有机整体不可分割)判断新旧事物时,人们容易出现的错误标准有哪些?为什么?试举例说明议一议1、以事物出现的时间的先后来判断一个事物的新旧2、以事物的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来判断一事物的新旧3、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上判断新旧事物三种错误标准:
1921年,中共一大在嘉兴南湖召开,到会代表13人代表全国党员57人。
不能以事物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来判断它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2002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已超过六千四百五十万。
俄国著名作家赫尔岑,有一次应朋友邀请,去参加音乐会,可节目刚演出不久,他就打起瞌睡来,这是女主人推了他一下,问:“先生,你不喜欢音乐吗?”赫尔岑摇了摇头,说:“这种低级轻佻的音乐有什么好听?女主人惊奇地说,这里演奏的可都是流行的乐曲啊。赫尔岑平心静气地反问:“难道流行的东西就是高尚的吗?”。女主人反驳:“不高尚的东西怎么会流行呢?”
赫尔岑听了这句话,风趣地回答:“那么,流行性感冒也是高尚的吗?”说完,就走了。问:女主人为什么会陷入困境?(女主人判断高尚音乐的标准是根据形式上、现象上的新奇,一时的流行等。而新旧事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小结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含义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三个是否,克服三种错误标准)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方法论:要坚持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红军长征八路军359旅开垦南泥湾百团大战的新闻照片
1949年10月1日,首都30万群众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百年屈辱终成过去,一个崭新的中国从此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国历史从此揭开新的篇章。是非颠倒的“文革”
中国共产党由当初的几十个党员发展到今天党员约7000万;中国由一个任人宰割的积弱积贫的国家,发展到今天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重要一极的国家.这些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新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4、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1)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为什么说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为什么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在长达一亿年的中生代,身躯庞大的恐龙到处横行。背部骨板如刀山的剑龙,身披装甲的甲龙,长十余米、重达八吨的霸王龙,真可谓称王称霸,不可一世。当时刚刚出现的哺乳动物看来却是弱小的,只有现在的猫、鼠那么大。但是,它们却能在生存竞争中战胜这些庞然大物,从爬行类发展到哺乳类,这的确是生物进化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革命。它所以是必然的,是由生物进化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A、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B、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梦想客机”波音787(Dreamliner)
C、在社会领域里,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时全国仅有五十多名党员,为什么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就是因为它的诞生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代表着中国发展的方向。根据中国国情和革命发展的规律,领导中国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江泽民•中国共产党“三个代表”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朝诗人白居易新生事物的成长过程是不是一帆风顺的呢?火车的发明与发展(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一般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
为什么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一般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
因为新事物在最初出现的时候不可能完全具备并充分显示和发挥其优越性,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因而总是比较弱小,处于被支配地位。而与其相对应的旧事物则往往比较强大,处于支配地位,显得合乎“常规”。第二、旧事物决不会自行消亡,为了维护其自身的地位,它总是竭力扼杀和摧残新事物,阻止新事物成长壮大。第一、新事物的成长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因为旧事物不会甘心自己的失败,在某种条件下,旧事物还有可能重新压倒新事物,发生暂时的复辟和倒退。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人民群众对新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接受,需要有一个过程。
因为他们只有从切身经验中认识到新事物的优越性及其与自己利益的一致性的时候,才会积极拥护和支持新事物。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学以致用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足球梦圆北京申奥中国入世(3)学习这一原理,有何方法论的意义?A、要正确对待人生道路的曲折。B、要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
世界上没有直路可走,艰难曲折总是难免的。因此,在顺利、成功时,要居安思危,准备走曲折的路;在遇到挫折时,要处变不惊,要坚信光明的前途,不悲观、不动摇,满怀信心,向着正确的人生目标迈进。古时,荆人欲夜袭宋国,先派人在白天测量了雍水的水位,而后在夜间徒步过河。结果却溺死千余人,夜袭计划失败。荆人夜袭,本是个好主意,为何失败了?
荆人处事方法有何问题?
世界上没有僵死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变化发展的世界。
要求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对待人和物,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梦想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今天,我想带领大家走进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梦想-------
神舟系列嫦娥奔月万户升天嫦娥三号空间站
过去(梦想阶段)
未来(展望阶段)
现(实现
在阶段)☆“飞天”事业的发展过程,告诉我们应持什么态度来看待事物?说一说
1.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每一事物都是由其过去、现在和未来构成的过程。可以说,事物就是过程。因此,我们分析一个事物不仅要观察它的现状,还需要了解它的过去,预测它的未来。
理解“发展的过程”的含义及其运用
“来龙去脉”与现在的关系“来龙”(了解过去)“去脉”(预测未来)理解“发展的过程”的含义及其运用
“来龙去脉”与现在的关系“来龙”(了解过去)以深刻理解事物的现状“去脉”(预测未来)以正确把握当前的行动
读图评价老师的做法:(理解“来龙”)
老师表扬乙进步了,鼓励他继续努力;老师批评甲退步了,帮助他分析问题。
学生3月考试成绩4月考试成绩甲98分89分乙50分60分评析漫画“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理解“去脉”)
西方学者考证,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为纪念万户,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万户山。材料一:14世纪末期,明朝的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可惜,一声巨响,火箭爆炸了,万户消失在了火光和硝烟中……万户升天材料二:我国在载人航天领域不断突破了一系列核心技术。从具有20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载人飞船,到可靠性、安全性分别达到97%和99.7%的运载火箭……一系列新技术、新创造、新成果,无不是我国航天人自主创新的智慧结晶。材料一:14世纪末期,明朝的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可惜,一声巨响,火箭爆炸了,万户消失在了火光和硝烟中……材料二:我国在载人航天领域不断突破了一系列核心技术。从具有20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载人飞船,到可靠性、安全性分别达到97%和99.7%的运载火箭……一系列新技术、新创造、新成果,无不是我国航天人自主创新的智慧结晶。☆上述两则材料对比说明了什么?☆怎样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两则材料对比给我们什么启示?
2.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
每一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当前事物性质时,认清它是刚刚产生的、是正在发展壮大的,还是行将灭亡的。根据对事物所处阶段和地位的准确判断,来确定我们对事物的态度。
根据对事物所处阶段和地位确定我们的态度。
事物的发展的阶段和地位
我们对事物的态度
刚刚产生时
正在发展壮大时
行将灭亡时
注:扬弃是指对待事物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根据对事物所处阶段和地位确定我们的态度。
事物的发展的阶段和地位
我们对事物的态度
刚刚产生时
欣赏、扶持
正在发展壮大时
支持、鼓动
行将灭亡时
扬弃
你认为,高职阶段在人生发展过程中处于什么样的阶段和地位?
应该怎样度过这个阶段?
目前这个阶段是长身体、学知识、形成世界观的关键时期。从一定意义上说,它对人生的前途、理想的实现起重大的决定作用。
启示:每个青年学生,都应该珍惜这个阶段,认真读书,积极上进,为人生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材料三:神六虽然成功了,但还有很多技术未能攻克,比起美国的载人飞行,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为了追赶,按照我国的载人航天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在实现载人航天飞行之后,将继续努力实现以下目标:实现在太空的出舱活动;突破和掌握空间飞行器的对接技术;建立空间实验室。将来还有更高的目标……☆要实现这些目标,我们靠什么?☆我国自主创新的航天历程给我们什么启示?3、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与时俱进就是要求人的思想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实践中不断的创新。
创新精神包括理论(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就是要破除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江泽民《创造宣言》
陶行知
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才
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在学习好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创新能力。
具体要求:既要“学会”,又要“会学”。
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就会出笑话,犯错误。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①要把事物看做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②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③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学会)
方法:理论联系实际。(会学)
1、材料一、材料二中事物的变化有何特点?2、材料一、材料二的变化分别属于哲学上讲的何种变化?材料二材料一项目变化结果变化状态变化指向质变性质改变、一事物变为它事物剧烈、显著根本性质
量变性质没变、一事物仍是该事物逐渐、不显著数量、程度三、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1、量变与质变的含义(1)什么是量变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排列组合上的变化。特点: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它不会改变事物的根本性质。1、量变与质变的含义(2)什么是质变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特点:急剧的显著的变化“早知道只吃这半个饼就行了”
佛家有一部《百喻经》其中讲了一个寓言:有那么一个人饿了,狼吞虎咽地吃了一个饼,觉得没饱,又吃了一个,一连吃了六个,还是没饱,于是拿起第七个饼吃,吃到一半,饱了,这人非常后悔,一面用手打自己嘴巴,一面自作聪明地说“我今天吃饱了是因为吃了这半个饼,前面吃的六个都是白白的浪费。如果早知道是这样,我应该只吃这半个饼就行了。”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一定的量变,就没有事物的质变。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司马迁著《史记》用了15年达尔文著《物种起源》用了20年马克思著《资本论》用了40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口吃不成胖子,一锹挖不出井来。(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请看漫画“一切正常”,它给我们什么启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温饱问题最终实现现代化实现进入(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质变新的质的基础上发生新的量变新的质变(3)任何事物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质量互变规律事物是由量变到质变,又由质变到新的量变的相互转化、相互交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事例:北大医院曾经收治过一名年轻的患者。刚来的时候,这位患者的症状是发烧、咳嗽。但医院在使用了各类抗生素后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
- 2025年粤教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
- 2025年浙科版高二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苏教新版九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
- 2025年牛津上海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版奶茶店顾客满意度调查与改进措施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赌博引发婚姻破裂的财产分割与子女抚养合同2篇
- 2025年度影视后期制作与剪辑服务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专业树木种植与生态旅游开发合同4篇
-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第8版)》全套教学课件
- 《带一本书去读研:研究生关键学术技能快速入门》笔记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举一反三专题17.6勾股定理章末八大题型总结(培优篇)(学生版+解析)
- 2024届上海高考语文课内古诗文背诵默写篇目(精校版)
- DL-T5024-2020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 2024年度-美团新骑手入门培训
- 初中数学要背诵记忆知识点(概念+公式)
- 驾照体检表完整版本
-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及风险评估
- 农村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研究的中期报告
- 20100927-宣化上人《愣严咒句偈疏解》(简体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