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医学专题-关节疾患的康复_第1页
2022年医学专题-关节疾患的康复_第2页
2022年医学专题-关节疾患的康复_第3页
2022年医学专题-关节疾患的康复_第4页
2022年医学专题-关节疾患的康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节疾患(jíhuàn)的康复第一页,共八十八页。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康复(kāngfù)

第二页,共八十八页。概述(ɡàishù)类风湿性关节炎,过去认为本病属胶原系统疾病,现已证明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是关节滑膜,其次为浆膜、心、肺、血管、神经(shénjīng)及眼等结缔组织广泛发生的免疫性炎症。因此,类风湿性关行炎是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应称为类风湿病。但本病毕竟是以关节炎症为主的疾病,故沿袭国际上的习惯,称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还是比较恰当的。第三页,共八十八页。发病(fābìng)特点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世界上以温带、亚热带和寒带(hándài)地区多见,热带地区少见。在气温和湿度变化大的北欧、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前苏联、芬兰、瑞典等国家的某些地区多见,发病率较高,约在0.3%~1%左右。据Kellgren等的资料,现在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大陆相边疆地区完全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就连最炎热的国家巴西,风湿病的患病率也占0.1%。我国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病率平均为0.3%。第四页,共八十八页。发病(fābìng)特点性别各国的资料都证明了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女性发病率较高,男女之比约为1:1.5~8。发病年龄根据国外文献报告类风湿的发病年龄最小者为6周;最大为70岁。我国学者(xuézhě)观察,发病年龄最小者9个月;最大为77岁,20~49岁发病者居多。3岁以下和50岁以上发病者较少。因此.3岁以下的关节炎多半不是类风湿,临床上要考虑感染过敏性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或结核性关节炎等。50岁以上的关节炎要多考虑骨关节炎和痛风关节炎等。第五页,共八十八页。临床表现关节症状(一)晨僵关节的第一个症状,常在关节疼痛前出现。(二)关节肿痛多呈对称性,常侵及掌指关节、腕关节、肩关节、趾间关节、踝关节及膝关节。关节红、肿、热、痛、活动障碍。以清晨关节疼痛最显著,经过(jīngguò)一段时间其它关节也出现对称性疼痛、肿胀及晨僵。

第六页,共八十八页。关节(guānjié)外表现1.类风湿结节见于15~20%的患者,多见于前臂常受压的伸侧面,如尺侧及鹰嘴(yīnɡzuǐ)处。2.类风湿性血管炎类风湿性血管炎是本病的基本病变,除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外,全身其它处均可发生血管炎

第七页,共八十八页。第八页,共八十八页。关节(guānjié)外表现3.类风湿性心脏病心脏受累、心肌、瓣膜环或主动脉根部(ɡēnbù)类风湿性肉芽肿形成,或者心肌、心内膜及瓣环淋巴细胞浸润或纤维化等

4.类风湿性肺病慢性纤维性肺炎;类风湿性胸膜炎5.肾脏损害可发生类风湿性间质性肾炎

第九页,共八十八页。关节(guānjié)外表现6.眼部表现葡萄膜炎是幼年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见病变,成人类风湿性关节炎常引起(yǐnqǐ)角膜炎。

7.Felty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常引起脾脏肿大,中性粒细胞减少,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率高,抗核抗体阳性。第十页,共八十八页。关节(guānjié)外表现8.干燥综合征(Sjögren‘sSyndrome)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qīnfàn)泪腺和大小唾液腺等,导致腺体破坏和分泌减少或缺乏,临床表现以眼和口腔粘膜为主的干燥症群。9.消化道损害第十一页,共八十八页。实验室及其他检查(jiǎnchá)

血象有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淋巴细胞及血小板增多(zēnɡduō)为活动期表现。嗜酸细胞增多(zēnɡduō)是类风湿性关节炎伴严重全身性并发症的象征。病变后期常发生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高粘滞综合征

第十二页,共八十八页。实验室及其他检查(jiǎnchá)

血沉加快(jiākuài)。类风湿因子X线检查关节X线片可见到关节面模糊,有侵蚀性损害。在疾病早期近关节处骨质疏松,软组织肿胀,骨质有侵蚀现象。晚期关节软骨坏死可使关节间隙变狭窄及纤维化。第十三页,共八十八页。诊断(zhěnduàn)

1987年ARA修订的RA诊断标准(1)晨僵至少持续1小时,持续6周以上(2)关节(guānjié)炎: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guānjié)肿胀,至少持续在6周以上;(3)腕关节、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至少有一个关节肿胀持续在6周以上;(4)对称性关节肿胀;(5)类风湿性皮下结节;(6)类风湿因子阳性;(7)手和腕的X线:具有典型RA的骨质侵蚀或病变关节及其周围有明确的骨质脱钙。第十四页,共八十八页。分型活动(huódòng)型稳定型第十五页,共八十八页。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性判定(pàndìng)

活动性评定不活动中度活动明显活动晨僵(min)<1515~30>30疼痛无间断持续关节肿胀数0~23~5>5血沉(mm/h)<3030~45>45C反应蛋白<2.02.0~2.6>2.6总分048第十六页,共八十八页。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línchuánɡ)稳定型标准确诊后连续2个月或2个月以上具有下列6项中任5项或更多者1.晨僵持续时间不超过15分钟2.无疲劳感3.无关节疼痛(自诉)4.关节无压痛(yātòng),无运动痛5.关节无软组织肿胀或腱鞘鞘膜肿胀6.血沉女性<30mm/h,男性<20mm/h第十七页,共八十八页。分期(fēnqī)第一期(早期)IX线片无破坏性变化IIX线片有骨质疏松变化第二期(中期)IX线片有骨质疏松、有或无轻度软骨破坏II有关节活动受限,无关节畸形III领近肌肉有萎缩(wěisuō)IV有关节外软组织病变如结节或腱鞘炎等第十八页,共八十八页。分期(fēnqī)第三期(严重期)I除骨质疏松外,X线片有软骨和骨破坏表现II关节(guānjié)畸形如半脱位、尺侧偏或过伸,无纤维性和骨性强直III广泛性肌肉萎缩IV有关节以外软组织病变如结节、腱鞘炎等第四期(晚期)I具有第三期各项变化II兼有纤维性或骨性强直第十九页,共八十八页。功能(gōngnéng)分级功能指数(zhǐshù)修正标准I级能完成日常一般活动(自身照顾、职业工作、业余活动)II级能完成一般自身照顾和职业工作,但业余活动受限制III级能完成一般自身照顾,但职业工作和业余活动受限制IV级一般自身照顾和职业工作、业余活动均受限制第二十页,共八十八页。其他(qítā)评定项目关节活动度肌力疼痛步态(bùtài)分析总体功能评估日常生活能力评估畸形的分析心理功能评估第二十一页,共八十八页。治疗(zhìliáo)治疗(zhìliáo)目的解除关节疼痛;防止关节破坏;保留和改善关节功能。第二十二页,共八十八页。药物(yàowù)治疗1.止痛剂2.NSAIDs3.DMARDs4.免疫疗法5.关节内激素治疗(zhìliáo)6.系统激素治疗7.其他药物第二十三页,共八十八页。物理因子(yīnzǐ)治疗局部热疗、热水浴、温泉浴及石蜡疗法(liáofǎ)等均可使疼痛减轻晨僵消失,病人感到舒适。急性渗出性病变可用冷敷来减轻疼痛。红外线、超短波或短波透热疗法等也可增加局部血循环,促使炎症及肿胀消退,疼痛减轻,并以增强药物对局部的作用。第二十四页,共八十八页。休息(xiūxi)关节炎急性期主张安静休息,但避免绝对卧床休息。亚急性和慢性期主张动静相结合地休息,坚持治疗性锻炼,以保持良好的姿势和关节功能位置,尽可能减少体力消耗与关节融合强直而致劳动能力丧失。稳定期积极进行康复(kāngfù)和职业训练。第二十五页,共八十八页。运动(yùndòng)疗法主要是全身性与关节功能的锻炼,主动或被动地运动与活动关节;目的:增加关节活动度,恢复与保持关节功能,预防和改善(gǎishàn)关节周围肌肉萎缩;振奋精神,改善(gǎishàn)心理状态和情绪,增强心肺功能和耐力,增强体力与抗病能力。第二十六页,共八十八页。运动(yùndòng)疗法的原则1.根据自己的病情和关节功能障碍的程度,适当酌情(zhuóqíng)选用,不要强求;2.动与静相结合:关节及身体运动锻炼,应以动为主,动静结合;整体与局部锻炼相结合;以主动运动为主,被动运动为辅。关节炎急性期,要适当休息,避免炎症加重,以助炎症的消退。当关节炎症和疼痛减轻后。即应做一些不使关节肿痛加重的活动,以增加肌力.防止关节挛缩、强直及肌肉废用性萎缩。第二十七页,共八十八页。运动疗法(liáofǎ)的原则3.运动量:运动锻炼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坚持不懈、恢复关节功能与体力的原则施行。每日活动量(强度)由小到大,由轻微到积极,逐渐增加;活动时间由短到长,次数(cìshù)由少惭多,以至达到自己每天适当的活动量时.长期坚持锻炼,持之以恒。第二十八页,共八十八页。运动疗法(liáofǎ)的原则若头一天活动后关节僵硬(jiāngyìng)或肿胀、热感和(或)疼痛加重持续在24小时以上,翌日晨仍不消失并出现疲乏、无力时,说明运动量过大或方式不当,应暂停运动锻炼1~2天后,再试进行。可在每天上午和下午进行运动锻炼,每次1个项目,15—30分钟,以心跳加快每分钟120次左右为宜。或分次活动上下肢关节,累计每天达2小时为宜。第二十九页,共八十八页。运动(yùndòng)疗法的种类1.维持ROM的训练是恢复关节活动最常用的方法:被动运动;主动和主动助力活动;牵张活动2.增强肌力训练3.一般(yībān)耐力(有氧耐力)训练4.娱乐性运动第三十页,共八十八页。作业(zuòyè)治疗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包括日常衣、食、住、行和卫生的基本生活动作(dòngzuò)技巧,以及家务劳动与职业工作操作等。矫形器的选用第三十一页,共八十八页。手术(shǒushù)治疗持续性滑膜炎可考虑行滑膜切除术;肌腱破裂及神经受压迫者应考虑手术治疗;后期关节(guānjié)畸形及严重障碍者也可手术治疗,如关节(guānjié)成形术、关节(guānjié)固定术、截骨术、人工关节(guānjié)置换术及伸侧肌腱重建术等。第三十二页,共八十八页。骨关节炎的康复(kāngfù)

第三十三页,共八十八页。概念(gàiniàn)骨关节炎又叫骨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实际上并非炎症,主要为退行性变,属关节提前老化,特别(tèbié)是关节软骨的老化。骨性关节炎代表着关节的衰老,故称之为老年性关节炎。广义的骨关节炎还包括其他一些无菌性关节炎疾患。骨关节炎为局限性疾患,全身的原因并不重要。第三十四页,共八十八页。病因(bìngyīn)病机

(一)损伤关节软骨(ruǎngǔ)可由于一次严重的创伤、或多次重复损伤而造成骨关节炎。习惯性关节松弛或半脱位如髌骨习惯性脱位或半脱位属之。(二)关节面不对称关节畸形可导致关节的退行性变,畸形可使应力传达异常,也可使关节受损,如髋关节可因骨骺滑脱而发生脱位,在膝关节发生膝内外翻。(三)血循不足如髋关节之股骨头可因失去血液供应而变扁,关节面不对称,继之关节发生退行性变,第三十五页,共八十八页。病因(bìngyīn)病机

(四)炎症炎症本身并不是骨关节炎的原因,而炎症的后果造成了骨关节炎的起因,如类风湿性关节病,关节软骨遭到损害的结果(jiēguǒ)导致了骨关节退行性变。(五)原发性某些骨关节炎至今尚未找到原因。第三十六页,共八十八页。临床表现

(一)疼痛早期骨关节炎的疼痛,是在一夜的休息之后出现,稍事活动则消失,以后又在活动后发生疼痛。逐渐加重,严重时影响睡眠。(二)关节僵硬此为重要体征,早期偶尔出现,以后则经常发作且逐渐恶化。(三)畸形由于关节囊萎缩产生(chǎnshēng)关节畸形,发生在髋关节时,因屈髋及内收畸形患者发现下肢逐渐变短。第三十七页,共八十八页。临床表现

(四)跛行因疼痛及畸形所致。(五)滑脱感有时发生滑脱感觉多因关节内游离体关系(guānxì),关节滑囊缘卷入关节也可出现滑脱感觉。(六)肿胀肿胀只在表浅关节可以见到如膝关节、肘关节等。第三十八页,共八十八页。治疗(zhìliáo)目的缓解症状(zhèngzhuàng);改善关节功能;避免或者减少畸形;减少病情进展的风险性;有利于受损关节的修复。第三十九页,共八十八页。注意事项①在开始治疗以前,应确定症状是否为OA所引起,抑或为其他原因,如关节周围结构(如滑囊炎等)或其他来源的放射痛所致,不宜单凭影像学诊断而定,以免将其他原因所致症状,误认为放射学(无症状)OA所致。②很多症状不严重的OA病人,可通过理疗、体育锻炼和自我调适来解决,不一定需要服药。而且,本病病情(bìngqíng)自动缓解或复发,病人症状控制以后,也不必长期服药。最好是教会病人自己掌握,什么时候应该服药,什么时候可以不必服药而采用其他方法缓解症状。第四十页,共八十八页。非药物(yàowù)治疗

非药物治疗包括病人教育、医疗体育、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辅助器械等。美国风湿病学院2000年推荐的骨关节炎的非药物治疗包括:病人教育,自我调理,通过电话联系以得到社会支持,减轻体重(如果超重的话),户外锻炼,物理治疗,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的锻炼,增强肌力的锻炼,行走的辅助装置,穿刺抽液,选择合适的鞋袜,鞋底外侧加垫(对膝内翻者),使用支架,职业疗法(liáofǎ),保护关节和保存能量,使用日常生活活动的辅助装置

第四十一页,共八十八页。调整和改变(gǎibiàn)生活方式1.减少每日运动总量2.避免或减少作屈膝运动3.必要(bìyào)时调整工种4.合理饮食(减肥、减重)第四十二页,共八十八页。医疗(yīliáo)体操1.关节体操:保持或增加关节运动度,预防关节挛缩(luánsuō)2.等长练习:增强肌肉力量、预防废用性肌萎缩3.伸展运动:伸展关节周围的肌肉和肌腱,预防挛缩4.耐力运动第四十三页,共八十八页。物理因子(yīnzǐ)治疗主要用于消炎止痛,缓解肌肉痉挛,常用方法:止痛:电刺激(TENS等)、中频电疗、针灸疗法消炎止痛消肿(xiāozhǒnɡ):热疗(蜡疗、热敷、中药热洗、红外线、局部温水浴等)第四十四页,共八十八页。药物(yàowù)治疗NSAIDsDMOADs:如硫酸(liúsuān)葡萄糖胺、多硫酸(liúsuān)氨基葡聚糖等;抗氧化剂的摄入:VitC,VitE,ß-胡萝卜素等第四十五页,共八十八页。手术(shǒushù)治疗关节镜冲洗和软骨碎片清除能缓解症状。严重关节畸形、特别是同时伴有难以(nányǐ)控制的疼痛者可行关节置换术。第四十六页,共八十八页。强直性脊柱炎的康复(kāngfù)

第四十七页,共八十八页。强直性脊柱炎的名称(míngchēng)问题

由于本病表现的多样性和过去(guòqù)对本病的认识的局限性,在国内外均曾有许多不同的名称,1895年国外提出类风湿关节炎这一病名后,人们曾把多种疾病出现的关节炎均看作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变异型,而把强直性脊柱炎称为“中枢性类风湿”、“中心型类风湿”、“类风湿性脊柱炎”、“变型性脊柱炎”、“骨化性骨盆部脊柱炎”、“青春期脊柱炎”等。第四十八页,共八十八页。强直性脊柱炎的名称(míngchēng)问题

当发现类风湿因子(yīnzǐ)后,又将类风湿性关节炎分为血清阳性和血清阴性两大类。所谓“血清阴性关节炎”是指类风湿因子阴性而言。1963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废弃了“类风湿脊柱炎”病名而选用了“强直性脊柱炎”这一名称。第四十九页,共八十八页。强直性脊柱炎的名称(míngchēng)问题

1982年《希氏内科学》正式提出强直性脊柱炎不同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是独立性的疾病。1987年《中华内科杂志(zázhì)》发表"强直性脊柱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不是一个病"的评述,标志着我国对本病认识的深化和重视。故现肯定强直性脊柱炎是完全不同于类风湿关节炎的一种独立的疾病。第五十页,共八十八页。发病(fābìng)特点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以中轴骨骼(gǔgé)和周围大关节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全身风湿性疾病.

本病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3倍,多发于20~40岁人群.患者有家属聚集性.病人的第一级亲戚发生AS的机会比一般人群高出10~20倍.人白细胞抗原(HLA)B27阳性率很高也支持本病有遗传基础,虽然环境因素似乎也起作用.HLA-B27阳性者发生脊椎炎的危险性约为20%.第五十一页,共八十八页。临床表现

第五十二页,共八十八页。全身(quánshēn)症状起病形式多数较隐袭。早期可有厌食、低热、乏力、消瘦、贫血等症状;除儿童患者外,一般均不严重(yánzhòng)。部分AS症状可发生于外伤、劳累、感染和休克之后。

第五十三页,共八十八页。关节(guānjié)症状

①腰痛:腰部或骶髂部疼痛是AS最常见的症状,发生率90%左右。常为隐痛或不适(bùshì),初期的腰背痛可为单侧或间歇性,以后渐进展为双侧、持续性并伴僵硬。

②晨僵

亦是AS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患者晨起感腰部僵硬,活动或热敷、热水浴后可缓解。病情严重者,晨僵可持续全日。晨僵是AS病情活动的指标之一。

第五十四页,共八十八页。关节(guānjié)症状

③肌腱(jījiàn)附着点病变

即肌腱/韧带骨附着点炎症,是AS的特征性病理变化。可有跖底筋膜炎、跟腱炎、肋软骨炎等,引起临床相应的特征性症状,如足跟痛、足底痛及坐骨结节、大转子、胫骨粗隆等部位的疼痛和胸痛、胸廓扩展受限等。此症状常提示病情活动。

第五十五页,共八十八页。关节(guānjié)症状

④外周关节症状(zhèngzhuàng)

AS患者外周关节受累以非对称性分布、少数关节或单关节及下肢大关节受累居多为特征,最易受累的关节为髋、膝、踝等关节,亦可累及肩、腕等上肢关节,指(趾)等小关节较少受累。约20%左右的AS患者以外周关节症状为首发症状。AS的外周关节受累较少表现为持续性和破坏性。

第五十六页,共八十八页。关节(guānjié)外症状

①虹膜和葡萄膜炎

发生率约4%~33%,常为急性发作,多为单侧起病,可有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一般无后遗症,但常复发。部分病例,虹膜炎可先于AS发生。

②心血管系统表现

发生率约3.5%~10%。临床上可见升主动脉炎、主动脉瓣闭锁(bìsuǒ)不全、二尖瓣脱垂和闭锁(bìsuǒ)不全、心脏扩大、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扩张型心肌病及心肌炎等,但出现心衰者较少。

第五十七页,共八十八页。关节(guānjié)外症状③肺部表现

为AS后期表现,多发生(fāshēng)于病程达20年以上的患者。可表现为上肺的慢性浸润和进行性纤维化及大泡样变,尤其以肺尖的纤维化多见。临床上可无明显症状,或有咳嗽、咯痰、气短甚至咯血,可有肺功能损害。X线表现为上肺条索状或斑片状阴影,可有囊性变以至空洞形成。晚期可合并感染。

第五十八页,共八十八页。关节(guānjié)外症状④其他表现

:神经病学征候来自压迫性脊神经炎或坐骨神经痛,椎骨骨折或不全脱位以及马尾综合征,后者引起阳痿,夜间尿失禁,膀胱和直肠(zhícháng)感觉迟钝,踝反射消失;AS患者肾脏损害较少见,主要为IgA肾病和肾淀粉样变;脊柱强直后,一般都可出现严重的骨质疏松,易于发生病理性骨折。第五十九页,共八十八页。

临床(línchuánɡ)检查早期无明显体征或仅有骶髂关节和椎旁肌肉的压痛。随病情进展,可见腰椎前凸消失,脊柱各个方向运动受限,胸廓(xiōngkuò)扩展范围缩小及颈椎后突。病情活动期,可有韧带/肌腱与骨附着点(如坐骨结节、大转子、脊柱骨突、肋软骨、胸肋关节、髂嵴、跟腱、胫骨粗隆、耻骨联合等部位)压痛。

第六十页,共八十八页。脊柱和胸廓(xiōngkuò)的检查胸廓活动度:一般认为,<5cm则提示胸廓活动受限。胸廓活动度降低通常出现在疾病晚期。

腰椎活动度(Schober试验)

患者直立,在背部正中线(zhōngxiàn)和髂后嵴水平线交界处及垂直向上测量10cm处标记;两侧腋中线上任意处20cm标记。令患者前屈(双膝应直立)和侧弯,分别测量正中线上及腋中线上两标记间的距离。前屈或侧弯后两标记间距离增加5~10cm为正常。若增加<4cm,提示腰椎活动度降低。

第六十一页,共八十八页。脊柱(jǐzhù)和胸廓的检查枕-墙距

患者背及双足跟贴墙直立,双腿伸直,收颏,眼平视,测量枕骨结节与墙之间的水平距离。正常应为0。>0(即枕部触不到墙)为异常。此距离的测量常可发现脊柱早期受累的情况。

指-地距

患者直立,弯腰,伸臂,测量指尖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应注意(zhùyì),该距离仅反映总的适应性和髋部状态,不代表脊柱本身的运动。

第六十二页,共八十八页。骶髂关节炎的检查(jiǎnchá)

骶髂关节定位试验

患者仰卧,检查者右手抱住患者双腿膝下部,使髋关节屈曲至直角位置,小腿自然地搁在检查者的右臂(yòubì)上;检查者左手压住膝部,使患者骨盆紧贴于检查台;令患者肌肉放松,以两大腿为杠杆,将骨盆向左和向右挤压。存在骶髂关节炎时,患侧受挤压时疼痛较轻,而拉开时疼痛较明显。"4"字试验

患者仰卧,一腿伸直,另一腿屈膝,将足置于伸直侧大腿膝上部位。检查者一手压住直腿侧髂嵴,另一手下压屈膝侧膝部。如下压时臀部发生疼痛,则提示屈膝侧存在骶髂关节病变。

第六十三页,共八十八页。骶髂关节炎的检查(jiǎnchá)髂嵴推压试验

:患者侧卧,检查者双手放其髂嵴部,拇指放髂前上棘处,手掌按髂结节,用力推压骨盆。如骶髂关节(guānjié)周围疼痛,则提示该关节(guānjié)受累。骨盆侧压试验

:患者侧卧,检查者按压其髂嵴。如有骶髂关节的病变,则出现疼痛。骶髂关节压迫试验

:患者伏卧,两臂自然置于身体两侧。两侧髂后上棘连线(相当于第2骶骨水平)通过骶髂关节中心。根据此定位,直接按压骶髂关节。如局部出现疼痛,则提示该关节受累。

第六十四页,共八十八页。放射学检查(jiǎnchá)

放射学检查为诊断的关键。诊断依据为骶髂关节和脊柱的病变(bìngbiàn),但AS早期的X线改变往往十分轻微。

第六十五页,共八十八页。X线检查(jiǎnchá)

骶髂关节

骶髂关节为AS最早受累部位,因此所有(suǒyǒu)AS均有骶髂关节炎征象。应注意,拍X线片时,为提高分辨率,骶髂关节除应摄正位相外,还应加摄斜位相。第六十六页,共八十八页。

按AS的纽约标准,其骶髂关节的X线改变可分为0~Ⅳ级,即:

0级

正常骶髂关节;

Ⅰ级

可疑或极轻微的骶髂关节炎;

Ⅱ级

轻度骶髂关节炎,可见关节边缘模糊,近关节区域硬化,关节间隙无改变轻度变窄;

Ⅲ级

中度骶髂关节炎。伴有以下1项或1项以上改变:关节边缘明显模糊,近关节区域硬化,关节间隙增宽或明显狭窄,骨质破坏明显,或关节部分(bùfen)强直;

Ⅳ级

骶髂关节融合或完全强直,伴/不伴硬化。

第六十七页,共八十八页。脊柱(jǐzhù)

早期可有椎间盘纤维环附着处肌腱(jījiàn)端病变所致的椎体方形变;椎体曲度改变可导致正常椎体前凹消失。这种破坏性病变的骨性反应,又可引起骨赘形成。进行性骨化,最终可导致脊柱的"竹节"样变,这种脊柱的"竹节"样改变是AS的特征性改变。

第六十八页,共八十八页。实验室检查(jiǎnchá)

AS无特异性的实验室异常。急性期可有ESR及CRP升高。血清IgA、循环免疫复合物亦可升高。由于有骨侵蚀和骨炎,可有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升高,该指标似与病变广泛程度有关,而与疾病活动性或病程无关(wúguān)。磷酸肌酸激酶可能升高,且与病情活动关系较为密切。约90%左右AS患者HLA-B27阳性,故HLA-B27检查对AS诊断有参考价值,但HLA-B27阴性不能除外本病。同时,正常人群中亦有6%~8%HLA-B27阳性。第六十九页,共八十八页。诊断(zhěnduàn)目前(mùqián)临床常用的AS诊断标准为1984年纽约修订的AS诊断标准

A.诊断:1.临床标准:

a.腰痛、僵持续至少3个月,活动(非休息)后可缓解;b.腰椎垂直和水平面(即额状面和矢状面)活动受限;c.胸廓活动度较同年龄、性别的正常人减少;

第七十页,共八十八页。诊断(zhěnduàn)2.放射学标准

双侧骶髂关节炎≥Ⅱ级或单侧骶髂关节炎Ⅲ~Ⅳ级。

B.分级

1.确诊AS标准

符合放射学标准和1项以上临床标准

2.可能ASa.符合3项临床标准;b.符合放射学标准,但不具备(jùbèi)任何临床标准(除外其他原因所致骶髂关节炎)。

第七十一页,共八十八页。诊断(zhěnduàn)AS临床筛选标准(Calin等,1977年)

1.40岁以前发生的腰腿痛/不适;

22.隐匿发病;

33.隐袭性背部不适病史持续3个月以上;

44.伴有晨僵;

5.上述症状活动后可改善(gǎishàn)。

结合家族史及HLA-B27检查,上述5条标准中4条以上符合者可诊断。

第七十二页,共八十八页。其他(qítā)评定项目分型:根据(gēnjù)炎症程度分为活动期和稳定期功能分级关节活动度肌力功能障碍第七十三页,共八十八页。其他评定(píngdìng)项目步态分析:如有脊椎或腰椎疼痛其步态特点为步幅变小,推进力低下,周期缩短,支撑(zhīchēng)期障碍,腰骶疼痛明显时,还可以见到骨盆、上半身摇晃。有时出现腰椎前凸减少或消失。心肺功能的评定疼痛的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心理障碍的评定第七十四页,共八十八页。

治疗(zhìliáo)

本病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但多数AS患者虽有多年慢性不适,却仍可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由于晚期(wǎnqī)病例病情难以逆转,因此成功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

第七十五页,共八十八页。治疗(zhìliáo)目标

a.控制炎症,缓解症状;b.防止脊柱、髋关节僵硬畸形(jīxíng),或保持最佳功能位置;c.避免治疗所致副作用。

第七十六页,共八十八页。治疗(zhìliáo)策略

a.迅速控制症状(zhèngzhuàng);b.及早使用DMARDs;c.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d.联合用药;e.定期放射学随访。

第七十七页,共八十八页。药物(yàowù)治疗①NSAIDs

对NSAIDs治疗反应良好,是AS不同于其他腰腿痛疾患的显著特点之一。使用NSAIDs的目的是消炎、止痛、减轻晨僵。此类药物虽对AS自然(zìrán)病程无阻断作用,但可有效的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坚持治疗,加强功能锻炼,并维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第七十八页,共八十八页。药物(yàowù)治疗②DMARDs

最常用(chánɡyònɡ)的药物为SASP、MTX、雷公藤等。此类药物对AS的外周关节炎和早期骶髂关节炎均有疗效,有可能改变疾病进程,阻止骨质破坏的进一步加重。此类药物起作用慢,故一般主张对明确诊断的患者应尽早使用,且用药时间应较长,疼痛等症状消失后,仍应持续用药2~3个月,甚至更长。

第七十九页,共八十八页。药物(yàowù)治疗③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对AS的病理进程无阻断作用,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