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程标准:“列举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课程标准:材料一:日本于1868年实行“明治维新”,从此走上工业化道路。但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几乎没有海外殖民地,所以它严重缺少资源、资金和市场。1890年,日本因为缺少市场而出现第一次生产过剩。──《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
【探究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材料一:日本于1868年实行“明治维新”,从此走上工业化道日本朝鲜满蒙中国大陆台湾亚洲乃至全世界大陆政策核心日本朝鲜满蒙中国大陆台湾亚洲乃至全世界大陆核心【探究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材料三:甲午战争时,“所有官兵都携家带眷住在陆上,把兵舰当作一个衙门,点卯应粮,而海军经费则全部移去修建颐和园……”清政府的腐朽和避战求和的思想列强默许和纵容的态度材料四: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英国企图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的势力;德国和法国为了趁日本侵华之机夺取新的利益,也支持日本侵略中国。俄国虽然对中国东北和朝鲜怀有极大的野心,但尚未准备就绪,因此对日本采取不干涉政策。列强默许或纵容的态度,成为日本实施侵略计划的有利条件。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材料二:中国……此次派兵前往(朝鲜),先以护商为名,不明言与倭失和,稍留余地,以观动静……况与洋人决战,尤多牵掣。──1894年翁同龢《覆陈会议朝鲜之事折》【探究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材料三:甲午战争时,“所有官【探究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你能给这些原因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位吗?【探究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你能给这些原因进行一个准确的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战役威海战役辽东战役战争爆发的标志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战役威海战役辽东战役战争爆发的标志
材料二:黄海大战后,清军主力尚存。1895年,日军进犯北洋海军基地威海卫。丁汝昌主动请求歼敌,李鸿章下令:“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
材料一:“海军备款三千万,仅购数艘,而西太后即命提款,营构颐和园。问海军衙门所管何职,则颐和园之工程也。”探究2: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战争以如此结果收场,李鸿章不禁老泪纵横。其实李鸿章了解中日海军的实力对比,并不主张开战。在甲午战争初期,李鸿章曾上了《覆陈海陆兵数》的奏折,其中说:“自光绪十四年后,并未添购一船。操演虽勤,战舰过少。”
政治腐败避战自保实力差距材料二:黄海大战后,清军主力尚存。1895年,日军进犯分析《马关条约》的影响。ABCDE你能用一句话总结《马关条约》的影响吗?分析《马关条约》的影响。ABCDE你能用一句话总结《马关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课件材料一: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材料二挑铁道,把线砍,旋即毁坏大轮船。洋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定江山。
——义和团揭贴民族危机加深“扶清灭洋”材料三:对欧洲人的仇恨如同烈火一般蔓延到全中国。……一场针对外国势力的仇恨和恶作剧以一种古老的形式爆发出来。”
——H·G·韦尔斯《世界史纲》积极:反帝,爱国。局限:不能认清清政府本质;盲目排外。材料一: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二、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年)1.原因:根因—列强要瓜分灭亡中国直因--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列强,列强为维护在华利益。2.时间、参加国:1900年夏,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3.经过:4.特点:以直接消灭中国人民革命力量为主要目标。二、八国联军侵华1.原因:根因—列强要瓜分灭亡中国2.时间、材料:无论欧美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给德皇威廉二世的报告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材料:无论欧美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辛丑条约》的影响。ABCDE谈谈你对清政府变为“洋人的朝廷”的理解《辛丑条约》的影响。ABCDE【探究】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探究】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本课小结】【本课小结】【学以致用1】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利用知识读下面这首诗,谈谈你读这首诗的理解。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有感》(1896年春)1、概括分析这首诗的写作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2、分析作者在这首诗里表达的感情?无限的惆怅和悲凉,强烈爱国感情和投身变法改变国家的强烈愿望。【学以致用1】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利用知识读下面这首诗,万众一心谁敢侮,一拔剑兮斩妖魔。一个知耻、雪耻的民族,一定会从废墟上崛起。一支坚忍不拔、誓死打赢的军队,一定不会允许甲午的废墟再现于神圣的国土!
——2014年04月13日人民日报《知耻雪耻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我们要如何避免惨剧重演?万众一心谁敢侮,一拔剑兮斩妖魔。一个知耻、雪耻的民族,一定会3.“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299次会议记录显示,该委员会支付给公共工程局的右列款项用于履行一项条约。这一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拆除山海关炮台10000元拆除大沽南炮台1000元拆除大沽北炮台3000元2.《马关条约》的各项内容中,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新阶段的是A.割占中国领土B.巨额的赔款C.开设通商口岸深入中国内地D.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1.下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顺序是:A.《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南京条约》B.《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C.《南京条约》《辛丑条约》《马关条约》D.《马关条约》《南京条约》《辛丑条约》BDD3.“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299次会议记录显示,该委员会4.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C5.《辛丑条约》的签定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主要是指:A.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中国政治主权完全丧失C.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D.中国的领土完全为列强所瓜分C4.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程标准:“列举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课程标准:材料一:日本于1868年实行“明治维新”,从此走上工业化道路。但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几乎没有海外殖民地,所以它严重缺少资源、资金和市场。1890年,日本因为缺少市场而出现第一次生产过剩。──《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
【探究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材料一:日本于1868年实行“明治维新”,从此走上工业化道日本朝鲜满蒙中国大陆台湾亚洲乃至全世界大陆政策核心日本朝鲜满蒙中国大陆台湾亚洲乃至全世界大陆核心【探究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材料三:甲午战争时,“所有官兵都携家带眷住在陆上,把兵舰当作一个衙门,点卯应粮,而海军经费则全部移去修建颐和园……”清政府的腐朽和避战求和的思想列强默许和纵容的态度材料四: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英国企图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的势力;德国和法国为了趁日本侵华之机夺取新的利益,也支持日本侵略中国。俄国虽然对中国东北和朝鲜怀有极大的野心,但尚未准备就绪,因此对日本采取不干涉政策。列强默许或纵容的态度,成为日本实施侵略计划的有利条件。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材料二:中国……此次派兵前往(朝鲜),先以护商为名,不明言与倭失和,稍留余地,以观动静……况与洋人决战,尤多牵掣。──1894年翁同龢《覆陈会议朝鲜之事折》【探究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材料三:甲午战争时,“所有官【探究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你能给这些原因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位吗?【探究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你能给这些原因进行一个准确的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战役威海战役辽东战役战争爆发的标志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战役威海战役辽东战役战争爆发的标志
材料二:黄海大战后,清军主力尚存。1895年,日军进犯北洋海军基地威海卫。丁汝昌主动请求歼敌,李鸿章下令:“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
材料一:“海军备款三千万,仅购数艘,而西太后即命提款,营构颐和园。问海军衙门所管何职,则颐和园之工程也。”探究2: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战争以如此结果收场,李鸿章不禁老泪纵横。其实李鸿章了解中日海军的实力对比,并不主张开战。在甲午战争初期,李鸿章曾上了《覆陈海陆兵数》的奏折,其中说:“自光绪十四年后,并未添购一船。操演虽勤,战舰过少。”
政治腐败避战自保实力差距材料二:黄海大战后,清军主力尚存。1895年,日军进犯分析《马关条约》的影响。ABCDE你能用一句话总结《马关条约》的影响吗?分析《马关条约》的影响。ABCDE你能用一句话总结《马关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课件材料一: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材料二挑铁道,把线砍,旋即毁坏大轮船。洋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定江山。
——义和团揭贴民族危机加深“扶清灭洋”材料三:对欧洲人的仇恨如同烈火一般蔓延到全中国。……一场针对外国势力的仇恨和恶作剧以一种古老的形式爆发出来。”
——H·G·韦尔斯《世界史纲》积极:反帝,爱国。局限:不能认清清政府本质;盲目排外。材料一: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二、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年)1.原因:根因—列强要瓜分灭亡中国直因--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列强,列强为维护在华利益。2.时间、参加国:1900年夏,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3.经过:4.特点:以直接消灭中国人民革命力量为主要目标。二、八国联军侵华1.原因:根因—列强要瓜分灭亡中国2.时间、材料:无论欧美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给德皇威廉二世的报告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材料:无论欧美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辛丑条约》的影响。ABCDE谈谈你对清政府变为“洋人的朝廷”的理解《辛丑条约》的影响。ABCDE【探究】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探究】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本课小结】【本课小结】【学以致用1】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利用知识读下面这首诗,谈谈你读这首诗的理解。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有感》(1896年春)1、概括分析这首诗的写作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2、分析作者在这首诗里表达的感情?无限的惆怅和悲凉,强烈爱国感情和投身变法改变国家的强烈愿望。【学以致用1】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利用知识读下面这首诗,万众一心谁敢侮,一拔剑兮斩妖魔。一个知耻、雪耻的民族,一定会从废墟上崛起。一支坚忍不拔、誓死打赢的军队,一定不会允许甲午的废墟再现于神圣的国土!
——2014年04月13日人民日报《知耻雪耻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我们要如何避免惨剧重演?万众一心谁敢侮,一拔剑兮斩妖魔。一个知耻、雪耻的民族,一定会3.“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299次会议记录显示,该委员会支付给公共工程局的右列款项用于履行一项条约。这一条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宁夏大学《空乘服务心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土木工程造价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数码图形处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少数民族文化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建筑信息建模(BIM)》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特色美食文化鉴赏》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福州理工学院《数学解题方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南通市启秀中学初三3月联考(零模)英语试题含答案
- 潍坊工商职业学院《冰雪理论与实践(三)》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三维设计基础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招聘事业单位真题2024
- 《商务沟通与谈判》课件 第一章 商务沟通概述
- 2025年浙江台州温岭市粮食收储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安徽省皖北县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数学试题(A卷)(原卷版+解析版)
- 物流运输过程中的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内蒙古地质矿产集团有限公司运营管理分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幼儿园保教实习 课件 第十章 第二节 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互动实训
- 消防中级监控练习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湖北武汉中考满分作文《不虚此行》
- 暨南大道西延惠山段(江阴界-S261)新建工程报告书
- 消费行为影响机制-深度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