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成果提交标准和检查验收办法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成果提交标准和检查验收办法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成果提交标准和检查验收办法xxx公司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成果提交标准和检查验收办法文件编号:文件日期:修订次数:第1.0次更改批准审核制定方案设计,管理制度附件3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成果提交标准和检查验收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全面、高效完成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保证调查评价成果质量,统一调查评价成果提交标准,规范检查验收的内容、程序、要求和方法,特制订本办法。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各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及汇总成果的检查验收工作(含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和新增耕地调查三项工作成果)。第三条制定依据(一)《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方案》(二)《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方案》(三)《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规定》(四)《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TD/T1016-2003)(五)《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综合数据库标准(建议稿)》(六)《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综合数据库建设规范》第二章成果提交要求第四条提交成果与资料(一)县级调查成果和资料县级成果以县级行政辖区为单位报送。成果资料报送时,应附县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成果资料清单(详见附件1),报送的具体内容如下(注:没有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和新增耕地调查任务的地区不需提交相关成果,下同。):文字成果县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报告(详见附件2)。数据库成果县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综合数据库包括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数据、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调查数据、二次调查新增耕地调查数据以及县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汇总数据(含县级耕地后备资源分类型统计表、县级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调查统计表、县级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分类型统计表、县级二次调查新增耕地调查统计表和县级二次调查新增耕地分类型统计表(详见《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规定》附件))等内容。评价指标数据各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收集到的资料扫描件、矢量图和电子文档等);评价指标图层;县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表(详见《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规定》附件4)。其他资料包括检查记录以及资料清单等相关的其他资料,其他资料应在资料清单备注栏说明,具体内容包括:县级自检报告(详见附件3);评价指标资料情况统计表(详见附件4);资料清单;典型地类照片成果耕地后备资源典型地类照片;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典型类型照片。外业补充调查成果外业补充调查相关记录表以及现场照片。(二)省级汇总成果和资料省级汇总成果以省为单位报送。成果资料报送时,应同时报送省级汇总成果资料清单(详见附件5),报送的具体内容如下:文字成果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报告(详见附件6);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报告(详见附件7);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分析报告(详见附件8);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后续开发利用条件分析报告及政策建议(详见附件9);二次调查新增耕地开发利用条件分析报告及政策建议(详见附件10)。表格成果(详见《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规定》附件)省级耕地后备资源分县分类型统计表;省级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调查分县统计汇总表;省级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调查分县分类型统计汇总表;省级二次调查新增耕地调查分县统计汇总表;省级二次调查新增耕地调查分县分类型统计汇总表。其他资料资料清单;县级成果检查报告(详见附件11);省级汇总成果自检报告等。第五条数据要求调查成果资料应以电子数据形式报送2份,其中1份为光盘形式,1份为其他移动存储设备。数据库成果要求数据库数据分层、图层命名以及属性结构应严格按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综合数据库标准》(建议稿)要求,通过国家质检软后提交。表格成果要求汇总表格式应严格按照《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规定》规定格式。典型地类照片成果要求照片格式为jpg,像素800万以上,每种类型1-2张照片。耕地后备资源照片命名规则:宜耕的为“HB地类编码-县代码地名-支号”,不宜耕的为“FHB地类编码-县代码地名-支号”。如,黑龙江省庆安县庆安镇福安村宜耕其他草地照片命名为“HB043-231224庆安镇福安村”。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照片命名规则为“BW类型-县代码地名-支号”,不稳定耕地类型应采用《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综合数据库标准》(建议稿)中表22的类型编码,不区分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和新增“不稳定耕地”。如,河道防洪洪区内的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照片命名为“BWHD-231224庆安镇福安村”。文件夹结构要求县级成果根文件夹命名规则为“(县代码)XX县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成果”,省级汇总成果根文件夹命名规则为“(6位省代码)XX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汇总成果”(文件夹结构详见附件12)。第三章检查验收程序第六条检查验收基本要求各级检查过程中不得随意更改成果;通过检查的成果上报上一级部门检查,上级检查审核下级检查记录;检查不合格的成果,直接返回下级单位进行整改,整改后再检查,直至合格;县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成果全部通过各级检查时,方可申请省级汇总成果检查验收。第七条成果检查1.县、市级自检县、市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调查承担单位及相关部门,对调查评价成果进行全面自检,通过自检的数据成果报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检查。2.省级检查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对县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成果进行全面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督促县级进行整改,整改后再检查,直至合格,通过检查的数据成果报国土资源部核查。3.国家级核查国土资源部对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上报的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成果进行核查,形成核查意见,并反馈给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各级检查的具体流程见图1。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成果数据库质量检查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成果数据库质量检查外业核查数据库检查成果完整性检查是否合格不合格检查成果合格是否合格内业核查成果内容检查(包括文字报告、表格以及照片)评价指标检查(包括评价指标获取过程以及原始资料)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类型检查二次调查新增耕地调查成果合理性检查外业核查检查报告合格不合格内业核查元数据检查矢量数据检查相关数据库内容一致性检查针对问题,对其调查评价结果进行实地验证和检测表格成果检查成果一致性检查检查成果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成果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调查成果第八条成果验收县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成果由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验收,省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成果由国土资源部组织验收。第四章检查内容与方法第九条数据库质量检查由国家制定统一的数据库质检细则,开发统一的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综合数据库质量检查软件,进行自动检查。耕地后备资源数据库的质量检查主要包括:数据完整性、逻辑一致性、空间定位准确度、属性数据准确性等四个方面,具体包括成果完整性检查、元数据检查、矢量数据检查、表格成果检查、相关数据库内容一致性检查五个部分。(具体检查内容与方法详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综合数据库质检细则》)成果完整性检查主要检查数据成果目录及文件规范性,具体包括:检查成果数据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成果数据是否满足国家标准对目录和文件的命名要求;检查成果数据是否能正常打开,是否能导入数据质量检查软件;检查上报数据中的图层要素代码是否为《耕地后备资源综合数据库标准》中规定的图层要素代码。元数据检查元数据结构满足《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TD/T1016-2003)要求;元数据内容符合耕地后备资源数据库元数据成果要求;元数据项内容填写是否正确,元数据必填项内容不能为空值。矢量数据检查评价指标图层数据完整性检查;数学基础检查;检查坐标系、高程系、地图投影、分带是否符合要求。因为此次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的底图数据基础是2012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后的土地利用成果数据,所以以此为检查标准。具体检查内容如下:平面坐标系统是否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投影方式是否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高程系统是否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属性数据结构符合性检查、属性数据值符合性检查、属性值正确性检查;图形拓扑关系检查、碎图斑检查、逻辑一致性检查等内容。表格成果检查面积正确性检查;检查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是否等于不同类型耕地后备资源面积之和;检查各地标注的二次调查上报的“不稳定耕地”总面积和分类面积,是否等于参考面积;新增或减少的“不稳定耕地”面积是否与省厅专报面积一致;检查各地标注的新增耕地面积,是否小于或等于参考面积。汇总表格检查;检查各表之间的同一地类面积是否一致;省级地类汇总数据是否等于验收的下一级行政辖区内各地类面积之和。相关数据库内容一致性检查检查耕地后备资源数据与土地调查数据库相关内容的一致性;检查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数据与土地调查数据库相关内容的一致性;检查二次调查新增耕地与土地调查数据库、土地整治项目备案等数据的一致性。第十条内业核查对数据库质量检查合格的成果采用人工人机交互方式进行内业检查。检查内容具体包括:成果内容检查、评价指标检查、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类型检查、二次调查新增耕地调查成果合理性检查及成果一致性检查五项内容。成果内容检查检查成果材料包括文字报告、汇总统计表格以及照片数据内容是否完整、正确、规范;检查工作报告是否对调查评价与汇总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前言、工作进度、工作方法、成果检查验收及成果质量以及工作经验和体会等各项内容论述有无遗漏;对检查验收和成果质量情况论述是否全面和准确;检查技术报告中调查评价与汇总工作的技术路线、作业方法和使用的基础图件资料是否作了全面总结;检查分析报告有无地方特点、专业特点、地域差异特点。评价指标检查检查评价指标获取过程是否合理;检查各评价指标对应的原始材料是否收集齐全。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类型检查借助遥感影像,参考周边地类(二调数据库),对上报标注的“不稳定耕地”的位置进行审查,位于河道和湖泊防洪泄洪区内的“不稳定耕地”应在河道和湖泊防洪泄洪区内,林区内林业职工自行开垦的“不稳定耕地”应在林区内,草原过度开垦的“不稳定耕地”应在草场内,受土地荒漠化、沙化影响的“不稳定耕地”应在生态脆弱区域内。二次调查新增耕地调查成果合理性检查检查二次调查新增耕地标注图斑是否已在1999年以来变更调查相关图件上标示为耕地。成果一致性检查检查文字报告与表格成果相关内容的一致性。第十一条外业核查对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和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成果,进行外业抽查。根据内业核查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实地验证和检测,填写外业检查情况记录表,并拍摄外业现场照片,最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整改。
附件1:_____县(市、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成果资料清单_____县(市、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成果资料清单资料内容介质□光盘□硬盘□纸质报告□纸质表格数量资料内容1.文字报告□县级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报告2.数据库成果(1)汇总统计表□县级耕地后备资源分类型统计表□县级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调查统计表□县级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分类型统计表□县级二次调查新增耕地调查统计表□县级二次调查新增耕地分类型统计表□(2)元数据□(3)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成果图层□(4)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调查成果图层□(5)二次调查新增耕地调查成果图层3.评价指标□(1)各评价指标原始数据□(2)评价指标图层4.外业补充调查成果□(1)外业调查相关记录表□(2)外业现场照片5.其他资料□(1)资料清单□(2)县级自检报告□(3)评价指标资料情况统计表(4)典型地类照片□耕地后备资源典型地类照片□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典型类型照片备注提交人:接收人:提交日期:年月日接收日期:年月日
附件2:_____县(市、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报告:_____县(市、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报告(宋体小二)一、前言(黑体三号)任务来源、工作背景与工作目标(小三仿宋加黑)工作依据(此部分需列出工作过程中参照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技术规范以及相关成果)(正文一律使用小四仿宋,倍行间距)工作阶段安排与完成情况调查评价特点、成果及其应用价值报告撰写目的和说明二、调查评价技术方法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2.1.1技术路线(四号仿宋加黑)2.1.2调查(1)资料收集(2)评价对象(3)确定评价指标(4)外业补充调查(说明外业补充调查的内容、方法以及成果处理方法。)(5)评价指标专题图的制作(详细叙述各评价指标底图来源、原始数据文件名、数学基础以及数据处理过程)(6)宜耕性评价(详细说明利用GIS技术将参评指标图层与调查对象图层逐个依次进行叠置分析以及采取“限制性因子”评价法进行评价的过程。)(7)评价结果属性信息标注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调查2.2.(详细说明收集资料的类型以及整理的方法。)2.2.(详细说明调查核实的具体方法。)2.2.(详细说明上图标注的具体方法。)二次调查新增耕地调查2.3.(详细说明收集资料的类型以及整理的方法。)2.3.(详细说明调查核实的具体方法。)2.3.(详细说明上图标注的具体方法。)成果质量检查2.4.1成果检查内容与方法2.4.2各作业环节的质量与精度(从数据库检查、内业检查以及外业检查结果三方面说明本次调查评价的质量与精度)三、耕地后备资源类型、数量与分布XX县基本情况(从自然地理、社会经济以及土地利用现状三方面进行叙述)耕地后备资源评价结果分析(叙述本县(市、区)各类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比例及分布状况。)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调查结果分析3.3.1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数量、分布及3.3.2二次调查3.3.3二次调查“不稳定二次调查新增耕地调查结果分析3.4.1二次调查新增耕地数量、分布3.3.4四、不宜耕土地的主要限制因素分析(结合本区域自然环境特点分析各类不宜耕土地的主要限制因素,例如洮南市不宜耕的其他草地其主要限制因素是地势平坦低洼,排水不良,土壤质地粘重,易沙化、碱化,另外还有生态环境建设的因素,因此不宜开发。)五、经验及体会六、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复垦建议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复垦对策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利用对策二次调查新增耕地利用对策附件3:_____县(市、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成果县级自检报告_____县(市、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成果县级自检报告填写要求:1.自检人员、自检时间、自检地点。2.本次自检的依据,自检范围和内容3.自检中发现的问题(需详细列表指出)4.整改措施及整改计划5.第二次自检。明确成果问题修改后是否需要重新申请自检,若不需要,成果修改完善后直接申请省级检查。(若多次自检,填写内容一致。)自检组组长:(签字)签字日期:
附件4:_____县(市、区)评价指标资料情况统计表_____县(市、区)评价指标资料情况统计表序号评价指标资料名称格式来源比例尺年份1土壤pH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图图片农业局1:4000001987234567891011
附件5:XX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成果资料清单XX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成果资料清单资料名称_____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成果资料报送信息批次上报县个数县名列表县级行政编码县名称县级行政编码县名称资料内容介质□光盘□硬盘□纸质报告□纸质表格数量1.文字报告□(1)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报告□(2)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技术报告□(3)耕地后备资源评价分析报告□(4)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后续开发利用条件分析报告及政策建议□(5)二次调查新增耕地开发利用条件分析报告及政策建议2.汇总统计表□(1)省级耕地后备资源分县分类型统计表□(2)省级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调查统计汇总表□(3)省级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分县分类型统计表□(4)省级二次调查新增耕地调查统计汇总表□(5)省级二次调查新增耕地分县分类型统计表3.其他资料□(1)省级汇总成果资料清单□(2)县级成果检查报告□(3)省级自检报告备注提交人:接收人:提交日期:年月日接收日期:年月日附件6:XX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报告:XX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报告(宋体小二)前言(黑体三号)任务来源及背景(小三仿宋加黑)任务意义及目的工作阶段安排与完成情况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量和难易程度二、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过程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的基本过程(分阶段叙述县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县级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调查、县级二次调查新增耕地调查、地(市)或省(区、市)汇总工作的领导与组织、工作单位与人员组成,技术培训和试点,各阶段的工作时间)(正文一律使用小四仿宋,倍行间距)工作完成情况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主要成果(应按文字报告、表格、数据库分类列出主要成果的名称。)2.3.1文字报告(四号仿宋加黑)2.3.2表格成果2.3.3数据库成果三、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方法实施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情况县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县级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调查县级二次调查新增耕地调查省(区、市)汇总的方法四、成果检查验收及成果质量成果检查验收(详细叙述县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的检查验收、地(市)级汇总成果的自检或检查验收、或省(区、市)汇总成果的自检情况)各项成果的质量情况(从数据库检查、内业检查以及外业检查结果三方面说明本次调查评价各项成果的质量情况)各级检查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和采取的补救措施(详细叙述各级在检查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及补救措施)五、工作经验和体会
附件7:XX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报告:XX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报告(宋体小二)一、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方法(黑体三号)技术路线和作业方法(小三仿宋加黑)1.1.1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路线和方法(四号1.1.2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1.1各阶段作业情况及其实施效果(分阶段叙述:准备阶段、室内作业、外业调查、数据建库、图件编制与调查评价报告编写等。)(正文一律使用小四仿宋,倍行间距)二、调查评价成果质量控制成果质量检测的内容与方法调查评价环节的质量与精度分析调查成果的验收及成果的质量评定情况检查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和采取的补救措施调查评价成果的可靠性和权威性三、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成果汇总本区域成果汇总的方法本区域成果汇总的过程四、技术方法的创新及建议
附件8:XX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分析报告:XX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分析报告(宋体小二)一、基本情况(黑体三号)本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小三仿宋加黑)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基本情况二、耕地后备资源综述与评价区域耕地后备资源分类和含义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耕地后备资源的类型、数量与分布特点三、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与制约因素分析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制约因素分析(对影响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的自然、社会、经济等限制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正文一律使用小四仿宋,倍行间距)四、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与措施社会经济发展对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需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目标、对策建议
附件9:XX省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后续开发利用条件分析报告:XX省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后续开发利用条件分析报告(宋体小二)一、前言(黑体三号)任务来源及背景(小三仿宋加黑)任务意义及目的工作阶段安排与完成情况二、基本情况(简述本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正文一律使用小四仿宋,倍行间距)三、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综述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数量、分布及质量等级状况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的类型3.3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的利用状况五、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后续开发利用条件(对区域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开发利用潜力从自然、社会以及经济等限制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六、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开发利用政策建议(包括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开发利用的战略目标、政策建议等。)
附件10:XX省二次调查新增耕地开发利用条件分析报告:XX省二次调查新增耕地开发利用条件分析报告(宋体小二)一、前言(黑体三号)任务来源及背景(小三仿宋加黑)任务意义及目的工作阶段安排与完成情况二、基本情况(简述本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正文一律使用小四仿宋,倍行间距)三、二次调查新增耕地综述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数量、分布及质量等级状况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的类型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的利用状况五、二次调查新增耕地后续开发利用条件(对区域二次调查新增耕地开发利用潜力从自然、社会以及经济等限制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六、二次调查新增耕地开发利用政策建议(包括二次调查新增耕地开发利用的战略目标、政策建议等。)
附件11:_____县(市、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成果省级检查报告_____县(市、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成果省级检查报告填写要求:1.检查单位、人员、检查时间、检查地点。2.检查依据。3.检查的内容及范围。4.检查方法。5.对检查成果的评价。这是检查意见的重要内容,根据检查,实事求是、客观地对成果进行总体评价。主要包括提交的成果是否齐全;总体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法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对突出的好的方面进行评价等。7.存在问题。这是检查意见的核心内容,对问题必须写清楚问题的性质、内容和详细的处理、修改方法、要求等,使申请检查单位严格依据检查意见对成果进行修改、完善。8.第二次检查。明确成果问题修改后是否需要重新申请检查、或是检查单位对个别重大问题再进行抽查、或是成果完成单位对成果修改完善后直接申请国家核查。(若多次检查,填写内容一致。) 检查组组长:(签字)签字日期:231224庆安县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成果231224-1文字报告231224庆安县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报告231224庆安县231224庆安县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成果231224-1文字报告231224庆安县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报告231224庆安县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汇总数据231224庆安县耕地后备资源分类型统计表231224庆安县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调查统计表(含统计表和分类型统计表)231224庆安县二次调查新增耕地调查统计表(含统计表和分类型统计表)231224-2耕地后备资源综合数据库
231224庆安县二次调查新增耕地调查成果图层
231224庆安县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成果图层231224庆安县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调查成果图层
2312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流企业成本构成与降低途径
- 科技企业如何利用社交网络提升团队效率
- 小王子书中的故事读后感
- 矿业权出让与合作协议
- 生态旅游景区开发与运营协议
- 经销商代理合作合同
- 社交媒体在时尚行业中的精准营销策略
- 虚拟现实技术合作保密及免责声明协议
- 儿童故事心灵成长征文
- 电商品牌的线下体验店运营策略探讨
- 荧光的猝灭解析课件
- 足球训练计划 周
-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 战略管理教学ppt课件(完整版)
- DB32-T 3129-2016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单体钢架塑料大棚 技术规范-(高清现行)
- 数据结构英文教学课件:chapter10 Hashing
- 蓝色卡通风学生班干部竞选介绍PPT模板课件
- 人教新目标英语九年级上册单词中文Units
- 机动车牌证申请表格模板(完整版)
-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学期课程纲要
- 六宫格数独解题技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