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生产知识农业生产知识农业生产知识xxx公司农业生产知识文件编号:文件日期:修订次数:第1.0次更改批准审核制定方案设计,管理制度2017年农业生产知识一、无霜期指一年中终霜后至初霜前的一整段时间。在这一期间内,没有霜的出现。农作物的生长期与无霜期有密切关系。无霜期愈长,生长期也愈长。无霜期的长短因地而异,一般纬度、海拔高度愈低,无霜期愈长。1.分布无霜期与农作物生长期有密切关系,无霜期长,生长期也长。无霜期长短在农业上是个很重要的热量指标。由于每年的气候情况不全相同,出现初霜和终霜的日期也就有早有晚,每年的无霜期也就不一致。通常所说的无霜期,是指从当地的平均终霜日到平均初霜日之间的天数。我国是一个多霜的国家,因为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经常受到冷空气的侵袭,有霜的范围很广,除海南岛、云南和台湾省南端、四川川江河谷部分地区和南海诸岛外,均有出现。我国各地无霜期长短不同:据统计,南岭以南、台湾、云南南部、四川盆地无霜期均在300天以上,长江中下游地区为250—275天,华北地区为175—225天,东北北部、内蒙、新疆北部为100—150天左右。总的分布特点是南部无霜期长,北部无霜期短(青藏高原除外)。2.性质在实际生产中,真正有危害的是霜冻,因此应该叫无霜冻期,即春季最后一次霜冻至秋季第一次霜冻之间的天数。霜冻的温度指标一般认为是气温在1℃或者地温在0℃以下时即产生霜冻。5月份以前出现终霜冻,仅对育苗移栽的作物有影响,6月份出现终霜冻,对大多数出苗的作物就都有较大影响,同样秋季初霜冻如果出现在9月下旬对大多数作物影响不大,如果在9月中旬出现初霜冻将影响大多数作物的安全成熟,造成减产和水分过大。一个地区“无霜期”的长短,主要与这个地区寒冷季节的长短有关。也就是说,寒冷季节长的地区,它的“终霜”结束时间迟,“初霜”开始时间早,“无霜期”就较短;与此相反,寒冷季节短的地区,它的“终霜”结束时间早,“初霜”开始时间迟,“无霜期”就较长。这是因为霜是在天气比较寒冷的情况下出现的,当靠近地面和作物表面的温度下降到摄氏零度或零度以下时,附在物体表面上的水汽,才能凝结成白色的霜。北方地区由于地面接受太阳热量比南方少;距冷空气的源地近,寒冷季节比南方长,这就决定了北方地区全年“无霜期”要比南方短。3.措施霜出现时,往往会给一些耐寒性较差的农作物带来一定影响,如棉花结桃时遇到秋霜害,会影响它继续生长。所以一个地区“无霜期”的长短,常常把它称为作物生长期的气候条件。但是“无霜期”的长短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在生产实践中,劳动人民根据当地出现霜的规律性,及时采取有效的各种防霜措施,如培育抗寒品种、杂交育种缩短生长期,以及浸种催芽、适时早播等等,或者用熏烟法、大田灌水或是设置防风林、防风墙和风障来阻挡寒风,改变农田水气候的条件,使早春作物和晚秋作物不受到霜害。这样,在农业生产上实利用的“无霜期”,就要比气候上的“无霜期”长得多了。二、有效积温有效积温,是作物在某个生育期或全部生育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即作物在某一段时间内日平均气温与生物学零度之差的总和。有效积温是反映生物生长发育对热量的需求或衡量地区热量资源的指标,常用于农业气象预报。由于有效积温剔除了生物学下限温度以下和上限温度以上的温度,因此它基本上反映了作物的生育速率与温度的线性关系。由于有效积温扣除了低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那部分无效积温,因而较为稳定,能更确切地反映作物对热量的要求;而活动积温则包含了低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那部分无效积温,且温度愈低,无效积温所占的比例就越大。所以在制订作物物候期预报时,应用有效积温较好。但应用于某地区热量鉴定,合理安排作物布局和农业气候区划时,则以用活动积温较为方便。1.基本概念有效积温,即作物某生育时期内日有效温度
(即日平均温度减去生物学零度的差值)的总和,以
表示。有效积温的数学表达式为:(
,当
时,
以0计)式中,
——发育时期历经的天数;
——第
日平均气温;
——该发育阶段的生物学零度。
、
值随作物种类、品种、发育时期的不同而异,年际之间也略有变化,可依据农业气象观测资料,用最小二乘法或图解法求算。2.意义与应用每种植物都有其生长的下限温度,当温度高于其下限温度时,它才能生长发育。由于有效积温中不包含低于植物生物学零度的那部分温度,因而能够更为客观准确地表征作物生育对热量条件的要求。与活动积温相比,有效积温变化小,且较为稳定,多应用于作物生育速度的计算和发育时期的预报。此外,有些作物还存在上限温度,即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界限以后,温度再升高,并不能使作物的发育速度明显加快,甚至会起抑制作用。在适宜温度范围内(在上、下限温度之间),作物发育速度与温度成线性关系,如有效积温表达式所示,此时温度为实际有效温度,其累积值为实际有效积温;而在大于下限温度,包括上限温度以上的范围内,上述线性关系则变成非线性关系,见水稻气象。3.活动积温与有效积温差别用活动积温计算作物发育期所需要的热量,不仅统计方便,而且它考虑了生物学零度,但它并没有排除生物学零度以下的这部分无效积温,且温度愈低,无效积温所占的比例就越大,因而影响了热量统计的准确度。有效积温则既考虑了生物学零度,又排除了对作物不起作用的生物学零度以下的无效积温,而使积温更为确切,更为稳定,用它来表征作物发育所需要的热量是比较符合实际的,但此法统计却较繁杂。因此,在进行农业气候分析时仍多采用活动积温来计算,而在具体计算作物发育速度所需要的热量或预报时,则多用有效积温来计算。据研究,在计箅发育速度时,有效积温比活动积温稳定。而活动积温又比生育期天数稳定。三、水稻1.水稻品种生育期一般来说,划分水稻品种生育期的标准有三个:一是水稻完成生长发育全过程所需的总天数;二是不同水稻品种植株的主茎总叶数;三是生长发育全过程所需的积温数。第一条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常出现这样的错误,即生育期是“从播种到成熟”或“从播种到收获”所需的天数,这是不确切的。严格的说,生育期应该是从出苗到成熟所需的总天数,因为从播种到出苗、从成熟到收获都可能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这段时间不能计算在生育期之内。水稻的生育时期生育时期是指作物一生中其外部形态发生显著变化的若干个时期。水稻一生从种子萌发开始,经过一些列生长发育过程,直到新的种子形成为止,经历了若干个生育时期,这些时期通常包括: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成熟期等。根据水稻各生育时期生长发育状况的不同,通常可将其一生划分为两个生长阶段,即营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水稻营养生长阶段是指植株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生长阶段,一般是从种子萌发到幼穗分化以前。这一阶段包括出苗期、分蘖期和拔节期。水稻生殖生长阶段是指植株生殖器官幼穗、花、种子、的生长阶段,一般是从幼穗分化开始到新种子的形成。这一阶段包括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水稻的“两性一期”及生产意义水稻的“两性一期”是指水稻的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期。由于基本营养生长期也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性,故水稻的“两性一期”亦称为水稻的“三性”。水稻的感光性,是指水稻对日照长度的反应特性。水稻是短日照作物,只有在日照长度短于一定的临界值时,才能进行幼穗分化和抽穗。缩短光照可提早这一进程,延长日照则延迟这一进程。有些水稻感光性强,有些则弱。水稻的感温性,是指水稻的生育转变(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受温度条件显著影响的特性。水稻是喜温作物,高温可以促进其生育转变,使生育期缩短,如果温度始终保持在生长起点和发育之间,水稻就只能生长而不能开花结实。同感光性一样,有些水稻品种感温性强,有些则弱。水稻的基本营养生长期是指水稻在充分满足温度(高温)和光照(短日照)等条件下进行生育转变所需的最短的营养生长期。白根有劲、黄根保命、黑根有病、灰根要命怎样减少黑根的发生水稻在长期淹水的情况下,土壤通气状况不良,氧气不足,就会产生大量的还原性物质如硫化氢和二价铁离子,二者结合就生成黑色的硫化亚铁,沉积在根表面,使根变成黑色。所以,水稻黑根产生归根结底是由于土壤同期状况不良造成的。这就要求水稻的栽培管理无论在秧田还是本田都不能长期淹水,秧田要尽量保持良好的通气状态,本田则应保持浅湿干或湿润状态,必要时还要晾田或晒田,以调节土壤的通气状况,从而减少黑根的发生。水稻分蘖水稻分蘖实际上是水稻茎杆的分枝,分蘖多发生在基部节间极短的分蘖节上,主茎上的分枝称一级分蘖,一级分蘖上的分枝称二级分蘖,以此类推。影响水稻发生分蘖有内因和外因两类条件。内因包括品种的分蘖特性、秧苗壮否、干重多少、充实度(干物质÷株高)高低、秧苗大小等。外因主要包括温度、光照、水分和养分等。水稻分蘖的最适温度为30-32℃,最适水温为32-34℃。气温低于20℃、水温低于22℃,分蘖缓慢;气温低于15℃、水温低于16℃或气温超过40℃、水温超过42℃,分蘖停止。保持3厘米左右浅水层对分蘖有利,浅水可增加泥温,缩小昼夜温差,提高土壤营养元素的有效性。无水或水深降低泥温,抑制分蘖发生。阴雨寡照时,分蘖发生延迟,光强低于自然光强5%时,分蘖停止。在营养元素中,氮、磷、钾对分蘖的影响最明显。插秧深度和叶面积指数低分蘖也有很大影响。当秧田叶面积指数达到、本田叶面积指数达到时分蘖停止;插秧深度为2厘米左右对分蘖有利,超过3厘米分蘖节位上移,分蘖延迟,分蘖质量变差,弱苗深插还会造成僵苗。因此,分蘖期的田间管理就是有效地利用上述各种条件,促进分蘖的早生快发,提高有效分蘖率,为最终提高产量和品质奠定基础。有效分蘖与无效分蘖有效分蘖是指最后能形成有效穗并结实的分蘖,不能形成有效穗或中途死亡的分蘖均为无效分蘖。有效分蘖决定最终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是构成产量的主要因素。生厂上应采取促进措施,争取更多的有效分蘖,减少无效分蘖。水稻分蘖的“过时不发”现象水稻分蘖能否发生并成穗,与秧苗当时所处的外界环境条件和插秧密度有关。对于正常植株来说,某一分蘖应该发生,而且亦有可能成穗,但是由于环境条件不好,满足不了分蘖生成所需的条件,这个节位的分蘖芽就不能萌发,处于休眠状态,分蘖芽一旦处于休眠状态,以后即使在适宜的条件下,也不再产生分蘖,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过时不发”现象。水稻收获最佳时期水稻达到生理成熟的标准是籽粒内干物重达到最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黄熟期。从外观上看,当每穗谷粒颖壳95%以上变黄或95%以上谷粒小穗轴及副护颖变黄,米粒定型变硬,呈透明状,即为生理成熟的标准,这时是水稻收获最佳时期。寒地水稻“三化一管”生产模式水稻“三化一管”栽培模式是在旱育稀植三化栽培、优质米生产技术、叶龄诊断栽培技术基础上,通过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综合组装集成的栽培技术,并使之与生产管理融为一体的新的生产模式。是良种良法配套、农艺农机相结合的结晶。其主要内容是:品种优质化、旱育壮秧模式化、生产全程机械化、突出叶龄诊断计划栽培管理。品种优质化——生产用种全面普及符合国家优质粳稻三级以上的中、早熟和抗低温、抗稻瘟病强的优质品种。壮秧规范化——建设符合旱育条件、适当集中固定秧田;采用大棚育苗,培育出机插“中苗”的标准秧苗。全程机械化——实现秧田播种、灌溉,本田整地、插秧、侧深施肥及航化施药、追肥、收获等全程机械化。叶龄指标计划管理——以主茎叶龄的生育进程、长势长相、叶色为指标,进行各生育阶段的水层、施肥、植保的调控,确保安全抽穗、成熟,实现每667㎡单产600千克,产品品质达到国家优质米三级以上标准。水稻种子处理方法水稻播种前一定要进行一系列的种子处理,确保水稻苗齐苗壮,为水稻生产提供足够数量健康的秧苗打好基础。播种前水稻种子处理方法主要有:种子清选,包括风选、筛选和水选,做好发芽试验,晒种,种子消毒,浸种和催芽等。催芽经过催芽的种子,在北方早春低温的条件下,播种后扎根快,出苗早,出苗整齐,能提高成苗率,缩短秧田期。所以提倡催芽播种。催芽的大小一般以种子破胸露白为宜。播种时温度高,芽可稍长,但不宜超过厘米。“高温破胸,适温催芽,低温晾芽”。所谓高温破胸,就是在30-32℃高温下,经过1-2天内种芽破胸露白。种芽破胸露白后,即将温度降至25-28℃左右,就是所谓适温催芽。12-15小时后,芽长可达厘米左右,就可以把种芽薄薄的摊开,放置于自然温度下,散热降温。实际操作中,80%以上种子出芽时就可以摊开降温了。待种芽温度降至与自然温度相同时即可播种。催芽过程中防止高温烧种。旱育苗出苗前秧田管理事项尽量提高苗床内温度。为保证早出苗,出齐苗,旱育苗出苗前要做好苗床保温工作。主要是增加薄膜的透光性和防止因作业及大风等造成的破损,及时修补破损处,及时清除农膜上的积雪和灰尘。有寒潮时,夜间应在农膜上加盖草包片或草苫,但要防止压垮塑料棚和拱架。及时补水。播种前只要浇透底水,在上下土层没有干隔子而湿土相接的情况下,出苗前不必补水。否则,床土水分不足或不均匀,会影响出苗和齐苗。如发现表土干燥发白应及时补水。相反,床土湿度过大或返浆重的地块,应揭膜晾床,降低床面湿度,防止坏种烂芽。防治蝼蛄。可用敌百虫或杀虫单拌稻糠职称毒饵撒在苗床上或者喷施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施药后高温闷床,都可有效杀死蝼蛄。苗田灭草。可用杀草丹、丁草胺、噁草酮或丁·扑混剂于水稻播后苗前封闭灭草,但要注意覆土厚度(1厘米左右),以免产生药害。也可用敌稗、氰氟草酯、五氟磺草胺、吡嘧磺隆等药剂于水稻苗后灭草。预防秧苗立枯病和青枯病。在播种前或秧苗叶期,用甲霜灵·锰锌或甲霜灵·霜霉威喷浇。立针后(或虽没出苗,但气温高于20℃时),应及时揭走平铺在床面上的地膜,防止高温烧苗。揭走地膜后,要浇一次水,这是非常重要的。旱育苗出苗前后通风炼苗温度管理:出苗前尽量保温,但并非温度越高越好。虽未出苗,但床内温度超过35℃以上,也应通风降温或遮光降温,防止高温灼芽哑种。出苗、齐苗前后,温度控制在30-32℃。1叶1心期,温度控制在25-28℃,超过28℃时就应通风炼苗。夜间要盖好盖严,防寒潮和冻霜危害秧苗。遇有冻霜预报,有条件的可往步道沟灌水保苗,好天将水排出。2叶1心期,床内温度应保持在20-25℃之间。对早熟品种来说,在叶时,床内温度不能超过25℃(即“双二五”标准),以避免早穗现象发生。根据苗情和天气决定通风炼苗期,根据风力和风向调整通风口大小、多少、位置和方向。揭膜前3-5天要大通风,阴雨天夜间可不关闭通风口,逐渐达到昼揭夜盖,直到夜间也不覆盖农膜。水分管理:只要播种前浇透底水,出苗前一般不再补水。出苗后应适时适量补水。当苗出齐并已全部青头时,要根据苗床水分情况浇一次水(不要灌水)。以后随秧苗生长,适当补水,补水标准是早晨太阳出来前看叶尖是否有水珠,有就不用补,没有就补透,最好用浇淋或微喷补水方式,时间要避开一天高温期,应在上午10时前或下午3时后进行。工厂化育苗的“两秋三常年”根据寒地生态条件,为提高工厂化育苗水平,应采取“两秋三常年”的水稻育苗技术,为培育壮秧打下良好的基础。“两秋”即秧田秋整地、秋做床;“三常年”即秧田常年固定、常年培肥地力、常年培肥床土和积造有机肥。通过“两秋”提高秧田的干土效果,缓解春季农时紧张,提高旱育秧田的质量,这是壮苗所必需的。具体做法:在秋季前,将置床浅翻15厘米左右,并粗耙整平,按秧床的大小修成高10厘米左右的高床。同时挖好床周边排水沟,疏通秧田各级排水,为排出冬春积水做好准备,确保秧田呈旱田状态。秋田的常年固定是实现工厂化育秧的前提和保证,只有秧田固定了,才能常年培肥地力,秧苗移栽后,要对秧田进行耙作施肥,栽种其他作物,达到培肥置床的目的。在夏秋季节要将床土及有机肥准备充足,为培育壮秧创造条件。水稻育苗“干长根,湿长芽”种子萌发时,根与芽生长是两种不同的生长方式。芽的生长主要是胚芽鞘细胞伸长,需要能量较少,只要有充足的水分,在无氧条件下通过无氧呼吸也可进行。而胚根的生长,虽然也有细胞的伸长,但主要靠细胞分裂方式进行。细胞分裂需要大量的蛋白质等有机物质供应,这些物质转化和参与合成新器官,需要较多能量。没有充足的氧气供应,呼吸作用受到限制,细胞分裂不能进行,根也就无法生长,所以有氧长根,无氧长芽,“干长根,湿长芽”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在生产上,秧苗前期管理要处理好秧苗扎根与立针的关系。在秧田管理中心,芽期必须坚持湿润,不大水漫灌和不淹水。秧田药害常见的秧田药害往往是由于用错药或药量过大、浓度过高、施药不均匀而引起的。应该在用药前认真地清洗喷药器具,确定使用农药种类,检查用药是否正确,严格技术操作规程。用错药要及时灌水冲洗,降低农药使用浓度,加强肥水管理,或喷施微肥、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等补救措施。水田整地水田整地从整地时间上分,有秋整地和春整地;从方法上分为旱整地和水整地。秋整地主要是秋季旱翻、旱耙,在干旱年份、缺水地区或井灌地区采用较多。秋整地有利于土壤熟化,并能节省泡田用水。在丰水和盐碱地及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和田块,多采用秋旱翻春旱耙。这样有利于晒垡熟化土壤,灭虫灭草,春整地多数地区采用旱翻、旱耙、旱平地,包括旋耕整地。旱整地包括旋耕、翻地、旱耢平和激光平地等作业。其作业标准是耕整地要到头、到边、不留三角,同一块地内高低差不超过10厘米,地表保证有10-12厘米的松土层。其中:旋耕是在水稻收获后至上大冻前,使用大中型水田拖拉机配套旋耕机、搅浆整地机、水田犁等进行,翻地的也可用履带拖拉机。旱耢平是在第二年的春季4月份,当土壤化冻10厘米左右时,用拖拉机配套不同的平地机具进行旱整平。一般旋耕地粗耢一遍,翻地耢两遍即可。这样具有降低后期整地成本和节省泡田用水等优点。水整地一般是春季放水泡田3-5天后,用水田拖拉机配带不同的整地机械水整地。其作业标准是:要求达到土地平整,土壤细碎,同池内高低差不大于3厘米。其作业标准是:要求达到土地平整,土壤细碎,同池内高低差不大于3厘米,地表有5-7厘米泥浆。激光平地技术是一项高新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用激光平地技术设备平整稻田,具有地平、省地、节水、增产等作用。激光平地技术设备由发射器、接收器、控制箱和液压阀、平地铲等组成,可在直径600米范围内平整土地,平后的土地高低差在1厘米范围内,达到寸水不漏泥,可使水稻在各生长期获得最佳水层。使用该技术可减少池埂用地2%-3%,省水30%,增产10%。水田征地标准:上糊下松,泥烂适中,有水有气,沟清水畅,埂直如线,地平如镜。地面如镜是指同一田块高低差不超过3厘米,没有偏脸池;上糊下松是指水田表面泥水融合软活,下部土团较大,暄松,通气性好,这样有利于插秧、插后返青和根系的发育。沟清水畅,埂直如线是指引水渠系修整清障,排水沟加深加固,保证灌排通畅,保持条田和池埂笔直,夯实加固,防止跑漏。拖拉机翻地标准:拖拉机翻地要注意翻地的质量,在保证质量前提下,提高作业效率。作业时,要求不漏耕,不重耕,少出开闭垄,不出明垡立垡,少撂地头,翻后地面平坦。翻耕的深度一般为15厘米左右,最深不宜超过18厘米。秋翻可适当深些,以利于熟化土壤。春翻可适当浅些,深则土凉,对春季发苗不利。瘦田要浅耕多耙,防止犁底层生土上翻;肥田应深耕粗耙;盐碱地不宜翻的过深,与瘦田一样,应结合施用有机肥料逐年加深耕翻深度。水稻各生育期需肥规律氮素吸收规律:水稻对氮素营养十分敏感,是决定水稻产量最重要的因素,水稻一生中在体内具有较高的氮素浓度,这是高产水稻所需要的营养生理特性。水稻对氮素的吸收有两个明显的高峰,一是水稻分蘖期,即插秧后2周;二是插秧后7-8周,此时如果氮素供应不足,常会引起颖花退化,而不利于高产。磷素的吸收规律:水稻对磷的吸收量远比氮肥低,平均约为氮量的一般,但是在生育后期扔需要吸收较多的磷。水稻各生育期均需磷素,其吸收规律与氮素营养的吸收相似。以幼苗期和分蘖期吸收的最多,插秧后3周前后为吸收高峰。水稻苗期吸入的磷,在生育过程中可反复多次从衰老器官向新生器官转移,至稻谷黄熟时,约60%-80%磷素转移集中于籽粒中,而出穗后吸收的磷多数残留于根部。钾素的吸收规律:钾吸收量高于氮,表明水稻需要较多钾素,但在水稻抽穗开花以前其对钾的吸收已基本完成。幼苗对钾素的吸收量不高,植株体内钾素含量在%%之间不影响正常分蘖。钾的吸收高峰是在分蘖盛期到拔节期,此时茎、叶钾的含量保持在2%以上。孕穗期茎、叶含钾量不足%,颖花数会显著减少。出穗期至收获期茎、叶中的钾并不像氮、磷那样向籽粒集中,其含量维持在%-2之间。玉米1.玉米的生长发育玉米从播种至新种子成熟为玉米的一生。一般玉米从播种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为全生育期。玉米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本身量变和质变的结果和坏境变化的影响,使其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生理等方面发生阶段性的变化成为生育时期。玉米品种整个生育期间所需要≥10℃平均气温的总和为活动积温,玉米在温度较高条件下生育期会缩短,而在较低温度条件下生育期会延长。我国根据玉米生长熟期类型分为早熟、中早熟、中熟、中晚熟和晚熟五类。黑龙江省早熟品种生育日数为86-105d,叶片数为去16-17叶,如德美亚1;中早熟品种生育日数为105-110d,叶片数为17-18片,如绥玉7;中熟品种生育日数为111-120d,叶片数为18-19片,如垦单10,;中晚熟品种生育日数为120-125d,叶片数为19-20片,如吉单522;晚熟品种生育日数为≥125d,叶片数为20-21片,如先玉335。玉米生育时期出苗期:指玉米幼苗的第一片叶出土,苗高2-3厘米的日期。拔节期:以玉米雄穗生长锥进入伸长期为拔节期的主要标志,晚熟品种植株有6-7片展开叶,中早熟品种5-6片展开叶,叶龄指数为30%左右。大喇叭口期:植株外形是果穗叶及上下两片叶大部伸出,有11-13片展开叶,内部雄穗处于小花分化时期,叶龄指数约为60%,距抽雄穗10d左右。抽雄期:雄穗主轴露出顶叶3-5厘米,营养生长基本结束,雄穗分化已经完成。开花期:雄穗主轴小穗花开花散粉的日期,此时雄穗的分化发育接近完成。抽丝期:雌穗花丝从苞叶伸出2厘米左右的日期。正常情况下,抽丝期与雄穗开花期同时或延迟1-2d。这两期的间隔数增加,则会造成花期不遇,影响有效花数,减少结实率。注:以上各生育时期均以玉米全田达到50%以上为标准。玉米的生育阶段玉米在一定的生长发育期间,根、茎、叶、穗、粒各器官的生长建成表现有明显的主次关系。从种子萌发到种子形成,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出苗到拔节称苗期阶段。包括种子萌发、出苗及幼苗生长的过程,主要是分化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属营养生长阶段。苗期是以根系建成为主,是培养壮苗的主要时期。第二阶段:从拔节到抽雄开花称穗期阶段。在穗期阶段,玉米根、茎、叶等营养器官旺盛生长,同时,雌、雄穗生殖器官也在强烈分化发育。此阶段是决定果穗大小、穗粒数多少的关键时期。第三阶段:从玉米抽雄开花到籽粒成熟称为花粒期阶段。籽粒大小、籽粒重量、产量高低是由此阶段决定的。根据胚乳充实情况,结实时期还可分为籽粒形成期、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乳熟期长短,绿叶面积大小和叶片光合生产率高低,是决定产量高低的重要因素。选用高光效品种、配合适当管理措施、延长绿叶面积的光合时间、提高后期光合生产率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措施。玉米生长发育环境温度:玉米是喜温作物,在整个生育期间均要求较高温度。玉米灌浆、成熟期的日平均最适温度为20-24℃,日平均温度16℃时,灌浆速度极慢或停止。当籽粒含水量在50%以上,3日平均气温下降到12-15℃时,仍可缓慢灌浆。玉米从抽丝至成熟,昼夜温差大对灌浆有利。玉米从播种到开花的发育速度,主要受温度的影响;温度高发育快,温度低发育慢。茎杆生长的温度起控制作用,从播种到开花的发育速度,几乎完全取决于这一阶段生长的温度。玉米各个器官生长发育的温度生育时期及器官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发芽6-7至10-1215-3544-50以上根系生长(土温)20-24茎杆生长1224-2832以上抽雄、开花1825-2732-35灌浆、成熟1620-2425叶片生长1025-2730-33光合作用1030-3340水分:水是玉米植株进行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矿质营养、物质运输等多种代谢过程和生长发育都有明显影响。满足玉米对水分的需求,是获得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反应是不同的。总的趋势是:苗期比较耐旱,自拔节期开始对缺水变得敏感、抽雄期最敏感,此后敏感性下降,到蜡孰末期对轻度缺水几乎无反应。玉米抽雄前20d至抽雄后10d是玉米需水的临界期,如果干旱会造成雌穗发育延后、雌雄穗花期不遇,严重减产。二氧化碳:玉米是C4作物,白天基本没有光呼吸。对CO2的亲和力比大豆、水稻高几十倍,光强时几乎能将空气中的CO2全部吸收。光照:玉米属于短日照作物,但不典型。在8-9h光照下发育最快,通过光照阶段时间为12-20d,并且雄穗要求的天数比雌穗还要短。在长日照(18h)的情况下仍能结实,但生育延迟。土壤:玉米生长必须具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暖气片购销合同正规范本
- 2025年度金融产品创新设计与推广服务合同2篇
- 2025年度绿色环保项目合伙人投资合作协议2篇
- 2025年度科技创新产品采购项目委托代理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科技园区不动产使用权出让合同3篇
- 2025年诉讼保全担保流程执行与赔偿责任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酒店行业员工派遣合同3篇
- 养殖场2025年度保险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财产保全担保与诉讼保全合同3篇
- 2025年度龙门吊租赁及项目管理咨询服务合同4篇
- 餐饮行业智慧餐厅管理系统方案
- 2025年度生物医药技术研发与许可协议3篇
- 电厂检修安全培训课件
- 殡葬改革课件
- 2024企业答谢晚宴会务合同3篇
- 双方个人协议书模板
- 车站安全管理研究报告
- 玛米亚RB67中文说明书
- 植物和五行关系解说
- 沪教牛津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全套单元测试题
- 因式分解法提公因式法公式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