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糖酵解重点:糖酵解的反应途径糖酵解过程中的能量转变糖酵解的调节第八章糖酵解重点:1糖的分解代谢
生物体中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是ATP,而ATP的形成主要有糖的分解代谢产生葡萄糖酵解丙酮酸OX乙酰CoA三羧酸循环CO2+H2O无氧分解(有氧、无氧)有氧分解(有氧)糖的分解代谢葡萄糖酵解丙酮酸OX乙酰CoA三羧酸循环CO22一、糖酵解(glycolysis)概念
也称EMP(Embden-Meyerhof途径),指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分解生成2分子丙酮酸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总反应式:Glc+2Pi+2ADP+2NAD+
2丙酮酸+2ATP+2NADH+H++2H2O
它是氧化磷酸化和三羧酸循环的前奏。是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胞中葡萄糖分解产生能量的共同代谢途径。一、糖酵解(glycolysis)概念3二、糖酵解途径的实验依据酵母抽提液的发酵速度比完整酵母慢,且逐渐缓慢直至停顿如果加入无机磷酸盐,可以恢复发酵速度,但不久又会再次缓慢,同时加入的磷酸盐浓度逐渐下降。
上述现象说明在发酵过程中需要磷酸,可能磷酸与葡萄糖代谢中间产物生成了糖磷酸酯。完整细胞可通过ATP水解提供磷酸。二、糖酵解途径的实验依据4将酵母液透析后就会失去发酵能力将酵母液加热到50℃也会失去发酵能力将经过透析失活的酵母液混合在一起后又恢复发酵能力
由此推断发酵需要两类物质:一是热不稳定的,不可透析的组分即酶;二是热稳定的可透析的组分,如辅酶、ATP、金属离子等。将酵母液透析后就会失去发酵能力5碘乙酸对酵母生长有抑制作用将葡萄糖、酵母抽提液及碘乙酸一起保温,可以分离出少量的磷酸丙糖(主要是3-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的平衡混合物)
因此推断磷酸己糖可能裂解为两分子三碳糖,而碘乙酸对三碳糖进一步分解的酶有抑制作用。碘乙酸对酵母生长有抑制作用6氟化钠对酵母生长也有抑制作用将1,6-二磷酸果糖或磷酸丙糖、酵母抽提液以及氟化钠一起保温有磷酸甘油酸积累(3-和2-磷酸甘油酸的平衡混合物)
由此推断3-磷酸甘油酸是3-磷酸甘油醛的氧化产物,2-磷酸甘油酸又是前者变位后的产物,氟化钠对2-磷酸甘油酸进一步反应的酶有抑制作用氟化钠对酵母生长也有抑制作用7三、糖酵解途径
场所:细胞质(胞液)中氧气:不需要三、糖酵解途径8糖酵解过程b1糖酵解过程b19糖酵解可分为两个阶段:1分子葡萄糖分解为2分子丙酮酸需经10步反应,前5步反应为准备阶段,1Glc转变为2三碳物:磷酸二羟丙酮和3-磷酸甘油醛,消耗2ATP。 第二阶段是能量获得阶段(payoffphase),3-磷酸甘油醛转变为丙酮酸,生成4ATP和2NADH+H+。 葡萄糖的碳架分解产生丙酮酸、磷酸化ADP产生ATP、产生的氢转变为NADH。糖酵解可分为两个阶段:10(一)葡萄糖的磷酸化第一阶段的反应
催化这一反应的酶有己糖激酶和葡萄糖激酶。己糖激酶专一性弱,Km值小,存在所有的细胞内;别构调节酶,受ADP和葡萄糖6-磷酸的变构抑制。
葡萄糖激酶专一行强,Km值高,在肝脏中,当肝糖浓度较高时,催化葡萄糖6-磷酸的合成,维持血糖的稳定.
(一)葡萄糖的磷酸化第一阶段的反应催化这一反应的11糖酵解过程中的中间产物都带有磷酸基团,它们的意义在于:1.磷酸化导致负离子,使分子产生极性,使产物不致流失到膜外;2.磷酸基团起一种信号作用,易于被酶识别;3.磷酸基团最终形成ATP,保存了能量。糖酵解过程中的中间产物都带有磷酸基团,它们的意义在于:12该酶有绝对的底物专一性和立体专一性。6PG,E4P和S7P等是该酶的竞争性抑制剂。该酶有绝对的底物专一性和立体专一性。13(三)果糖-6-磷酸生成果糖-1,6-二磷酸
这是一个不可逆反应。催化该反应的是一种变构调节酶,也是酵解过程中最重要的限速酶。ATP有抑制作用,AMP可消除这种抑制作用。H+对该酶也有一种抑制作用,这可防止乳酸中毒。
该反应对下一步的裂解做好了准备。(三)果糖-6-磷酸生成果糖-1,6-二磷酸这是14(四)果糖-1,6-二磷酸转变成三碳化合物该反应的标准自由能表明该反应是趋向与缩合,但在细胞中由于底物浓度的驱动,反应趋向于裂解。
两个三碳糖相同的原子序号其来源不同。(四)果糖-1,6-二磷酸转变成三碳化合物该反应的15(五)二羟丙酮转变成甘油醛—3-磷酸该反应尽管平衡点处二羟丙酮的浓度要高,但由于后续反应对甘油醛的消耗,导致反应趋向甘油醛方向。丙糖磷酸异构酶(五)二羟丙酮转变成甘油醛—3-磷酸该反应尽管平衡点处二羟丙16第二阶段的反应
该反应中产生第一个还原型的辅酶I(NADH+H+),同时吸收1分子无机磷酸。碘乙酸是一种不可逆抑制剂,它与-SH结合。砷酸使得其氧化作用与磷酸化作用解偶联,即反应仍进行,但未形成高能磷酸键。砷酸的结构和磷酸类似,故是该酶的竞争性抑制剂。但产物为1砷酸,3-磷酸甘油酸,后者易水解成3-磷酸甘油酸。高能键第二阶段的反应该反应中产生第一个还原型的辅酶17(二)由1,3-二磷酸甘油酸生成3-磷酸甘油酸这是酵解过程第一个产生ATP的部位。(二)由1,3-二磷酸甘油酸生成3-磷酸甘油酸这是酵解过程第18(三)3-磷酸甘油酸转变成2-磷酸甘油酸
该反应通过一个中间产物:2,3-二磷酸甘油酸。当3-磷酸甘油酸与酶结合后,酶分子上的磷酸转移到2位,生成2,3-二磷酸甘油酸,使酶分子的活性部位再结合1分子的磷酸,同时产生游离的2-磷酸甘油酸。(三)3-磷酸甘油酸转变成2-磷酸甘油酸该反应通过一19(四)2-磷酸甘油酸脱水生成烯醇式丙酮酸
这一步反应的作用是为下一步将其高能状态转变成ATP作准备。
氟化物是酶的强抑制剂。氟与镁、磷酸形成复合物,取代酶分子上镁的位置使酶失活。Mg2+高能磷酸化合物(四)2-磷酸甘油酸脱水生成烯醇式丙酮酸这一步反20(五)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成丙酮酸并产生ATP这是第二个产生ATP的部位,生成的丙酮酸是共同途径的终产物,无氧发酵和有氧呼吸在此之后开始分支。丙酮酸激酶是一个变构调节酶,ATP、长链脂肪酸、乙酰CoA、丙氨酸为负调节物;果糖-1,6-二磷酸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为正调节物。Mg2+(五)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成丙酮酸并产生ATP这是第21四、酵解过程中能量的产生
以葡萄糖为起点
无氧情况下:
G→G-6-P -1ATP
F-6-P→F-1,6-dip -1ATP
2×1,3-二磷酸甘油酸→2×甘油酸-3-磷酸+2ATP
2PEP→2Py+2ATP
除2分子ATP外,还生成2分子NADH
净增2ATP葡萄糖+2Pi+2ADP+2NAD+
2丙酮酸+2ATP+2NADH+2H++2H2O
四、酵解过程中能量的产生以葡萄糖为起点无氧情况下:G→22五、丙酮酸的去路丙酮酸
无氧或相对缺氧
有氧:
酒精发酵
乳酸发酵乳酸脱氢酶丙酮酸乳酸
丙酮酸
丙酮酸脱羧酶乙醛乙醇乙醇脱氢酶丙酮酸
CO2+H2O
氧化脱羧CH3COSCoATCAcycle肌肉中:
酵母菌中:
五、丙酮酸的去路
五、丙酮酸的去路丙酮酸无氧或有氧:酒精发酵乳酸发酵乳23六、NADH+H+的命运无氧条件下:通过乙醇发酵受氢,解决重氧化通过乳酸发酵受氢,解决重氧化有氧条件下:通过呼吸链递氢,最终生成H2O,并生成ATP六、NADH+H+的命运24乳酸生成(发酵)动物包括人在剧烈运动时或供氧不足时:乳酸生成(发酵)25丙酮酸
丙酮酸脱羧酶乙醛乙醇乙醇脱氢酶酒精发酵
酵母在无氧条件下,进行乙醇发酵。CO2NADHNAD+丙酮酸丙酮酸脱羧酶乙醛乙醇乙醇脱氢酶酒精发酵CO2NAD26七、糖酵解作用的调节糖酵解代谢途径有三个关键酶:
己糖激酶
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三种酶催化的反应均为不可逆的,因此,都具有调节糖酵解的作用。其中,磷酸果糖激酶所催化的反应是糖酵解的限速步骤。七、糖酵解作用的调节271.磷酸果糖激酶(PFK)的调节①ATP:高浓度的ATP使酶与底物F-6-P的亲和力降低,从而抑制该酶活性。②柠檬酸:通过加强ATP的抑制效应来抑制该酶的活性。③H+抑制④果糖-2,6-二磷酸:是该酶的强激动剂。能提高果糖激酶与果糖-6-磷酸的亲合力,并降低ATP的抑制效应。别构调控。前馈刺激作用F-6-PF-2,6-2P1.磷酸果糖激酶(PFK)的调节28生物化学糖酵解课件概要29生物化学糖酵解课件概要302.己糖激酶的调节
该酶受其催化产物G-6-P的抑制。3.丙酮酸激酶的调节果糖-1,6-二磷酸对该酶有激活作用;
ATP是该酶的变构抑制剂;
丙氨酸为该酶的变构抑制剂;
共价修饰调节:该酶的去磷酸化形式为活性形式;磷酸化形式为非活性形式。
高浓度葡萄糖促进该酶的去磷酸化;2.己糖激酶的调节31生物化学糖酵解课件概要32八、其它糖进入糖酵解的途径八、其它糖进入糖酵解的途径33九、糖酵解的生理意义(1)在无氧和缺氧条件下,作为糖分解供能的补充途径。(2)在有氧条件下,作为某些组织细胞(如:成熟的红细胞)主要的供能途径。(3)提供生物合成所需的前体物质;(4)糖酵解不仅是葡萄糖的降解途径,也是其它一些单糖的分解代谢途径;(5)为糖的彻底氧化分解作了准备。九、糖酵解的生理意义34第八章糖酵解重点:糖酵解的反应途径糖酵解过程中的能量转变糖酵解的调节第八章糖酵解重点:35糖的分解代谢
生物体中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是ATP,而ATP的形成主要有糖的分解代谢产生葡萄糖酵解丙酮酸OX乙酰CoA三羧酸循环CO2+H2O无氧分解(有氧、无氧)有氧分解(有氧)糖的分解代谢葡萄糖酵解丙酮酸OX乙酰CoA三羧酸循环CO236一、糖酵解(glycolysis)概念
也称EMP(Embden-Meyerhof途径),指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分解生成2分子丙酮酸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总反应式:Glc+2Pi+2ADP+2NAD+
2丙酮酸+2ATP+2NADH+H++2H2O
它是氧化磷酸化和三羧酸循环的前奏。是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胞中葡萄糖分解产生能量的共同代谢途径。一、糖酵解(glycolysis)概念37二、糖酵解途径的实验依据酵母抽提液的发酵速度比完整酵母慢,且逐渐缓慢直至停顿如果加入无机磷酸盐,可以恢复发酵速度,但不久又会再次缓慢,同时加入的磷酸盐浓度逐渐下降。
上述现象说明在发酵过程中需要磷酸,可能磷酸与葡萄糖代谢中间产物生成了糖磷酸酯。完整细胞可通过ATP水解提供磷酸。二、糖酵解途径的实验依据38将酵母液透析后就会失去发酵能力将酵母液加热到50℃也会失去发酵能力将经过透析失活的酵母液混合在一起后又恢复发酵能力
由此推断发酵需要两类物质:一是热不稳定的,不可透析的组分即酶;二是热稳定的可透析的组分,如辅酶、ATP、金属离子等。将酵母液透析后就会失去发酵能力39碘乙酸对酵母生长有抑制作用将葡萄糖、酵母抽提液及碘乙酸一起保温,可以分离出少量的磷酸丙糖(主要是3-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的平衡混合物)
因此推断磷酸己糖可能裂解为两分子三碳糖,而碘乙酸对三碳糖进一步分解的酶有抑制作用。碘乙酸对酵母生长有抑制作用40氟化钠对酵母生长也有抑制作用将1,6-二磷酸果糖或磷酸丙糖、酵母抽提液以及氟化钠一起保温有磷酸甘油酸积累(3-和2-磷酸甘油酸的平衡混合物)
由此推断3-磷酸甘油酸是3-磷酸甘油醛的氧化产物,2-磷酸甘油酸又是前者变位后的产物,氟化钠对2-磷酸甘油酸进一步反应的酶有抑制作用氟化钠对酵母生长也有抑制作用41三、糖酵解途径
场所:细胞质(胞液)中氧气:不需要三、糖酵解途径42糖酵解过程b1糖酵解过程b143糖酵解可分为两个阶段:1分子葡萄糖分解为2分子丙酮酸需经10步反应,前5步反应为准备阶段,1Glc转变为2三碳物:磷酸二羟丙酮和3-磷酸甘油醛,消耗2ATP。 第二阶段是能量获得阶段(payoffphase),3-磷酸甘油醛转变为丙酮酸,生成4ATP和2NADH+H+。 葡萄糖的碳架分解产生丙酮酸、磷酸化ADP产生ATP、产生的氢转变为NADH。糖酵解可分为两个阶段:44(一)葡萄糖的磷酸化第一阶段的反应
催化这一反应的酶有己糖激酶和葡萄糖激酶。己糖激酶专一性弱,Km值小,存在所有的细胞内;别构调节酶,受ADP和葡萄糖6-磷酸的变构抑制。
葡萄糖激酶专一行强,Km值高,在肝脏中,当肝糖浓度较高时,催化葡萄糖6-磷酸的合成,维持血糖的稳定.
(一)葡萄糖的磷酸化第一阶段的反应催化这一反应的45糖酵解过程中的中间产物都带有磷酸基团,它们的意义在于:1.磷酸化导致负离子,使分子产生极性,使产物不致流失到膜外;2.磷酸基团起一种信号作用,易于被酶识别;3.磷酸基团最终形成ATP,保存了能量。糖酵解过程中的中间产物都带有磷酸基团,它们的意义在于:46该酶有绝对的底物专一性和立体专一性。6PG,E4P和S7P等是该酶的竞争性抑制剂。该酶有绝对的底物专一性和立体专一性。47(三)果糖-6-磷酸生成果糖-1,6-二磷酸
这是一个不可逆反应。催化该反应的是一种变构调节酶,也是酵解过程中最重要的限速酶。ATP有抑制作用,AMP可消除这种抑制作用。H+对该酶也有一种抑制作用,这可防止乳酸中毒。
该反应对下一步的裂解做好了准备。(三)果糖-6-磷酸生成果糖-1,6-二磷酸这是48(四)果糖-1,6-二磷酸转变成三碳化合物该反应的标准自由能表明该反应是趋向与缩合,但在细胞中由于底物浓度的驱动,反应趋向于裂解。
两个三碳糖相同的原子序号其来源不同。(四)果糖-1,6-二磷酸转变成三碳化合物该反应的49(五)二羟丙酮转变成甘油醛—3-磷酸该反应尽管平衡点处二羟丙酮的浓度要高,但由于后续反应对甘油醛的消耗,导致反应趋向甘油醛方向。丙糖磷酸异构酶(五)二羟丙酮转变成甘油醛—3-磷酸该反应尽管平衡点处二羟丙50第二阶段的反应
该反应中产生第一个还原型的辅酶I(NADH+H+),同时吸收1分子无机磷酸。碘乙酸是一种不可逆抑制剂,它与-SH结合。砷酸使得其氧化作用与磷酸化作用解偶联,即反应仍进行,但未形成高能磷酸键。砷酸的结构和磷酸类似,故是该酶的竞争性抑制剂。但产物为1砷酸,3-磷酸甘油酸,后者易水解成3-磷酸甘油酸。高能键第二阶段的反应该反应中产生第一个还原型的辅酶51(二)由1,3-二磷酸甘油酸生成3-磷酸甘油酸这是酵解过程第一个产生ATP的部位。(二)由1,3-二磷酸甘油酸生成3-磷酸甘油酸这是酵解过程第52(三)3-磷酸甘油酸转变成2-磷酸甘油酸
该反应通过一个中间产物:2,3-二磷酸甘油酸。当3-磷酸甘油酸与酶结合后,酶分子上的磷酸转移到2位,生成2,3-二磷酸甘油酸,使酶分子的活性部位再结合1分子的磷酸,同时产生游离的2-磷酸甘油酸。(三)3-磷酸甘油酸转变成2-磷酸甘油酸该反应通过一53(四)2-磷酸甘油酸脱水生成烯醇式丙酮酸
这一步反应的作用是为下一步将其高能状态转变成ATP作准备。
氟化物是酶的强抑制剂。氟与镁、磷酸形成复合物,取代酶分子上镁的位置使酶失活。Mg2+高能磷酸化合物(四)2-磷酸甘油酸脱水生成烯醇式丙酮酸这一步反54(五)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成丙酮酸并产生ATP这是第二个产生ATP的部位,生成的丙酮酸是共同途径的终产物,无氧发酵和有氧呼吸在此之后开始分支。丙酮酸激酶是一个变构调节酶,ATP、长链脂肪酸、乙酰CoA、丙氨酸为负调节物;果糖-1,6-二磷酸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为正调节物。Mg2+(五)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成丙酮酸并产生ATP这是第55四、酵解过程中能量的产生
以葡萄糖为起点
无氧情况下:
G→G-6-P -1ATP
F-6-P→F-1,6-dip -1ATP
2×1,3-二磷酸甘油酸→2×甘油酸-3-磷酸+2ATP
2PEP→2Py+2ATP
除2分子ATP外,还生成2分子NADH
净增2ATP葡萄糖+2Pi+2ADP+2NAD+
2丙酮酸+2ATP+2NADH+2H++2H2O
四、酵解过程中能量的产生以葡萄糖为起点无氧情况下:G→56五、丙酮酸的去路丙酮酸
无氧或相对缺氧
有氧:
酒精发酵
乳酸发酵乳酸脱氢酶丙酮酸乳酸
丙酮酸
丙酮酸脱羧酶乙醛乙醇乙醇脱氢酶丙酮酸
CO2+H2O
氧化脱羧CH3COSCoATCAcycle肌肉中:
酵母菌中:
五、丙酮酸的去路
五、丙酮酸的去路丙酮酸无氧或有氧:酒精发酵乳酸发酵乳57六、NADH+H+的命运无氧条件下:通过乙醇发酵受氢,解决重氧化通过乳酸发酵受氢,解决重氧化有氧条件下:通过呼吸链递氢,最终生成H2O,并生成ATP六、NADH+H+的命运58乳酸生成(发酵)动物包括人在剧烈运动时或供氧不足时:乳酸生成(发酵)59丙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平面媒体广告合同
- 2024工程投资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2024装修保修合同模板
- 2024年学校清洁维护服务分包合同
- 2025版高中数学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梯级练七指数与指数函数课时作业理含解析新人教A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数学随堂小练1平面向量的概念含解析新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五章抛体运动单元素养评价一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 2024年厨余垃圾处理服务协议
- 网络游戏代理运营协议
- 2024年二手房交易中的房屋质量问题处理合同
- 怎样让桃树高产桃树高产栽培技术
- 商铺租赁合同个人商铺租赁合同
- 语言暴力主题班会课件
- 商业秘密保护意识宣传培训
- 电路板设备维护技能培训
-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共享网站测试计划书报告
- 2023版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解读
- 《萝卜生长过程》课件
- 【教学能力比赛】建筑CAD-教学实施报告
- 就业协议解约书范文
- 第四章-草地类型、分布及分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