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中的
问题、困惑分析
与对策建议华中科技大学附中刘运新2011.6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中的
问题、困惑分析
与对策建议华中科技大11、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
困惑分析
1.1新课程及教材体系的问题与困惑分析1.1.1新课程标准中初中、高中知识衔接
上存在脱节现象①部分应用知识要求降低。②知识衔接方面。③知识删减问题。1、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
困惑分析
21.1.2知识的编排顺序给教学带来困惑
1.1.3知识的删减造成对传统内容教学的冲击
1.1.4与其他学科的协调没有做好1.1.2知识的编排顺序给教学带来困惑
31.1.5教学内容与习题的搭配有不合理之处
1.1.6教材编排中有些内容设置的难度与
课标要求失衡
1.1.7课时安排不合理1.1.5教学内容与习题的搭配有不合理之处
41.2.1三维教学目标被割裂。
(1)双基目标落实不到位。
(2)过程、方法目标出现了游离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出现了
“贴标签”现象。1.2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困惑分析1.2.1三维教学目标被割裂。
1.2教师教学中存在51.2.2片面课程资源开发导致教学内容泛化。
(1)教材地位被弱化。
(2)为情景而设置情景。
(3)联系实际变成了装饰。
(4)搜集和处理信息形式化。1.2.2片面课程资源开发导致教学内容泛化。
61.2.3教师角色转换的失衡。
(1)刻意强调学生的独到见解,而忽视价值
评价。
(2)强调学生的自主建构,忽视教师的引导。
(3)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而忽视正面教育。
高中数学新课程强调尊重学生的人格与
学习上的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1.2.3教师角色转换的失衡。
71.2.4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形式化
(1)有合作形式而无合作实质。
(2)对话变成问答。
(3)有活动无体验,有温度无深度。
(4)板书让位于多媒体。
(5)探究名不附实。1.2.4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形式化
81.3.1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不完善
1.3.2学生思维能力达不到教学内容的要求
1.3.3合作学生流于形式
1.3.4统一标准施教,致使学生学习严重分化
1.3.5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到位1.3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困惑分析
1.3.1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不完善
1.3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92.1打破传统的大纲体系,建立新的课标体系
2.1.1重新构建新的知识网络体系
第一是新增知识
第二是传统的知识内容分布在必修模块和选修系列的某个模块或某个专题中,每块知识相对独立,后面部分以前面部分为基础知识.2、对问题、困惑的思考及对策建议2.1打破传统的大纲体系,建立新的课标体系
2、对问题、困惑10以解析几何为例说明:“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从知识点的分布来看,略作微调。不再要求“直线到直线的角”和“两条直线的夹角”,不再对两条相交直线的位置关系作定量的精确研究,只对两条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平行、垂直)进行研究,且教材编排上把其判定放到直线方程的前面。以解析几何为例说明:“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11大纲中的“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和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放到必修5的不等式中讲解,而在必修2“直线与园的方程”这部分删掉了此内容,但在这部分增加了“空间直角坐标系”内容。大纲中的“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和12大纲中对参数方程和圆的参数方程又移到了课标中系列之选修4-4中。
根据课标要求,内容还增加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方程”的简单应用等内容,这不仅充实了学习的内容,同时增加了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数学的应用价值。
“曲线与方程”的关系没有在必修之中涉及,而是放到了选取修1-1和选修2-1圆锥曲线中,这也是与原大纲教材不同之处。大纲中对参数方程和圆的参数方程又移到了课13其次从教材结构来讲,根据教学需要,开设了“思考”、“观察”、“探究”等栏目,这些问题的设置,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有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使学生自己亲身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类比猜想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严谨性和批判性等。其次从教材结构来讲,根据教学需要,开设了14教材同时穿插了“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信息技术应用”等内容,增加了教材“旁注”或“旁白”,通过“阅读与思考”的教学与指导,进行数学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加强数学学科与社会及相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强化学生用数学的意识;通过“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与指导,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探究与发现”的教学与指导,充分挖掘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积极探索、敢干质疑,勇于创新的学习品质,因此我们应重视教材该部分内容的教学。教材同时穿插了“阅读与思考”、“探究与15再者,从要求上讲,课标中强调了探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探索两点间之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这样的要求主要体现了让学生感知并体会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能力要求上讲略高一些,另外对两条平行直线的距离问题,大纲中只是在课后习题中出现并给出了具体公式,而课标中却以专门的一个课时讲解,配备了探究,例题和练习,所以要求要略高一些。再者,从要求上讲,课标中强调了探索确定16圆锥曲线方程首先从教学要求上来讲,原来《大纲》要求掌握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简单几何性质,在新课标选修1-1中只作了解,在选修2-1中对双曲线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上只要求了解。圆锥曲线方程首先从教学要求上来讲,原来《17其次,从内容上来讲,有以下几点变化:(1)对圆锥线第二定义的安排和教学,大纲版教材尽管都以例题形式出现,但都是一般形式,并传出了准线的概念,由于新课标对第二定义的要求,仅在“说明与建议”中指出“对于感兴趣的学生,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圆锥曲线之离心率和统一方程”,因此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只是分别在相应的单元里以具体数字出现于例题和习题中,而第二定义及准线之概念,教材是在本章“阅读与思考”中的“圆锥曲线的离心率与统一方程”中给出。其次,从内容上来讲,有以下几点变化:18(2)对椭圆参数方程,《大纲》版教材是在介绍完椭圆第二定义后以例题形式给出的(通过以a、b为半径的两个同心圆给出),对椭圆的参数方程的产生等进行了细致的讲解,而新课标教材将其移到系列4之选修4-4中统一进行参数方程的解决。(2)对椭圆参数方程,《大纲》版教材是在介绍19(3)对于双曲线的渐近线问题,大纲版教材通过第一象限给出了推导过程,而新课标人教版教材,对双曲线的渐近线,在选修2-1的“探究与发现”中给出了证明,在具体讲渐近线时,只是通过信息技术利用几何画版对一个具体双曲线进行探究。(3)对于双曲线的渐近线问题,大纲版教材通过20(4)对于抛物线,大纲版教材是在椭圆和双曲线第二定义的基础上,以类比联想之方法,以学生实际操作画抛物线(一直尺、一三角尺、一线、一钉)为出发点进行引入的,而课标教材却是借助“信息技术应用”栏目,以几何画板为工具进行引入的。(5)增加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一节。(4)对于抛物线,大纲版教材是在椭圆和双曲线21第三是传统的知识内容分布在必修模块和选修系列的某个模块或某个专题中,但有些知识是前后穿插都出现了这内容。第三是传统的知识内容分布在必修模块和选修22立体几何
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这三种空间角,在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中给出了基本概念及简单的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求法,给出了简单作法,具体求法安排在选修系列2-1中,利用空间向量作为研究工具进行研究。立体几何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23那么我们建立新课标体系,对于这些内容在必修中就应该思考学生掌握所要达到的程度,重新构建新课标下的立体几何的知识网络体系。那么我们建立新课标体系,对于这些内容在必242.1.2重新进行例题的筛选、编制
及习题的搭配
习题的搭配上现有资料都不太符合要求,普遍问题在于:①整体要求偏高,基础性体现不够。②题量分布不均。③题型不全面。④与初中数学缺乏有机的兼顾和联系。⑤能力层次结构不够清晰。2.1.2重新进行例题的筛选、编制
及习题的252.1.3重新进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的定位
2.1.4重新思考高考命题2.1.3重新进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的定位
262.2制定一个符合本校实际的新课标框架下的三级计划方案,认真做好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
2.2制定一个符合本校实际的新课标框架下的三级计划方案27(1)三年的计划方案写这一计划前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①与初中教材的衔接问题②几个教材模块顺序的选择。③内容的适度调整与安排。④内容的适度补充等。(1)三年的计划方案28(2)每学期的计划方案。
(3)每章节内容的计划方案。(2)每学期的计划方案。
292.3认真思考传统教法,努力学习新课程理念,实现二者有机地融合
(1)该讲授的内容大胆地进行讲授(2)探究落到实处,该探究的去探究以下四个方面不适宜探究:2.3认真思考传统教法,努力学习新课程理念,实现二者有机地融30①着重体现程序性的知识,开始探究性学习的研究意义小且学习效率低,应用尽量少的时间让学生学会就是。②大多教学生一看便知的较容易的内容去探究,没意义。①着重体现程序性的知识,开始探究性学习的研究意义小且学习效率31③学生经验世界中很难找到背景的某些知识或本身就很少,甚至没有探究成分的内容。④对某事物进行有意义的探究活动,必须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在积累之初的
学习,采用效率较高的接受性学习方式为好。③学生经验世界中很难找到背景的某些知识或本身就很少,甚至没有32(3)合作学习不走形式,做到真正地合作、有效地合作。数学合作学习应抓好四个阶段。①独立思考阶段②组内合作交流③组际交流阶段④集体认同阶段(3)合作学习不走形式,做到真正地合作、有效地合作。33(4)提高课堂效率,实行“有效教学”注意处理好“六种”关系。A、“形式”与“效果”的关系B、“对话”与“展示”的关系第一,要研究“有效对话”。第二,要注重“反向对话”。第三,要“对话’’,更要“展示”。(4)提高课堂效率,实行“有效教学”注意处理好“六种”关系。34C、“进”与“退”的关系D、“预设”与“生成”的关系E、“基础”与“能力”的关系F、“平等”与“权威”的关系C、“进”与“退”的关系35谢谢大家!谢谢大家!36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中的
问题、困惑分析
与对策建议华中科技大学附中刘运新2011.6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中的
问题、困惑分析
与对策建议华中科技大371、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
困惑分析
1.1新课程及教材体系的问题与困惑分析1.1.1新课程标准中初中、高中知识衔接
上存在脱节现象①部分应用知识要求降低。②知识衔接方面。③知识删减问题。1、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
困惑分析
381.1.2知识的编排顺序给教学带来困惑
1.1.3知识的删减造成对传统内容教学的冲击
1.1.4与其他学科的协调没有做好1.1.2知识的编排顺序给教学带来困惑
391.1.5教学内容与习题的搭配有不合理之处
1.1.6教材编排中有些内容设置的难度与
课标要求失衡
1.1.7课时安排不合理1.1.5教学内容与习题的搭配有不合理之处
401.2.1三维教学目标被割裂。
(1)双基目标落实不到位。
(2)过程、方法目标出现了游离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出现了
“贴标签”现象。1.2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困惑分析1.2.1三维教学目标被割裂。
1.2教师教学中存在411.2.2片面课程资源开发导致教学内容泛化。
(1)教材地位被弱化。
(2)为情景而设置情景。
(3)联系实际变成了装饰。
(4)搜集和处理信息形式化。1.2.2片面课程资源开发导致教学内容泛化。
421.2.3教师角色转换的失衡。
(1)刻意强调学生的独到见解,而忽视价值
评价。
(2)强调学生的自主建构,忽视教师的引导。
(3)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而忽视正面教育。
高中数学新课程强调尊重学生的人格与
学习上的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1.2.3教师角色转换的失衡。
431.2.4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形式化
(1)有合作形式而无合作实质。
(2)对话变成问答。
(3)有活动无体验,有温度无深度。
(4)板书让位于多媒体。
(5)探究名不附实。1.2.4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形式化
441.3.1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不完善
1.3.2学生思维能力达不到教学内容的要求
1.3.3合作学生流于形式
1.3.4统一标准施教,致使学生学习严重分化
1.3.5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到位1.3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困惑分析
1.3.1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不完善
1.3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452.1打破传统的大纲体系,建立新的课标体系
2.1.1重新构建新的知识网络体系
第一是新增知识
第二是传统的知识内容分布在必修模块和选修系列的某个模块或某个专题中,每块知识相对独立,后面部分以前面部分为基础知识.2、对问题、困惑的思考及对策建议2.1打破传统的大纲体系,建立新的课标体系
2、对问题、困惑46以解析几何为例说明:“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从知识点的分布来看,略作微调。不再要求“直线到直线的角”和“两条直线的夹角”,不再对两条相交直线的位置关系作定量的精确研究,只对两条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平行、垂直)进行研究,且教材编排上把其判定放到直线方程的前面。以解析几何为例说明:“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47大纲中的“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和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放到必修5的不等式中讲解,而在必修2“直线与园的方程”这部分删掉了此内容,但在这部分增加了“空间直角坐标系”内容。大纲中的“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和48大纲中对参数方程和圆的参数方程又移到了课标中系列之选修4-4中。
根据课标要求,内容还增加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方程”的简单应用等内容,这不仅充实了学习的内容,同时增加了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数学的应用价值。
“曲线与方程”的关系没有在必修之中涉及,而是放到了选取修1-1和选修2-1圆锥曲线中,这也是与原大纲教材不同之处。大纲中对参数方程和圆的参数方程又移到了课49其次从教材结构来讲,根据教学需要,开设了“思考”、“观察”、“探究”等栏目,这些问题的设置,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有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使学生自己亲身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类比猜想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严谨性和批判性等。其次从教材结构来讲,根据教学需要,开设了50教材同时穿插了“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信息技术应用”等内容,增加了教材“旁注”或“旁白”,通过“阅读与思考”的教学与指导,进行数学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加强数学学科与社会及相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强化学生用数学的意识;通过“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与指导,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探究与发现”的教学与指导,充分挖掘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积极探索、敢干质疑,勇于创新的学习品质,因此我们应重视教材该部分内容的教学。教材同时穿插了“阅读与思考”、“探究与51再者,从要求上讲,课标中强调了探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探索两点间之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这样的要求主要体现了让学生感知并体会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能力要求上讲略高一些,另外对两条平行直线的距离问题,大纲中只是在课后习题中出现并给出了具体公式,而课标中却以专门的一个课时讲解,配备了探究,例题和练习,所以要求要略高一些。再者,从要求上讲,课标中强调了探索确定52圆锥曲线方程首先从教学要求上来讲,原来《大纲》要求掌握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简单几何性质,在新课标选修1-1中只作了解,在选修2-1中对双曲线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上只要求了解。圆锥曲线方程首先从教学要求上来讲,原来《53其次,从内容上来讲,有以下几点变化:(1)对圆锥线第二定义的安排和教学,大纲版教材尽管都以例题形式出现,但都是一般形式,并传出了准线的概念,由于新课标对第二定义的要求,仅在“说明与建议”中指出“对于感兴趣的学生,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圆锥曲线之离心率和统一方程”,因此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只是分别在相应的单元里以具体数字出现于例题和习题中,而第二定义及准线之概念,教材是在本章“阅读与思考”中的“圆锥曲线的离心率与统一方程”中给出。其次,从内容上来讲,有以下几点变化:54(2)对椭圆参数方程,《大纲》版教材是在介绍完椭圆第二定义后以例题形式给出的(通过以a、b为半径的两个同心圆给出),对椭圆的参数方程的产生等进行了细致的讲解,而新课标教材将其移到系列4之选修4-4中统一进行参数方程的解决。(2)对椭圆参数方程,《大纲》版教材是在介绍55(3)对于双曲线的渐近线问题,大纲版教材通过第一象限给出了推导过程,而新课标人教版教材,对双曲线的渐近线,在选修2-1的“探究与发现”中给出了证明,在具体讲渐近线时,只是通过信息技术利用几何画版对一个具体双曲线进行探究。(3)对于双曲线的渐近线问题,大纲版教材通过56(4)对于抛物线,大纲版教材是在椭圆和双曲线第二定义的基础上,以类比联想之方法,以学生实际操作画抛物线(一直尺、一三角尺、一线、一钉)为出发点进行引入的,而课标教材却是借助“信息技术应用”栏目,以几何画板为工具进行引入的。(5)增加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一节。(4)对于抛物线,大纲版教材是在椭圆和双曲线57第三是传统的知识内容分布在必修模块和选修系列的某个模块或某个专题中,但有些知识是前后穿插都出现了这内容。第三是传统的知识内容分布在必修模块和选修58立体几何
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这三种空间角,在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中给出了基本概念及简单的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求法,给出了简单作法,具体求法安排在选修系列2-1中,利用空间向量作为研究工具进行研究。立体几何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59那么我们建立新课标体系,对于这些内容在必修中就应该思考学生掌握所要达到的程度,重新构建新课标下的立体几何的知识网络体系。那么我们建立新课标体系,对于这些内容在必602.1.2重新进行例题的筛选、编制
及习题的搭配
习题的搭配上现有资料都不太符合要求,普遍问题在于:①整体要求偏高,基础性体现不够。②题量分布不均。③题型不全面。④与初中数学缺乏有机的兼顾和联系。⑤能力层次结构不够清晰。2.1.2重新进行例题的筛选、编制
及习题的612.1.3重新进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的定位
2.1.4重新思考高考命题2.1.3重新进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的定位
622.2制定一个符合本校实际的新课标框架下的三级计划方案,认真做好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
2.2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试用劳动合同参考样本
- 信息技术秘密授权使用与补偿贸易合同
- 库房租房合同协议书范本
- 移动应用商家合作契约
- 保姆雇佣合同协议
- 2024离婚协议书范本格式
- 车辆维修合同标准模板
- 建筑设计院合作协议书2024年
- 贷款抵押合同(23)
- 双方协议离婚协议书范文参考模板
- 有机水稻培训课件
- 装维培训课件
- 安全驾驶机动车的湿滑路面
- 探究“对勾”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 如何帮助大学生处理性别认同和性取向问题
-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二章测试题(含答案)
- 【地理】湖北省鄂东南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解析版)
- 浅谈一年级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获奖科研报告
- 【岩土工程施工技术实践实验报告2800字】
- 2023年福建省重点中学化学九上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
- 角钢焊接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