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天津市和平区天津一中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天津市和平区天津一中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天津市和平区天津一中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天津市和平区天津一中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天津市和平区天津一中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一组是()ABCD电解质NH3BaSO4NH4ClNaOH混合物漂白粉冰水混合物碱石灰五水硫酸铜酸性氧化物CO2SO2CO2CO碱Na2CO3NaOHCa(OH)2NH3•H2OA.A B.B C.C D.D2、下列关于物质分离提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物质分离或提纯方法的选择依据是混合物的状态和性质B.KCl和MnO2混合物分离步骤为: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蒸发、结晶C.从碘水中萃取I2,可选择用苯、乙醇、四氯化碳作萃取剂D.NaCl中混有少量KNO3杂质,分离步骤为溶于水、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3、下列各组物质中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一定相同的是A.3.36LO2和0.3molH2OB.0.1molH2SO4和3.6gH2OC.0.1molFeSO4·7H2O和0.1molC12H22O11(蔗糖)D.6.02×1023个CO2与0.1molKMnO44、已知还原性Cl-<Fe2+<H2O2<I-<SO2判断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A.2Fe3++SO2+2H2O=SO42-+4H++2Fe2+B.I2+SO2+2H2O=H2SO4+2HIC.H2O2+2H++SO42-=SO2+O2+2H2OD.2Fe3++2I-=2Fe2++I25、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Na2SiO3+2HCl=2NaCl+H2SiO3↓B.Fe+CuSO4=Cu+FeSO4C.4NH3+5O24NO+6H2OD.2Mg+O2+2H2O=2Mg(OH)26、下列关于2mol·L-1Ba(NO3)2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100mL溶液中NO3-浓度是0.4mol·L-1B.500mL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是4molC.500mL溶液中含有Ba2+的质量是137gD.100mL溶液中所含Ba2+、NO3-总数为0.4NA7、2013年1月我国大部分地区被雾霾笼罩,空气质量严重污染。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2.5×10-6m)的细小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雾霾空气属于混合物B.微粒直径为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可形成胶体C.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防治PM2.5污染D.PM2.5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8、向溴化钠、碘化钠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加热并蒸干溶液,灼烧片刻,最后残留的物质是()A.NaCl、NaBr、NaI B.NaClC.NaBr、NaI D.NaI9、东汉成书的《神农本草经》有“石胆化铁为铜”(石胆是硫酸铜)的记载。这一方法开创了人类文明史上湿法冶金的先河。其中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10、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可大量共存且溶液无色的是A.Cu2+、SO42-、Fe3+、Cl-B.Fe2+、H+、ClO-、CO32-C.MnO4-、Al3+、Na+、SO42-D.Na+、NO3-、K+、SO42-11、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氯气,图中涉及气体发生、除杂、干燥、收集、尾气处理装置,其中错误的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2、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则月光穿过薄雾所形成的美景的本质原因是A.雾是一种胶体B.光是一种胶体C.空气中的小水滴直径介于10-9~10-7mD.美景的形成是发生了一种物理变化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Fe(OH)3胶体和CuSO4溶液都是混合物②BaSO4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强电解质③置换反应都是离子反应④冰醋酸、纯碱、小苏打分别属于酸、碱、盐A.②③B.②④C.①②D.③④14、下列实验室常见事故与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玻璃等创伤急救先用双氧水清洗伤口,然后涂上红药水或碘酒,最后用创可贴外敷B.浓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3%-5%的NaHCO3溶液清洗C.酸(碱)溅到眼中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若为碱,再用20%的硼酸淋洗;若为酸,再用3%的NaHCO3溶液淋洗D、着火处理酒精或有机物小面积着火用水扑灭A.A B.B C.C D.D15、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NH3 B.NaHCO3 C.H2SO4 D.Fe(OH)316、为了确定某物质是否变质,所选试剂(括号内物质)错误的是A.Na2SO3是否被氧化(BaCl2) B.FeCl2是否被氧化(KSCN)C.KI是否被氧化(淀粉溶液) D.氯水是否失效(pH试纸)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有一瓶无色透明溶液,只含Cl-、CO32-、SO42-、Na+、K+、Mg2+、Cu2+离子中的某几种.经实验:①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②取少量原溶液中加BaCl2溶液不产生沉淀;③取少量原溶液中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回答下列问题:(1)试分析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可能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2)有的同学认为实验③可以省略,你认为是否正确(填“是”或“否”)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现有失去标签的CaCl2、AgNO3、HCl和Na2CO3四瓶溶液.为了确定四种溶液的成分,将它们编号为A、B、C、D后进行化学实验.实验记录如下:实验顺序实验内容实验现象①A+B无明显现象②B+D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③C+B有白色沉淀生成④A+D有白色沉淀生成根据上述实验完成下列各小题:(1)A、C、D三瓶溶液分别是(用化学式表示所含溶质):A溶液________,C溶液________,D溶液________。(2)写出B与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写出B与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19、奶粉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往往采用“凯氏定氮法”,其原理是食品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含量。操作步骤:①样品处理: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固体样品奶粉,移入干燥的烧杯中,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待冷却后移入一定体积的容量瓶中。②NH3的蒸馏和吸收:把制得的溶液(取一定量),通过定氮装置,经过一系列的反应,使氨变成硫酸铵,再经过碱化蒸馏后,氨即成为游离态,游离氨经硼酸吸收。③氨的滴定: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所生成的硼酸铵,由消耗的盐酸标准液计算出总氮量,再折算为粗蛋白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样品的处理过程中使用到了容量瓶,怎样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_________。(2)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哪项操作可能使配制的溶液的浓度偏大_______。A.烧杯中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时,未洗涤烧杯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D.移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3)若称取样品的质量为1.5g,共配制100mL的溶液,取其中的20mL,经过一系列处理后,使N转变为硼酸铵然后用0.1mol·L-1盐酸滴定,其用去盐酸的体积为23.0mL,则该样品中N的含量为________。(滴定过程中涉及到的反应方程式:(NH4)2B4O7+2HCl+5H2O=2NH4Cl+4H3BO3)(4)一些不法奶农利用“凯氏定氮法”只检测氮元素的含量而得出蛋白质的含量这个检测法的缺点,以便牛奶检测时蛋白质的含量达标,而往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C3N6H6)。则三聚氰胺中氮的含量为______。20、实验室欲用NaOH固体配制1.0mol·L-1的NaOH溶液240mL:(1)配制溶液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称量②计算③溶解④摇匀⑤转移⑥洗涤⑦定容⑧冷却⑨摇动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_________。(2)某同学欲称量NaOH的质量,他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g,要完成本实验该同学应称出________gNaOH。(3)如图是该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有两处错误,请写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是正确的,下列操作会引起误差偏高的是________(填字母)。A.所用NaOH已经潮解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D.用带游码的托盘天平称5.4gNaOH(1g以下用游码)时误用了“左码右物”方法21、回答下列有关氧化还原的问题。(1)Cu与浓H2SO4发生化学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H2O。其中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生成的SO2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2)下列微粒:①S②S2-③Fe2+④H+⑤Cu⑥HCl⑦H2O在化学反应中只能被氧化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只能表现出氧化性的是__________。(3)在含有Cu(NO3)2、Mg(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最终反应容器中有固体剩余。则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4)在反应KClO3+6HCl(浓)=KCl+3Cl2↑+3H2O中,被氧化的氯与被还原的氯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5)将NaHSO3溶液滴加到酸性KMnO4溶液混合,溶液由紫色褪至无色。反应结束后,推测硫元素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是__________。这样推测的理由是__________。(6)自来水中的NO3-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为了降低自来水中NO3-的浓度,某研究人员提出两种方案。①方案a:微碱性条件下用Fe(OH)2还原NO3-,产物为NH3。生成3.4gNH3同时会生成__________molFe(OH)3。②方案b:碱性条件下用Al粉还原NO3-,产物是N2。发生的反应可表示如下,完成方程式配平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Al+____NO3-+____OH-——____AlO2-+______N2↑+____H2O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析】

A.NH3属于非电解质,Na2CO3属于盐,故A不选;B.冰水混合物为水的不同状态所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故B不选;C.NH4Cl属于可溶性盐,碱石灰主要成分为氧化钙(CaO大约75%),氢氧化钠(NaOH大约3%),和氢氧化钾(KOH大约1%),水(H2O大约20%)属于混合物,CO2属于酸性氧化物,Ca(OH)2为强碱,故选C;D.五水硫酸铜属于纯净物,CO属于氧化物,但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D不选。答案选C2、C【解析】

A.物质分离或提纯方法的选择依据是混合物的状态和性质差异选择相应的试剂或分离方法,A正确;B.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能溶于水,因此KCl和MnO2混合物分离步骤为: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蒸发、结晶即可,B正确;C.乙醇与水互溶,从碘水中萃取I2,可选择用苯、四氯化碳作萃取剂,不能选择乙醇,C错误;D.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因此NaCl中混有少量KNO3杂质,分离步骤为溶于水、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D正确。答案选C。3、C【解析】

先求分子的物质的量,再根据分子中氧原子个数计算所含氧原子物质的量。【详解】A.未明确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无法确定气体摩尔体积,所以3.36LO2的物质的量无法计算,A项错误;B.0.1molH2SO4中含氧原子0.1mol×4=0.4mol;3.6gH2O的物质的量==0.2mol,0.2molH2O中含氧原子0.2mol×1=0.2mol,B项错误;C.0.1molFeSO4·7H2O中含氧原子0.1mol×(4+7)=1.1mol;0.1molC12H22O11(蔗糖)含氧原子=0.1mol×11=1.1mol,C项正确;D.6.02×1023个CO2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CO2中含氧原子1mol×2=2mol;0.1molKMnO4中含氧原子=0.1mol×4=0.4mol,D项错误;答案选C。4、C【解析】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可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的还原性强弱,同时也可以根据还原性的强弱反推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通过逐一判断反应中的还原剂和还原产物,与题目中的还原性强弱顺序表,符合的可以发生,不符合的不可以发生来解题。【详解】A.反应中还原剂为二氧化硫,还原产物为亚铁离子,还原性二氧化硫大于亚铁离子,故反应可以发生,故A正确;B.反应中还原剂为二氧化硫,还原产物为碘离子,还原性二氧化硫大于碘离子,故反应可以发生,故B正确;C.反应中还原剂为双氧水,还原产物为二氧化硫,而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大于双氧水的,故反应不发生,故C错误;D.反应中还原剂为碘离子,还原产物为亚铁离子,还原性碘离子大于亚铁离子,故反应可以发生,故D正确;答案选C。5、A【解析】

含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反之,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以此来解答.【详解】A、该反应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选;B、Fe、Cu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C、N、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D、Mg、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判断的考查,解题关键: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易错点,审题时注意选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6、C【解析】

A.硝酸根离子的浓度是硝酸钡的2倍,则100mL溶液中NO3-浓度是4mol·L-1,A错误;B.500mL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是0.5L×4mol/L=2mol,B错误;C.500mL溶液中含有Ba2+的质量是0.5L×2mol/L×137g/mol=137g,C正确;D.100mL溶液中所含硝酸钡的物质的量是0.2mol,因此Ba2+、NO3-总数为0.6NA,D错误;答案选C。7、B【解析】

选项A,空气是由N2、O2及一些尘埃等组成的混合物,正确;选项B,胶体微粒直径介于1~100nm之间,所以微粒直径为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不能形成胶体,错误;选项C,实施绿化工程,树木能吸附空气中的尘埃,从而有效防治PM2.5污染,正确;选项D,PM2.5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能吸附有毒有害物质,正确;答案选B。8、B【解析】

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溴和碘的,所以氯气能把溴化钠和碘化钠氧化生成单质溴和单质碘,单质溴易挥发,固体碘易升华,所以最后残留的固体是氯化钠。答案选B。9、C【解析】石胆是硫酸铜,石胆化铁为铜,即发生的反应为Fe+CuSO4=FeSO4+Cu,该反应为置换反应,答案选C。10、D【解析】

离子间如果不发生化学反应,则可以大量共存,结合离子的性质以及溶液无色分析。【详解】A.Cu2+、Fe3+在溶液中均不是无色的,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B.Fe2+、H+、ClO-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H+、CO32-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均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MnO4-在溶液中不是无色的,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D.Na+、NO3-、K+、SO42-在溶液中不反应,且均是无色的,可以大量共存,D正确。答案选D。11、C【解析】

题中应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不能用氢氧化钠,因为氢氧化钠可以与氯气反应,故②不正确;干燥装置应长导管进气,否则浓硫酸会被压入其右侧装置中,故③不正确;澄清石灰水浓度较低,无法完全吸收氯气,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故④不正确;故答案为:C。12、C【解析】

A.雾是一种胶体,是小水滴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一种分散系,但不是形成美景的本质原因,A不符题意;B.光不是一种胶体,B不符题意;C.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就是分散质粒子直径不同,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分散在空气中形成了雾这种胶体,月光穿过薄雾产生了丁达尔现象,形成了文中所描述的这种美景,C符合题意;D.发生变化的类型不是形成美景的本质原因,D不符题意;答案选C。13、C【解析】

①胶体和溶液都属于混合物,Fe(OH)3胶体和CuSO4溶液都是混合物,①正确;②BaSO4难溶于水,溶于水的BaSO4完全电离成Ba2+和SO42-,BaSO4属于强电解质,②正确;③置换反应不一定是离子反应,如C+2CuO≜2Cu+CO2↑属于置换反应,但不属于离子反应,③错误;④纯碱是Na2CO3,纯碱电离产生Na+和CO32-,纯碱属于盐,纯碱不属于碱,④错误;正确的有①②,答案选C。14、D【解析】

红药水或碘酒可用于消毒;浓酸溅到皮肤上,立即大量水冲洗,最后涂上3%-5%的NaHCO3溶液;酸(碱)溅到眼中,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若为碱,再用20%的硼酸淋洗;若为酸,再用3%的NaHCO3溶液淋洗;酒精与水互溶,水不能用于扑灭酒精失火。【详解】A.在实验中玻璃划破,可用先用双氧水清洗伤口,然后涂上红药水或碘酒,防止感染,最后用创可贴外敷,A正确;B.浓酸有强腐蚀性,浓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3%-5%的NaHCO3溶液清洗,B正确;C.酸(碱)溅到眼中,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尽可能减少酸或碱对眼睛的伤害,再用20%的硼酸中和残余的碱,或用用3%的NaHCO3溶液反应残余的酸,C正确;D.酒精或有机物等小面积失火,应立即用湿抹布或其他类似物品盖灭,隔绝酒精和空气,D错误。答案为D。15、C【解析】

根据物质的组成分类可知:NH3属于氢化物、NaHCO3属于盐、H2SO4属于酸、Fe(OH)3属于碱,故答案选C。16、A【解析】

A、Na2SO3也能与BaCl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无法判断。B、FeCl2是若被氧化加入(KSCN)后变成红色,正确;C、KI若被氧化加入(淀粉溶液)会变成蓝色,正确;D、氯水若失效即为盐酸,用(pH试纸)会变红而不再褪色,正确;答案选A。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Mg2+、Cl-CO32-、SO42-、Cu2+Na+、K+是溶液呈电中性,必须同时含有阴、阳离子Mg2++2OH-=Mg(OH)2↓【解析】

无色透明溶液,则一定没有Cu2+,Cl-、CO32-、SO42-、Na+、K+、Mg2+六种离子中只有Mg2+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沉淀,说明一定含有Mg2+;Mg2+和CO32-反应生成沉淀,二者不能共存,则无CO32-;原溶液中加BaCl2溶液不产生沉淀,说明不含SO42-;原溶液中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说明含Cl-;【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Cl-、Mg2+,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CO32-、SO42-、Cu2+,可能含有Na+、K+;(2)实验③可以省略,因溶液显电中性,故有阳离子必有阴离子,CO32-、SO42-不存在,则必须含有Cl-;(3)反应①中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Mg2++2OH-=Mg(OH)2↓。18、CaCl2AgNO3Na2CO3CO32-+2H+=CO2↑+H2OAg++Cl-=AgCl↓【解析】

本题是无机物的推断。HCl和Na2CO3反应生成气体,AgNO3与CaCl2、HCl和Na2CO3反应均生成沉淀,且CaCl2、AgNO3、HCl都能与Na2CO3反应,结合实验中B+D反应生成气体,A+D反应生成沉淀,A+B无现象,则B为HCl,D为Na2CO3,所以A为CaCl2,C为AgNO3,再结合物质的性质及发生的反应来解答。【详解】HCl和Na2CO3反应生成无色无味气体,AgNO3分别与CaCl2、HCl和Na2CO3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且CaCl2、AgNO3、HCl都能与Na2CO3反应,结合实验中B+D反应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A+D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B无明显现象,则B为HCl,D为Na2CO3,所以A为CaCl2,C为AgNO3。(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CaCl2,C为AgNO3,D为Na2CO3,故答案为CaCl2;AgNO3;Na2CO3。(2)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离子反应为CO32-+2H+=CO2↑+H2O;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离子反应为:Ag++Cl-=AgCl↓。19、往容量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塞紧瓶塞,倒转过来,观察是否漏水,然后再正放,旋转瓶塞180°,再倒转过来,观察是否漏水,若都不漏水,则说明该容量瓶不漏水B10.73%66.7%【解析】(1)A、配制溶液时,烧杯中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时,未洗涤烧杯,导致溶质损失,使溶液浓度偏小,则A错误;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减小,使溶液浓度偏大,B正确;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增大,使溶液浓度偏小,则C错误;D、由于含有溶质的液体测出,使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小,导致溶液浓度偏小,则D错误。正确答案为B。(2)滴定时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n(HCl)=0.1mol/L×0.023L=0.0023mol,由提示的反应方程式可得n(NH4+)=n(N)=n(HCl)=0.0023mol,所以样品中N的含量为=×100%=10.73%。20、②①③⑧⑤⑥⑨⑦④玻璃棒、250mL容量瓶27.410.0移液时没有用玻璃棒引流选用了500mL容量瓶B【解析】

(1)配制1.0mol•L-1的NaOH溶液240mL,选250mL容量瓶,结合配制步骤分析解答;(2)称量时左物右码,结合m=cVM计算;(3)依据玻璃棒作用、移液的正确操作、容量瓶规格解答;(4)结合c=n/V及不当操作来解答。【详解】(1)配制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转移洗涤液、定容、摇匀、装瓶,则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②①③⑧⑤⑥⑨⑦④;本实验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250mL容量瓶;(2)称量时左物右码,由图可知位置放反,则烧杯的质量为20g+10g-2.6g=27.4g。要完成本实验该同学应称出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m(NaOH)=0.25L×1.0mol•L-1×40g/mol=10.0g;(3))根据示意图可知其错误为①移液时没有用玻璃棒引流;②配制240mL溶液,应选择250mL容量瓶,而不是500mL容量瓶;(4)A.所用NaOH已经潮解,导致实际称量的氢氧化钠质量减少,浓度偏低;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溶液体积减少,浓度偏高;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浓度偏低;D.用带游码的托盘天平称5.4gNaOH(1g以下用游码)时误用了“左码右物”方法,导致实际称量的氢氧化钠质量减少,浓度偏低;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把握溶液配制的步骤、操作、误差分析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结合公式分析误差,托盘天平的使用是易错点。21、CuSO4(或Cu2+)2.24L②⑤④AgMg2+Zn2+5:1SO42-紫色褪去说明MnO4-被还原,化合价降低。NaHSO3中+4价的S元素化合价升高,在溶液中以SO42-形式存在。1.610641032【解析】

(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做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对应氧化产物;根据2e---SO2可计算出SO2的体积;(2)元素化合价处于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元素化合价处于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处于中间价态,即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据此进行分析;(3)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可知:金属的还原性顺序:Mg>Zn>Cu>Ag;向含有Cu2+、Mg2+、Ag+的混合液中加入适量锌粉,锌首先置换出银,当银离子完全反应后,锌再置换出铜;锌不能置换镁,据此进行分析;(4)KClO3中的氯元素由+5价被还原为0价,HCl中的氯元素由-1价被氧化为0价,由电子得失守恒判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氯原子个数比;(5)NaHSO3具有还原性,被氧化后NaHSO3中+4价的S元素化合价升高,在溶液中以SO42-形式存在;(6)①方案a:结合实验现象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进行分析;②方案b: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或电子得失守恒进行配平,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详解】(1)Cu与浓H2SO4发生化学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H2O。铜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对应氧化产物为CuSO4(或Cu2+);该反应转移电子2e-,根据2e---SO2可知,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生成的SO2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22.4×0.2/2=2.24L;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CuSO4(或Cu2+);2.24L。(2)①S的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所以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②S2-的化合价处于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③Fe2+的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所以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④H+的化合价处于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