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素养评价及提升_第1页
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素养评价及提升_第2页
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素养评价及提升_第3页
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素养评价及提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素养评价及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综合思维素养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使学生树立从综合视角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意识,形成较强的分析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地理事物、现象发展的过程。在综合思维素养的影响下,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而全面观察、分析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特点,辩证看待地理问题。笔者将其概括为要素的综合、时空的综合和地域的综合。一、高中地理综合能力及思维能力分析高中地理课堂上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不是以独立的个体存在,而是与周围环境存在多层次、多角度的关系。地理事物具有的时空性和综合性特点决定了地理综合思维成为本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地理课程必备的基本思维方式,它要求学生具备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能力。而学生在分析地理事物,对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进行观察和解读时往往缺乏这种思维,因此《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注重培养学生自身的综合思维能力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综合思维现状一是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偏弱。当前,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普遍偏弱,主要表现为难以将空间的相互作用与区域联系有效地衔接起来,理解课堂学习的地理知识存在较大困难,难以有清晰的思路,如遇到某些地理过程、地理变化等内容时无从下手或分析不全面,同时对地理思想中的核心概念还存在认知不清的情况。基于这些问题,部分学生不愿学习地理知识,学习成绩亦不理想。二是学生地理知识体系不完善。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采用灌输式教学手段,并且存在明显的“教教材”的情况。学生知识掌握零散,知识面狭窄,难以将所学知识有机联系起来,形成脉络清晰的时空思维链,对地理综合思维的发展较为不利。而且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很难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学习到的地理知识也存在局限性。三是学生地理问题分析思路不清晰。在地理问题分析上,学生需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才能更好地把握问题本质。不过就实际情况来看,多数学生不能做到这一点,在地理问题分析上存在不连续性或片面性,很难形成具有核心概念的地理综合思维。三、综合思维能力评价及提升对策(一)创设主题情境,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兴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面对知识繁杂且难度较大的高中地理知识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教师必须探寻如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在感兴趣的前提下,学生才能积极去学习、主动去思考,推动自身综合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高中地理知识形象化地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思考、探究,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又可以推动学生学习质量提升。例如,在学习“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时,因文化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可导入乡土地理课程资源———《陕州地坑院》视频,并设置如下问题:结合地形图,说出地坑院位于哪个地形区;结合视频和图片,推测地坑院作为民居的优点是什么;结合地形、气候图,说明景观的形成受哪些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影响;说说这种景观体现的地域文化是什么,并为地坑院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以上问题设置基于真实情景,使学生探究愿望强烈,易于形成深刻的体验和感悟,帮助学生从区域综合的角度认识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升学习的针对性,较好地落实核心素养中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二)应用信息技术,利用微课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微课是应用信息技术将零碎的学习内容及素材内容联系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微课教学主要包含教案设计、课后反思、训练检测、师生意见反馈等。例如,在学习岩石圈物质循环知识时,教师制作相应的微课,让学生了解岩石圈的组成、三类岩石的形成及循环过程等。学生迅速完成地理记忆框架,形成新的骨干知识体系。岩石的种类很多,它们之间的转换比较复杂。微课预习中,学生的注意力转向岩浆侵入和火山喷发。教师可利用微课,将岩浆演化的过程生动地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从时空的角度观察火山喷发的地理现象及岩石形成的过程。这样将分散、抽象、难懂的岩石圈物质循环知识结合起来,展示一个动态的演化过程,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三)注重地理实践,从综合、发展的视角解读地理教学的育人价值在于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并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如地理调查、地理考察、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感悟地理知识对生活实践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二是与生活相关的活动易于激发学生探究、思考的热情,让学生在沉浸式学习中感悟地理知识的魅力。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时,可以设置如下问题:调查自唐朝以来,陕州对内和对外交通方式的变化;到会兴镇调查,了解会兴镇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变化及原因;了解连霍高速、郑西高铁的建成通车,对三门峡市有哪些影响;等等。地理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行动,走进真实的自然和社会大课堂,用手触摸、用眼观察、用手绘制、用脑思考,既提高了学生的行动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