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支撑成果的其他文字材料说明此附件以案例的形式对成果报告中自发游戏活动、区角游戏社团、实践经验探索的历程进行了补充,以及在报告撰写过程中所参考过的文献进行了说明。案例一:建构类自发游戏案例纸盒大变身黄玉清 成都市第三幼儿园 如果说游戏是一首快乐的歌,那么游戏材料则是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它们的无穷变化弹奏出了一支支美妙的旋律……
“游戏需要丰富的材料”
一连几天,“建筑工地”里的工人都非常少,连最喜欢玩建筑工地的肖卓延也没有去玩,我想弄明白为什么“建筑工地”失去了魅力,于是就问肖卓延:“你为什么不去‘建筑工地’了啊?”“那儿不好玩了。”“不好玩?那有很多材料啊,哪儿不好耍啊?”“就是不好耍啊,都是以前的。”我走到建构区看了看摆放的材料,的确都是以前的,觉得他所说的“不好玩”很大的原因可能是没有什么新材料。于是我突然想到今天在集体活动中小朋友自制的小汽车。马上我就将这些小汽车投放到“建筑工地”,“工人”们很兴奋的说:“哦,这是我的汽车。”“这是我的”“这是我的”……过一会儿肖卓延也走了过来,加入到建筑区游戏中,最后也把自己的汽车开上了公路。 我们的思考:
“建筑工地”虽然是孩子最喜欢的游戏场所,可是如果游戏材料较长时间没有变化的话幼儿们也会失去玩耍的兴趣,虽然只是肖卓延的一句话,可是却真实的反映出幼儿的想法,也实实在在的给我们更好的调整建构区游戏材料提供了思路。 我们的支持:
基于小班修建的情况,为了保持他们的修建兴趣,我们为孩子创设了良好的游戏环境,并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材料,供幼儿在游戏中有更多与材料互动的空间。一说到游戏材料,我们教师总会倡导利旧利废,因为废旧材料便于收集,而且幼儿积极参与材料的准备,也能增强变废为宝的意识。而《纲要》中也指出,我们要立足于从孩子的需要、兴趣出发,充分利用社区、家庭、本土自然资源,以较低成本,获得最大的教育价值。因此,大量的废旧材料、自制材料和基础材料一起投放到了建构区。 我们发现:
经过精心准备的材料投放出来后,色彩鲜艳、形状各异的材料是吸引了幼儿,可他们操作的方法却与我们老师预想的完全不同,期待的效果并未出现。他们并没有按我们教师预想的很快运用材料进行操作,而是沉浸在摆弄材料的快乐中:有的抱一堆材料,有的拿着新材料走来走去,有的一会儿摸摸这个,一会儿摆弄下那个,大家谈论材料多于用材料来进行创作……
我们的思考:
儿童是一个天生的学习者,有着他们特有的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方式,他们通过自身的反复摆弄去充分感知、认识各种材料。这时我们并不马上介入,给予幼儿充分操作的机会,给予幼儿主动发现的机会。我们相信,当幼儿带着“这个东西是用来干什么的?”问题探究过这个材料后,他便以“我用这个东西来修建什么?”开始游戏了。 “孩子们为什么不用它们呢?”
材料堆里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种类繁多的游戏材料幼儿是否都喜欢呢,他们都需要吗?在幼儿游戏中,通过观察记录我们去了解孩子使用材料的初步情况: 幼儿使用材料频率表名称积木竹节拉罐彩瓶牛奶盒奶粉罐彩笔柱树草坪花篮路灯纸棒纸板纸箱纸花指示牌石头塑料动物频率经过一个月的观察、统计我们发现幼儿最喜欢使用的材料有:积木100﹪,竹节95﹪,彩瓶100﹪,拉罐90﹪,纸棒80﹪,纸板90﹪……。使用频率低的材料有:各类纸盒、塑料花篮。 片段一:
游戏开始了,几个爱玩“建筑工地”的朋友来了。他们拿着彩色积木开始修建。在修建的过程中,小虎看了看投放在篮子里的纸盒又走开了,一会儿宝宝也走到纸盒面前瞧了瞧,但也没有去理睬它,继续开始他们的修建了。 片段二:
我以建筑队员的身份加入到游戏中,发现它们没有人注意到新材料牛奶盒,等它们商量好游戏内容后我故意以惊奇的口气说:“哇!今天我们的建筑工地上又有新材料了!”他们赶紧找过去,当发现是几个牛奶盒时他们显得很平静。看了看就离开了。只有何建儒选了一个牛奶盒,但是他拿着盒子走来走去不知道修什么好。我问何建儒想用牛奶盒修什么?他说:“不知道。”
就这样,牛奶盒在材料筐里静静地躺了很多天。我们的困惑:这段时间班上的孩子带来了很多纸盒,我们将这些纸盒直接投放到建构区,但是通过观察发现,幼儿在玩耍中对这类材料一点也不感兴趣,常常当游戏结束后,那些材料还无人问津。 “为什么幼儿自己收集的纸盒他们会不用呢?”
“是幼儿对这些纸盒材料没有兴趣,还是他们不会用这些材料来玩呢?”
我们对纸盒进行了分析,我们发现:
1、现代幼儿的生活环境、物质条件优越,幼儿自己的玩具都是色彩鲜艳、样式新颖的成品玩具,废旧材料不容易引起幼儿的关注。 2、幼儿容易对色彩鲜艳、易造型的材料感兴趣,纸盒造型简单、色彩单调,在孩子的眼中就是一个废旧物。3、幼儿刚由小班升上中班,缺乏相关生活经验。基于这些原因,原生态的纸盒不能引起幼儿修建的兴趣。难道纸盒真的就毫无利用价值了吗?如果要用,那如何才能让孩子们用起来呢? “纸盒大变身”
一、纸盒穿上了“新衣”
我们尝试用彩色卡纸将各类纸盒进行了外表的包装,给纸盒穿上了色彩鲜艳的“新衣”,并画上了窗户,变成了一栋栋的漂亮楼房。片段一: “建筑工地”里投放了已经包装好的纸盒。月月来到了“建筑工地”一眼就看到了材料筐的纸盒赶紧拿了一个,翻来覆去的看,高兴地说:“好多房子哦!”并把纸盒摆放在地上说:“我要修房子了。”
片段二:
在建筑工地里,小朋友们正忙着修建。小虎用彩色圆柱积木一个一个地重叠,然后到材料筐里拿了一个纸盒放在圆柱积木旁,又拿了一个纸盒,把它们并排放在一起,对旁边的萧萧说:“看我的楼房修好了。”萧萧说:“我也要修。”随后又有几个孩子拿着纸盒把它并排在一起,告诉我“这是我们的小区”。我们的反思:把的纸盒投放到建筑工地以后,幼儿看到包装后的纸盒都爱不释手,非常喜欢,因为它颜色鲜艳,体积较大,符合中班初期孩子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能引起幼儿的修建兴趣,满足他们的修建需要。可见,将材料以一种新的姿态再现在幼儿面前时能引起幼儿的关注,形成新的游戏情景,引出新的游戏内容。 我们的支持:
我们根据幼儿修建的主题,把各种纸盒包装成了与主题有关的海洋乐园、动物园、我的家、医院、交通标志等背景图,以鲜艳的色彩、具体的图象来刺激幼儿,增强他们的修建兴趣。在兴趣的牵引下,用装饰的纸盒来修建的孩子越来越多了。 二、纸盒的“新衣”变了样
随着孩子使用纸盒的平繁、主题的变换,最先包装的纸盒旧了,“外衣”需要更新了,在不断修补的过程中,我们尝试将大小、形状相同的纸盒用相同的色纸包装起来。我们不知道纸盒以这样一个新面貌出现在孩子面前时,孩子们将怎样看待它? 片段一:
何建儒一直很认真的在围合,我在旁边看了都不忍心打扰他。只见他把彩色纸盒一块横着放,然后又拿了一块竖着紧挨着放在旁边,就这样一块一块的围合起来。围合完了又用木质的彩色大积木开始修起高楼来了。从游戏开始队长给他分配了任务之后到游戏结束他都没有与任何朋友有交往,但他一直专注于自己的工作。 我们的思考:
当我们把彩色纸盒投放到“建筑工地”的时候,并没有过多的引导幼儿该如何使用。但我们发现孩子们用这些彩色纸盒来代替彩色大积木使用:由于彩色大积木颜色、形状和数量的不足不能满足幼儿搭高,彩色纸盒不仅色彩鲜艳、体积较大,而且形状规则又比较轻,能随意搬动,幼儿寻找到了大小、形状、颜色一样的纸盒作为代替品,来满足自我游戏的需要。 片段二:
今天建筑工人们决定修火车和高速路,只见孩子们各自忙碌起来,大家都开始去取纸棒、易拉罐等平放在地面上修了起来。不一会儿这两种材料就用完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咋办了。过了一会儿肖卓延开始在材料筐寻找起来,他拿来几个牛奶盒接在易拉罐的后面,其他小朋友看见了也用牛奶盒修起火车来。修着修着,张弘润说:“我要修个站台,可以卖票。”于是他和刘展伯一起用修起站台来,他们把一个大纸盒立起来,上面放上很多小积木,在旁边还修了游乐园。今天的建筑工地看起来就是用纸棒、易拉罐、纸盒围合起来的交通网。 片段三:
“老师,看我修的高楼。”一天,戴一辉突然叫我,我往教室外的建筑工地一看,愣了一下,微笑着说:“你还多有创意的嘛。高楼很漂亮!”戴一辉居然用彩色纸盒做高楼的底层,从二楼开始使用的是前几天才投放的小方篮子。每一层都是用两个篮子对扣在一起,足足修了七层。“为什么要用纸盒呢?”“这个颜色好看啊,还不会倒。”“是这样啊!那你继续修更漂亮的高楼吧。” 我们的思考:
孩子们在自己的探索中发现了纸盒的稳定性、多用性,在游戏中创造出新的游戏方法,将纸盒的搭高功能与篮子有机的结合建高楼,修花园等,创造了无限的游戏乐趣。三、纸盒的“新衣”脱掉了班上的孩子陆陆续续带来了大小不一的纸盒,我们和孩子一起把它们投放到自选材料箱里面,还没有来得及为它们敷上彩纸,我们却发现有孩子将其用在了修建中。片段一:今天建筑工地戴一辉是队长,他先看了看朋友修的,才不慌不忙地选了拉罐筒一个一个地间隔摆了一排,然后在两个拉罐筒上摆了一块长方形积木,看上去像是搭了一排桥。然后又用一块纸盒斜靠在最边上,最后他去取来了小朋友们自制的“汽车”放在了纸盒上。 片段二:
佳佳用积木修着“小花园”,等她修好再去拿积木时,她想要的中型积木已经没有了,她站在“花园”旁看了看四周,发现了放在材料筐里的小纸盒,走了过去,她一手拿了个纸盒,把它们分别横放在地上,最后用了八个小纸盒围合成了一个圆圈,圆圈里放上了花、树,告诉我她修了一个花园。 片段三:
“建筑工地”里投放了各类积木、纸盒、纸板、易拉罐。建建、元元、斗斗进入“建筑工地”后,一人找了一个空地忙开了。建建边拿积木边大声说:“我要修足球场。”元元头也不抬地回应:“我修一个解放军基地!”斗斗一言不发,修了一会,看了看两个同伴,说道:“干脆我再修一个大炮!”就这样,他们默契地修着。当用积木围合、组建的“解放军住的房子”、“炮楼”成型后,他们发现已经没有积木可以用了,元元看到了“自选材料箱”里的纸盒说:“嗯,我们可以用这些盒子修!”得到了斗斗和建建的响应。过一会儿,用纸盒和易拉罐、纸棒组合拼搭的“房子”、“路”、“桥”已经以不同的造型摆在了“基地”的周围。 我们的思考:
在游戏中,当出现所需材料缺乏这一现象时,幼儿会主动寻找替代品,纸盒成为他们选择的对象。在自由探索的过程中,他们不断发现纸盒的多种玩法,在不断的游戏材料的搭配、组合之中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提高。片段四:建筑工地上一片忙碌,谢正邦正在围合。刚开始他跟以往一样用彩色纸盒在围合,可是围了几块之后大纸盒就被其他小朋友用完了,看着围合了一小段的围墙,他好像在想着什么。过了一会儿他走向了装易拉罐的材料筐,拿了几块又开始围合起来,围完以后,他把易拉罐一块一块的并列放在大纸盒的后面,看了看又觉得不对,重新把拉罐放近了一点,取来纸盒横放在拉罐的上面,又看了看,觉得很满意,又接着在纸盒上摆放拉罐…… 我们的思考:在不断的操作中,幼儿逐步摸索出纸盒本身内在的特点和功用, 即使没有新颖的外形和色彩刺激,他们也能将已有的经验运用于新的建构活动中,积极地、创造性地使用纸盒,挖掘出了废旧材料的利用价值。四、“牛奶盒上的小洞”
班上有孩子带来了规格是1L的牛奶盒,我们将这些材料直接投放到建构区的材料筐里。 片段一:
佳佳用积木修了座小花园,等她修好想再去拿积木时材料筐里已经没有积木了。她站在“花园”旁,看了看四周,发现了自选材料箱里的牛奶盒,非常快的走了过去,一手拿了一个牛奶盒把它们分别立在了地上。又去取了几根纸棒往牛奶盒上放,这样她修好了“花园”栏杆,当她正在欣赏自己的作品时,都都飞快的走过撞了一下牛奶盒,纸棒就掉了下来,于是佳佳又捡起纸棒,重新修起了栏杆……
我们发现孩子们在建构活动中经常会发生这种情况,能不能通过材料的改变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们的思考:尝试在材料原有的状态下作一些迁移的调整,赋予材料新的面貌和价值,是否能达到物尽其用的效果呢?片段二:于是我们把牛奶盒(两侧各开了一个小洞)和其他纸盒一起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了自选材料箱里。孩子会不会发现牛奶盒的变化呢?我们静静地等待。斗斗一进建筑区就发现了摆在面上的牛奶盒,他拿起来看了看,把手指分别伸进两个小洞里转了转,就放下了。我看他放下去的那一瞬间,真想冲过去告诉他这个牛奶盒的妙用,但我忍住了。隔了几分种,他用积木搭建的房子修好了,他走到自选材料筐前拿了两个牛奶盒,放在房子旁边,又取了一根彩棒穿在了两个小洞之间,然后又去取牛奶盒,继续排了下去……
当我带着小朋友去参观小小建筑队的修建成果时,斗斗非常激动地和大家分享,“这是我修的栏杆”,是“河旁边的栏杆。”我在集体中表扬了他会大胆动脑筋,用纸盒想出了和别人不一样的玩法。斗斗得到了老师、小朋友的肯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其他幼儿在分享的过程中,丰富了印象,开阔了思路,同时激发了再创造的愿望。我们的思考:
材料的组合和变换能够吸引孩子们继续游戏,大胆探索,在探索过程中孩子们获得了有益的经验。而我们教师的耐心等待、旁观,既是一种介入方式,也是对孩子的尊重与支持。我们发现:幼儿在用各种废旧纸盒时,不仅只是简单的进行围合、搭高,随着时间、兴趣和经验的丰富,能将材料进行组合,修建出自己需要的栏杆、围墙、花园、亭子、高楼、停车场、飞机场……在修建中逐步出现了有序的排列、组合、对称。我们的思考:“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幼儿是在对各种材料不断的摆弄过程中,他们能根据材料本身的特点,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随着建构经验的积累,建构技能也逐步提高。提供适合幼儿需要的多种材料,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和尝试,积极探索并初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这就是游戏活动的价值所在。 “我们的收获”
*游戏活动的材料是操作的工具、探索的学具,也是幼儿游戏中的物质基础。幼儿是在与材料的互动中积累各种经验的,提供什么样的材料就可以引发相应的活动。*说起投放游戏材料,我们老师热情很高,总是绞尽脑汁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材料,但往往忽略了材料是否跟进幼儿的需要。游戏材料的提供不是一次就到位的,要遵循幼儿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根据幼儿游戏的需要不断的调整、更新,只有不定期的调整才能让幼儿玩的兴趣越来越浓。 *我们认为在材料的投放过程中,尊重孩子是前提,支持孩子是过程,只有将两者有效的结合才能使游戏材料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案例二:自发游戏中师幼间共感的对话案例 床的变奏曲
郭宏宇 成都市第三幼儿园 大创游是我园的特色游戏活动,每天孩子们都有一个小时的游戏时间在角色区、表演区、建构区、科学区等区角内进行自由游戏,大创游以混班的形式开展,教师放手让孩子们去自由游戏,游戏的自由度更高,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大创游里的建筑工地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个区域,三个平行班的部分幼儿每天在那里进行着有创意的修建。《纲要》中指出,教师在幼儿区域游戏的过程中,应该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就对教师除了作为一名忠实的观察者和幼儿游戏的支持者外,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教师如何在充分尊重幼儿自主性的前提下,对幼儿做出有教育意义的引导,是我们一直都在关心的话题。幼儿的活动能够从简单到复杂,教师在推进幼儿活动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闹闹的第一张床
闹闹是我们班上年龄最小的一名幼儿,他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大创游的建筑工地了,但是奇怪的是,他有点特别,每天来到建筑工地并不进行修建,而是喜欢东游游、西逛逛,显得有点游手好闲。有时我问他:“闹闹,你今天想修一个什么啊?”但是常常他给我的答案都是:“我还没有想好。”终于有一天,闹闹在游荡了一会儿之后,想到了一个点子,他把一根长木条放在地上,并躺了上去,还翘起了二郎腿,自言自语地说:“我累了,我要休息一下了。”
闹闹陶醉的表情引起了我的注意,当我终于欣喜地看见闹闹悠闲自得地躺在了一根长木条上时,鉴于我对他持续的观察和了解,我选择给予他关注来鼓励他难得的修建行为。于是我走上前看了一会儿后,问他:“闹闹,你在干嘛呢?”闹闹给我介绍说:“这是枕头,我累了,我要躺着休息一下。”但是闹闹似乎很满足于这一根枕头,他的修建活动似乎已经终止了,我内心中期待闹闹能有更进一步的作为,于是,我问他:“你把枕头放在地上..休息么?”闹闹用实际行动回答了我的问题,他一骨碌爬起来,找来更多的长木条,开始修第一张床。那天是10月18日。我看到闹闹游荡在建筑工地,游离在游戏之外时,其实我心里很期盼他能够“做”点什么。但是我采用的是观察这种不作为的指导方式。当我看到闹闹持续地游荡在建筑工地的时候,我尝试用询问:“你今天想修点什么”试图唤醒闹闹的修建欲望。当他回答“没有想好”的时候,我继续采用不作为的指导方式。闹闹看似漫无目的的游荡,实际上是他在学习、思考、寻找自己兴趣的一个过程,而活动得以持续开展的最基本保障就是幼儿自发的兴趣。给幼儿自由选择的权利和足够的等待,是支持幼儿寻找自己兴趣的保障。果然在我的等待之后,闹闹产生了一个修床的点子。 虽然闹闹的枕头在充满创意的建筑工地里的确算不上是优秀的作品,但是正因为闹闹这艰难的开始,我选择了给予他特别地关注来对他的行为表示肯定。闹闹所修建的床,是他将生活经验反映到游戏之中,教师首先应该支持幼儿作品的这种生活意义,给予肯定和鼓励。当我看见闹闹自得其乐地享受在一根长木条上时,我很高兴,但是我还是选择打断了闹闹“长时间”的享受,希望他能够顺着这个兴趣,再“做”点什么。我通过向闹闹提问题“你把枕头放在地上休息么”,引发他的思考,唤起他继续修建的欲望。闹闹积极回应了我的这次干预,并且由于他进一步的动作吸引来了一个同伴和他一同修建。我和闹闹的对话以及闹闹修床的举动吸引了蒙蒙的注意,蒙蒙也来修床了。闹闹怎么修,他就怎么修,不一会儿两个人就并排地修好了两张一模一样的床。闹闹和蒙蒙试了试自己的作品,感到非常满意,躺着享受了一会儿之后,闹闹似乎又突然想起了什么,他又找来一些积木给床进行了进一步的美化,在两张床的中间修了台灯,还给床加了防护栏防止“滚下来”。闹闹和蒙蒙一直享受着这两张床,直到游戏时间结束。幼儿具有向师性,他们更倾向于认同老师认同的东西,于是我对闹闹的关注也吸引了其他幼儿对闹闹的关注,而正是由于这种同伴的关注,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的创作欲望,也增强了幼儿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在闹闹和同伴充分地享受、体验了他们的床,内心充满了满足和自信之后,我又给了他新的挑战:“你家里的床是什么样子的?是这样仅仅地挨着地板的还是其他样子的?”闹闹说:家里的床不是这样的,是离开地面,有点高的。我建议他:“下一次,你能不能修一个那样的真正的床?”但是闹闹担忧地说:“那样不行的,离开了地,要塌的,睡不了人。”我仍然建议他下次可以试一试。闹闹的第二张床 距离第一次修床十多天了,闹闹依然每天在建筑工地里溜达,似乎已经忘记了修床的事。于是我决定“唤醒”他的回忆,我问:“闹闹,你上次修了一个床大家都特别喜欢,你今天想不想试一试那种离开地面的床啊?”闹闹楞了一下,说:“好啊,但是没人和我一起修怎么办啊?上次是蒙蒙和我一起修的,这次他不在,我自己修不了。”
我继续建议闹闹“你可以去问一问其他小朋友,有没有人愿意和你一起修啊?”闹闹却回答说:“他们刚才说要去修房子,肯定不想跟我一起修。”我问:“那你想和他们一起修房子么?”闹闹说:“我不想和他们一起修房子。”我进一步地建议他,你可以去向他们介绍一下你要修的东西是什么,有多么的好,也许他们觉得更喜欢你的,就过来和你一起修了。”闹闹欣然采纳了我的建议,很生动地描述了自己要修的床,“……修好了,你们可以躺在床上休息哦,可好了!”但是很可惜,小伙伴们没人想修床。闹闹的脸上流露出失望的表情。我赶紧建议他:“其实你也可以自己修的,上次我看见就是你自己在那修得很好,别人看到了才跑过来和你一起修的,没准这次你修一修,他们觉得好,就过来了也说不定呢。”闹闹的眼中露出一丝希望,点点头。就在这个时候,听了闹闹介绍床的美美改变了主意,说:“闹闹,我和你一起去修床吧?”闹闹显得很高兴,带着美美来到他上次修床的地方,开工了。也许,闹闹被修床的提议打动了?他拒绝去修房子,但是又担心自己一个人没有办法修床。平时在班上,闹闹属于在交往方面并不是很主动的孩子,有时候在与同伴的交往方面缺乏技巧,常常显得脾气暴躁,没有耐心,所以好朋友不多,也不太能和别人打成一片。我感受到闹闹还是很渴望与同伴交往,但是他感觉自己的号召力不强,所以对交往缺乏信心。当老师提出建议时,他还是很愿意去尝试,并且尽自己的努力想要得到同伴的认同。闹闹在第二次修床时,并没有很顺利地找到同伴,于是我建议他运用了一些交往技巧,努力去说服同伴一起来修床,虽然没有立刻成功,但值得庆幸的是,最后还是有同伴认同了他,加入了他的游戏。 在幼儿感到困难时,教师提供几种可行性方案,让幼儿在“有指导”的情况下进行自主选择,有利于幼儿达到最近发展区。闹闹平日里是一个有点暴躁的小朋友,当与人意见不合的时候容易发火,急了有时候还要动手。但是这次他很珍惜他得来不易的玩伴美美,很耐心地教她修他心目中的床。 闹闹找来4根圆柱,先摆成床的4个角,确定了床的大致规格。这时闹闹发现有一点问题,他把4根圆柱放在一起比了一比,对美美说:“这根短的不能要,我们要找一样长的。”他们两个,铺好两根圆柱就铺一根长木条,常常是把圆柱拿回来了才发现高矮不合适,所以工程进度比较缓慢。过程中,美美把两根短一点的圆柱铺了一条凹下去的床板,闹闹看到了,忙阻止道:“这样不行的,这样要得颈椎的。”美美不以为然,觉得无所谓,闹闹却毫不妥协,反复强调“要得颈椎的”,看美美不太懂“颈椎”是什么意思,就干脆躺在地上演示:“你看,你睡在床上的时候,头这里这么低,这样仰着,就要得颈椎的,得了颈椎很痛的。”美美被他的解释逗笑了,闹闹也笑起来,他们取掉了不合格的床板,继续修他们完美的床。他们还给床修了床头,闹闹坚持床头要在最中间对称的位置才合适,并说了详细的理由来否决美美随意的摆放。闹闹还对美美说:“要好好修,修好了会有人来参观,会得到表扬的。”
闹闹在和美美发生分歧的时候,并没有采取发脾气的方式压制对方,而是既坚持又耐心地反复向对方解释,阐明自己的观点,试图说服对方接纳自己的意见,这对闹闹来说是一个进步。闹闹滑稽的演绎让两个小伙伴笑成一团,气氛相当的不错。闹闹内心深处也很需要别人的肯定来树立自信心。他们在修建的过程中虽然采用了一种“比较笨”的方法,把圆柱体运回来之后才进行高矮比较,筛选出合适的,影响了工程的进度。但是我采用了不作为的指导方式,我希望他们自己能找到更好的、更有效率的方法。在修建过程中反复谈到的台灯却还没来得及修,闹闹就迫不及待地想试一试他们的作品了。闹闹小心翼翼地坐在床上,更加小心翼翼地躺在上面,他一动都不敢动但是露出异常兴奋的表情。他不敢悠闲自得地翘二郎腿,躺的姿势看上去也很不舒服,但却十分满足。几个小朋友被吸引了过来,圆圆更是充满渴望地询问道“闹闹,可不可以让我躺一下嘛?”闹闹欣然同意,小心起身,圆圆也小心地躺下去,可能是因为确实有点不舒服,她扭动了一下身子,床的一小半就塌了。圆圆对弄坏了别人的东西感觉有点紧张,闹闹却一点都不介意,笑着说:“我来把它改成一张桌子吧。”他修复好了桌子,又在旁边修了一把椅子。这一天是10月29日,闹闹第二次修床。令我惊讶的是,闹闹对自己辛辛苦苦修了那么久的床坍塌了一点都不介意,甚至在坍塌的那一瞬间还笑得很大声,并且很快出了一个主意,把它改成了一张桌子。这是为什么呢?也许,在修床之前,闹闹质疑这种腾空的床的稳定性,觉得它很容易坍塌,所以他对这样的床居然能睡人已经很满意了,也比较能够接受床被压塌的事实?也许,闹闹的满足感来自于修床本身以及得到同伴的关注和认同,所以心情大好,对于床倒塌了,变得很大度,更能够原谅?我找了一个机会问闹闹:“为什么上次他们把你的床压塌了,你一点都不生气呢?”闹闹的回答很让我想不到,和我的分析似乎相差很远,他说:“因为那是你让我修的床啊,所以倒了就倒了吧。”尽管闹闹如此说,但是我依然觉得,闹闹对床不够稳固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尤其是修床这件事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成就感,其他同伴对他的关注和认同,使他的心情很愉快,所以对待床倒塌了这件事,就觉得不那么在意了。闹闹的第三张床11月6日,这次闹闹没有在我的“逼迫”下,“自发地”修床了。比起上次,他轻松地拥有了两个同伴,并且仅用了15分钟就合作修好了一张床。在修床的过程中,他们的交流虽然不多,但是明显能够感受到这是一次拥有共同目标的合作。这张床在规格上更适合小朋友的身高,可以将整个身体躺在上面。他们选择了用短圆柱体和长木条来修床。当床修好了以后,吸引了更多的小朋友的围观。 小朋友争先恐后地到闹闹的小床上躺一躺,闹闹在旁边露出一副得意的表情。比起他自己睡在自己的床上面,似乎同伴的认同给他带来了更大的满足感。我问闹闹:“这次你修的床怎么睡过这么多人都没有塌呢?”闹闹回答我:“是因为我们修得很结实啊。”“为什么这次这么结实呢?”他回答:“因为我们三个人一起修的…我们把每个积木都摆放得很整齐。”我不依不饶地进一步问:“确实你们摆放得很整齐,但是我觉得上一次你们还是摆放得很整齐,但是好奇怪哦,为什么上次只躺了两下就塌了,这次躺了这么多下都没有塌,到底这两次有什么不同呢?”闹闹很认真地想了一想,他说:“因为这次这个床比较矮,所以才不容易塌,上次的那个比较高,就很容易倒。”看来他经过仔细思考,终于能够正确地归因了,相信这种感受会对他以后的修建有一些启发意义。于是我试着帮他归纳道:“果然是这样啊,我看见你修了三次床,第一次是紧贴着地面的,那个床是怎么都睡不垮的,第二次是高高的,要很小心地睡上去,而且比较容易垮。第三次是高出地面一点点的,这样的床又像床,又不容易垮,看来,床结不结实,和距离地面的高度有一些关系哦,是不是?”闹闹很认同地点了点头。于是在游戏总结环节,我和小朋友一起,专门讨论了建筑的稳定性问题。我们讨论了影响稳定性的因素以及可以修建得更加稳定的有效方法,也许正是由于这次分享,引起了后来快快和同伴对雪橇稳定性的关注和改良。这是一个不断推进的活动过程,首先,闹闹一直在建筑工地里寻找他的兴趣点,终于他想到了一个点子,于是有了一根枕头。由枕头演变而来的平铺在地上的床,并对床进行了美化和装饰。接下来,闹闹又对床进行了两次重大的改进,那么在这个幼儿自发活动的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我们认为幼儿至少得到了这样一些发展。交往方面:闹闹第一次修床时,是一个人的独自游戏。当他的修建行为引起同伴关注后,他们几乎没什么交流,所进行的是简单模仿的平行游戏。这个时候,幼儿的交往还并不深入。当闹闹第二次修床时,发展为同伴的合作游戏了,他们有很多的交流和讨论。第三次修床,不仅是幼儿自发的合作游戏,而且合作的水平更加深入,表现为:合作的人数更多,幼儿的合作自然而顺畅,也具有了分工与合作的趋势。虽然在这短短的三次修床过程中,我们不能说,闹闹的交往能力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巨大转变,但是在这三次活动中,幼儿所表现出的交往水平是逐渐提升的,而这个过程必然巩固了并促进着闹闹的社会性发展,使他的交往水平越来越高。修建技能方面:第三次修床,由于幼儿运送材料方式(先比较圆柱高矮,再批量运送材料)、修建方式的改变(先摆好圆柱形支撑,再铺床板),使得修建越来越熟练(作品更复杂,耗时更少),作品的稳定性更强,作品的形象性更好(更像床了,也更适合幼儿的身高)。更值得一提的是,总是游荡在建筑工地里的闹闹,也越来越快地投入到游戏中去。大家的“床”闹闹的修建,得到了同伴的关注、认同、模仿,对同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闹闹第三次修床行为出现之后,我们看到更多的小朋友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床进行了一些改进和创造。双人床、为了娃娃家游戏而产生的道具床。穿着绿色背心的快快在深入体验了闹闹的床之后,在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和好朋友远远一起修床了。他们迅速地修好了床,觉得似乎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这个时候,快快看到了建筑工地里的辅助材料拖把,产生了一个新点子,他对远远说:“我们把它改成一个雪橇吧,一会儿我们去滑雪?”于是两个小朋友说干就干,一个雪橇的雏形就形成了。这个时候,远远发现,稍微剧烈的运动会让雪橇的边缘倒塌,于是他们用了很多短的圆柱形在里面进行了填充加固,这下子,雪橇再也不容易塌了。他们还和后面加入的悠悠玩了狗拉雪橇的游戏,一直到游戏时间结束。又过了几天,更厉害的点子产生了,小朋友们修了这样一个东西,他们说这是航空母舰。虽然已经看不出了床的样子,但是从结构上来看,这就是闹闹的床的更加复杂的变形。闹闹的床就像是一根导火索,引爆了幼儿这一段时间的修建热情。他们在建筑工地里反复地利用长木条、圆柱体以及其他材料,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床的变式。这些作品虽然各具形态,看似分散,却有着共同点和联系,它们似乎都有着闹闹的床的一点影子。当圆柱体遇见长木条,就具有了一定的典型性,这些作品更像是一系列的主题修建。作品不断地改进,不断地突破,不断地进步。幼儿的活动越来越深入和复杂,精彩依然继续。小结 从一根长木条,到航空母舰,这是一个多么神奇而又了不起的过程。这里面不仅充满了孩子们非凡的创意和智慧,也同时包含着老师的作为和不作为。在教师的游戏指导中,教师可以注重三个方面的引导,第一:教师要保护和支持幼儿的游戏意义。对幼儿选择搭建的物品给予认同和支持,用适宜的方式,引起幼儿更深入地思考,激发幼儿的持续兴趣,引导并鼓励幼儿将这种游戏意义的进行延续和深入。第二,教师应给予幼儿的修建适宜的关注。教师的这种有意识的关注可以引起更多的幼儿关注、欣赏、认同作品,产生连锁效应,提升修建活动的社会意义以及其他同伴的模仿与再创造。第三,教师引导幼儿对修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有助于幼儿修建技能的提升。修建经验的集体分享,也有利于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能力,不断挑战更难更复杂的作品。案例三:自发游戏中同伴间“心有灵犀”的对话案例萌萌要玩娃娃家刘安蓉 成都市第三幼儿园 在传统的创造性游戏中我们给孩子们提供的活动空间有限,可能是教室的一部分,走廊的一部分,现在为孩子们创设的大创游区域则是涵盖了室内室外区域约300平方米的空间;孩子们的游戏时间是“淋漓尽致的一小时”;在游戏内容上虽然也有老师和孩子们共构的传统的角色区、表演区和建筑区,同时由于时间和区域以及班界的开放,孩子们还在游戏中不断生成新的游戏,再现生活经验。在大创游中,幼儿玩什么,怎么玩,和谁一起玩,都让幼儿自己选择,自己做主,孩子们是游戏的主人。在大创游中没有“时间、地点和事件”但是孩子们在酣畅淋漓的游戏着,深入地走近孩子们的游戏观察就会发现孩子们游戏中的秘密。在这样原生态的儿童自主游戏中就会发现每个个体孩子在游戏中默默地吸收着自我成长的养料,在自由结伴同伴交往中相互作用着:
一天在玩大创游时,萌萌小朋友来给我“告状“:“刘老师,我想玩他们的游戏他们不要我玩!”我仔细问了问,又和萌萌来到“他们”玩游戏的地方-----娃娃家里,原来萌萌要想参加可儿他们的娃娃家游戏,可是小小的娃娃家房间已要加入游戏,经被大一、大二、和以可儿他们为代表的大三班三个班的孩子各据为阵分成了三个家了,孩子们的游戏地方虽然显得有些簇拥,但是大家都玩得很开心。正当我在环顾四周各班孩子们的娃娃家游戏时,萌萌已经坐在了可儿他们娃娃家的门口,虽然隔着一个纸板,萌萌还是尽力的请求自己欣欣说:“我们的人已经够了,不需要人了!”“可是我很想玩呀!”萌萌坚持说道。“我们这里已经很挤了,你不能进来了!”希希凑过来说。“可是我很瘦,我又不胖,我进来不挤的!”萌萌立即辩解道。 “反正你不能进来了!”可儿很坚定的说
“你明天来嘛,明天我们把娃娃家修大一点,你就可以进来了!”露露安慰似地对萌萌说。萌萌加入游戏的请求再一次受到了大家的反对,即便如此,萌萌还是很坚定的不离开,继续坐在那里看他们游戏,眼神里充满了对加入的渴望。 这时娃娃家的娃娃“生病了”可儿扮演的妈妈要给娃娃喂药,可儿在靠近门的饮水机给娃娃接水,只见可儿拧了拧水龙头,回头对欣欣说:“姐姐,这个水龙头坏了,接不了水了。!”话音刚落,坐在门口的萌萌像是等待已久的机会来了似地,立刻将手从隔离的纸板墙上伸进去,一边拧一边很专业似地说:“没有坏,
就是要这样拧才好!”,这是可儿也学着她的样子弄起来,
“咦!真是的,没有坏!”可儿说道。“就是,你的娃娃病了,来我来看看,我会看病的!”萌萌接着说。“好吧!你进来给她看看吧!她发烧了,怎么办?”可儿一边对萌萌说一边自然的拉开纸板墙。 萌萌马上走进“屋”给宝宝看起病来...... 就这样萌萌自然地融入了他们的游戏,孩子们也好像是刚才拒绝萌萌加入游戏的事没有发生过似地,孩子们的游戏一切都那么自然。 萌萌看似在执着“加入”游戏,其实和同伴们在一起时她已经身在游戏中了,他们之间的交往过程是孩子们游戏的一部分。在游戏中孩子们是按照自己的需要在游戏的,当自己的游戏没有某种需要时他们就会表现出拒绝和排斥,但是当他们的游戏有某种需求他们甚至也会去接受自己之前所拒绝的,可见在孩子们的游戏中他们是不断的按照自己的需求在调整、完善自己的游戏的,使游戏更满足自己内在的需求的。其次,萌萌小朋友为了自己能加入游戏,满足游戏需求,在不断遭到别人的拒绝时,也继续坚持“守候”,执着地想加入游戏,不离不弃,一旦时机到来时就会积极主动地争取融入游戏。同时萌萌为了加入游戏也在积极的思考,想办法如何加入到自己钟爱的游戏中。游戏带给孩子自我心理的无限满足让我们看到了孩子的执着和坚持,看到了孩子新生的智慧。最后,萌萌请老师去“帮忙”,老师虽然跟着她去但是并没有实际意义的帮助只是一种“心理陪伴”,老师的自然“回避”、“不作为”是一种策略性的退位,让孩子们之间的交往情景更客观化,自然化。正是因为教师的角色的“隐身”才让孩子们感受到这样的游戏是他们自己做主的游戏,忽略教师的角色感,更加自然地展现出个性的特点,从而在人际交往中体会到更多的真实矛盾,发现更多的问题,并且靠自己去解决问题,增强了自己游戏的满足感。案例四:“区角游戏社团”活动案例小材料、大作用
王煜 成都市第三幼儿园区角材料的投放是老师讨论的永恒话题,也是环境创设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区角活动中,为幼儿投放什么样的游戏材料,游戏材料能够对幼儿有哪方面的发展,游戏材料是否受孩子的喜爱,都是我们思考的方向。但是我们发现孩子更喜欢教育目的性不强、操作性强、具有更多玩法的游戏材料。 开学后一个新投放的游戏材料让我们眼前一亮,让孩子们兴奋不已。这个材料就是——广告纸。【案例一】广告纸初投放孩子们的第一个任务:看谁搭得高! “孩子们,今天有一个新的游戏材料——广告纸,看看谁能用这些广告纸搭建出高楼,一起来比比看,谁搭得更高。” 搭高这个技能孩子们在建筑工地里运用得很是熟练,可以建筑工地的积木本身有一定厚度,方便竖立起来。但是广告纸片很薄如何才能让纸片站立起来。在摆弄了几次广告纸以后,图图稍微展开广告纸将纸片立在桌上。 图图和小语将纸片站立起来后,开始研究如何再搭上一个广告纸片。他们选择在纸片上平平搭上一张广告纸片来创造一个平面,用于站立下一张纸片。 (图图的尝试)
【案例二】变换摆放搭高楼 广告纸片像“M”一样摆放,下面的着力点不稳固,在搭到第3-4层的时候,就因为上面的重量,将最下面那张纸片压塌。在建筑工地时,孩子们也遇到过一片很薄的积木想要立稳很难,他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在积木的两边摆放稳定性好的积木,起到固定的作用。正因为有这样的经验,在解决纸片易塌这个问题时,他们也用到了这个办法,但是因为纸片太薄、太软,没有办法很好固定,就算在边上摆放稳定性好的积木,纸片最后还是会软下来。图图和小语在多次尝试都失败以后,调整了纸片摆放的方式,从“M”调整为立着摆放。这样一来广告纸的稳定性变好,一下就能够轻松的搭到5、6层。这一经验让孩子们很兴奋,连着几天都在运用这个方法搭高。就这样从跪在地上搭,到站着搭,再到站着够不到,抬来小凳子站上去接着搭,最后站到桌子上。 最高记录是搭到了17层,因为在教室里不能比站在桌子上更到的地方,所以这个最高的极限一直保持。 (搭高的新方法)【案例三】广告纸能承受多重孩子们的第二个任务:卡片能承受多重?一段时间内,孩子们都热衷于想办法用广告纸搭高,但是因为孩子们能达到最高的高度就是站在桌上,所以搭高没有办法再继续进行,孩子们对这个游戏的兴趣逐渐减弱。老师说:“广告纸能够放多少东西上去呢?”这个问题一提出,孩子们一下就激动了,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纸片是很软了,能不能承担重量和能够承担多大的重量是他们想要去尝试的,游戏性一下被唤醒。因为在搭高游戏中,孩子们体验到了挑战与成功,对于纸片也有了初步的解,所以在接受第二个任务时,他们本能的按照原有经验先搭高,再放一些物品上去。但是搭得越高,能够承受的物品越少,所以孩子们选择不搭太高,4-5层就好,可是面积只有那么大,能放的物品很少也很轻。老师的介入:“一定要搭高了才能放东西吗?”老师的这句话一语点醒梦中人,对呀,为什么一定要搭高呢?孩子们立马调整了摆放纸片的方法,将纸片站立在地上,然后上面铺开一层纸片,这样受力面积变大,孩子们开始尝试放一些有重量的物品上去:文具盒、学具袋、小椅子…… (不求高度、求面积)【案例四】纸片数量有限 孩子们现在知道纸片站立得越多、上面铺开的纸片越多,能够摆放的物品也多,相应的能够承受的重量也更多。但是纸片只有那么多张,不能无限的摆放。在有限的数量里,只能调整摆放的方式,孩子们开始一片一片的调整站立纸片的角度,纸片间的距离近,虽然这样很牢固,但是用纸很多;距离远,这样稳定性会变差,没有办法受到重量。 (调整最合适的角度)
【案例五】调整角度达到最大承重量
在班级里,孩子们能够找到合适的重物就是小椅子,椅子是木头的重量很足,也正因为小凳子的重量大,凳子角受力点上如果没有支撑点,就很可能会压垮纸片。(观察调整角度) 最后的成果:
几次尝试后,越放越多,三个凳子,四个凳子;四个凳子三个学具袋、四个凳子五个学具袋、四个凳子八个学具袋……(四把小椅子、八个学具袋)孩子的收获: 知识、技能的提升。在游戏中孩子反复尝试将纸片搭高,承重时调整好角度,扩大面积来承担更多的重量,在过程中孩子感受到:不同的摆放方式——搭高的效果不同在自身条件有限时——借助周围物品帮助面积越大——承担的重量也越大纸片搭建越紧密——承担的重量越大调整纸片的角度——承担的重量越大这些能力如果用集体教育的方式来教授,会花很长的时间,而且收效有限,但是在一系列的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就能通过摆弄、操作,感知到这些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游戏活动中,孩子们遇到很多的问题与困难,比如纸片容易塌、自己的个子不够、纸片数量有限等等,在遇到困到的时候,孩子们选择不放弃、多尝试、一起商量来解决问题,他们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逻辑方式来面对困难和问题,这种逻辑方式是可以迁移运用到生活中很多地方,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宝贵的能力。协作、交往能力的提升。这个游戏可以单人玩,也可以多人协作一起完成,特别是在难度加大,要搭建更高、承担更重的重量时,孩子们会选择协作,如:在搭高过程中,图图与小语商量着搭高,一个人摆放纸片成“M”形状,另外一个人马上在上面放上一张纸片作为下一个纸片的着力面;在承重的游戏中,多多放上一张椅子,然后九九立马蹲下来观察凳子四个角的着力点是不是在最下层纸片上,如果没有,他会立刻调整下层纸片的角度,以求达到最好的着力点,在此过程中,他会和多多说:不行不行,没有立稳,来帮我扶着。这时,多多也会立刻做出反应,帮助九九护住椅子……与同伴一同协作不光是一种交往,也是一种经验的交流、思维的碰撞,是相互学习的过程,孩子们在过程中通过协作,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收获,了解别人的感受、分享别人收获,这是团队学习的样态。失败中体验成功。在游戏中孩子们总是面临失败,广告纸倒了又搭、塌了又建,一次一次的失败后,总结经验相互帮助,最后都会迎来成功,这里的成功不是最后能够搭得多高,承担多重,而是在每一次的尝试中,那一点点的收获,如:了解到纸片可以改变搭建的方法,原本只能搭3-4层的纸片,一下就可以搭到6-7层,这一个小变化,对于图图和小语就是一次成功的体验,在成功时,孩子们感受到喜悦、成就感,更重要的是对自己之前的付出的一种肯定和认可,这样的过程会激励他们在后面的游戏中遇到困难不退缩,用于尝试挑战。案例五:“区角游戏社团”活动案例歌表演《爸爸去哪儿》
陈翀 成都市第三幼儿园 歌表演是孩子非常喜欢的游戏活动。在区角游戏中,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参加歌舞表演社团,一共十人,分两组进行。一、剧本的由来 歌舞表演社团的小朋友一直对“表演什么”很关注,讨论后他们很激动的选择了当下最流行的元素《爸爸去哪儿》。二、活动进行时1.讨论:我们需要的道具 小朋友根据表演主题讨论需要什么道具,有的说要准备漂亮的衣服、裙子、发夹,还要化妆;还有的说要准备一个旅行箱,一起去旅游。2.动作创编▪提供音乐 活动开始了,他们主动请老师帮他们下载《爸爸去哪儿》这首歌曲,老师积极配合孩子下载了歌曲。▪幼儿自由创编在3天的默默观察中,孩子们情绪高昂、动作认真、表情到位。于是在第4天,老师走到他们身边说:“你们创编了什么动作啊?给我展示一下吧。”孩子们很高兴地进行了展示。老师发现他们的动作都是利用歌词进行创编的,有部分歌词他们表现不出来。老师问:“有哪些歌词你们还不会编呢?”。双姐:“我们不知道小怪物怎么跳?”老师说:“那你们想一想小怪物是什么样子的呢?可以学一学他的动作不就出来了吗!”他们笑了笑,又开始进行小怪物的动作创编。▪动作与留白3天后,老师又来看他们排练。每一个孩子都很投入、认真地沉浸在自己创编的动作里。于是老师问孩子们:“我看见你们的动作已经非常好了,但是,在舞台上表演,动作应该是统一、整齐还是自己跳自己的呢?”老师的提问引发了孩子们的思考。每个人都想跳自己的,也觉得自己创编的最好看。怎么统一动作呢?通过商量,他们有了自己的办法:王跃萌说:“那我们每个人都轮着在前面跳一次,最后举手投票选出要跳的动作。”大家都同意王跃萌的意见,开始了个人展示,并民主选举了跳得最好的王跃萌。3.队形的形成一次,洋洋告诉老师:“老师,我们的队形都编好了。”孩子的提议引起老师的关注,教师意识到队形确实是完整舞蹈的重要元素,也是有必要了解学习的。于是老师将洋洋所在组队形编排的做法进行了宣传,孩子们都觉得很好,很棒。于是,他们绘制出了表演队形图。初步的队形图:小朋友们在白纸上画出了他们设计的队形图画好了以后,他们很激动地给老师看:“咦,我怎么有点没有看懂呀?你们的顺序是什么样的?”小竹子进行了一番讲解以后,老师终于明白他们队形图的意思了。如何把队形图画得更清楚?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了画队形图的方法。第二次绘制队形图: 队形图画好了以后,孩子们按照队形图进行了排练,排练中,第二组的朋友发生了一段小插曲。小插曲:涂涂的位子在歌舞表演组里面,就只有第二组的涂涂是男孩子,组里的女孩子很喜欢他,很想给他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于是就把涂涂安排到队伍的第一个。可是在排练的过程中,涂涂记不住动作,老是转过头去看后面女孩子的动作,其他的女孩子提醒他要自己记动作,但还是不行。于是双姐说:“老师,涂涂站在第一个,他老是记不住动作。”涂涂连忙说:“我今天晚上回家叫爸爸给我下这首歌,我回家练习。”听到涂涂这样说,洋洋说:“好吧,今天你回去练习,明天要是记不住,你就到后面来跟着我们跳。”涂涂也很乐意的答应了。结果第二天,涂涂还是没有记住动作,于是他就自愿站到第二排去了。过了几天,老师发现涂涂站到了第三排的位子上,于是我问他:“你怎么站到第三排去了?”他笑呵呵说:“我还是记不住动作,我站在最后跟着他们跳吧!”“好的!加油哟!”4.上台表演了,怎么办?下周就要表演了,在排练中,我们看见了孩子的努力、坚持和热情。这时,又有两个问题出现在孩子们面前:问题1:表演时谁上?谁不上?结论:都上。问题2:都上,怎么办?孩子们的解决办法:举手表决。歌舞表演组的小朋友决定让全班小朋友一起看他们的成果,他们的表演得到了大家的赞赏。于是,老师抛出问题:两个组的舞蹈要合成一个舞蹈,应该怎么样合呢?这时,表演组的朋友们正目不转睛的看着老师没有反应。于是老师又说了一次,还是没有反应。老师正在纠结:“怎么办呢,如果我告诉他们怎么做,那就是我的意见了,如果不告诉,他们就把我看着,也不是办法啊!”这时观众席的大米站起来:“这还不简单,第一组跳第一段,第二组跳第二段,后面的一起跳,不就好了吗!”大米说完,小竹子连忙说:“好吧,我们就这样合吧!”这个问题就这样迎刃而解了。一周后,当老师再看他们的表演时,发现孩子们对于方位和空间感还不是很明确,于是老师把他们带到旗台上观察观众在哪个方向?讨论表演时身体应该面向哪里?可是,当重新换一个场地时,有些小朋友还是分不清楚方位,于是小朋友们想到了利用泡沫垫来提示自己观众在哪里,这下他们就分清楚了。三、幼儿的可喜变化▪愿意和朋友一起说出自己更多的想法。▪朋友之间有商量、有合作。▪我们欣喜地看到,以往幼儿跳舞时会依赖老师在台下的提醒完成舞蹈,眼睛也会一直看着老师;而现在,孩子们在表演时,老师同样在下面一直微笑看着他们,但他们没有一个人的眼睛在找老师看老师,都是很投入、很有激情地表演。▪我们关注活动之于幼儿的价值,相信幼儿的能力,并给予了幼儿更多的交往、想象、创造的空间,使表演活动成为儿童自己的活动!案例六:“区角游戏社团”活动案例小黑屋的故事 孙姝玉 成都市第三幼儿园 设计神秘小屋,是源于一个孩子的需要,有一天,一个孩子带来了一个可以发光的小乌龟,孩子们都很好奇。为了找到一个更黑的地方,孩子们不由自主的跑到了寝室,大家有看得非常地入神,快要结束的时候,有个孩子说:“要是有个更黑的地方,这个乌龟会更好看。”这样的发光玩具已经让孩子们意犹未尽了,不过孩子话也给我了一些思考,我们的确没有地方给孩子玩发光的游戏。在整理环境的时候,老师发现了一个地方,就是一楼楼梯口后面有一个我们放材料的地方。虽然地方不大,孩子进去刚好,因为是在楼梯下,光线也不是很好,正好合适玩发光游戏。地方虽然找到了,但是一个这么黑的地方,会不会让孩子害怕呢?会不会因为黑,而看不到孩子们的情况出现安全事故呢……一连串的问题,让我对这个地方望而却步。但是我又想,黑夜对于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可以说人一半的时间是在夜晚度过的,夜里有很多很多可以做的事情,但是我们的孩子们并没有太多的机会。很多的作家都有在夜里创作的习惯,很多画家也有在夜里画画的习惯,包括古代诗人李白在创作的时候,也因为黑夜创作了很多佳作。想到这里,我又很想给孩子们体会黑夜的这样一个机会。为了看看孩子们是不是真正的喜欢,会不会害怕。我把孩子们带到了楼梯下。取名小黑屋。虽然,我想到了“小黑屋”,但是孩子们能喜欢吗?孩子们会害怕吗?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我简单布置了一下就带孩子们进去了,我心里想的是,要是孩子们害怕,我们就还是把这个地方当做放材料的地方。带着这样的心里,我和孩子们一起走进了小黑屋。进去后,从孩子们的惊叹声中,我感觉到了孩子们兴趣。但是我还是问出了那句话:“你们害怕吗?”一个女孩子笑着说:“怕,好像鬼屋哦。”我正想鼓励她的时候,她却说:“要是再放点吓人的音乐就更像了。”呵呵,看来她是又爱又怕,于是我又问:“你们喜欢吗?”“喜欢,喜欢……”孩子们都积极地表示赞同。这并没有完全消除我的顾虑,以我的经验,一般胆小的孩子要是白天被吓到了,晚上就会有反应。所以,我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都在询问班上几位胆小孩子的家长,孩子们回家有没有什么反应。第二天我就问了班上最胆小的小女孩,她是听到了什么大一点的声音,奇怪一点的声音就会睡不着。结果妈妈说:“佩佩回家就给她说了去鬼屋,说里面好黑哦,我问她怕不怕,她说怕,然后又补了一句好耍,好刺激啊!”这位平时就很挑剔的妈妈马上又补了一句:“哎呀,你不晓得,他们这么大的娃娃就是喜欢这样一些有挑战有刺激的游戏。太安逸了。”还有其他的家长主动的告诉我。“孙老师你们在耍什么小黑屋哇,我娃娃回家就喊我们吃饭,吃完了就全家关灯,然后拿着电筒到处照,都快一个星期了。”“孙老师,你们那个什么小屋太安逸,娃娃天天回家摆。下午放学了都还要拿电筒照了又照才肯回家。”……看到这样的效果。我才从心里打消了所有的顾虑。一、设计小黑屋我几乎从来没有在以前的教学中尝试过这样的环境,所以想得很头疼。在一次区角游戏的时候,我试着问了问玩美工区的孩子,你们觉得我们可以怎么布置我们的小黑屋呢?这一讨论下来,我才发现孩子们的想象力是我们没有办法达到的。就一会儿功夫的讨论,一个孩子们就设计了《黑夜里的城堡》,《星空世界》和《黑夜里有什么》,我们利用了分组活动的时间画了黑夜里的城堡,因为孩子觉得天空有点空就用了,餐后活动的时间自己剪了一些小星星,贴在了天空里……就这样孩子们的小黑屋就基本成形了。案例一:门的演变从没有门到有门,有从纸门到布门,孩子们学会了思考,更学会了改变。1、漂亮有创意的纸门
在一次游戏中,毛豆说:“孙老师,我觉得这里不够黑,可以做个门帘,这样就更黑了。”“好啊,到哪里去找布呢?” 他想了想说:“我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我们用纸敷起来,这个办法可以,但是进进出出容易坏掉啊。”他又想了想说,“我们进去了,你再放下来,平时就卷起来啊。”我点点头说,“你这个办法不错哦。”毛豆得意的笑了。其实只要认真一想,纸做的肯定很容易坏,但是,这也是一次孩子不错的尝试。在做好了纸门以后,为了防止纸门坏掉,孩子们还想到了,在开门的时候就把纸门卷起来;为了让纸门更好看,还在纸门上贴上了孩子们自己的作品。2、耐用又有吸引力的布门纸门不断是修补,不断的使用中,终于“退休”了,但是小黑屋不能没有门啊。所以,我们进行了一次“门用什么材料”的讨论活动。在活动中,作为老师,我只是抛出了几个讨论的问题,期间孩子们自由发言。因为有孩子们之前纸门的经验,还有小黑屋需要黑的需求。所以讨论很顺利。下面是孩子们间的讨论的三个问题。讨论的问题一:我们选什么材料做门才不容易破? 毛豆又说:“可以用纸做。”小朋友们说,这样弄得话,像上次一样很快就会坏掉。 唐文果说:“可以用塑料做门。”小朋友开始提出问题,塑料是透明的,不能当光线。最后大家达成一致用布做。讨论的问题二:什么样的布可以做呢?柳庭说:“可以用帐篷的布做。”罗知行说:“可以用旧毛巾做。”讨论的问题三:我们现在没有布怎么办呢?一: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孩子们就开始寻找自己可以找到的布
童童说:“可以用旧帕子。”
卡罗说:“臭袜子也是布,可以用布来做吗?”大家都哈哈大笑,老师说:“可以啊,只要是 干净的袜子。”
庭瑜说:“我家有蝴蝶结,可以装饰门。”
佩佩说:“我家有坏了的夹子,夹子上面掉了的蝴蝶花可以粘在门上。” 何思臻说:“我们可以用衣服上面的花纹来装饰。”
二:还有几个孩子还有一些问题没有弄明白,提出了新的问题,在孩子们自己的讨论中,这些问题得到了解决。 唐果儿说:“不能用新衣服做太浪费了。”
阿华说:“家里没有怎么办呢?”
昊昊说:“有就带来,没有就算了”
凯凯说:“我们家没有旧被子怎么办?”
小为说:“去借嘛。”
老师问:“这个用了就做成我们的门了,不能还了哦。”
小为又说:“去借的时候要说清楚,要是别人还是愿意借就借,不愿意就算了。”
就在讨论后的第二天,孩子们就带来了自己收集的材料,那我们要设计出什么样的门帘呢?我们采取了用画画的方式,把自己设计的布门画出来,然后用讲解的方式,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最后由小朋友自己决定用什么方案。最后乐乐的《笑脸娃娃》,他的想法是游乐园里就有这样的门,看了这样的门,大家都会想进去的。他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成。于是由几位喜欢手工的孩子,和老师的帮助下,我们的笑脸娃娃门就这样诞生了。案例二:小黑屋里的玩具放在哪里呢?小黑屋里面怎么投放材料呢?放在什么地方孩子们会喜欢呢?于是我们又设计了一个y游戏——藏宝,看看孩子们自己喜欢把东西放在什么地方。这也是孩子们再一次熟悉小黑屋的机会。开始藏东西了,大部分孩子还是把东西放在了又黑又小的死角里,只有两个孩子选择的地方很有意思,一个孩子把他的小手电放在了一个比较暗的地方,他把黑色的手电筒放在了一个深蓝色的地垫上,然后对我说:“孙老师,我觉得这个东西放在这里不藏也不容易发现。还有一个孩子把手电筒放在了一个柜子的最底下,要是不用手去摸,是看不到的,结果大多数孩子藏的东西都找到了,只有这两件东西就是孩子们没有找到的,后来还是提醒以后找到的。孩子们把自己带的玩具都藏在了小黑屋里,看到孩子们认真的藏,仔细的找,那么专注,最后,我们的发现,里面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孩子们喜欢玩的地方,所以把放玩具的柜子都拿了出来。孩子想在里面怎么玩就怎么玩。案例三:小黑屋里可以玩什么游戏呢?在小黑屋里玩什么游戏呢?于是我们又进行了一次绘画活动,画一画孩子们自己觉得在小黑屋里可以玩什么?从他们的作品看出,小黑屋里可以在里面跳舞,可以在里面玩黑夜里的植物大战僵尸,可以讲故事,可以玩亮亮球,还可以……班上三十个孩子,就有二十多个想法,有的想法虽然是一样的,但是从绘画的表达中不难看出,,表现出来的是自己的思想。看看他们投入的样子,就不难看出他们的兴趣了。一开始孩子们带来得玩具都是关于光的,有的孩子带的是小灯,可以发光的魔法棒,后来孩子们开始尝试带一些有音乐的东西,比如说可以发出声音的手镯,再到后来,孩子们带上一些毛茸茸的小动物,在小黑屋里,摸摸玩玩,仔细一看才知道他们是在玩过家家。在小黑屋里,我们的感官刺激是不一样的。特别是视觉不敏感的时候,人的听觉和触觉是很不一样的。最后我觉得孩子们告诉了我,只要你敢想,什么东西都可以在小黑屋里玩,没有什么不可以。二、小黑屋一屋多用科学发现室案例一:会飞的“小飞虫”从一个静态的活动,创造出了动态玩法的小飞虫。就是孩子们自己找到的玩法,把一张小卡片插到缝里,然后快速上下晃动电筒,就会出现一只挥动翅膀的小飞虫。案例二:变大变小的门改变电筒照射的位置,这个门就可以变大变小了。案例三:变色的鸟变色灯照小飞鸟——发现暖光灯和冷光灯照物体颜色会变的。案例四:半透明的窗帘 半透明的材料——窗帘布是半透明的,可以看见外面的东西,但是又看不清楚。他们还发现了镜子是不透明的也不是半透明的。小舞台因为很多的表演都是在晚上进行的,所以很快孩子们就把电筒当做了追光灯,开始了他们的小舞台活动,最先开始的是小鱼儿的自导自演,把电筒打起来,然后又唱又跳。渐渐地就有点不满足了,她开始邀请孩子们参加。但是,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孩子们并没有在小黑屋里玩表演游戏的经验,怎么办呢?还好,这位孩子想邀请朋友看她表演的欲望太强烈了,以至于失败了又来,失败了又来,最终在第三次的时候,她成功了。从孩子们的表现中,你们能看见,他们都很认真的看着她表演。她完全是靠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成功。因为她的这两次的失败其他一些小朋友也看到了,也学会了吸取教训,在以后的小舞台游戏时,孩子们还学会了选一些管理员,比如噪音管理员(观众看表演时,声音大了,噪音管理员就要去帮助他们),安全管理员(如果观众在看表演的时候太激动要去献花什么的,就要去制止)。到最后,一场二三十分钟的表演,演员、观众、主持人、管理员都是孩子们自己去找,自己去演。如果中间出了问题,孩子们还会学老师,暂停一下,开个会商量一下怎么解决,然后再开始。至于老师,一般情况都是观众了。灵感室 在小黑屋玩的时候,常常对我说:“孙老师,你下班了要早点回家。”“为什么呢?”我心想他还是很关心老师啊,不过他接着说:“要是你走晚了,我的城堡里的怪兽要出来,它会吃掉你的。”看着我惊讶的表情,他马上补充说:“只要你早早的下班回家,它就不会那么早出来的,晚上它出来了,白天他还是会回去的。”
这个孩子真聪明,这不是常常版的小黑屋狂欢夜么,呵呵。结果也是让我们吃惊的。常常在短短两个月里写出了《小黑屋》第一部和第二部,总共上千字的故事。我们班的小画家还给常常的故事配了图。这里选了其中最有意思的一段给大家分享。这可不是孩子随便配的,晓月是根据常常的描述想象出了各种“幽灵魔”的样子,还有根据常常故事里描绘的“五行山”的颜色,自己画出她想象中的五行山三、游戏升级分享小黑屋渐渐地孩子们开始觉得小黑屋是他们的骄傲,到处给别人说,给别人讲,这也是个很好的教育契机,于是我给班上孩子提议,是不是可以邀请全幼儿园的孩子一起来参加啊?当然,这个获得了孩子们一致赞同。在去给全幼儿园的小朋友介绍小黑屋之前,我们还开展了一个讨论活动,题目是《我们怎么介绍小黑屋》,让幼儿园更多的小朋友来玩。师提问:我们怎么介绍小黑屋,让幼儿园更多的小朋友来玩?(给了孩子们几分钟的时间讨论)
张雨萱说:“如果弟弟妹妹来,就介绍所有的玩具,有亮的玩具,比如说阿骅的小乌龟。”
高原说:“弟弟妹妹来的时候可以玩亮亮球。周柳庭说:“我和吴优商量了,把自己的玩具给他们玩。”唐文果说:“把亮亮球放在他们的手里,然后再带他们去玩。”宽宽说:“带的玩具要教他们怎么玩,要不然要弄坏的。”师又问:“如果他们怕黑不敢进去呢?”凯凯说:“保护他们,告诉他们里面没有鬼,示范玩法告诉他们怎么玩。”赖婉庭瑜说:“告诉他们这里很安全。”
周小茗说:“不但安全,还要给他们说,这里很好玩。”
毛浩然说:“带上手电筒,打着电筒牵进去玩。”
张雨萱说:“我们班里的小朋友带他们喜欢的玩具,要排着队玩。”
毛浩然又说:“抱着他们,这样他们就不怕了。”张雨萱接着问:“要是抱我肯定抱不动的。”于是毛浩然示范了抱法,轻轻的抱抱小朋友,然后拍一拍小朋友的背。师又问:“我们幼儿园有很多的班,有大班,中班,小班和小小班,我们都说一样的么?”(给了孩子们几分钟的时间讨论)
何思臻说:“小小班的孩子肯定走路都是摇摇晃晃的,我要拿亮的东西安慰他们,然后再带他们去玩”
刘嘉鱼说:“先给他说,然后再给他玩具,问她愿不愿意,,如果怕黑就抱他们,安慰他们。”
周柳庭说:如果是中班的孩子,我就把灯先打开,告诉他们没有鬼,然后再把等关了,给他们玩具。冯译宽说:“大班的朋友,就先介绍我们的小黑屋,然后让他们自己去探险。”师拿出11张邀请卡,请孩子们数了数,然后问:“我们幼儿园有12个班,但是,我们只做了11张,这是为什么呢?”
张之远说:“我知道,因为我们班不用邀请卡。”
在说的同时,王梓骅说:“还有一个班是我们自己班。”
师又问:“我们安排他们什么时间来玩呢?”
魏劲松说:“上午大创游的时间。”
王鹏翔说:“下午分组游戏的时候还是可以。”
(经过大家的同意我们就把时间定了下来。)
在大家的讨论中,我们一起解决了很多问题,接下我们就开始了实际行动,在星期一的全园早会上,几个愿意介绍小黑屋的孩子走上了幼儿园的小舞台,带着他们喜欢的玩具,给全幼儿园的孩子介绍了我们的小黑屋。接着我们分组到每个班去发了邀请卡。并统计的来玩的人数与时间。就这样,每个班的孩子就陆陆续续来到了我们的小黑屋。来了的孩子们都很喜欢,也没有发生过一次小矛盾。为了更好的安排各个班的小朋友玩,班上的小朋友自己分了组,邀请大班的孩子们就负责安排大班的孩子去玩,邀请中班的孩子们就负责安排中班的孩子去玩,邀请小班的孩子们就负责安排小班的孩子去玩,邀请小小班的孩子们就负责安排小小班的孩子去玩。因为每个年级都有自己的活动时间,所以我们的邀请也是根据不同班的需要,比如中大班,就是愿意玩的孩子在玩大创游的时候来。因为地方小,小班和小小班的孩子来的时候我们把他们分成了两组,一组是男孩子组,由男孩子负责。一组是女孩子组,由女孩子负责。没有玩小黑屋的孩子怎么办呢?就由我们的故事大王讲小黑屋的故事。这些都是孩子们自己安排的,作为老师,我们需要的只是照照像而已。案例:又爱又恨的小小班小朋友小小班的孩子们是我们班比较能干的孩子来负责“照顾”的,他们想得很周全。不仅把他们分为了男孩组和女孩组。还专门安排了两个小朋友负责陪着玩,因为他们担心小小班的孩子太小了,不会玩。同时,还安排一个专门开灯和关灯的小朋友。因为他们担心万一太黑把小小班的孩子们吓到。但是又觉得不管不刺激。于是,决定先开,玩一会儿就关,要是哭了就马上开。小小班的孩子们穿上孩子们自己设计的幽灵服,特别的高兴。玩了以后都说好玩。我准备安排几个小朋友收拾一下小黑屋。没想到他们等弟弟妹妹一走,马上就开始收拾起小黑屋,他们边收玩具,边说:“哎呀,他们太小了,玩具到处扔。”俨然像一个妈妈正在整理儿子玩具时发的牢骚。然后,我说:“那我们就只请中大班的怎么样啊?”他们想了想说:“算了,还是请吧。”“他们小我们就原谅他们了。”“下次给他们玩不坏的玩具。”四、我的思考 幼儿有自己的成长点,各美其美。在整个活动中,我们没有刻意要求孩子们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只要是喜欢的都可以参加,不喜欢的也可以不参加。在制作门的过程中,出设计门的孩子并没有参与到做门的过程中,,因为这是大家选出来的。这里面孩子们的共同目标是怎么样玩小黑屋,怎么样让我们的小黑屋更漂亮。自然也就没有不必要的比较了。也就都有自己可以发挥的地方,没有必要去嫉妒别人,自然各美其美了。 幼儿不是单个领域中的发展,而是多元智能的发展。
“小黑屋”完全是儿童自主的活动,老师更多的是环境、材料的支持者,讨论的参与者。在同样活动中不同的孩子敏感着不同的领域,满足着孩子的差异需求,每个孩子都体验、收获着属于各自的成长和发展。教师为儿童提供了满足兴趣的发展平台,发挥和发展着儿童学习的主体性,通过游戏完成教育价值引导,使游戏既能保证教育上的自由,又能使儿童在发展的过程中实行自主建构,让儿童的学习更生动、更有效。在整个活动老师的预设很少,大多时候都是孩子想做什么,老师就尽量的满足他们。即使知道是有问题的,还是给孩子们自己发现问题的机会,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大家的讨论去解决问题。也正是因为没有老师的预设,也就没有必要去引领孩子往单一的一个目标走。从而为孩子们自己发展留下了成长的空间,成就了孩子自己的全面发展。喜欢科学的孩子,在里面发现了“小飞虫”,把静态的影子变成了动态的飞虫。喜欢表演的孩子,在里面找到了表演的舞台,没有灯光就用手电筒,没有舞台就自己设计。喜欢创作的孩子,在里面找到了灵感,不仅有故事大王还有小画家。在这个活动中,我只是一个参与者,和他们一起玩。在玩的过程中,去寻找教育契机,发现孩子们的成长轨迹,努力发现孩子们的最近发展区,适时适地的进行引导。带着对教育这个“慢艺术”思考我们的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应该是追随孩子,陪伴孩子,给孩子充分发展,全面发展的机会和自由,在这样的基础上,孩子们有了兴趣,有了动力,有了需要,再来说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合作能力,交往能力。这样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案例七:“个体儿童”活动案例 康康的故事
蒋燕 成都市第三幼儿园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在游戏中,能让幼儿在社会情境中与其他幼儿产生互动,激发社会行为。在游戏中,幼儿能尽兴的抒发情绪、表现情感,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各种游戏活动。在游戏中我们给予孩子极大的自由选择的机会,孩子们在这样一个宽松、自主的环境中游戏,大创游就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不同个性、不同特征的孩子们不同的表现。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关于一个叫康康的小朋友的故事,在讲故事之前,先简单的介绍一下康康。一、 关于康康:
康康是一个独特的孩子,他的独特主要表现为很容易发怒,经常为一点小事,或则遭遇到一点困难和挫折就大发脾气,像有次因为午餐后,他忘了把碗放回指定的地方,老师提醒他,要求他把碗放好!结果康康大发脾气,还以要跳楼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要挟老师,而且这样的要挟多次对老师和父母用了。在和同伴发生冲突的时候,康康常常会回避,有次同伴故意把他的东西拿走藏起来,康康有大发脾气,在老师的调节,同伴把他的东西还给他,但康康是坚决不要,说不要了,丢了,我重新买一个。康康对自己的东西轻易的就舍弃了。 康康也是比较好面子,即使有时知道自己做错了,也往往不愿意用语言承认错误,常常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建项目现金流管理培训
- 幼儿园科学活动农具
- 新疆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鸿德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无答案)
- Windows Server网络管理项目教程(Windows Server 2022)(微课版)教案4 DNS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教案5 Web和Ftp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
- 2025届河北省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调研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 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前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解析
- T-YNZYC 0113-2023 绿色药材 三七叶部病害防控技术规程
- 企业文化本源探究
- 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
- 高中语文第2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2夜归鹿门歌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通用版】大学习、大培训、大考试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 钢铁及合金牌号统一数字代号体系(GB/T17616-2013)
- 《好听的声音》PPT课件
- Q∕GDW 11442-2020 通信电源技术、验收及运行维护规程
- 我国现役主要科考船对比
- 标本运输溢洒应急处置流程
- 《一幅不可思议的画》教学设计
- (完整版)1电缆通道维修施工方案
- 安徽怀洪新河河道堤防白蚁防治情况普查报告
- 供热行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细则
- 建筑电气中级工程师答辩实务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