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电子音频产品市场分析_第1页
消费电子音频产品市场分析_第2页
消费电子音频产品市场分析_第3页
消费电子音频产品市场分析_第4页
消费电子音频产品市场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费电子音频产品市场分析顾客忠诚高度满意是达到顾客忠诚的重要条件。不过,在不同行业和不同的竞争环境下,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之间的关系会有差异。所有市场的共同点是,随着满意度的提高,忠诚度也在提高。但是,在高度竞争市场(如汽车和个人电脑市场),满意的顾客和完全满意的顾客之间的忠诚度有巨大差异;而在非竞争市场(如管制下的垄断市场——本地电话市场),无论顾客满意与否都保持高度忠诚。尽管在某些场合,顾客不满意并不妨碍顾客忠诚,但企业最终仍会为顾客的不满付出高昂代价。企业如果没有赢得高水平的顾客满意度,是难以留住顾客和得到顾客忠诚的。除了简单地吸引和保留住顾客,许多公司还希望不断提高其顾客占有率。他们的目标不再是赢得大量顾客的部分业务,而是争取现有顾客的全部业务。例如,通过成为顾客购买产品的独家供应商,或说服顾客购买更多的本公司产品,或向现有产品和服务的顾客交叉销售别的产品和服务,以获得所属产品类别中更大的顾客购买量。消费电子行业发展情况消费类电子产品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有不同的内涵,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内涵,随着电子科技消费级应用领域的不断发展以及世界范围内人口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电子市场终端产品领域在市场容量和品类广度上不断发展延伸。根据EMIS全球新兴市场商业数据库公示的牛津经济研究院行业预测数据统计,按照实际美元价值计价,全球消费电子行业年度总产值从2018年的4,042.4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4,447.4亿美元,并预计在2022年达到4,916.1亿美元,市场空间广阔,增长稳定。研究机构GMI预测全球消费电子市场在2020-2026年间将保持7%的年复合增长率,企业在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及智能家居等新型消费电子产品领域持续加大研发资源和市场资源投入,驱动市场容量稳步扩张。目前消费电子行业的主流产品领域有智能移动终端市场、个人计算机设备市场以及音视频设备市场,各大市场的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如下:1、智能手机市场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移动数据流量和移动互联网应用快速发展,推动移动智能终端普及率快速提高,移动终端全球市场出货量比照人口基数发展,维持在相对高位,尤其是智能移动终端比例持续提升。根据IDC发布的报告,2019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约为13.71亿部,同比下降2.3%;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全年智能手机出货量约为12.92亿部,同比下滑5.9%,但IDC预测2021年、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会分别同比增长9%、3%,受益于中国和发达国家5G商用化催生的智能手机换机潮,以及发展中国家如印度、非洲地区的功能机向智能手机切换需求,全球智能手机年度需求量将在两年内恢复至接近2019年的水平。5G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将成为消费电子需求端的催化剂,对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复苏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考虑到全球智能手机已经历十余年的景气期,其积累的智能手机存量市场规模可观,Newzoo发表的《全球移动市场报告》表明,2019年全球智能手机用户数达到32亿,智能手机保有量达到38亿部,华为《全球展望2025》中更是预计至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保有量将达到61亿部。智能手机配件及周边产品作为产品生命周期更短的消费品既依靠智能手机增量市场拉动,也依附于智能手机存量市场,其市场景气周期将比智能手机更长。随着技术应用的大规模普及,消费电子产品已由高档消费品逐步转变成为日常生活必需品。一方面,发达经济体居民消费观念开放,消费电子市场起步时间早,市场体系成熟,消费电子产品在发达国家的市场渗透率已较高。以美国、日本以及欧元区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储蓄率长期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人们消费观念更为开放、超前,更高的消费支出比例使得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具有显著个性化、时尚化、便捷性的消费电子产品被广泛接受,其市场空间充足稳定。另一方面,以我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增长势头强劲,社会发展与消费需求相互促进,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优化,消费电子市场规模随着经济发展、消费水平提升而快速扩大。智能手机作为消费电子市场最具代表性的功能集成产品,在提高消费者生活品质方面具有明显的正向帮助,其自身市场需求及周边配件的市场需求将持续扩大。2、个人计算设备(PCD):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及传统PC等与智能手机市场类似,全球个人计算设备市场已经越过高速扩张期进入平稳发展期,虽然近年来全球出货量较2014年高峰期有所回调,但整体市场规模稳定在每年4亿台设备左右,且已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存量市场。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背景下,远程办公和线上教育需求的大幅增长推动PC及平板电脑市场复苏。StrategyAnalytics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尽管疫情期间经济发展受阻,但消费者和商业客户仍在购买平板电脑,2020年平板电脑出货量同比增长18%,增幅达到近7年来新高。经过多年的发展演变,个人计算设备(PCD)的应用场景已逐步聚焦到娱乐、办公两大方向,以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电子设备将更多地承担起娱乐类的轻度应用功能,而笔记本电脑和传统PC则将更多地承担重度应用的角色,如影音娱乐、专业办公等。由于个人电子设备数量的增加,以及生活、工作中互联互通的场景更加丰富,个人电子设备之间数据传输、共享的需求日益增加,对连接类配件产品的需求也将日益扩大。3、音视频设备产品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能力的提升,其生活方式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个性化、高品质的音视频设备产品或系统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一般来说,家庭中使用的主流音视频设备有电视、数字机顶盒、音响设备等。电视市场已进入稳定发展期,新增市场容量稳定在每年2.3亿台左右。整体市场由传统彩电逐步向数字电视、高清显示屏幕、智能电视领域发展。超高清视频技术的发展极大促进了电视市场的更新换代需求。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指南,超高清视频是具有4K或8K分辨率,符合高帧率、高位深、广色域、高动态范围等技术要求的新一代视频。超高清视频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范围广、跨领域综合性强等特性,正在形成全新复杂的产业生态体系。超高清电视市场在发达国家起步较早、体系成熟,截至2020年,北美超高清电视渗透率接近50%,英国超高清电视渗透率达到30%。我国在超高清电视领域发展迅速,且政策扶持力度较大,预计到2022年,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规模将超过4万亿元。电视存量市场更新迭代持续进行,智能电视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电视份额,终端智能化趋势明显。截至2018年,全球电视市场新增出货中智能电视份额已达到70%,智能电视保有量也超过30%。自2013年起,我国智能电视出货量占比在彩电终端市场中逐年攀升,预计在2019年末已达95%。从保有量来看,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我国智能电视占比已超过四成。而在其他音视频设备市场领域:在数字机顶盒市场,目前处于景气周期,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并随着终端互联网化的发展,机顶盒的市场空间有望继续扩大;在音响设备市场,在传统的影音功能以外,音响设备也涌现出一定的产品创新,如部分产品增加了收音机功能、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USB接口等。上述音视频设备领域产品市场的繁荣以及超高清视频等技术的创新发展,推动了配套产业链相关编解码、信号传输与转换等相关产品、技术的发展,从而形成了广阔的音视频连接产品市场空间。消费电子音频产品市场消费电子常见的音频产品包括耳机和音箱。耳机产品方面,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为代表的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以及影音流媒体、短视频等新兴社交媒介的崛起是全球耳机市场保持长期高速增长的核心动力。根据调研机构GrandViewResearch的报告,2020年全球耳机市场规模预计达到348亿美元左右,并且将在2020-2027年保持20.3%的年复合增速。其中,TWS耳机等无线音频类产品受益于无线传输技术的成熟以及消费者使用习惯向无线化方向转变,市场需求旺盛,渗透率持续提升。2016-2019年,全球TWS耳机市场规模从16.1亿美元增长至118.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94.4%。未来5年,TWS耳机行业有望成为增长最快的消费电子细分市场,全球市场规模预计在2024年达到420.9亿美元。在音箱领域,智能音箱市场的快速扩容为音箱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据Canalys预计2024年智能音箱市场容量将达到6.4亿美元,同比2020年全球市场容量3.2亿美元翻一番。进入本行业的主要壁垒1、供应商资质壁垒消费电子配件产品行业下游市场主要为整机市场和零售消费市场,下游客户主要为整机厂商、零售商超企业或配件品牌商,整机市场中品牌厂商为了维护品牌统一和严格的质量体系,更注重产品品质和规模化生产的成本优势;而零售消费市场中零售商超企业或配件品牌商一方面整体供应商门槛较高,对供应商规模、产能、品控体系具有一定的要求标准,另一方面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多样化,其在产品品质的基础上,也会更注重产品外观、包装的多样化、时尚化、便利性,从而对供应商的服务能力、解决方案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2、技术壁垒消费电子配件产品种类多样、体积小,技术集成程度高、信息传输质量要求高、生产工艺流程复杂,需要企业具有较强的产品研发能力、工业设计能力、制造工艺制程、生产组织能力、解决方案服务能力;由于消费电子配件产品多为周期短、迭代快、同质化程度高的消费品,因此也需要企业具有一定的洞察消费热点、把握技术潮流、差异化设计的能力。国内消费电子配件行业起步较晚,研发、生产和管理等方面专业人才稀缺,形成上述技术能力需要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积累,因此对于新进入者形成了较高的技术壁垒。3、管理能力壁垒本行业产品具有多品种、跨品类、多工序的特点,在生产方面具有小批量、多批次的特征,要求生产企业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同时,能够具备灵活调整生产计划、管控成本的柔性化生产能力。生产企业在对业务生产流程标准化、自动化的同时,需要对非自动化工序进行标准化,并严格控制良品率;对于研发的新品,需要坚持零部件标准化和规模化。这对拟进入本行业的企业的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新进入者往往因为缺乏生产管理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而无法在生产成本、货物交期等方面满足客户的需求。4、产品认证壁垒出于环保、安全、品质等方面的考虑,世界各国都对消费电子配件产品制定了严格的产品品质认证标准及环保标准。行业产品涵盖了连接类产品、电源类产品和音频类产品,部分产品类在安全性和环保性上具有较高的认证标准。譬如对产品的安全性要求,在符合一般的体系要求基础上,还包括了中国CCC,澳洲SAA,美国UL/FCC,加拿大CUL/IC,欧洲CE,国际CB,日本PSE,欧洲E-mark等认证标准;对产品的环保性要求包括RoHS指令和REACH法规等。而取得这些认证,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时间,同时对企业的技术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对新进入本行业的企业构成了一定的壁垒。消费电子电源管理设备市场1、充电器(1)有线充电器近年来,全球消费电子产品迎来爆发性的增长,而充电器作为标准配件,其销量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笔记本电脑等终端设备的增加而随之大幅提升。根据民生证券研究所的估算,2019年,有线充电器市场的市场规模达到619亿元,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81亿元,2019年至2022年的复合增长率高达20.42%。随着智能设备实现多功能集成,消费者使用手机、电脑等智能终端的频率越来越高,对其续航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但在目前现有技术条件下,电池容量短期难以迅速提升,因此充电效率成为消费者最大需求痛点之一。而快速充电器(即“快充”)提高了消费电子产品的充电功率,在短时间内为智能设备迅速补充大部分的电量,逐渐成为有线充电器中的主流。根据民生证券研究所的估计,2022年快充市场规模有望达到986亿元,占有线充电器总市场规模的91%。快速充电器的出现,解决了手机电池扩容速度滞后于手机性能提升速度的需求痛点,其市场渗透率目前仍处于较低水平,具有显著的市场增长潜力,同时,在苹果率先取消新机附赠充电器及数据线后,三星、小米紧随其后,或将引发新的行业趋势,充电器的后装零售市场则迎来崭新的市场机遇。目前,得益于电芯、数据线、接口的不断优化及第三代半导体材料GaN的应用,快速充电器正朝着更大功率、更便携、更安全的方向发展,快充技术方案的市场格局逐渐集中,快充协议及设备通用性趋于统一,USB-PD协议基于其兼容性优势获得产业链内广泛的支持和普及。在快充技术协议趋于统一的背景下,消费者需求将更加集中、明确,产品技术路线将更加成熟,充电器后装零售市场将获得更为有利的市场环境。(2)无线充电器除有线充电器外,无线充电器也随着智能终端设备增加及客户消费习惯改变而有了明显提升。无线充电指不通过电导线,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或是其他交流感应技术来进行充电。无线充电器自2014年开始逐渐应用于可穿戴设备,2017年,随着苹果发布的新机率先应用无线充电功能,无线充电开始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成熟及用户习惯的改变,无线充电功能有望在智能手机中低端机型中加速渗透,迎来新一轮的增长。根据IHS的统计,2016年智能手机的无线渗透率为11%,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不断成熟与人们对无线充电接受度的提高,未来这一比例将提升,预计到2022年,智能手机无线渗透率将达到60%。2、移动电源移动电源(Powerbank)是一种便携的储能产品,可为移动终端设备充电。伴随着智能手机集成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功能,智能手机的功耗也在不断增加,由于电池容量瓶颈的突破进展缓慢,移动电源成为解决智能手机电量问题的重要途径,迎来爆发性的增长机会。据研究机构GrandViewResearch预估,全球移动电源市场规模在2018年已达到84.90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全球移动电源市场规模将增加至214.70亿美元。行业竞争特点1、发达国家存量市场与新兴经济体增量市场协同发展近年来,全球消费电子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一方面,发达国家的消费电子产品渗透率较高,增量市场已经趋于平缓,但存量市场更新换代及升级需求仍然为消费电子及其配件市场带来稳定的成长空间。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发展快速,且新兴经济体的人口规模通常较大,消费电子的增量市场广阔。2、技术发展与需求扩张同时促进产业发展与竞争新技术、新产品的快速迭代为消费电子市场不断开拓新的细分领域。受益于5G通讯技术、物联网、3D感应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前沿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开拓,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得以进入商业化阶段,并且在产品成本、信息储存与传输效率以及容积便利性等方面的技术进展也大幅拓展了消费电子产品的应用范围与场景。另一方面,消费者在技术快速迭代与复合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不断对产业发展提出新的需求模式,反过来促进了产业发展,为产业技术革新指出较为明确的指导方向,促使业内企业在较为明朗的技术发展前景中竞争。3、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行业准入门槛日益提升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产业链附加值不断提升情况下,一些中小规模的行业市场参与者将逐渐被具备较大经营规模、较高知名度的全球性消费电子行业品牌商所取代,行业市场参与者结构将得以优化,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同时,由于技术迭代速度加快、终端用户需求日益个性化、多样化,拥有技术研发、生产设计的完整产业链及高效快速反馈机制的终端营销渠道的企业具有的竞争优势将日益显著,行业准入门槛将不断提升。4、国内消费电子行业蓬勃发展,国内企业竞争力快速提升基于人口基数优势、国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以及完备的制造业产业链,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市场。随着国内消费者对国产品牌认可度的提升以及国内消费电子企业在研发、供应链、渠道的发力,涌现出了以华为、小米等为代表的消费电子终端设备品牌和以安克创新等为代表的消费电子配件品牌。龙头企业全球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一方面有助于带动产业链上游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中国品牌在中国消费市场乃至全球消费市场的知名度和认可度,提升国内消费电子其他细分领域领先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营销计划的实施(一)有效实施计划的注意事项(1)有明确的行动方案。战略和计划的有效实施,要有详细、具体的行动方案,以帮助理解和清晰营销计划的关键性环境、项目和措施,正确地把任务、责任落实到个人、团队或部门。(2)可能需要调整组织结构。必须注意组织结构与任务、责任相一致,与自身的特点、环境相适应,根据战略和计划适时调整、优化组织结构。(3)要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必须明确与计划有关的环节、岗位和人员的责权利,明确具体要求和奖惩措施,建章立制进行约束和管理。(4)注意协调关键流程。为了有效实施战略和计划,做到行动方案、组织结构、规章制度等因素,尤其是相关机构、人员在大目标下协调一致,需要界定相互之间的工作关系,构建作业流程,保障操作层面相互配合。(二)影响计划实施的常见问题和原因(1)计划脱离实际。计划通常由专业计划人员负责制订,基层人员具体操作和执行。专业计划人员可能更多考虑的是总体方向和原则,疏于关注过程和实施细节,使得计划较为笼统和形式化;计划人员可能了解现实中的具体问题不够,营销计划偏离实际;计划人员和基层操作人员交流情况不足,后者不能很好理解需要执行的计划,遇到困难……最终导致计划人员和基层人员对立,互不信任。所以,制订计划不能只靠专业计划人员,也可由他们联系基层人员一起讨论、制订。基层人员或比计划人员了解实际情况,将他们纳入计划管理过程,有助于营销计划的制订和实施。(2)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矛盾。计划常常涉及长期目标,企业对具体执行计划的人员又可能是依据短期的绩效,如销量、市场份额或利润等评估和奖励,他们常常不得不选择目光短浅的行为。要注意解决这一矛盾,设法求得两者之间的平衡。(3)因循守旧的情性。一般来说,新战略、新计划如果不符合传统和思维习惯,就容易遭到抵制。新旧战略和计划之间差异越大,实施中阻力也越大。要推动与原来思路截然不同的计划,常常需要打破传统组织结构和流程,“不换脑袋就换人”,甚至重建管理体制。(4)缺乏具体、明确的行动方案。有些计划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没有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缺乏促使各部门、各环节协调一致、共同出力的依据。扩大总需求市场领导者占有的市场份额最大,在市场总需求扩大时受益也最多。扩大总需求的途径有开发产品的新用户、寻找产品的新用途和增加顾客使用量等。(一)开发新用户1、转变未使用者转变未使用者,即说服那些尚未使用本行业产品的人开始使用,把潜在顾客转变为现实顾客。比如,有人担心电淋浴器使用不安全而不愿购买,企业可大力宣传它装有多重,安全保护装置,绝对不会发生意外,将这部分潜在购买者转变为现实购买者。有人认为纯水中不含有益矿物质而不愿安装家用纯水机。纯水机制造公司可大力宣传人们所需的矿物质主要从日常食物中获取,从饮水中获取的比例可以忽略不计,饮用纯水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自来水中虽然含有矿物质但是也可能含有许多污染物质,危害身体健康。安装家用纯水机直接饮用纯水更加有益身体健康。2、进入新的细分市场“新的细分市场”指该细分市场的顾客使用本行业产品,但是不使用其他细分市场的同类产品和品牌。例如,服装市场可以根据性别分为男性和女性两个细分市场,根据年龄不同分为老年、中年、青少年和儿童等不同细分市场,一般而言,女性不会购买男性服装,男性也不会购买女性服装;老年人不会购买青少年时装,青少年也不会购买老年人服装。企业在原细分市场的需求饱和后可设法进入新的细分市场,扩大原有产品的适用范围,说服新细分市场的顾客使用本产品。例如,青年时装制造公司可通过营销宣传说服中老年人购买年轻人的时装,实现心理上的年轻。3、地理扩展地理扩展指寻找尚未使用本产品的地区,开发新的地理市场。例如,空调、摩托车等产品在城市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可着重开发农村市场。轿车在发达国家已经趋于饱和,可向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转移。(二)寻找新用途寻找新用途指在产品原有用途之外找出新用途或新使用方法以增加销售量。比如,食品生产者常常在包装上印制多种食用或烹制方法,有冷食、热食、浸泡、炸炒、干食等。自行车最初是作为交通工具而走向市场的,在摩托车、汽车普及的条件下,许多人购买自行车是作为健身工具。产品的许多新用途往往是顾客在使用中发现的,企业应及时了解和推广这些发现。烘焙苏打粉生产企业发现美国一些家庭将该产品作为冰箱除臭剂使用,就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宣传这一用途,成功地推动一半的美国家庭采用这一方法。(三)增加使用量1、提高使用频率企业应设法促使顾客更频繁地使用产品。例如,果汁营销人员应说服人们不仅在待客时才饮用果汁,平时也要饮用果汁以增加维生素。2、增加每次使用量企业可以设法促使顾客增加每次使用量以扩大产品销售。洗发剂生产企业可提示顾客,每次洗发时,洗发剂涂抹两次、冲洗两次比只用一次效果更好。洗衣粉包装袋上可说明增加洗衣粉用量则衣服更洁净。有的调味品制造商将调味品瓶盖上的小孔略微扩大,销售量就明显增加。3、增加使用场所电视机生产企业可以宣传在卧室和客厅等不同房间分别摆放电视机的好处,如观看方便、避免家庭成员选择频道的冲突等。宣传这是美好生活的需要而不是奢侈或浪费,打破原先只买一台的习惯和“节俭”思想,使有条件的家庭乐于购买两台以上的电视机。4、提醒顾客及时更换超过保质期或使用期的产品有的顾客由于节约或者疏忽而继续使用超过保质期或使用期的产品,不仅影响健康或者使用效果,也减少了企业的产品销售。企业可以通过及时提醒顾客更换产品而扩大市场需求,包括:提醒顾客注意产品的首次使用时间和应当更换的时间;提醒顾客注意产品当前的性能状况。轮胎经营企业在售出轮胎之后的适当时间可以提醒顾客注意轮胎的行驶里程并检查轮胎是否需要更换以保证行车安全。吉列剃须刀在反复使用之后,上面的彩条会逐渐褪色,提醒消费者更换以保证荆须的舒适性。营销信息系统的内涵与作用每个公司都必须为营销经理组织和输送持续的信息流。营销信息系统(MIS)由人员、设备和程序构成。营销信息系统对信息进行收集、分类、分析、评估和分发,为决策者提供所需的及时和精确的信息。营销信息系统是从了解市场需求情况、接受顾客订货开始,直到产品交付顾客使用,为顾客提供各种服务为止的整个市场营销活动过程中有关的市场信息搜集和处理的过程。企业营销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它的基本任务是搜集顾客对产品质量、性能方面的要求,分析市场潜力和竞争对手情况,及时地、准确地提供信息,用于企业营销决策。这些信息应能满足以下要求。(1)目的性。在营销活动产出大于投入的前提下,为营销决策及时提供相关联的必要的信息,尽量减少杂乱无关的信息。(2)及时性。在激烈的竞争中,信息传递的速度越快就越有价值。频率也要适宜,低频率的报告会使管理者难以应付急剧变化的环境,而频率过高又会使管理者面临着处理数不清的大量数据。(3)准确性。要求信息来源可靠,收集整理信息的方法科学,信息能反映客观实际情况。(4)系统性。营销信息系统是若干具有特定内容的同质信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形成的有序集合。在时间上具有纵向的连续性,是一种连续作业的系统;在空间上具有最大的广泛性,内容全面、完整。(5)广泛性。营销信息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市场活动,是营销活动中人与人之间传递的社会信息,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市场营销活动的范围由地方市场扩展为全国性、国际性市场,信息的搜集更是空前广泛。营销信息系统是企业进行营销决策和编制计划的基础,也是监督、调控企业营销活动的依据。一个四通八达的营销信息网络,可把各地区、各行业的营销组织连接成多结构、多层次的统一的大市场。因此,营销信息系统关系到企业营销的顺利开展乃至有效的社会营销系统的形成。一个理想的市场营销信息系统应能解决以下问题:(1)它能向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从事其工作所必需的一切信息。(2)它能够对信息进行选择,以便使各级管理人员获得与他们能够且必须采取的行为有关的信息。(3)它提供信息的时间限于管理人员能够且应当采取行动的时间。(4)它提供所要求的任何形式的分析、数据与信息。(5)它所提供的信息,一定是最新的并且所提供的信息的形式都是有关管理人员最易了解和消化的。品牌组合与品牌族谱品牌组合涉及企业是自营品牌还是借用他人品牌,是采用统一品牌还是分类、分品设计,一个产品上标一个品牌还是一个产品上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品牌等品牌策略问题。品牌组合就是为解决这些具体问题而做的努力。如此,品牌组合成为品牌运营中的重要策略。(一)品牌归属策略确定产品应该有品牌以后,就涉及如何抉择品牌归属问题。对此,企业有三种可供选择的策略,其一是企业使用属于自己的品牌,这种品牌叫作企业品牌或生产者品牌或自有品牌。其二是他人品牌,他人品牌又可细分为两种:企业将其产品售给中间商,由中间商使用他自己的品牌将产品转卖出去,这种品牌叫作中间商品牌,这是第一种;第二种是贴牌生产,即其他生产者品牌。其三是企业对部分产品使用自己的品牌,而对另一部分产品使用中间商牌或者其他生产者品牌。许多市场信誉较好的中间商(包括百货公司、超级市场、服装商店等)都争相设计并使用自己的品牌。如美国的Sears公司经销的商品的90%0都标有自己的品牌。伴随着2008年以来的经济衰退,再次加速了中间商品牌的发展。沃尔玛一直在中国市场积极开发和推广沃尔玛“自有品牌”,推出“质优价更优”的自有品牌商品,覆盖了食品、家居用品、服装、鞋类等主打品类。自有品牌商品的生产厂家都经过严格的审核和产品检测,确保每件商品都拥有领先同类品牌的优良品质;同时,自有品牌商品均由生产厂家直接生产,节省了中间环节,使售价比同类商品更具竞争力。中间商品牌的出现与发展掀起了新一轮更宽范围的品牌战。营销企业选择生产者品牌或中间商品牌,即品牌归属生产者还是中间商,要全面考虑各相关因素,最关键的因素是生产者和中间商谁在这个产品分销链上居主导地位、拥有更好的市场信誉和拓展市场的潜能。一般来讲,在生产者或制造商的市场信誉良好、企业实力较强、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的情况下,宜采用生产者自有品牌;相反,在生产者或制造商资金括据、市场营销薄弱的情况下,应以中间商品牌或其他生产者品牌为主。必须指出,若中间商在某目标市场拥有较好的品牌忠诚度及庞大而完善的销售网络,即使生产者或制造商有自营品牌的能力,也应考虑采用中间商品牌。这是在进占海外市场的实践中常用的品牌策略。(二)品牌统分策略品牌,无论归属于生产者,还是归属于中间商,或者是两者共同拥有品牌使用权,都必须考虑对所有的产品如何命名问题。是大部分或全部产品都使用一个品牌,还是各种产品分别使用不同的品牌,如何对此进行决策事关品牌运营成败。决策此问题,通常有三种可供选择的策略。1、统一品牌统一品牌即是企业所有的产品(包括不同种类的产品)都统一使用一个品牌。例如,飞利浦公司的所有产品(包括音响、电视、灯管、显示器等)都以“PHILIPS”为品牌,佳能公司生产的照相机、传真机、复印机等所有产品都统一使用“Canon”品牌。企业采用统一品牌策略,能够降低新产品宣传费用;可在企业的品牌已赢得良好市场信誉的情况下实现顺利推出新产品的愿望;同时也有助于显示企业实力,塑造企业形象。不过,不可忽视的是,若某一种产品因某种原因(如质量)出现问题,就可能因其他种类产品受牵连而影响全部产品和整个企业的信誉,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然,统一品牌策略也存在着易相互混淆、难以区分产品质量档次等令消费者不便的缺憾。2、个别品牌与多品牌个别品牌是指企业对各种不同的产品分别使用不同的品牌;而多品牌策略通常是指企业同时为一种产品设计两种或两种以上互相竞争的品牌的做法。多品牌是个别品牌策略实施的结果,个别品牌策略是多品牌策略的一种具体做法或表现形式。企业运用多品牌策略能够避免统一品牌下的负面株连效应;可以在产品分销过程中占有更大的货架空间,进而压缩或挤占了竞争者产品的货架面积,为获得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奠定了基础;而且,多种不同的品牌代表了不同的产品特色,多品牌可吸引多种不同需求的顾客,提高市场占有率。还需提及的是,由于多种不同的品牌同时并存必然使企业的促销费用升高且存在自身竞争的风险,所以,在运用多品牌策略时,要注意各品牌市场份额的大小及变化趋势,适时撤销市场占有率过低的品牌,以免造成自身品牌过度竞争。3、分类品牌分类品牌即指企业对所有产品在分类的基础上各类产品使用不同的品牌。如企业可以对自己生产经营的产品分为器具类产品、妇女服装类产品、主要家庭设备类产品,并分别赋予其不同的品牌名称及品牌标志。这实际上是对前两种做法的一种折中。分类品牌可以按产品分类,也可以按市场分类。(三)复合品牌策略复合品牌就是指对同一种产品赋予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牌的做法。多牌共推一品,不仅集中了一品一牌策略的优点,而且还有增加宣传效果等增势作用。复合品牌策略,按照复合在一起的品牌的地位或从属程度来划分,一般可以分为主副品牌策略与品牌联合策略两种。1、主副品牌策略主副品牌策略是指同一产品使用一主一副两个品牌的做法。在主副品牌策略下,用涵盖企业若干产品或全部产品的品牌做主品牌,借其品牌之势;同时,给各个产品设计不同的副品牌(专属于特定产品的品牌),以副品牌来突出不同产品的个性。主副品牌策略兼容了统一品牌策略与个别品牌策略的优点。它既可以像统一品牌策略一样实现优势共享,使企业产品均在主品牌下借势受益;同时,又能达到像个别品牌策略一样比较清晰地界定不同副品牌标定下产品之间的差异性特征,从而避免因个别品牌的失败而给整个品牌带来损失的负面影响。主副品牌策略简直就是对统一品牌策略和个别品牌策略的必要补充。主副品牌策略一般适合于企业同时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或质量有别的商品,同时还要求拟作为主品牌的品牌应有较高的知名度与较好的市场声誉。产品性质相同或质量一致,那也就无必要设置副品牌;而品牌知名度不高或市场声誉不佳,也无势可借,进而也难以带活副品牌。2、品牌联合策略品牌联合策略是指对同一产品使用不分主次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牌的做法。品牌联合可以使两个抑或更多个品牌有效地协作、联盟,相互借势,来提高品牌的市场影响力与接受程度。品牌联合所产生的传播效应是“整体远远大于单体”。可以说,品牌联合的扩散效应比单独品牌要大得多。依照联合品牌的隶属关系,品牌联合策略又可大致分为“自有品牌联合并用”与“自有品牌与他人品牌联合并用”两种做法。必须说明的是,品牌联合不仅仅是品牌名称上的简单联合、表面联合,而且更重要的是实质性的深层次的联合或合作,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牌的联合赞助、组合宣传、共用网络等具体的品牌联合形式。顾客感知价值(一)顾客感知价值的含义为顾客提供更大的顾客感知价值,是企业建立良好顾客关系的基石。所谓顾客感知价值(CPV),是指企业传递给顾客,且能让顾客感受得到的实际价值。它一般表现为顾客购买总价值与顾客购买总成本之间的差额。这里的顾客购买总价值是指顾客购买某一产品与服务所期望获得的一系列利益;顾客购买总成本是指顾客为购买某一产品所耗费的时间、精力以及所支付的金钱等成本之和。顾客在购买产品时,总是希望有较高的顾客购买总价值和较低的顾客购买总成本,以便获得更多的顾客感知价值,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因此,顾客在做购买决策时,往往从价值与成本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从中选择出那些期望价值最高、购买成本最低,即“顾客感知价值”最大的产品作为优先选购的对象。企业为在竞争中战胜对手、吸引更多的潜在顾客,就必须向顾客提供比竞争对手具有更高顾客感知价值的产品,获得更高的顾客满意度。为此,企业可从两个方面改进自己的工作:一是通过改进产品和服务,塑造企业形象,提高人员素质,提高顾客购买总价值;二是通过改善服务与促销网络系统,减少顾客购买产品的时间、精神与体力的耗费,降低顾客购买总成本。(二)顾客购买总价值获得更大顾客感知价值的途径之一,是增加顾客购买总价值。顾客购买总价值由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构成,其中每一项价值的变化均对总价值产生影响。1、产品价值产品价值是由产品的功能、特性、品质、品种与式样等所产生的价值。它是顾客需要的中心内容和选购产品的首要因素。一般情况下,产品价值是决定顾客购买总价值大小的关键和主要因素。产品价值是由顾客需要来决定的,在分析产品价值时应注意:(1)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顾客对产品的需要有不同的要求,构成产品价值的要素以及各种要素的相对重要程度也会有所不同。(2)在经济发展的同一时期,不同类型的顾客对产品价值,也会有不同的要求,在购买行为上显示出极强的个性特点和明显的需求差异性。因此,企业必须认真分析不同发展时期顾客需求的共同特点以及同一时期不同类型顾客需求的个性,特征,并据此进行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增强产品的适应性。2、服务价值服务价值是指伴随产品实体的出售,企业向顾客提供的各种附加服务,包括产品介绍、送货、安装、调试、维修、技术培训、产品保证等所产生的价值。服务价值是构成顾客购买总价值的重要因素。在现代市场营销实践中,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不仅注意产品本身价值的高低,而且更加重视产品附加价值的大小。特别是在同类产品质量与性能大体相同的情况下,企业向顾客提供的服务越完备,产品的附加价值越大,顾客从中获得的实际利益就越大,从而购买的总价值也就越大。因此,在提供优质产品的同时,向消费者提供完善的服务,已成为现代企业市场竞争的新焦点。3、人员价值人员价值是指企业员工的经营思想、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工作效益与质量、经营作风、应变能力等所产生的价值。企业员工直接决定着企业为顾客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决定着顾客购买总价值的大小。综合素质较高又具有顾客导向经营思想的工作人员,会比知识水平低、业务能力差、经营思想不端正的工作人员为顾客创造更高的价值,培养更多满意的顾客。人员价值对企业、对顾客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并且这种作用往往是潜移默化、不易度量的。因此,高度重视企业内部营销,确保管理层、员工都有正确的营销理念,加强对员工日常工作的激励、监督与管理,使整个团队始终保持较高的工作质量与水平就显得至关重要。4、形象价值形象价值是指企业及其产品在社会公众中形成的总体形象所产生的价值。包括企业的产品、技术、质量、包装、商标、工作场所等所构成的有形形象所产生的价值,公司及其员工的职业道德行为、经营行为、服务态度、作风等行为形象所产生的价值,以及企业的价值观念、管理哲学等理念形象所产生的价值等。形象价值与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密切相关,在很大程度上是上述三个方面价值的综合反映。良好的形象价值会对企业的产品产生巨大的支持作用,带给顾客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满足感、信任感,使顾客需要获得更高层次和更大限度的满足,从而增加顾客购买总价值。因此,企业应高度重视自身形象塑造,为企业进而为顾客带来更大的价值。(三)顾客购买总成本使顾客获得更大顾客感知价值的另一途径,是降低顾客购买的总成本。顾客购买总成本不仅包括货币成本,而且还包括时间成本、精神成本、体力成本等非货币成本。一般情况下,顾客购买产品时首先要考虑主要表现为价格的货币成本的大小,这是构成顾客购买总成本大小的主要和基本因素。在货币成本相同的情况下,顾客还要考虑其购买所花费的时间、精力等,这些支出也是构成顾客购买总成本的重要因素。这里我们主要考察后面几种成本。1、时间成本在顾客购买总价值与其他成本一定的情况下,时间成本越低,顾客购买的总成本越小,从而顾客感知价值越大。以服务企业为例,顾客为购买餐馆、旅馆、银行等服务行业,所提供的服务时,常常需要等候一段时间才能进入到正式购买或消费阶段,特别是在营业高峰期更是如此。在服务质量相同的情况下,顾客等候购买该项服务的时间越长,所花费的时间成本越大,购买的总成本就会越大。同时,等候时间越长,越容易引起顾客对企业的不满,中途放弃购买的可能性亦会增大。因此,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在保证产品与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顾客的时间支出,是创造更大的顾客感知价值、增强企业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2、精力成本精力成本(精神与体力成本)是指顾客购买产品时,在精神、体力方面的耗费与支出。在顾客购买总价值与其他成本一定的情况下,精神与体力成本越小,顾客为购买产品所支出的总成本就越低,从而顾客感知价值越大。因为消费者购买过程是一个从产生需求、寻找信息、判断选择、决定购买、实施购买,以及买后感觉的全过程。在购买过程的各个阶段,均需付出一定的精神与体力。特别是在复杂购买行为中,消费者需要广泛搜集产品信息,反复比较评估,付出较多的精力成本。对于这类产品,如果企业能够通过多种渠道向潜在顾客提供全面详尽的信息和相关服务,就可以减少顾客所花费的精神与体力,从而降低顾客购买总成本。(四)运用顾客感知价值概念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顾客感知价值的大小受顾客购买总价值与顾客购买总成本两方面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其中,顾客购买总价值是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等因素的函数。各个构成因素的变化对其总量的影响作用不是各自独立的。这些构成因素之间也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其中某一项价值构成因素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其他相关价值因素量的增减,从而综合影响顾客购买总价值或总成本的增减,最终影响顾客感知价值。企业在制定市场营销方案时,应综合考虑构成顾客购买总价值与总成本的各项因素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突出重点,优化营销资源配置,尽可能用较低的生产与市场营销费用为顾客提供更多的顾客感知价值。(2)不同的顾客群对产品价值的期望和购买成本的重视程度是不同的。企业应根据不同顾客的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增加顾客购买总价值,降低顾客购买总成本,以提高产品的实用价值。例如,对于工作繁忙的消费者而言,时间成本是最为重要的,企业应尽量缩短消费者寻求产品信息和购买的时间,提供方便使用和便捷的维修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和适应其求速求便的心理要求。总之,企业应根据不同细分市场顾客的不同需要,努力提供对顾客实用价值最强的产品和服务,使之获得最大限度地满足。(3)顾客感知价值的大小,应以能够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为主要原则。有的企业为了争取顾客、战胜竞争对手、巩固或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往往采取顾客感知价值最大化策略。但长期不适当追求顾客感知价值最大化的结果可能会使企业成本增加过多,导致利润减少甚至亏损。因此,在市场营销实践中,企业应掌握一个合理的度,以确保实行顾客感知价值最大化所带来的利益超过因此而增加的成本费用。绿色营销的兴起和实施(一)绿色营销的兴起伴随着现代工业的大规模发展,人类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毁坏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大自然的报复促使人类猛醒,绿色需求便逐步由潜在转化为现实,消费需求的满足,转向物质、精神、生态等多种需求与价值并重。有支付能力的绿色需求,是绿色营销赖以形成的推动力,并决定了绿色市场规模的形成与发展。1968年,在意大利成立的罗马俱乐部指出:人类社会的进步并不等于GDP的上升。1972年6月,联合国首次召开了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全球性环保行动计划和《人类环境宣言》,向全世界发出呼吁: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进入20世纪90年代,一些国家纷纷推出以环保为主题的“绿色计划”。20世纪80年代前,由于我国粮油食品农药残留量超标,出口产品因保护臭氧层的有关国际公约而受阻,因此,对实施绿色营销开始有紧迫感。中国的绿色工程始于绿色食品开发,1984年在广州出现了全国第一家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992年11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定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开始实施绿色食品标志制度。1993年5月,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加入了“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除绿色食品外,我国绿色产品的研制与开发也已扩展到其他领域。1990年研制成功了高容量,胶体电池;1994年研制成功绿色农药苦参烟碱乳剂,获得日内瓦博览会金奖。1994年,农业部提出了发展绿色食品的三项基本原则,并正式决定采用由太阳、植物叶片、蓓蕾构成的绿色食品标志。1994年3月25日,国务院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是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环境与发展的总体出发,提出的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以及人口、教育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和政策措施方案。1995年年初,全国已有28种绿色食品的生产和开发,除食品外,其他绿色产品也不断研制成功。随着绿色产品的开发,绿色商店已在一些大城市相继建立。从绿色意识的觉醒、绿色需求的发展、绿色产业的形成、绿色体制的建立到绿色理论的创建,《中国21世纪议程》在行动中。(二)绿色营销的实施绿色营销实施的步骤,一般包括树立绿色营销观念、收集绿色信息、分析绿色需求、制定绿色营销战略和绿色营销组合。下面主要简述制定绿色营销战略和营销组合。1、制定绿色营销战略在全球绿色浪潮兴起的时代,企业应基于环境和社会利益考虑,在搜集绿色信息、分析绿色需求的基础上,制定能够体现绿色营销内涵的战略计划,以便有利于长期发展。绿色营销战略应明确企业研制绿色产品的计划及必要的资源投入,具体说明环保的努力方向及措施。绿色营销战略应以满足绿色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