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ESC指南解读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ESC指南解读证据分级及推荐级别证据分级Ⅰ:大样本双盲RCT或样本RCT的Meta分数得出的与临床相关的结果。Ⅱ:小样本RCT;未使用盲法的RCT,采用有效替代标志物的RCT。Ⅲ:非随机对照研究,观察性(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或横断面研究。Ⅳ:专家委员会或相关权威意见Ⅴ:专家意见推荐级别A:良好的科学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带来的获益实质性地压倒潜在的风险。临床医生应当对适用的患者讨论该医疗行为。B:至少是尚可的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带来的获益超过潜在的风险。临床医生应当对适用的患者讨论该医疗行为。C:至少是尚可的科学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能提供益处,但获益与风险十分接近,无法进行一般性推荐。临床医生不需要提供此医疗行为,除非存在某些个体考虑。D:至少是尚可的科学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潜在风险超过益处。临床医生不应该向无症状的患者常规实施该医疗行为。证据分级及推荐级别证据分级诊断和风险分层
(1)建议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重要体征、其他体格检查发现、ECG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对患者进行基本诊断以及行短期的缺血和出血风险分层。(I,A)(2)建议患者就诊后10min内迅速行12导联ECG检查,并立即让有经验的医生查看结果。为了防止症状复发或者诊断不明确,有必要再次行12导联ECG检查。(I,B)(3)如果标准导联ECG结果阴性,但仍然高度怀疑缺血性病灶的存在,建议增加ECG导联(V3R、V4R、V7-V9)。(I,C)(4)建议检测心肌钙蛋白(敏感或者高敏法),且在60min内获取结果。(I,A)诊断和风险分层(1)建议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重要体征、其诊断和风险分层
(5)如果有高敏肌钙蛋白的结果,建议行0h和3h的快速排查方案。(I,B)(6)如果有高敏肌钙蛋白的结果以及确认可用0h/1h算法,建议行0h和1h的快速排查和确诊方案。如果前两次肌钙蛋白检测结果阴性但临床表现仍然提示ACS,建议在3-6h之后再做一次检查。(I,B)(7)建议使用现有的风险分数来诊断评估患者病情。(I,B)(8)如果患者预行冠脉造影,可考虑使用CRUSADE分数量化出血风险。(IIb,B)诊断和风险分层(5)如果有高敏肌钙蛋白的结果,建议行0影像学检查
(1)如果患者无复发胸痛、ECG结果正常、心肌钙蛋白检查结果正常(最好是高敏),但仍然怀疑存在ACS,建议行无创性的负荷试验诱发缺血,结果不理想再进一步考虑有创性的检查。(I,A)(2)建议行超声心动图以评估局部和全左心室功能,以及确诊和排查鉴别诊断。(I,C)(3)如果心肌钙蛋白和/或ECG结果阴性,但仍怀疑低中度CAD,可考虑行MDCT冠脉造影检查。(IIa,A)影像学检查(1)如果患者无复发胸痛、ECG结果正常、心肌监测方法
(1)建议持续监测心律,直到排除或确诊NSTEMI。(I,C)(2)建议将NSTEMI患者收入监护病房。(I,C)(3)对于临床表现为心脏性心律失常的低危NSTEMI患者,建议行24h心律监测或者PCI。(IIa,C)(4)对于临床表现为心脏性心律失常的中高危NSTEMI患者,建议行至少24h的心律监测。(IIa,C)(5)如果患者缺乏持续缺血的体征或症状,或许部分患者应考虑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心律监测(例如疑似冠脉痉挛或提示相关心律失常的症状)。(IIb,C)监测方法(1)建议持续监测心律,直到排除或确诊NSTEM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的抗缺血药物的若干建议1.如果患者持续表现缺血症状且无β受体阻滞剂的禁忌症,建议早期开始β阻剂治疗。(I,B)2.除非患者的心功能进展为KilipIII或者更高,建议持续使用β受体阻滞剂。(I,B)3.对于反复发作心绞痛的患者,建议舌下含服或者静脉给药,以快速缓解症状;对于反复发作的心绞痛、难控性高血压或者有心衰的体征的患者,建议静脉给药。(I,C)4.对于疑似或确诊冠脉痉挛性心绞痛的患者,建议选用钙通道阻滞剂和硝酸酯类药物,避免使用β受体阻滞剂。(IIa,B)
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的抗缺血药物的若干建议1.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的建议1.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1)对于所有没有禁忌症的患者,建议使用口服阿司匹林,初始计量为150-300mg以及维持剂量为75-100mg/天,长期给药,与治疗策略无关。(I,A)(2)如果没有如重度的出血风险之类的禁忌症,建议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添加P2Y12抑制剂,维持治疗12个月。(I,A)对于所有中高缺血风险(如心肌钙蛋白升高)的患者,无论初始治疗如何,即使前期已使用了氯匹格雷进行预治疗,若无禁忌症,建议停用氯匹格雷,换用替格瑞洛(180mg符合剂量,90mg,bid)。(I,B)对于接下来准备做PCI的患者,建议使用普拉格雷(60mg符合剂量,10mg/天)。(I,B)对于无法服用替格瑞洛或普拉格雷或者同时需要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建议使用氯匹格雷(300-600mg负荷剂量,75mg,qd)。(I,B)(3)对于疑似有高出血风险且行DES植入的患者,建议在植入手术后行3-6短期的P2Y12抑制剂治疗方案。(IIb,A)(4)对于冠脉解剖影像学资料尚未完善的患者,不建议使用普拉格雷。(III,B)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的建议1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的建议2.静脉内抗血小板治疗(1)若在PCI术间出现紧急情况或者血栓栓塞,建议使用GPIIb/IIIa抑制剂。(IIa,C)(2)对于预行PCI治疗,且之前未使用P2Y12抑制剂的患者,建议使用坎格瑞洛。(IIb,A)(3)对于冠脉解剖影像学资料尚未完善的患者,不建议使用GPIIb/IIIa抑制剂。(III,A)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的建议2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的建议3.长期P2Y12抑制剂治疗在仔细衡量患者的出血和缺血风险之后,可考虑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添加P2Y12抑制剂,持续1年。(IIb,A)4.一般治疗建议(1)对于有高胃肠出血风险的患者,建议在DAPT方案的基础上添加质子泵抑制剂。(I,B)(2)除非患者有缺血事件的高危因素且临床实施困难,若服用P2Y12抑制剂的患者预行非紧急非心脏的大手术,建议延期手术,替格瑞洛或氯匹格雷停药后至少5天,普拉格雷至少7天。(IIa,C)(3)如果非心脏手术无法推迟或者合并出血,建议停用P2Y12抑制剂,PCI手术中植入裸金属支架和新一代的药物涂层支架分别停用药物至少1个月和3个月。(IIb,C)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的建议3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抗凝药物的若干建议1.诊断期间,考虑到缺血和出血风险,建议肠道外抗凝药物。(I,B)2.无论管理策略如何,建议使用璜达肝癸钠(2.5mg,皮下注射,qd),可取得最理想的效果和安全性。(I,B)3.PCI手术期间,建议将普通肝素+GPIIb/IIIa抑制剂换成比伐卢定(0.75mg/Kg,静脉注射;术后4h内注射剂量为1.75mg/Kg/h)。(I,A)4.若患者预行PCI且未服用任何抗凝药物,建议使用普通肝素,70-100IU/Kg,静脉注射(如果同时使用GPIIb/IIIa抑制剂,则将剂量调整为50-70IU/Kg)。(I,B)5.对于正在服用璜达肝癸钠且预行PCI的患者,建议单独使用普通肝素,静脉注射(如果同时使用GPIIb/IIIa抑制剂,则将剂量调整为50-60IU/Kg或者70-80IU/Kg)。(I,B)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抗凝药物的若干建议1.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抗凝药物的若干建议6.如果璜达肝癸钠的效果不佳,建议换成低分子肝素(1mg/Kg,bid)或者普通肝素。(I,B)7.对于预行PCI手术且术前皮下注射过了低分子肝素的患者,可以考虑继续使用低分子肝素。(IIa,B)8.在普通肝素治疗后,且有活化凝血时间作为参考的情况下,可考虑PCI术间大剂量给予普通肝素。(IIb,B)9.除非有其他用药指征,否则PCI术后都应考虑停止抗凝药物。(IIa,C)10.不建议切换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III,B)11.对于既往无卒中或TIA,但处于高缺血风险和低出血风险的NSTEMI患者,在停止胃肠外抗凝药物时候可以考虑使用利伐沙班(2.5mg,bid,持续用药1年)。(IIb,B)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抗凝药物的若干建议6.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联合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的若干建议NSTE-ACS和非瓣膜病变房颤患者的抗栓治疗方案1.对于有确切口服抗凝药物(OAC)使用指征的患者,建议在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添加OAC。(I,C)2.不管治疗方案中OAC如何使用,建议对中高危患者早期行冠脉造影检查(24h之内)。(IIa,C)3.不建议在冠脉造影前在OAC的基础上添加使用「阿司匹林+P2Y12抑制剂」的双联抗血小板疗法(DAPT)。(III,C)对于预行冠脉支架植入的患者,建议如下:1.抗凝药物(1)不管上一次非口服抗凝药物(NOAC)的服用时间如何,或者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VKA)治疗的患者的INR<2.5,建议PCI术间添加胃肠外抗凝药物治疗。(I,C)(2)围手术期间,应考虑连续使用VKA或者NOAC行抗凝治疗。(I,C)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联合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联合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的若干建议2.抗血小板治疗(1)对于NSTE-ACS和房颤患者,在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可以考虑将三联疗法更换为包括P2Y12抑制剂的DAPT。(IIa,C)(2)如果出血风险较低,可以考虑在维持「OAC+阿司匹林(75-100mg/天)或氯匹格雷(75mg/天)」双联疗法12个月之后,行「OAC+阿司匹林(75-100mg/天)+氯匹格雷(75mg/天)」三联疗法,维持治疗6个月。(IIa,C)(3)如果出血风险较高,不管植入支架的类型如何,可以考虑在维持「OAC+阿司匹林(75-100mg/天)或氯匹格雷(75mg/天)」双联疗法12个月之后,行「OAC+阿司匹林(75-100mg/天)+氯匹格雷(75mg/天)」三联疗法,维持治疗1个月。(Iib,C)(4)对于部分特殊患者,可以考虑将三联疗法更换为「OAC+氯匹格雷(75mg/天)」双联疗法。(IIb,B)(5)不建议将替格瑞洛或者普拉格雷列入三联疗法方案。(III,C)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联合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出血管理和输血的若干建议1.对于因VKA相关出血事件而面临生命危险的患者,建议使用IV因子凝血酶原复合物快速逆转抗凝药物的作用,而不是选用新鲜冰冻血浆或者重组激活因子VII。另外,若需要反复静脉注射维生素K(10mg),建议缓慢注射给药。(IIa,C)2.对于因NOAC(新型抗凝药)相关持续出血事件而面临生命危险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凝血酶原复合物或者激活凝血酶原复合物。(IIa,C)3.对于贫血但无活动性出血证据的患者,如果出现血液动力学受损、血细胞比容<25%或者血红蛋白水平低于7g/dL,可以考虑输血。(IIb,C)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出血管理和输血的若干建议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预行冠脉搭桥手术(CABG)围手术期的抗血小板治疗的若干建议1.无论血管再通的策略如何,如果没有过分的出血风险等禁忌症,建议使用「阿司匹林+P2Y12抑制剂」的双联抗血小板疗法,维持治疗12个月。(I,A)2.建议组织一个心脏团队,权衡缺血和出血风险,指导CABG手术时间和DAPT管理。(I,C)3.如果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进行性心肌梗死或者极高危冠脉结构异常,无论抗血小板治疗如何,建议立即行CABG治疗,不予延期。(I,C)4.如果患者没有出现进行性出血事件,建议CABG术后6-24h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I,B)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预行冠脉搭桥手术(CAB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预行冠脉搭桥手术(CABG)围手术期的抗血小板治疗的若干建议5.建议CABG术前持续使用低剂量的阿司匹林。(I,B)6.对于预行CABG且在接受DAPT的患者,考虑在术前5天停替卡格雷和氯匹格雷,术前7天停普拉格雷。(Ia,B)7.CABG术后,一旦患者病情稳定,建议恢复P2Y12抑制剂治疗。(Ia,C)8.在P2Y12抑制剂停药之后,考虑监测血小板功能,以缩短CABG术时间窗。(Ib,B)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预行冠脉搭桥手术(CAB非ST段抬高型ACS侵入性冠脉造影和血运重建推荐1.患者至少具备以下一项极高危标准: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心源性休克;药物难治性胸痛复发或持续性胸痛;危及生命的心率失常或心脏骤停;心梗机械性并发症;急性心衰伴顽固性心绞痛或ST段下移;ST段或T波重复性动态演变,尤其是伴有间歇性ST段抬高,推荐立即(<2h)行介入治疗。(I,C)2.患者至少具备以下一项高危标准:与心梗对应的肌钙蛋白升高或降低;ST段或T波动态演变(有症状或无症状);GRACE评分>140,推荐早期(<24h)行介入治疗。(I,A)3.患者至少具备以下一项中危标准:患有糖尿病;肾功能不全(eGFR<60mL/min/1.73m2);LVEF<40%或充血性心力衰竭;早期心梗后心绞痛;最近行PCI;之前行冠脉搭桥手术;109<GRACE评分<140,或者非侵入性检查时复发心绞痛或缺血,推荐72小时内行介入治疗。(I,A)非ST段抬高型ACS侵入性冠脉造影和血运重建推荐1.非ST段抬高型ACS侵入性冠脉造影和血运重建推荐4.无上述危险指标以及无症状复发的患者,推荐介入评估之前行非侵入性检查(优先选择影像学检查)。(I,A)5.对于经桡动脉冠脉介入诊疗经验丰富的医疗中心,推荐经桡动脉途径冠脉造影和PCI。(I,A)6.对于需要行PCI的患者,推荐植入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I,A)7.对于多支冠脉病变的患者,推荐根据临床情况、合并症以及疾病严重程度(包括病变分布、病变特征和SYNTAX评分)选择血运重建策略(犯罪血管PCI,多血管PCI或冠脉搭桥手术)。(I,C)8.对于因出血风险增加计划短期双联抗血小板(30天)治疗的患者,考虑使用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IIb,B)非ST段抬高型ACS侵入性冠脉造影和血运重建推荐4.老年非ST段抬高型ACS管理推荐1.推荐根据体重和肾功能制定抗血栓治疗。(I,C)2.对于老年患者,应该考虑行侵入性检查,条件合适的话,可在仔细评估潜在风险和获益、预期生命期限、合并症、生活质量、体质以及患者价值和偏好后进行血运重建。(IIa,A)3.考虑调整β受体阻滞剂、ACEI、ARBs和他汀药物剂量预防药物副作用。(IIa,C)老年非ST段抬高型ACS管理推荐1.推荐根据体重和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慢性肾脏疾病治疗的若干建议
1.建议对所有患者检查肾小球过滤(GFR)评估肾脏功能。(I,C)2.对肾功能正常的患者给予一线抗栓治疗,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量调整(I,B)3.建议根据肾功能障碍的程度,将胃肠外抗凝药物更换为普通肝素或者调整璜达肝癸钠、低分子肝素、比伐卢定和小分子GPIIb/IIIa抑制剂的剂量。(I,C)4.当GFR<30mL/min/1.73m2时,将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的抗凝药物改为普通肝素输注。(I,C)5.若患者预行有创检查或治疗,建议使用低渗或等渗造影剂。(I,A)6.仔细权衡风险利益比,尤其是考虑到肾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之后,如果有必要的话,建议行冠脉造影检查。(I,B)7.若患者预行PCI治疗,建议首选新一代的DES,而不是BMS(I,B)8.若患者患有多支血管病变的冠脉疾病(CAD),且手术风险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预期寿命超过1年,则CABG优于PCI。(I,B)9.若患者患有多支血管病变的冠脉疾病(CAD),但手术风险在超出了可接受的范围,预期寿命<1年,PCI优于CABG。(I,B)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慢性肾脏疾病治疗的若干建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急性心衰治疗的若干建议1.建议行紧急心动超声检查以评估左心室和瓣膜功能,以及排查机械性并发症。(I,C)2.对于难治性心绞痛、ST段改变或者心源性休克的急性心衰患者,建议立即行冠脉造影。(I,B)3.对于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如果冠脉结构无异常,建议立即行PCI检查。(I,B)4.对于心源性休克患者,如果冠脉结构不适于PCI,建议立即行CABG。(I,B)5.对于发生机械性并发症的NSTEACS患者,建议立即组织心脏团队进行讨论。(I,C)6.若患者由于机械性并发症导致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或者心源性休克,建议行主动脉内球囊泵植入。(IIa,C)7.建议对心源性休克患者行短期机械性循环支持。(Ib,C)8.不建议对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常规行主动脉内球囊泵植入。(III,B)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急性心衰治疗的若干建议1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诱发心衰治疗的若干建议1.患者病情稳定之后LVEF≤40%,建议使用ACEI(如果不耐受则换为ARB),以减少死亡风险、复发MI和因心衰入院的概率。(I,A)2.患者病情稳定之后LVEF≤40%,建议使用β受体阻滞剂,以减少死亡风险、复发MI和因心衰入院的概率。(I,A)3.无论是否已经接受ACEI或者β受体阻滞剂治疗,如果患者的LVEF≤35%且症状持续,建议使用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醛固酮类),以降低心衰住院率和死亡率。(I,B)4.若患者LVEF≤40%,建议使用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首选依普利酮,以降低心血管疾病住院和死亡率。(I,B)5.若患者有重度左心室功能不全(LVEF≤35%),建议行辅助设备治疗(根据QRS间期选用CRT-D或ICD)。患者的预期寿命需>1年,且功能状态良好。(I,A)6.对于LVEF≤35%的CAD患者,在植入ICD或CRT-D之前,需考虑做残余缺血和随后的血管重建相关的检查。在植入ICD或CRT-D之前,若已行血管重建,建议6个月内评估不良左心室重构。(IIa,B)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诱发心衰治疗的若干建议1.糖尿病合并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管理推荐(1)推荐所有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筛查糖尿病,监测已知糖尿病或入院高糖血症患者血糖水平。(I,C)(2)对于血糖>10mmol/L(180mg/dL)的ACS患者,应考虑降糖治疗,根据合并症制定降糖目标,避免低血糖发生。(IIa,C)(3)对于急性期患者以及晚期心血管疾病、高龄、糖尿病病程长和存在多种合并症的患者,应考虑放宽降糖。(IIa,C)2.抗栓治疗和介入策略(1)对于糖尿病和无糖尿病患者均推荐相同抗血栓治疗。(I,C)(2)优先推荐侵入性诊疗。(I,A)(3)对于基线肾脏损伤或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推荐冠脉造影或PCI术后2-3天监测肾功能。(I,C)(4)对于行PCI的患者,推荐优先选择新一代DESs。(I,A)(5)对于多支冠脉稳定型病变,且手术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的患者,推荐优先选择CABG。(I,A)(6)对于多支冠脉稳定型病变且SYNTAX评分≤22分的患者,可考虑将PCI作为CABG替代治疗方案。(IIa,B)糖尿病合并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管理推荐(1)推荐房颤合并非ST段抬高型ACS管理推荐1.若无禁忌,推荐所有患者接受抗凝药物治疗。(I,A)2.对于房颤合并肌钙蛋白水平升高的患者,应考虑检查是否存在心肌缺血。(IIa,C)房颤合并非ST段抬高型ACS管理推荐1.若无禁忌,房颤合并快速心室率患者1.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推荐电复律。(I,C)2.对于非紧急恢复窦性心律的患者,推荐电复律或胺碘酮药物复律,旦该方案只适用于房颤发作<48h或经食道超声未见左心耳血栓或已抗凝至少3周的患者。(I,C)3.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推荐静脉注射β受体阻滞剂减少心室率。(I,C)4.若β受体阻滞剂疗效不佳,可考虑静脉注射强心苷类药物控制心室率。(IIb,C)5.对于未使用β受体阻滞剂且无心衰征象的患者,可考虑静脉注射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减慢心室率。(IIb,C)6.不推荐使用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III,B)7.不推荐维纳卡兰。(III,C)房颤合并快速心室率患者1.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推荐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血小板减少管理推荐1.治疗过程中血小板降至<100000/uL(或相比于基线降低超过50%),推荐立即停用GPIIb/IIIa抑制剂和/或肝素(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或其它肝素产物)。(I,C)2.对于接受GPIIb/IIIa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当出现严重活动性出血或严重无症状性血小板减少(血小板<10000/uL)时,推荐输注血小板。(I,C)3.对于既往或可疑发生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的患者,推荐采用非肝素抗凝。(I,C)4.推荐采用无HIT(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风险或HIT低风险的药物,或短期使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预防HIT的发生。(I,C)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血小板减少管理推荐1.治疗非ST段抬高型ACS长期管理推荐1.推荐建议所有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规律运动和健康饮食)。(I,A)2.除非存在禁忌,否则推荐尽早启动高强度他汀治疗,并长期维持。(I,A)3.除非存在禁忌,否则推荐LVEF≤40%或心衰、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服用ACEI,ARBs可作为ACEI替代药物,尤其是ACEI不耐受时。(I,A)4.除非存在禁忌,否则推荐LVEF≤40%的患者服用β受体阻滞剂。(I,A)非ST段抬高型ACS长期管理推荐1.推荐建议所有患非ST段抬高型ACS长期管理推荐5.对于非ST段抬高型ACS后LVEF≤35%以及心衰或糖尿病,但无明显肾功能不全或高钾血症的患者,推荐服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且优先选择依普利酮。(I,A)6.推荐舒张压目标值<90mmHg(糖尿病患者<85mmHg)。(I,A)7.患者应考虑加入结构完善的心脏康复项目以改善生活方式和增加治疗依从性。(IIa,A)8.尽管他汀已达最大耐受剂量,LDL仍≥70mg/dL(1.8mmol/L)的患者,应考虑加用非他汀类降脂药物进一步降低LDL-c。(IIa,B)9.患者收缩压目标值应<140mmHg。(IIa,B)非ST段抬高型ACS长期管理推荐5.对于非ST非ST段抬高型ACS长期管理推荐5.对于非ST段抬高型ACS后LVEF≤35%以及心衰或糖尿病,但无明显肾功能不全或高钾血症的患者,推荐服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且优先选择依普利酮。(I,A)6.推荐舒张压目标值<90mmHg(糖尿病患者<85mmHg)。(I,A)7.患者应考虑加入结构完善的心脏康复项目以改善生活方式和增加治疗依从性。(IIa,A)8.尽管他汀已达最大耐受剂量,LDL仍≥70mg/dL(1.8mmol/L)的患者,应考虑加用非他汀类降脂药物进一步降低LDL-c。(IIa,B)9.患者收缩压目标值应<140mmHg。(IIa,B)非ST段抬高型ACS长期管理推荐5.对于非ST指南建议要点总结1.诊断(1)如有高敏肌钙蛋白,建议行0h或者3h的快速排查方案,并使用0h/1h算法。如果前两者均不可用,且临床仍然考虑ACS,应行3-6h检测。IB(2)建议使用超声心动图评估左室局部或者全部功能,来建立或者排除诊断。IC指南建议要点总结1.诊断指南建议要点总结2.抗血小板治疗如无禁忌症,建议PCI术前使用普拉格雷(60mg负荷量,每日10mg)。IB无法使用替格瑞洛、普拉格雷或者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建议使用氯匹格雷(300-600mg负荷量,75mg每天)。IB(2)不建议冠脉解剖结构不清楚者使用普拉格雷IIIB指南建议要点总结2.抗血小板治疗指南建议要点总结3.侵入性治疗策略(1)建议至少有以下一条极高危因素的患者行即刻侵入性治疗(小于2小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者心源性休克;治疗过程中反复发作或者进行性加重的胸痛;威胁生命的心律失常或者心源性休克;MI机械并发症;急性心衰合并不稳定性心绞痛;反复出现的ST段和T波动态变化尤其是ST段中度抬高。IC(2)建议至少有以下一条高危因素的患者行早期侵入性治疗(小于24小时):肌钙蛋白升高或者下降;ST段和T波动态变化;GRACE评分大于140。IA(3)建议至少有以下一条中危因素的患者行侵入性治疗(小于72h):糖尿病;肾功能不全(eGFR,60mL/min/1.73m2);LVEF小于40%或者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梗后早期心绞痛;近期PCI;之前有过CABG;GRACE评分大于109或者小于140。IA指南建议要点总结3.侵入性治疗策略指南建议要点总结4.冠脉血运重建(1)建议PCI经桡动脉入路。IA(2)建议多支病变患者,根据血运重建策略(例如,分叉病变PCI、多支病变PCI、CABG)和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病变部位、血管病变特点、SYNTAX评分)和当地心脏团队建议治疗。IC5.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如无禁忌症,建议早期开始大剂量他汀治疗并长期维持。IA指南建议要点总结4.冠脉血运重建谢谢!谢谢!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ESC指南解读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ESC指南解读证据分级及推荐级别证据分级Ⅰ:大样本双盲RCT或样本RCT的Meta分数得出的与临床相关的结果。Ⅱ:小样本RCT;未使用盲法的RCT,采用有效替代标志物的RCT。Ⅲ:非随机对照研究,观察性(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或横断面研究。Ⅳ:专家委员会或相关权威意见Ⅴ:专家意见推荐级别A:良好的科学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带来的获益实质性地压倒潜在的风险。临床医生应当对适用的患者讨论该医疗行为。B:至少是尚可的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带来的获益超过潜在的风险。临床医生应当对适用的患者讨论该医疗行为。C:至少是尚可的科学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能提供益处,但获益与风险十分接近,无法进行一般性推荐。临床医生不需要提供此医疗行为,除非存在某些个体考虑。D:至少是尚可的科学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潜在风险超过益处。临床医生不应该向无症状的患者常规实施该医疗行为。证据分级及推荐级别证据分级诊断和风险分层
(1)建议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重要体征、其他体格检查发现、ECG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对患者进行基本诊断以及行短期的缺血和出血风险分层。(I,A)(2)建议患者就诊后10min内迅速行12导联ECG检查,并立即让有经验的医生查看结果。为了防止症状复发或者诊断不明确,有必要再次行12导联ECG检查。(I,B)(3)如果标准导联ECG结果阴性,但仍然高度怀疑缺血性病灶的存在,建议增加ECG导联(V3R、V4R、V7-V9)。(I,C)(4)建议检测心肌钙蛋白(敏感或者高敏法),且在60min内获取结果。(I,A)诊断和风险分层(1)建议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重要体征、其诊断和风险分层
(5)如果有高敏肌钙蛋白的结果,建议行0h和3h的快速排查方案。(I,B)(6)如果有高敏肌钙蛋白的结果以及确认可用0h/1h算法,建议行0h和1h的快速排查和确诊方案。如果前两次肌钙蛋白检测结果阴性但临床表现仍然提示ACS,建议在3-6h之后再做一次检查。(I,B)(7)建议使用现有的风险分数来诊断评估患者病情。(I,B)(8)如果患者预行冠脉造影,可考虑使用CRUSADE分数量化出血风险。(IIb,B)诊断和风险分层(5)如果有高敏肌钙蛋白的结果,建议行0影像学检查
(1)如果患者无复发胸痛、ECG结果正常、心肌钙蛋白检查结果正常(最好是高敏),但仍然怀疑存在ACS,建议行无创性的负荷试验诱发缺血,结果不理想再进一步考虑有创性的检查。(I,A)(2)建议行超声心动图以评估局部和全左心室功能,以及确诊和排查鉴别诊断。(I,C)(3)如果心肌钙蛋白和/或ECG结果阴性,但仍怀疑低中度CAD,可考虑行MDCT冠脉造影检查。(IIa,A)影像学检查(1)如果患者无复发胸痛、ECG结果正常、心肌监测方法
(1)建议持续监测心律,直到排除或确诊NSTEMI。(I,C)(2)建议将NSTEMI患者收入监护病房。(I,C)(3)对于临床表现为心脏性心律失常的低危NSTEMI患者,建议行24h心律监测或者PCI。(IIa,C)(4)对于临床表现为心脏性心律失常的中高危NSTEMI患者,建议行至少24h的心律监测。(IIa,C)(5)如果患者缺乏持续缺血的体征或症状,或许部分患者应考虑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心律监测(例如疑似冠脉痉挛或提示相关心律失常的症状)。(IIb,C)监测方法(1)建议持续监测心律,直到排除或确诊NSTEM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的抗缺血药物的若干建议1.如果患者持续表现缺血症状且无β受体阻滞剂的禁忌症,建议早期开始β阻剂治疗。(I,B)2.除非患者的心功能进展为KilipIII或者更高,建议持续使用β受体阻滞剂。(I,B)3.对于反复发作心绞痛的患者,建议舌下含服或者静脉给药,以快速缓解症状;对于反复发作的心绞痛、难控性高血压或者有心衰的体征的患者,建议静脉给药。(I,C)4.对于疑似或确诊冠脉痉挛性心绞痛的患者,建议选用钙通道阻滞剂和硝酸酯类药物,避免使用β受体阻滞剂。(IIa,B)
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的抗缺血药物的若干建议1.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的建议1.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1)对于所有没有禁忌症的患者,建议使用口服阿司匹林,初始计量为150-300mg以及维持剂量为75-100mg/天,长期给药,与治疗策略无关。(I,A)(2)如果没有如重度的出血风险之类的禁忌症,建议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添加P2Y12抑制剂,维持治疗12个月。(I,A)对于所有中高缺血风险(如心肌钙蛋白升高)的患者,无论初始治疗如何,即使前期已使用了氯匹格雷进行预治疗,若无禁忌症,建议停用氯匹格雷,换用替格瑞洛(180mg符合剂量,90mg,bid)。(I,B)对于接下来准备做PCI的患者,建议使用普拉格雷(60mg符合剂量,10mg/天)。(I,B)对于无法服用替格瑞洛或普拉格雷或者同时需要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建议使用氯匹格雷(300-600mg负荷剂量,75mg,qd)。(I,B)(3)对于疑似有高出血风险且行DES植入的患者,建议在植入手术后行3-6短期的P2Y12抑制剂治疗方案。(IIb,A)(4)对于冠脉解剖影像学资料尚未完善的患者,不建议使用普拉格雷。(III,B)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的建议1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的建议2.静脉内抗血小板治疗(1)若在PCI术间出现紧急情况或者血栓栓塞,建议使用GPIIb/IIIa抑制剂。(IIa,C)(2)对于预行PCI治疗,且之前未使用P2Y12抑制剂的患者,建议使用坎格瑞洛。(IIb,A)(3)对于冠脉解剖影像学资料尚未完善的患者,不建议使用GPIIb/IIIa抑制剂。(III,A)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的建议2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的建议3.长期P2Y12抑制剂治疗在仔细衡量患者的出血和缺血风险之后,可考虑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添加P2Y12抑制剂,持续1年。(IIb,A)4.一般治疗建议(1)对于有高胃肠出血风险的患者,建议在DAPT方案的基础上添加质子泵抑制剂。(I,B)(2)除非患者有缺血事件的高危因素且临床实施困难,若服用P2Y12抑制剂的患者预行非紧急非心脏的大手术,建议延期手术,替格瑞洛或氯匹格雷停药后至少5天,普拉格雷至少7天。(IIa,C)(3)如果非心脏手术无法推迟或者合并出血,建议停用P2Y12抑制剂,PCI手术中植入裸金属支架和新一代的药物涂层支架分别停用药物至少1个月和3个月。(IIb,C)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的建议3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抗凝药物的若干建议1.诊断期间,考虑到缺血和出血风险,建议肠道外抗凝药物。(I,B)2.无论管理策略如何,建议使用璜达肝癸钠(2.5mg,皮下注射,qd),可取得最理想的效果和安全性。(I,B)3.PCI手术期间,建议将普通肝素+GPIIb/IIIa抑制剂换成比伐卢定(0.75mg/Kg,静脉注射;术后4h内注射剂量为1.75mg/Kg/h)。(I,A)4.若患者预行PCI且未服用任何抗凝药物,建议使用普通肝素,70-100IU/Kg,静脉注射(如果同时使用GPIIb/IIIa抑制剂,则将剂量调整为50-70IU/Kg)。(I,B)5.对于正在服用璜达肝癸钠且预行PCI的患者,建议单独使用普通肝素,静脉注射(如果同时使用GPIIb/IIIa抑制剂,则将剂量调整为50-60IU/Kg或者70-80IU/Kg)。(I,B)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抗凝药物的若干建议1.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抗凝药物的若干建议6.如果璜达肝癸钠的效果不佳,建议换成低分子肝素(1mg/Kg,bid)或者普通肝素。(I,B)7.对于预行PCI手术且术前皮下注射过了低分子肝素的患者,可以考虑继续使用低分子肝素。(IIa,B)8.在普通肝素治疗后,且有活化凝血时间作为参考的情况下,可考虑PCI术间大剂量给予普通肝素。(IIb,B)9.除非有其他用药指征,否则PCI术后都应考虑停止抗凝药物。(IIa,C)10.不建议切换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III,B)11.对于既往无卒中或TIA,但处于高缺血风险和低出血风险的NSTEMI患者,在停止胃肠外抗凝药物时候可以考虑使用利伐沙班(2.5mg,bid,持续用药1年)。(IIb,B)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抗凝药物的若干建议6.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联合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的若干建议NSTE-ACS和非瓣膜病变房颤患者的抗栓治疗方案1.对于有确切口服抗凝药物(OAC)使用指征的患者,建议在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添加OAC。(I,C)2.不管治疗方案中OAC如何使用,建议对中高危患者早期行冠脉造影检查(24h之内)。(IIa,C)3.不建议在冠脉造影前在OAC的基础上添加使用「阿司匹林+P2Y12抑制剂」的双联抗血小板疗法(DAPT)。(III,C)对于预行冠脉支架植入的患者,建议如下:1.抗凝药物(1)不管上一次非口服抗凝药物(NOAC)的服用时间如何,或者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VKA)治疗的患者的INR<2.5,建议PCI术间添加胃肠外抗凝药物治疗。(I,C)(2)围手术期间,应考虑连续使用VKA或者NOAC行抗凝治疗。(I,C)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联合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联合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的若干建议2.抗血小板治疗(1)对于NSTE-ACS和房颤患者,在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可以考虑将三联疗法更换为包括P2Y12抑制剂的DAPT。(IIa,C)(2)如果出血风险较低,可以考虑在维持「OAC+阿司匹林(75-100mg/天)或氯匹格雷(75mg/天)」双联疗法12个月之后,行「OAC+阿司匹林(75-100mg/天)+氯匹格雷(75mg/天)」三联疗法,维持治疗6个月。(IIa,C)(3)如果出血风险较高,不管植入支架的类型如何,可以考虑在维持「OAC+阿司匹林(75-100mg/天)或氯匹格雷(75mg/天)」双联疗法12个月之后,行「OAC+阿司匹林(75-100mg/天)+氯匹格雷(75mg/天)」三联疗法,维持治疗1个月。(Iib,C)(4)对于部分特殊患者,可以考虑将三联疗法更换为「OAC+氯匹格雷(75mg/天)」双联疗法。(IIb,B)(5)不建议将替格瑞洛或者普拉格雷列入三联疗法方案。(III,C)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联合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出血管理和输血的若干建议1.对于因VKA相关出血事件而面临生命危险的患者,建议使用IV因子凝血酶原复合物快速逆转抗凝药物的作用,而不是选用新鲜冰冻血浆或者重组激活因子VII。另外,若需要反复静脉注射维生素K(10mg),建议缓慢注射给药。(IIa,C)2.对于因NOAC(新型抗凝药)相关持续出血事件而面临生命危险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凝血酶原复合物或者激活凝血酶原复合物。(IIa,C)3.对于贫血但无活动性出血证据的患者,如果出现血液动力学受损、血细胞比容<25%或者血红蛋白水平低于7g/dL,可以考虑输血。(IIb,C)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出血管理和输血的若干建议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预行冠脉搭桥手术(CABG)围手术期的抗血小板治疗的若干建议1.无论血管再通的策略如何,如果没有过分的出血风险等禁忌症,建议使用「阿司匹林+P2Y12抑制剂」的双联抗血小板疗法,维持治疗12个月。(I,A)2.建议组织一个心脏团队,权衡缺血和出血风险,指导CABG手术时间和DAPT管理。(I,C)3.如果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进行性心肌梗死或者极高危冠脉结构异常,无论抗血小板治疗如何,建议立即行CABG治疗,不予延期。(I,C)4.如果患者没有出现进行性出血事件,建议CABG术后6-24h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I,B)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预行冠脉搭桥手术(CAB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预行冠脉搭桥手术(CABG)围手术期的抗血小板治疗的若干建议5.建议CABG术前持续使用低剂量的阿司匹林。(I,B)6.对于预行CABG且在接受DAPT的患者,考虑在术前5天停替卡格雷和氯匹格雷,术前7天停普拉格雷。(Ia,B)7.CABG术后,一旦患者病情稳定,建议恢复P2Y12抑制剂治疗。(Ia,C)8.在P2Y12抑制剂停药之后,考虑监测血小板功能,以缩短CABG术时间窗。(Ib,B)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预行冠脉搭桥手术(CAB非ST段抬高型ACS侵入性冠脉造影和血运重建推荐1.患者至少具备以下一项极高危标准: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心源性休克;药物难治性胸痛复发或持续性胸痛;危及生命的心率失常或心脏骤停;心梗机械性并发症;急性心衰伴顽固性心绞痛或ST段下移;ST段或T波重复性动态演变,尤其是伴有间歇性ST段抬高,推荐立即(<2h)行介入治疗。(I,C)2.患者至少具备以下一项高危标准:与心梗对应的肌钙蛋白升高或降低;ST段或T波动态演变(有症状或无症状);GRACE评分>140,推荐早期(<24h)行介入治疗。(I,A)3.患者至少具备以下一项中危标准:患有糖尿病;肾功能不全(eGFR<60mL/min/1.73m2);LVEF<40%或充血性心力衰竭;早期心梗后心绞痛;最近行PCI;之前行冠脉搭桥手术;109<GRACE评分<140,或者非侵入性检查时复发心绞痛或缺血,推荐72小时内行介入治疗。(I,A)非ST段抬高型ACS侵入性冠脉造影和血运重建推荐1.非ST段抬高型ACS侵入性冠脉造影和血运重建推荐4.无上述危险指标以及无症状复发的患者,推荐介入评估之前行非侵入性检查(优先选择影像学检查)。(I,A)5.对于经桡动脉冠脉介入诊疗经验丰富的医疗中心,推荐经桡动脉途径冠脉造影和PCI。(I,A)6.对于需要行PCI的患者,推荐植入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I,A)7.对于多支冠脉病变的患者,推荐根据临床情况、合并症以及疾病严重程度(包括病变分布、病变特征和SYNTAX评分)选择血运重建策略(犯罪血管PCI,多血管PCI或冠脉搭桥手术)。(I,C)8.对于因出血风险增加计划短期双联抗血小板(30天)治疗的患者,考虑使用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IIb,B)非ST段抬高型ACS侵入性冠脉造影和血运重建推荐4.老年非ST段抬高型ACS管理推荐1.推荐根据体重和肾功能制定抗血栓治疗。(I,C)2.对于老年患者,应该考虑行侵入性检查,条件合适的话,可在仔细评估潜在风险和获益、预期生命期限、合并症、生活质量、体质以及患者价值和偏好后进行血运重建。(IIa,A)3.考虑调整β受体阻滞剂、ACEI、ARBs和他汀药物剂量预防药物副作用。(IIa,C)老年非ST段抬高型ACS管理推荐1.推荐根据体重和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慢性肾脏疾病治疗的若干建议
1.建议对所有患者检查肾小球过滤(GFR)评估肾脏功能。(I,C)2.对肾功能正常的患者给予一线抗栓治疗,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量调整(I,B)3.建议根据肾功能障碍的程度,将胃肠外抗凝药物更换为普通肝素或者调整璜达肝癸钠、低分子肝素、比伐卢定和小分子GPIIb/IIIa抑制剂的剂量。(I,C)4.当GFR<30mL/min/1.73m2时,将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的抗凝药物改为普通肝素输注。(I,C)5.若患者预行有创检查或治疗,建议使用低渗或等渗造影剂。(I,A)6.仔细权衡风险利益比,尤其是考虑到肾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之后,如果有必要的话,建议行冠脉造影检查。(I,B)7.若患者预行PCI治疗,建议首选新一代的DES,而不是BMS(I,B)8.若患者患有多支血管病变的冠脉疾病(CAD),且手术风险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预期寿命超过1年,则CABG优于PCI。(I,B)9.若患者患有多支血管病变的冠脉疾病(CAD),但手术风险在超出了可接受的范围,预期寿命<1年,PCI优于CABG。(I,B)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慢性肾脏疾病治疗的若干建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急性心衰治疗的若干建议1.建议行紧急心动超声检查以评估左心室和瓣膜功能,以及排查机械性并发症。(I,C)2.对于难治性心绞痛、ST段改变或者心源性休克的急性心衰患者,建议立即行冠脉造影。(I,B)3.对于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如果冠脉结构无异常,建议立即行PCI检查。(I,B)4.对于心源性休克患者,如果冠脉结构不适于PCI,建议立即行CABG。(I,B)5.对于发生机械性并发症的NSTEACS患者,建议立即组织心脏团队进行讨论。(I,C)6.若患者由于机械性并发症导致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或者心源性休克,建议行主动脉内球囊泵植入。(IIa,C)7.建议对心源性休克患者行短期机械性循环支持。(Ib,C)8.不建议对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常规行主动脉内球囊泵植入。(III,B)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急性心衰治疗的若干建议1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诱发心衰治疗的若干建议1.患者病情稳定之后LVEF≤40%,建议使用ACEI(如果不耐受则换为ARB),以减少死亡风险、复发MI和因心衰入院的概率。(I,A)2.患者病情稳定之后LVEF≤40%,建议使用β受体阻滞剂,以减少死亡风险、复发MI和因心衰入院的概率。(I,A)3.无论是否已经接受ACEI或者β受体阻滞剂治疗,如果患者的LVEF≤35%且症状持续,建议使用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醛固酮类),以降低心衰住院率和死亡率。(I,B)4.若患者LVEF≤40%,建议使用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首选依普利酮,以降低心血管疾病住院和死亡率。(I,B)5.若患者有重度左心室功能不全(LVEF≤35%),建议行辅助设备治疗(根据QRS间期选用CRT-D或ICD)。患者的预期寿命需>1年,且功能状态良好。(I,A)6.对于LVEF≤35%的CAD患者,在植入ICD或CRT-D之前,需考虑做残余缺血和随后的血管重建相关的检查。在植入ICD或CRT-D之前,若已行血管重建,建议6个月内评估不良左心室重构。(IIa,B)关于非ST段抬高型ACS诱发心衰治疗的若干建议1.糖尿病合并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管理推荐(1)推荐所有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筛查糖尿病,监测已知糖尿病或入院高糖血症患者血糖水平。(I,C)(2)对于血糖>10mmol/L(180mg/dL)的ACS患者,应考虑降糖治疗,根据合并症制定降糖目标,避免低血糖发生。(IIa,C)(3)对于急性期患者以及晚期心血管疾病、高龄、糖尿病病程长和存在多种合并症的患者,应考虑放宽降糖。(IIa,C)2.抗栓治疗和介入策略(1)对于糖尿病和无糖尿病患者均推荐相同抗血栓治疗。(I,C)(2)优先推荐侵入性诊疗。(I,A)(3)对于基线肾脏损伤或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推荐冠脉造影或PCI术后2-3天监测肾功能。(I,C)(4)对于行PCI的患者,推荐优先选择新一代DESs。(I,A)(5)对于多支冠脉稳定型病变,且手术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的患者,推荐优先选择CABG。(I,A)(6)对于多支冠脉稳定型病变且SYNTAX评分≤22分的患者,可考虑将PCI作为CABG替代治疗方案。(IIa,B)糖尿病合并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管理推荐(1)推荐房颤合并非ST段抬高型ACS管理推荐1.若无禁忌,推荐所有患者接受抗凝药物治疗。(I,A)2.对于房颤合并肌钙蛋白水平升高的患者,应考虑检查是否存在心肌缺血。(IIa,C)房颤合并非ST段抬高型ACS管理推荐1.若无禁忌,房颤合并快速心室率患者1.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推荐电复律。(I,C)2.对于非紧急恢复窦性心律的患者,推荐电复律或胺碘酮药物复律,旦该方案只适用于房颤发作<48h或经食道超声未见左心耳血栓或已抗凝至少3周的患者。(I,C)3.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推荐静脉注射β受体阻滞剂减少心室率。(I,C)4.若β受体阻滞剂疗效不佳,可考虑静脉注射强心苷类药物控制心室率。(IIb,C)5.对于未使用β受体阻滞剂且无心衰征象的患者,可考虑静脉注射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减慢心室率。(IIb,C)6.不推荐使用I类抗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技术许可合同范本
- 不动产附负担赠与合同
- 2025商业房产租赁合同和转租合同模板
- 2025区域授权代理合同范本
- 2025【签订股权转让合同】股权转让合同范本
- 2025四川商品房买卖合同
- 和解协议书模板简单
- 2025年03月广东深圳大学黄惠教授团队诚聘1名研究助理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03月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应届毕业生(3名)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八校2025年初三下学期精英对抗赛英语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广东能源集团云浮蓄能发电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考生面对挑战时的心理调整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4,4-二氟二苯甲酮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初中地理】撒哈拉以南非洲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 2024年信息安全试题及答案
- 药物治疗管理MTM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外研版英语期中练习题(含答案)
- 钢筋精算管理操作手册
- 2025年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审定版
- 近十年英语中考完形填空试题
- 教学课件:密织法律之网和强化法治之力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