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讲内容所得的税收管辖权所得国际重复征税及其减除方法外籍个人的税务筹划方法CopyRight©FPSCC1本讲内容所得的税收管辖权CopyRight©一、所得税的税收管辖权1.什么是税收管辖权税收管辖权是一国政府在征税方面的主权,它表现在一国政府有权决定对哪些人征税、征哪些税以及征多少税等方面。一国的税收管辖权在征税范围问题上也必须遵从属地原则或属入原则。CopyRight©FPSCC2一、所得税的税收管辖权CopyRight©FPSCC根据上述国家主权行使范围的两大原则,我们可以把所得税的管辖权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地域管辖权,又称来源地管辖权,即一国要对来源于本国境内的所得行使征税权;居民管辖权,即一国要对本国税法中规定的居民(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取得的所得行使征税权;公民管辖权,即一国要对拥有本国国籍的公民所取得的所得行使征税权。CopyRight©FPSCC3根据上述国家主权行使范围的两大原则,我们可以把所得税的管辖权大多数国家(包括我国)都同时行使居民管辖权和地域管辖权,有些国家和地区(如中国香港)实行单一的地域管辖权,美国同时行使三种税收管辖权。CopyRight©FPSCC4大多数国家(包括我国)都同时行使居民管辖权和地域管辖权,有些2.收入来源地的判定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以下所得属于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在中国境内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学校等单位或经济组织任职、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CopyRight©FPSCC52.收入来源地的判定CopyRight©FPSCC5在中国境内提供各种劳务而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取得的所得个人出租的财产,被承租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财产租赁所得转让中国境内的房屋、建筑物、土地使用权,以及在中国境内转让其他财产(动产)而取得的所得CopyRight©FPSCC6在中国境内提供各种劳务而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CopyRigh提供在中国境内使用的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等特许权而取得的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因持有中国的各种债券、股票、股权而从中国境内的公司、企业、个人取得的股息、红利、利息所得在中国境内以图书、报刊方式出版、发表作品取得的稿酬所得CopyRight©FPSCC7提供在中国境内使用的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等特许权3.中国居民身份的判定住所标准住所(domicile)是一个民法上的概念,一般是指一个人固定的或永久性的居住地。当一国采用住所标准判定自然人居民身份时,凡是住所设在该国的纳税人即为该国的税收居民。CopyRight©FPSCC83.中国居民身份的判定CopyRight©FPSCC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要依照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另外,《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2条规定,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是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的个人。CopyRight©FPSCC9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是指个人由于住所在中国境内而当其在国外学习、工作、探亲、旅游等活动结束后必然要返回中国境内居住,而不是指个人在中国境内实际居住。所以,只要某人的住所在中国境内,那么在某个纳税年度即使该个人实际并没有在中国境内居住,他仍属于在中国习惯性居住,该年度他仍属于中国的居民纳税人。CopyRight©FPSCC10“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是指个人由于住所在中国境内而当其在停留时间标准许多国家规定,一个人在本国尽管没有住所或居所,但在一个所得年度中他在本国实际停留(physicalpresence)的时间较长,超过了规定的天数,则也要被视为本国的居民。CopyRight©FPSCC11停留时间标准CopyRight©FPSCC11我国税法规定,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我国住满1年(365天)的个人为我国的税收居民。同时,税法还规定:临时离境,不扣减在我国的居住日数。所谓临时离境,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中一次不超过30日或者多次累计不超过90日的离境。CopyRight©FPSCC12我国税法规定,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我国住满1年(365天)的个4.个人的纳税义务在实行居民管辖权的国家,其个人居民负无限纳税义务,即境内外所得都要向本国政府申报纳税外国居民在非居住国负有限纳税义务,即仅对来源于非居住国的所得向当地政府纳税CopyRight©FPSCC134.个人的纳税义务CopyRight©FPSCC13有些国家还将自然人居民分为非长期居民和长期居民,二者都负无限纳税义务,但非长期居民负有条件的无限纳税义务,长期居民则负无条件的无限纳税义务。例如:我国税法就将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在我国境内居住满1年不超过5年的外籍个人视为非长期居民,而将在我国连续居住5年以上的外籍个人视为长期居民。CopyRight©FPSCC14有些国家还将自然人居民分为非长期居民和长期居民,二者都负无限对在中国境内、境外机构同时担任职务或仅在境外机构任职的境内无住所个人,在计算其境内工作期间时,对其入境、离境、往返或多次往返境内外的当日,均按半天计算为在华实际工作天数。CopyRight©FPSCC15对在中国境内、境外机构同时担任职务或仅在境外机构任职的境内无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需要计算确定其在中国境内居住天数,其入境、离境、往返或多次往返境内外的当日,均按一天计算其在华实际逗留天数。CopyRight©FPSCC16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需要计算确定其在中国境内居住天数,非居民的应税所得和纳税义务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0—183天:境内来源、境内支付的所得为应税所得,对境内来源、境外支付或负担的免税应纳税额=(当月境内外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当月境内支付工资÷当月境内外支付工资总额)×(当月境内工作天数÷当月天数)CopyRight©FPSCC17非居民的应税所得和纳税义务CopyRight©FPS在中国境内居住183—365天:境内来源、境内外支付的所得为应税所得应纳税额=(当月境内外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当月境内工作天数÷当月天数)CopyRight©FPSCC18在中国境内居住183—365天:CopyRight©在中国境内居住1年—5年全部境内来源所得境外来源、境内支付的所得应纳税额=(当月境内外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当月境外支付工资÷当月境内外支付工资总额)×(当月境内工作天数÷当月天数)]
在中国境内居住5年以上境内、境外一切所得为应税所得CopyRight©FPSCC19在中国境内居住1年—5年CopyRight©FPSC在中国境内企业中担任董事的无住所个人其取得的有该中国境内企业支付的董事费,应有其担任董事职务起,至解除该职务止的期间,无论其是否在中国境内履行职务,均应在中国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其取得的由中国境外企业支付工资薪金,应依照前面规定确定纳税义务。CopyRight©FPSCC20在中国境内企业中担任董事的无住所个人CopyRight©在中国境内担任企业高级管理职务的无住所个人(公司正副经理、职能技师、总监)
该个人所在国或地区与我国签订的协定或安排中的董事费条款(第十六条)中,未明确表述包括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对其取得的报酬可按该协定或安排中有关非独立个人劳务条款和国税发〔1994〕148号第二、三、四条的规定,判定纳税义务。CopyRight©FPSCC21在中国境内担任企业高级管理职务的无住所个人(公司正副经理、职二、所得国际重复征税及其减除方法1.所得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原因两国同种税收管辖权交叉重叠国与国之间同种税收管辖权的相互重叠主要是由有关国家判定所得来源地或居民身份的标准相互冲突造成的。一旦同一笔所得被两个国家同时判定为来自本国,或者同一纳税人被两个国家同时判定为本国居民,那么两个国家的地域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或者居民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就会发生重叠。CopyRight©FPSCC22二、所得国际重复征税及其减除方法CopyRight©两国不同种税收管辖权交叉重叠国与国之间不同种类的税收管辖权相互重叠具体有三种情况:(1)居民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的重叠;(2)公民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的重叠;(3)公民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的重叠。由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同时实行地域管辖权和居民管辖权,因此这两种税收管辖权的交叉重叠最为普遍。CopyRight©FPSCC23两国不同种税收管辖权交叉重叠CopyRight©FP2.所得国际重复征税的减除方法通过签订国际税收协定,约束有关国家的税收管辖权经合组织范本和联合国范本要求按照以下判定标准顺序确定其最终居民身份:(1)永久性住所;(2)重要利益中心;(3)习惯性住所;(4)国籍。CopyRight©FPSCC242.所得国际重复征税的减除方法CopyRight©F但也并不排除两国一开始就通过协商解决双方判定居民身份标准的冲突问题。例如,我国与日本、美国、比利时签订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就规定要通过缔约双方主管当局的协商来确定被双方同时判定为居民的个人最终应属于哪一方的居民。CopyRight©FPSCC25但也并不排除两国一开始就通过协商解决双方判定居民身份标准的冲对于非独立个人劳务所得应由哪国征税,经合组织范本和联合国范本有相同的规定,即个人因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等劳务报酬一般应由其居住国征税,但如果个人受雇于居住国以外的另一国,而且他在有关的会计年度中在该国停留的时间累计超过了183天,同时他所取得的劳务报酬是由雇用他的另一国居民的雇主自付或代表雇主支付的,或者他所取得的劳务报酬是由其居住国雇主设在另一国的常设机构或固定基地所负担的,那么另一国(非居住国)就可以对该个人的受雇劳务报酬征税。CopyRight©FPSCC26对于非独立个人劳务所得应由哪国征税,经合组织范本和联合国范本例如:中美、中日税收协定规定:缔约国一方居民因在缔约国另一方受雇取得的报酬,同时具有以下三个条件的,应仅在该缔约国一方征税:(一)收款人在有关历年中在该缔约国另一方停留连续或累计不超过183天;(二)该项报酬由并非该缔约国另一方居民的雇主支付或代表雇主支付;(三)该项报酬不是由雇主设在该缔约国另一方的常设机构或固定基地所负担。CopyRight©FPSCC27例如:中美、中日税收协定规定:CopyRight©F对于独立个人劳务所得应由哪国征税的问题,目前国际上并没有统一的规范。经合组织范本主张个人专业性劳务或其他独立性劳务活动的所得主要应由居住国对其征税,除非他在另一国设有从事这种独立劳务活动的固定基地。CopyRight©FPSCC28对于独立个人劳务所得应由哪国征税的问题,目前国际上并没有统一除了经合组织范本规定的固定基地条件以外,联合国范本还规定,如果一国居民在另一国因从事独立性劳务而累计停留了183天以上(含183天),或者一国居民在另一国进行劳务活动的报酬是由该另一国的居民支付或由设在该国的常设机构或固定基地负担,并且金额在会计年度中超过了两国协商确定的数额,那么另一国也可以对该居民在本国进行劳务活动所取得的所得征税。CopyRight©FPSCC29除了经合组织范本规定的固定基地条件以外,联合国范本还规定,如居住国采取某种方法减除对本国居民境外所得的重复征税(1)扣除法所谓扣除法,是指一国政府在对本国居民的国外所得征税时,允许其将该所得负担的外国税款作为费用从应税国外所得中扣除,只对扣除后的余额征税。CopyRight©FPSCC30居住国采取某种方法减除对本国居民境外所得的重复征税Copy(2)减免法减免法又称低税法,即一国政府对本国居民的国外所得在标准税率的基础上减免一定比例,按较低的税率征税;对其国内所得则按正常的标准税率征税。CopyRight©FPSCC31(2)减免法CopyRight©FPSCC31(3)免税法免税法是指一国政府对本国居民的国外所得免予征税,而仅对来源于国内的所得征税。CopyRight©FPSCC32(3)免税法CopyRight©FPSCC32(4)抵免法抵免法的全称为外国税收抵免法,即一国政府在对本国居民的国外所得征税时,允许其用国外已纳的税款冲抵在本国应缴纳的税款,从而实际征收的税款只为该居民应纳本国税款与已纳外国税款的差额。CopyRight©FPSCC33(4)抵免法CopyRight©FPSCC33三、外籍个人的税务筹划方法1.税务筹划的基本思路企业和个人进行税务筹划,在很多情况下是要利用税法中的税收优惠政策来达到减轻纳税义务的目的。同时,税收优惠政策本身也可能会形成税法中的税收漏洞。CopyRight©FPSCC34三、外籍个人的税务筹划方法CopyRight©FPS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Scholes在《税收与经营战略》中说,“政府为实现各种社会目标而设计的税收制度都不可避免地会刺激社会个体进行税收筹划活动”。“为达到特定社会目标而制定的税收规则往往失之过宽,而且规则本身的模糊性也使一些人容易钻空子,从而引发一些从社会不希望的经济活动”。CopyRight©FPSCC35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Scholes在《税收与经营战略》中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中指出:“比逃税更加重要的是合法规避税收,原因在于国会制定的法规中有许多‘漏洞’,造成大量的收入不纳税或以较低的税率纳税”。CopyRight©FPSCC36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中指出:“比逃税更加重要的是合法规避税收2.外籍个人税务筹划的方法(1)充分利用免税政策目前暂免征税的项目包括:外籍个人以非现金形式或实报实销形式取得的住房补贴、伙食补贴、搬迁费、洗衣费外籍个人按合理标准取得的境内、境外出差补贴CopyRight©FPSCC372.外籍个人税务筹划的方法CopyRight©FPS外籍个人取得的语言训练费、子女教育费等,经当地税务机关审批为合理的部分外籍个人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免税项目:外籍个人取得的探亲费,但仅限于外籍个人在我国的受雇地与其家庭所在地之间搭乘交通工具且每年不超过2次的费用CopyRight©FPSCC38外籍个人取得的语言训练费、子女教育费等,经当地税务机关审批为退税项目例如,北京规定:外籍人员在外商投资企业中担任副董事长、副总裁或副总经理以上职务,在外企中工作两年以上,并在北京购买了房产或汽车的,其上一年度交纳的个人所得税可以退还给该外籍人员,最大退税款为上年纳税的80%。CopyRight©FPSCC39退税项目CopyRight©FPSCC39(2)合理地发放奖金目前税法规定: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并按以下计税办法,由扣缴义务人发放时代扣代缴:(一)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CopyRight©FPSCC40(2)合理地发放奖金CopyRight©FPSCC4如果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按上述办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CopyRight©FPSCC41如果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它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CopyRight©FPSCC42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它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对无住所个人取得本通知第五条所述的各种名目奖金,如果该个人当月在我国境内没有纳税义务,或者该个人由于出入境原因导致当月在我国工作时间不满一个月的,仍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我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取得奖金征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6〕183号)计算纳税。CopyRight©FPSCC43对无住所个人取得本通知第五条所述的各种名目奖金,如果该个人当
即对上述个人取得的奖金,可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由于对每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税时已按月扣除了费用,因此,对上述奖金不再减除费用,全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直接按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款,并且不再按居住天数进行划分计算.上述个人应在取得奖金月份的次月7日内申报纳税CopyRight©FPSCC44即对上述个人取得的奖金,可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所(3)合理设计在华居住时间如果外籍个人居住国(地区)的税率较低,则可以通过合理设计在华居住时间来减轻纳税义务。如果外籍人员的工资、薪金是由境外雇主支付的,则其在华工作90天(183天)以内,不用缴纳中国的个人所得税。此外,还可以通过多次离境90天以上来规避中国的税收居民身份。CopyRight©FPSCC45(3)合理设计在华居住时间CopyRight©FPS
本讲内容所得的税收管辖权所得国际重复征税及其减除方法外籍个人的税务筹划方法CopyRight©FPSCC46本讲内容所得的税收管辖权CopyRight©一、所得税的税收管辖权1.什么是税收管辖权税收管辖权是一国政府在征税方面的主权,它表现在一国政府有权决定对哪些人征税、征哪些税以及征多少税等方面。一国的税收管辖权在征税范围问题上也必须遵从属地原则或属入原则。CopyRight©FPSCC47一、所得税的税收管辖权CopyRight©FPSCC根据上述国家主权行使范围的两大原则,我们可以把所得税的管辖权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地域管辖权,又称来源地管辖权,即一国要对来源于本国境内的所得行使征税权;居民管辖权,即一国要对本国税法中规定的居民(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取得的所得行使征税权;公民管辖权,即一国要对拥有本国国籍的公民所取得的所得行使征税权。CopyRight©FPSCC48根据上述国家主权行使范围的两大原则,我们可以把所得税的管辖权大多数国家(包括我国)都同时行使居民管辖权和地域管辖权,有些国家和地区(如中国香港)实行单一的地域管辖权,美国同时行使三种税收管辖权。CopyRight©FPSCC49大多数国家(包括我国)都同时行使居民管辖权和地域管辖权,有些2.收入来源地的判定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以下所得属于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在中国境内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学校等单位或经济组织任职、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CopyRight©FPSCC502.收入来源地的判定CopyRight©FPSCC5在中国境内提供各种劳务而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取得的所得个人出租的财产,被承租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财产租赁所得转让中国境内的房屋、建筑物、土地使用权,以及在中国境内转让其他财产(动产)而取得的所得CopyRight©FPSCC51在中国境内提供各种劳务而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CopyRigh提供在中国境内使用的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等特许权而取得的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因持有中国的各种债券、股票、股权而从中国境内的公司、企业、个人取得的股息、红利、利息所得在中国境内以图书、报刊方式出版、发表作品取得的稿酬所得CopyRight©FPSCC52提供在中国境内使用的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等特许权3.中国居民身份的判定住所标准住所(domicile)是一个民法上的概念,一般是指一个人固定的或永久性的居住地。当一国采用住所标准判定自然人居民身份时,凡是住所设在该国的纳税人即为该国的税收居民。CopyRight©FPSCC533.中国居民身份的判定CopyRight©FPSCC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要依照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另外,《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2条规定,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是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的个人。CopyRight©FPSCC54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是指个人由于住所在中国境内而当其在国外学习、工作、探亲、旅游等活动结束后必然要返回中国境内居住,而不是指个人在中国境内实际居住。所以,只要某人的住所在中国境内,那么在某个纳税年度即使该个人实际并没有在中国境内居住,他仍属于在中国习惯性居住,该年度他仍属于中国的居民纳税人。CopyRight©FPSCC55“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是指个人由于住所在中国境内而当其在停留时间标准许多国家规定,一个人在本国尽管没有住所或居所,但在一个所得年度中他在本国实际停留(physicalpresence)的时间较长,超过了规定的天数,则也要被视为本国的居民。CopyRight©FPSCC56停留时间标准CopyRight©FPSCC11我国税法规定,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我国住满1年(365天)的个人为我国的税收居民。同时,税法还规定:临时离境,不扣减在我国的居住日数。所谓临时离境,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中一次不超过30日或者多次累计不超过90日的离境。CopyRight©FPSCC57我国税法规定,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我国住满1年(365天)的个4.个人的纳税义务在实行居民管辖权的国家,其个人居民负无限纳税义务,即境内外所得都要向本国政府申报纳税外国居民在非居住国负有限纳税义务,即仅对来源于非居住国的所得向当地政府纳税CopyRight©FPSCC584.个人的纳税义务CopyRight©FPSCC13有些国家还将自然人居民分为非长期居民和长期居民,二者都负无限纳税义务,但非长期居民负有条件的无限纳税义务,长期居民则负无条件的无限纳税义务。例如:我国税法就将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在我国境内居住满1年不超过5年的外籍个人视为非长期居民,而将在我国连续居住5年以上的外籍个人视为长期居民。CopyRight©FPSCC59有些国家还将自然人居民分为非长期居民和长期居民,二者都负无限对在中国境内、境外机构同时担任职务或仅在境外机构任职的境内无住所个人,在计算其境内工作期间时,对其入境、离境、往返或多次往返境内外的当日,均按半天计算为在华实际工作天数。CopyRight©FPSCC60对在中国境内、境外机构同时担任职务或仅在境外机构任职的境内无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需要计算确定其在中国境内居住天数,其入境、离境、往返或多次往返境内外的当日,均按一天计算其在华实际逗留天数。CopyRight©FPSCC61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需要计算确定其在中国境内居住天数,非居民的应税所得和纳税义务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0—183天:境内来源、境内支付的所得为应税所得,对境内来源、境外支付或负担的免税应纳税额=(当月境内外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当月境内支付工资÷当月境内外支付工资总额)×(当月境内工作天数÷当月天数)CopyRight©FPSCC62非居民的应税所得和纳税义务CopyRight©FPS在中国境内居住183—365天:境内来源、境内外支付的所得为应税所得应纳税额=(当月境内外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当月境内工作天数÷当月天数)CopyRight©FPSCC63在中国境内居住183—365天:CopyRight©在中国境内居住1年—5年全部境内来源所得境外来源、境内支付的所得应纳税额=(当月境内外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当月境外支付工资÷当月境内外支付工资总额)×(当月境内工作天数÷当月天数)]
在中国境内居住5年以上境内、境外一切所得为应税所得CopyRight©FPSCC64在中国境内居住1年—5年CopyRight©FPSC在中国境内企业中担任董事的无住所个人其取得的有该中国境内企业支付的董事费,应有其担任董事职务起,至解除该职务止的期间,无论其是否在中国境内履行职务,均应在中国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其取得的由中国境外企业支付工资薪金,应依照前面规定确定纳税义务。CopyRight©FPSCC65在中国境内企业中担任董事的无住所个人CopyRight©在中国境内担任企业高级管理职务的无住所个人(公司正副经理、职能技师、总监)
该个人所在国或地区与我国签订的协定或安排中的董事费条款(第十六条)中,未明确表述包括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对其取得的报酬可按该协定或安排中有关非独立个人劳务条款和国税发〔1994〕148号第二、三、四条的规定,判定纳税义务。CopyRight©FPSCC66在中国境内担任企业高级管理职务的无住所个人(公司正副经理、职二、所得国际重复征税及其减除方法1.所得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原因两国同种税收管辖权交叉重叠国与国之间同种税收管辖权的相互重叠主要是由有关国家判定所得来源地或居民身份的标准相互冲突造成的。一旦同一笔所得被两个国家同时判定为来自本国,或者同一纳税人被两个国家同时判定为本国居民,那么两个国家的地域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或者居民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就会发生重叠。CopyRight©FPSCC67二、所得国际重复征税及其减除方法CopyRight©两国不同种税收管辖权交叉重叠国与国之间不同种类的税收管辖权相互重叠具体有三种情况:(1)居民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的重叠;(2)公民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的重叠;(3)公民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的重叠。由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同时实行地域管辖权和居民管辖权,因此这两种税收管辖权的交叉重叠最为普遍。CopyRight©FPSCC68两国不同种税收管辖权交叉重叠CopyRight©FP2.所得国际重复征税的减除方法通过签订国际税收协定,约束有关国家的税收管辖权经合组织范本和联合国范本要求按照以下判定标准顺序确定其最终居民身份:(1)永久性住所;(2)重要利益中心;(3)习惯性住所;(4)国籍。CopyRight©FPSCC692.所得国际重复征税的减除方法CopyRight©F但也并不排除两国一开始就通过协商解决双方判定居民身份标准的冲突问题。例如,我国与日本、美国、比利时签订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就规定要通过缔约双方主管当局的协商来确定被双方同时判定为居民的个人最终应属于哪一方的居民。CopyRight©FPSCC70但也并不排除两国一开始就通过协商解决双方判定居民身份标准的冲对于非独立个人劳务所得应由哪国征税,经合组织范本和联合国范本有相同的规定,即个人因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等劳务报酬一般应由其居住国征税,但如果个人受雇于居住国以外的另一国,而且他在有关的会计年度中在该国停留的时间累计超过了183天,同时他所取得的劳务报酬是由雇用他的另一国居民的雇主自付或代表雇主支付的,或者他所取得的劳务报酬是由其居住国雇主设在另一国的常设机构或固定基地所负担的,那么另一国(非居住国)就可以对该个人的受雇劳务报酬征税。CopyRight©FPSCC71对于非独立个人劳务所得应由哪国征税,经合组织范本和联合国范本例如:中美、中日税收协定规定:缔约国一方居民因在缔约国另一方受雇取得的报酬,同时具有以下三个条件的,应仅在该缔约国一方征税:(一)收款人在有关历年中在该缔约国另一方停留连续或累计不超过183天;(二)该项报酬由并非该缔约国另一方居民的雇主支付或代表雇主支付;(三)该项报酬不是由雇主设在该缔约国另一方的常设机构或固定基地所负担。CopyRight©FPSCC72例如:中美、中日税收协定规定:CopyRight©F对于独立个人劳务所得应由哪国征税的问题,目前国际上并没有统一的规范。经合组织范本主张个人专业性劳务或其他独立性劳务活动的所得主要应由居住国对其征税,除非他在另一国设有从事这种独立劳务活动的固定基地。CopyRight©FPSCC73对于独立个人劳务所得应由哪国征税的问题,目前国际上并没有统一除了经合组织范本规定的固定基地条件以外,联合国范本还规定,如果一国居民在另一国因从事独立性劳务而累计停留了183天以上(含183天),或者一国居民在另一国进行劳务活动的报酬是由该另一国的居民支付或由设在该国的常设机构或固定基地负担,并且金额在会计年度中超过了两国协商确定的数额,那么另一国也可以对该居民在本国进行劳务活动所取得的所得征税。CopyRight©FPSCC74除了经合组织范本规定的固定基地条件以外,联合国范本还规定,如居住国采取某种方法减除对本国居民境外所得的重复征税(1)扣除法所谓扣除法,是指一国政府在对本国居民的国外所得征税时,允许其将该所得负担的外国税款作为费用从应税国外所得中扣除,只对扣除后的余额征税。CopyRight©FPSCC75居住国采取某种方法减除对本国居民境外所得的重复征税Copy(2)减免法减免法又称低税法,即一国政府对本国居民的国外所得在标准税率的基础上减免一定比例,按较低的税率征税;对其国内所得则按正常的标准税率征税。CopyRight©FPSCC76(2)减免法CopyRight©FPSCC31(3)免税法免税法是指一国政府对本国居民的国外所得免予征税,而仅对来源于国内的所得征税。CopyRight©FPSCC77(3)免税法CopyRight©FPSCC32(4)抵免法抵免法的全称为外国税收抵免法,即一国政府在对本国居民的国外所得征税时,允许其用国外已纳的税款冲抵在本国应缴纳的税款,从而实际征收的税款只为该居民应纳本国税款与已纳外国税款的差额。CopyRight©FPSCC78(4)抵免法CopyRight©FPSCC33三、外籍个人的税务筹划方法1.税务筹划的基本思路企业和个人进行税务筹划,在很多情况下是要利用税法中的税收优惠政策来达到减轻纳税义务的目的。同时,税收优惠政策本身也可能会形成税法中的税收漏洞。CopyRight©FPSCC79三、外籍个人的税务筹划方法CopyRight©FPS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Scholes在《税收与经营战略》中说,“政府为实现各种社会目标而设计的税收制度都不可避免地会刺激社会个体进行税收筹划活动”。“为达到特定社会目标而制定的税收规则往往失之过宽,而且规则本身的模糊性也使一些人容易钻空子,从而引发一些从社会不希望的经济活动”。CopyRight©FPSCC80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Scholes在《税收与经营战略》中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中指出:“比逃税更加重要的是合法规避税收,原因在于国会制定的法规中有许多‘漏洞’,造成大量的收入不纳税或以较低的税率纳税”。CopyRight©FPSCC81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中指出:“比逃税更加重要的是合法规避税收2.外籍个人税务筹划的方法(1)充分利用免税政策目前暂免征税的项目包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题申报参考:近十年公费师范毕业生教师职业认同演变、离职预警模型构建及干预策略实证研究
- 2025版带物业增值服务物业房产买卖合同书3篇
- 二零二五版新能源研发及生产厂房买卖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厨具行业人才培养与输送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赎楼金融产品合作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轨婚姻解除后的子女抚养权及财产分割协议4篇
- 2025年度宗教活动场地租赁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彩钢屋面防水隔热一体化工程承包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彩砖知识产权保护采购合同3篇
- 2025年人力资源经理员工关系与劳动争议处理协议3篇
- GB/T 45120-2024道路车辆48 V供电电压电气要求及试验
- 春节文化常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 华中师大一附中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12123交管学法减分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寒假实践特色作业设计模板
- 24年追觅在线测评28题及答案
- 高考满分作文常见结构
- 心肌梗死诊疗指南
- 食堂项目组织架构图
- 原油脱硫技术
- GB/T 2518-2019连续热镀锌和锌合金镀层钢板及钢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