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黑龙江省林口林业局中学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届黑龙江省林口林业局中学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届黑龙江省林口林业局中学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届黑龙江省林口林业局中学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高一下化学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13C和14C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B.H和D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C.14C和14N的质量数相等,它们的中子数不等D.6Li和7Li的电子数相等,中子数也相等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向水中通入NO2:2NO2+H2O=2H++NO3-+NOB.向Cu(NO3)2溶液中加入氨水:Cu2++2OH-=Cu(OH)2↓C.向FeCl3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2Fe3++Fe=3Fe2+D.向稀硝酸中加入铜片:Cu+4H++2NO3-=Cu2++2NO2↑+2H2O3、下列关于实验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A.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氢氧化钠溶液冲洗B.大量氯气泄漏时,用肥皂水浸湿毛巾捂住嘴和鼻,并迅速离开现场C.不慎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着火时,应立即用大量水扑灭D.金属钠着火时,可立即用沾水的毛巾覆盖4、下列措施对加快反应速率有明显效果的是()A.Na与水反应时,增加水的用量B.Al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改用浓硫酸C.Na2SO4与BaCl2两种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D.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取CO2时,将块状大理石改为粉末状5、某烃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若分子中共线碳原子数为a,可能共面的碳原子最多为b,含四面体结构碳原子数为c,则a、b、c分别是()A.3,4,5B.3、14,4C.3,l0,4D.4,l0,46、检验铵盐的一般方法是将待检物质取出少量放入试管中,然后()A.直接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处检验B.加水溶解,向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后再滴入酚酞溶液D.加氢氧化钠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处检验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常温下,放热反应一般能自发进行,吸热反应都不能自发进行B.NH4HCO3(s)=NH3(g)+H2O(g)+CO2(g)△H=+185.57kJ·mol-1,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C.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D.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8、某同学为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常见的四种无机离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检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由该实验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9、C-NMR(核磁共振)可以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有关C的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6 B.电子数为13 C.中子数为6 D.质量数为610、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通过植树造林,可吸收二氧化碳,降低温室效应B.应用高纯度单质硅制成光导纤维,提高信息传输速度C.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产生污染环境的CO、SO2等有害气体D.开发二氧化碳制成的全降解塑料,缓解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11、已知X+Y═M+N为放热反应.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Y的能量一定高于NB.X、Y的能量总和高于M、N的能量总和C.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D.断裂X、Y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高于形成M、N的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12、下列能作为判断氧、硫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A.单质的氧化性B.单质的稳定性C.气态氢化物的沸点D.简单离子的氧化性13、下列各组中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A.酸性:HClO4>HBrO4>HIO4 B.碱性:NaOH>Mg(OH)2>Al(OH)3C.稳定性:PH3>H2S>HCl D.非金属性:F>O>S14、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浓度在20s内由3.0mol/L变为1.0mol/L,则以该反应物浓度的变化表示20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A.0.05mol/(L·s) B.0.10mol/(L·s) C.0.15mol/(L·s) D.2.0mol/(L·s)15、依据2Fe2++Cl2===2Fe3++2Cl-,HClO+H++Cl-===Cl2↑+H2O,2Fe3++Cu===2Fe2++Cu2+,Fe+Cu2+===Fe2++Cu,判断下列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A.Fe3+>HClO>Cl2>Fe2+>Cu2+B.HClO>Cl2>Fe3+>Cu2+>Fe2+C.Cl2>HClO>Fe3+>Cu2+>Fe2+D.Fe3+>Cu2+>Cl2>HClO>Fe2+16、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其中元素A、E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D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素A、B组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一定呈液态B.一定条件下,元素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能发生反应C.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备元素C、D、E的单质D.化合物AE与CE含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17、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会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A.增加C的质量 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氦气使体系压强增大 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氮气使容器体积增大18、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A. B. C. D.19、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乙烷的结构式CH3CH3 B.乙烯的电子式C.乙醇的分子式CH3CH2OH D.乙酸的结构简式CH3COOH20、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及其叙述正确的是()A.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kJ·mol-1,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2H2(g)+O2(g)ΔH=+285.5kJ·mol-1B.已知2C(石墨,s)+O2(g)===2CO(g)ΔH=-221kJ·mol-1,则石墨的燃烧热为110.5kJ·mol-1C.已知N2(g)+3H2(g)2NH3(g)ΔH=-92.4kJ·mol-1,则在一定条件下将1molN2和3molH2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最多可放出92.4kJ的热量D.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2(g)+1/2O2(g)===H2O(l)ΔH=-285.5kJ·mol-121、已知放射性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六周期第Ⅷ族,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A.铱为非金属元素B.中子数与质子数的差为38C.铱元素与碘元素位于同一周期D.核外含有115个电子22、下列元素不属于短周期元素的是()A.氧 B.氯 C.铁 D.氖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已知海水提取镁的主要步骤如图:(1)关于加入试剂①作沉淀剂,有以下几种不同方法,请完成下列问题。方法是否正确简述理由方法1:直接往海水中加入沉淀剂不正确海水中镁离子浓度小,沉淀剂的用量大,不经济方法2:高温加热蒸发海水后,再加入沉淀剂不正确(一)你认为最合理的其他方法是:(二)(一)___;(二)___;(2)框图中加入的试剂①应该是___(填化学式);加入的试剂②是___(填化学式);工业上由无水MgCl2制取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3)加入试剂①后,能够分离得到Mg(OH)2沉淀的方法是___。24、(12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它隐含许多信息和规律。下表所列是六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已知铍元素的原子半径为0.089nm)。元素代号ABCDXY原子半径/nm0.0370.1430.1020.0990.0740.075主要化合价+1+3+6,-2-1-2+5,-3(1)C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2)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3)关于C、D两种元素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a.简单离子的半径D>C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比C强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C比D强(4)在100mL18mol/L的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浓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铜片,加热使其充分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为6.72L(标况下),则该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5)写出由A、D、X三种元素组成的某种可以消毒杀菌物质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6)比较Y元素与其同族短周期元素的氢化物的熔沸点高低__>___(填氢化物化学式),理由___________。25、(12分)(1)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少量乙酸乙酯。①写出制备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试管Ⅱ中盛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2)已知乳酸的结构简式为。试回答:①乳酸分子中含有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官能团(写名称);②乳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10分)5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4)该实验常用0.50mol·L-1HCl和0.55mol·L-1NaOH溶液各50mL进行实验,其中NaOH溶液浓度大于盐酸浓度的作用是______,当室温低于10℃时进行实验,对实验结果会造成较大的误差,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5)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0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求得的中和热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6)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ΔH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27、(12分)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原电池形成条件,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如下探究。(1)请填写有关实验现象并得出相关结论。编号实验装置实验现象1锌棒逐渐溶解,表面有气体生成;铜棒表面无现象2两锌棒逐渐溶解,表面均有气体生成;电流计指针不偏转3铜棒表面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流计指针___________________①通过实验2和3,可得出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通过实验1和3,可得出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若将3装置中硫酸换成乙醇,电流计指针将不发生偏转,从而可得出原电池形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别写出实验3中Zn棒和Cu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Zn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u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3的电流是从________棒流出(填“Zn”或“Cu”),反应过程中若有0.4mol电子发生了转移,则Zn电极质量减轻___________g。28、(14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及加热仪器已略)。(1)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漂粉精固体【主要成分为Ca(ClO)2】和浓盐酸,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同时装置B亦是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I、II、III依次放入:________。abcdI干燥的有色布条干燥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II碱石灰硅胶浓硫酸无水氯化钙III湿润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干燥的有色布条干燥的有色布条(4)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当向D中缓缓通入足量氯气时,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红棕色,说明氯的非金属性大于溴。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现象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溴的氧化性强于碘,原因是___________。29、(10分)从煤和石油中可以提炼出化工原料A和H。已知A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产物之一,其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H是一种比水轻的油状液体,H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H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其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l,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下列是有机物A~G之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D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G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可以用来制造农用薄膜材料等,其结构简式__________;(4)在体育竞技比赛中,当运动员肌肉挫伤或扭伤时,随队医生立即对准其受伤部位喷射物质F(沸点12.27℃)进行应急处理。写出由A制备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5)下列关于B的一种同系物甲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甲醇的结构简式为CH3OH,官能团为—OHb.甲醇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为CO2和H2Oc.B与甲醇都极易溶于水,是因为它们都能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d.甲醇与钠反应可以产生氢气,所以甲醇显酸性(6)等质量的A、H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物质的量_______(填“A>H、A<H或A=H”)。

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D【答案解析】分析:A.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C.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D.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详解:A.13C和14C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A正确;B.H和D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B正确;C.14C和14N的质量数相等,都是14,它们的中子数不等,分别是14-6=8、14-7=7,C正确;D.6Li和7Li的电子数相等,都为3,6Li中子数为6-3=3,7Li中子数为7-3=4,中子数不相等,D错误。答案选D。点睛:掌握原子的组成、相关微粒之间的数量关系以及原子的表示方法是解答的关键,关于同位素的判断需要注意同位素的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因此核外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是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因此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但物理性质差异较大。2、C【答案解析】

A项、二氧化氮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NO2+H2O=2H++2NO3-+NO,故A错误;B项、一水合氨为弱碱,不能拆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2NH3·H2O=Cu(OH)2↓+2NH4+,故B错误;C项、溶液中FeCl3与铁粉反应生成Fe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故C正确;D项、稀硝酸与铜片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故D错误。故选C。【答案点睛】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反应的实质,注意原子个数守恒和电荷守恒的应用是解题关键。3、B【答案解析】

A、浓硫酸溅到手上,应用干抹布擦去,冲洗后涂上碳酸氢钠溶液,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因为氢氧化钠溶液有很强的腐蚀性,故A错误;B、氯气有毒,能够与碱性溶液反应生成无毒的物质,所以大量氯气泄漏时,可用肥皂水浸湿毛巾捂住嘴和鼻子,并迅速离开现场,故B正确;C、少量酒精洒在桌上并燃烧起来,应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由于酒精密度小于水,不能够用大量水扑灭,故B错误;D、钠着火生成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都反应,则不能用二氧化碳、水灭火,加入沙土可掩盖钠,隔绝空气,可起到灭火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B。4、D【答案解析】A.水为纯液体,增加水的用量,反应速率不变,A不选;B.Al与浓硫酸发生钝化,不生成氢气,反应速率减小,B不选;C.反应没有气体参加,则增大压强,反应速率不变,C不选;D.块状大理石改为粉末状,增大了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D选;答案选D。5、B【答案解析】

已知乙炔为直线形结构,则与C≡C键相连的C原子可能共线,则共有3个;

分子中与苯环以及C=C直接相连的原子共平面,则可能共面的碳原子最多为14,即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共平面;含四面体结构碳原子为饱和碳原子,共4个,故答案选B。6、D【答案解析】分析:铵盐中含有NH4+离子,它的特点是遇碱溶液发生反应放出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并与水作用变为氨水,它显碱性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据此分析解答。详解:直接加热铵盐晶体虽然也可分解产生氨气,但同时会生成其它气体,混合气体及水蒸气在到达试管口之前又冷却化合成为原铵盐晶体附着在试管壁上,故无法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A错误;铵盐溶液中因为铵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显酸性,石蕊试液会显红色,但是能够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中不一定含有铵根离子,B错误;加强碱溶液后加热,再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因为强碱溶液呈碱性,不能确定是否有铵根离子,C错误;将铵盐和氢氧化钠混合后入加热,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口,湿润红色石蕊试纸会变蓝色.说明产生了氨气,这是因为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产生的,该物质属于铵盐,D正确;正确选项D。点睛:实验室制备氨气一般都用熟石灰与氯化铵固体混合加热制备,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极易溶于水,因此只能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不能用氯化铵固体加热制备氨气,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氨气和氯化氢遇冷又凝结为氯化铵固体,得不到氨气。7、B【答案解析】

A.在常温下,放热反应一般能自发进行,吸热反应也可能自发进行,A错误;B.NH4HCO3(s)=NH3(g)+H2O(g)+CO2(g)△H=+185.57kJ/mol,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B正确;C.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可以共同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而不能单独使用,C错误;D.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D错误;答案选B。8、B【答案解析】

原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硝酸钡,如果其中含有亚硫酸根离子,则会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所以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离子,选项A错误;B.产生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氨气,所以原来溶液中一定含有,选项B正确;C.原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硝酸钡,引进了氯离子,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的离子不一定是原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可能是加进去的盐酸中的氯离子,选项C错误;D.原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硝酸钡,如果其中含有亚铁离子,则亚铁离子会被氧化为铁离子,铁离子能使硫氰酸钾变为红色,所以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离子,选项D错误;答案选B。9、A【答案解析】

考查原子的组成及表示方法。在表示原子组成时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因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是质量数,所以中子数是13-6=7.又因为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所以只有选项A是正确的,答案选A。10、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释放氧气,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可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A正确;用于制作光导纤维的为二氧化硅,B错误;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S02等有害气体会污染环境,C正确;二氧化碳塑料因为是全降解塑料,所以不会产生白色污染,D正确。故选B。点睛:根据题意,二氧化碳制取全降解塑料,因为其可降解,所以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白色污染。11、B【答案解析】A.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而Y的能量不一定高于N,故A错误;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即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故B正确;C.反应的放热、吸热与反应条件(如加热)无关,某些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才能反应,如氢气和氧气的反应,故C错误;D.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断裂X和Y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一定小于形成M和N的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反应热与焓变的应用,为高频考点,明确放热反应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关系为解答关键。需要注意的是,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与反应条件无关。12、A【答案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非金属性的比较,掌握非金属的比较依据是关键。详解:A.单质的氧化性和非金属性一致,故正确;B.单质的稳定性和非金属性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能作为判断依据,故错误;C.气态氢化物的沸点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氧的氢化物为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沸点高,与非金属性无关,故错误;D.氧和硫两种元素的简单离子的还原性可以作为判断依据,但氧化性不能,故错误。故选A。点睛:非金属性的判断依据:1.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说明非金属性越强;2.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容易化合,说明非金属性强;3.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稳定性越强,说明非金属性越强。3.非金属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也能说明。13、C【答案解析】

A、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酸性:HClO4>HBrO4>HIO4,A正确;B、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就越强,碱性:NaOH>Mg(OH)2>Al(OH)3,B正确;C、非金属性越强相应氢化物的稳定性也越强,则稳定性:PH3<H2S<HCl,C错误;D、非金属性:F>O>S,D正确;答案选C。14、B【答案解析】某反应物的浓度在20s内从3.0mol/L变成1.0mol/L,∆c=3.0mol/L-1.0mol/L=2.0mol/L,20s内A的化学反应速率v=2.0mol/L÷20s=0.10mol/(L•s),故选B。15、B【答案解析】

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据此分析解答。【题目详解】2Fe2++Cl2=2Fe3++2Cl-中氯气是氧化剂,铁离子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Cl2>Fe3+;HClO+H++Cl-=H2O+Cl2中次氯酸是氧化剂,氯气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HClO>Cl2;2Fe3++Cu=Cu2++2Fe2+中铁离子是氧化剂,铜离子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Fe3+>Cu2+;Fe+Cu2+=Fe2++Cu中铜离子是氧化剂,亚铁离子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Cu2+>Fe2+;综上可得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顺序是HClO>Cl2>Fe3+>Cu2+>Fe2+;答案选B。【答案点睛】本题考查氧化性强弱的判断,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来分析判断即可,注意“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规律的使用。16、D【答案解析】分析: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D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则D为Al元素,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则C为Na元素;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B为第二周期的O元素,结合原子序及元素A、E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E为Cl,A为H,以此来解答。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H,B为O,C为Na,D为Al,E为Cl。A.由元素A、B组成的化合物为水或过氧化氢,常温下均为呈液态,故A正确;B.氢氧化铝属于两性氢氧化物,因此氢氧化铝和高氯酸能够反应,故B正确;C.工业上常用电解法熔融氯化钠的方法制备金属钠,同时得到氯气,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冶炼铝,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备氯气,故C正确;D.氯化氢为共价化合物,含有共价键,氯化钠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故D错误;故选D。17、B【答案解析】A.C是固体,增加C的质量反应速率不变,A错误;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B正确;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氦气使体系压强增大,反应物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C错误;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氮气使容器体积增大,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D错误,答案选B。18、D【答案解析】

在光照条件下氯气与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化氢和四种氯代甲烷,结合有关物质的溶解性分析解答。【题目详解】在光照条件下氯气与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化氢和四种氯代甲烷,由于Cl2被消耗,气体的颜色逐渐变浅;氯化氢极易溶于水,所以液面会上升;但氯代甲烷是不溶于水的无色气体或油状液体,所以最终水不会充满试管,答案选D。【答案点睛】明确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的原理和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是解答的关键,本题取自教材中学生比较熟悉的实验,难度不大,体现了依据大纲,回归教材,考查学科必备知识,体现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基础性考查要求。19、D【答案解析】

A.乙烷的结构式为,CH3CH3是乙烷的结构简式,A错误;B.乙烯的电子式为,B错误;C.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CH3CH2OH是乙醇的结构简式,C错误;D正确;故合理选项为D。【答案点睛】要注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的区别。分子式就是化学式,表示该物质的分子中原子个数组成。结构简式一般以物质的碳骨架为主体,表示出物质的碳链结构以及官能团的位置,一般不用写出化学键,而结构式需要把每一个化学键都表示出来。20、D【答案解析】

A.氢气的燃烧热指的是1mol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kJ·mol-1,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2H2(g)+O2(g)ΔH=+571kJ·mol-1,A不正确;B.已知2C(石墨,s)+O2(g)===2CO(g)ΔH=-221kJ·mol-1,在该反应中,石墨没有完全燃烧生成CO2,故石墨的燃烧热不是110.5kJ·mol-1,B不正确;C.已知N2(g)+3H2(g)2NH3(g)ΔH=-92.4kJ·mol-1,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故在一定条件下将1molN2和3molH2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不可能生成2molNH3,放出的热量一定小于92.4kJ,C不正确;D.指的是1mol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1/2O2(g)===H2O(l)ΔH=-285.5kJ·mol-1,D正确。综上所述,有关热化学方程式及其叙述正确的是D,本题选D。21、B【答案解析】试题分析:A、铱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六周期第Ⅷ族,属于过渡元素,为金属元素,错误;B、中子数为115,质子数为77,中子数与质子数的差为38,正确;C、铱元素位于第六周期,碘元素位于第五周期,二者不在同一周期,错误;D、核外含有77个电子,错误。考点:考查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22、C【答案解析】

A.氧元素为第二周期元素,为短周期元素,选项A不选;B.氯元素为第三周期元素,为短周期元素,选项B不选;C.铁位于第四周期Ⅷ族,为长周期元素,选项C选;D.氖元素为第二周期元素,为短周期元素,选项D不选;答案选C。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能源消耗大,不经济海滩晒盐蒸发浓缩得到苦卤水后,加入沉淀剂Ca(OH)2HClMgCl2(熔融)Mg+Cl2↑过滤【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试剂①应该是石灰乳,发生的反应为MgCl2+Ca(OH)2===Mg(OH)2↓+CaCl2,经过过滤得到Mg(OH)2沉淀,加入试剂②盐酸,发生反应Mg(OH)2+2HCl===MgCl2+2H2O,然后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脱水制的无水MgCl2,再电解熔融的MgCl2便可制得Mg,据此分析解答问题。【题目详解】(1)高温蒸发海水时消耗能源大,不经济,方法不正确,应先浓缩海水再加入沉淀剂,故答案为:能源消耗大,不经济;海滩晒盐蒸发浓缩得到苦卤水后,加入沉淀剂;(2)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试剂①应该是石灰乳,发生的反应为MgCl2+Ca(OH)2===Mg(OH)2↓+CaCl2,经过过滤得到Mg(OH)2沉淀,加入试剂②盐酸,发生反应Mg(OH)2+2HCl===MgCl2+2H2O,工业上电解熔融的MgCl2便可制得Mg,化学方程式为MgCl2(熔融)Mg+Cl2↑,故答案为:Ca(OH)2;HCl;MgCl2(熔融)Mg+Cl2↑;(3)试剂①应该是石灰乳,发生的反应为MgCl2+Ca(OH)2===Mg(OH)2↓+CaCl2,经过过滤得到Mg(OH)2沉淀,故答案为:过滤。24、第三周期VIA族Al(OH)3+3H+==Al3++3H2Ob0.6NANH3PH3两者都为分子晶体,NH3存在分子间氢键,增强分子间作用力,导致熔沸点比PH3高【答案解析】

根据元素的原子半径相对大小和主要化合价首先判断出元素种类,然后结合元素周期律和相关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题目详解】A的主要化合价是+1价,原子半径最小,A是H;C的主要化合价是+6和-2价,因此C是S;B的主要化合价是+3价,原子半径最大,所以B是Al;D和X的主要化合价分别是-1和-2价,则根据原子半径可判断D是Cl,X是O。Y的主要化合价是+5和-3价,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而小于氯原子,则Y是N。(1)C元素是S,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VIA族,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2)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氢氧化铝,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3)a.硫离子和氯离子均是18电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简单离子的半径D<C,a错误;b.非金属性Cl>S,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比C强,b正确;c.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D比C强,c错误;答案选b;(4)浓硫酸和铜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硫元素化合价从+6价降低到+4价,得到2个电子。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是6.72L÷22.4L/mol=0.3mol,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6mol,个数是0.6NA;(5)由H、O、Cl三种元素组成的某种可以消毒杀菌物质是次氯酸,其电子式为。(6)由于氨气和磷化氢都为分子晶体,NH3存在分子间氢键,增强分子间作用力,从而导致熔沸点比PH3高25、饱和Na2CO3溶液分液羟基羧基+2Na+H2↑【答案解析】

(1)①实验室利用乙酸和乙醇制备乙酸乙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和乙醇,可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即试管Ⅱ中盛的试剂是饱和Na2CO3溶液;③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则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分液;(2)①根据结构简式可判断乳酸分子中含有羟基和羧基两种官能团;②羟基和羧基均能与钠反应,则乳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2↑。26、环形玻璃搅拌棒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偏小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体系内、外温差大,会造成热量损失相等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l)所放出的能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偏大【答案解析】

(1)为了加快酸碱中和反应,减少热量损失,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2)为了减少热量损失,在两烧杯间填满碎纸条或泡沫;(3)大烧杯上盖硬纸板是为了减少气体对流,使热量损失,若不用则中和热偏小;(4)加热稍过量的碱,为了使酸完全反应,使中和热更准确;当室温低于10℃时进行实验,内外界温差过大,热量损失过多,造成实验数据不准确;(5)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0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计算中和热数据相等,因为中和热为强的稀酸、稀碱反应只生成1mol水时释放的热量,与酸碱用量无关;(6)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氨水为弱电解质,电离时吸热,导致释放的热量减少,计算中和热的数值减少,焓变偏大;【答案点睛】测定中和热时,使用的酸或碱稍过量,使碱或酸完全反应;进行误差分析时,计算数值偏小,由于焓变为负值,则焓变偏大。27、有气体生成发生偏转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形成闭合回路有电解质溶液Zn-2e-=Zn2+2H++2e-=H2↑Cu13【答案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现象、装置特点结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原电池工作原理分析解答;(2)实验3中锌是负极,铜是正极,据此解答。(3)原电池中电流与电子的流向相反,根据负极反应式计算。详解:(1)实验3中构成原电池,锌是负极,铜是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放电,则铜棒表面的现象是有气体生成,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①实验2和3相比电极不一样,因此可得出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是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②实验1和3相比实验3中构成闭合回路,由此可得出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是形成闭合回路。③若将3装置中硫酸换成乙醇,电流计指针将不发生偏转,由于乙醇是非电解质,硫酸是电解质,因此可得出原电池形成条件是有电解质溶液。(2)锌是负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则Zn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铜是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放电,则Cu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3)实验3中锌是负极,铜是正极,则电流是从Cu棒流出,反应过程中若有0.4mol电子发生了转移,根据Zn-2e-=Zn2+可知消耗0.2mol锌,则Zn电极质量减轻0.2m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