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随着老龄化的出现,老年人口的迅速增长,老年人疾病的药物治疗越来越受到关注。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防御功能及代谢功能均存在不同程度降低,且有的老年人常多病共存,同时服用很多种药物,故药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也相应增多,老年人的不当用药不同程度地使病人出现了心理、生理和社会问题,不可避免地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有资料统计,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ADR)相当常见,其发生率是青年人的2~7倍。
因此,把握好老年人的用药特点和存在问题,掌握用药原则和药物在老年人体内变化的规律,才能保证做到老年人用药的合理、有效和安全。老年人用药特殊性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往往多种疾病并发,他们生理上同一般成年人相比也发生一些变化。主要表现在:重要器官的代谢减慢,器官储备能力和内环境调节功能减弱,因而对药物的吸收、分布、转化和排泄能力也随之减弱。
多种疾病并发容易引起“心身疾病”老年人疾病特点:
多种疾病并发
老年人由于体内代偿机制减弱,患病机率增加,生病的种类很多,常常一人可同时患多种慢性疾病,据有关资料显示,老年人群中72%的老人同时患有3种或3种以上的疾病,25%以上的老年患者同时服用4~6种药物,50%以上的同时使用3种药物。现联合用药物已成为一种遍现象,但由于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中毒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多,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随用药种类的增加而增加。据报道,同时接受5种以下药物的病人,其药物反应发生率为18.6%,同时服用6~25种药物时,其发生率为81.4%。
容易引起“心身疾病”
老年人行为与反应速度发生改变,感觉知觉功能减退,记忆力下降,对药物的名称、剂量、使用方法、服药时间记忆不清,导致误服、漏服或多服。在心理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正常的衰老现象会引起部分人的不安与心理变化,生病后会引发一些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心理疾病。老年人药物的体内过程发生变化药物吸收分布代谢作用的特点
进入老年期后,身体的主要器官的机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减退。主要表现为“四少”现象:细胞数减少、细胞内水分减少、组织局部血流量减少、总蛋白减少,这都影响了药物在体内的全过程。
吸收
1、老年人胃壁细胞功能降低,胃酸分泌约比年轻人减少25%~35%。由于胃酸分泌减少,可使弱酸性药物如苯巴比妥离子化程度增大,排泄加快,导致其血药浓度降低。
2、老年人消化液随增龄而减少,可使某些药物如氨苄西林、地高辛的生物利用度降低。
3、老年人胃蠕动减弱,排空减慢,使药物进入小肠延迟,药物在小肠中吸收减慢。
4、供应胃肠道血液的动脉硬化,使胃肠道供血量减少,65岁以上的老人胃肠道血流量约减少40%,影响药物的吸收。由于以上的生理变化因素致使老年人对口服药物的吸收量减少,疗效降低。分布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的水分和肌肉组织逐渐减少,脂肪的比例相对增加,这就会引起药物分布的变化。如水溶性的水杨酸盐类的分布容积减少,一些亲脂性的药物如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地西泮及维生素A、D、K等容易在脂肪组织内蓄积,长期服用就可能产生毒性反应。另外药物进入血循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与血浆蛋白可逆性的结合,由于老年人血浆白蛋白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一般75岁以上老年人血浆蛋白要比青年人下降1/4左右,游离药物浓度增高,毒性增大,如华法令等。
生物转化
老年人的药物代谢许多药物在肝脏经微粒体CYP450酶代谢。老年人的CYP450酶活性降低,导致药物的t1/2延长。这可能是老年人易发生药物蓄积中毒的原因之一。另外,老年人的功能性肝细胞减少,对药物的代谢也有一定影响。因此使氨基比林、保泰松、苯妥英钠、巴比妥、四环素等药物在血液及组织中的浓度上升,在体内滞留的时间延长20%~50%,有的药物如地西泮等在体内滞留的时间老年人比年轻人可延长4~5倍。因此会出现更多的副作用,故需适当调整剂量。
排泄
多数药物以原型及代谢物的形式由肾脏排出体外。老年人肾血流量减少,65岁老年人仅为年轻人的40%~50%,肾小球滤过率在50~90岁间可下降50%。也就是说,高龄老年人肾脏排泄药物的能力仅为青年人的1/3,使药物在体内滞留时间延长,血浆药物浓度升高,容易出现药物的蓄积中毒。因此,老年人用药的剂量要比年轻人小得多。尤其是老年人在应用对肾脏有一定毒性的药物时,更要慎用。药效学特点
老年人药效学改变的特点是对大多数药物的敏感性增加,对少数药物的敏感性降低,药物耐受性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老年人对中枢抑制药敏感性增强,如使用常规剂量的吗啡可产生呼吸抑制的超敏反应。应用安定、利眠宁、硝基安定等易引起明显困倦、共济失调、尿失禁等不良反应。对肝素及口服抗凝剂华法令等,敏感性增强,易发生出血并发症,甚至脑出血。药效学特点
另外中西药合用不当也会使药效降低,导致不良后果,对患者造成危害。如青霉素与黄连、黄芩注射液配伍后可产生沉淀反应降低药效;红霉素类与穿心莲的中药制剂合用,则能抑制穿心莲促进白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从而降低穿心莲的药物疗效。食物与药物的相互作用不当也可改变药效动力学。如牛奶与四环素同服,牛奶中的钙与四环素形成不溶解的复合物;酒精可明显加强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等。老年人合理用药的原则避免盲目用药饮食调节原则用药要掌握适应证用药少而精的原则掌握好最佳的用药剂型剂量掌握好用药最佳时间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用药依从性从患者根本利益出发,遵循个体化原则避免盲目用药
老年人常迷信药物作用,认为“药物万能“,有些老年人在遇到许多与疾病无关问题而导致情绪紧张或心情愁闷时就想用药治疗,如刚退休的老年人由于不适应生活环境的骤然变化,会出现头痛、失眠、焦虑、轻度高血压、浮肿、厌食、乏力、烦躁等多种症状的“退休综合征“。上述症状中焦虑可能是主要矛盾,针对这一主要矛盾,予以心理疏导劝慰,将退休后的生活重新科学安排,使其身心愉快而又充实,再加用少量镇静剂或安慰剂就可以取得很好效果。避免盲目用药
另外老年人希望药物能使青春常驻、延年益寿,从而滥用补药、新药或进口药。例如长期大量服用营养补益药,会诱发体内多处骨质增生。作为治疗的辅助措施,适当用一些补剂也是可以的,但必须按医嘱服用。饮食调节原则
饮食调节原则多数老年人体内蛋白质比例降低,加之疾病、消瘦、贫血等原因均影响药物的疗效,应当重视食物的营养选择与搭配。控制饮酒以避免老年人维生素B族的摄入减少;老年性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调节饮食,以保证降血糖药物的疗效用药要掌握适应证
用药要掌握适应证,减少不良反应,老年人用药要有明确的适应证,要求用药的受益/风险>1,只有治疗好处>风险的情况下才可用药,有适应证而用药的受益/风险<1者不用药,同时选择疗效确切而毒副作用小的药物。例如对于老年人的心律失常,如果既无器质性心脏病又无血流动力学障碍,长期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可增加死亡率,所以应尽量不用或者少用抗心律失常药。对有些病症可以不用药物治疗的就不要急于用药,如失眠、多梦的人,可通过节制晚间紧张的脑力劳动和烟、茶等收到良效。用药少而精的原则
老年人用药一定要掌握少而精的原则,对于那些可用可不用和疗效不肯定的药物一律不用。用药多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据报道,用5种以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5种以上发生率为30%~40%,10种以上发生率为50%~70%,尽可能将用药控制在5种以下。选主要药物治疗,凡疗效不明显、耐受性差、未按医嘱服用药物应考虑终止,病情不稳定可适当放宽,病情稳定后要遵守5种药物原则;用药少而精的原则
注意选用具有兼顾治疗作用的药物,例如高血压合并心绞痛者,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及钙拮抗剂;高血压合并前列腺肥大者,可用α受体阻滞剂。减少和控制服用补药。老年人并非所有自觉症状、慢性病都需药物治疗。如轻度消化不良、睡眠欠佳等,只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情绪波动均可不用药。治疗过程中若病情好转、治愈或达到疗程时应及时减量或停药。掌握好最佳的用药剂型剂量
体弱多病、一次性用药较多且吞咽困难的老年患者,不宜用片剂、胶囊,可选用液体剂型。老年人胃肠道功能不稳定,不宜服用缓慢释放的药物制剂,否则会因胃肠蠕动快而释放不充分;反之,则是释放和吸收量增加而产生毒性。老年人对药物反应和用药剂量个体差异很大,医生切不可凭以往经验用药。同一个患者在不同年龄时,用药剂量可相差数倍。掌握好最佳的用药剂型剂量
对年龄较大、体质量较轻、一般情况较差的老年患者,先从成人剂量的1/10或1/5开始,然后密切观察病情进行调整,必要时按成人剂量的1/4,1/3,1/2,2/3,3/4等逐渐加量。老年人除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消化酶类等药物可以用成年人剂量外,其他所有药物都应低于成年人剂量。值得注意的是,并非始终如一的小剂量,可以是开始时的小剂量,也可以是维持治疗的小剂量,这主要与药物类型有关。对于需要使用首次负荷量的药物,为确保迅速起效,老年人首次可用成年人剂量的下限。掌握好用药最佳时间
药物均有各自的最佳吸收和作用时间,若能按此规律给药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疗效。如04:00对洋地黄敏感度约>平时40倍,胰岛素也是在04:00最敏感,此时用药不仅药量小,而且疗效高、不良反应少。皮质激素在06:00至08:00给药,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而且还可以减少激素的副作用。安眠药、缓泻药应在睡前服,利尿药应在清晨或白天服以免在患者睡眠时因药物作用而影响睡眠和休息。降糖药其中优降糖、糖适平在饭前半小时用药,二甲双胍应在饭前或餐中服用,拜糖平与食物同服。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用药依从性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用药依从性调查显示,出院6周后有48%的老年患者服药量比医嘱规定的用药数量无故减少了一半,另有26%的患者比医嘱规定的药物用量又无故增加了一倍。高血压患者约有60%~85%的人不按医嘱服用降压药,其中约有50%以上的患者根本就不用药物治疗。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用药依从性
严格按照医嘱用药而又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或理想水平者只占高血压患者总数的5%~20%,这也是致使我国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因此,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中老年人自我保健水平和用药的依从性,是提高中老年人合理用药及疗效、保证健康的一个重要措施。从患者根本利益出发,遵循个体化原则
在为患者选择治疗措施时,应该是疗效最高,副作用最小,价格最低并且要顾及远期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从患者最高利益(重视远期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康复最好、副作用最小、价格最低)出发,尊重患者的自身价值和愿望(知情权、选择权、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安服务合同签订
- 哪位有中原手房买卖合同
- 海洋货物运输保险合同
- 中建主体结构劳务分包合同
- 保洁物业管理合同
- 抵押担保借款合同书
- 健康驿站采购合同范本
- 院感知识培训内容2
- 小升初专题11 判断题
- 车库出租商用合同范本
- 手卫生与无菌操作
- 宠物直播方案
- 骨科关节置换术后康复PDCA循环案例
-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查房
- 质量经理能力培训课件
- 光伏并网前单位工程验收报告-2023
- 2024年重庆出版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资料-研究生
- 【高中历史】辽夏金元的统治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
- 高速公路施工安全培训课件
- 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案例教程 课件 第5、6章 幼儿情绪表现的观察分析与指导、幼儿认知发展的观察分析与指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