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_第1页
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_第2页
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_第3页
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_第4页
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任务群视角下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与写作——必修下册二、六单元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任务群视角下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与写作——必修下册二、六单元的设1提纲理解课标对文学阅读与写作的相关要求必修教材中文学阅读与写作的单元设计必修下册中文学阅读与写作的教学建议提纲理解课标对文学阅读与写作的相关要求2一、课标中的相关规定“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规定学业质量标准中的相关要求一、课标中的相关规定“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规定31.“文学阅读与写作”·定位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1/2。1.“文学阅读与写作”·定位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41.“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目标与内容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1.“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目标与内容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51.“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目标与内容结合所阅读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写作的一般规律。学习捕捉自己的创作灵感,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养成写读书提要、笔记的习惯。根据需要,可选用杂感、随笔、评论、研究论文等方式,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与他人分享,积累、丰富、提升文学鉴赏经验。尝试续写或改写一种文学作品。1.“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目标与内容结合所阅读的作品,了解6学习目标与内容的分解(2)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① 三种态度:实用的、审美的、科学的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学习目标与内容的分解(2)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7三种态度:实用的、审美的、科学的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在实用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对人的利害,心理活动偏重意志;在科学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间互相关系,心理活动偏重抽象的思考;在美感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相,心理活动偏重直觉。——朱光潜《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三种态度:实用的、审美的、科学的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8学习目标与内容的分解(2)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① 区分三种态度:实用的、审美的、科学的② 怎样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

[整体把握、知人论世、语言鉴赏……]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学习目标与内容的分解(2)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92.

学业质量标准中的相关要求2-1

具有主动积累的习惯,能进一步扩展语文积累,运用多种方法整理自己积累的语言材料,发现其中的联系。能凭借语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重要词语的隐含意思,体会词句所表达的情感;能发现语言运用中存在的比较明显的问题,并运用自己掌握的语言知识予以纠正。具有反思并整理语文学习经验的意识,能用多种形式整理、记录自己学习、生活中的所得。……2-3

喜欢欣赏文学作品;能整体感受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能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作出自己的评价。在文学鉴赏中,有正确的价值观,有追求高雅审美情趣和高尚审美品位的意愿。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2.学业质量标准中的相关要求2-1具有主动积累的习惯,能103.“文学阅读与写作”教学提示本任务群为

2.5

学分,45课时。写作次数不少于

8次(不含读书笔记和提要)。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3.“文学阅读与写作”教学提示本任务群为2.5学分,45113.“文学阅读与写作”教学提示运用专题阅读、比较阅读等方式,设置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阅读、鉴赏、探究与写作。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写作,应以学生自主阅读、讨论、写作、交流为主。应结合作品的学习和写作实践,由学生自主梳理探究,使所学的文学知识结构化。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3.“文学阅读与写作”教学提示运用专题阅读、比较阅读等方式,123.“文学阅读与写作”教学提示(3)教师应向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如做好问题设计,提供阅读策略指导,适时组织经验分享和成果交流活动;在学习过程中相机进行指导点拨,组织并平等参与问题讨论;引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并要求阅读一定数量的经典文学作品,包括反映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历程的作品,关心当代文学生活;

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组织举办诗歌朗诵会、读书报告会、话剧表演等活动,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创造更多展示交流学生作品的机会或平台,激发学生文学创作的成就感;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为学生提供观察记录表、等级量表等自评互评的工具,促进学生不断进步。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3.“文学阅读与写作”教学提示(3)教师应向学生提供有效的学13二、必修教材中的5个单元“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5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5个单元的学习目标与内容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二、必修教材中的5个单元“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5个单元的人141.

5个单元的人文主题生命的思考青春的价值自然与情怀良知与悲悯观察与批判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1.5个单元的人文主题生命的思考自然与情怀良知与悲悯152.

5个单元的学习目标与内容学习本单元,可从“青春的价值”角度思考作品的意蕴,并结合自己的体验,敞开心扉,追寻理想,拥抱未来。要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感情的手法,把握小说叙事和抒情的特点,体会诗歌和小说的独特魅力;学习从语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尝试写作诗歌。学习本单元,要逐步掌握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认识古诗词的当代价值,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要在诵读和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境,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感受诗人的精神世界,体会诗人对社会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文化品位;尝试写作文学短评。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2.5个单元的学习目标与内容学习本单元,可从“青春的价值”162.

5个单元的学习目标与内容学习本单元的写景抒情散文,体会民族审美心理提升文学欣赏品位,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要关注作品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和人生思考,体会作者观察、欣赏和表现自然景物的角度,分析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手法;还要反复涵泳咀嚼,感受作品的文辞之美。学习本单元,通过阅读鉴赏、编排演出等活动深入理解戏剧作品,把握其悲剧意蕴,激发心中的良知与悲悯情怀。要初步认识传统戏曲和现代戏剧的基本特征;欣赏剧作家设计冲突、安排情节、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体会戏剧语言的动作性和个性化;还要理解悲剧作品的风格特征,欣赏作者的独特艺术创造。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2.5个单元的学习目标与内容学习本单元的写景抒情散文,体会172.

5个单元的学习目标与内容学习本单元,要注意知人论世,在人物与社会环境共生、互动的关系中认识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关注作品的社会批判性。要了解作者如何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实现创作意图,品味小说在形象、情节、语言等方面的独特魅力,欣赏小说不同的风格类型;学习用读书提要或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借鉴小说技法进行创作。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2.5个单元的学习目标与内容学习本单元,要注意知人论世,在18单元学习任务中的要求一

古诗词中常常寄寓着诗人对社会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阅读本单元诗作,可以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通过了解诗人的生平、创作背景等,深入理解作品。比如,了解杜甫及其所处的时代,有利于理解《登高》中忧国伤时,悲秋苦病的深沉情思。了解苏轼的人生经历及《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写作背景,有助于理解词作中蕴含的壮志难酬的忧愤及旷达洒脱的豪情。从本单元选择一首诗词,查找相关资料,探讨诗作的内涵,思考对你有怎样的启示,与同学交流。单元学习任务中的要求一古诗词中常常寄寓着诗人对社会的思考和19单元导语中规定的学习目标与内容表达与交流阅读与鉴赏梳理与探究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单元导语中规定的学习目标与内容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语言知20单元导语中的学习目标与内容·语言知识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感情的手法小说叙事和抒情的特点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写景抒情散文传统戏曲和现代戏剧的基本特征小说在形象、情节、语言等方面的独特魅力;小说不同的风格类型单元导语中的学习目标与内容·语言知识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感情的手21单元导语中的学习目标与内容·语言能力从语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在诵读和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境;尝试写作文学短评体会作者观察、欣赏和表现自然景物的角度,分析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手法;还要反复涵泳咀嚼,感受作品的文辞之美;欣赏剧作家设计冲突、安排情节、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体会戏剧语言的动作性和个性化;还要理解悲剧作品的风格特征了解作者如何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实现创作意图,品味小说在形象、情节、语言等方面的独特魅力,欣赏小说不同的风格类型;借鉴小说技法进行创作单元导语中的学习目标与内容·语言能力从语言、形象、情感等不同22单元导语中的学习目标与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本单元,可从“青春的价值”角度思考作品的意蕴,并结合自己的体验,敞开心扉,追寻理想,拥抱未来。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文化品位体会民族审美心理提升文学欣赏品位,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激发心中的良知与悲悯情怀在人物与社会环境共生、互动的关系中认识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关注作品的社会批判性。单元导语中的学习目标与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本单元,可从23三、必修下册两个单元的教学建议注重审美体验与审美鉴赏,促进深度学习发生不可或缺的“精读”与有挑战的学习任务持续的学习评价,践行“学习即评价”的理念三、必修下册两个单元的教学建议注重审美体验与审美鉴赏,促进深241.注重审美体验与审美鉴赏,促进深度学习发生案例分析文学阅读与写作的不同类型活动1.注重审美体验与审美鉴赏,促进深度学习发生案例分析25案例研讨倪文尖:小说的读法与教法漫谈——以《祝福》教学为中心张雨薇:《祝福》教学内容的演变研究———基于练习系统的历史分析北师大版、苏教版教材中的相关设计案例研讨倪文尖:小说的读法与教法漫谈——以《祝福》教学为中26小说的读法与教法漫谈——以《祝福》教学为中心 倪文尖《祝福》的教学大致可以分作两类。一种是按照一般的教学常规来教的。具体到《祝福》,大家可能很熟悉了: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概括小说的情节理清课文的内容通过肖像、行为描写等方面概括人物形象然后提炼小说的主题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和小说主题之间的关系最后总结小说的艺术特色(《名作欣赏》

2015年第13期)小说的读法与教法漫谈——以《祝福》教学为中心 倪文尖27小说的读法与教法漫谈——以《祝福》教学为中心 倪文尖另一些比较有追求的老师,对这些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织,课堂教学上有了些创新,主要的努力是在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小说的阅读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给祥林嫂编年谱的方式来梳理小说内容和主要情节,尔后用这个年谱,用故事接力的方式讲述祥林嫂的故事,再讨论祥林嫂是怎么死的,最后回到小说的主题。让学生代文中的“我”去写日记,或写祥林嫂的死因报告,通过类似这些方式来组织课堂。有的老师发现了祥林嫂几次重大人生遭遇都发生在春天这样一个时间点,所以就以“春天”为突破口,围绕“为什么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这个问题来设计教学,通过春天是什么,为什么说祥林嫂没有春天,谁剥夺了祥林嫂的春天等这样一些教学环节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想。小说的读法与教法漫谈——以《祝福》教学为中心 倪文尖28《祝福》教学内容的演变研究———基于练习系统的历史分析张雨薇通过整理1958~2007人教版《祝福》练习系统,我们将涉及到的教学内容归整为18个类型,并做了内容编码。具体包括:A.人物形象整体评述C.文章结构特点E.合理性推断G.题目含义B.景物描写及作用D.修辞手法F.悲剧成因H.由局部肖像分析人物形象I.由言行分析人物形象

J.情节安排K.习作练习 L.与时代相联的价值取向类题M.分析多重句句子间关系

N.分析社会环境O.由行为分析人物心理Q.由句义分析思想感情P.叙述手法及作用R.句段语言表达艺术《祝福》教学内容的演变研究———基于练习系统的历史分析张雨薇29《祝福》教学内容的演变研究———基于练习系统的历史分析张雨薇2007年:F.悲剧成因 R.句段语言表达艺术H.由局部肖像分析人物形象 K.习作练习(《语文学刊》201605)《祝福》教学内容的演变研究———基于练习系统的历史分析张雨薇30北师大版 必修四北师大版 必修四31北师大版·单元导语对于有些人我们是熟识的,对于有些人我们是陌生的,对于有些人我们既熟识又陌生。叙事性的文学作品常常塑造出这样的人物形象,把活生生的人物性格呈现在我们面前,令人过目不忘,回味无穷。俄罗斯著名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曾用“熟识的陌生人”这一简明生动的短语来概括这类形象:“在真正有才能的作家的笔下,每个人物都是典型;对于读者,每个典型都是一个熟识的陌生人。”北师大版·单元导语对于有些人我们是熟识的,对于有些人我们是32北师大版·题解课文选自《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1911年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但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生活在这个时代的鲁迅先生十分关注当时的社会状况,创作了反映这个时代的小说《孔乙己》《阿Q正传》《祝福》等。《祝福》通过祥林嫂这一形象,揭示了女性在旧中国的苦难命运及其社会根源。至今,《祝福》在思想上和艺术上仍有重要意义。祝福,旧时江南一带每年年终的一种习俗,除夕祭祀天地,祈求赐福。北师大版·题解课文选自《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33北师大版·练习与探究一

祥林嫂两次到鲁镇及临死前,眼睛有哪些变化?小说为什么着力描写这些变化?二

作者没有平铺直叙,而是采取了倒叙的形式,这样效果是否更好一些?为什么?三

作品最后一段描写了鲁镇祝福的景象,对它的作用,大家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它表现了中国农村过年的一种礼俗,有人说它与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形成对照,还有人说它具有很深刻的象征含义,请说说你的看法。四

试理出小说情节发展的脉络,说说祥林嫂是怎样一步一步被推上绝路的,其中哪些因素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北师大版·练习与探究一祥林嫂两次到鲁镇及临死前,眼睛有哪些34《祝福》:“我”的故事与祥林嫂的故事钱理群这样,作者就十分巧妙地将“我的故事”和“祥林嫂的故事”联结起来,正是在“两个故事”的“关系(关连)”中,寄托了鲁迅的深意。于是,在鲁迅笔下出现了“我”与“祥林嫂”最后相遇的场面(这可以说是小说的核心部分):祥林嫂最后的形象以及她对我“我”的追问,提出了人的“死亡”以及“死亡”的命运的问题,这可以说是关于“人”的

“生存”的最尖锐的、也最深刻的问题。但却将自以为是现代知识分子的“我”置于困境:“我”既对这类形而上意味的深层问题缺乏关注与思考,面对祥林嫂的追问,又落入“说出真实”与“说谎”的两难境地,我终于以“说不清”即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回避了对追问的明确回答。(钱理群《名作重读》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6年)《祝福》:“我”的故事与祥林嫂的故事这样,作者就十分巧妙地将35《祝福》:“我”的故事与祥林嫂的故事钱理群在这个令“我”感到极端“惶惶”不安的场面里,

祥林嫂无意中扮演了一个“灵魂审问者”的角色,“我”则成了一个“犯人”,在一再追问下,招供出了灵魂深处的浅薄与软弱,并且发现了自认为与“鲁镇社会”(传统)绝对对立的“自我”与传统精神的内在联系。正因为如此,当“我”匆匆“逃回”四叔的家以后,就不但因为自己的逃避而“觉得不安逸”,而且开始思考起自己对于祥林嫂的最终悲剧性的结局应负的“责任”问题。尽管“我”找出种种理由来为自己排解,却始终未能摆脱内心的“不安”与“不祥的预感”。正是在这种心境下,“我”再次“明天决计要走”,这“再度离去”就多少含有了对家乡现实所提出的生存困境的逃避责任。(钱理群《名作重读》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6年)《祝福》:“我”的故事与祥林嫂的故事在这个令“我”感到极端“36第六单元·单元学习任务二

在下列三个有关小说表达手法的任务中,选择两个完成,并就其中之一写一则读书札记。1.

被婆家从鲁镇抢回去卖到深山里的祥林嫂,本已过上相对安定的生活,但“天有不测风云”,丈夫意外“断送在伤寒上”,儿子又惨遭不测,她不得不又回到了鲁镇,从此走向了“末路”。小说中这一类“突发事件”,往往是情节运行的动力。本单元的小说中还有一些这样的突发事件,试着找出来,并和同学探讨这些事件在小说中的作用。第六单元·单元学习任务二在下列三个有关小说表达手法的任务中37第六单元·单元学习任务一

鲁镇社会扼杀了祥林嫂的一切生机;林冲的遭遇,不仅仅是因为高俅父子对他的迫害;别里科夫死后,人们的生活仍然“郁闷、无聊、乱糟糟”,“局面并没有好一点”;人变为虫,离奇的情节透露出严酷的社会现实。认真阅读本单元小说,分小组概括各篇小说中社会环境的特点,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社会环境对人物命运的影响,在全班交流。第六单元·单元学习任务一鲁镇社会扼杀了祥林嫂的一切生机;林38第六单元·单元导语社会现实复杂多样,人间世相千姿百态,我们需要以正确的立场、睿智的头脑和敏锐的眼睛,去观察思考,分析鉴别。本单元所选五篇小说,通过虚构的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反映社会生活,描摹人情世态,表达对人生的思索。阅读这些小说,可以丰富人生体验,提升对社会现实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激发想象,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学习本单元,要注意知人论世,在人物与社会环境共生、互动的关系中认识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关注作品的社会批判性。要了解作者如何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实现创作意图,品味小说在形象、情节、语言等方面的独特魅力,欣赏小说不同的风格类型;学习用读书提要或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借鉴小说技法进行创作。第六单元·单元导语社会现实复杂多样,人间世相千姿百态,我们需39第二单元

单元导语对他人的不幸抱有同情,心怀悲悯;鄙弃丑恶,追求正义,坚守良知:这些都是人类应该具有的品格。本单元所选三篇戏剧作品,通过剧中人物的悲情遭遇,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剧作家对社会现实的理解,寄托着他们对人生的深切关怀。阅读这些作品,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社会人生。学习本单元,通过阅读鉴赏、编排演出等活动深入理解戏剧作品,把握其悲剧意蕴,激发心中的良知与悲悯情怀。要初步认识传统戏曲和现代戏剧的基本特征;

欣赏剧作家设计冲突、安排情节、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体会戏剧语言的动作性和个性化;还要理解悲剧作品的风格特征,欣赏作者的独特艺术创造。第二单元 单元导语对他人的不幸抱有同情,心怀悲悯;鄙弃丑恶,40教材第二单元中出现的知识悲剧、传统戏曲、现代戏剧、元杂剧、“本色”派、莎士比亚剧作、“台本”、演出本、风格特征戏剧冲突、戏剧情境、情节、细节、主题人物、脸谱化和扁平化、人物语言、台词、说白、唱词、独白、潜台词、戏剧语言的动作性和个性化舞台布置、服装设计、灯光安排教材第二单元中出现的知识悲剧、传统戏曲、现代戏剧、元杂剧、“41文学阅读与写作的不同活动文学阅读的两个类型:审美体验与审美鉴赏文学写作的两个层次:模仿—创作文学阅读与写作的不同活动文学阅读的两个类型:审美体验与审美鉴42审美体验与审美鉴赏在整体感受、文学写作等活动中进行审美体验在比较阅读、主题阅读等活动中提升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在反思、改进生活世界的体验中实现文学作品阅读的价值审美体验与审美鉴赏在整体感受、文学写作等活动中进行审美体验43审美体验·审美鉴赏·文学写作审美体验:“入乎其内”的激发审美鉴赏: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文学写作:捕捉创作灵感审美体验·审美鉴赏·文学写作审美体验:“入乎其内”的激发44审美鉴赏:在比较中鉴别倪文尖设计:电影《祝福》与小说原作相比,增加了一个情节,即在影片的结尾处,被赶出鲁氏家门的祥林嫂,发疯似地跑到土地庙去,拿起菜刀狠狠地砍掉她用血汗钱捐献的门槛,表示了祥林嫂的觉醒。你如何看待这一情节设置?为什么?审美鉴赏:在比较中鉴别倪文尖设计:45杨向东《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考试命题》杨向东《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考试命题》46杨向东《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考试命题》系统的、结构化的学科知识、技能、观念和方法,是学生深刻理解任务情境、明确问题、形成假设和问题解决方案的根本基础。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指向的不是孤立的、细碎的学科知识点,而要强调学科内容的结构性和关联性,突出在现实情境中思想方法和探究技能的运用。杨向东《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考试命题》系统的、结构化的学科知识472.不可或缺的“精读”与有挑战的学习任务在文本细读建构个性化的语言活动经验多一点文本内部研究,少一点文本外部研究指向掌握阅读策略、写作策略的学习任务设计情境比较复杂、结构化的学习任务为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作提供支持与反馈2.不可或缺的“精读”与有挑战的学习任务在文本细读建构个性化48“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目标与内容(1)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目标与内容(1)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49《祝福》中的修改原句: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颜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睛间或一轮,还可以表明她是一个活物。(《祝福》,初发表于

1924

年第二十一卷第六号《东方杂志》)改句:……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明她是一个活物。(《彷徨》集)《祝福》中的修改原句: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50从“深度修改”看鲁迅小说语言的美学诉求——以《祝福》《孔乙己》等为例陈

吴周文《文艺争鸣》201802“经过深思熟虑,腹稿打好了。就提起笔来,一气呵成,所以初稿往往就是定稿”。(许广平:《鲁迅回忆录》,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年版,第217页)“我做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它读得顺口;没有相宜的白话,宁可引古语,希望总有人会懂。”(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年版,第394页)“将来汇印时,再仔细的看一看,将无之亦毫无损害于全局的节、句、字删去一些,一定可以更有精彩。”(鲁迅:《鲁迅致张天翼信》,《鲁迅全集》第

10 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年版,第100页)从“深度修改”看鲁迅小说语言的美学诉求——以《祝福》《孔乙己5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金圣叹的删改本:林冲道:“你认得这个葫芦么?”主人看了道:“这葫芦是草料场老军的。”林冲道:“原来如此。”店主道:“既是草料场看守大哥,且请少坐。天气寒冷,且酌三杯权当接风。”容与堂本:林冲道:“你认得这个葫芦么?”主人看了道:“这葫芦是草料场老军的。”林冲道:“如何便认的?”店主道:“既是草料场看守大哥,且请少坐。天气寒冷,且酌三杯权当接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金圣叹的删改本:52链接:钱理群出:“引导中学生读鲁迅要抓两头,一是鲁迅思想与作品的实际与实质,一是中学生智力发育的特点与生命成长的内在欲求,力图在‘相信鲁迅其人其文的魅力’与‘相信中学生经过引导能够与鲁迅相通’这两个基本信念上,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钱理群《中学时代怎样与鲁迅相遇》,《中国教育报》,2004年6月24日)链接:钱理群出:“引导中学生读鲁迅要抓两头,一是鲁迅思想与53链接:伊格尔顿谈文学阅读研究文学的学生最常犯的错误,就是他们直接探求诗或小说说了什么,而忽略了诗或小说用什么方式来说。这种阅读方式忽略了作品的“文学性”——这是一首诗、一部剧作或一本小说,而不是一篇内布达斯加州土壤侵蚀报告。阅读文学时,必须格外警醒,要留意语调、情绪、节奏、文类、句法、文法、组织、韵律、叙事结构、断句、歧义——事实上,这些该留意的东西都属于文学的“形式”。当然,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文学”方式来阅读内布达斯加州土壤侵蚀报告。这意味着我们要特别留意语言的表现方式。在一些文学理论家眼中,这么做足以让土壤报告变成一部文学作品,只不过无法与《李尔王》这类大作相比。《如何阅读文学》商周出版2014.1链接:伊格尔顿谈文学阅读研究文学的学生最常犯的错误,就是他们54小说的读法与教法漫谈——以《祝福》教学为中心 倪文尖我们大致已经形成了两种路径。第一种是所谓具体的社会历史的读法和解释:往往根据小说作品涉及的具体历史、社会背景,或者是作家写作品的社会背景,或者是读者阅读这个作品时所处的现实环境,而把阅读重心落在小说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具体内容和大的社会历史的关联性上。这样一套读法,我们称之为具体的社会历史的读法。第二种读法倾向于脱开具体社会历史的束缚,关心更具超越性的意义和价值命题。比如说从小说人物的性格、心理和行为中,或者从一个类型化的情境、一个寓言化的故事之中,读出人类的基本境遇,读出人性的美好和无奈,等等。这是一种抽象化的读法,和前面的具体化的读法不一样,不过,这也形构了小说的主题:依靠人生、人类、人性,或者爱、美、命运、国民性这样一些关键词,重新组织了一套关于小说的阐释和说法。小说的读法与教法漫谈——以《祝福》教学为中心 倪文尖55阅读策略与写作策略阅读文学作品的基本策略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阅读策略与写作策略多文本的阅读策略阅读策略与写作策略阅读文学作品的基本策略56第二单元·单元学习任务·多文本一

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再论雷峰塔的倒掉》)。在本单元的课文中,窦娥的善良、鲁侍萍的真情、哈姆莱特的理想都是“有价值的东西”,也都遭遇了现实的摧残和毁弃。阅读这样的悲剧作品,常常会引起我们心灵深处的悲伤、哀痛乃至愤懑,激发我们对良知的坚守、对道义的追求。阅读本单元的课文,看看这些悲剧故事毁灭了哪些“有价值的东西”,并以悲悯的情怀看待悲剧人物的命运,认识良知的不朽价值,感受悲剧作品震撼人心的力量,与同学分享你的阅读体验。第二单元·单元学习任务·多文本一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57第二单元·单元学习任务·多文本三

中国传统戏曲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本单元的《窦娥冤》就是古代戏曲的代表作品之一。学习中你体会到戏曲的独特魅力了吗?不妨查阅资料,大致了解宋元以来传统戏曲的情况,读一读《西厢记》《琵琶记》《牡丹亭》《桃花扇》等不同时代戏曲的经典选段,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戏曲。还可以观看一些戏曲演出片段,欣赏演员们的表演。在阅读、观看的基础上,从故事情节、角色安排、演出形式以及剧作中渗透的民族审美心理等方面,谈谈你对传统戏曲的认识。第二单元·单元学习任务·多文本三中国传统戏曲有着悠久的历史58苏教版·积累与应用阅读鲁迅《药》,联系初中学过的《藤野先生》和《孔乙己》,想一想,《藤野先生》和《药》中的人们是怎样“看”杀头的?《孔乙己》中掌柜、酒客、小伙计是如何“看”孔乙己的?孔乙己是如何“看”自己的?《药》中的华老栓、康大叔、茶馆闲人、夏瑜的母亲是怎样“看”夏瑜的?《祝福》中鲁四老爷、鲁镇人又是怎样“看”祥林嫂的?你是如何看待鲁迅作品中“看”和“被看”背后的实质的?

请和同学交流看法。苏教版·积累与应用阅读鲁迅《药》,联系初中学过的《藤野先生》59链接:文学阅读需要的背景知识(5级水平)日常实用知识;普遍的生活经验。一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普遍的社会经验。特殊的人生经历或社会经验;基本的跨文化背景知识。独特的人生经历,复杂深刻的体验感悟;陌生的文化背景;需要关联其他文本。一定的文学鉴赏理论;需要利用相关研究成果。(资料摘自上海市教委教研室阅读能力分级研究成果)链接:文学阅读需要的背景知识(5级水平)日常实用知识;普遍的60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61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62任务群视角下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与写作——必修下册二、六单元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任务群视角下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与写作——必修下册二、六单元的设63提纲理解课标对文学阅读与写作的相关要求必修教材中文学阅读与写作的单元设计必修下册中文学阅读与写作的教学建议提纲理解课标对文学阅读与写作的相关要求64一、课标中的相关规定“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规定学业质量标准中的相关要求一、课标中的相关规定“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规定651.“文学阅读与写作”·定位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1/2。1.“文学阅读与写作”·定位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661.“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目标与内容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1.“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目标与内容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671.“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目标与内容结合所阅读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写作的一般规律。学习捕捉自己的创作灵感,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养成写读书提要、笔记的习惯。根据需要,可选用杂感、随笔、评论、研究论文等方式,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与他人分享,积累、丰富、提升文学鉴赏经验。尝试续写或改写一种文学作品。1.“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目标与内容结合所阅读的作品,了解68学习目标与内容的分解(2)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① 三种态度:实用的、审美的、科学的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学习目标与内容的分解(2)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69三种态度:实用的、审美的、科学的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在实用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对人的利害,心理活动偏重意志;在科学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间互相关系,心理活动偏重抽象的思考;在美感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相,心理活动偏重直觉。——朱光潜《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三种态度:实用的、审美的、科学的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70学习目标与内容的分解(2)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① 区分三种态度:实用的、审美的、科学的② 怎样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

[整体把握、知人论世、语言鉴赏……]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学习目标与内容的分解(2)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712.

学业质量标准中的相关要求2-1

具有主动积累的习惯,能进一步扩展语文积累,运用多种方法整理自己积累的语言材料,发现其中的联系。能凭借语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重要词语的隐含意思,体会词句所表达的情感;能发现语言运用中存在的比较明显的问题,并运用自己掌握的语言知识予以纠正。具有反思并整理语文学习经验的意识,能用多种形式整理、记录自己学习、生活中的所得。……2-3

喜欢欣赏文学作品;能整体感受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能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作出自己的评价。在文学鉴赏中,有正确的价值观,有追求高雅审美情趣和高尚审美品位的意愿。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2.学业质量标准中的相关要求2-1具有主动积累的习惯,能723.“文学阅读与写作”教学提示本任务群为

2.5

学分,45课时。写作次数不少于

8次(不含读书笔记和提要)。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3.“文学阅读与写作”教学提示本任务群为2.5学分,45733.“文学阅读与写作”教学提示运用专题阅读、比较阅读等方式,设置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阅读、鉴赏、探究与写作。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写作,应以学生自主阅读、讨论、写作、交流为主。应结合作品的学习和写作实践,由学生自主梳理探究,使所学的文学知识结构化。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3.“文学阅读与写作”教学提示运用专题阅读、比较阅读等方式,743.“文学阅读与写作”教学提示(3)教师应向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如做好问题设计,提供阅读策略指导,适时组织经验分享和成果交流活动;在学习过程中相机进行指导点拨,组织并平等参与问题讨论;引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并要求阅读一定数量的经典文学作品,包括反映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历程的作品,关心当代文学生活;

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组织举办诗歌朗诵会、读书报告会、话剧表演等活动,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创造更多展示交流学生作品的机会或平台,激发学生文学创作的成就感;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为学生提供观察记录表、等级量表等自评互评的工具,促进学生不断进步。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3.“文学阅读与写作”教学提示(3)教师应向学生提供有效的学75二、必修教材中的5个单元“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5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5个单元的学习目标与内容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二、必修教材中的5个单元“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5个单元的人761.

5个单元的人文主题生命的思考青春的价值自然与情怀良知与悲悯观察与批判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1.5个单元的人文主题生命的思考自然与情怀良知与悲悯772.

5个单元的学习目标与内容学习本单元,可从“青春的价值”角度思考作品的意蕴,并结合自己的体验,敞开心扉,追寻理想,拥抱未来。要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感情的手法,把握小说叙事和抒情的特点,体会诗歌和小说的独特魅力;学习从语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尝试写作诗歌。学习本单元,要逐步掌握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认识古诗词的当代价值,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要在诵读和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境,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感受诗人的精神世界,体会诗人对社会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文化品位;尝试写作文学短评。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2.5个单元的学习目标与内容学习本单元,可从“青春的价值”782.

5个单元的学习目标与内容学习本单元的写景抒情散文,体会民族审美心理提升文学欣赏品位,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要关注作品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和人生思考,体会作者观察、欣赏和表现自然景物的角度,分析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手法;还要反复涵泳咀嚼,感受作品的文辞之美。学习本单元,通过阅读鉴赏、编排演出等活动深入理解戏剧作品,把握其悲剧意蕴,激发心中的良知与悲悯情怀。要初步认识传统戏曲和现代戏剧的基本特征;欣赏剧作家设计冲突、安排情节、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体会戏剧语言的动作性和个性化;还要理解悲剧作品的风格特征,欣赏作者的独特艺术创造。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2.5个单元的学习目标与内容学习本单元的写景抒情散文,体会792.

5个单元的学习目标与内容学习本单元,要注意知人论世,在人物与社会环境共生、互动的关系中认识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关注作品的社会批判性。要了解作者如何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实现创作意图,品味小说在形象、情节、语言等方面的独特魅力,欣赏小说不同的风格类型;学习用读书提要或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借鉴小说技法进行创作。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六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优秀课件2.5个单元的学习目标与内容学习本单元,要注意知人论世,在80单元学习任务中的要求一

古诗词中常常寄寓着诗人对社会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阅读本单元诗作,可以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通过了解诗人的生平、创作背景等,深入理解作品。比如,了解杜甫及其所处的时代,有利于理解《登高》中忧国伤时,悲秋苦病的深沉情思。了解苏轼的人生经历及《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写作背景,有助于理解词作中蕴含的壮志难酬的忧愤及旷达洒脱的豪情。从本单元选择一首诗词,查找相关资料,探讨诗作的内涵,思考对你有怎样的启示,与同学交流。单元学习任务中的要求一古诗词中常常寄寓着诗人对社会的思考和81单元导语中规定的学习目标与内容表达与交流阅读与鉴赏梳理与探究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单元导语中规定的学习目标与内容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语言知82单元导语中的学习目标与内容·语言知识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感情的手法小说叙事和抒情的特点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写景抒情散文传统戏曲和现代戏剧的基本特征小说在形象、情节、语言等方面的独特魅力;小说不同的风格类型单元导语中的学习目标与内容·语言知识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感情的手83单元导语中的学习目标与内容·语言能力从语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在诵读和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境;尝试写作文学短评体会作者观察、欣赏和表现自然景物的角度,分析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手法;还要反复涵泳咀嚼,感受作品的文辞之美;欣赏剧作家设计冲突、安排情节、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体会戏剧语言的动作性和个性化;还要理解悲剧作品的风格特征了解作者如何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实现创作意图,品味小说在形象、情节、语言等方面的独特魅力,欣赏小说不同的风格类型;借鉴小说技法进行创作单元导语中的学习目标与内容·语言能力从语言、形象、情感等不同84单元导语中的学习目标与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本单元,可从“青春的价值”角度思考作品的意蕴,并结合自己的体验,敞开心扉,追寻理想,拥抱未来。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文化品位体会民族审美心理提升文学欣赏品位,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激发心中的良知与悲悯情怀在人物与社会环境共生、互动的关系中认识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关注作品的社会批判性。单元导语中的学习目标与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本单元,可从85三、必修下册两个单元的教学建议注重审美体验与审美鉴赏,促进深度学习发生不可或缺的“精读”与有挑战的学习任务持续的学习评价,践行“学习即评价”的理念三、必修下册两个单元的教学建议注重审美体验与审美鉴赏,促进深861.注重审美体验与审美鉴赏,促进深度学习发生案例分析文学阅读与写作的不同类型活动1.注重审美体验与审美鉴赏,促进深度学习发生案例分析87案例研讨倪文尖:小说的读法与教法漫谈——以《祝福》教学为中心张雨薇:《祝福》教学内容的演变研究———基于练习系统的历史分析北师大版、苏教版教材中的相关设计案例研讨倪文尖:小说的读法与教法漫谈——以《祝福》教学为中88小说的读法与教法漫谈——以《祝福》教学为中心 倪文尖《祝福》的教学大致可以分作两类。一种是按照一般的教学常规来教的。具体到《祝福》,大家可能很熟悉了: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概括小说的情节理清课文的内容通过肖像、行为描写等方面概括人物形象然后提炼小说的主题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和小说主题之间的关系最后总结小说的艺术特色(《名作欣赏》

2015年第13期)小说的读法与教法漫谈——以《祝福》教学为中心 倪文尖89小说的读法与教法漫谈——以《祝福》教学为中心 倪文尖另一些比较有追求的老师,对这些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织,课堂教学上有了些创新,主要的努力是在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小说的阅读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给祥林嫂编年谱的方式来梳理小说内容和主要情节,尔后用这个年谱,用故事接力的方式讲述祥林嫂的故事,再讨论祥林嫂是怎么死的,最后回到小说的主题。让学生代文中的“我”去写日记,或写祥林嫂的死因报告,通过类似这些方式来组织课堂。有的老师发现了祥林嫂几次重大人生遭遇都发生在春天这样一个时间点,所以就以“春天”为突破口,围绕“为什么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这个问题来设计教学,通过春天是什么,为什么说祥林嫂没有春天,谁剥夺了祥林嫂的春天等这样一些教学环节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想。小说的读法与教法漫谈——以《祝福》教学为中心 倪文尖90《祝福》教学内容的演变研究———基于练习系统的历史分析张雨薇通过整理1958~2007人教版《祝福》练习系统,我们将涉及到的教学内容归整为18个类型,并做了内容编码。具体包括:A.人物形象整体评述C.文章结构特点E.合理性推断G.题目含义B.景物描写及作用D.修辞手法F.悲剧成因H.由局部肖像分析人物形象I.由言行分析人物形象

J.情节安排K.习作练习 L.与时代相联的价值取向类题M.分析多重句句子间关系

N.分析社会环境O.由行为分析人物心理Q.由句义分析思想感情P.叙述手法及作用R.句段语言表达艺术《祝福》教学内容的演变研究———基于练习系统的历史分析张雨薇91《祝福》教学内容的演变研究———基于练习系统的历史分析张雨薇2007年:F.悲剧成因 R.句段语言表达艺术H.由局部肖像分析人物形象 K.习作练习(《语文学刊》201605)《祝福》教学内容的演变研究———基于练习系统的历史分析张雨薇92北师大版 必修四北师大版 必修四93北师大版·单元导语对于有些人我们是熟识的,对于有些人我们是陌生的,对于有些人我们既熟识又陌生。叙事性的文学作品常常塑造出这样的人物形象,把活生生的人物性格呈现在我们面前,令人过目不忘,回味无穷。俄罗斯著名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曾用“熟识的陌生人”这一简明生动的短语来概括这类形象:“在真正有才能的作家的笔下,每个人物都是典型;对于读者,每个典型都是一个熟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