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烘托——配角的主舞台TOC\o"1-2"\h\z\u【名篇启蒙】——泛读课文寻找技巧 1【技巧采撷】——本节技巧理论 2【精读分析】——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8芦花荡 8陈泥鳅 10父亲的东篱 13狩猎 15【练笔品鉴】——应用技巧创作+范文欣赏 19
烘托——配角的主舞台【名篇启蒙】——泛读课文寻找技巧《芦花荡》——孙犁《陈泥鳅》——汪曾祺《父亲的东篱》——李汉荣《狩猎》——师陀【技巧采撷】——本节技巧理论一、什么是烘托?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在画面上物体、景象的外围用水墨或较淡的色彩加以点染,使物体、景象鲜明突出。如果将其用于我们的写作,就是一种从侧面渲染来突出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手法。常见的烘托手法有景物烘托、人物烘托、场面烘托。例如,在施耐庵的《水浒传》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节中,有这样一处环境描写:“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那雪早下得密了,但见:凛凛严凝雾气昏,空中祥瑞降纷纷。须臾四野难分路,顷刻干山不见痕。银世界,玉乾坤,望中隐隐接昆仑。若还下到三更后,仿佛填平玉帝门。林冲和差拨两个在路上,又没买酒吃处,早来到草料场外。”作者抓住了彤云、朔风、大雪等典型景物,进行了具体生动的描绘,渲染了一种凄冷、悲凉的气氛,从而很好地烘托了人物沉郁的心情和危机四伏的处境。二、《三国演义》中的烘托手法。在《三国演义》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中,全书第一次把关羽放在一个显著的位置展现他的勇武,这也就是被评书家们着力渲染的“温洒斩华雄”。为给读者展示关羽的勇武,作者在本节做了几次烘托。关羽斩华雄之前,已经有鲍忠、祖茂、俞涉、潘凤为华雄所斩,并且孙坚也被华雄打得大败,若不是祖茂献计相救,恐怕被华雄斩杀的很可能是孙坚,而非祖茂了,这些足见华雄武艺高强,这是第一次烘托。诸多大将被斩,诸侯束手无策,袁绍说:“可惜我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这是第二次烘托,交代颜良,文丑乃名将,为后文关羽斩颜良,诛文丑做了铺垫。关羽毛遂自荐,要出战,袁术反对,认为关羽职位太低,亏得曹操仗义执言。其实曹操心里也没底。那么多名将被华雄斩杀,一个无名小卒能胜得了华雄吗?所以曹操教酾热酒一杯,在曹操的心里,这杯酒既可以理解为壮行酒,也可以理解为最后一杯酒,这是第三次烘托。关羽出帐提刀,飞身上马,按理应该给关羽一个全景镜头,让读者知道关羽是如何杀了威猛的华雄的,作者却按下不写,只写了军帐里众诸侯的感受:众诸侯听得士兵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这是第四次烘托。为什么作者没有正面描写关羽与华雄的交战,很可能是因为关羽作为《三国演义》中一个重要人物,集武、义于一身,若是在此时让读者对关羽的精神风貌一览无余,后面的情节读起来就会索然无味,因为对关羽来讲,温酒斩华雄,仅是牛刀小试,后面还有更精彩的,斩颜良,诛文丑,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刮骨疗毒,水淹七军等,所以作者有意让关羽“犹报琵琶半遮面”。如果想要状难写之景,写不尽之意。既弥补正面描写的不足,又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从而突出人物形象,深化文章主题。我们该如何去做?答案是,用烘托!三、古诗中的烘托手法。一、侧面烘托状乐音之美。白居易《琵琶行》经典名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显示出侧面烘托的魅力。它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琵琶声的优美动人。一轮明月高悬空中,周围一片沉寂,琵琶女已停止了弹奏,但“大珠小珠落玉盘”声音似乎还在听众耳边萦绕。“江心秋月白”的侧面描写,与上句细腻的正面描写结合在一起,互为补充,形象地描绘了动听的乐音和琵琶女高超的技艺,给人以美好的遐想。与《琵琶行》异曲同工的还有李白《听蜀僧睿弹琴》一诗:“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听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此诗末两句写由于专心听琴,不知不觉间,碧山已为暮色笼罩,秋云也重重地暗下来。它也通过环境描写侧面烘托了蜀僧琴声的美妙和琴艺的高超。在《李凭箜篌引》中,为了表现李凭高超的艺术,李贺更把侧面烘托发挥到了极致。除了“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直接描写箜篌乐音外,其余全为侧面描写。以“女娲炼石补天处”的石破天惊表现乐声的高亢,以“梦入神山教神妪”表现乐师技艺的高超,又通过“空山凝云”、“老鱼”、“瘦蛟”、“吴质”、“寒兔”听箜篌的神态极力烘托音乐之美。上天入地,人、鬼、仙无不进入诗人笔端,通过多角度的侧面烘托,极力渲染李凭箜篌之音的高妙神奇。苏轼名篇《赤壁赋》描绘客吹洞箫声之美:“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实为借鉴该诗“鲤鱼跳波瘦蛟舞”而成,可见该诗侧面烘托的影响之大。二、侧面烘托刻画人物。古代对美女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形容,这是典型的侧面烘托。在古代诗词歌赋中,这种手法也常用在对人物的刻画上。《陌上桑》便是侧面烘托写人的经典之作。为了表现罗敷之美,作者采取了一系列侧面烘托的技巧。“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以器物的精致华美,衬托人物的姣好。“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更通过行者、少年、耕者和锄者的动作和神态,以异性间的吸引及人类爱美的天性表现其不可描摹的完美。当然,太守“五马立踟蹰”的垂涎三尺的神态及千方百计想据为己有的心理也更衬托罗敷的美丽。这里,侧面烘托起到了正面描写达不到的效果。三、侧面烘托写景状物。李白的《蜀道难》有“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拊膺坐长叹”等诗句,便是通过黄鹤、猿猱和旅人攀登蜀道的情状,来表现蜀道高峻的。韦应物的诗《赋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除了首句提到“微雨”以外,其余都没有直接写雨,它是通过别的事物在雨中情状侧面把雨写出来。颔联:船上的布帆变得重了,鸟儿飞得不那么轻巧了。颈联:天灰蒙蒙的一片,远处都看不真切,而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通过侧面烘托的运用使我们感到,在船帆上、鸟羽上、天际、大树上,全都是蒙蒙的细雨。又如白居易的《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短短二十字,却韵味悠长,这自然得益于侧面烘托。全诗不直接写夜雪,而从诗人的感觉、视觉、听觉角度着手,句句写人,却处处点出夜雪。正是侧面烘托,让它以少胜多、以简驭繁,给人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从形式上来看,古代诗歌中的侧面烘托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环境烘托。“别时茫茫江浸月”、“绕船月明江水寒”、“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等。一类是以人及事物的感受及反应来烘托。如“妆成每被秋娘妒”、“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等。古代诗歌中的侧面烘托之所以让人过目不忘,就是因为它美在新颖别致,美在意蕴丰富,能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研究古代诗歌中的侧面烘托,对于我们阅读写作有一定的美学借鉴作用。四、侧面烘托的具体形式有哪些?记叙文写作中如能很好地运用侧面烘托,会使作品形象更加饱满、意蕴更为丰厚,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也更大。侧面烘托的具体形式大致有如下几种:一、烘云托月烘云托月,指的是用其他景物来烘托想要表现的景物。正如清代文学家刘熙载所言“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道出的正是“烘云托月”的妙处。比如贾平凹散文《风雨》,注意用眼前可见景物摹写抽象的风:垂柳全乱了线条,当抛举在空中的时候,却出奇地显出清楚,刹那间僵直了,随即就扑撤下来,乱得像麻团一般。杨叶千万次地变着模样:叶背翻过来,是一片灰白;又扭转过来,绿深得黑青。那片芦苇便全然倒伏了,一节断茎斜插在泥里,响着破裂的颤声。作者想要表现“风”,但整段文字没有出现一个“风”字,而是由描写垂柳、杨叶以及芦苇在风中的姿态,生动地将“风”的强劲与狂暴展露出来。二、环境辉映叙事作品中的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其涉及内容很多,可以是室内的布局、陈设,可以是住宅内外的装饰、布置,也可是当地的风土人情、时代风貌、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状况等。毫无疑问,鲁迅先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高手,他不仅善于正面落笔,而且善于通过环境等侧面描写,勾画出人物灵魂。如《祝福》里这样描写鲁四老爷的书房: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书房的陈设,婉曲反映了书房主人的志趣修养、思想观念——小说对鲁四老爷尽管着墨有限,但看了他的书房,再联系他对祥林嫂的态度,一个旧礼教的化身和假道学先生的形象便如在眼前了。三、旁人彰显文学作品叙事写人时,直笔、衬笔各有其妙。直接描写主要用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手法,精雕细镂。但是一味直接描写,笔法未免欠丰富,表现力上也略显平淡。如能借助旁人的态度、感受和反应等展现主要人物,或传其精神,或现其技艺,那么构思上就别具匠心,语言也更具意趣,能令读者回味不尽。比如当代作家魏巍的《我的老师》中有这样的片段: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不是放暑假了吗?”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儿,我才睡熟了。作者以“梦里寻师”这样一件小事,以“已经走出六七尺远”的数据,细腻真切地表达出“我”对蔡老师的想念之深,顿时使蔡老师敬业爱生、受人喜爱的形象跃然纸面。五、运用烘托手法的注意事项。运用烘托手法时,一定要确定烘托的主体,对烘托客体的描写是为了说明、补充、烘托主体,不能过分强调客体,喧宾夺主。另外,要注意烘托客体的选择,用什么景物烘托什么感情、气氛是有一定规律的,例如用丽日、鲜花烘托欢快、幸福,用秋风、落叶烘托悲惨、凄凉,用阳光、大道烘托希望、光明等。六、渲染与烘托的区别。渲染与烘托本都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渲染是指国画中,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诗歌则往往用来对环境、景物等进行多方面的描写,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这些描写是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首句通过描写风、天、猿、渚、沙、鸟这六种景物的形、声、色、态,渲染出肃杀苍凉的秋江景象,抒发了诗人的羁旅愁思与迟暮之感。那么,到底如何把握渲染和烘托的区别呢?第一,看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渲染属于正面描写,烘托属于侧面描写,这是它们最本质的区别。(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写登高之所见闻。天高气爽,风声猎猎,峡中哀猿长啸,江渚清水环绕,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群鸟迎风飞翔,诗句通过六个特写镜头,渲染出秋天的肃杀苍凉。不难看出,风急、天高、猿啸,清渚、白沙、飞鸟,这些景物描写对于肃杀苍凉的秋天来说,它们都是正面的描写。这样的正面描写就是渲染。(2)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汉乐府《陌上桑》)见了美丽的罗敷,行者“下担捋髭须”,少年“脱帽著绡头”,耕锄者停下手中的农活,罗敷之美可以想见。这里没有直接描写罗敷的美貌,但罗敷之美通过行者、少年、耕锄者的反应得到了有力的表现。行者等人的反应,对于罗敷之美来说,显然是侧面描写,这样的侧面描写就是我们所说的烘托。第二,看从属关系:如果把渲染烘托中的具体描写当作托体,那么所要表达的中心就是主体。在渲染和烘托中,托体和主体的关系是不一样的。(3)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前两句借“江碧”“鸟白”“山青”“花红”来渲染怡人风光,表现愉悦之情。在这里,“江碧”“鸟白”“山青”“花红”是怡人风光的具体表现形态,它们虽然各自独立,但都从属于“怡人风光”。从这里可以看出,在渲染中,托体(描写对象)与主体(所要表达的事物)之间实际上是一种从属关系,托体是主体的具体表现,主体是托体的抽象概括。回头再看例(1),“风急”“天高”“猿啸”“清渚”“白沙”“飞鸟”,对于肃杀苍凉的秋天来说,其实也是一种从属关系,“风急”“天高”“猿啸”“清渚”“白沙”“飞鸟”是肃杀苍凉秋天的属类,肃杀苍凉藉“风急”“天高”“猿啸”“清渚”“白沙”“飞鸟”而存在。(4)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先写衾枕之冷,再写窗户之明,又写竹折之声,连从三个方面来烘托夜雪。托体是“衾枕之冷”“窗户之明”“竹折之声”,主体是夜雪。与渲染不同,烘托的托体与主体,既不相似,也不相属,它们是各自独立的个体。再回头看例(2)。托体是行人、少年等人的反应,主体是罗敷之美,托体能够反映主体,但托体并不是主体的具体表现形态,托体和主体并不相属。由上述比较可见,渲染与烘托的最大区别在于:渲染是从正面进行的描写,烘托是从侧面进行的描写;渲染中的托体与主体之间处于从属关系,烘托中的托体与主体并不相属。同一事物,既可以从正面渲染,也可以从侧面烘托,全看作者的调度使用了。【精读分析】——精读课文深入探究芦花荡孙犁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跑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漂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一天夜里,老头子从东边很远的地方回来。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老头子载了两个女孩子回来。孩子们在炮火里滚了一个多月,都发着疟子,昨天跑到这里来找队伍,想在苇塘里休息休息,打打针。老头子很喜欢这两个孩子:大的叫大菱,不过十五,小的叫二菱,才十三。把她们接上船,老头子就叫她们睡一觉,他说: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到苇塘里,咱们还有大米和鱼吃。小船无声地,但是飞快地前进。当小船和敌人那黑乎乎的小火轮站到一条横线上的时候,小火轮上的探照灯突然照向她们,不动了。两个女孩子的脸照得雪白,紧接着就扫射过一梭机枪。老头子叫了一声“趴下”,一抽身就跳进水里去,踏着水用两手推着小船前进。大女孩子把小女孩子抱在怀里,倒在船底上,用身子遮盖了她。子弹吱吱地在她们的船边钻到水里去,有的一见水就爆炸了。大女孩子负了伤,那小的带着哭声向老头子喊:“她挂花了!”“谁?”老头子的身体往上蹿了一蹿,随着,那小船很厉害地仄歪了一下。老头子觉得自己的手脚顿时失去了力量,他用手扒着船尾,跟着浮了几步,才又拼命地往前推了一把。他们已经离苇塘很近。老头子爬到船上去,他觉得两只老眼有些昏花。可是他到底用篙拨开外面一层芦苇,找到了那窄窄的入口。一钻进苇塘,他就放下篙,扶起那大女孩子的头。大女孩子微做睁了一下眼,吃力地说:“我不要紧。快把我们送进苇塘里去吧!”老头子无力地坐下来,船停在那里。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老头子叹了一口气,停了半天才说:“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小女孩子睁大眼睛问:“为什么呀?”老头子直直地望着前面说:“我没脸见人。”老头子站起来,拾起篙,撑了一下。那小船转弯抹角钻人了苇塘的深处。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他叫着大菱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两个孩子全没有答言,老头子觉得受了轻视。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着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陈泥鳅汪曾祺邻近几个县的人都说我们县的人是黑屁股。气得我一个姓孙的同学,有一次当着很多人褪下了裤子让人看:“你们看!黑吗?”我们当然都不是黑屁股。黑屁股指的是一种救生船。这种船专在大风大浪的湖水中救人、救船,因为船尾涂成黑色,所以叫作黑屁股。说的是船,不是人。陈泥鳅就是这种救生船上的一个水手。他水性极好,不愧是条泥鳅。运河有一段叫清水潭,因为“民国”十年、“民国”二十年都曾在这里决口,把河底淘成了一个大潭。据说这里的水深,三篙子都打不到底。行船到这里,不能撑篙,只能荡桨。水流也很急,水面上拧着一个一个漩涡。从来没有人敢在这里游水。陈泥鳅有一次和人打赌,一气游了个来回。当中有一截,他半天不露脑袋,岸上的人以为他沉了底,想不到一会儿,他笑嘻嘻地爬上岸来了!他在通湖桥下住。非遇风浪险恶时,救生船一般是不出动的。他看看天色,知道湖里不会出什么事,就待在家里。他好义,也好利。湖里大船出事,下水救人,这时是不能计较报酬的。有一次一只装豆子的船琵琶闸炸了,炸得粉碎。事后知道,是因为船底有一道小缝漏水,水把豆子浸湿了,豆子吃了水,突然间一齐膨胀起来,“砰”的一声把船撑炸了——那力量是非常之大的。船碎了,人掉在水里。这时跳下水救人,能要钱吗?“民国”二十年,运河决口,陈泥鳅在激浪里救起了很多人。被救起的都已经是家破人亡、一无所有了,陈泥鳅连人家的姓名都没有问,更谈不上要什么酬谢了。在活人身上,他不能讨价;在死人身上,他却是不少要钱的。人淹死了,尸首找不着。事主家里一不愿等尸首泡胀漂上来,二不愿尸首被“四水捋子”(一种在水中打捞东西的用具,四面有弯钩,状如一小铁锚,钩尖极锐利)钩得稀烂八糟,这时就会来找陈泥鳅。陈泥鳅不但水性好,且在水中能开眼见物。他就在出事地点附近,察看水流风向,然后一个猛子扎下去,潜入水底,伸手摸触。几个猛子之后,他准能把一具死尸托上来。不过得事先讲明,捞上来给多少酒钱,他才下去。有时讨价还价,得磨半天。陈泥鳅不着急,人反正已经死了,让他在水底多待一会儿没事。陈泥鳅一辈子没少挣钱,但是他不置产业,一个积蓄也没有。他花钱很散漫,有钱就喝酒尿了,赌钱输了。有的时候,也偷偷地周济一些孤寡老人,但嘱咐人家千万不要说出去。他也不娶老婆。有人劝他成个家,他说:“瓦罐不离井上破,大将难免阵头亡。淹死的都是会水的。我见天跟水闹着玩,不定哪天龙王爷就把我请了去。留下孤儿寡妇,我死在阴间也不踏实。这样多好,吃饱了一家子不饥,无牵无挂!”通湖桥桥洞里发现了一具女尸。行人报了乡约,乡约报了保长,保长报到地方公益会。桥上桥下,围了一些人看。通湖桥是直通运河大闸的一道桥,运河的水由桥下流进澄子河。这座桥的桥洞很高,洞身也很长,但是很狭窄,只有人的肩膀那样宽。桥以西,桥以东,水面落差很大,水势很急,翻花卷浪,老远就听见訇訇的水声,像打雷一样。大家研究,这女户一定是从大闸闸口冲下来的,不知怎么会卡在桥洞里了。不能就让她这么在桥洞里堵着。可是谁也想不出办法,谁也不敢下去。去找陈泥鳅。陈泥鳅来了,看了看。他知道桥洞里有一块石头,突出一个尖角(他小时候老在洞里钻来钻去,对洞里每一块石头都熟悉)。这女人大概是身上衣服在这个尖角绊住了。这也是个巧劲儿,要不,这样猛的水流,早把她冲出来了。“十块现大洋,我把她弄出来。”“十块?”公益会的人吃了一惊,“你要得太多了!”“是多了点,我有急用。这是玩命的事!我得从桥洞西口顺水窜进桥洞,一下子把她拨拉动了,就算成了。就这一下。一下子拨拉不动,我就会塞在桥洞里,再也出不来了!你们也都知道,桥洞只有肩膀宽,没法转身,水流这样急,退不出来,那我就只好陪着她了。”大家都说:“十块就十块吧!这是砂锅捣蒜,一锤子!”陈泥鳅把浑身衣服脱得光光的,道了一声“对不起了”,纵身入水,顺着水流,笔直地窜进了桥洞。大家都捏着一把汗。只听见炊的一声,女尸冲出来了。接着陈泥鳅从东面洞口凌空窜进了水面。大家伙发了一声喊:“好水性!”陈泥鳅跳上岸来,穿了衣服,拿了十块钱,说了声:“得罪得罪!”转身就走。大家以为他又是进赌场、进酒店了。没有,他径直地走进陈五奶奶家里。陈五奶奶守寡多年。她有个儿子,去年死了,儿媳妇改了嫁,留下一个孩子。陈五奶奶就守着小孙子过,日子很褶皱。这孩子得了急惊风,浑身滚烫,鼻翅翕动,四肢抽搐,陈五奶奶正急得两眼发直。陈泥鳅把十块钱交在她手里,说:“赶紧先到万全堂,磨一点羚羊角,给孩子喝了,再抱到王淡人那里看看!”说着抱了孩子,拉了陈五奶奶就走。陈五奶奶也不知哪里来的劲,跟着他一同走得飞快。【思考探究】1.文中说陈泥鳅“他好义,也好利”,你如何理解和评价他的这一表现。2.有评论者认为,汪曾祺这篇小说中隐藏着“生活的哀戚”,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自己的观点。写作对象:烘托示例:烘托类型:烘托作用:文章主旨:金句赏析:父亲的东篱李汉荣说起来,我也算是个诗人,性情质朴、诚恳、淡远。中国诗史三千年,我最喜欢陶渊明。南山啊,东篱啊,菊花啊,田园啊,归去来啊,桑树颠啊,这些滴着露水、粘着云絮的词儿,在我心里和笔下,都是关键词和常用意象。可是,翻检我自己,自从离开老家进了城,几十年来,我没有种过一苗菜,没有抚摸过一窝庄稼,没有刨过一颗土豆,连一根葱都没有亲手养过。几十年了,没有一只鸟认识我,没有一片白云与我交换过名片,没有一只青蛙与我交流过对水田和稻花香的感受,没有一只蝈蝈向我传授民谣的唱法。那些民谣都失传了,只在深山里,还有几只蛐蛐,丢三落四地哼着残剩的几首小调。其实,不说别的,就说我的鞋子吧,我的鞋子,它见过什么呢?只见过水泥、轮胎、塑料、污水、玻璃、铁钉、痰迹、垃圾,还有无数大同小异的鞋子。从这阅历贫乏的鞋子,就可以看出我们是多么贫乏,就可以看出我们离土地、离故乡、离田园有多么远。我一次次钻进《诗经》里,寻找公元前的露水和青草,绿化、净化和湿化一下我龟裂的心魂;有时一头扎进唐朝的山水里,吸氧,顺便闻闻纯正的酒香,在李白们的月夜走上几个通宵,揣上满袖子清凉月光,从唐朝带回家里,在沉闷的办公室里,放上一点清凉和皎洁,用以清火消毒,解闷提神,修身养性。这些年,也许年龄渐长的原因,“拜访”陶渊明就成了我经常要做的事,动不动就转身出走,去渊明兄那儿,在东篱下、深巷里,阡陌上、桑树颠,有时就在他的南山,靠着一块石头坐下,久久坐着,一直到白云漫过来漫过来,把我很深地藏起来,藏在时光之外。我以为这就不错了,觉得也在以自己的微薄心智和诚恳情思,延续着古国的诗脉和诗心,延续着田园的意趣和意境,延续着怀乡恋土的永恒乡愁。直到2001年初夏的一天,我才突然明白:我的以上孤芳自赏、不无优越感的做法和想法,只是我的自恋,带着几分小资情调和审美移情的自恋,这自恋被一厢情愿地放大,放大成了竟然关乎诗史、文脉、乡愁的延续了。为什么是在那天,我才突然明白这些呢?那天下午,我回到老家李家营,立夏刚过,天朗气清,小风拂衣,温润暖和,我沿着麦田里的阡陌,横横竖竖走了一阵。走进老屋院子,看见父亲正在维修菜园篱笆。他用竹条、青冈木条、杨柳树枝,对往年的篱笆进行仔细修补。菜园里种着莴笋、白菜、茄子、包菜、芹菜,一行行的葱和蒜苗,荠菜算是乡土野菜,零星地长在路坎地角,像是在正经话题里,顺便引用几句有情趣、有哲理的民间谚语。指甲花、车前草、薄荷、麦冬、菊、扫帚秧等花草,也都笑盈盈地站在或坐在篱笆附近,逗着一些蛾子、虫子、蝴蝶玩耍。喇叭花藤儿已经开始在篱笆上比画着选择合适位置,把自己的家当小心放稳,揣在怀里的乐器还没有亮出来,就等一场雨后,天一放晴,它们就开始吹奏。“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我忽然想起陶渊明的诗句。但是,此刻,在这里,在人境,结庐的,不是别的哪位诗人,而是我父亲,是我种庄稼的父亲,是我不识字、不读诗的父亲。我的不读诗的父亲,在这人境里,在这菜园里,仔细编织着篱笆,编织着他的内心,编织着一个传统农人的温厚淳朴的感情。我的不读诗的父亲,他安静地在人境里,培植着他能感念也能让他感到心里安稳的朴素意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当然,此时正值初夏,还不是采菊的时候,菊,连同别的花草和庄稼,都刚刚从春困中醒来不久,都刚刚被我父亲粗糙而温和的手,抚摸过和问候过,父亲还在它们的脚下轻轻松了土,培了土,以便它们随时踮起脚,在农历的雨水里呼喊和奔跑。而当到了删繁就简的秋天,夏季闷热的雾散去,头顶的大雁捎来凉意,我的父亲也会在篱笆边,坐在他自己亲手做的竹凳上,面对村子边漾河岸上的柳林,向南望去,他会看见一列列穿戴整齐的青山,正朝他走来,那是巴山,我们世世代代隔河而望的南山。我突然明白了:我的不识字的父亲,正是他在维护陶渊明的“东篱”。而我呢?我读着山水之诗,其实是在缓解远离山水的郁闷,同时用山水之诗掩护我越来越远地远离山水。我写着故园之词,其实是在填补失去故园的空虚,同时让故园之词陪着我越来越远地告别故园。我吟着东篱之句,其实是在装饰没有东篱的残缺,同时让东篱之思伴着我越来越远地永失东篱。于是,在那天下午,我无比真诚地感激和赞美了我的父亲。是的,是的,我那不识字、不读诗的父亲,他不知道诗为何物,也不知道陶渊明是谁,但是,正是我的父亲,和像我的父亲一样的无数种庄稼的父亲们,正是他们,一代代的父亲们,延续和维护着陶渊明的“东篱”,延续着古国的乡愁和诗史……【思考探究】1.作者为什么花了很多笔墨描写菜园风光?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2.根据文意,文章标题“父亲的东篱”有怎样的含义?以此为题有什么好处?狩猎师陀当大家谈起某一位乖张人物,在果园城,人们不假思索便说“这是个孟安卿”。孟安卿有满腔壮志,正跟我们一样,年轻时候是个大空想家。在刚刚过了二十岁的那一年上,他变卖掉自己的全部家产,突然离开祖辈世居的故土,开始了生活上的大狩猎。果园城里他的姨表妹,气恼加上悲痛,为他哭了,甚至为这个狠心人病了。朱太太——那个姨母,“为他难过呢!什么好东西?……像他这种人,我们挤上眼也找得来!”她光火有充分理由。两个小儿女在她眼中长大,正像两棵花儿。所有看见过他们的人早就自然地把他们当作夫妇,全以为他们终有一天要结婚的,在这长久的期待中,她在他们身上耗的苦心多么多,寄的希望多么大!一阵狂风,所有的美梦都被吹散了。说真话,她流的眼泪比她的女儿更多。看看她的女儿——这个生了长长的黑脸蛋的美貌小姐,她的两只大眼看人的时候从下面滚上去,像在人家心上打闪;破颜一笑,小鼻子鼓动得多逗人爱;她常常稳重地坐着,眉整起来,严密地闭着的嘴唇稍微向外突出,就像顽固的小花骨朵。从这种特别表情中,谁都能看出她有性格,有主见。她显著地倾向实际方面,最近两年母亲几乎把家务全交给她,她很快就练成了能手。她比母亲处治得更有条理。可惜正为她处治得更有条理,孟安卿想起这是个爱用秤杆子教育姑娘,专门出产能干老婆的城市,幻梦才深深受了伤。并不是他不爱她了;恰恰因为他仍旧爱她,她的每一个小动作仍旧能牵动他的神魂—一那么他怎么能忍受这种打击?怎么能眼看着他的幻象破碎,看着他的偶像跌倒下来,将来看着她争斤论两,计算柴米和油盐哪?孟安卿离开果园城十二年,据一般人讲,十二年里他没有给过果园城消息。年轻人全有这种气度,青春跟雄心支持着他,幻象在他前面,宛如是对先前所受挫折的报复,他勇往直前,从不动摇。最后他成了个肖像兼风景画家—一他大狩猎的结果。最初的兴奋—一由工作顺手激起的兴奋和快乐过去之后,孟安卿的心里渐渐空虚,终于成了一片荒凉,出其不意,有一天他突然回来,回果园城来了。事前他不曾通知任何人。他在车站下面的旅馆里订了个房间,在里头关了两小时,仔细地从鬓角上拔掉几根白头发,随后他走出来,一直上了河堤。郊野上好风光,天色澄蓝,阳光充沛地照耀着新犁起的田地、树林和大路,仿佛向人报告好运。而鸟儿在柳树上鸣唱着,在堤岸旁边,孟安卿没有想到,它们看见他惊骇地飞开了。“这个人是从哪儿来的?”坐在较远点的树上,它们诧异地打量着他。接着他进城,在果园里,春天他曾陪同姨表妹去掐花,夏天他们曾游玩过的果树,现在大半都衰老卷秃了,有的已被砍伐代以新的小树了。最后他走上市街,在街上,仍旧是尘土,仍旧是狗和猪。“看起来只有这里没有变动。”他心里想。面坊的磨子响着,脚踏箩的撞击声一直传到外边。药铺里的舂药声仍旧是老调子,叮叮当当,叮咚叮当,药臼的鸣声活泼而又清脆。在铁匠铺门前——这是他曾引为神奇,当他做小学生时,夹了书包奔跑着到学校去,而到这里陡然停住流连不忍邃去的。风箱照样喘着,几只锤子上下翻动,火花急性地发出嘶嘶声直向街上迸溅过来。然而并不尽然。这在他看来像梦的,在果园城人心目中比他过的十二年更长。终于他站在那个一直深埋在记忆中的门前,假使他肯仔细点,就连这门也不同了,它的油漆剥落光了。手按在门环上,他迟疑不决,既然已经回来,既然不久就要看见想念的人,何不把这种好心情多保存一会儿?一个熟人凑巧解救了他。正在这时候,一个卖纸烟的凑巧从那边走过来。“卖香烟的!”他走过去。这是他在果园城碰见的第一个熟人。卖纸烟的原先卖梨糕(一种切成菱形的糖),他自己小时候是个贪嘴孩子,买零食的好主顾。“你不卖梨糕了?”“不,不卖了。”卖纸烟的很惊讶,正像果园城外的小鸟。“现在没有人做了。”接着他补充说。孟安卿走近一步。“你可知道朱太太还住在这里?”卖纸烟的说她仍旧住在老地方,压根儿就没有搬过。“她还活着?她扎实吗?”“扎实着的,先生。昨天我还看见她上街。”“那么—一”现在让他怎样讲才好?一阵激动加恐慌,孟安卿的心跳起来,他本来想问朱太太的女儿,他的姨表妹,忽然改了口。“那么,这城里有个孟安卿,你认识吗?”卖纸烟的许久合不住嘴。说实话他早就奇怪,要不是衣冠整齐,他准会把这个带着外乡味的先生当成疯子。“不,不认识。”他说他根本不相信有这个人,他以为这只是爱开玩笑的人捏造出来骗人的传说。这很容易想象,一阵失望压倒了孟安卿,突然间他感到兴亡变迁,时间加到人身上的变化。他想起他在旅馆里拔掉的白头发,和无论如何修饰也无可遮掩的皱纹。现在果园城人更进一步告诉他,他们认为根本没有他这么个人,他只在人家的笑谈中才存在了。孟安卿毫不动弹地站着,脚踏箩、药臼和锤子照样响着,现在他不再以为“只有这里没有变动”——其实连它们也变动过了;狗和猪从旁边走过去,他也不再感到亲切,根本不注意了。他向空中愣好半天,最后,看见卖纸烟的还等着他,他搭讪着买了一包。他没有再询问他的姨表妹。这样更好,他将永远保留一个美的印象。他的姨表妹早出嫁了。上天帮助她,她终于得到了她希望的幸福。她的丈夫是个好人,在一个小县城里当邮务员,他们的孩子一个比一个泼皮。孟安卿珍重地将在果园城买的香烟塞进口袋,然后向车站那边走去,火车在等候他,一切旅馆和按月出租的房子都在等候他。(有删改)【思考探究】1.小说中“卖纸烟的”这一人物有何作用?2.文章的结尾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全篇简要说明。精读总结——读课文,明技巧。烘托常借助他人、他物或他景,来烘托此人、此物或此景,使被烘托者更加鲜明、突出,达到“烘云托月月更明”的效果。在写作中,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运用。1.人物烘托通过主人公周围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来侧面烘托主人公,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具体丰满,使文章的主题更加突出。通常,侧面烘托能以较经济的笔墨表现出人物形象,收到以少胜多的功效。例如《陈泥鳅》中,孩子病情的危急和陈五奶奶心中的焦急,寥寥几语,就从侧面烘托出陈泥鳅好义这一特点。需要注意的是,用他人烘托主人公,他人的言行要符合实际身份,否则就会显得虚假,甚至滑稽,不仅无法起到烘托的作用,还会成为文章的败笔。2.环境烘托即通过对所处环境的描写,来侧面烘托主人公的心情、性格、品质等。在文学作品中,没有独立存在的景物描写,它或渲染气氛,或烘托人物,或抒发感情,或揭示背景等。针对烘托这一手法,可以用美好的、充满绚丽色彩的景物来烘托欢乐喜悦,用萧瑟凄迷的景物来烘托悲哀忧愁……正所谓“情乐则景乐,情哀则景哀”,就是如此。具体运用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①环境烘托要符合感情色彩环境描写对于一篇文章的感情色彩极为重要,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就是这个道理。在以景物烘托人物时,要注意景物的描写要符合文章的感情色彩和氛围。例如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伤时事,看到花开反而溅泪,痛惜离别,鸟鸣声也叫人心惊,环境烘托不但符合感情色彩,还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区块链数字质押协议
- 《公司融资途径》课件2
- 2025年商业广场设计合同
- 2025年度轮胎行业投资与合作开发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燃气锅炉安装与安全操作培训合同2篇
- 2025年度路灯照明设施设计、施工及验收合同4篇
- 当代教育领域中的农业科技创新实践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高科技企业合伙人保密及竞业限制协议3篇
- 2025关于个人房屋的租赁合同写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驾驶技术许可使用协议4篇
- 细胞库建设与标准制定-洞察分析
- 202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库2500题及答案
- DB3309T 98-2023 登步黄金瓜生产技术规程
- DBJ41-T 108-2011 钢丝网架水泥膨胀珍珠岩夹芯板隔墙应用技术规程
- 2025年学长引领的读书会定期活动合同
- 表内乘除法口算l练习题1200道a4打印
- 《EICC培训讲义》课件
- 2025年四川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招聘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物业公司服务质量保证合同条款
-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实词含义(讲义)-2025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
- DB32-T 4444-2023 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