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词两首课件_第1页
苏词两首课件_第2页
苏词两首课件_第3页
苏词两首课件_第4页
苏词两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轼词二首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蛾眉共比高。

苏轼(1036--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21岁时与其弟苏辙同榜进士,却在官场上屡受打击,曾被两代皇帝贬职。历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方官。1079年6月被指控“讥刺朝政,包藏祸心”,遭到逮捕、审讯,史称“乌台诗案”,后贬谪黄州,精心著述。1084年旧党司马光执政,平步青云,后同旧党发生分歧,又遭诬告,被贬出京城,流放南方,死后直到南宋时才追谥文忠。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他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的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情理与趣理同在,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其词于风格、体制上皆有创变,婉约与豪放并重,清雄旷放之作尤新人耳目,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积极、进取乐观、旷达创新、求实苏轼的人生态度豪放词题材较广泛,多抒怀言志,表现社会现实.关心国计民生,格调相对高昂,较多慷慨悲壮之音,颇具阳刚之美。从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内容看,多涉及社会人生的重大主题。在苏轼之前,诗庄词媚,词多写男欢女爱,离愁别恨,只宜写得缠绵婉媚,“香而软”,苏轼打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把凡是诗所能表现的题材和主题,都在词里表现,正如刘熙载所说的,达到“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程度,使词走出了樽前檀板、深闺小楼,进入社会民生的广阔天地中。这就大大地扩展了词的表现功能开创了豪放词风。豪放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赤壁有二。一在湖北嘉鱼东北江滨,三国时,吴将周瑜在这里大破曹兵,世人称之为“武赤壁”。一在湖北黄冈城外,名赤鼻矶,苏轼据传说以为是周瑜破曹处,所以后人称之为“文赤壁”。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写于文赤壁。2.风流人物:才能出众、品格超群的人。

3.故垒:旧的营垒。

4.周郎:周瑜字公瑾,助孙策平定江南,少年英雄,世人称为周郎。

5.乱石穿空:陡峭的石壁高入云宵。

6.雪:指浪花。

7.小乔:乔本作桥,桥玄女,周瑜妻,与姊大乔皆有美色,合称二乔

8.英发:英气勃发。

9.羽扇纶巾:古代儒将装束,用以形容周瑜的雍容儒雅。这是周的风采的另一面,与“雄姿英发”相统一。纶(音guān)巾:青丝带的头巾。

10.故国:故乡。神游。身不,神魂往游。苏轼因政治失意,故有归故乡的念头。

11.华(huá)发:白发。尊:同“樽”,酒杯。还酹(huánlèi)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

祖国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翻译

上片写了赤壁景色,都写了哪些景?大江,故垒,乱石,惊涛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活动在大江奇景里的英雄人物呢?

词人在诸多英雄人物中歌颂的是谁?周瑜字公瑾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长江奔流浩浩荡荡、气势磅礴,而且是滔滔历史江水的代名词。江,直接用一个“大”字来修饰,有一种横空而来的磅礴气势,开篇就定下了这种高昂的气势。

名句鉴赏“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英雄豪杰”在全篇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眼前景色如此秀美,人物又是一时俊杰。岂不引起人们怀古之幽情?于是便引出下面一大段抒情。上阕(写景)大江东去(壮美)赤壁故垒(古老)乱石惊涛“雪”战地风光险峻江山如画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

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翻译二、分析下阕,关注人物形象问:苏轼笔下的周瑜有着怎样的形象?疑问二:苏轼笔下的周瑜是儒将,还是武将??“羽扇纶巾”,这个打扮在当时是儒雅的表现。汉代的服饰规则里,贵族和官员要戴冠,峨冠博带,是所谓汉官威仪。但是到了东汉末年,贵族和官员开始时髦穿戴平民的服饰,这就是戴头巾。如果是军事将领,而一身平民的服饰,羽扇纶巾,那就是儒将风采。(2)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有什么作用?①借周瑜娶小乔的事实,说明他指挥战争时,年纪很轻,才华横溢。

②以美人衬英雄,更显周瑜潇洒的风姿。——侧面描写

周瑜:年龄:34婚姻:美女相伴外表:英俊儒雅职位:东吴都督际遇:功成名就得意苏轼:年龄:47婚姻:屡遭不幸外表:早生华发职位:团练副使际遇:功业未就失意对比当中感叹

怎样写人生如梦的感慨?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倒装句,应是“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由怀古转到伤已,苏轼常以功名自诩,渴望能做出一番事业来,然而面对英雄周瑜“建立”伟业的地方,他联想到自己,得罪当朝,被贬在外,年华已逝,心情不由沉重起来,英雄人物必定会笑话我多情善感,但又老大无成啊!下阙重在怀古抒情,着力刻画周瑜的英雄形象。词的结尾,在缅怀古人的基础上,联想眼前的政治现实和个人遭遇,抒发了仕途艰险,年华虚掷,报国壮志难酬的无穷感慨。这首词意境高远,气势磅礴,被后人誉为“千古绝唱”。(公瑾)小乔初嫁赤壁之战伤己:早生华发人生如梦现实感慨:怀古下阕总结2、《念奴娇》一词在写作方法上的主要特点是结合写景和怀古来抒发感情。如上半阕对赤壁的描写和赞美,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下半阕刻画周瑜形象倾注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敬仰。最后借“一樽还酹江月”表达自己的感慨。全词意境开阔,感情奔放,语言也非常生动形象。1、用豪壮的情调书写胸中块垒。诗人是个旷达之人,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就是他这种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词中虽然书写失意,然而格调是豪壮的,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词作中的豪壮情调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长江的非凡气象,古战场的险要形势都给人以豪壮之感。周瑜的英资与功业无不让人艳羡。表现手法3、烘托和映衬。这首词中作者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说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重要地位。

词中有两种映衬:一种是实景和虚景相互映衬,另一种是周瑜的“雄姿英发”和作者的“早生华发”相互映衬。作业:背诵全词赏析词中名句定风波苏轼读出节奏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读准字音把握字词⑴芒鞋:草鞋。⑵吟啸:吟唱长啸,表现泰然自若的情态⑶料峭:形容微寒。同行xíng吟啸xiào芒máng鞋料峭qiào一蓑suō烟雨萧瑟sè

写作背景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三月七日”是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的三月七日,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个春天。据《东坡志林》卷的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分析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①本词是苏轼被贬到黄州第三年时所作,作者在这首词中表现了什么样的人生态度?②作者在词中又是如何表现这种人生态度的?

探究赏析不必去理会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走。竹杖和芒鞋轻捷的更胜过马,有什么可怕!我披着一身蓑衣,只管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你认为上阕中哪些词语用得好?试做分析赏析

“徐行”且“吟啸”,描写了词人闲适、坦然的心态。“轻”字体现的是诗人内心的轻松。“谁怕?”反问,语速短促,坚定,起了强调作用。

“烟雨”一语双关,不仅指自然界的风雨,更指人生的风雨。一个“任”字,表现出苏轼要面对风雨自信、自若的襟怀。如何理解“一蓑烟雨任平生”?蓑,本来指蓑衣,这里是说以一件蓑衣抵挡自然界和人生旅途的凄风苦雨。强调不借助外力的保护,依靠自己走过艰难旅程。“任”有任凭、无所畏惧、顺其自然的意思。

诗人被贬黄州,为什么内心还会感到轻松呢?“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

——苏东坡《答李端书》

因为可以过一种没有官场束缚的无拘无束的生活,所以内心轻松。上片:描写词人面对风雨的心理感受,表现了词人面对苦难旷达超脱的心态。料峭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我感到有些微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赏析

“料峭春风……”三句写雨过天晴、寒风吹拂、斜阳晚照的眼前景象,但也隐隐透露出政治舞台的忽晴忽雨,变化不定。“回首向来……”三句表面似乎说回到住处,再看路经之地的感觉;实际上指政治舞台上的晴雨表升沉不定,不如“归去”,做一个老百姓,过着“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生活。体现了作者超脱,旷达自适,但并不颓丧沉沦的态度。。如何理解“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萧瑟处”指刚才遇雨的地方,也指人生危难处。“风雨”和“晴”表面上看说的是天气的变化,实际上都是指人生的沉浮变幻、喜怒哀愁。可谓一语双关。下片:写雨过天晴后作者依旧舒缓自如的情态。

苏轼在《定风波》这首词中,借对自然风雨的应对态度来表达他对人生风雨和政治风雨的处置心态——他准备要以不避坎坷,任其自然的态度来对待眼前和将来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风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坦荡的心胸和泰然自处的生活态度。

:思想内容艺术手法作者在词中又是如何表现他的人生态度的?

运用一语双关的手法,将自然界的风雨和人生的风雨相类比。

以小见大,以生活小事件中见出人生大哲理。

思考与讨论《念奴娇》和《定风波》中词人的抒情形象有哪些不同?二者之间又有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