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最新最全】中国建筑史期末考试要点
名词解释
抬梁式
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由此层叠而上,梁的总数可达3-5根。当柱上采用斗拱时,则梁头搁置于斗拱上。
优点是室内少柱或无柱,可获得较大的空间,缺点是柱梁等用材较大,消耗木材较多。
方上
汉代帝王陵墓形式。具体方法是挖坑筑石为墓,用黄土层层夯筑呈覆斗形而为坟,这与秦汉时以方形为贵有关。认为帝王是大地的主宰,按天圆地方之说,所以取方形。陕西临潼的秦始皇陵和西安西郊的西汉陵都属于“方上”,
《园冶》
《园冶》是中国古代造园专著,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系统的专著。由明末造园家计成著,全书共3卷,主要内容为园说和兴造论两部分。该书是计成将园林创作实践总结提高到理论的专著,全书论述了宅园、别墅营建的原理和具体手法,反映了中国古代造园的成就,总结了造园经验,是一部研究古代园林的重要著作,为后世的园林建造提供了理论框架以及可供模仿的范本。
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位于应县城内,又称应州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塔建在方形及八角形的二层砖台基上,塔身也是八角形,底径30米,高九层(外观5层,暗层4层)塔身的收分合理,暗层用来结构处理以加固塔身,使其在经过数次地震仍安然无恙。是国内现存最古的木塔,同时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之一。
藻井
是一种高级的天花,一般用在殿堂明间的正中,如帝王御座之上,神佛像座之上,形式有方、矩形,八角,圆形,斗四,斗八等。
6、穿斗式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房价,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由此形成了一个整体框架。优点是用料较小,山面抗风性能好,缺点是室内柱密而空间不够开阔。
《营造法式》
一部记述我国江南地区传统建筑做法的清代专著,是北宋后期主管工程的将作监李诫在继承和总结了古代传统的基础上,根据当时熟练工匠的经验编订的。书中分为释名、各作制度、功限、料例和图样五个部分,共34卷,记载了北宋宫殿、寺庙、官署、府第等木构建筑的建造中,模数的制定和运用,设计、技术、装饰、管理等方方面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原地区的建筑技术和艺术水平。这本书对于研究宋朝建筑乃至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是人类建筑遗产中珍贵的文献。
悬山顶、硬山顶、庑殿顶、歇山顶
悬山顶:屋檐悬伸在山墙以外。
硬山顶:双破屋顶顶中两端屋面不伸出墙外。
庑殿顶:即五脊顶或四坡顶,正脊两端各有两条直抵屋角的戗脊。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共五脊组成,因此又称五脊殿,又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
歇山: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等级仅次于庑殿的屋顶样式,形式上看是两坡顶加周围廊的结果,有单檐、重檐、卷棚等形式。
9、北京四合院是北方地区院落式住宅的典型,其平面布局以院为特征,根据主人的地位以及地基情况(两胡同之间的隙地),有两进院,三进院,四进院或五进院几种,大宅则除纵向院落多外,横向还增加平行的跨院,并设有后花园。
作图题
1、试绘出唐乾陵总平面图
2、清式庑殿纵剖面
3、斗拱
4、绘出北京明清城市布局示意图
5、佛光寺立面图
6、绘出唐长安市布局示意图
7、试绘出北京传统三进院的四合院平面。
8、悬山顶、硬山顶、庑殿顶、歇山顶
9、绘出北京天坛总平面示意图
10、福建永定客家住宅平面简图
11、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平面和立面)
12、绘出故宫平面示意图
三、简述题
1、民居建筑的分布及其特点
①木架抬梁、穿斗与混合式
北京浙江皖南江西湖北云南四川湖南贵州等
北方多用抬梁式以北京四合院正房为代表
南方多用穿斗式以云南白族住宅的主体部分
皖南江浙江西一带住宅中山墙边贴用穿斗式以较密集的柱梁横向穿插结合。辅以墙体,增强抗风性能。
②竹木构干阑式
广西海南贵州四川等僮侗语种地区各少数民族
干阑以竹、木梁柱架起房屋为主要特征。
③木构井干式
东北云南等林区
用井干壁体作为承重结构墙
④砖墙承重式
山西河北河南山西
砖用于住宅砌墙并承重
⑤碉楼
西康青藏高原内蒙古
外墙为厚实高大的收分石墙楼层内为密梁木楼层的楼房楼层用土面层
⑥土楼
福建广东赣南
以生土版筑墙作为承重系统的任何两层以上的房屋。
⑦窑洞
豫西晋中陇东陕北新疆吐鲁番一带
以天然土起拱为特征
⑧阿里旺
新疆南部
土木结构平屋顶带外廊所谓“阿里旺”是一种带有天窗的夏室中留井孔采光。
⑨毡包
内蒙古新疆
一般为圆形多用于条木结成网壁与伞形顶,上盖毛毡,用绳索勒住顶中央有圆形天窗,搭建方便,构造简单
实例:
徽州明代住宅l
北京四合院:特点是强烈的封建宗法制度的影响和成熟的尺度与空间安排,住宅严格区分内外,尊卑有序,讲究对称,对外隔绝,自有天地。l
苏州住宅l
闽南土楼住宅l
四川山地住宅l
云南一颗印住宅l
河南窑洞住宅:靠崖窑;地坑院;锢窑l
蒙古包l
维吾尔族住宅l
藏族住宅l
傣族干阑式住宅l
2、天坛艺术成就131
总体布局
①天坛的规制仍存明初天地合祭的痕迹,北面两角墙呈圆形,南为方形,象征天圆地方。
②整个建筑组群有内外两重围墙环绕,总面积280公顷。
③由于传统礼制关系,天坛位于大街东侧,主要入口设在西面。
④按使用性质分为四组,南部有祭天圜丘及附属建筑;北部以祈祷丰年的祈年殿为主体;内围墙西门内南侧为斋宫;外围墙西门内建有饲养祭祀用牲畜的牺牲所和舞乐人员居住的神乐署。
建筑特点:
①建筑设计遵循严格的思想要求,在艺术上表现天的崇高、神圣和皇帝与天之间的密切关系。(圆形平面、附会天为“阳”使用奇数,屋面使用蓝色琉璃瓦)
②在空间组织上,通过轴线及空间对比手法的运用,明确突出主体。(举例分析)
③大片的松柏在创造肃穆、静谧的环境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艺术手法:
1采用宏大的用地规模故宫960×760天坛1650×17232130公顷比皇帝高,创造“天”的气氛
2总体布局轴线偏东
3从建筑形象表现“天”
4创造崇天的境界提供了两个看天的视点祈年殿和圜丘同时又用丹陛桥来连接圜丘和祈年殿形成了一条“看天的路线”
5运用了一些列象征的手法
A祈年殿的珠子圜丘的台基的直径圜丘的地面铺石的尺寸都是阴阳的极限
B几何图形的象征内外坛墙的形式是北圆南方体现“天圆地方”
C方位象征建筑主建筑坐北朝南最高等级斋宫坐西朝东次之丹陛桥神道为正中御道王道分别在西东——突出皇权和天的关系,另牌位,版的位置。
D色彩象征祈年殿的三重殿(蓝色)反映出天不是神圣的色彩而是理性的光彩天坛体现的“尚无思想”和“以少总多”的方法
绿化的大量运用和建筑数量和体量上的少来充分体现“天”,通过主轴线来控制建筑,同时用扩大台基来表现建筑。不以形象取胜,而以境界取胜有的节省“无”上做文章物质功能简单精神功能复杂
试论述故宫建筑群的主要建筑艺术成就。117
故宫建筑成就:①强调中轴线和对称布局;
②院的运用与空间变化——以建筑围绕成院—一个闭合空间,作为单元;若干院组成建筑群;各个院的空间尺度加以变化对比来产生不同气氛:这些是中国古代建筑布局的又一特色。
③建筑形体尺度的对比——突出主体;
④富丽的色彩和装饰;
⑤技术设施
故宫建筑群是现在保存下来的规模最大、最完整、也是最精美的宫殿建筑。
它的主要成就包括:
规模宏大、布局严整。
仅以宫殿的核心部分紫禁城为例,它东西长760米,南北长960米,占地72万多平方米。根据宫廷建筑的一般习惯,故宫也可以分作皇帝处理政务的外朝和皇帝起居的内廷两大部分。故宫中的乾清门,就是外朝和内廷之间的分界线。外朝以“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主,前有太和门,两侧有文华殿和武英殿两组宫殿。内廷以“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主,它的两侧是供嫔妃居住的东六宫和西六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宫六院”。故宫的这种总体布局,突出地体现了传统的封建礼制“前朝后寝”的制度。
建筑群组合方式集中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群体设计思想。
整个故宫的设计思想突出地体现了封建帝王的权力和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例如,主要建筑除严格对称地布置在中轴线上外,特别强调其中的“三大殿”,“三大殿”中又重点突出举行朝会大典的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为此,在总体布局上,“三大殿”不仅占据了故宫中最主要的空间,而且它前面的广场面积达2.5公顷,有力地衬托出太和殿是整个宫城的主脑。再加上太和殿又位于高8米分作三层的汉白玉石殿基上,每层都有汉白玉石刻的栏杆围绕,并有三层石雕“御路”。使太和殿显得更加威严无比,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气象非凡。至于内廷及其它部分,由于它们从属于外朝,故布局比较紧凑。
辉煌的建筑单体艺术最吸引人的建筑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
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第一座大殿太和殿是最富丽堂皇的建筑,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92根,其中6根围绕御座的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御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上,前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鼎,后面有精雕细刻的围屏。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庄严绚丽。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
4)建筑色彩的巧妙运用
中国古代的匠师在建筑装饰中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用榫卯结合的关接,同时增加美观,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以后又用丹红装饰柱子、梁架或在斗拱梁、枋等处绘制彩画。经过长期的实践,中国建筑在运用色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在北方的宫殿、官衙建筑中,很善于运用鲜明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房屋的主体部分、也即经常可以照到阳光的部分,一般用暖色,特别是用朱红色;房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用蓝绿相配的冷色。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朱红色门窗部分和蓝、绿色的檐下部分往往还加上金线和金点,蓝、绿之间也间以少数红点,使得建筑上的彩画图案显得更加活泼,增强了装饰效果。
故宫在这种色彩体系的基础上再加上黄色、绿色或蓝色的琉璃瓦,下面并衬以一层乃至好几层雪白的汉白玉台基和栏杆,在华北平原秋高气爽、万里无云的蔚蓝天空下,它的色彩效果是无比动人的。当然这种色彩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与北方的自然环境有关。因为在平坦广阔的华北平原地区,冬季景色的色彩是很单调严酷的。在那样的自然环境中,这种鲜明的色彩就为建筑物带来活泼和生趣。基于相同原因,在山明水秀、四季常青的南方,建筑的色彩一方面为封建社会的建筑等级制度所局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南方终年青绿、四季花开,为了使建筑的色彩与南方的自然环境相调和,它使用的色彩就比较淡雅,多用白墙、灰瓦和栗、黑、墨绿等色的梁柱,形成秀丽淡雅的格调
总体布局:
①故宫长960米,宽760米,占地72万平米(周边环绕城墙和护城河),四周四门为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宫城中轴线上有五个主要的门,依次为天安门,端门,午门,乾清门,神武门,其左右为东西华门.以乾清门为界,南半部为前朝,北半部为后廷.②外朝部分,分前朝,外廷,组成为太和门庭院,前三宫(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③内廷部分,分三路.中路,后三宫(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东西六宫(嫔妃住所),养心殿(皇帝住所).西路,慈宁宫,慈宁花园(太后住所),寿安宫,寿康宫(太妃住所).东路,后三宫(皇极殿,宁寿宫,养性殿),乐寿堂,乾隆花园,(均为乾隆住所).其他,斋宫,东五所,西五所,南五所.
建筑特点:
①占据最显要的地段,从总体的布局上体现了"择中立宫"的思想.
②采用了宏大的规模
,占地72万平米,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宫殿,大约12000~13000间房子,现存9000多间.
太和殿前的庭院35000平米,远超西方广场的规模.
③从布局来看采用了很严整的(整饬)布局.
A突出了中轴的空间序列,其中轴线是世界城市史上最长的一条中轴线.B采用了层层封闭的规划形象,层
层分隔产生了深远的空间.C尺度的处理也很严谨,外朝空间是内廷的四倍,比例为9:5,象征"九五
之尊".
④体现了一整套的礼制要求."择中立宫""左祖右社""前朝后寝""三朝五门".
⑤运
用了阴阳五行等象征手法.首先体现了阴阳两极(外朝,阳,阳数1,3,5,7,9.内廷,阴,2,
4,6,8,10).另外,四象,"四灵之地".东西十二宫,"十二星宿".乾清宫――天,坤宁宫
――地,等等.
⑥运用了其它的艺术手段.雕刻,绘画,文学等.
试举几例说明中国古塔的类型及特点175
在类型上大致可分为大乘佛教的楼阁式塔、密檐塔、单层塔、喇嘛塔和金刚宝座塔,以及小乘佛教的佛塔几类。
①楼阁式塔式仿我国传统的多层木构架建筑,早期楼阁式木塔和仿木的砖塔只用一层塔壁结构,后改用双层塔壁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国内现存唯一最古与最完整的木塔。塔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属于前塔后殿的布局,建在方形与八角形的2层砖石台基上,塔身平面八角形,底层的内外2圈都包砌在厚达1m的土胚墙内,檐柱外设有回廊,即所谓的副阶周匝,内外柱的排列又如金厢式底槽
②密檐塔
主要建筑材料是砖石。平面除嵩岳寺塔为12边形外,隋唐多为正方形,辽金多为八角形
陕西西安荐福寺小雁塔
塔平面正方形,下未见基座,径建在砖砌高台上,底层壁面简洁,未置倚柱
阑额、斗拱等
仅在南北各开一门塔室韦正方形密檐均以砖叠涩挑出上再置低矮平座
③单层塔
多用作墓塔,至唐代时,外形已大力模仿木构。塔的平面由方圆六角八角多种
河南安阳宝山寺双石塔
塔平面方形,置于三层方形台基之上。东塔和西塔形制基本一致。唯尺度稍小。
④喇嘛塔
北京妙应寺白塔
多作为寺的主塔或者僧人墓也有以塔门形式出行内地喇嘛塔始见于元代明代起塔身变高瘦
西藏江孜白居寺菩提塔
建于藏历阳铁马年。因塔内供奉大量佛像故又称“十万佛塔”。外观由塔座塔身宝闸相轮宝盖宝瓶等组成塔基平面呈四隅折角之“亚”字形。依塔高度逐层收进共四层
⑤金刚宝座塔
在高台上搭建5座(中央一座较高大,四隅各一较低小),仅见于明清二代。台上塔的式样,或为密檐塔,或为喇嘛塔
北京西黄寺清净化城塔
建于清乾隆基座较矮仅施须弥座两层塔上建搭5座中央为一较大的大喇嘛塔四隅各建似八边形石幢式小塔
⑥傣族佛塔
见于云南傣族地区,外观较细高而秀逸极富当地民族风格现存实例均为早于明代
云南景洪曼飞龙塔
是我国云南傣族南传上座部佛教急剧代表性的佛塔。由大小佛塔9座组成总体平面的排列呈八瓣莲花形。
请分析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发展与西方的差别
建筑材料的不同
我国古典建筑是以骨材来做房屋的主要构架属于木结构系统因而被誉为“木头的史书”
,西方人将石材选作基本建材
建筑空间的布局不同
从建筑的空间布局来看,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在地面平面铺开。中国无论何种建筑,从住宅到宫殿,几乎都是一个格局,类似于四合院模式。中国建筑的美又是一种集体的美。与中国相反,西方建筑是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而且,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城邦开始,就广泛地使用柱廊、门窗,增加信息交流及透明度,以外部空间来包围建筑,以突出建筑的实体形象。
建筑的发展不同
从建筑发展的过程看,中国建筑是保守的。中国的建筑形式和所用的材料3000年不变,与中国不同,西方建筑经常求变,其结构和材料演变得比较急剧从希腊雅典卫城上出现的第一批神庙起到现在已经2500余年了,期间整个欧洲古代的建筑形态不断演进、跃变着。从古希腊古典柱式到古罗马的拱券、穹窿顶技术,从哥特建筑的尖券,十字拱和飞扶壁技术到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无论从形象比例装饰和空间布局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6、结合佛光寺大殿谈木构架建筑的造型特点。23
佛光寺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唐代木构架建筑,建于晚唐时期,是中国木构架建筑的成熟期。大殿平面形式为金箱斗底槽,面阔七开间,进深八架椽(四间),七铺作双抄双下昂,单檐四阿殿,屋面坡度较平缓。正脊和檐口都有升起曲线,有侧脚,采用了叉手和托脚,柱高与开间的比例略呈方形,斗拱高度约为柱高的1/2。粗壮的柱身,肥硕的斗拱,再加上深远的出檐,都给人以雄健有力的感觉。
唐代建筑总体风格:规模宏大、气魄雄浑
①柱础矮平
②柱高约等于明间面阔,柱身较矮
③斗栱尺度大,补间铺作数量少
④屋面坡度平缓,出檐深远
⑤建筑装饰简洁有力
简述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的斗栱在不同时期的特点。5275
斗拱在中国木构架建筑的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它的演变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形制演变的重要标志。斗拱的演变大体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西周至南北朝,是斗拱的初创时期。西周铜器上已有栌斗形象,战国中山国墓出土的铜方案上有斗和45°斜置拱的形象。汉代的石阙、明器、画像石和画像砖上也有大量斗拱的形象。斗拱先是用于柱顶,汉代以后开始在柱间出现(最早的是人字拱)。
第二阶段为唐代至元代。这个时期斗拱的主要特点在于柱头斗拱所承托的梁多插入斗拱中,使斗拱和梁架拉结在一起,顺屋身左右横出的拱也和井干状的柱头枋交搭在一起。建筑的一圈柱头枋和同它成直角的正、侧两面的梁交织成一个分为若干井字格的水平框架,斗拱成为各交叉处的加强节点。这时斗拱已不再是孤立的支承架或挑檐的构件,而是水平框架不可分的一部分。这个水平框架现在称为“铺作层”,用于殿堂型构架柱网之上,对保持木构架的整体性起关键作用。现存唐代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的斗拱,就是这种做法的典型实例。
第三阶段为明代至清代。自明代开始,柱头间使用大、小额枋和随梁枋,斗拱的尺度不断缩小,间距加密。清式建筑的梁不再像宋式那样穿插在斗拱中,而是压在斗拱最上一跳之上,直接承挑檐桁。因此,斗拱发展到明清以后便不再起维持构架整体性和增加出檐的作用。它的用料和尺度比宋式大为缩小。
总而言之
就是斗拱经历了由主要作为承重结构(这个过程经过了不断形式上的演化)——同时作为承重结构和装饰结构——完全作为装饰结构
一释义
1【抬梁式木构架】
2【穿斗式木构架】
3【“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4【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5【三朝五门】
6【方城明楼】
7【间架、副阶周匝】
8【斗栱】
9【华栱、昂、抄、栿、枋】
10【露明造、草架、彻上露明造、草栿、明栿】
11【梭柱、阑额、普拍枋、绰幕枋、驼峰】
12【月梁、卷杀】
13【升起】
14【侧脚】
15【须弥座、叠涩】
16【叉手、托脚】
17【斗子蜀柱、人字拱】
18【阙、乌头门】
19【九踩斗拱、橑檐枋】
20【槽、缝】
21【分心槽、金厢斗底槽】
22【鸱尾】
23【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
24【云南一颗印】
25【水戗发戗、.嫩戗发戗】
26【檐柱、金柱、中柱、山柱、童柱】
二简答题(归纳出要点,各要点可展开作适当的简短说明)
1简要叙述我国古代城市模式发展的大致脉络?
2简要分析唐长安的规划布局特点?
3简要分析明清北京城的规划布局特点?
4简要分析北京四合院的典型特点?
5福建客家土楼的特点及实例?
6简要分析西藏囊色林主楼的主要特点?
7简要分析唐乾陵布局的主要特点,并简要说明其中阙和神道的作用?
8从择址、形制、神道几方面简要分析明十三陵的总体布局特点?
9简要分析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的主要特点?
10简要分析西藏布达拉宫的布局与特点?
11简要分析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的结构特点
12试分析北京白海的布景手法与特点
13试分析北京颐和园的布景手法与特点
14简要分析无锡寄畅园的造景手法与特点
15简要分析苏州留园(中部)的造景手法与特点
16简要分析苏州拙政园的造景手法与特点
17何谓举折,简述我国古代建筑屋面举架(折)做法
18简述彩画从汉至清历代演变的情况
19简述近代上海城市布局的特点
20简述二十世纪初国民政府“首都计划”的主要内容
21简述上海里弄住宅的演变过程
22简述我国近代建筑的主体结构三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及实例
23简要概括近代中国洋式建筑的三种表现形式及其特点
24我国近代建筑传统复兴潮流三种设计风格的特点及实例
三绘图题(不求细部的精确,但要求表达的主要内容较齐全、相对比例较准确,图面可根据情况作适当的文字注解)
1试绘出我国古代建筑三种屋顶形式的简图
2试绘出高颐墓阙的平面及立面简图
3试绘出河北定兴北齐石柱的平面和立面简图
4试绘出山西洪洞广胜下寺大殿立面简图
5试绘出北京四合院的平面简图(图面作适当的文字注解)
6试绘出吴县东山尊让堂平面简图(图面作适当的文字注解)
7试绘出唐长安城总平面简图(图面作适当的文字注解)
8试绘出明清北京城总平面简图(图面作适当的文字注解)
9试绘出窑洞住宅的五种空间组织方式的平面简图
10试绘出明清故宫前朝部分的总平面简图
11试绘出故宫纵向剖面(南北向)简图(图面作适当的文字注解)
12试绘出太和殿立面或透视简图
13试绘出天安门立面或透视简图
14试绘出北京天坛总平面简图
15试绘出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立面简图
16试绘出唐乾陵总平面简图
17试绘出明长陵陵总平面简图
18试绘出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立面简图
19试绘出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平面简图
20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立面或透视简图
21天津蕲县独乐寺山门及观音阁平面简图
22天津蕲县独乐寺观音阁剖面简图
23山西芮城永乐宫立面简图
24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平面简图
25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剖面简图
26河南登封嵩岳寺塔立面简图
27北京妙应寺白塔立面简图
28北京白海总平面简图
29北京颐和园总平面简图
30无锡寄畅园的总平面简图
31苏州留园的总平面简图
32苏州拙政园的总平面简图
33宋《营造法式》大木作举折做法简图
34南京中山陵总平面与祭堂立面简图
四论述题
1试述我国古代木架建筑的优点和缺点,并分析木架建筑的两种主要结构体系的特点?
2分析中国古代建筑群体组合的特点,并绘一典型实例的平面简图加以说明
3简述唐代建筑与城市发展的主要成就
4简述宋代建筑与城市发展的主要成就
5简述明代建筑发展的主要成就
6试述明清故宫的空间处理特点
7试述北京天坛的总体布局特点及其主体建筑群圜丘和祈年殿的艺术处理特点
8试述明清私家园林的造园基本设计原则与手法
一、选择(15分,可随机抽取15道题)
1.“殿堂”式大木构架符合以下哪个特征
A穿斗B内柱升高C彻上露明造D草栿
2.斗栱在《营造法式》的各作制度中属于:
A小木作B大木作C铺作D檐下作
3.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地方城市中的商业街应出现于:
A宋B宋以前C明清D元
4.宋辽金时期最精美的“天宫楼阁”见于以下哪座建筑
A隆兴寺摩尼殿B晋祠圣母殿C华严寺薄伽教藏殿D少林寺初祖庵
5.宋代的“材”为
A斗口高B斗口宽C单拱宽B单栱断面
6.天安门工程的最初设计承建者是:()
A、宇文恺B、李诫C、蒯祥D、也黑迭尔
7.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建筑遗址是:()
A、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B、西安半坡母系氏族部落聚落遗址
C、连云港藤花落龙山文化遗址D、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遗址
8.清代斗拱一般不含以下哪种功用()
A模数化B承重C装饰D材等
9.明清北京故宫建筑受以下哪个地域工匠系统影响最大
A晋B冀C苏D赣
10.中国拱券结构大致出现于
A东周B西汉C唐宋D明清
11.以下哪一条与长城无关
A宗法制度B秦始皇C胡服骑射D丝绸之路
12.18世纪将中国建筑介绍到欧洲的著名人物是
A南怀仁BW·钱伯斯CJ·朗世宁D汤若望
13.以下哪条符合历史建筑保护的精神
A全面保护B重点保护C有限保护D酌情保护
14.中国近代建筑中的复古主义思潮以下列哪一条为口号
A历史主义B民族形式C中国固有形式D民粹主义
15.迄今所知最早的四合院建筑遗址是:()
A、河南偃师尸沟商城遗址B、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遗址
C、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D、安阳洹北遗址
16.我国现存最早的城市地图是:()
A、兆域图B、西京长安图
C、平江府图D、清明上河图
17.汉代四象中指东方的是()
A、青龙B、白虎C、朱雀D、玄武
18.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是()城的风貌。
A、西汉长安B、唐长安C、北宋汴梁D、明南京
19.我国宋代建筑的国家“标准和规范”是指:()
A、《营造法式》B、《木经》C、《冶园》D、《工程做法》
20.下列建筑属于宋代建筑的是:()
A、小雁塔(唐)B、摩尼殿(北宋)C、飞云楼D、西安钟楼
21.目前我国保存有三城三河的最完整、最古老的地面城池的城市是()
A、春秋淹城B、曲阜鲁故都C、燕下都故城D、东汉洛阳。
22.在汉朝,规定在皇帝登位()年开始营造皇陵。
A、第一年B、第二年C、第三年D、第四年
23.历史上第一个依山凿穴为玄宫的帝陵是()
A、唐乾陵B、汉文帝灞陵C、汉武帝茂陵D、宋裕陵
24.下列属于道教建筑的是:()
A、洛阳白马寺B、武当山建筑群C、天龙山石窟D、安徽九华山建筑群
25.浙江普陀山供奉的是()菩萨道场。
A、文殊菩萨B、普贤菩萨C、地藏菩萨D、观音菩萨
26.()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
A、山西佛光寺大殿B、山西应县木塔C、蓟县独乐寺山门D、河北正定隆兴寺
27.有藏传佛教博物馆之称的是()
A、布达拉宫B、普陀宗乘庙C、雍和宫D、席力图召
28.下列属于楼阁式塔的是()
A、河南嵩岳寺塔B、小雁塔C、苏州虎丘塔D、云南大理三塔
29.天安门的屋项形式是()
A、庑殿式B、歇山式C、悬山式D、复合式
30.天坛的屋项形式是()
A、庑殿式B、歇山式C、攒尖式D、复合式
二·简释(10分,可随机抽取5道题)
1.一池三山
2.黄肠题凑
3.抱厦
4.叉柱造、
5.缠柱造、
6.永定造
7.副阶周匝
8.收山
9.推山
10.阑额
11.普拍枋
12.和玺彩画
13.旋子彩画
14.苏式彩画
三、图释(10分,随机抽取5道题)
1.两出羡道2.鸱尾
3.悬鱼4.吻
5.驼峰6.单槽地盘分槽图
7.双槽8.分心斗底槽
9.金箱斗底槽10.覆盆式柱础
11.覆莲式柱础12.藻井
13.重檐庑殿14.重檐歇山
15.斗尖16.嫩戗发戗
17.水戗发戗18.菊花头
19.霸王拳
四、填空(共20分,随机抽取10道题)
1.在木结构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我国很早就实行了类似于近代建筑的模数制,宋代用“____”,清代用“_____”作标准。
2.____发现的建筑遗址距今约有六、七千年,这是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
3.《清式营造则例》是_____(人名)根据_____《》编著的。
4.计成在《园冶》认为,第园筑之主,犹须什(),而用匠什()。
5.“择中”思想见于《》一书,其中的“国”指()。
6.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平面柱网由内外两圈柱组成,这种形式在宋《营造法式》中称为“_____”。
7.中国营造学社诞生于()年,创始人是()。
8.清式七檩举架的飞檐为()举,檐步为()举。
9.我国近代建筑的主体结构,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___、___、___。
10.宋代用材的材等折变率为();清代斗口的等级折变率为()(数值)。
11.唐宋木构殿堂有()个水平结构层,其中最复杂的一个实际上属于()结构。
12.江南园林边界模糊的空间效果,主要是以()和()手法取得的。
13.中国古代营居喜用木构,这与()观念不无关系,也是()结构不发达的一个原因。
14.上海大厦(百老汇)属于()风格,是()的端景。
15.历史上外来建筑文化移入中国都有一个适应过程,其英文表达可用()一词,而当代建筑的一大倾向是“趋同”,英文表达为()。
16.在我国古代氏族社会时期,房屋营建方式也多种多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房屋遗址主要有两种:_______、_______。
17.我国现存最早的塔是_______。
18.我国的古代佛塔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基本类型。
19.中国古代城市有三个基本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我国的五大古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地方城市的基础设施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窑洞主要的三种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试举出我国民居的四种具体实际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故宫中的前三殿和后三宫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我国古代坛庙建筑的三种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五岳、五镇是山神,其中五岳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我国古代的宗教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浙江普陀山供奉的是_______菩萨道场。
29.我国的佛寺的组合形式,大体上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的两大类型。
30.我国现存最大的经幢是_______。
31.我国的佛教石窟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我国摩崖造像的代表建筑有:_______、_______。
33.大约六、七千年前,我国广大地区都已进入氏族社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房屋遗址有主要两种:一种是长江流域的___建筑;另一种是黄河流域的___房屋。
34.中国最早的佛寺是建于()朝的()寺,现存元朝以前最大的佛殿是()朝的()大殿。
35.古代木构建筑用材的模数制,大约开始于()朝,成熟于()朝,在清代称为(),是()式建筑用材的标准。
36.古代屋顶色彩等级最高的是()色,最低的是()色,清代皇家建筑彩画主要为()彩画和()彩画。
37.梭柱大约出现于()朝,琉璃瓦大量用于屋顶始自()朝。古代最高等级的建筑基座称(),是从()传入的。
38.“民族固有形式”的口号盛行于本世纪()年代,但当时上海盛行的摩登建筑却是()风格,代表作是外滩的()和()。
39.中国古代都城的居住区划分单位在汉朝称(),在唐朝称()。
40.明清北京紫禁城的正门是(),属于()门形制。
41.秦始皇陵的陵台底边长达()米,这种陵台在汉代称()。
42.据文献记载,中国古代从()朝起开始建造佛塔,属于()门形制式。
43.苏州传统住宅侧路上的主要建筑是(),为建筑中最精彩的部分。厅堂内的轩,以()椽构成。
44.“阿以旺”是()族的一种典型住宅形式,特指住宅的()。
45.中国现存最大的两座古代木构殿堂是()和()。
46.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厅堂是(),现存最早的砖建筑是()。
47.宋代木构建筑最小的模数化单位是(),清代的斗口分为()个等级。
48.宋代名匠喻浩写过一部(),还设计了著名的开封()塔。
49.宋辽金时期的木楼阁上下层结构连接方式多用()造,结构抗震的关键部位是()。
50.上海沙逊大厦(和平饭店)是由()设计的,属于()风格。
51.广州中山纪念堂的设计者是(),属于()风格。
52.中国近代首批建筑师多毕业于美国的()大学,那里曾是()派的大本营。
53.《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的作者是(),《苏州古典园林》的主编是()。
54.春秋时期建筑上的重要发展是()的普遍使用和作为诸侯宫室用的()的出现。
55.我国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在()的开始兴起,到()有了较大的发展。
56.河南开封国寺塔,在我国现存最早的()塔;福建()寺两座石塔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塔。
57.清式大木作中普通台基高等于檐柱高的();柱础高为柱径之()。
五作图(20分,抽取4道题)
1.河南偃师二里头1号宫殿遗址(平面)
2.四川雅安高颐墓阙(立面)
3.汉长安礼制建筑群(鸟瞰)
4.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平面和立面)
5.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平面、立面和剖面)
6.西安荐福寺小雁塔(透视)
7.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平面和立面)
8.大明宫含元殿(平面和透视)
9.独乐寺观音阁(透视、*剖面)
10.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平面、*立面)
11.晋祠圣母殿(平﹑立﹑剖面图)
12.绘出四铺作斗拱正、侧面图,并绘出华拱和令拱断面
13.楼阁式塔与密檐塔
14.绘出清式歇山顶纵剖面图,并注明主要构件名称。
15.试以不少于3幅的系列简图概括出江南民居的主要特征。
16.宋式须弥座立面图
17.清式7檩重檐殿堂剖面。
18.北京天坛平面。
19.明清北京故宫太和殿正立面
20.北京四合院平面
21清式栏杆立面图
22.五踩斗拱
23.北京天坛祈年殿正立面图
24.南禅寺大殿正立面图
25.元大都--总平面图
26.北京故宫--总平面图
25.抬梁式木构架剖面图
26.穿斗式木构架剖面图
27.清式五踩斗拱侧立面与正立面
28.云南一颗印
29.傣族干阑
六简答题(10分,抽取2题)
1.简述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优势与不足。
2.试简述春秋时期编写成书的《周礼·考工记》谈到帝王之都的设计时“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左祖右社,前朝后市”一段话的基本含义。
3.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发展大致有哪四个阶段?
4.我国历代各朝宫殿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5.概述唐宋与明清斗拱的不同特点。
6.中国佛教石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7.概述宋代材份制与清代斗口制的异同。
8.结合佛光寺大殿谈唐代木构架建筑的造型特点。
9.结合北京故宫太和殿谈清代木构架建筑的造型特点。
10.概述宋代材份制与清代斗口制的异同。
11.结合佛光寺大殿谈唐代木构架建筑的造型特点。
12.魏晋山水诗对园林有何影响?
13.清式彩画的分类及其主要特点。
14.概述颐和园的总体布局和组景特点。
15.简述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基本形式。
16.试述明清北京城建筑设计的特点及其在建筑史上的意义.价值。
17.联系中国古代建筑实例,分析古代人的建筑观。
18.试分析紫禁城规划及建筑特点。
19.中国古建筑大木结构的基本构成方式及构件是什么?各起什么作用?
20.谈我国古代建筑屋面曲线构造上的成因与演变过程。
21.试论中国古代园林的造园手法。
22.概述佛光寺大殿的建筑特点,并比较它与明清建筑在构架形式和外观造型上有何不同?
23.试述传统私家园林的造园特点(比较北京皇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的异同)。
24.中国古建筑庭院布局的特点。
25.写出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构件名称。
26.中国建筑开间的特点。
27.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有哪些,请画出简图表示可加文字说明。
28.斗拱在中国传统建筑中起什么作用,请用简图表示出“斗”、”拱”。
29.元大都的规划特点。
30.中国古代建筑经过长期积累,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其主要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31.嵩岳寺塔的建筑特点
32.北宋东京城的特点
33.《营造法式》及其成就
34.宋式建筑的风格特征
35.唐长安城的特点是什么?
36.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的特点是什么?
七、论述题(15分,抽取1道题)
1.谈谈《考工记》“营国制度”及对后世的影响。
2.试述中国古代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3.佛寺中国化的过程
4.中国皇家园林的特征
5.试述唐代建筑的主要特点。
6.唐大明宫的主要有成就和特点有哪些?
7.试述宋代建筑的发展与革新
8.试述元大都与明清北京城的建设发展。
9.试述明代建筑的发展特点。
10.五门制度及清代皇城五门
11.儒家礼制对中国皇家园林的影响
12.论述北京故宫的总体布局、建筑特点、艺术成就。
13.论述明清北京天坛的总体布局,建筑特点和设计方法。
14.结合实例分析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在造园手法上的异同。
15.我国民居住宅构筑类型与主要分布地是怎样的?
16.试论述中国宫殿建筑的礼制内涵。
17.简述中国近代建筑中传统复兴的三个阶段、特征、代表建筑。
18.从唐代到清代中国建筑造型的演变规律是怎么样的?
填空
1、最早的木构建筑,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
2、最早地面砖构建筑,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3、三朝五门的三朝:外朝、治朝、燕朝;五门:皋、库、雉、应、路
4、东西堂,汉开始的朝会制度
大朝居中,两侧为常朝。汉代开东西堂制之先河,晋、南北朝(北周出外)均行东西堂制。隋及以后均行三朝纵列之周制。
5、里坊制解体于宋,市肆制取代
6、秦汉陵体称方上制,唐开始盛行“因山为陵”
7、石窟寺主要形制塔院式、佛殿式
8、琉璃瓦技艺北魏从西亚传入。
9、古代建筑抗震机理取决于榫卯,相当于一个铰接点
10、宋用材制度,材&份,斗拱,拱高拱宽
11、清代官式建筑最高等级,四等斗口用于城楼
12、近代透视法则,清时意大利郎士宁传入
13、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浙江余姚发现的,我国最早运用的木构形式
13、都市居住划分单元汉:闾里;唐:坊
14、清紫禁城正门:午门,形制:阙
15、秦始皇陵台底边长350米,陵体:方上
16、阿以旺,新疆维吾尔族住宅,大厅
17、现有最大木构殿堂:明十三陵棱恩殿,北京故宫太和殿
18、现存最早木构厅堂: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最早砖建筑: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19、匠师鼻祖,鲁班,春秋
20、我国封建社会最完整建筑书籍,宋《营造法式》(单位:材,分8等),清《工程做法》(单位:斗口,分11等)
21、现存最早密檐砖塔,嵩岳寺塔,北魏
22、赵县安济桥,隋,李春
23、现存最早木塔,应县释迦塔
24、清明上河图,宋,张择端,宋朝京城汴梁,取消夜禁制、里坊制
22、最早城市规划理论,考工记
23、推山(庑殿顶),收山(歇山)
24、广州中山纪念堂、南京中山陵,吕彦直,传统复兴风格
25、五大古都,六大古都
26、城池保存最好的,西安明城墙
27、中国古建屋顶色彩等级,最高:黄,最低:黑
28、屋顶等级颜色,最高;黄,最低:黑,清皇室彩画,和玺彩画,旋子彩画
29、宋构最小模数单位,材,11等
30、中国砖石技术成熟于明,主要用于长城和民居
31、宋,米沛,湖石之美:漏瘦皱透
32、宋辽金木楼结构,上下层连接:叉柱造
33、结构抗震:斜撑
34、我国最早佛寺,东汉,洛阳白马寺
35、现存最早佛塔,北魏,嵩岳寺塔
36、现存元朝以前最大佛殿,唐,佛光寺大殿
37、南北朝,梭柱造;宋,大量使用琉璃瓦;最高等级建筑基座,须弥座,印度传入
40、20世纪20年代,“中国固有形式之复兴”
41、20世纪20年代,装饰艺术风格:上海沙逊大厦、上海中国银行
42、主要屋顶形式尊卑,庑殿-歇山-悬山-硬山
42、首批中国建筑师,美宾西法尼亚大学,现代派
43、中国最早建筑研究团体,中国营造学社,20世纪30年代,朱启钤(社长),刘敦桢(文献部长),梁思成(法式部长)
44、山野特色皇家园林: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44、北魏始建佛塔,楼阁式
45、正面相邻两檐柱间距,面阔;两端檐柱间距,通面阔
46、步,通进深
举架(举折):举,是屋架的高度,常按建筑的进深与屋面材料而定。折,是计算屋架举高时,由于各檩升高的幅度不一致,求得的屋面横断面的坡度不是一根直线,而是若干折线组成。
47、清宫城又称,紫禁城,大内
48、中国木构架技术渐趋成熟于汉(斗拱、抬梁式、穿斗式出现)
49、元大都,规划:刘秉忠,也黑迭尔(阿拉伯),水系规划:郭守敬
50、木构建筑平面构成单元,间
选择
1、午门形制渊源含元殿
2、园中园——颐和园(谐趣园)仿无锡寄畅园
3、大木作部分:柱梁
4、第一四合院:陕西岐山凤雏村
5、西周屋顶始用瓦
6、“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出自老子
7、战国始修长城
8、汉长安城在隋长安城西北
9、汉、南北朝(除北周)宫殿用东西堂
10、年代早至晚:甘肃敦煌石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
11、琉璃屋面始于南北朝
12、唐→清斗拱,由大到小到密
13、唐陵“以山为穴”
14、唐:斗拱大而少,出檐深远,雄健有力
15、唐,普拍枋宽于拦额
16、唐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
17、宋正式采用统一摸数制
18、唐,宫殿始用工字殿
19、结构上宋砖石塔,用多边形平面双层塔壁石蹬道,先进于躺砖塔
20、营造法式—副阶周匝作法
21、营造法式—侧脚作法—外檐柱向内倾斜
22、《清明上河图》描绘北宋汴梁
23、明计成著《园冶》
24、最早无梁殿:明
25、明,砖筑长城
26、干阑式建筑集中在我国西南
27、北京四合院:垂花门、抄手游廊
28、窑洞分布:河南山西陕西
29、主要屋顶形式尊卑,庑殿-歇山-悬山-硬山
30、宗教建筑:塔、石窟、道观。祠堂不是
31、清式彩画尊卑:和玺、旋子、苏式、箍头
32、中国营造学社创始人:朱启钤
33、中古建体系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末期变化程度:具有很大稳定性
34、汉形成中古建独特体系
35、萧何对汉高祖说:“天子以四海为家,非令(宫室)壮丽,无以重威”
36、宋建筑重要术书《营造法式》
37、“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道德经》
38、宋《营造法式》规定室外台基铺地坡度4%-5%
39、山野特色皇家园林,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名词解释
1、都料
汉唐时期,掌握设计与施工的技术人员
2、样式雷
清代负责主持皇家建筑设计的雷氏建筑世家。因长期掌管样式房而得名。中国目前世界遗产的建筑设计中有五分之一出自雷氏家族,自始祖雷发达起家族7代世袭清朝样式房掌案。
3、侧脚
为了使建筑有较好的稳定性,宋《营造法式》规定外檐柱在前、后檐均向内倾斜柱高的1/100,在两山向内倾斜8/1000,而角柱两个方向都有倾斜的做法。后因施工不便,明后逐渐废弃不用,用增加穿枋和改进榫卯
4、生起
屋宇檐柱的角柱比当心间的两柱高2~12寸,其余檐柱也依势逐柱升高。因而宋代建筑的屋檐仅当心间为直线段,其余全由曲线组成。屋脊也因此而用生头木将脊槫(tuán)的两端垫高,形成曲线,使之与檐口相呼应。其他各槫的生木头则使屋面形成双曲面。清代建筑无角柱升器。
5、收分
而是根部略粗,顶部略细,这种作法称为“收溜”又称“收分”。小式建筑收分的大小一般为柱高的1/100,大式建筑柱子的收分规定为1/1000。
6、叉柱造
宋式大木作构造术语。楼阁式建筑中。上层檐柱柱脚十字或一字开口,叉落在下层平坐铺作中心,柱底置于铺作栌斗斗面之上。这种结构方法称叉柱造或插柱造。叉柱造可以增强上下层之间的联系,加强整个构架的稳定性。
(上下柱交接)将上层檐柱底部十字开口,插上平座柱的斗拱内,而平座柱则叉立在下檐柱斗拱上,但向内退半柱径。(隆兴寺转轮藏殿,独乐寺观音阁)缺点是柱脚开口,影响柱体强度。立面上因收进较少,外观不稳定。优点是构造上省事,不用增加构件。
7、金箱斗底槽
宋代《营造法式》中列举的四种空间(单槽、双槽、分心斗底槽、金箱斗底槽)划分方法之一。其特点是殿身内有一圈柱列与斗拱,将殿身空间划分为内外两层。实例: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日本奈良唐招提寺金殿。
8、副阶周匝
指在建筑主体以外另加一圈回廊的做法。此名词在中国宋代建筑著作《营造法式》有所用,其实例可见于一些山西地区的古建筑,如太原晋祠圣母殿、曲阳县北岳庙德宁殿等。
9、分心槽
是分心斗底槽的简称,是指门屋建筑中,用一列中柱将平面等分的做法。如独乐寺观音阁山门。
10、三朝五门
五门:外曰皋门,二曰雉门,三曰库门,四曰应门,五曰路门。
三朝:外朝,治朝,燕朝也就是:大规模礼仪性朝会,日常议政朝会,定期朝会三种。
朝代
三朝
五门
古
外朝,治朝,燕朝
皋、库、雉、应、路
唐
外朝奉天门、中朝太极殿、内朝两仪殿
承天门、太极门、朱明门、两仪门、甘露门
宋代
大朝,常参,六参
元失此制
明南京
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
洪武门、承天门、端门、午门、奉天门
清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正阳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
三朝五门的具体位置及名称因朝代不同而有所区别。
11、抱厦
在主建筑之一侧突出1间(或3间),如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
12、牌坊
华表柱+横梁+不加屋檐,空间转折和纪念作用
13、足材
斗拱或素方用料的断面尺寸为一材,栔(音自zi)两层拱之间填充的木件断面尺寸。"一材一栔"为足材。
14、步
屋架上的“檩”与檩中心线面的水平距离为步,各步的距离总和与侧面各开间宽度总和为“通进深”,若有斗拱,则按照前后挑檐檩中心线间水平距离计算。
15、阿以旺住宅
新疆维吾尔族的住宅形式,带天窗的前室称阿以旺。
16、考工记
17、营造法式
《营造法式》是中国第一本详细论述建筑工程做法的官方著作。对于古建筑研究,唐宋建筑的发展,考察宋及以后的建筑形制、工程装修做法、当时的施工组织管理,具有无可估量的作用。此书于宋元符三年(1100年)编成,崇宁二年(1103年)颁发施行。由将作监少监李诫所做。书中规范了各种建筑做法,详细规定了各种建筑施工设计、用料、结构、比例等方面的要求。
18、园中园
园中园为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造园手法,也是藏景的一种,多见于皇家园林中,也见于少数私家园林。园中园一般藏在园中的僻静处,游人往往容易漏掉。
例如,颐和园中的杨仁风、画中游、谐趣园,北海中的濠濮间、画舫斋、静心斋都是园中园,在圆明园中的园中园更是达到了极致,目前开放的有别有洞天,狮子林等。
19、里坊制
里坊制的确立期,相当于春秋至汉。把全城分割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与手工业则限制在一些定时开闭的“市”中。统治者们的宫殿和衙署占有全城最有利的地位,并用城墙保护起来。“里”和“市”都环以高墙,设里门与市门,由吏卒和市令管理,全城实行宵禁。
20、吊脚楼
也叫“吊楼”为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多依山就势而建,呈虎坐形。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该全部悬空的,所以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
21、间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把相邻两榀屋架间的空间称为“间”。房屋的进深则以“架”数或椽数来表述。
22、月牙城
明清帝陵宝城和方城之间有一小院称月牙城,俗称“哑巴院”。正对方城所筑之墙称为月牙墙。(据《刘敦桢文集》二“易县清西陵”)或称小院为“哑巴院”,而正对方城之墙称为“月牙城”。(据王其亨《明代陵墓建筑》)
23、月梁
梁高呈弧形,梁底略向上凹,梁侧常做成琴面并饰依雕刻,外观秀巧。
24、明堂
明堂是中国先秦时帝王会见诸侯、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所,原来是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
25、辅作
狭义说的是指斗拱;广义说的是指斗拱所在的结构层。唐、宋建筑斗拱所在的铺作结构层对木构架起着重要的作用。
26、梭柱
柱子上下两端(或仅上端)收小,如梭形,六朝至宋官式建筑上见之,明代仍见与江南民间。
27、须弥座
由佛座演变而来,形体复杂。一般用于高级建筑。开始形式简单,由数道直线叠涩与较高束腰组成,没有多少装饰,且对称布置。后来逐渐出现了莲瓣,卷纹饰,力神。角柱,间柱等,造型日益复杂。
28、牌楼
华表柱+横梁+屋檐,空间转折和纪念作用
29、华表
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柱身多雕刻龙凤等图案,上部横插着雕花的石板。
30、宇文恺
隋代建筑家
31、梭柱
柱子上下两端(或仅上端)收小,如梭形,六朝至宋官式建筑上见之,明代仍见与江南民间。
32、明袱
露在外面,由下面可以看见的梁袱,与草袱相对。
绘图
1、佛光寺大殿,朝代,平立剖,10分
2、晋祠圣母殿,朝代,平立剖
圣母殿始建于北宋天圣间(公元1023年—1031年),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重修。
正面朝东,面阔七间,进深六间(实际是殿身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加副阶周匝)。重檐九脊殿顶。平面中减去殿身的前檐柱,使前廊深达二间;内柱除前金柱外全部不用。
前檐副阶柱身施蟠龙,柱有显著侧脚和升起。
3、唐乾陵平面,特点
乾陵位于乾县北梁山上。梁山分三峰:北峰居中为主,前方东西两峰对峙而且形体相仿,犹如门阙。两峰之间依势而向上坡起的地段自然形成神道,乾陵地宫即在北峰,凿山为穴,辟隧道深入地下。隧道墓门用石条层层填塞,缝隙以溶铁汁浇涛锢闭,因此,迄今无损。
乾陵地上情况大致是:主峰(陵体)四周为神墙,近方形平面,四面正中辟门,各设门狮一对。神墙四隅建角楼(角阙)。南神门内为献殿址,门外列石象,自南往北:华表、飞马、朱雀、石马(五对)、石人(十对)、碑、华表南即东西乳峰,上置乳阙(相当宋陵乳台);阙南又有双阙为陵南端入口(相当宋陵鹊台)。这种善于利用地形和运用前导空间与建筑物来陪衬主体的手法,正是明清宫殿、陵墓布局的渊源所自。
唐陵特点是利用地形,以山为坟,不采用秦汉人工夯筑的封土方上。
唐高宗(650—683在位)与皇后武则天合葬乾陵,是唐陵的代表。乾陵位于乾县北梁山上。梁山分三峰:北峰居中为主,前方东西两峰对峙而且形体相仿,犹如门阙。两峰之间依势而向上坡起的地段自然形成神道,乾陵地宫即在北峰,凿山为穴,辟隧道深入地下。隧道墓门用石条层层填塞,缝隙以溶铁汁浇涛锢闭,因此,迄今无损。
乾陵地上情况大致是:主峰(陵体)四周为神墙,近方形平面,四面正中辟门,各设门狮一对。神墙四隅建角楼(角阙)。南神门内为献殿址,门外列石象,自南往北:华表、飞马、朱雀、石马(五对)、石人(十对)、碑、华表南即东西乳峰,上置乳阙(相当宋陵乳台);阙南又有双阙为陵南端入口(相当宋陵鹊台)。这种善于利用地形和运用前导空间与建筑物来陪衬主体的手法,正是明清宫殿、陵墓布局的渊源所自。
唐代例于陵区(兆城)植柏树,文献称为“柏城”。用松柏作为纪念祭祀场所绿化树种,在中国有久远传统,见于文字制度则始于唐代。
4、五踩斗拱正立面,(清式建筑做法第四章P285)
5、一斗三升平立面,P252
6、天坛总平面,朝代,(可能在论述题中出现)
7、北京妙应寺白塔(喇嘛塔),建筑形式,朝代,设计者,立面
8、太和殿正立面
9、宋式单、双槽与副阶周匝
11、宋殿阁类建筑屋顶举折
12、独乐寺观音阁立面,山门平立,朝代
13、北京四合院平面
14、南京中山陵总平面,祭堂正立面,设计人,风格,(可能在论述题中出现)
15、金厢斗底槽平面
16、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立面,平面,朝代
17、嵩岳寺塔平面立面
18、天坛祈年殿立面,祭祀内容,建造朝代
19、隆兴寺摩尼殿立面
20、午门立面
21、赵州桥朝代,平立面
22、须弥座
23、牌楼
论述题
1、中国传统木构体系有哪些种类?地域关系和优缺点?
(1)穿斗
(2)抬梁
(3)干阑
(4)井干
木构特点:
⑴.取材方便,加工容易;
⑵.木构参与了生物链过程,属生态建筑,不会残留永久性垃圾;
⑶.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
⑷.适用于不同气候条件的南北地区;
⑸.抗震性能好;
⑹.不耐火,不耐潮湿,不耐腐蚀,不耐虫蛀,不耐久。
2、为何说北京城是历史积累的成果?
北京历史,
规划理论,
元大都规划特点
明清北京特点
3、为何说木构成形于汉代?分析,图
4种木构形式出现
(1)穿斗
(2)抬梁
(3)干阑
(4)井干
重搂式建筑出现
斗拱出现
4、古代木构架的结构特点,优缺点
参考1
5、布达拉宫
背景,
组成,
手法及艺术成就
6、以元大都至明清北京发展过程分析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和变化(图)
15-1719-20
7、如何理解承德“外八庙”的建筑形式
概述,吸收蒙藏建筑形式。汉藏结合。任选其中一庙为例(自己选)
1平面布局(中轴线布置)
2单体藏汉对比
臧:大实墙体,收分。大红台。箭窗。
8、颐和园的成就与不足
成就:
主体建筑几何关系(几何有序垂直关系)
拓扑式围合仿西湖
空间创造
境界对比
构图中心
不足:
单纯模仿西湖,缺乏群山屏障,西、南面空旷平淡、乏层次
与高大万寿山比,龙王庙缺乏实体感
主体西侧看平淡
9、分析明清故宫,论中国古建中建筑布局的原则。(故宫组成,建筑群)
简介:朝代、布局、规模
组成:
利用建筑群烘托皇帝崇高神圣:
从布局来看采用了很严整的(整饬)布局。
A突出了中轴的空间序列,其中轴线是世界城市史上最长的一条中轴线。
B采用了层层封闭的规划形象,层层分隔产生了深远的空间。
C尺度的处理也很严谨,外朝空间是内廷的四倍,比例为9:5,象征”九五之尊”。
艺术成就:北京故宫的皇家建筑,集中地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是保存至今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组。体现了一整套的礼制要求,运用了阴阳五行等象征手法,在雕刻,绘画,文学等其它的艺术手段上也有相当高的造诣。
10、中国古建的结构特征(传统四种)同4
【抬梁式】:春秋时完成,沿进深方向布置石础,础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立瓜柱,架短梁,最上是脊瓜柱,构成一屋架;在屋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系柱顶,梁头与瓜柱顶做横向的檩,檩上承受椽子和屋面,使屋架完全连成一个整体。
【穿逗式木构建筑】沿进深方向布柱,柱比较密,而柱径略小,不用梁,用“穿”贯于柱间,上可立短柱,柱顶直接承檩;汉时已成熟,南方各省多用;也有在中部屋架改为抬梁式,以扩大空间。
【井干式木构建筑】汉代以前多用,商墓中用,如今很少。
【砖石拱】建筑中多为砖拱、无梁殿:石拱用于城门、桥梁与墓室。
11、以十三陵为例,简述陵墓建筑的思想及设计风格(选址,型制),
1、概述,选址
2、型制:共用长神道、石牌坊、碑亭、石像生,宝城宝顶。
序列
陵墓建筑与自然环境关系
12、为何说唐代是中国木构建筑的成熟时期(布局,技术,屋顶,斗拱,台基等共六点)
以唐为例
1、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
2、木建筑解决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木构架已定型化
3、已经形成殿堂厅堂亭榭基本构架形式。斗拱结构功能、构造机能也能发挥极致,走向成熟
4、除硬山外,其他屋顶形式均已出现。台基形式完备(素方、上下枋、须弥座)
5、设计与施工水平提高、建筑艺术加工真实成熟。
13、古代城市与近现代城市的比较(封建城市的类型,八点;近代城市发展的动力)
1、封建城市的类型,行政区域划分
古代城市特点:
(1)保护统治者安全,设置城郭,都城三道城墙,府城二道城墙。
(2)城市道路,南北为主,方格布置。
(3)居民区:宋之前里坊制,宋后街市制
(4)城市居民娱乐场所
(5)绿化
(6)城市防火
(7)古代都城规模宏大
2、受西方和本国资本主义驱动,通商开埠、工矿业发展和铁路交通建设,导致近代城市发展。城市数量、城市分布、城市规模、城市功能、城市结构和城市性质出现明显变化。
近代城市特点:
(1)城市主要类型:307-312 4个
(2)多功能经济中心和城市的多元结构
(3)近代建筑的齐备和市政建设近代化进展
(4)中外文化的多元与兼容
14、中国建筑文化有无受外国影响,举例说明
佛教建筑或参照承德外八庙
15、中国古代园林设计思想与特点(皇家、私家、皇家于私家园林手法对比)183191
简介园林P183P191
设计思想:
1、园林布局
2、水面处理
3、叠山置石
4、建筑营构
16、举例说明古代木构的成就
以唐为例
1、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
2、木建筑解决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木构架已定型化
3、已经形成殿堂厅堂亭榭基本构架形式。斗拱结构功能、构造机能也能发挥极致,走向成熟
4、除硬山外,其他屋顶形式均已出现。台基形式完备(素方、上下枋、须弥座)
5、设计与施工水平提高、建筑艺术加工真实成熟。
17、文字与图说明天坛建筑布局与设计思想
18、分析伦理文化对中国建筑发展的影响
儒家文化,等级制
忠孝节义
四合院(礼制)
故宫(礼制)
城市建设(周礼考工记)
19、图析南京中山陵创作思想,中近代建筑主要思潮
近代中国建筑形式和建筑思潮十分复杂,
延续下来旧建筑体系+输入引进新建筑体系;
西洋风格+传统复兴;
西方近代折衷主义+“新建筑运动”“现代主义建筑”
中外文化影响下,中国近代出现中西交汇:
1、中国传统旧体系洋化(缺乏生命力,趋于淘汰)
2、外来的新体系本土化(“中国固有形式”传统复兴潮流)。1925年南京中山陵设计竞赛为标志,中国建筑师开始了传统复兴的建筑设计活动。
中山陵设计思想:建筑必须采用中国古有而含有特殊与纪念性质,根据中国建筑精神创新。
组成:
手法:
气氛:
木构架的特色
木构架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穿斗式与抬梁式
穿斗式(串逗式)木构架特点:
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房架
檩条搁置在柱头上
沿檩条方向,用斗枋将柱子串联起来
从而形成一个整体构架(主要用于江西、湖南、四川等南方地区)
抬梁式木构架特点:
柱上搁置梁头
梁头上搁置檩条
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
如此层叠而上,梁的总数可达3-5根。柱上采用斗拱时,梁头搁置于斗拱之上。
(多用于北方地区及宫殿、庙宇等规模较大的建筑物)
比较:
穿斗式用料少,整体性强,但是柱子排列密,当室内空间尺度不大时才能使用
抬梁式可采用跨度较大的梁,以减少柱子的数量,取得较大的室内空间,所以适用于宫殿、庙宇等建筑。
斗栱是中国木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作用是在柱子上伸出悬臂梁承托出檐部分的重量。
唐宋以前斗拱的结构作用十分明显,布置疏朗,用料硕大;明清以后,斗栱的装饰作用加强,排列丛密,用料较小,但其结构作用仍未丧失。
斗栱宋代称为“铺作”,清代称“斗科”或“斗栱”
在江南则称为“牌科”
斗栱的主要构件是:栱、斗、昂。
向外悬挑的华栱是短悬臂梁,是斗栱的主干部件;斗是栱与昂的支座垫块;昂是斜的悬臂梁,和华栱的作用相同。
当建筑物的屋檐伸出较大时,斗栱挑出距离也必须增加,即增加栱和昂的叠加层数,每增加一层华栱或昂,斗栱即是多出一跳,最多可增加至五跳。
历史上著名的工官:
隋代宇文恺,隋代东西两大都城的规划与营建,宫室、庙宇的兴建,几乎都出自他手。大兴城的规划是古代城市建设史上最有代表性的成功范例之一。
宋代李诫,突出贡献在于编修了《营造法式》。
明代徐皋,蒯祥等,其中徐杲是宋代工匠中提升官位最高的一员。
原始社会建筑
具有代表性的房屋遗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长江流域多水地区由巢居发展而来的干阑式建筑;另一种是黄河流域由穴居发展而来的木骨泥墙房屋。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发现的建筑遗址距今约六七千年,是我国已知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
黄河流域有广阔的黄土层,土质均匀,有壁立不易倒塌的特点,便于挖做洞穴。
山西襄汾陶寺村发现“地坑式”窑洞遗址,这种窑洞是先在地面上挖出下沉式天井院,再在院壁上横向挖出窑洞。
仰韶时期的氏族村落已有初步的区划布局。陕西临潼姜寨发现的仰韶村落遗址,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
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发现于辽宁西部建平县境内。
奴隶社会建筑
夏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夏末都城——斟鄩。一号宫殿最大:这所建筑遗址是至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的实例。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建筑群组合已经开始走向定型。
商一座是偃师二里头遗址以东的尸沟乡早商遗址,商灭夏所建的都城——亳,由宫城、内城、外城组成。商朝后期迁都于殷。河南安阳殷墟晚商遗址。
西周西周有代表性的建筑遗址有陕西岐山凤雏村的早周遗址和湖北蕲春的干阑式木架建筑。
陕西凤雏村:是一座相当严整的四合院式建筑,由二进院落组成。中轴线上依次为影壁、大门、前堂、后室。前堂与后室之间用廊子联结。是我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
湖北蕲春西周木架建筑遗址说明干阑式木架建筑可能是西周时期长江中下游一种常见的居住建筑类型。
瓦的发明是西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是西周建筑从“茅茨土阶”的阶段进入了一个高级的阶段。
出土了铺地方砖。
春秋著名工匠公输般(鲁班)
春秋时期建筑上的重要发展是瓦的普遍使用和作为诸侯宫室用的高台建筑(台榭)的出现。
凤翔秦雍遗址中,出土了砖。说明中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开始了用砖的历史。
陵园不用围墙而用隍壕做防卫,是秦陵的一种特色。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战国
采用以夯土台为中心,周围用空间较小的木架建筑环抱,上下层迭两三层,形成一组建筑群,这大概是在木构结构不发达条件下建造大体量建筑的一个解决办法。
秦秦都咸阳的布局具有独创性,摒弃了传统的城郭制度,离宫别院较为分散。
秦始皇陵
汉突出表现是木架建筑渐趋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有了很大发展。
常见的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主要木结构形成。
作为中国古代木架建筑显著特点之一的斗栱,在汉代已经普遍使用。结构作用较为明显,即为了保护土墙、木构架和房屋的基础,用向外挑出的斗栱承托屋檐,是屋檐伸出到足够的深度。
石建筑主要是在两汉——尤其是东汉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山东沂南石墓,系梁、柱和板构成,石面有精美的雕刻,是我国古代石墓中有代表性的一例。
四川雅安东汉益州太守高颐墓阙和石辟邪、北京西郊东汉幽州书佐秦君墓表、山东肥城孝堂山郭巨墓祠等。是汉代石刻的代表。
三国、晋、南北朝
突出的建筑类型是佛寺、佛塔和石窟。
栖霞山千佛岩王公大臣施舍而建。
北魏时期开凿云冈石窟,又开凿洛阳龙门石窟。北魏佛寺以洛阳永宁寺为最大。
北魏洛阳有许多佛寺是由贵族官僚的宅邸改建的,所谓“舍宅为寺”,前堂改为大殿,后堂改为讲堂。使得佛寺进一步中国化。
北魏时所建造的河南登封嵩岳寺砖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佛塔。
石窟寺是在山崖上开凿出来的洞窟型佛寺。
最早在新疆库车附近的克孜尔石窟,其次是甘肃敦煌莫高窟
著名的有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等。
从建筑布局上看,石窟可以分为三种:
塔院型,以塔为窟的中心这种窟在大同云冈石窟较多。
佛殿型,窟中以佛像为主要内容,详单于一般寺庙中的佛殿。
僧院型,主要供僧众修行之用,其布置为窟中置佛像,周围凿小窟若干,每一窟供一僧打坐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隋建筑商主要是兴建都城——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城,以及大规模的宫殿和苑囿。
此二都城都被唐朝所继承是我国古代宏伟、严整的方格网道路系统城市规划的范例。大兴城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城市。
留下著名建筑河北赵县安济桥,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空腹拱桥),大拱由28道石券并列而成,跨度达37米。负责建造此桥的匠人是李春。
大业七年建的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
唐唐朝建筑主要有以下特点:
大明宫的布局从丹凤门经第二道门至龙尾道、含元殿。再经宣正殿、紫宸殿和太液池南岸的殿宇而达到蓬莱山。含元殿利用突起的高地作为殿基,加上两侧双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会计从业总账管理》课件
- 《广场规划设计》课件
- 寒假自习课 25春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第三单元 第六课 第4课时 国家监察机关
- 短信营销合同三篇
- 农学启示录模板
- 理发店前台接待总结
- 儿科护士的工作心得
- 探索化学反应奥秘
- 收银员的劳动合同三篇
- 营销策略总结
- 贵州省安顺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 2024 潮玩行业专题报告:一文读懂潮流玩具消费新趋势
- 艺考培训宣讲
-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导论I》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度无人机部件委托生产加工合同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 心里疏导课件教学课件
- 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日积月累专项训练练习题
- 基于机器学习的供应链风险预测
- 2024-2025年职业技能:全国高速公路收费员从业资格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阜阳师范大学《法学概论》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