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标实践:换种方式教“写”作-《麻雀》教学叙事(四上)_第1页
语文新课标实践:换种方式教“写”作-《麻雀》教学叙事(四上)_第2页
语文新课标实践:换种方式教“写”作-《麻雀》教学叙事(四上)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新课标实践:换种方式教“写”作——《麻雀》教学叙事(四上)【教学背景】《麻雀》一文是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所写。我用“经典”二字来形容它,一点也不为过。理由如下:1、作家出名。俄罗斯文学三巨头之一,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2、存在语文课本时间之长。根据我自己的回忆,当年我在上小学时就学习过此文,当然没去考究它最早是什么时候就出现在语文课本里的。3、众多名家上过此课。薛法根、管建刚、蒋军晶等名师。当然,论经典这个题目太大了,还有很多可以成为经典的理由。面对如此经典课文,如何教出新意?我想如今在“双新”背景下,应该基于新教材和新课标重新设计,让老课文焕发新光彩。《麻雀》一课现被编排在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单元。对于这个特殊单元,我想即使课文是一样的,但作为老师,也应该根据其在不同单元,处在不同地位,承担着所要落实的语文要素等任务来重新设计。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我手写我心,彩笔绘生活”即围绕“童年生活”这一主题展开。语文要素为:1.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2.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文本解读】1.文体特点。(1)记叙文体。从学习任务群来说,此文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新表达。课文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为我们叙述了一只小麻雀因为掉落地上被猎狗看到,想要去吃小麻雀。老麻雀奋不顾身从树上飞下来掩护小麻雀然后逼走猎狗的故事。(2)角色对比。课文不难发现,主要有三个主要角色:老麻雀、小麻雀和猎狗。通过阅读不得不佩服屠格涅夫新颖的构思、优美的语言、细致的描写、感动的情节。塑造的三个角色凸显了三种形象:通过猎狗的凶猛来刻画小麻雀的弱小可怜;通过老麻雀和猎狗之间在体型、情绪、精神上的对比,刻画了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勇敢形象,歌颂了“爱”的伟大。(3)矛盾设置。记得祖庆老师在《文本解读的三把钥匙》的讲座中提到:“我们要善于抓文本矛盾处。”此文的第一处矛盾:老麻雀的动作“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的坚定和后面它的叫声“尖叫着和嘶哑”的无助、绝望。第二处矛盾:老麻雀的“掩护”和后面的“浑身发抖”以及猎狗的“庞大”都可以突出老麻雀此时内心的矛盾。所有的矛盾都是为了表现老麻雀的勇气和力量,歌颂“母爱”的伟大。2.语言表达。(1)形式多样。为了表现老麻雀的勇敢无畏,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来描写。通过细致的观察,通过精准的动作和叫声来体现。如文中的“挓挲”、“掩护”“发抖”以及“尖叫”、“嘶哑”等。(2)画面感强。课文通过细腻的文字为我们记叙了课文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读完文字,我们可以在脑海里勾勒出三幅形象3.文化底蕴。(1)故事背景。深知屠格涅夫的人都知道,此文选自他的《猎人笔记》,此书以一个猎人在记述19世纪中叶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随笔集。这时正是俄国解放运动从贵族革命向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过渡的时期,是俄国社会生活处在大转变的历史时期。(2)精神主题。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站在不同的角度读《麻雀》,就可以读出不一样的主题。如我们通常都会读到的“母爱”主题;还可以读出“抗争精神”,面对强大的猎狗,在强敌面前不示弱最终取得胜利;“人道主义精神”,看着老麻雀的坚定和不示弱,猎狗的退缩,猎人最终唤回了猎狗,得以保护老麻雀和小麻雀。【教学设计四走】有了充分的文本解读后,如何让学生能在这篇文章学习后,懂得将一件事情写清楚呢?在教学设计上,我采用以下“四步走”:第一步:聚焦一幅画——说印象深刻的场景开课伊始,为了检验同学们对课文的熟悉程度,能用自己的话说课文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我变换方式问问题。由原来的说说课文让你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变为如果让你给课文配一幅画,只配一幅,你会配哪一幅呢?用文字给课文画画。此环节一出,没想到同学纷纷举手回答。李文博说:“我想画一只猎狗和一只老麻雀准备搏斗的场面。”吴量补充道:“我也准备画这幅画。不过我还会在旁边补充几棵树,因为他们是走在林荫小路上。”我评价道:“能够结合文中所交代的地点来作画,为你点赞!”王善心同学听完后,坐在座位上有点按捺不住了。高高举起了手,直接站起来回答:“老师,我也是准备画这幅场景,但是我还会把老麻雀的羽毛画得蓬松起来,表现出它在准备战斗。”我追问道:“文中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它准备战斗时的样子,是哪个词语呢?”张奕梵同学回答道:“挓挲。”全班同学能做做“挓挲”的动作吗?我充满期待地问。这时,课堂俨然成了一只只小麻雀的“天堂”。同学们张开“双翅”,尖叫着,我想“挓挲”一词的意思也不攻自破了。当然,还有很多同学对于这一问题都举了手。接着我顺势问道:看来大家英雄所见略同,竟然都画了同一个场景。你们为何都选此场景画画呢?”A同学说道:“因为读完课文,这幅画给我的印象最深刻。”“因为作者在这个地方写得很详细。”B同学说。我赞同同学们的想法,顺便夸奖他们跟课文插画师的配图一样。此环节,我意识到:“课堂提问形式只要换一换,就能激发孩子说的欲望。”我将同学们平时喜欢的绘画放进提问中,激发了同学们想说的欲望,检验了他们的预习,很多孩子还关注到了绘画的细节处。通过课后他们给课文配插画可以看出。第二步:补充连环画——理清课文顺序第一环节通过用文字画画,带孩子了解了课文的经过。接下来,为了让大家弄清楚课文的起因、经过、结果,把事情写清楚。我请同学们继续为课文配画,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连环画。有了第一环节的学习后,这一环节,同学们能够轻轻松松地把这幅画补充完整。而我则在黑板上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此部分内容梳理出来。这样课文的内容更加清晰。语文学习,除了在形式上巧用力外,最主要的是要孩子透过“形式”看到“本质”。接下来我由画回归到文字上来:把课文的各部分文字缩放在“格子”里,你有什么发现?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中间部分的文字最多!”通过这一形象的表格,我告诉了孩子写作的构段技巧:凤头、猪肚、豹尾。凤头:开篇华美,吸引眼球开头漂亮吸引,像凤凰的头一样——虽然小,但是五彩缤纷,吸人眼球,引人入胜。猪肚:正文丰满,宝贝充实文章的主体要言之有物,紧凑而有气势,如同猪肚一样充实丰满。千万不要泛泛空谈,,光喊口号。豹尾:结尾简洁,干劲有力结尾响荡有力,豹子的尾巴抽起来是很有力道的。这里是指总结全文,点题升华。此环节两个创新点为:将课文内容画成连环画并通过形象的“格子”图,让学生明白,事情的经过要写清楚。第三步:记住一段话——了解如何写场景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接下来我让学生聚焦课文的“猪肚”部分,让他们也来模仿作者写一写事情的经过。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第一次接触将事情写清楚的训练。于是,我采用最原始的办法:1.记一记。记一记课文4、5自然段的描写。(3分钟)2.说一说。要将一个场景写清楚,重要的方法是写清主要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具体到课文中的这个场景中,有点难写,为什么?因为主要人物为动物,所以这个场景里的语言、神态、心理都没有写,主要写了动作和叫声。3.写一写。凭自己的记忆,写一写课文的经过。(5分钟)此环节,因为是课堂练笔,我降低了学生的写作难度。在巡察时发现,写作快的同学能快速动笔,在规定时间完成了两百多字的小练笔,写作慢的孩子,6分钟时间过去了,还停留在第二行。课后询问原因,写得快的孩子,一部分是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死记硬背记下来了;一部分是脑海里有一幅场景,能够根据图画去写作表达。而写作慢的孩子,他们脑海里没有任何想法,单凭记忆又记不住,所以无从下手。第四步:保留三处话——探讨写作秘密课堂小试牛刀后,我们一起来解密课文如何将一件事写清楚。我故弄玄虚地问:“刚刚的片段写作,如果有一句话非写不可,你觉得是哪句?有两处短语非写不可,又是哪两处?有三个词语不能省略,会是哪三个呢?小组合作说一说。”此环节通过大问题,孩子们充分讨论,一起发现写作的秘密?1.聚焦一个比喻句。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作者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老麻雀保护小麻雀的坚定和无畏。2.聚焦两处短语。绝望地尖叫着、嘶哑的声音。通过描写老麻雀叫声的变化,写出了面对强敌时的无助和绝望,也更加体现了“母爱”的伟大。3.聚焦三个动作。挓挲——掩护——浑身发抖作者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将老麻雀准备迎战猎狗的场景写得细致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