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专题:自然灾害与防治课件_第1页
高三地理专题:自然灾害与防治课件_第2页
高三地理专题:自然灾害与防治课件_第3页
高三地理专题:自然灾害与防治课件_第4页
高三地理专题:自然灾害与防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灾害与防治高三地理专题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水文灾害:生物灾害: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洪涝、风暴潮等病害、虫害和鼠害等主要的自然灾害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气象灾害大气圈中,高低压的强弱及其控制范围大小、持续时间的长短和移动路径的不同,都可能引起降水、气温等天气要素的频繁波动,产生突变,这种突变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称为气象灾害。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等。

3、台风含义: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结构:BAAACBBC

4、分布

时间: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夏秋季节最为频繁地点: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沿海6、危害:狂风、暴雨、风暴潮。强风毁坏农作物、交通通信等公共设施;强降水带来洪涝灾害,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5、特点:持续时间短;季节性强;有一定的移动路径;登陆处灾情严重,登录后削弱速度快【资料展示】影响我国的台风路径图

7、我国台风灾害(1)源地、西北太平洋的中低纬度区域北纬5到10度之间。尤其10道20度之间发生的次数最多,约占2/3.(2)发生时节、全年都有,7-10月为盛期,尤其8-9月最多。(3)移动路径、(4)分布:沿海重、南方重主要在广东、海南、台湾、福建四省,其次为浙江及以北地区沿海。8、措施:加强监测、预报,做好预防;提前转移人口和财产。2.旱灾的特点:

旱灾常常发生在降水不稳定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是世界发生旱灾频率较高的地区,其中非洲是旱灾最严重的地区。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渐发性的特点。3、时间:四季均可能发生。4、危害:造成农作物减产和绝收,导致人畜饮水困难。5、措施:培育耐旱作物;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先进灌溉技术。(三)寒潮1.寒潮的概念

寒潮是一种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关于寒潮的定义,大家可以看P9的阅读材料.2.寒潮形成原因

形成寒潮的强冷气团聚积在高纬度的寒带,当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猛烈冲击时,就爆发寒潮。3.寒潮的危害

短时期内气温骤降,并伴有大风、雨雪、霜冻等现象,有时还带来暴风雪、沙暴等恶劣天气(四)、我国的旱灾

——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频次高、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1.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其中以华北地区旱灾最为严重。简要分析华北地区旱灾严重的原因。提示:华北地区旱灾严重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控制,由于夏季风不稳定,导致降水的季节、年际变化大,特别是春季和初夏降水少,所以极易发生持续性干旱。人为原因:人口稠密,人均径流量少;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思考一、为什么东部季风区是旱灾频发区?点拨:我国东部深受季风的影响,季风到来的早晚、势力的强弱、停留时间的长短等都直接影响着降水量的多少及其时间分配,加上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使得季风区的降水量不仅年内变化大而且年际变化大;不稳定的降水就是干旱频发的主要原因。而东部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区,对降水的需求量和保证率要求很高,如果出现干旱,势必造成旱灾灾情。因此,我国东部季风区是旱灾频发区。

二、我国干旱、半干旱区为何不是严重旱灾区?点拨:干旱对人类造成了损害,才称旱灾,如果干旱发生在无人区,不会给人类带来灾害,也就不会形成旱灾。并且旱灾的严重程度与人口、经济的发达程度有关,人口越密集,经济越发达,同样程度的干旱造成的旱灾越严重。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虽然雨水不多,年年干旱或“十年九旱”,但由于人口稀疏,经济落后,因此旱灾并不是最严重的地区。3.旱涝关系(1)旱灾和涝灾在时间上交替:我国主要旱涝交替区有黄河流域、海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及珠江流域等地区

(2)旱灾和涝灾在空间上交错出现:即某一地带雨涝而另外大片地区干旱,即“这里不涝那里涝,这里不旱那里旱”的现象。4、我国农业旱灾灾情严重(1)干旱发生的季节往往与当地作物的生长发育季节相吻合,加重了农牧业灾情。(2)我国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特别是北方耕地多、城市和人口密集,但水资源少,造成北方城市十分缺水。

云南、贵州等地2009年夏季开始少雨,特别是2009年秋季以来,两省降水量异常偏少,比常年同期均偏少50%,均为近60年来历史同期最少值。

2009年9月1日至2010年2月28日,云南省平均最高气温为22.7℃,比多年同期平均最高气温(20.5℃)偏高2.2℃,打破了1952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记录。

2009年7月~12月,云南省平均水汽蒸发量为822.5毫米,比多年同期平均(733.6毫米)偏多88.9毫米,偏多12%。

2009年云南大部分地区雨季结束偏早到特早。2009年9月1日至2010年2月28日,云南省平均降雨日数为31天,比多年同期平均偏少31天,偏少50%,打破了1952年以来历史同期降雨日数的最少记录。

答案:西南部分地区干旱的主要原因是降水持续偏少、气温持续偏高、水汽蒸发量大、雨季提早结束。

(2)简要分析干旱造成的主要危害?危害:土地干燥,地表少水,缺水严重,人畜饮水困难,粮食减产,引发沙尘暴和蝗虫灾害,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1).根据以上材料及图请简要分析造成我国西南地区干旱的主要原因?(3)据图分析我国西南重旱、特旱地区目前应该采取的抗旱气象服务保障措施?答案:一是及时发布预警。二是按照《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严格做好应急响应工作。三是加强监测,积极开展抗旱气象服务。四是适时开展抗旱人工增雨(雪)作业。五是加强森林防火保障服务。

1.兴修水利,进行综合治理,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建设旱涝保收的基本农田。

2.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旱涝灾害,要造林种草、涵养水源、改善小气候,保护生态环境。

3.合理布局,抗旱栽培。根据干旱灾害的发生规律,因地制宜实行作物合理布局;选种抗旱作物和耐旱品种;调整作物播期,趋利避害,躲过干旱威胁;在干旱发生时选用相应的抗旱栽培措施。

4.节水灌溉,提高水的利用率。①根据农作物生长发育各阶段的耗水规律和本地的降水、蒸发等气候特点,以及土壤水分状况,制定一套合理的灌溉制度,做到既满足作物需水,又不浪费水资源。②采用先进的喷灌、滴灌、地下水灌溉等节水灌溉技术。

5.耕作保墒

:如通过覆盖抑制农田蒸发。(4)请你针对西南地区目前严重旱情,提出合理的防御对策?侵入我国的寒潮都是北冰洋的极地冷气团向南爆发的结果。有时,在西伯利亚西部和蒙古等地区也会有堆积的冷气团向南爆发,形成寒潮。4、我国山脉走向对寒潮的影响东西向山地,如天山、阴山、秦岭和南岭等,山体北侧冷空气堆积,灾害加剧;山体南侧相对温暖,灾害减弱。南北走向的山脉,形成冷空气的通道,使冷空气可以分流南下,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两广地区甚至海南岛。我国青藏高原的海拔高于寒潮天气系统的上界,因此很少受到寒潮影响。

5、影响地区:除青藏高原、滇南谷地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寒潮影响。发生频次高,东北地区最多,华北次之,再次为西北和长江流域,华南最少。6、各地灾害表现:影响范围大,频次高,南北方表现不同。北方主要表现为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等;南方主要表现为降温、冻害、雨雪等。探究活动:东北地区寒潮危害严重的原因有哪些?提示:第一,我国东北地区紧邻冬季风的源地,冬季风越过大兴安岭,使东北地区气温骤降。第二,初霜时东北农作物正值生长季节,严重危害农牧业生产。读图2、36,可以看出:(1)干旱是华北地区最主要的气象灾害(2)导致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①水热条件不稳定,导致降水的季节分布不均,春旱严重;②冬季风的通道;③接近沙源地;④蒸发强烈,植被覆盖率低。人为原因:①是主要农业商品生产基地,灌溉用水增加;②人口、城市密集,人均水资源匮乏;③过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倒灌,水资源缺乏。地质灾害岩石圈内部在各种应力相互作用下,能量聚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各种形式释放。

地应力的释放形成了地震等自然灾害

;高低起伏的地表在重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下,形成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一)地震1、地震构造示意(如右图)2、震级与烈度(1)震级:表示地震的大小

注意:①它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②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因为一次地震释放多少能量是一定的)。③一般而言,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7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重大损害。(2)烈度: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注意:①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②一般来说:震级越大,烈度越大。除此之外,烈度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结构和地面建筑等有密切关系。3、特点:

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社会影响深远;防御难度大造成人员伤亡;房屋建筑、工程设施水坝堤防等遭到破坏;生命线工程遭到破坏;地表破坏4、危害:5、分布:多分布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探究问题:①我国地震分布的特点?②从板块构造角度分析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四个多发区地质灾害的成因?6、我国的地震①我国地震分布特点是东少西多,且震源浅,烈度较高。地质构造特点是以105°E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中国西部地区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活跃、最强烈和最密集的地区。环太平洋地震带对我国台湾及其附近海域影响最大。②华北区、台湾地区地震多发的成因是该区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带,地壳活动强烈。西南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的成因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挤压碰撞。③我国地震灾情特点:东重西轻探究分析:我国近年来死亡人口下降与经济损失上升的原因?我国地震死亡人口总体下降经济损失迅速上升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了,灾害的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地震的预测、建筑物的加固、人的防震意识加强,使人员的伤亡减少。灾情发展趋势例题:(2010·普陀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发生里氏7.3级地震,地震摧毁了首都太子港大量房屋、造成300万人流离失所,十几万人丧生。海地位于加勒比板块和北美板块交界处,属于地震频发区。此次地震震源较浅,震源仅位于地下10千米左右。此次地震震中位于首都太子港西南约16千米处,太子港人口密集,一些房屋质量不佳,一旦发生强震,很难避免灾难。材料二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31°N,103.4°E)发生了8.0级强烈地震,12日、13日、14日灾区连续降雨,给抢险救灾带来了一定困难。(1)结合材料一分析海地地震灾情严重的地理原因。震级高,震源浅,离震中距离近,地面建筑物质量差等。(2)请你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汶川地震的形成原因。位于我国南北地震带上,板块内部岩层突然断裂而形成。(3)汶川地震发生后,诱发了滑坡和泥石流灾害,试分析成因。滑坡堵塞河道,河流上游形成堰塞湖,可能会导致什么灾害发生?地震震级高,山体断裂发育,造成岩石破碎;山地地形陡峻;植被破坏严重;连日降水促使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洪涝。(4)我国是地震重灾区,近30年来,我国地震伤亡人数明显减少,而经济损失却有所加重,试分析这一趋势产生的原因。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防震、抗震设施逐步趋于完善,抗震能力大幅度提高,使地震引发的死亡人数有所下降。但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资产密度加大,故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二)滑坡泥石流1、滑坡:(1)成因:是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2)发生条件: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都是滑坡多发区。(3)危害: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2、泥石流(1)概念: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2)发生条件: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以及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的地区是泥石流的多发区。(3)危害:泥石流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流出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立方米的物质,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地势起伏大,岩性脆弱,岩石风化破碎坡陡流急,气候干湿季分明、降水集中多局地暴雨地表植被覆盖较差,水土流失严重人类不合理活动频繁的山区

滑坡和泥石流的爆发主要取决于:地质地貌背景、水文气象条件(降水量、降水强度和流速);植被发育程度;人类活动强度易发区3、我国的滑坡和泥石流

读图说出我国泥石流和滑坡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形区?并说明这些地区多发的原因?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和横断山区原因:1、地形:平原向山地的过渡区,斜坡较多;2、气候: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交互作用的地区,降水较多且变率大;3、地表物质:黄土、喀斯特等可蚀性物质集中分布;4、人类活动:广泛且程度较大4、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西南地区(三)、地质灾害的防御措施加强监测,做好应急预案,及时转移人员;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3.读福建省的滑坡、泥石流和地震分布图,回答问题。

(1)试分析福建省滑坡、泥石流和地震空间分布的特点。

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山区,地震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2)你对预防滑坡、泥石流灾害有哪些具体建议?

①加强对滑坡、泥石流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准确发布灾害信息;②提高建筑物的抗灾能力(强度),建设护坡工程;③植树造林;④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应急处置机制);⑤增强民众的防灾减灾能力(意识),加强灾害的宣传教育。(答出3点即可)

水文灾害洪涝风暴潮(一)洪涝1、成因和多发地区类型形成原因多发地区洪水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湖库容纳,水位上涨而泛滥的现象,一般发生在以降水为主要补给的河流汛期。也有冰雪融水引发的洪水和冰凌洪水。从气候因素看,洪涝集中在中低纬度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从地形因素看,江河的两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区是洪水的直接威胁区涝渍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多发生在蒸发弱、排水不畅的低湿洼地两者联系洪水和涝渍往往接连发生,在低洼地区很难截然分开,所以通常称为洪涝。【读图分析】

阅读“我国洪涝分区”图,找出我国洪涝灾害的最严重地区和最少地区,分析我国洪水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

2、我国的洪涝灾害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主要为东南沿海地区、湘赣地区、淮河流域;次多洪涝区有长江中下游地区、南岭、武夷山地区、海河和黄河下游地区、四川盆地、辽河、松花江地区。全国洪涝最少的地区是西北、内蒙和青藏高原;次为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东北地区。(1)、洪涝空间分布特点: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湖区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南坡多,西、北坡少。【点拨】类型形成原因

分布地区

发生时间

暴雨洪水

东部季风区4—9月

融雪洪水

由于气温升高,冰雪融化形成西北和东北山区。

4—5月融雪洪水7~8月冰川融水降雨多、暴雨集中;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人类经济活动。阅读材料,融雪洪水和冰凌洪水,填表说明洪水灾害的类型类型主要分布地区

发生时间

冰凌洪水

河流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流的河段黄河上游宁夏内蒙境内和下游山东境内,还有松花江的部分河段秋末春初形成原因

受河道流向和地理位置的制约凌汛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现象。(2)、暴雨洪水——特点: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

洪涝灾害的形成与气候、地貌和水文等因素以及人类活动均有关,其中气候因素上最主要的和最根本的因素图2.19中国洪水频率分布图(1949—1989年)珠江长江淮河黄河辽河嫩江松花江读图2.19找出我国洪水频率在5次以上的城市。海河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六盘山—岷山—横断山为界暴雨洪水的分布通过读图2、20,说出我国特大洪水点位主要分布的地区?主要分布我国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珠江的中下游平原地区。中国洪水点位图思考:为什么七大江河流域是我国防洪和防治水土流失的重点?(1)我国的暴雨洪水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七大江河流域的中下游,这里农业和工业发达,人口和城市集中,洪涝可以导致严重的灾情,因此是防洪的重点地区;(2)七大江河的中上游地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状况,使得下游泥沙淤积,河道堵塞,直接影响中下游的排洪泄洪情况,因此七大江河流域也是我国防治水土流失的重点;也可以认为防洪和防治水土流失是七大江河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中国洪水点位图1100E200N450N雨涝主要发生范围(2)诱发雨涝因素:季风区降雨多、暴雨集中;地势低平、河流排水不畅;再加之人类不合理的活动诱发雨涝的根本原因:东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3).雨涝的分布地区以及成因分析(4).我国洪涝灾害的特点:

范围广,发生多,突发性强,而且损失大,其中农业受灾影响最为严重。请从地形、气候、水系等三方面简要分析海河流域易发生水灾的自然原因。1、多数支流发源和流经黄土高原,河流含沙量大,下游流经平原,泥沙淤积,抬高河床2、降水集中于夏秋,且多暴雨3、扇形水系,支流集中汇入干流,排水不畅(二)风暴潮发生季节发生地区特点台风引起的风暴潮多在夏秋季节台风鼎盛时期凡受台风影响的沿岸地区均可能发生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温带风暴潮春秋季节中纬度沿海地区,以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以及我国的北方海区沿岸为多。增水过程相对平缓1、概念: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海岸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2、风暴潮的类型及其它比较3、主要危害:不仅毁坏船只,而且破坏房屋、农田、海堤以及码头、港口等工程设施,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受灾体的价值越高,造成的损失越大。4、我国风暴潮危害地区:广泛发生在辽东湾到北部湾沿海。东南沿海主要为台风风暴潮,其中长江口、钱塘江口、珠江三角洲、台湾、海南等地受灾最为严重。?思考:为什么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风暴潮灾害影响更为深远?虽然我国风暴潮从辽东湾到北部湾都有发生,但东南沿海的台风发生的频次多,时间长,引起的风暴潮频繁。东南沿海是我国对外开放、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有我国发达的农业区和工业区,密集的人口和城市群。台风风暴潮灾害给这里带来的影响不仅是直接的人员、财产等经济损失,还有更加严重的间接损失,例如停产造成的经济损失,浸泡精密高级仪器的经济损失等。因此,我们说影响更为深远。

长江流域是我国人口最稠密、社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人口占全国的38%,面积占全国的15.1%,GDP占全国的40%,高薪技术产值占全国的70%。位于东亚季风区,且中下游地势低平,是暴雨和雨涝的多发地区。(三)、我国水文灾害多发区——长江流域图2.5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

我国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虽然人类难以改变自然规律,但我们可以从减少人为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降低脆弱性等方面减轻灾情。人类的合理活动,如生物措施(种树种草)、工程措施(修建水库,打坝淤地)、保护水域和合理利用土地等,都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洪水灾害的威胁。

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因素着手,阐明了我国长江流域是水文灾害的多发区。造成水灾的关键是山区强降水与乱砍乱伐造成的水土流失、平原区经济水平较高与围湖造田相互作用,这两方面的驱动力促发并加强了长江流域水文灾害的严重程度。例题:涝渍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图12是我国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图示涝渍灾害空间分布形成的原因。(6分)(2)如何有效预防涝渍灾害?(4分)(1)主要位于平面地区,地抛低洼,受季风气候影响,暴雨集中;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受灾较重。(2)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建立完善的排涝系统。生物灾害

生物灾害的发生主要是由生态系统失调产生。在生物圈中,主要由生态系统失调产生的生物灾害包括病害、虫害、鼠害、赤潮等。

(一)病害1、类型:常见的农作物病害有:稻瘟病、小麦锈病、棉花枯萎病、烟草炭疽病等。常见的森林病害有:杨树烂皮病、松疱锈病、溶叶病、泡桐丛枝病等。2、病害发生的原因:⑴气候变异等造成的不良环境使得作物对病害抗性降低。⑵外来病原体入侵也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3、危害:病害使农作物、树木染病从而枯萎甚至死株,导致大面积农田、森林被毁坏。小麦锈病1、虫害的常见类型①常见的农作物虫害有:蝗虫、黏虫、水稻螟、棉铃虫等。其中危害最大的是蝗虫。②常见的森林虫害有松材线虫、松毛虫、杨树蛀干害虫、泡桐大袋蛾等。其中松材线虫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虫害,被列为国际、国内重大检疫对象。(二)虫害和鼠害2、鼠害及危害①重灾区:农田、牧场及森林。②危害:害鼠啃食植株,在地下打洞,危害植物根系,使农业减产,森林草地遭到破坏。3、虫、鼠害的特点:繁殖快、适应能力强4、造成虫害和鼠害流行的因素:①适宜繁殖的气候条件、②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天敌减少等,说明:造成虫害增多的人为因素包括土壤水肥条件改善、大棚蔬菜的大面积种植、经济作物规模化生产、长期使用化学农药等。(三)、我国的生物灾害

1、农作物病虫害(1)特点:种类多,危害大,灾情东部重于西部,(2)、危害:使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导致农产品大批量变质,造成经济损失(3)、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有小麦锈病、水稻稻瘟病、棉花棉铃虫病。小麦锈病病害分布稻瘟病严重病区纹枯病主要病区白叶枯病主要病区水稻病害分布图例棉铃虫常年重发区棉铃虫轻发区棉铃虫常年重发区我国三大商品棉基地: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南疆棉铃虫病害分布4、农作物害虫泛滥成灾的原因:气象因素农作物本身的因素害虫天敌关于灭虫有两种看法,一是使用农药,二是培育害虫的天敌。你认为采取哪种方法好?说一说你的理由。使用农药,见效快,但副作用比较强,容易引起其他生物的链性反应,产生环境污染等问题。从生态学的原理来看,生物灾害还需生物防治,利用生态平衡的原理,培育害虫的天敌。通过生态系统的自身调节功能,实现害虫的防治。二、森林病虫害

1、危害:(不冒烟的森林火灾)2、人为原因:主要是大量单一的人工林替代了种类多样性丰富的原始森林,使森林对有害生物的自控能力降低。

导致林木生长量减少,森林枯死。不仅对我国森林工业造成极大损失,而且对森林生态功能造成严重破坏。

图例落叶松毛虫马尾松毛虫油松毛虫云南松毛虫赤松毛虫3、主要害虫:松毛虫松毛虫发生频率的地区差异:常发区:海拔低于400米、平均气温25℃以上的地区偶发区:

海拔400~500米、气温在10~25℃的地区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处落叶松毛虫:中温带赤松毛虫:暖温带马尾松松毛虫:热带、亚热带三、蝗灾

与旱灾、洪涝并称为中国农业三大自然灾害俗称“蚂蚱”1、蝗虫灾害发生的成因自然原因:洪涝以后的水位降落和干旱,出现大量适于蝗虫生活和繁殖的荒地、草滩,容易引发蝗虫灾害。彦语“先涝后旱,蚂蚱成片”人为因素:过度砍伐森林,过度放牧等。2、防蝗灭蝗的措施人工捕杀;夜晚篝火焚烧农业防治(减少蝗虫食物源、生存地、产卵地)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蝗虫的天敌、牧鸡牧鸭、生物农药)(1)减少蝗虫的食物源。很多蝗虫都吃玉米、小麦、高粱、水稻、谷子,而不吃大豆、苜蓿、果树等(2)减少蝗虫的生存地。例如:在蝗虫发生地地势较低,将其改造成池塘。(3)减少蝗虫的产卵地。有些蝗虫,如东亚蝗虫,它喜欢在干燥裸露的地块产卵,我们可加大植树造林,提高植物覆盖率。新华网长沙2007年7月9日电(记者苏晓洲)6月下旬以来,栖息在洞庭湖区400多万亩湖洲中的约20亿只东方田鼠,随着水位上涨部分内迁。它们四处打洞,啃食庄稼,严重威胁湖南省沅江市、大通湖区等22个县市区沿湖防洪大堤和近800万亩稻田。目前,地方政府正在组织群众展开一场“人鼠大战”。益阳市大通湖区位于洞庭湖畔。当地群众沿大堤打老鼠,一棒打去,能打死两三只;一铲子拍下来,能砸死七八只。还有人干脆用平时捕鱼的抄网捉老鼠,一网能网住几公斤。大通湖区统计数据显示,从6月21日开始,全区共捕杀90多吨老鼠,约225万只。在洞庭湖区沅江市、君山区、华容县等地一些防鼠设施不够完善的地方,东方田鼠则突破了人工防线,侵入稻田和村庄。老鼠们筑巢而居、啃食粮食作物籽实和根茎,所到之处,堤岸、护坡变得千疮百孔,水稻因根茎被咬伤而成片枯死。四、我国的鼠灾1、特点: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喜湿鼠类危害区亚洲东部,包括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及西南的大部(褐家鼠、小家鼠)耐旱鼠类危害区亚洲中部,包括西北大部、青藏高原大部,及东北、华北边缘地带(小家鼠、黄鼠

)2、我国两大有害鼠类危害区危害农田:啃食粮作危害草原:生产能力下降;破坏草原危害森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北的林区危害人体:传播疾病,威胁健康3、危害①人工捕杀

②化学灭鼠③防鼠设施④运用天敌4、措施例题:(2010·山东济宁模拟)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蝗灾属于爆发性、迁飞性和毁灭性的农业生物灾害,蝗灾、洪灾和旱灾并称为中国的三大自然灾害。根据文献记载,我国已发生大小蝗灾940多次,最早的蝗灾记载是公元707元。下图为我国历史上从春秋到元朝111次蝗灾发生的月份统计。材料二传统社会中,人们每遇到蝗灾时就到虫神庙中求蝗神接受人们的供品,不再吃他们的庄稼。右图为中国虫神庙的分布。(1)由材料一分析我国蝗灾发生的特点及原因。蝗灾多发生在夏季,其中6月份发生频率最高,冬季蝗灾几乎没有;原因:夏季气温高,且食物较充足,特别适宜蝗虫大量繁殖生长,冬季气温低,不利于蝗虫生长繁殖。(2)据材料二显示的信息,说明我国蝗灾的分布特点。

黄河中下游地区最为集中;长江以南蝗灾减少,到东南沿海几乎没有。(3)分析说明蝗灾和旱灾的关系。蝗灾与旱灾经常相伴发生。因为在干旱少雨年份,河湖水位降低,退水区域特别适宜雌蝗产卵,使得蝗虫数量剧增,出现严重蝗灾。(4)列举治理蝗灾的主要措施。主要措施:人工诱捕幼虫、成虫;农药灭虫;点火焚烧和投放天敌(生物措施)等。五、生物入侵

什么是生物入侵?【案例】水葫芦入侵

水葫芦也叫水浮莲、水凤仙、水荷花等,学名凤眼莲,雨久花科、凤眼莲属植物,原产南美,现已被列为世界十大害草之一。大约于20世纪30年代作为畜禽饲料引入我国,并曾作为观赏和净化水质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