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2_第1页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2_第2页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2_第3页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2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1978-2007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1、背景:①“两个凡是”(实质是继续“文革”以来的左倾错误)

②文革结束后两年,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

③通过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实现了思想大解放。

2、内容:①提出把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②决定加快农业发展;

③确定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④决定在组织上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反对突出个人和搞个人崇拜。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任务;

⑤提出了对外开放和各个方面进行改革的任务;

⑥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的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3、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伟大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思想路线

教条主义(“左”倾)

实事求是

政治路线

以阶级斗争为纲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组织路线

大搞阶级斗争和无情打击

拨乱反正

工作重心

阶级斗争

经济建设

经济、政治体制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民主集中制

对外政策

自我封闭

对外开放

农业政策

建立人民公社,没有真正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领导核心和思想体系

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和邓小平理论

★中共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有哪几次?实现了几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1)1927年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2)1935年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提出党的总任务是把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4)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中国共产党三次工作重心转移

时间

背景

内容

意义

1927

大革命失败

城市转移农村

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

1949

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

农村转移城市

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问题。

1978

“文革”结束,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

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归纳党在历史上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形成

领导核心

形成标志

思想成果

第一代

毛泽东

1935年遵义会议开始形成,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

毛泽东思想(中共七大)

第二代

邓小平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邓小平理论(中共十五大)

第三代

江泽民

1992年十四大

三个代表思想(中共十六大)

二、经济体制改革

1、原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2、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①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②目的:解放、发展生产力;

③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④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

⑴建立:建立于“一五计划”末期,随着三大改造的顺利进行,逐渐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⑵基本特征:高度集中统一,国家以行政手段调节经济运行

⑶积极作用: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点建设,“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保证市场稳定和人民的基本需求

⑷消极作用:商品的生产和销售都由中央统一制定,影响生产积极性,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供应不足,给生活带来不便。

★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

(1)所有制形式单一,排斥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

(2)经营决策集中在国家手中,企业缺乏自主权。

(3)分配实行统收统支,国家统负盈亏,吃“大锅饭”。

(4)否定商品经济的存在,否定市场及价值规律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市场经济体制

(1)基本特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推动资源的流动与分配。

(2)积极作用: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提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3)消极作用:市场不是万能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

★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不同——资源配置方式:

计划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

资源配置方式

行政手段配置

市场配置

特点

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78)

(1)原因:①历史原因:长期人民公社体制压抑农民积极性。

②现实原因:a.农民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严重影响现代化建设;

b.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条件。

(2)方式:逐步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即内容):

①经营管理:由高度集中统一→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②分配方式:由平均分配→按劳分配

③基层组织:由人民公社、生产大队→乡、镇、村

④经济管理:由统购派购制度→市场机制

⑤产业结构:由单一型→多样型,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4)意义:A.调动农民积极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农业经济大发展;

B.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C.促进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概念阐释:土地公有制下,把土地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2)最先开始:安徽、四川

(3)主要特征:包产到户

(4)体制变动:乡镇政府取代人民公社、村委会取代生产大队

(5)改革深入:80年代,产业结构调整、乡镇企业发展。

★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

时间

名称

变化原因

变化结果

影响

原则

1950—1952

土地改革

封建土地所有制阻碍生产力发展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农民土地私有制

解放农村生产力,实现耕者有其田

必须实事求是,合乎经济规律,把握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发

1953—1956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小农经济阻碍生产力发展

建立集体经营的农业合作社

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7—1978

人民公社化运动

主观认为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建立“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

损害农民利益,挫伤生产积极性

1978年至今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人民公社旧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

土地公有前提下包产到户,农户自主经营

调动农民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

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

(1)原因:①必要性:计划经济使企业失去活力;

②可能性: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

(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3)主要内容:

阶段

项目

改革前

改革措施

第一阶段:政策性调整阶段

管理体制

高度集中管理体制

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

所有制

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分配制度

平均主义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第二阶段:制度创新阶段

产权制度

国有制

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4)作用: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①国内:a.计划经济体制束缚生产力发展

b.南方谈话冲破思想束缚,奠定思想基础

c.改革开放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奠定物质条件

②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2、过程:⑴提出:南方谈话

⑵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中共十四大

⑶基本框架确立:十四届三中全会

⑷理论进一步完善:中共十五大

⑸市场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21世纪初

3、特点:①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③行政手段配置资源为主转化为市场配置资源为主。

4、意义:①推动了资源的合理流动和分配

②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宏观调控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

④对于现代化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建国以来中国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的三次变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