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排水工程学》教学大纲_第1页
《灌溉排水工程学》教学大纲_第2页
《灌溉排水工程学》教学大纲_第3页
《灌溉排水工程学》教学大纲_第4页
《灌溉排水工程学》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SXJC02—2007PAGE1PAGE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务处发布2015-xx-xx实施2015-xx-xx发布灌溉排水工程学IrrigationandDrainageEngineering(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务处发布2015-xx-xx实施2015-xx-xx发布灌溉排水工程学IrrigationandDrainageEngineering(课程编号:3074107)KC/3074107-201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课程质量标准KC/3074107-2015PAGEI前言为了规范课程教学,强化课程教学的目标管理,体现专业培养方案对学生在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基本要求,结合学校学科专业发展实际,特制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课程质量标准(curriculumqualitycriterion)。课程质量标准,是规定某一门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框架、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它是联系课程计划与课堂教学的中间桥梁,可以确保不同的教师有效、连贯而目标一致地开展教学工作,对教师的教学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对课程质量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学校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与教学大纲相比,课程质量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本课程学时/学分:48/3.0本课程先修课程:土壤与农作、水力学、工程水文学本课程属性:理论课(包含实验)本标准依据GB/T1.1-2009规定的规则编制。本标准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务处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农业水利工程教研室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笑涛、蔡焕杰、曹红霞。本标准为首次发布。PAGE10《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质量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的简介、教学目标、总体要求、教学要求、学生学习策略、课程考核要求及教学质量评价与改进。本标准适用于农业水利工程专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7713.1-2006学位论文编写规则GB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版本科培养方案(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学籍管理办法(校教发【2013】36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考试命题实施细则(校教发【2006】80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教材选用管理办法(校教发【2005】175号)3课程简介3.1中文简介本课程是本科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必修课。课程内容包括:农田灌溉原理、灌水方法与灌水技术、灌溉系统规划设计、灌溉管道系统以及旱区雨水径流集蓄灌溉工程、农田排水原理、农田排水技术以及排水系统规划设计及灌排系统管理等。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灌溉与排水的基本原理及其主要技术,有能力进行灌排系统的规划和设计,胜任灌排工程的管理与运行,并可以进行本专业的科学研究。3.2英文简介ThiscourseisarequiredcourseforundergraduatestudentsofAgriculturalWaterEngineering.Thecoursecovers:PrincipleofFarmlandIrrigation,IrrigationMethodandIrrigationTechnique,PlanningandDesignofIrrigationSystem,IrrigationPipe-lineSystem,WaterHarvestingandIrrigationWorksinDryRegion,DrainagePrincipleofFarmland,TechniquesofFarmlandDrainage,PlanningandDesignofDrainageSystem,ManagementofIrrigationandDrainageSystem.CourseObjective:Thestudentwillunderstandthebasicprinciplesandmaintechnologiesofirrigationanddrainage,hascapabilityofplanninganddesigningofirrigationanddrainagesystems,canmanageandoperateofirrigationanddrainageworks,andcandotheprofessionalscientificresearch.4教学目标灌溉排水工程学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各种工程及管理措施调节和改变农田水分状况及其有关地区的水利条件,通过学习应使学生掌握灌溉与排水的基本原理及其主要技术;有能力进行灌排系统的规划和设计;胜任灌排工程的管理与运行;并有能力进行本专业的科学研究。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实现以下目标:——了解灌溉排水工程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及发展情况;——了解灌溉排水科学国内外进展与发展趋势;——熟悉灌溉排水理论与技术的内容与关键知识点;——掌握灌溉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的技能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熟悉进行灌溉排水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5总体要求5.1知识——灌溉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管理的专业知识——灌溉排水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知识5.2能力——灌溉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管理的能力——灌溉排水科学研究的能力5.3素质——熟练的专业技能、全面的业务能力——系统的知识结构、综合分析问题6教学要求6.1课程内容与课时分配表1课程内容与课时分配篇、章教学内容学时分配理论实验习题实习讨论小计0绪论221第一章农田灌溉原理122142第二章灌水方法与灌水技术82103第三章灌溉系统规划设计10104第四章灌溉管道系统225第五章旱区雨水径流集蓄灌溉工程226第六章农田排水基本原理227第七章农田排水技术228第八章排水系统规划设计229第九章灌排系统管理22总计444486.2理论课表2理论教学基本要求与设计章、节基本要求重点或难点绪论1、课程介绍2、灌溉排水工程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3、我国灌溉排水事业及其发展方向灌溉排水工程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技巧1、了解课程特点、基本要求及相应的学习方法2、明确学习本课程的意义、学科需研究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3、了解我国灌排事业的发展概况谈古论今,利用灌溉工程实例,激发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性。章、节基本要求重点或难点第一章农田灌溉原理第一节农田土壤水分状况第二节作物需水量与灌溉制度第三节非充分灌溉原理与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第四节灌溉用水量与灌水率1、农田土壤水分存在的基本形式2、作物生长对农田土壤水分状况的要求3、农田土壤水分运动4、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水分运移5、农田土壤水调控6、作物需水量及影响因素7、作物需水量的试验测定8、作物需水量的估算9、灌溉制度的内涵及确定方法10、水量平衡法确定旱作物的灌溉制度11、水量平衡法确定水稻的灌溉制度12、非充分灌溉的理论基础13、作物水分亏缺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及水分亏缺的判别指标14、作物水分生产函数15、非充分灌溉条件下作物灌溉制度16、灌溉用水量17、灌水率1、农田土壤水分对作物生长的有效性2、考斯加可夫公式计算土壤水分入渗速率3、土壤水分运动基本方程式推导及垂直一维流入渗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方程式建立4、彭曼-蒙推斯公式计算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及作物需水量计算5、水量平衡法确定旱作物灌溉制度6、灌溉用水量计算方法7、灌水率计算、灌水率图的绘制与修正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技巧1、要求学生掌握作物需水量的估算方法2、了解农作物灌溉制度制订的一般方法3、掌握作物灌溉制度制定中有关参数(如土壤含水量上下限、计划湿润层、有效降雨量、地下水利用量等)的拟定方法4、掌握利用农田水量平衡方程式制定农作物灌溉制度的方法5、了解我国主要农作物的灌溉制度6、了解非充分灌溉原理与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一般概念7、掌握净灌溉用水量和毛灌溉用水量概念及计算方法、单一作物一次灌溉用水量和灌区多种作物灌溉用水量8、掌握灌水率图的绘制与修正课堂理论讲授与课后作业自学相结合,通过土壤水分入渗实验巩固所学知识,布置课堂报告,分组进行汇报,题目如下:我国古代灌溉工程土壤水分测定仪器作物蒸发蒸腾量测定技术农田棵间蒸发波文比与涡度相关法测定作物蒸发蒸腾量冠层温度判别作物水分亏缺的方法进行第一次课堂测验。章、节基本要求重点或难点第二章灌水方法与灌水技术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地面灌水方法第三节喷灌法第四节微灌法第五节渗灌法1、灌水方法的分类和适用条件2、合理的灌水方法应满足的要求3、灌水方法的评价指标4、地面灌水方法5、几种主要的地面灌水新技术6、喷灌法7、微灌法地面灌水技术的改进与喷灌、滴灌系统的规划与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技巧1、了解灌水方法的分类、特点及其适应条件2、了解各种灌水方法的基本要求、灌水质量的评价指标3、掌握地面灌水系统、喷、微灌系统的规划与设计通过理论讲解,结合作业,巩固工程设计中参数选取与计算;观看喷灌、微灌视频录像,对节水灌溉工程有直观认识;学生查阅资料,进行课堂汇报,题目:滴灌系统(安全、控制、测量)设备分类及特点农艺节水技术进行第二章课堂测验章、节基本要求重点或难点第三章灌溉系统规划设计第一节灌区总体规划第二节灌溉水源与取水方式第三节灌溉渠道系统规划第四节田间工程第五节灌溉渠道系统设计1、灌区规划的任务和内容2、灌区规划的基本原则、灌区类型及总体布置3、灌区灌溉工程设计标准3、灌溉水源的类别及其利用4、灌溉取水方式及取水建筑物5、明渠灌溉系统的组成及其规划布置原则、明渠骨干渠系的典型布置形式6、田间工程及田间灌溉网的规划布置原则、田间灌溉网的设计7、灌溉渠道设计流量的推算、渠道输水损失和各级渠道设计流量计算8、灌溉明渠的纵横断面设计9、渠道防渗措施。1、渠道流量及水位推算2、渠道纵、横断面设计中各项参数选择及实用经济断面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技巧1、对灌区规划设计有总体了解2、有能力根据灌区实际情况进行灌溉水源选择,骨干渠系布置,渠道纵、横断面的设计3、能够进行一般灌区灌溉系统(明渠)规划设计理论讲授与作业相结合,采用设计实例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设计方法;学生查阅资料,分组课堂报告,题目:渠道量水堰渠道量水槽渠道防渗衬砌新材料与新技术进行第三章课堂测验章、节基本要求重点或难点第四章灌溉管道系统第一节灌溉管道系统的特点与发展概况第二节灌溉管道系统的组成和分类第三节灌溉管道系统规划布置第四节输配水管道及管网设计第五节输配水管材及管道附属设施第六节灌溉管道系统的运行管理1、管道灌溉系统的组成和分类2、输水管网的规划布置3、输配水管道及管网优化设计4、输水管网建筑物、管材及管料5、管道灌溉系统的运行管理1、不同灌水器类型管道灌溉系统组成差异2、与多孔管沿程水头损失计算3、管道水力学计算公式选择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技巧1、具备灌溉管道系统运行管理及维护的一般知识2、掌握灌溉管道系统规划设计方法理论讲授、教学录像和低压管道灌溉设计工程实例教学结合章、节基本要求重点或难点第五章旱区雨水集蓄灌溉工程第一节雨水径流集蓄灌溉工程的组成与类型第二节雨水聚集技术第三节蓄水设施第四节雨水径流集蓄灌溉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第五节工程管理1、雨水径流集蓄灌溉工程的组成与类型2、雨水聚集技术3、蓄水设施的类型及其优化设计方法集流面、蓄水工程规划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技巧了解旱区雨水径流集蓄灌溉工程的一般知识及设计方法理论讲解与教学录像结合章、节基本要求重点或难点第六章农田排水原理第一节农田排水标准第二节田间排水沟对地面水及地下水位的调控原理第三节农田排水对改善水土环境及作物生长条件的作用第四节农田排水对地下水动态的影响1、农作物对除涝、排渍和防盐的要求及农田排水标准2、田间降雨量径流过程,以除涝排水为主的田间排水沟间距的确定3、排水沟对地下水位的调控作用4、以控制地下水位为主的田间排水沟沟深与间距的确定1、农田排水标准的理解2、防治盐碱化而控制地下水位的原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技巧1、掌握农田排水基本原理及方法2、可进行除涝排水及以控制地下水位为主的田间排水沟沟深与间距的确定结合近年来陕西渭南发生持续涝灾的新闻报道,加强排水对灌区规划设计的重要性认识;理论讲解与农田水分过多引起危害的动画结合,增加直观认识章、节基本要求重点或难点第七章农田排水技术第一节农田排水方式第二节明沟排水技术第三节暗管排水技术第四节竖井排水技术第五节防治土壤盐碱化的水利技术1、农田排水方式2、明沟、暗管、竖井的排水技术3、防治土壤盐碱化的水利技术1、排水沟间距的理论计算公式2、冲洗排盐的基本方法及其冲洗水量、冲洗时间的计算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技巧1、了解一般的农田排水方式、竖井排水与灌排结合的基本原则2、明确调控地下水位对土壤盐碱化的防治作用3、掌握冲洗排盐的基本方法及其冲洗水量、冲洗时间的计算方法理论与例题讲解结合,布置排盐冲洗水量作业,巩固学习内容章、节基本要求重点或难点第八章排水系统规划设计第一节排水系统的组成及规划布置第二节明沟排水系统的设计1、排水系统的组成及规划布置2、明沟排水系统的设计流量的确定3、排水沟道纵、横断面的设计及排水沟设计水位的推算1、排水设计流量确定方法2、排水沟道纵、横断面的设计3、排水沟设计水位的推算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技巧1、了解排水系统的组成和规划设计原则、排水容泄区的选择及整治2、掌握排水沟设计流量计算方法中的排涝设计流量、排渍设计流量的计算方法并了解其各自的优缺点3、有能力进行排水沟道纵、横断面的设计及排水沟设计水位的推算理论讲授与排水系统规划设计实例教学结合章、节基本要求重点或难点第九章灌排系统管理第一节灌排系统管理的意义与内容第二节计划用水管理第三节排水系统管理第四节灌排系统管理现代化技术1、计划用水管理2、河源来水量预测分析3、灌溉用水计划与配水计划的编制方法4、灌区现代化管理。1、不同工作制度下(续灌、轮灌)按灌溉面积或毛灌溉用水量进行灌区配水计划的编制2、配水量、配水流量、配水比例和配水时间的概念及计算方法3、用水计划的执行及渠系水量调配的方法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技巧1、了解河源来水预测的成因分析法、平均流量分析法及经验频率分析法2、有确定渠首引入流量的能力,可进行供需水量平衡分析。有关概念讲解与实例结合,增加灌区现代化管理内容,拓展学生对灌区管理的认识,进行课堂讨论:灌溉排水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第四次课堂测验6.3实验课6.3.1实验教学必需的保障条件实验课由专门实验老师进行指导。实验一土壤水分入渗,需提前准备好过筛粉碎好的所需土壤,马氏瓶、入渗仪、秒表等仪器设备及相关计算表格。实验二需购置完备的喷滴灌系统设备,包括不同类型,并经常更新,以便学生对主要节水灌溉设备有感性认识。6.3.2实验课教学基本要求表3实验课教学基本要求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已具备技能要求学时实验要求实验类型技能目标分组要求非饱和土壤水分入渗测定当地土壤的入渗特征曲线能够利用土壤水分入渗的考斯加科夫公式计算瞬时入渗速率2必做验证掌握测定土壤入渗的操作方法5-6人灌水技术演示实地观看灌水技术设备与图片,增加对灌水技术的感性认识掌握喷滴灌相关基础理论知识2必做演示能够辨别不同类型灌溉设备的特征与作用无合计47学生学习策略本课程一是具有内容多、涉及的知识面广、且具有交叉学科的特点,需要学生掌握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相关专业课的基本理论与知识;二是具有实践性较强的特点,要求面向生产与科研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叙述性内容比较多,重点不突出,学生学习切记出现厌烦情绪,需要持之以恒,认真听讲,做好课堂笔记,按时完成课后作业,对思考题进行认真梳理,查阅本标准提供的文献资料,扩充知识面。可采用以下几种学习策略:认真听讲,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即课前要预习,课后要复习与总结,独立完成课后布置的作业开展实验,培养基本技能查阅文献,扩充知识面剖析设计实例,提高灌溉工程设计能力8课程考核要求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强,课程考核成绩采取平时考核成绩(含随堂测验、作业、实验报告、课堂讨论、考勤以及课堂表现等)和课程结业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定。8.1课程考核成绩组成课程总评成绩=平时考核成绩(出勤、作业、课堂报告、章节测验与实验)×50%+考试成绩×50%。8.1.1平时考核平时考核成绩所占课程总评成绩的50%。平时考核方式及权重要求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平时考核方式及权重平时考核类型所占百分比考核目的出勤10作业10课堂报告20实验20章节测验40每章主要知识点掌握情况8.1.2考试考试课成绩采用百分制评定,闭卷;所占课程总评成绩的比重为50%。考试试题类型及权重要求应符合表6的规定。表6试题类型及权重试题类型所占百分比考核目的名词解释20灌溉排水工程有关概念的理解情况填空题10基本概念与相似知识点掌握情况简答题40关键知识点的运用与掌握情况论述题15灌溉排水理论或工程问题的系统阐述与分析能力计算题15重点知识点的量化计算情况注1:当年课程考试题与上一年度的考试题重复率应小于15%;注2:试卷格式应符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考试命题实施细则》相关规定的要求。9教学质量评价与改进课程组或教研室根据课程特点,采用问卷调查、课堂提问、课程随堂访谈、实验操作、考试以及专题座谈会等方式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及满意度,并对结果进行质量分析,明确该课程是否达到人才培养目标。针对课程讲授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课程组或教研室不断修改与完善,确保课程质量标准的持续改进和有效性。教材选用及参考资料和课程组信息分别见附录A和附录B。附录A(资料性附录)教材选用及参考资料A1本课程选用教材及参考资料选用教材:汪志农主编《灌溉排水工程学》(第二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农业部“九五”规划教材和部级重点教材,2002年度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A2参考书目及教学资源(1)郭元裕主编《农田水利学》(第三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2)康绍忠、蔡焕杰主编《农业水管理学》(第一版),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3)康绍忠主编《非充分灌溉原理》(第一版),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4)粟宗嵩主编《灌溉原理与应用》(第一版),科学普及出版社,1990.(5)马孝义主编《北方旱区节水灌溉技术》(第一版),海潮出版社,1999.(6)李远华主编《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第一版),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1999.本课程网址:/meol/jpk/course/layout/newpage/index.jsp?courseId=18778本学科相关期刊:水利学报、节水灌溉、农业工程学报、灌溉排水学报、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水科学进展其他教学资源:网站类别网址慕课教学网址///国内公开课教学网址爱课程网:/home/北京大学MOOCs课程:新浪公开课:/网易公开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尔雅通识课程网址:/studentLogin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网络教学综合平台/eol/homepage/common/《灌溉排水工程学》精品课程/jingpin/irrigation其他参考资源网址联合国粮农组织文档库/documents/advanced_s_result.asp?FORM_C=AND&SERIES=40亏缺灌溉实践/docrep/004/Y3655E/y3655e00.HTM附录B(资料性附录)课程组教师信息B1课程组教师信息课程负责人姓名胡笑涛性别男学位博士职称副教授办公电话87092129E-mailHuxiaotao11@办公地址水建学院其他联系方讲其它课程情况(如果没有,请填写“无”)土壤与农作、供水工程、节水灌溉试验技术个人简介:博士、副教授,1995年7月西北农业大学本科毕业留校任教,2008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和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联合资助赴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合作研究1年。为本科生主讲《灌溉排水工程学》、《供水工程》、《土壤与农作》等课程。参加完成的“创建农业水土工程新学科-面向旱区节水农业培养高层次人才”成果获2001年度全国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第8名),编写的《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教案获2006年院、校优秀教案一等奖。2010年获中国水利教育协会、高等学校水利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的第二届全国水利学科专业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特等奖。姓名蔡焕杰性别男学位博士职称教授办公电话87082133E-mailCaihj@办公地址水建学院其他联系方式主讲其它课程(如果没有,请填写“无”)《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水分运移与调控》个人简介: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参加工作,曾任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院长,2002年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1999年被评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及陕西省水利教育优秀教师。为本科生主讲《灌溉排水工程学》等课程。主持陕西省教改项目“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姓名曹红霞性别女学位博士职称副教授办公电话E-mailchx662002@163.com办公地址水建学院其他联系方式《供水工程》、《土壤与农作》、《水分析化学》主讲其它课程(如果没有,请填写“无”)水利工程经济、供水工程个人简介:博士,副教授,1994年任教,2006年至2007年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为本科生主讲《灌溉排水工程学》、《供水工程》、《土壤与农作》、《水分析化学》等课程,参加完成的“创建农业水土工程新学科-面向旱区节水农业培养高层次人才”成果获2001年度全国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第9名),2009年获首届全国水利专业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了教育部和陕西省农业水利工程第二类特色专业的申报和建设工作,2009年作为主要负责人申请并获得了陕西省“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Q/SXJC02—2007PAGE1PAGE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务处发布2015-xx-xx实施2015-xx-xx发布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设计CourseDesignofIrrigationandDrainageEngineering(课程编号:3075116)KC/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务处发布2015-xx-xx实施2015-xx-xx发布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设计CourseDesignofIrrigationandDrainageEngineering(课程编号:3075116)KC/3075116-201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课程质量标准PAGEI前言为了规范课程教学,强化课程教学的目标管理,体现专业培养方案对学生在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基本要求,结合学校学科专业发展实际,特制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课程质量标准(curriculumqualitycriterion)。课程质量标准,是规定某一门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框架、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它是联系课程计划与课堂教学的中间桥梁,可以确保不同的教师有效、连贯而目标一致地开展教学工作,对教师的教学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对课程质量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学校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与教学大纲相比,课程质量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本课程学时/学分:2周/2.0本课程先修课程:灌溉排水工程学、土壤与农作、水力学、工程水文学本课程属性:综合实践课本标准依据GB/T1.1-2009规定的规则编制。本标准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务处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农业水利工程教研室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笑涛、蔡焕杰、曹红霞。本标准为首次发布。PAGE7《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设计》课程质量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设计》的简介、教学目标、总体要求、教学要求、学生学习策略、课程考核要求及教学质量评价与改进。本标准适用于农业水利工程专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7713.1-2006学位论文编写规则GB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版本科培养方案(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学籍管理办法(校教发【2013】36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考试命题实施细则(校教发【2006】80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教材选用管理办法(校教发【2005】175号)3课程简介3.1中文简介本课程是本科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必修的实践课。课程内容包括:计算作物需水量、制定不同水文年份灌溉制度、求出灌区设计灌水率、进行灌溉系统工程总体布置、绘制灌区总体布置图、进行渠道水力计算、渠系或管道系统设计、绘制各级渠道纵横断面图、撰写设计报告。通过对学生进行灌溉工程规划布置与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综合使用技术资料能力,使学生掌握灌溉工程设计的方法与步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自我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能力。3.2英文简介ThiscourseisacompulsorycourseofprofessionalpracticeforgraduatestudentofAgriculturalWaterEngineering.Coursecontentincludes:computingcropwaterrequirements,drawinguptheirrigationschedulefordifferenthydrologicalyears,findingthedesignirrigationmodulusofirrigationdistrict,irrigationprojectgenerallayout,generallayoutofirrigationdistrictdrawing,andhydrauliccalculationofthechannel,canalorpipelinesystemdesign,drawingallChannelsforverticalandtransversesectionlevel,writingthedesignreport.Studentswillimprovetheiroverallabilitytousetechnicalinformationandmasterthedesignmethodsandproceduresofirrigationproject,thinkindependentlyandself-accessanduseofknowledge.4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灌溉工程规划布置与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综合使用技术资料(包括基本资料获取、正确使用标准与设计规范、合理选取计算参数、灵活运用计算公式)能力,使学生掌握灌溉(排水)工程设计的方法与步骤。通过课程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实现以下目标:——熟悉灌溉排水工程设计的有关规范和要求;——掌握灌溉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的技能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熟悉灌溉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5总体要求5.1知识——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的专业知识——农田灌溉排水工程的规划与设计的专业知识5.2能力——灌溉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管理的能力——农业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规划、设计能力5.3素质——熟练的专业技能、全面的业务能力——系统的知识结构、综合分析问题6教学要求6.1设计内容与时间分配表1设计内容与时间分配时间教学与设计内容理论设计讨论小计第一天布置任务,对关键设计细节进行讲解;熟悉灌区基本资料,对气象资料进行初步处理,确定设计水文年份降雨量及气象资料。268第二天利用灌区气象资料计算参考作物需水量;计算作物需水量;根据灌区作物种植情况,选取合理参数,拟定作物设计灌溉制度。88第三天计算设计灌水率,完成灌水率绘制,完成灌水率图修正,获得设计灌水率与最小灌水率88第四天完成干、支渠及必要的渠系建筑物规划布置;量取支渠控制面积。88第五天选择典型支渠,进行斗渠及某一条斗渠上农渠及其建筑物的布置;完成典型支渠的田间工程规划布置图一张;拟订干、支渠、斗农渠道工作制度,据此推算典型支渠的设计流量及其支渠系水利用系数。88第六天计算各支渠进口及干渠各段的设计流量、加大流量及最小流量,进行农、斗、支渠渠道的纵、横断面设计。88第七天完成农、斗、支渠渠道的纵、横断面设计。88第八天完成典型支渠进口横断面绘制;完成干渠各段横断面设计,绘制干渠渠首及尾端的横断面图。88第九天分析各支渠进口处所要求的控制水位,作为确定干渠设计水位的参考点,据此确定干渠的设计水面线;确定渠道节制闸的位置,应根据轮灌制度和最小流量时的水位控制条件确定;完成干渠纵断面图绘制。88第十天整理图、表,编写设计说明书,提交成果;进行设计汇报与总结628总计276280注:每天按8学时,每周5天计算。6.2课程设计类(1)设计任务1)灌区基本资料汇总与计算熟悉灌区基本资料,对气象资料进行初步处理与整编,通过降水资料分析确定灌溉设计典型年;利用灌区设计典型年气象资料计算参考作物需水量,通过查找资料,确定该灌区作物系数,以及冬小麦和夏玉米的需水量;根据灌区作物种植与水源情况,通过水量平衡法拟定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灌溉制度,即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灌溉制度通过水量平衡法拟定,油菜和棉花的灌溉制度根据灌区经验已经给定;计算灌区灌溉用水量与灌水率,确定灌区设计灌水率。2)工程布置灌区灌溉渠系规划布置;选择干、支渠系建筑物;在灌区内选择某一支渠控制的灌溉区域作为典型,进行支渠以下各级渠系及其建筑物的布置。3)流量推算推算典型支渠的设计流量并计算典型支渠的渠系水利用系数;推算各个支渠的设计流量;推算干渠各段设计流量。4)横断面设计及纵横断面图的绘制典型支渠进口横断面设计并绘制横断面图;干渠各段横断面设计,并绘制横断面图;绘制干渠纵断面图。(2)提交成果设计说明书及计算表格(若干);灌区渠系规划布置图(A3纸);典型支渠田间工程规划布置图一张(A4纸);渠道横断面图(多个)一张(A3纸);干渠纵断面图一张(A4纸)。要求:设计报告必须手写,相关图表和封面可以打印,图表要有图名,报告中要在相关位置标注见图或表,打印纸张大小要基本一致,装订要漂亮。7学生学习策略本课程设计具有很强实践性,需要综合多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学生按部就班动手去做是主要的学习方法,在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动手能力。可采用以下几种学习策略:认真听讲,熟悉设计方法和要求查阅文献资料,充分利用设计规范,比较确定合理设计标准和参数善于采用有关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绘图阅读设计报告实例,提高撰写报告能力回顾设计过程,总结设计心得,形成系统的工程设计思想8课程考核要求考核内容:纪律、任务进展、设计报告、绘图考核方式:过程考核与成果报告考查相结合成绩评定:优:不迟到早退,按进度完成任务,设计基本合理,报告撰写规范整齐、绘图漂亮良:迟到早退不超过70%,基本按时完成任务,能够独立完成,设计基本合理,图表完整中:迟到早退不超过50%,部分任务不能按时完成,有抄袭现象差:不能按照进度完成任务、迟到早退超过50%,严重抄袭9教学质量评价与改进课程组或教研室根据课程设计特点,采用问卷调查、查阅设计报告以及专题座谈会等方式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及满意度,并对结果进行质量分析,明确是否达到人才培养目标。针对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课程组或教研室不断修改与完善,确保课程质量标准的持续改进和有效性。教材选用及参考资料和课程组信息分别见附录A和附录B。附录A(资料性附录)教材选用及参考资料A1本课程选用教材及参考资料选用参考教材:灌溉排水工程学(第二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农业部“九五”规划教材和部级重点教材,2002年度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迟道才,蔡守华主编《灌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