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G0001-2012研讨资料2012年11月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G0001-2012)研讨资料概述(一)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历次制(修)订情况1.1960年10月22日劳动部颁发《蒸汽锅炉安全规程》(60)中劳护毛字第102号;2.1965年10月12日劳动部颁发《蒸汽锅炉安全监察规程》(65)中劳锅字第98号;3.1980年7月11日国家劳动总局颁发《蒸汽锅炉安全监察规程》(80)劳总锅字23号4.1983年6月3日劳动人事部颁布《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人锅[1983]4号;'5.1987年2月17日劳动人事部颁发《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人锅[1987]4’6.1991年5月22日劳动部颁布《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锅字[1991]8号;7.1993年11月28日劳动部颁布《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部发[19931356号8.1996年8月19日劳动部颁发《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部发[1996]276号;9.1997年2月14日劳动部颁发《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部发[1997]74号(对1992年版有关章节的修订);10.2000年6月15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小型和常压热水锅炉安全监察规定
(2000年第11号令);o本次修订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将原有的四个锅炉规程和局长令全部整合;充分体现法规是安全基本要求的思想,在设计、制造、安装、修理、改造、使用、检验等方面提出基本安全要求,基本保留原来行之有效的主体内容,使之成为我国锅炉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基础和出发点;从锅炉发展现有情况和安全监察分类、分级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将锅炉分类内容纳入,并进行新的锅炉分级和调整;结合当前节能减排降耗的基本国策,吸纳成熟的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成果,提出有关的基本要求;适应当前锅炉技术发展的需要,充分吸纳我国电力、机械、钢铁系统的成熟技术和管理经验,重点增加大型发电锅炉的有关内容,同时着力调整小型锅炉的安全技术要求;借鉴国外经验,与国际惯例接轨,形成一套与国际通行做法基本一致、又适合我国国情的锅炉安全监察基本制度;进一步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和简化审批程序,促进经济发展;为持续推进技术进步,与时俱进,实时吸收先进科技成果,给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以及特殊问题留有出路和渠道。
(二)锅炉定义、范围及分级.定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八十八条:锅炉是指利用各种燃料、电或者其他能源,将所盛装的液体加热到一定的参数,并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容积(锅炉的水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的承压蒸汽锅炉;出口水压大于或者等于0.IMPa(表压),且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1MW的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有机热载体炉是一种以导热油为热载体,通过热油泵使热载体循环,将热・传递给用热设备的新型工业锅炉,具有低压高温工作特点,但炉内热传导液温度高且大多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有些还有毒性。有机热载体炉有液相、气相之分(气相炉国内较少用)。根据介质不同可以分为电加热导热油炉、燃油(气)导热油炉、燃煤导热油炉等。余热锅炉是一种利用各种工业过程中的废气、废料或废液中的显热或(和)其可燃物质燃烧后产生的热■的锅炉。或在燃油(或燃气)的联合循环机组中,利用从燃气轮机排出的高温烟气熟■的锅炉。余热锅炉按燃料分为燃油余热锅炉、燃气余热锅炉、燃煤余热锅炉及外媒余热锅炉等。按用途分为余热热水锅炉、余热蒸汽锅炉、余热有机热载体锅炉等。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符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范围内的固定式(注—1)承压蒸汽锅炉、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以及以余(废)热利用为主要目的的烟道式、烟道与管壳组合式余(废)热锅炉。注1-1:固定式锅炉是指锅炉在使用过程中是固定的。锅炉本体由锅筒、受热面及其集箱和连接管道,炉膛、燃烧设备和空气预热器(包括烟道和风道),构架(包括平台和扶梯),炉墙和除渣设备等设备所组成的整体。ASMEB31.1中对锅筒式锅炉中锅炉本体、锅炉外部(锅炉附带)管道(BEP)和非锅炉外部(锅炉附带)管道(NBEP)的划分见和非锅炉外部(锅炉附带)管道(NBEP)的划分见1(图100.1.2A、B):ASMEB31.1:锅炉本体终点位于:焊接端部连接的第一道环缝接头,或螺栓法兰连接的第一个法兰密封面,或第一个螺纹连接的第一个螺纹接头;锅炉范围内管道(1)电站锅炉,包括锅炉主给水管道、主蒸汽管道、再热蒸汽管道以及锅炉启动系统等;(2)电站锅炉以外的锅炉,分为有分汽(水、油)缸(注1-2)的锅炉和无分汽(水、油)缸的锅炉;有分汽(水、油)缸的锅炉,包括锅炉给水(油)阀出口和分汽(水、油)缸出口与外部管道连接的第一道环向接头的焊缝内、法兰连接的第一个法兰密封面以
内的承压管道(含分汽(水、油)缸);无分汽(水、油)缸的锅炉,包括锅炉给水(油)阀出口和锅炉主蒸汽(水、油)出口阀以内的承压管道。注1-2:分汽(水、油)缸应当符合本规程集箱的有关规定。过热器汽轮机变通方案第122.1.7(R.9)节管辖范用和技术责任 过热器汽轮机变通方案第122.1.7(R.9)节管辖范用和技术责任 锅炉本体:ASME锅炉和压力容器视翘(ASMERPVC)具有全部管辖权,并负有全部技术责任,参见ASME锅炉和压力容错规范第I挂序TTo■——料炉外部TT道和擅头(HEPhASME锅炉和国力容卷规范(ASMERPVC)只有时锅炉外部管道和接头(BEP)的全部管格权(以本规疮标志铜卬、ASME数据报告和授权检验卿进行强制性论证),规定由ASMEB31.1分委G会负全部技术费仔。拿见A5ME锅炉和压力容器规范编I松序门第S.6、7段和ASMEB3].l《iA用心图》事100」.2(A)节0所引用的ASMEB311的版本年份和增林犯ASME螭炉和压力叁卷规范第I卷第PG-58.3节.O 升锅炉外部瞥道和援头(NBEP):ASME压力暂道标准委员会B31具有全部管辖权和负全邮技术费任。图100.1.2(A)没有固定汽水分界线的强制流动蒸汽发生器中■于本规范管轴范围的管1*汽轮机主汽商或本规范旗定的截止阀第122.1.7(A)节00——至用汽设瞽
排气和连接测量仪表
女oo上锅筒过热器再热器 ctxMxO疏水{><1—Cxi>--下锅简1号锅炉2号纲炉进口集箱(当装设时)122.1.7(D)再热器进口毓水排气122.1.4 <X|-CX1-放水单台和多台设备单台设备co XFU]122.4HX>3 多台设备排气和连接测量仪表
女oo上锅筒过热器再热器 ctxMxO疏水{><1—Cxi>--下锅简1号锅炉2号纲炉进口集箱(当装设时)122.1.7(D)再热器进口毓水排气122.1.4 <X|-CX1-放水单台和多台设备单台设备co XFU]122.4HX>3 多台设备公用集箱;--3^卢如疏水—•控制装置122.L6|!水位指示器122.1.6表面排污连续排污加药锅水取样—吹灰器--单台设备122.1.7(0)再热器出口主蒸汽管122.1.2吹灰卷多台设备:公用集箱
■水122.L5省煤需■Cxj>- XI———4X> 单台锅炉一、,122・1.7闻~L^>- 单台锅炉调节阀由同一水源供水的两~台或两台以上的锅炉1号锅炉2号锅炉>4—Cxj^・一:-由同一水源供水的两台或两台以上的锅炉(122.1.7)瞥辖范围和技术责任 锅炉本体:ASME锅炉和压力容器规范(ASMEBPVC)具有全部管辖权,并负有全部技术责任°参见ASME锅炉和压力容器短蕊第I卷序营,■——惘炉外部管道和接头(BEP):ASME锅炉和压力容器规范(ASMEBPVC)具有对线炉外部管道和接头(BEP)的全部管精权(以本规范徐志铜印、ASME数据报告和授权检验师进行强制性论证),规定由ASMEB31.1分委员会、负全部技术责任°叁见A3ME锅炉和压力容器规范第I卷序言第5、6、7段和A5MEB31.1《适用范围》第1001.2(A)节.所引用的ASMEB31.1的版本年份和增补见ASME锅炉和压力容器规范第I卷第PG-583节,O——非锅炉外部管道和接头(NBEP):ASME压力管道标准委员会B31具有全部管辖权和负全部技术费任.图100.1.2(B)格简式锅炉中M于本规范管辖范圉的管道2.3锅炉安全附件和仪表锅炉安全附件和仪表包括安全阀、压力测量装置、水(液)位测量与示控装置、温度测量装置、排污和放水装置等安全附件,以及安全保护装置和相关的仪表等。2.4锅炉辅助设备及系统锅炉辅助设备及系统,包括燃料制备,以及汽水、水处理等设备及系统。3不适用范本规程不适用于以下设备:(1)设计正常水位水容积小于30L的蒸汽锅炉;(2)额定出水压力小于O.IMPa或者额定热功率小于0.1MW的热水锅炉;(3)为满足设备和工艺流程冷却需要的换热装置。4锅炉设备级别A级锅炉:是指额定工作压力夕(表压,下同)23.8MPa的锅炉,包括:⑴超临界锅炉,P^22.IMPa;(2)亚临界锅炉,16.7MPa<p<22.IMPa;(3)超高压锅炉,13.7MPaWp<16.7MPa;(4)高压锅炉,9.8MPaWp<13.7MPa;(5)次高压锅炉,5.3MPaWp<9.8MPa;(6)中压锅炉,3.8MPaWp<5.3MPaoB级锅炉:是指额定工作压力0.8MPa<p<3.8MPa的蒸汽锅炉;p<3.8MPa
并且额定出水温度12120c的热水锅炉,以及额定热功率0>0.7MW气相有机热载体锅炉和。4.2MW液相有机热载体锅炉。C级锅炉:是指额定工作压力夕<0.8MPa并且设计正常水位水容积P>50L蒸汽锅炉;,V3.8MPa并且tV120C热水锅炉以及0.1MWV心0.7MW气相有机热载体锅炉和0.1MWV虑4.2MW液相有机热载体锅炉。D级锅炉:是指pW0.8MPa并且30LW区50L的蒸汽锅炉;p^O.04MPa并且额定蒸发量收0.5t/h的汽水两用锅炉以及仅用自来水加压并且ZW95°C的热水锅炉和段0.1MW有机热载体锅炉。注1-3:p是指锅炉额定工作压力,对蒸汽锅炉代表额定蒸汽压力,对热水锅炉代表额定出水压力,对有机热载体锅炉代表额定出口压力。注「4:其他汽水两用锅炉按照出口蒸汽参数和额定蒸发量分属以上各级锅炉。(三)相关规定.进出口锅炉制造及使用(1)境外制造在境内使用的锅炉应当符合本规程的要求,如果与本规程要求不一致,应当事先征得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同意;(2)境内制造在境外使用的锅炉按照合同双方约定的技术法规、标准和管理要求执行。.采用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等特殊情况的处理(第1.6条)有关单位采用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包括引进境外技术、按照境外
标准制造)等,与本规程不符时,应当将有关的技术资料提交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评审,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才能进行试制、试用。.监督管理(1)锅炉的设计、制造、安装(含调试)、使用、检验、改造和修理应当执行本规程的规定;(2)锅炉及其系统的能效,应当满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对节能方面的要求;《节约能源法》第十六条国家对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和生产工艺实行淘汰制度。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生产工艺的目录和实施办法,由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生产过程中耗能高的产品的生产单位,应当执行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对超过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用能的生产单位,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限期治理。对高耗能的特种设备,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实行节能审查和监管。国质检特函(2008)264号《关于推进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节约能源法第十六条规定确立了对高耗能特种设备实施节能审查和监管的法律制度,反映了特种设备在我国节能降耗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国家重视并推行对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管理的决心。意见提出:到2010年,初步形成节能监管法规标准体系,完善技术检测与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节能审查和监管的工作制度;通过加强企
业管理,促进技术进步,力争实现年节约5000万吨以上标准煤的能力。同时提出开展在用工业锅炉能效状况普查,推进工业锅炉“三个万”节能工程实施(一是指导企业开展万台工业锅炉节能改造,提高在用锅炉的使用能效,实现运行节能;二是组织实施10万台工业锅炉水处理达标活动,提高锅炉水处理效果,实现减垢节能;三是完成对20万名司炉工节能知识培训,提高节能操作水平,实现作业节能)。2009年7月3总局第116号令;《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审查和监督管理办法》。2010年颁布《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TSGG0002-2010)和《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TSGG0003-2010)(2)锅炉的制造、安装(含调试)、使用、检验、改造和修理单位应当按照信息化要求及时填报信息;(3)国家质检总局和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锅炉安全监察工作,监督本规程的执行。.与技术标准、管理制度的关系本规程规定了锅炉的基本安全要求,有关锅炉的技术标准、管理制度等不得低于本规程的要求。5章节关系说明有关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铸铁锅炉和D级锅炉的专项要求,分别按照本规程第10、11、12、13章执行,并且优先采用。
材料1基本要求锅炉受压元件金属材料、承载构件材料及其焊接材料应当符合相应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受压元件及其焊接材料在使用条件下应当具有足够的强度、塑性、韧性以及良好的抗疲劳性能和抗腐蚀性能;2性能要求(1)锅炉受压元件和与受压元件焊接的承载构件钢材应当是镇静钢;(2)锅炉受压元件用钢材室温夏比冲击吸收能量(处)不低于27J;(3)钢板的室温断后伸长率(2)应当不小于18%。3材料选用锅炉受压元件用钢板、钢管、锻件、铸钢件、铸铁件、紧固件及拉撑件和焊接材料应当按照本条规定选用。2.3.1锅炉用钢板材料锅炉用钢板材料见表2-1。表2-1锅炉用钢板材料钢的种类Itrflr-l牌号标准编号:用范月工作压力(MPa)壁温(℃)碳素钢Q235BQ235CQ235DGB/T3274W1.6W30015,20GB/T711W1.6W350Q245RGB713<5.3(注2-1)W430
表2-1锅炉用钢板材料(续)钢的种类牌号标准编号适用范围工作压力(MPa)壁温(C)合金钢Q345RGB713W5.3(注2-1)W43015CrMoRGB713不限W52012CrlMoVRGB713不限<56513MnNiMoRGB713不限W400注2-1:表2-1所列材料的标准名称,GB/T3274《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 热轧厚钢板和钢带》、GB/T711《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GB/T713《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注2-2:制造不受辐射热的锅筒(锅壳)时,工作压力不受限制。注2-3:GB713中所列18MnMoNbR、14CrlMoR>12Cr2MolR等材料用作锅炉钢板时,其适用范围的选用可以参照GB150《压力容器》的相关规定。2.3.2锅炉用钢管材料锅炉用钢管材料见表2-2。表2-2锅炉用钢管材料钢的种类牌号标准编号适用范围用途工作压力(MPa)壁温(℃)(注2-5)帙素钢Q235BGB/T3091热水管道WL6W100L210GB/T9711热水管道W2.5—10,20GB/T8163受热面管子W1.6W350集箱、管道W350YB4102受热面管子W5.3W300集箱、管道W300GB3087受热面管子W5.3W460集箱、管道W43020GGB5310受热面管子不限W460集箱、管道W43020MnG,25MnGGB5310受热面管子W460集箱、管道W430
表2-2锅炉用钢管材料(续)钢的种类牌号标准编号适用范围用途工作压力(MPa)壁温(℃)(注2-2)合金钢15NilMnMoNbCuGB5310集箱、管道不限W45012CrMoG,15CrMoGGB5310受热面管子W48015MoG,20MoGGB5310受热面管子W560集箱、管道<55012CrlMoVGGB5310受热面管子W580集箱、管道W56512Cr2MoGGB5310受热面管子<600*集箱、管道W57512Cr2MoWVTiBGB5310受热面管子4600*12Cr3MoVSiTiBGB5310受热面管子W600*07Cr2MoW2VNbBGB5310受热面管子W600*10Cr9MolVNbNGB5310受热面管子W650*集箱、管道W62010Cr9MoW2VNbBNGB5310受热面管子<650*集箱、管道W63007Crl9Nil0GB5310受热面管子<670*10Crl8Ni9NbCu3BNGB5310受热面管子W705*07Cr25Ni21NbNGB5310受热面管子<730*07Crl9NillTiGB5310受热面管子<670*07Crl8NillNbGB5310受热面管子<670*08Crl8NillNbFGGB5310受热面管子<700*注2-4:表2-2所列材料的标准名称,GB/T3091《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9711《石油天然气工业管线输送系统用钢管》、GB/T8163《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YB4102《低中压锅炉用电焊钢管》、GB3087《低中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5310《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注2-5:(1) 处壁温指烟气侧管子外壁温度,其他壁温指锅炉的计算壁温;(2)超临界及以上锅炉受热面管子设计选材时,应当充分考虑内壁蒸汽氧化腐蚀。
3.3锅炉用锻件材料锅炉用锻件材料见表2-3。表2-3锅炉用锻件材料钢的种类牌号锻造标准适用范围工作压力(MPa)壁温(℃)碳素钢20,25JB/T9626<5.3(注2-7)<430合金钢12CrMo不限<55015CrMoW55012CrlMoV<565注2-6:表2—3所列标准名称,JB/T9626《锅炉锻件技术条件》。注2-7:不与火焰接触锻件,工作压力不限。注2-8:对于工作压力小于或者等于2.5MPa、壁温小于或者等于350C的锅炉锻件可以采用Q235进行制作。注2-9:表2—3未列入的NB/T47008OB/T4726)《承压设备用碳素钢和合金钢锻件》材料用作锅炉锻件时,其适用范围的选用可以参照GB150的相关规定执行。NB/T47008(JB/T4726)中的锻件材料中未列入上述表2-3的材料有16Mn、20MnMo、20MnMoNb,20MnNiMo.35CrMo>14Cr1Mo,12Cr2Mo1.12Cr2Mo1V,12Cr3Mo1V.1Cr5Mo等。GB150.26.1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锻件钢锻件的标准、使用状态及许用应力按表9"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锻件许用应力”的规定。20MnNiMo>12Cr2MolV和12Cr3MoiV钢锻件以及NB/T47009中所有低温用钢锻件,均应由经炉外精炼的钢锻制而成。钢锻件的级别由设计文件规定,并应在图样上注明(在钢号后附上级别符号,如16Mnll、09MnNiDIII)o下列钢锻件应选用川级或IV级:a)用作容器简体和封头的筒形、环形、碗形锻件;b)公称厚度大于300mm的低合金钢锻件;c)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等于或大于540MPa且公称厚度大于200mm的低合金钢锻件;d)使用温度低于-20°C且公称厚度大于200mm的低温用钢锻件。用于设计温度高于30CTC的20MnMoNb、20MnNiMo>12Cr2MolV和12Cr3MoMII级或IV级钢锻件,设计文件中应规定钢锻件按批(川级)或逐件(IV级)进行设计温度下的高温拉伸试验,其屈服强度值参见附录B“钢材高温性能参考值用于抗管火脆化要求的12Cr2Mol、12Cr2MolV和12Cr3MolV钢锻件,技术文件中应注明其化学成分和力
学性能的特殊要求。钢锻件的使用镰度下限按表10“钢锻件的使用温度下限”的规定。3.4锅炉用铸钢件材料锅炉用铸钢件材料见表2-4。表2-4锅炉用铸钢件材料钢的种类牌号标准编号适用范围工作压力(MPa)壁温(℃)碳素钢ZG200-400JB/T9625W5.3W430ZG230-450不限&430合金钢ZG20CrMoW510ZG20CrMoVW540ZG15CrlMolV<570注2-10:表2-4所列材料的标准名称:JB/T9625《锅炉管道附件承压铸钢件技术条件》。2.3.5锅炉用铸铁件材料。锅炉用铸铁件材料见表2-5。表2-5锅炉用铸铁件材料铸铁种类铸铁牌号标准编号适用范围附件公称通径d(mm)工作压力(MPa)壁温(℃)灰铸铁不低于HT150GB/T9439JB/T2639W300<0.8<230<200WL6可锻铸铁KTH300-06GB/T9440W100W1.6<300KTH330-08KTH350-10KTH370-12球墨铸铁QT400-18GB/T1348JB/T2637W150W1.6<300QT450-10W100W2.5注2-11:表2-5所列材料的标准名称:GB/T9439《灰铸铁件》、JB/T2639《锅炉承压灰铸铁件技术条件》、GB/T9440《可锻铸铁件》、GB/T1348《球墨铸铁件》、JB/T2637《锅炉承压球墨铸铁件技术条件》。2.3.6紧固件材料锅炉用紧固件材料见表2—6。表2—6紧固件材料钢的种类牌号标准编号适用范围工作压力(MPa)使用温度(℃)碳素钢20,25GB/T699不限W35035W420合金钢30CrMoGB/T3077W50035CrMoDL/T439W50025Cr2MoVAW51025Cr2MolVAW55020CrlMolVNbTiBW57020CrlMolVTiB<57020Crl3,30Crl3GB/T1220<45012Crl8Ni9W610注2-12:表2-6所列材料的标准名称:GB/T699《优质碳素结构钢》、GB/T3077《合金结构钢》、DL/T439《火力发电厂高温紧固件技术导则》、GB/T1220《不锈钢棒》。注2-13:表2—6未列入的GB150中所列碳素钢和合金钢螺柱、螺母等材料用作锅炉紧固件时,其选用可以按照GB150的相关规定执行。注2-14:用于工作压力小于或者等于1.6MPa、壁温小于或者等于350C的锅炉部件上的紧固件可以采用Q235进行制作。GB150.2中列入的螺柱、螺母用钢材除上述表2-6所列者外,还有40MnB、40MnVB、40Cr,30NiA、30CrMoA、35CrMoA.35CrMoVA,40CrNiMoA.1Cr5Mo(S45110)等。GB150.2:7螺柱(含螺栓)和螺母用钢棒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棒钢棒的标准、螺柱的使用状态及许用应力按表12“碳素钢和低合金钢螺柱许用应力”的规定。碳素钢螺柱用毛坯应进行正火热处理,低合金钢螺柱用毛坯按表13“低合金钢螺柱的力学性能”的规定进行调质热处理。碳素钢和低合金钢螺柱用毛坯经热处理后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具体要求如下:a)同一钢号、同一冶炼炉号、同一断面尺寸、同一热处理制度、同期制造的螺柱毛坯组成一批每批抽取一件毛坯进行试验。b)试样取样方向为纵向。直径不大于40mm的毛坯,试样的纵轴应位于毛坯中心;直径大于 40mm的毛坯,试样的纵轴应位于毛坯半径的1/2处。试样距毛坯端部的距离不应小于毛坯的半径,但拉伸试样的头部(或夹持部分)不受此限制。c)碳素钢螺柱毛坯每件取一个拉伸试样。低合金钢螺柱毛坯每件取1个拉伸试样、3个冲击试样。拉伸试验方法按GB/T228的规定,拉伸试样采用R4号(oMOmm,Z.=50mm)试样。冲击试验方法按GB/T229的规定,冲击试样采用标准尺寸V型缺口试样。d)碳素钢螺柱毛坯拉伸试验结果中,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应符合表12“碳素钢和低合金钢螺柱许用应力”的规定,断后伸长率指标为:20钢AN25%,35钢N20%。低合金钢螺柱毛坯的拉伸和冲击试验结果应符合表13的规定,表中冲击功的规定值系3个试样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允许有1个试样的试验结果小于规定值,但不得小于规定值的70%。e)拉伸试验结果不合格时,应从同一毛坯上再取2个拉伸试样进行复验,测定全部3项性能。试验结果中只要有1个数据不合格,则该批毛坯判为不合格。f)冲击试验结果不合格时,应从同一毛坯上再取3个冲击试样进行复验。前后两组6个试样的冲击功平均值不得小于表13的规定,允许有2个试样的冲击功小于规定值,但其中小于规定值70%的只允许有1个,否则该批毛坯判为不合格。g)被判为不合格的整批毛坯可按7.1.2的规定重新热处理,然后按上述程序重新取样进行试验。注2-8:用于工作压力小于或者等于1.6MPa、壁温小于或者等于350C的锅炉部件上的紧固件可以采用Q235进行制作。注2-9表2-1至表2-6所列的标准名称如下(按照表的顺序排列):2.3.7锅炉拉撑件材料锅炉拉撑板材料应当选用锅炉用钢。锅炉拉撑杆材料选取应当符合GB715《标准件用碳素钢热轧圆钢》、GB/T699《优质碳素结构钢》和GB/T3077《合金结构钢》等要求。2.3.8焊接材料焊接材料的选用应当符合NB/T47018.1-47018.7(JB/T4747)《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的要求。制订《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的目的,是考虑我国已发布的焊材国家标准(包括由治金系统起草的标准)都是通用性标准,其技术要求也是最基本的。同时我国的焊接材料标准基本与对应的美国、日本标准等效,而我国主要由矿产资源、冶金历史决定的金属材料合金体系不能等效采用美国,致使根据我国特点开发的承压设备用钢材(如16MnDR、15MnNbR.20MnMoD,07MnCrMoVR等)所使用的国家标准焊材的硫、磷含■基本上都高于承压设备法规对钢材的规定,更大大超过锅炉压力容器用钢板标准的规定,也不保证冲击韧性,同时,承压设备的焊接工艺评定、产品焊接试件、焊工考试都规定要进行弯曲试验,而我国焊材国家标准都不要求进行鸾曲试验,承压设备使用国家标准焊材就成为承压设备焊接质■的一个问题。因此,对于承压设备用的焊接材料需要编制技术条件,根据实际状况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提出承压设备用焊材的附加要求,以满足国家安全监察、设计制造、管理方面的要求。承压设备焊接材料对熔敷金主要有下列要求:,1)硫、磷含■不能高于相应钢板标准规定值;(2)限制抗拉强度上限;(3)冲击试样夏比V型缺口,0℃Ak、N27J;(4)拉伸试样断后伸长率/N20%;(5)弯曲试验,弯心直径等于4倍试样厚度,180%(6)扩散氢含■较低。同时,订货技术条件中对焊接材料的批■划分、质■证明文件、标识等也作了具体规定。《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采购通则》NB/T47018.1-20114基本要求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的经销商,应经焊接材料生产商(以下简称生产商)许可,生产商负责对经销商进行培训与考核。4.2生产商或经销商应向焊接材料使用单位提供焊接材料质・证明书原件。允许经销商提供复印件,但应加盖经销商检验章和检验人员章。生产商应向焊材使用单位提供产品说明书,内容包括产品特点、性能指标、适用范围、保管要求、使用注意事项。本标准以外的钢、铝、钛质国产焊接材料的技术要求在本标准中有相应种类但没有型号(或钢焊丝牌号)的焊接材料,其技术要求应不低于本标准中同种类焊接材料的规定,并有焊接性能试验和工程实践依据。
在本标准中没有相应种类的焊接材料,其技术要求应比照本标准的规定,并有焊接性能试验和工程实践依据。承压设备采用境外焊接材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应选用境外相应承压设备规范允许使用,并有承压设备工程实践依据的焊接材料,其使用范围不应超出该规范的规定,且不能超出国内相近焊接材料的使用范围;b)焊接材料的技术要求不得低于本标准中同种类焊接材料的规定。当本标准中没有同种类焊接材料时,其技术要求比照本标准的规定;c)承压设备制造单位首次选用某种国外焊接材料时,应掌握该材料的焊接性能、使用条件和采购规则。当采购方对焊接材料有附加要求时,需要在订货合同中提出,并同时规定检验方法和合格指标。6质■证明书生产商应当保证出厂产品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和订货合同要求。生产商在产品质・证明书中检验项目应不少于表2的规定(表中红色项目),并填写实际检验结果,其余项目应保证合格。表2承压设备用焊条、埋弧焊丝订货技术条件规定的检验项目焊接材料类型材料类别及检验项目标准碳钢低合金钢不锈钢焊条NB/T47018.2焊条偏心度”匕学分析(硫、磷含量限制);拉伸试验(规定抗拉强度下限差值和断后伸长率值);弯曲试验;冲击试验;射线检测;药皮含水含量(限低氢药皮焊条)焊条偏心度;化学分析(硫、磷含■限制);拉伸试验(规定断后伸长率值);鸾曲试验;射线检测SAW用焊丝、焊剂NB/T47018.4化学分析(硫、磷含・限制);拉伸试验(规定抗拉强度下限差值和断后伸长率值);鸾曲试验;冲击试验;射线检测;化学分析(硫、磷含♦限制);拉伸试验(规定抗拉强度下限差值和断后伸长率值);弯曲试验;冲击试验;射线检测;表2承压设备气焊、气体保护焊和等离子焊用焊丝和填充丝订货技术条件规定的检验项目悻接材料类型材料类别及检验项目标准碳钢低合金钢铝和铝合金钛和钛合金
GTAW、GMAW、PAW用焊丝和填充丝NB/T47018.3焊丝圆度;化学分析(硫、磷含■限制);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冲击试验;射线检测;——NB/T47018.6——表面质■与均匀性;化学分析a;弯曲试验;射线检测;平板堆焊试验(限填充丝)—NB/T47018.7——表面与宏观质・;直径偏差;化学分析;弯曲试验;低倍金相检验;射线检测NB/T47018.2-47018.7焊材的标识.焊条(每包、每箱》焊丝(填充丝),焊剂的内外包装上应印有“承压设备用钢焊条“、”承压设备用气体保护厚钢焊丝(填充丝X“承压设备用埋弧焊钢焊丝(焊剂X“承压设备用堆焊用不锈钢焊带(焊剂X“承压设备用铝及铝合金焊丝(填充丝X"承压设备用钛及钛合金焊丝(填充丝)’字样和产品标识“NB/T47018”,在内包装标签上也应有产品标识。.每件堆焊用不锈钢焊剂和焊带的外包装及焊带卷的内侧或焊带盘的侧缘上应有名称、标准号、型号、牌号、焊接材料生产商名称、商标、规格、净重、生产日期、批号、检验号等标志(记);.钢焊条应在靠近焊条夹持端的药皮上印有产品标识“NB/T47018”,在正常的焊接操作前后应清晰可辨。.铝和铝合金、钛和钛合金的每根直条状填充丝的端部用永久性印记,标示出型号和产品标识。.焊材的说明书以及质■证明书上应标有“承压设备用钢焊条“、”承压设备用气体保护焊钢焊丝(填充丝X“承压设备用埋弧焊钢焊丝(厚剂I“承压设备用堆焊用不锈钢焊带(焊剂X“承压设备用铝及铝合金焊丝(填充丝1“承压设备用钛及钛合金焊丝(填充丝丁字样和产品标识“NB/T47018”。GB/T20801.4-2006.2.3库存期超过规定期限的焊条、焊剂及药芯焊丝,应经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焊接材料库存的规定期限应在焊接材料质■证明书或说明书上注明,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a)酸性焊接材料及防潮包装密封良好的低氢型焊接材料的规定期限一般为两年;b)石墨型焊接材料及其他焊接材料的规定期限一般为一年。JB/T3223《焊接材料质■管理规程》:8.3库存期超过规定期限的焊条、厚剂及药芯焊丝,需经有关职能部门复验合格后方可发放使用。复验原则上以考核焊接材料是否产生可能影响焊接质■的缺陷为主,一般仅限于外观及工艺性能试验,但对焊接材料的使用性能有怀疑时,可增加必要的检验项目。规定期限自生产日期始可按下述方法确定:a)焊接材料质・证明书或说明书推荐的期限;b)酸性焊接材料及防潮包装密封良好的低氢型焊接材料为两年;c)石墨型焊接材料及其他焊接材料为一年。2.3.9材料选用及加工特殊要求(D各类管件(三通、弯头、变径接头等)以及集箱封头等元件可以采用相应的锅炉用钢管材料热加工制作;(2)除各种形式的法兰外,碳素钢空心圆筒形管件外径不大于160mln,合金钢空心圆筒形管件或者管帽类管件外径不大于114mln,如果加工后的管件同时满足无损检测合格、管件纵轴线与圆钢的轴线平行相应规定时,可以采用轧制或者锻制圆钢加工;(3)灰铸铁不应当用于制造排污阀和排污弯管;(4)额定工作压力小于或者等于l.6MPa的锅炉以及蒸汽温度小于或者等于300℃的过热器,其放水阀和排污阀的阀体可以用表2-5中的可锻铸铁或者球墨铸铁制造;
(5)额定工作压力小于或者等于2.5MPa的锅炉的方形铸铁省煤器和弯头,允许采用牌号不低于HT200的灰铸铁;额定工作压力小于或者等于l.6MPa的锅炉的方形铸铁省煤器和弯头,允许采用牌号不低于HT150的灰铸铁;(6)用于承压部位的铸铁件不准补焊。2.4材料代用锅炉的代用材料应当符合本规程材料的规定,材料代用应当满足强度、结构和工艺的要求,并且应当经过材料代用单位技术部门(包括设计和工艺部门)的同意。2.5新材料的研制采用没有列入本规程的新材料时,试制前材料的研制单位应当进行系统的试验研究工作,并且应当按照本规程1.6的规定通过技术评审和核准。评审应当包括材料的化学成份、物理性能、力学性能、组织稳定性、高温性能、抗腐蚀性能、工艺性能2.6窟外牌号的材料2.6.1锅炉受压元件采用境外牌号的材料(1)应当是境外锅炉用材料标准中的牌号,或者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工艺性能与国内锅炉用材料相类似的材料牌号,或者成熟的锅炉用材料牌号;(2)按照订货合同规定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条件进行验收;(3)首次使用前,应当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和成型工艺试验;(4)应当采用该材料的技术标准或者技术条件所规定的性能指标进行强度计算。
2.6.2材料制造单位制造境外牌号的材料材料制造单位制造境外牌号的材料,应当按照该材料境外标准的规定进行制造和验收,并且对照境内锅炉材料标准,如果缺少检验项目,应当补做所缺项目的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正式制造前应当按照本规程L6的要求通过技术评审和核准。7材料质量证明(1)材料制造单位应当按照相应材料标准和订货合同的规定,向用户提供质量证明书原件,并且在材料的明显部位作出清晰、牢固的钢印标志或者其他标志,材料质量证明书的内容应当齐全、清晰,并且加盖材料制造单位质量检验章;(2)锅炉用材料不是由材料制造单位直接提供时,供货单位应当提供材料质量证明书原件或者材料质量证明书复印件并且加盖供货单位公章和经办人签章。《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压力容器制造单位从非材料制造单位取得压力容器用材料时,应当取得材料制造单位提供的质■证明书原件或者加盖材料供应单位检验公章和经办人章的复印件。(3)锅炉材料使用单位应当对所取得的锅炉用材料及材料质量证明书的真实性和一致性负责。8材料验收锅炉制造、安装、改造、修理单位应当对锅炉用材料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入厂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材料可以不进行理化和相应的无损检测复验:(1)材料使用单位验收人员按照采购技术要求在材料制造单位进行验收,并且在
检验报告上进行见证签字确认的;(2)用于B级及以下锅炉的碳素钢钢板、碳素钢钢管以及碳素钢焊材,实物标识清晰、齐全,具有满足本规程2.7要求的质量证明书,质量证明书与实物相符的。9材料管理(1)锅炉制造、安装、改造、修理单位应当建立材料保管和使用的管理制度,锅炉受压元件用的材料应当有标记,切割下料前,应当作标记移植,并且便于识别;(2)焊接材料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焊接材料的存放、烘干、发放、回收和回用管理制度。三.设计1基本要求锅炉的设计应当符合安全、可靠和节能的要求。取得锅炉制造许可证的单位对其制造的锅炉产品设计质量负责。2设计文件鉴定锅炉本体的设计文件应当经过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设计文件鉴定机构鉴定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管理规则》TSGG1001-2004:锅炉设计文件鉴定范围包括锅炉本体部分、安全附件、锅炉本体烟道以及平台、步道、扶梯等涉及安全性能的内容。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如下:.设计文件的范围符合规则规定;
.图样符合制图标准要求;.执行的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符合要求;.总体设计符合安全、可靠原则,材料选用、结构形式及尺寸、开孔及开孔结构、焊缝布置和焊接结构、管座高度等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规定。.安全附件、仪表和保护装置数・、规格、类型、参数、型式、安装位置等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规定;.艮全阀排放■计算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规定;.受压元件强度计算符合相应标准规定并满足强度要求;.锅炉炉膛及本体烟道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规定;.平台、步道、扶梯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规定;.水循环计算和热力计算符合相关规定;.锅炉本体承压部件的支承、吊挂、膨胀等结构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规定,承载强度、刚度、稳定性、防腐性及热膨胀•符合要求•:各循环回路涌水循环遍,所看受热面都能得到良好冷却,非受热面元件按照需要进行可靠绝热;.阀门、仪表的配置、采样点设置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规定。《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TSGG0002-2010:第三条本规程规定了锅炉及其系统节能方面的基本要求。锅炉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检测,均应当执行本规程的规定。第四条锅炉及其系统设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节能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的要求,提高能源转换效率,降低能源损失。积极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提高锅炉自动控制水平,以满足安全、节能、环保的需求。第五条锅炉设计文件包括设计图样、设计说明书,热力计算书,烟风阻力计算书,水动力计算书(适用于强制循环和复合循环锅炉)安装与使用说明书。锅炉设计说明书中应当明确锅炉设计工况范围、设计燃料要求、燃料消耗■、设计热效率曲线、锅炉金属消耗■、配套的辅机参数、锅炉主要结构参数,以及排烟温度、给水温度、过■空气系数等与锅炉能效有关的主要参数指标及其计算依据。
安装使用说明书中至少包括系统设计与安装指导要求、经济运行操作说明。3.3强度计算3.3.1安全系数的选取强度计算时,确定锅炉承压件材料许用应力的最小安全系数,见表3-1规定。其他设计方法和部件材料安全系数的确定应当符合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表3-1强度计算的安全系数材料(板、锻件、管)安全系数室温下的抗拉强度而设计温度卜的屈服强度兄J(0Po.2)(注3—1)设计温度下持久强度极限平均值储(注3-2)设计温度下蠕变极限平均值(每1000小时蠕变率为0.01%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nb22.7Fls21.5nd^i.5421.0高合金钢nb22.7ns^i.5nd^i.5nn^i.o注:3-1:如果产品标准允许采用炉〃。,则可以选用该值计算其许用应力。注:3-2:储指LOXlO'h持久强度极限值。3.3.2强度计算标准锅炉本体受压元件的强度可以按照GB/T9222《水管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或者GB/T16508《锅壳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进行计算和校核。当采用试验或者其它计算方法确定锅炉受压元件强度时,应当按照本规程1.6的规定执行。A级锅炉范围内管道强度可按照DL/T5054《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进行计算;B级及以下锅炉范围内管道强度可按照GB50316《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进行计算。
3.4锅炉结构的基本要求(1)各受压部件应当有足够的强度;(2)受压元件结构的形式、开孔和焊缝的布置应当尽量避免或者减少复合应力和应力集中;(3)露炉水循环系统应当能够保证锅炉在设计负荷变化范围内水循环的可靠性,保证所有受热面都得到可靠的冷却;受热面布置时,应当合理地分配介质流量,尽量减小热偏差;&)炉品和燃烧设备的结构以及布置、燃烧方式应当与所设计的燃料相适应,并且防止炉膛结渣或者结焦.(5)非受热面的元件;壁温可能超过该元件所用材料的许用温度时,应当采取冷却或者绝热措施;(6)各部件在运行时应当能够按照设计预定方向自由膨胀;(7)承重结构在承受设计载荷时应当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及防腐蚀性;(8)炉膛、包墙及烟道的结构应当有足够的承载能力;(9)炉墙应当具有良好的绝热和密封性;(10)便于安装、运行操作、检修和清洗内外部。3.5锅筒(锅壳)、炉胆等壁厚及长度3.5.1水管锅炉锅筒壁厚锅筒的取用壁厚应当不小于6mm。
5.2锅壳锅炉壁厚及炉胆长度(1)锅壳内径大于1000mm时,锅壳筒体的取用壁厚应当不小于6mm;当锅壳内径不超过1000mm时,锅壳筒体的取用壁厚应当不小于4mm;(2)锅壳锅炉的炉胆内径应当不超过1800mm,其取用壁厚应当不小于8mm,并且不大于22mm;当炉胆内径小于或者等于400mm时,其取用壁厚应当不小于6mm;卧式内燃锅炉的回燃室筒体的取用壁厚应当不小于10mm,并且不大于35mm;(3)卧式锅壳锅炉平直炉胆的计算长度应当不超过2000mm,如果炉胆两端与管板扳边对接连接时,平直炉胆的计算长度可以放大至3000mm。5.3胀接连接的锅筒(锅壳)的筒体、管板胀接连接的锅筒(锅壳)的筒体、管板的取用壁厚应当不小于12mll1。外径大于或者等于89mm的管子不应当采用胀接。安全水位(1)水管锅炉锅筒的最低安全水位,应当能够保证下降管可靠供水;(2)锅壳锅炉的最低安全水位,应当高于最高火界100mm;对于内径小于或者等于1500mm卧式锅壳锅炉的最低安全水位,应当高于最高火界75mm;(3)锅炉的最低及最高安全水位应当在图样上标明;(4)直读式水位计和水位示控装置开孔位置,应当保证该装置的示控范围包括最高、最低安全水位。
主要受压元件的连接7.1基本要求(1)锅炉主要受压元件的主焊缝[包括锅筒(锅壳)、集箱、炉胆、回燃室以及电站锅炉启动(汽水)分离器、集中下降管、汽水管道的纵向和环向焊缝,封头、管板、炉胆顶和下脚圈等的拼接焊缝]应当采用全焊透的对接接头;(2)锅壳锅炉的拉撑件不应当采用拼接。7.2T形接头的连接对于额定工作压力不大于2.5MPa的卧式内燃锅炉以及贯流式锅炉,工作环境烟温小于或者等于600C的受压元件连接,在满足以下条件下可以采用T形接头的对接连接但不得采用搭接连接:(1)焊缝采用全焊透的接头型式,并且坡口经过机械加工;(2)卧式内燃锅炉锅壳、炉胆的管板与筒体的连接应当采用插入式的结构;(3)T形接头连接部位的焊缝厚度不小于管板(盖板)的壁厚,并且其焊缝背部能够封焊的部位均应当封焊,不能够封焊的部位应当采用氨弧焊打底,并且保证焊透;(4)T形接头连接部位的焊缝按照NB/T47013(JB/T473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的有关要求进行超声检测。7.3管接头与锅筒(锅壳)、集箱、管道的连接管接头与锅筒(锅壳)、集箱、管道的连接,在以下情况下应当采用全焊透的接头型式:
(1)强度计算中,开孔需要以管接头进行强度补强时;A级高压及以上锅炉管接头外径大于76mm时;A级锅炉集中下降管管接头;(4)下降管或者其管接头与集箱连接时(外径小于或者等于108mm并且采用插入式结构的下降管除外)。3.7.4小管径管接头A级锅炉外径小于32mm的排气、疏水、排污和取样管等管接头与锅筒(锅壳)、集箱、管道相连接时,应当采用厚壁管接头。3.8管孔布置3.8.1胀接管孔(1)胀接管孔间的净距离不小于19mm;(2)胀接管孔中心与焊缝边缘以及管板扳边起点的距离不小于0.8d(d为管孔直径,mm),并且不小于0.5d+12mm;(3)胀接管孔不应当开在锅筒筒体的纵向焊缝上,同时亦应当避免开在环向焊缝±o对于环向焊缝,如果结构设计不能够避免时,在管孔周围60mm(如果管孔直径大于60mm,则取孔径值)范围内的焊缝经过射线或者超声检测合格,并且焊缝在管孔边缘上不存在夹渣缺陷,对开孔部位的焊缝内外表面进行磨平且将受压部件整体热处理后,可以在环向焊缝上开胀接管孔。3.8.2焊接管孔
集中下降管的管孔不应当开在焊缝上,其他焊接管孔亦应当避免开在焊缝及其热影响区上。如果结构设计不能够避免时,在管孔周围601nm(如果管孔直径大于60mm,则取孔径值)范围内的焊缝经过射线或者超声检测合格,并且焊缝在管孔边缘上不存在夹渣缺陷,管接头焊后经过热处理消除应力的情况下,可以在焊缝及其热影响区上开焊接管孔。3.9焊缝布置3.9.1相邻主焊缝锅筒(筒体壁厚不相等的除外)、锅壳和炉胆上相邻两筒节的纵向焊缝,以及封头、管板、炉胆顶或者下脚圈的拼接焊缝与相邻筒节的纵向焊缝,都不应当彼此相连。其焊缝中心线间距离(外圆弧长)至少为较厚钢板厚度的3倍,并且不小于100mm。3.9.2锅炉受热面管子及管道对接焊缝3.9.2.1对接焊缝中心线间的距离锅炉受热面管子(异种钢接头除外)以及管道直段上,对接焊缝中心线间的距离(L)应当满足以下要求:⑴外径小于159mln,L22倍外径;(2)外径大于或者等于159mm,L2300mm。当锅炉结构难以满足本条(1)、(2)要求时,对接焊缝的热影响区不应当重合,并且L250mln。3.9.2.2对接焊缝位置
(1)受热面管子及管道(盘管及成型管件除外)对接焊缝应当位于管子直段上;(2)受热面管子的对接焊缝中心线至锅筒(锅壳)及集箱外壁、管子弯曲起点、管子支吊架边缘的距离至少为50mll1,对于A级锅炉距离至少为70mm,对于管道距离应当不小于100mm。9.3受压元件主要焊缝受压元件主要焊缝及其邻近区域应当避免焊接附件。如果不能够避免,则焊接附件的焊缝可以穿过主要焊缝,而不应当在主要焊缝及其邻近区域终止。10扳边元件直段长度除了球形封头以外,扳边的元件(例如封头、管板、炉胆顶等)与圆筒形元件对接焊接时,扳边弯曲起点至焊缝中心线均应当有一定的直段距离。扳边元件直段长度应当符合表3-2中的数值。表3-2扳边元件直段长度扳边元件内径(mm)直段长度(mm)W600225>60023811加装套管B级及以上蒸汽锅炉,凡能够引起锅筒(锅壳)壁或者集箱壁局部热疲劳的连接管,如给水管、减温水管等,在穿过锅筒(锅壳)壁或者集箱壁处应当加装套管。12定期排污管
(1)锅炉定期排污管口不应当高出锅筒或者集箱的内壁最低表面;(2)小孔式排污管用做定期排污时,小孔应当开在排污管下部并贴近筒体底部。3.13紧急放水装置电站锅炉锅筒应当设置紧急放水装置,放水管口应当高于最低安全水位。3.14水汽取样器和反冲洗系统的设置锅炉应当按照以下情况配置水、汽取样器和反冲洗系统,并且在锅炉设计时,选择有代表性位置设置取样点:(DA级直流锅炉的给水泵出口设置给水取样点;(2)A级锅炉的省煤器进口、锅筒、饱和蒸汽引出管、过热器、再热器等部位,配置水汽取样器.(3)A级锅前的过热器一般需要设置反冲洗系统,反冲洗的介质也可以通过主汽阀前疏水管路引入;(4)B、C级锅炉需要配置锅水取样器,对蒸汽质量有要求时,设置蒸汽取样器。3.15膨胀指示器A级锅炉的锅筒和集箱上应当设置膨胀指示器。悬吊式锅炉本体设计确定的膨胀中心应当予以固定。3.16与管子焊接的扁钢膜式壁等结构中与管子焊接的扁钢,其膨胀系数应当和管子相近,扁钢宽度的确定应当保证在锅炉运行中不超过其金属材料许用温度,焊缝结构应当保证扁钢有效
冷却。317喷水减温器(1)喷水减温器的集箱与内衬套之间以及喷水管与集箱之间的固定方式,应当能够保证其相对膨胀,并且能够避免产生共振;(2)喷水减温器的结构和布置应当便于检修;应当设置一个内径不小于80mm的检查孔,检查孔的位置应当便于对减温器内衬套以及喷水管进行内窥镜检查。18锅炉启动时省煤器的保护设置有省煤器的锅炉,应当设置旁通水路、再循环管或者采取其他省煤器启动保护措施。19再热器的保护电后漏炉应当装设蒸汽旁路或者炉膛出口烟温监测等装置,确保再热器在启动及甩负荷时的冷却。20吹灰及灭火装置装设油燃烧器的A级锅炉,尾部应当装设可靠的吹灰及空气预热器灭火装置。燃煤粉或者水煤浆锅炉在炉膛和布置有过热器、再热器的对流烟道,应当装设吹灰装置。21尾部烟道疏水装置B级及以下燃气锅炉和冷凝式锅炉尾部烟道应当设置可靠的疏水装置。
22防爆门额定蒸发量小于或者等于75t/h的燃用煤粉、油或者气体的水管锅炉,未设置炉膛安全自动保护系统时,炉膛和烟道应当设置防爆门,防爆门的设置不应当危及人身安全。23门孔23.1门孔的设置和结构(1)锅炉上开设的人孔、头孔、手孔、清洗孔、检查孔、观察孔的数量和位置应当满足安装、检修、运行监视和清洗的需要;(2)集箱手孔孔盖与孔圈采用非焊接连接时,应当避免直接与火焰接触;(3)微正压燃烧的锅炉,炉墙、烟道和各部位门孔应当有可靠的密封,看火孔应当装设防止火焰喷出的联锁装置;(4)锅炉受压元件人孔圈、头孔圈与筒体、封头(管板)的连接应当采用全焊透结构,人孔盖、头孔盖、手孔盖、清洗孔盖、检查孔盖应当采用内闭式结构;对于B级及以下锅炉,其受压元件的孔盖可以采用法兰连接结构,但不得采用螺纹连接;炉墙上人孔门应当装设坚固的门闩,炉墙上监视孔的孔盖应当保证不会被烟气冲开;(5)锅筒内径大于或者等于800mm的水管锅炉和锅壳内径大于1000mm的锅壳锅炉,均应当在筒体或者封头(管板)上开设人孔,由于结构限制导致人员无法进入锅炉时,可以只开设头孔;对锅壳内布置有烟管的锅炉,人孔和头孔的布置应当兼顾锅壳上部和下部的检修需求;锅筒内径小于800mm的水管锅炉和锅壳内径为800mm〜
1000mm的锅壳锅炉,应当至少在筒体或者封头(管板)上开设一个头孔;(6)立式锅壳锅炉下部开设的手孔数量应当满足清理和检验的需要,其数量不少于3个。3.23.2门孔的尺寸(注3-3)(1)锅炉受压元件上,椭圆人孔应当不小于280mmX380mm,圆形人孔直径应当不小于380mli1,人孔圈最小的密封平面宽度为19mm,人孔盖凸肩与人孔圈之间总间隙应当不超过3mm(沿圆周各点上不超过1.5mm),并且凹槽的深度应当达到能够完整地容纳密封垫片;(2)锅炉受压元(部)件上,椭圆头孔应当不小于220mmX320mm,颈部或者孔圈高度不应当超过100mm,头孔圈最小的密封平面宽度为15mll1;(3)锅炉受压元件上,手孔短轴不应当小于80mll1,颈部或者孔圈高度应当不超过65mm,手孔圈最小的密封平面宽度为6mm;(4)锅炉受压元件上,清洗孔内径不应当小于50mm,颈部高度应当不超过50mlli;(5)炉墙上椭圆形人孔一般不小于400mmX450mm,圆形人孔直径一般不小于450mm,矩形门孔一般不小于300mmX400mm。注3-3:如果因结构原因,颈部或者孔圈高度超过本规程3.23.2规定,孔的尺寸应当适当放大。3.24锅炉钢结构3.24.1基本要求支承式和悬吊式锅炉钢结构的设计,应当符合GB/T22395《锅炉钢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24.2平台、扶梯操作人员立足地点距离地面(或者运转层)高度超过2000mm的锅炉,应当装设平台、扶梯和防护栏杆等设施。锅炉的平台、扶梯应当符合以下规定:(1)扶梯和平台的布置能够保证操作人员能够顺利通向需要经常操作和检查的地方;(2)扶梯、平台和需要操作及检查的炉顶周围设置的栏杆、扶手以及挡脚板的高度满足相关规定;(3)扶梯的倾斜角度一般为45。〜50。,如果布置上有困难时,倾斜角度可以适当增大;(4)水位表前的平台到水位表中间的铅直高度宜为1000mm〜1500mm。26直流电站锅炉特殊规定(1)直流电站锅炉应当设置启动系统,容量应当与锅炉最低直流负荷相适应;(2)直流电站锅炉采用外置式启动(汽水)分离器启动系统时,隔离阀的工作压力应当按照最大连续负荷下的设计压力考虑,启动(汽水)分离器的强度按照锅炉最低直流负荷的设计参数设计计算;采用内置式启动(汽水)分离器启动系统时,各部件的强度应当按照锅炉最大连续负荷的设计参数计算;(3)直流电站锅炉启动系统的疏水排放能力应当满足锅炉各种启动方式下发生汽水膨胀时的最大疏水流量;(4)直流电站锅炉水冷壁管内工质的质量流速在任何运行工况下都应当大于该运行工况下的最低临界质量流速。四.制造1基本要求(1)锅炉制造单位应当取得相应产品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方可从事批准范围内的锅炉产品制造,锅炉制造单位对出厂的锅炉产品性能和制造质量负责;(2)锅炉用材料下料或者坡口加工、受压元件加工成形后不应当产生有害缺陷,冷成形应当避免产生冷作硬化引起脆断或者开裂,热成形应当避免因成形温度过高或者过低而造成有害缺陷。4.2胀接4.2.1胀接工艺胀接施工单位应当根据锅炉设计图样和试胀结果制定胀接工艺规程。胀接前应当进行试胀。在试胀中,确定合理的胀管率。需要在安装现场进行胀接的锅炉出厂时,锅炉制造单位应当提供适量同牌号的胀接试件。4.2.2胀接管子材料胀接管子材料宜选用低于管板(锅筒)硬度的材料。如果管端硬度大于管板(锅筒)硬度时,应当进行退火处理。管端退火不应当用煤炭作燃料直接加热,管端退火长度应当不小于100mm。《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3—2009:4.2.2胀接管端退火,应符合下列要求:1对硬度大于锅筒管孔壁的胀接管子的管端应进行退火,退火时宜用电加热式红外线退火炉,或纯度不低于99.9%的铅进行铅浴退火,并应有温度显示仪进行温度控制。不得用烟煤等含硫、磷较高的燃料直接加热,进行退火。当胀接管端硬度小于锅筒管孔壁的硬度时,管端可不进行退火。2管子胀接端退火时,受热应均匀;退火温度应控制在60(TC~65(rC之间。并应保持10min~15min,退火长度应为100mm~150mm;退火后的管端应有缓慢冷却的保温措施。4.2.3胀管率计算方法4.2.3.1内径控制法当采用内径控制法时,胀管率一般应当控制在1%〜2.1%范围内。胀管率按照公式(4-1)计算。Hn=[^- l]xl00% (4_0a式中:〃刀一内径控制法胀管率,%;d1一胀完后的管子实测内径,mm;t一未胀时的管子实测壁厚,mm;d一未胀时的管孔实测直径,mm。4.2.3.2外径控制法对于水管锅炉,当采用外径控制法时,胀管率一般控制在1%〜1.8%范围内。胀管率可以按照公式(4-2)计算:D-dHw= xlOO%“d (4-2)式中:〃〃一外径控制法胀管率,%;D-胀管后紧靠锅筒外壁处管子的实测外径,mm;d—未胀时的管孔实测直径,miDo4.2.3.3管子壁厚减薄率控制法(1)在胀管前的试胀工作中应当对每一种规格的管子和壁厚的组合都进行扭矩设定;(2)扭矩设定是通过试管胀进试板的管孔来实现的,试管胀接完毕后,打开试板,
取出试管测量管壁减薄量,然后计算其管壁减薄率,管子壁厚减薄率一般应当控制在10%〜12%范围内;扭矩设定完毕后,应当将扭矩记录下来,并且将其应用于施工;胀接管子壁厚减薄率应当按照公式(4-3)计算:壁厚减薄率=胀接前管壁厚-胀接后管壁厚
胀接前管壁厚xlOO%(4-3)壁厚减薄率=胀接前管壁厚-胀接后管壁厚
胀接前管壁厚xlOO%(4-3)(3)为保证胀管设备的正常运行,在施工中每班工作之前,操作人员都应当进行一次试胀,同时检验部门应当核实用于施工的扭矩是否与原设定的扭矩完全相同。4.2.4胀接质量(1)胀接管端伸出量以6mm〜12mm为宜,管端喇叭口的扳边应当与管子中心线成12°〜15。角,扳边起点与管板(筒体)表面以平齐为宜;(2)对于锅壳锅炉,直接与火焰(烟温800C以上)接触的烟管管端应当进行90。扳边,扳边后的管端与管板应当紧密接触,其最大间隙应当不大于0.4mm,且间隙大于0.05mm的长度应当不超过管子周长的20%;(3)胀接后,管端不应当有起皮、皱纹、裂纹、切口和偏斜等缺陷;在胀接过程中,应当随时检查胀口的胀接质量,及时发现和消除缺陷。《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3—2009:4.2.7胀管应符合下列要求:5管子胀接时,胀接管端停止操作的终点宜超过开始操作起点10mm~20mm。6管口应扳边,扳边起点宜与锅筒表面平齐,扳边角度宜为12。~15。。
7胀接后,管端不应有起皮、皱纹、裂纹、切口和偏挤等缺陷。8胀管器滚柱数・不宜少于4个;胀管应用专用工具(指示器)测胀杆和滚柱表面应无碰伤、压坑、刻痕等缺陷。425胀接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检查和测量结果,做好胀接记录,以便于计算胀管率和核查胀管质量。4.2.6胀接水压试验胀接全部完毕后,应当进行水压试验,检查胀口的严密性。4.3焊接3.1焊接操作人员管理(1)焊接锅炉受加元件的焊接操作人员(以下简称焊工),应当按照《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SGZ6002)等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考核,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后,方可在有效期内从事合格项目范围内的焊接工作;(2)焊工应当按照焊接工艺施焊并且做好施焊记录;(3)锅炉受压元件的焊缝附近应当打焊工代号钢印,对不能打钢印的材料应当有焊工代号的详细记录;(4)制造单位应当建立焊工技术档案,并且对施焊的实际工艺参数和焊缝质量以及焊工遵守工艺纪律情况进行检查评价。《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SGZ6002-2010:第二十九条:持证手工焊焊工或焊机操作工某焊接方法中断特种设备焊接作业6个月以上,该手工焊焊工或焊机操作工若再使用该焊接方法进行特种设备焊接作业前,应当复审抽考。年龄超过55岁的焊工,需要继续从事特种设备焊接作业,根据情况由发证机关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考试。第三十五条: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细则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焊工管理办法,建立焊工焊接档案。焊工焊接档案应当包括焊工焊绩、焊缝质・汇总结果、焊接质量事故等内容,并且为焊工的取证和复审提供客观真实的证明资料。焊工解除聘用关系后,原用人单位有责任向发证机关提供焊工焊接档案资料。4.3.2焊接工艺评定焊接工艺评定应当符合NB/T47014(JB/T4708)《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的要求,并且满足本条要求。质检总局《关于执行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NB/T47014-2011)的意见》(2011年11月22日质检特函(2011)102号)
一、自本文发布之日起,锅炉、压力容器(不含气瓶)制造、安装、改造单位(以下简称生产企业),进行新的焊接工艺评定以及修改原有焊接工艺评定时应当执行NB/T47014o二、继续有效的焊接工艺评定项目生产企业按《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附录I、《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JB/T4708-2000),《铝容器焊接工艺评定》(JB/T4734-2002附录B)、《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JB/T4745-2006附录B)、铜制压力容器的焊接工艺评定》(JB/T4755-2006附录B)、《镇及银合金制压力容器的焊接工艺评定》(JB/T4756-2006附录B)、《换热管与管板接头的焊接工艺评定》(GB151-1999附录B)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评定项目继续有效。对接焊缝试件母材厚度与焊件母材厚度规定(试件进行拉伸试验和横向鸾曲试验)mmNB/T47014原蒸汽气锅炉监察规程试件母材厚度T焊件母材厚度T试件母材厚度T焊件母材厚度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最大值<1.5T2T1.5^7^101.52T1.5MT<81.527且41210<T<2052TTA80.75T1.5T
204T<3852T20MT<3852T384al505200a384a1505200a对接焊缝试件焊缝金属厚度与焊件焊缝金属厚度规定(试件进行拉伸试验和横向弯曲试验)mmNB/T47014原蒸汽气锅炉监察规程试件焊缝厚度t焊件焊缝厚度f试件焊缝厚度t焊件焊缝厚度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最大值<1.5不限2t1.5《笈102t1.54f<8不限2f且41210v”202t恰81.5/204k382/(/<20)204k3827(矣20)383502f(f<20)38350200a(920)4321焊接工艺评定范围锅炉产品焊接前,施焊单位应当对以下焊接接头进行焊接工艺评定:(1)受压元件之间的对接焊接接头;(2)受压元件之间或者受压元件与承载的非受压元件之间连接的要求全焊透的T形接头或者角接接头。4.3.2.2试件(试样)附加要求(DA级锅炉锅筒的纵向及集箱类部件的纵向焊缝,当板厚大于20mm但小于或者等于70mm时,应当从焊接工艺评定试件(试板)上沿焊缝纵向切取全焊缝金属拉力试样一个;当板厚大于70mm时,应当取全焊缝金属拉力试样2个;试验方法和取样位置可以按照GB/T2652《焊缝及熔敷金属拉伸试验方法》执行;(2)A级锅炉锅筒、合金钢材料集箱类部件和管道,如果双面焊壁厚大于或者等于12mm(单面焊壁厚大于或者等于16mm)应当做焊缝熔敷金属及热影响区夏比V型缺口室温冲击试验;NB/T47014:对于焊条电弧焊、埋弧焊、鸨极气体保护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等离子弧焊和气电立焊,规定进行冲击试验时,焊接工艺指导书评定合格后,当>6mm时,适用于焊件母材厚度的有效范围最小值为试件厚度当16mm两者中的较小值;当Tv6mm时,适用于焊件母材厚度的最小值为772。(3)焊接试件的材料为合金钢时,A级锅炉锅筒的对接焊缝,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9.8MPa或者壁温大于450℃的集箱类部件、管道的对接焊缝,A级锅炉锅筒、集箱类部件上管接头的角焊缝,在焊接工艺评定时应当进行金相检验。4323试验结果评定附力口要求(1)全焊墟金属拉力试样的试验结果应当满足母材规定的抗拉强度(Rm)或者屈服强度(RpO.2);(2)金相检验发现有裂纹、疏松、过烧和超标的异常组织之一者,即为不合格;仅因有超标的异常组织而不合格者,允许检查试件再热处理一次,然后取双倍试样复验(合格后仍须复验力学性能),全部试样复验合格后才为合格。4.3.2.4焊接工艺评定文件(1)施焊单位应当按照产品焊接要求和焊接工艺评定标准编制用于评定的预焊接工艺规程(PWPS),经过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合格,形成焊接工艺评定报告(PQR),制订焊接工艺规程(WPS)后,方能进行焊接;(2)焊接工艺评定完成后,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和焊接工艺规程应当经过制造单位焊接责任工程师审核,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存入技术档案,保存至该工艺评定失效为止,焊接工艺评定试样至少保存5年。NB/T47014:焊接工艺规程(WPS):根据合格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制的、用于产品施焊的焊接工艺文件。焊接作业指导书(WWI):与制造焊件有关的加工和操作细则性作业文件。焊工施焊时使用的作业指导书,可保证施工时质■的再现性。3.3焊接作业3.3.1基本要求(1)受压元件焊接作业应当在不受风、雨、雪等影响的场所进行,采用气体保护焊施焊时应当避免外界气流干扰,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应当有预热措施;(2)焊件装配时不应当强力对正,焊件装配和定位焊的质量符合工艺文件的要求后,方能进行焊接。
4.3.3.2氨弧焊打底以下部位应当采用氨弧焊打底:(1)立式锅壳锅炉下脚圈与锅壳的连接焊缝;(2)有机热载体锅炉管子、管道的对接焊缝;(3)油田注汽(水、油)锅炉管子的对接焊缝。A级高压以上锅炉,锅筒和集箱、管道上管接头的组合焊缝,受热面管子的对接焊缝、管子和管件的对接焊缝,结构允许时应当采用氨弧焊打底。4.3.3.3受压元件对接(1)锅筒(锅壳)纵、的钢板不等厚时,也对齐;(2)名义壁厚不钢板对接时,两侧中边缘厚度差值如果超规定的边缘偏差值,当削至与薄板边缘平当平滑,并且斜率不焊缝的宽度可以计算4-1;4.3.3.3受压元件对接(1)锅筒(锅壳)纵、的钢板不等厚时,也对齐;(2)名义壁厚不钢板对接时,两侧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汽车抵押贷款贷前调查合同
- 施工单位见证取样制度
- 科技背景下家庭教育的创新与实践
- 小区工厂医院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解决方案课件
- DB3715T 70-2025楝树栽培技术规程
- 三人创业合作经营合同
- 专业市场店铺租赁合同模板
- 二手挖机转让合同范本
- 个人借款与担保合同示范文本
- 二手房销售独家委托合同
- NB-T 10609-2021 水电工程拦漂排设计规范
- 2023年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00054试题及答案新编
- 邵阳市职工劳动能力鉴定表
- 稀土配合物和量子点共掺杂构筑发光软材料及其荧光性能研究
- JJG 921-2021环境振动分析仪
- 中药炮制学-第五、六章
- 中国风军令状誓师大会PPT模板
- 小儿高热惊厥精品课件
- 2022年电拖实验报告伍宏淳
- 丰田汽车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体系研究(2021)
- 即兴口语(姜燕)-课件-即兴口语第一章PPT-中国传媒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